2011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

合集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右心室肥厚,最终发展为右心功能代偿不全及呼吸衰竭的一种心脏病。

本病我国较为常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急性发作以冬春季为主,肺心功能衰竭常因于急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上以反复咳喘、咯痰、水肿、紫绀等为主要特征。

早期心肺功能尚能代偿,晚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并伴有多种并发症。

本病一般属于中医“喘证”、“痰饮”、“心悸”、“水肿”、“肺胀”等范畴。

前人虽无“肺心病”之说,然对本病病因病机乃至立法选方用药均有较详细的论述。

如《灵枢·本脏篇》记载:“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藏气法时论》指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亦云:“心下支满,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并提出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等治疗大法,对后世颇具影响。

明清之际,诸医家均认识到“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喘因痰作”;主张“实喘治肺,虚喘治肾”。

“虚实兼杂,肺脾肾同治之”,“欲降肺气,莫如治痰”,“脉不通亦为喘,活血行血则喘平矣!”均属见地之论,颇有临床指导意义。

【病因病理】一、西医引起肺心病的原因较复杂,但基本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肺、支气管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矽肺、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先天性肺囊肿等病所并发的肺气肿或肺纤维化。

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常见,我国约占发病人数的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病。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脊柱炎、广泛胸膜粘连、胸廓及脊柱畸形等。

3.肺血管疾病 如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结节性肺动脉炎等。

后述两种原因均较少见。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病理演变的三个基本阶段。

长期慢性支气管炎过程中,由于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管腔内粘液性、炎性渗出物的不完全阻塞使吸入空气多于呼出,在相应部位的肺组织发生肺气肿,肺泡内压增加,使肺血管床受压和减少,产生肺动脉高压。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PHD)是指由于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的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因此,正确的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心悸、乏力、咳嗽等。

患者常常在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可缓解。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绀、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体征。

二、影像学检查。

肺源性心脏病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胸片可以显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扩张等表现。

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右心室舒张功能减弱、肺动脉高压等特征。

三、心电图检查。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常常表现为P波高尖、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等特征。

这些改变反映了右心室的负荷过重和肺动脉高压的存在。

四、血气分析。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通常显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部分患者可伴有代谢性碱中毒。

五、心导管检查。

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或需要明确诊断的患者,心导管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心导管检查可以明确肺动脉收缩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等参数,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六、其他检查。

肺功能检查、血清生化指标、心肌酶谱等检查也有助于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血气分析、心导管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

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大纲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与分级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支气管哮喘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及控制水平分期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肺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肺结核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和分类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慢性呼吸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要点:1.基本病因与诱因2.病理生理3.临床分型4.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细目二:急性心力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细目三:慢性心力衰竭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1.发生机制2.心律失常的分类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心脏性猝死要点:1.定义和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6..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医,学.全在.线网,站.搜集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危险因素2.西医分型3.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细目十:心绞痛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十二:心脏瓣膜病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三:病毒性心肌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急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机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慢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机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消化性溃疡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变化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胃癌要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检查与诊断作者:姚伊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01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痛,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我国绝大多数肺心痛患者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基础上发生的。

那么慢性的应该如何来检查与诊断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检查与诊断的方法吧。

肺心病由不同肺部疾病引起,病程早期与晚期对各种检查方法敏感性不一,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血气分析肺心病的病因很多,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机制不同,但基本原因是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分流。

血气改变的程度和类型可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通过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等情况。

同时还可辅助判断病情以及病因诊断,指导后续的氧疗方案。

血气分析的目的包括以下两方面。

1.可了解肺心痛的严重程度早期肺心病,Pa02轻度下降,一般>6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轻度升高,一般为50毫米汞柱。

吸空气时A-aD02稍增大,吸纯氧后A-aD02为30毫米汞柱左,Qs/Qt约15%。

肺心病代偿期,Pa02多在57亳米汞柱,二氧化碳在48毫米汞柱上下;肺心病失代偿期,Pa02多在42毫米汞柱左右,二氧化碳在60毫米汞柱左右;肺心病无心力衰竭时,Pa02平均为53毫米汞柱,并发心力衰竭时Pa02平均为40毫米汞柱,并发肺性脑病时Pa02<5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50毫米汞柱。

