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环境仪器分析复习题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复习题库绪论1、仪器分析法:采⽤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能表征物质某些物理、化学特性的物理量,来对物质进⾏分析的⽅法。
( A )2、以下哪些⽅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B、电位法C、库仑分析法D、电解分析法( B )3、以下哪些⽅法不属于光学分析法。
A、荧光光谱法B、电位法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D、原⼦吸收法( A )4、以下哪些⽅法不属于⾊谱分析法。
A、荧光⼴谱法B、⽓相⾊谱法C、液相⾊谱法D、纸⾊谱法5、简述玻璃器⽫的洗涤⽅法和洗涤⼲净的标志。
答:(1)最⽅便的⽅法是⽤肥皂、洗涤剂等以⽑刷进⾏清洗,然后依次⽤⾃来⽔、蒸馏⽔淋洗。
(3分)(2)玻璃器⽫被污染的程度不同,所选⽤的洗涤液也有所不同:如:①⼯业盐酸——碱性物质及⼤多数⽆机物残渣(1分)②热碱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③碱性⾼锰酸钾溶液——油污及某些有机物(1分)(3)洗涤⼲净的标志是:清洗⼲净后的玻璃器⽫表⾯,倒置时应布上⼀层薄薄的⽔膜,⽽不挂⽔珠。
(3分)6、简述分析天平的使⽤⽅法和注意事项。
答:(1)⽔平调节。
观察⽔平仪,如⽔平仪⽔泡偏移,需调整⽔平调节脚,使⽔泡位于⽔平仪中⼼。
(2分)(2)预热。
接通电源,预热⾄规定时间后。
(1分)(3)开启显⽰器,轻按ON键,显⽰器全亮,约2 s后,显⽰天平的型号,然后是称量模式0.0000 g。
(2分)(4)称量。
按TAR键清零,置容器于称盘上,天平显⽰容器质量,再按TAR键,显⽰零,即去除⽪重。
再置称量物于容器中,或将称量物(粉末状物或液体)逐步加⼊容器中直⾄达到所需质量,待显⽰器左下⾓“0”消失,这时显⽰的是称量物的净质量。
读数时应关上天平门。
(2分)(5)称量结束后,若较短时间内还使⽤天平(或其他⼈还使⽤天平),可不必切断电源,再⽤时可省去预热时间。
⼀般不⽤关闭显⽰器。
实验全部结束后,按OFF键关闭显⽰器,切断电源。
把天平清理⼲净,在记录本上记录。
仪器分析300题

仪器分析300题(总4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一章引言一、选择题1. 仪器分析方法主要以测量物质的( B )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A. 化学性质B. 物理性质C. 物理化学性质D. 以上都是2. 分光光度法主要利用的物质对辐射的( C )性质。
A. 发射B. 散射C. 吸收D. 折射3. 下列方法中,主要是利用物质对辐射的散射性质的是( A )。
A. 浊度法B. 荧光法C. 可见分光光度法D. 偏振法二、简答题1. 仪器分析主要有哪些方法?解:主要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及热分析法等。
2.仪器分析中光谱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类?解: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
3. 仪器分析主要有哪些特点?解:灵敏度极高;选择性好,适于复杂组分试样的分析;分析迅速,适于批量试样的分析;适于微量、超痕量组分的测定;能进行无损分析;组合能力和适应性强,能在线分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易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气体不是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 ( C )A.氢气B.氮气C.空气D.氦气2. 气—液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 B )。
A. 吸附平衡B. 分配平衡C. 离子交换平衡D. 渗透平衡3. 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是( B )。
A. 保留值B. 分离度C. 相对保留值D. 峰面积4. 降低固定液传质阻力以提高柱效的措施有( B )。
A.降低柱温 B. 适当降低固定液膜厚度C. 提高载气流速D. 增加柱压5. 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 A )A.相似相溶 B. 待测组分分子量C. 组分在两相的分配系数D. 流动相分子量6. 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 A )。
A. 降低柱温B.相比率增加C. 柱长增加D.流动相速度降低7. 气相色谱分析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最好选用( A )做载气,其效果最佳。
仪器分析习题库与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原子吸收检测中消除物理干扰的主要方法是()。
A、加入保护剂。
B、使用高温火焰;C、加入释放剂;D、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溶液;正确答案:D2、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当吸收线附近无干扰线存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放宽狭缝,以减少光谱通带B、应调窄狭缝,以减少光谱通带C、应放宽狭缝,以增加光谱通带D、应调窄狭缝,以增加光谱通带正确答案:C3、调节燃烧器高度目的是为了得到()。
A、火焰温度最高B、透光度最大C、入射光强最大D、吸光度最大正确答案:D4、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试样应该是()。
A、任何试样B、混合物C、单质D、纯物质正确答案:D5、对气相色谱柱分离度影响最大的是()。
A、柱子的长度B、载气的流速C、色谱柱柱温D、填料粒度的大小正确答案:C6、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保证安全距离,气瓶距离明火在()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
A、2B、10C、30D、20正确答案:B7、34义10-3%有效数字是()位。
A、8B、5C、6D、3正确答案:D8、可见分光光度计适用的波长范围为()。
Λ^大于800nmB、400nm-800nmC、小于400nmD^小于200nm正确答案:B9、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中,使用O作载气将得到较好的灵敏度。