当Pa02<40毫米汞柱常出现心律失常、尿少或肝功能损害。

血气分析能准确反应低氧血症的程度而不受血红蛋白多少的影响。

如Pa02在51~60毫米汞柱时为轻度低氧血症,31~50毫米汞柱时为中度低氧血症,30毫米汞柱时为重度低氧血症。

又可根据血气分析分清I型呼吸衰竭(即Pa02<60毫米汞柱)和Ⅱ型呼吸衰竭(即Pa02降低<6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二氧化碳>50毫米汞柱)。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专业知识-3_真题-无答案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专业知识-3_真题-无答案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专业知识-3(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1. 下列各项,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心力衰竭B. 肺动脉高压C. 心脏病变D. 脑、肝、肾等重要器官损害E. 免疫-炎症反应2. 哮病发病的宿根是A. 宿痰伏肺B. 先天不足C. 饮食不当D. 气候变化E. 外邪侵袭3.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的原因是A. 有害气体B. 年老体弱C. 免疫因素D. 呼吸道感染E. 气候寒冷4. 对支气管扩张症最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是A. 胸透B. 胸正、侧位片C. 肺动脉造影术D. 支气管造影术E. 肺CT检查5. 下列各项,关于慢性呼吸衰竭中医病因病机叙述,错误的是A. 本病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B. 本虚为肺、脾、肾、心虚C. 标实为痰浊、瘀血、水饮D. 痰浊壅肺、血瘀水阻是变证的根源E. 病位在肺,与脾、心、肝关系密切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位在A. 病位在肺,发生发展与肾、心密切相关B. 病位在肺,发生发展与脾、心密切相关C. 病位在肺,发生发展与肝、心密切相关D. 病位在肺,发生发展与肾、脾密切相关E. 病位在肺,发生发展与肾、肝密切相关7. 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是A. 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B. 早期可出现肺实变体征C. 低热,盗汗,病程长D. 高热,咳嗽,脓性痰E. 咯粉红色泡沫痰8. 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是A. 慢性心功能不全,纽约心功能Ⅲ级B.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C. 慢性阻塞性肺病D. 慢性心功能不全,心率<50次/分E. 急性肺水肿9. 下列各项,不符合干扰性房室脱节特点的是A. 心室率较心房率略快B. P波出现在紧靠QRS波群前后C. P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D. QRS形态多正常E. 可出现心室夺获10. 高血压的主要病理改变是A. 大动脉痉挛、收缩B. 中等动脉痉挛、收缩C. 细小动脉痉挛及透明样变D. 毛细动脉痉挛、狭窄、血栓形成E. 大中动脉硬化、痉挛11. 心绞痛中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标实不包括A. 寒凝B. 气滞C. 痰浊D. 血瘀E. 食滞12.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属于A. 急性冠脉综合征B. 不稳定型心绞痛C. 稳定型心绞痛D. 缺血性心肌病E. 慢性冠脉病变13. 中医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风热外袭证,其中医治法是A. 疏风清热,辛凉解表B. 清热生津,泻火解毒C. 清营凉血,凉血活血D. 滋阴清热,凉血活血E. 益气养阴,活血祛瘀14. 中医治疗原发性心肌病中的气虚血瘀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银翘散合桃红四物汤B. 圣愈汤合桃红四物汤C. 炙甘草汤合天王补心丹D. 真武汤合四逆散E. 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汤15. 慢性胃炎的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法则是A. 疏肝和胃止痛B. 调和脾胃止痛C. 理气和胃止痛D. 理气活血止痛E. 益气健脾止痛16.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之肝胃郁热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B.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C. 黄芪建中汤加减D. 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加减E. 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加减17. 上消化道出血范围是指A. 贲门以上出血B. 幽门以上出血C. Treitz韧带以上出血D. 空回肠交界处以上出血E. 回盲部以上出血18. 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中医治法是A. 清热利湿B. 健脾渗湿C. 疏肝健脾D. 健脾温肾E. 滋阴养血19. 胃癌的伴癌综合征有A. 血栓性静脉炎B.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C. 黄疸D. 腹水E. 发热20. 治疗原发性肝癌气滞血瘀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茵陈蒿汤B. 鳖甲煎丸C. 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D. 滋水清肝饮E. 大柴胡汤21. 肝硬化患者出现血性腹水,但无腹痛及发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它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

一.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并可参考放射性同位素,超声心动图,心电向量图肺功能或其它检查判断。

二.右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压痛,肝颈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及静脉压增高等。

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的诊断依据
①体征:剑突下出现收缩期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三尖瓣区心音较心尖
部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

②X 线诊断标准
③心电图诊断标准
④超声心动诊断标准
⑤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
⑥放射性同位素诊断标准
治疗原则:
1.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
2.通畅气道,改善呼吸功能
3.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4.纠正心力衰竭
5.防治并发症
用药范围:
1.抗菌药物: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
2.解痉化痰药物:氨溴索,祛痰灵,氨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类
3.改善心功能:强心药物,利尿药物,血管扩张药,抗凝药物
4.应用维持药物:吸入抗胆碱药物,吸入激素β受体激动剂等
常用检查:血常规,生化动脉血气痰培养+药敏X线胸片或CT,肺功能心电图,B超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讲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讲稿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目的与要求:【知识目标】一、明确慢性肺心病是常见病,是呼吸系统重点疾病之一。

发病机理复杂,病理和病理生理涉及到全身各系统,并发症多,辅助检查多,用药涉及到众多方面,因此又是训练青年医师的诊断水平和处理复杂病最有代表性疾病之一。

因此一定要学好。

二、了解肺心病发病的关键是肺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并发症。

掌握肺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

三、掌握肺心病治疗中的抗生素应用原则,改善肺泡通气,纠正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改善循环功能、防治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和措施。