A、H2B、N2C、HeD、Ar正确答案:B10、下列气相色谱检测器中,属于浓度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B、火焰光度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C、氢火焰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D、热导池检测器和氢火焰检测器正确答案:A11、下列几种物质对原子吸光光度法的光谱干扰最大的是()。
A^硫酸B、硝酸C、盐酸D、高氯酸正确答案:A1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其目的是()A、提高雾化效率B、使火焰容易燃烧C、增加溶液粘度D、增加溶液提升量正确答案:A13、在30Onm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时,应选用O比色皿。
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仪器分析复习题一、思考题01、现代仪器分析法有何特点?它的测定对象与化学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特点:(1)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2)分析速度快、效率高;(3)选择性较好;(4)能够满足特殊要求;(5)与化学分析相比准确度较低,低5%;(6)一般仪器价格较贵,维修使用成本较高。
仪器分析测定的含量很低的微、痕量组分,化学分析主要用于测定含量大于1%的常量组分。
02、光谱分析法是如何分类的?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和固体光谱;按照产生的光谱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照光谱的性质和形状又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03、什么是光的吸收定律?其数学表达式是怎样的?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A=lg(1/K)=KcL I=I0e-KcL{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通过厚度为L、浓度为c的均匀介质(试样)后,设其强度减弱为I,则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射率,用T表示。
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K为比例常数}04、名词解释(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共振线:在原子发射的所有谱线中,凡是有高能态跃迁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叫共振(发射)线。
灵敏线:每种元素的原子光谱线中,凡是具有一定强度、能标记某元素存在的特征谱线,称为该元素的灵敏线。
最后线:最后线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光谱中特别灵敏的谱线。
分析线:这些用来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特征谱线被称为分析线。
05、常用的激发源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特点。
(1)目前常用的激发源是直流电弧(DCA)、交流电弧(ACA)、高压火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
(2)ICP的形成原理:这是利用等离子体放电产生高温的激发光源。
当在感应线圏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载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环境仪器分析复习题1

3、说明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选择分析线对的原则。 、说明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选择分析线对的原则。
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存在哪些干扰类型?如何消除各种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存在哪些干扰类型? 干扰? 干扰? 5、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中,引起标准曲线偏离朗伯-比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中,引起标准曲线偏离朗伯尔定律的原因有哪些? 尔定律的原因有哪些? 6、原子吸收分析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有何区别? 原子吸收分析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有何区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不能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 ( B ) 、不能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 A.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B.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 C.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 D.过渡金属。 .过渡金属。
7、下列四种因素中,决定吸光物质摩尔吸收系数大小的是: ( A ) 、下列四种因素中,决定吸光物质摩尔吸收系数大小的是: A.吸光物质的性质; B.光源的强度; .吸光物质的性质; .光源的强度; C.吸光物质的浓度; D.检测器的灵敏度。 .吸光物质的浓度; .检测器的灵敏度。
(示差分光光度法) 示差分光光度法)
选择题: 选择题:
1、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 D ) 、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 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 C.光散射; D.基体效应。 .分子吸收; .背景吸收; .光散射; .基体效应。 2、下列哪个元素适合用富燃火焰测定? ( C ) 、下列哪个元素适合用富燃火焰测定? A.Na; B.Cu; C.Cr; D.Mg。 . ; . ; . ; . 。 3、原子吸收光谱测钙的步骤是( A ) 、原子吸收光谱测钙的步骤是( A.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进样-读数; .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进样-读数; B.开机预热-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进样-读数; .开机预热-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进样-读数; C.开机预热-进样-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读数; .开机预热-进样-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读数; D.开机预热-进样-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读数。 .开机预热-进样-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读数。 4.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钾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C ) .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钾时,加入 % A.减少背景; B.提高火焰温度; .减少背景; .提高火焰温度; C.减少 电离; 电离; D.提高 的浓度。 .减少K电离 .提高K 的浓度。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一. 选择题1.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 保留值B 峰面积C 分离度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A 保留时间B 保留体积C 半峰宽A H 2B He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A 浓度型检测器C ArD N 2( )B 质量型检测器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5•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6、 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配系数。
7、 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 )原则。
A.沸点高低, 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D.化学稳定性。
8、 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
A.调整保留值之比,B.死时间之比,C.保留时间之比,D.保留体积之比。
9、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 )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10、 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
A.分离度;B.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L 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 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 )、(B )和(C )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没有变化, B.变宽, C.变窄, D.不成线性3•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D 半峰宽( ) D 峰面积 A H 2 B He C Ar D N 2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武汉工程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现代仪器分析考核类型:考试A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徐兰英考试专业:环境工程考试班级:研究生一、名词解释(5×4)1、离子色谱2、参比电极3、生色团4、摩尔吸光系5、酸差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
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A、向长波移动B、向短波移动C、不移动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2、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A、柱温B、载气的种类C、柱压D、固定液膜厚度4、用NaOH直接滴定法测定H3BO3含量能准确测定的方法是。
A、电位滴定法B、酸碱中和法C、电导滴定法D、库伦分析法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的最根本的作用是。
A、调节pH值B、稳定离子强度C、消除干扰离子D、稳定选择性系数6、已知在c(HCl)=1mol/L的HCl溶液中:ΦCr2O72-/Cr3+=1.00V, ΦFe3+/Fe2+=0.68V。
若以K2CrO7滴定Fe2+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适合。
A、二苯胺(Φ=0.76V);B、二甲基邻二氮菲—Fe3+(Φ=0.97V);C、次甲基蓝(Φ=0.53V);D、中性红(Φ=0.24V);7、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电解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
A、保持不变B、大于分解电压C、小于分解电压D、等于分解电压A卷【第页共页】8、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配系数。
9、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原则。
A、沸点高低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D、化学稳定性10、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