【能力目标】掌握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定义;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并发症、X线和心电图特点、治疗原则;控制肺心病心力衰竭与其他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目标】祖国医学认为肺伤日久必及于心。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脉,肺主气,朝百脉,辅心而主血脉,肺病血瘀,必损心气,通过对中医经典的了解提起学生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各种严重并发症的认识来激发学生的对患者的责任心,认真踏实的掌握这一疾病发病规律,治疗方法、特点,弘扬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手段:讲授法、ppt演示、病例分析、设问、讨论教学内容一、课堂导入(讲述法)(5分钟)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0年余,气促5年,下肢水肿2天人院。

患者30年前始反复咳嗽,咳痰,痰稀薄,痰量不多,秋冬季节发作较频,易反复。

5年前开始出现气促心悸,开始为劳力后气促,或上楼气促,休息后缓解,以后发展到静息状态下也感气促。

2天前因受凉感冒,咳嗽咳痰增加,痰黄稠难咳,伴体温38.2'C左右,气促加重,并出现双下肢水肿,神志不清,谵妄,家人送我院急诊而收入院。

既往无肝炎、肾炎、结核等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药物过敏史。

嗜烟40多年,每天30支。

体检:T 38.5?,P94次/分,R24次/分,BP135/75mmHg。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单选题]1.类癌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A.高钙血症B.皮肤潮红C.水样腹泻D.阵发性心动过速E.哮鸣样支气(江南博哥)管痉挛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类癌综合征表现为哮鸣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水样腹泻、皮肤潮红等。

掌握“肺癌病因病理及分类、中医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知识点。

[单选题]5.关于肺癌的中医病因论述不正确的是A.正气虚损B.痰浊聚肺C.禀赋不足D.烟毒内蕴E.邪毒侵肺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肺癌的中医病因包括正气虚损、痰浊聚肺、情志失调、烟毒内蕴、邪毒侵肺等。

掌握“肺癌病因病理及分类、中医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知识点。

[单选题]6.发现肺癌的最基本的检查是A.胸部X线检查B.痰脱落细胞学检查C.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D.癌标志物检测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肺癌的最基本方法。

痰脱落细胞检查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放射性核素的数量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方法,对确定病变性质、范围,明确手术指征与方式有一定帮助。

此题问发现肺癌的最基本的检查,选A。

掌握“肺癌病因病理及分类、中医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知识点。

[单选题]7.中医学称为“息贲”的是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支气管哮喘C.肺炎D.肺结核E.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属中医学“肺癌”、“肺积”、“息贲”等范畴。

掌握“肺癌病因病理及分类、中医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知识点。

[单选题]8.不属于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改变分期的是A.充血期B.红色肝变期C.灰色肝变期D.消散期E.吸收期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呈大叶性或肺段性分布。

病理变化可分为四期:早期为充血期,表现为肺组织充血、扩张、水肿和浆液性渗出;继而为红色肝变期,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及红细胞的渗出;进而为灰色肝变期,大量白细胞纤维蛋白渗出;最后为消散期,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常增高。

细胞免疫功能如玫瑰花环试验、外周血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植物血凝素皮肤试验阳性率一般低于正常。

血清中IgA、IgG常增高,血清总补体(CH50)、C3、C4含量低于正常。

2. 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如肺动脉段弧突出或其高度≥3mm;右下肺动脉增宽,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右心室增大,心脏呈垂直位。

心力衰竭时可见全心扩大。

3. 心电图检查慢性肺心病的心电图阳性率约为30%左右,在Ⅰ、Ⅱ导心电图上可呈现右房、右室增大的变化。

右房增大表现为P波高尖。

右室增大表现为电轴右偏,极度顺钟向转位时,Rv1+Sv5≥1.05mv。

4. 血液气体分析代偿期可有低氧血症,当PaCO2&gt;50mmHg,PaCO2&lt;60mmHg,提示Ⅱ型呼衰。

5. 心向量图检查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和(或)右心房增大,随右心室肥大的程度加重,QRS方位由正常的左下前或后逐渐演变为向后,再向下,最后转向右前,但终末部仍在右后。

QRS环自逆钟向运行或8字形发展至重度时之顺钟向运行。

P环狭窄,左侧面与前额面P环振幅增大,最大向量向前下、左或右。

一般说来,右心房肥大越明显,则P环向量越向右。

6.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右肺动脉内经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增宽(≥30mm),右心室内径增大(≥20mm),右心室前壁及室间隔厚度增加,搏动度增强,左、右心室内径比&lt;2。

二维扇形超声心动图示肺总动脉舒张期内径明显增大。

7. 右心导管检查经静脉送入漂浮导管至肺动脉,直接测定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可作出肺心病的早期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