浙江省2012年10月仪器分析(三)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仪器分析(三)试题课程代码:0785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提高仪器性能的关键是A.降低仪器的噪声B.提高仪器的自动化程度C.提高仪器的信噪比D.降低仪器制造的成本2. 原子发射光谱法可以适合承担下列哪种检测任务?A.某城市中的如氰化物、硫化物等呈气态的大气污染物检测B.某农贸市场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C.某血清样品中的乙肝疫苗抗体检测D.某电子厂排出废水中的镉、镍等重金属检测3.空心阴极灯的构造是A.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C.待测元素作阳极,钨棒作阴极,灯内抽真空D.待测元素作阳极,铂丝作阴极,内充氮气4.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
CuSO4溶液呈现蓝色是由于它吸收白光中的A.绿色光波B.黄色光波C.青色光波D.蓝色光波5.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常用______的英文缩写来表示。
A.HPLCB.NMRC.IRD.FID6.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科学家获得的诺贝尔奖是由于对分子荧光技术(绿色荧光蛋白GFP)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被授予的?A.1952年物理学奖:布洛赫(Felix Bloch )与珀赛尔(Edward Purcell)B.2002年化学奖:库尔特·伍斯里奇(Kurt Wüthrich)、约翰·芬(John B.Fenn)与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C.2003年医学奖:保罗·劳特布尔(Paul Lauterbur)与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D.2008年化学奖: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下村修(Osamu Shimomura)与钱永健(Roger Y.Tsien)7.不是所有的原子都能够产生核磁共振现象,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化合物均可以产生核磁共振现象?A.2H114N781Br3517O8B.1H113C616O819F9C.11B512C679Br3533S16D.15N731P1532S1635Cl178.在质谱分析中,对于M+分子m/z = 126时,下列可能的分子式为A.C4H4N3O2B.C6H6O3C.C5H8N3OD.C8H3N29.下列哪种物质不适用于气相色谱分析?A.生物试样中经衍生过的核酸B.食品中微量的有机氯农药C.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如硫化物D.人类血清中的α、β、γ-球蛋白10.在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尽量选择高纯度试剂作为流动相,防止微量杂质累积而堵塞损坏色谱柱B.溶剂之间的极性彼此不同,因此流动相一定是成分单一的溶剂C.要根据液相色谱柱的类型及样品特性,来选择不同极性的流动相D.流动相使用前一定要经过脱气,以防止液路中产生气泡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 试析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解 1.溶液折射指数增加; 2.仪器因素: 多色辐射, 狭缝宽度, 杂散光;
3.化学因素:溶剂作用, 温度影响, 光效应.
2.应用库仑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解 a. 保证电极反应的电流效率是 100% 地为欲测离子所利用(或者说电极上只有主反应,不发生副反应)。
b. 能准确地测量出电解过程中的电量。
c. 能准确地指示电解过程的结束。
3.何谓化学键合固定相?它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解:利用化学反应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形成的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固定相. 优点:
(1)固定相表面没有液坑,比一般液体固定相传质快的多.
(2) 无固定相流失,增加了色谱柱的稳定性及寿命.
(3)可以键合不同的官能团,能灵活地改变选择性,可应用与多种色谱类型及样品的分
析.
(4)有利于梯度洗提,也有利于配用灵敏的检测器和馏分的收集
4.在电位分析中,常加入一种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简述它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 TISAB就是”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此种调节剂的组成及作用是:强电解质,调节溶液离子强度; PH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掩蔽剂,掩蔽干扰离子。
5.以电解法分析金属离子时,为什么要控制阴极的电位?
解:由于各种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分解电位,在电解分析时,金属离子又大部分在阴极上析出,因此需要控制阴极的电位,以便不同金属离子分别在不同的电位析出,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6.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什么常选择共振线作吸收线?
[答]共振线是电子在基态与最接近基态的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 因此共振线的跃迁概率大, 强度高, 有利于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7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解: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
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
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8在所学过的分析仪器中,哪些仪器可用于定性、定量分析;哪些仪器可用于有机物结构分析;哪些仪器主要用于混合金属离子定量分析;哪些仪器主要用于有机混合物分析。
(5分)
答:
(1)色谱、紫外、红外、极谱、等用于定量分析、也可定性分析;
(3)红外、紫外、质谱、核磁等用于有机物分析;
(4)原子吸收主要用于金属离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