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贵港市水产畜牧兽医局二○一一年十一月目录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一)水域资源状况……………………………………………………………………………(二)水文气候条件………………………………………………………………………………(三)生物资源状况………………………………………………………………………………二、养殖现状与前景展望…………………………………………………………………………(一)水产养殖业生产基本情况……………………………………………………………………(二)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三)水产养殖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潜力………………………………………………………(四)养殖业前景展望………………………………………………………………………………三、养殖水域规划…………………………………………………………………………………(一)总体规划……………………………………………………………………………………(二)区域布局规划………………………………………………………………………………四、实施和保障措施………………………………………………………………………………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一)水域资源状况贵港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东连梧州市,西连南宁市,北接来宾市,南与玉林市、钦州市接壤。
地处东经。
ˊ~。
ˊ,北纬。
ˊ~。
ˊ区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郁江、浔江、黔江穿流而过,全市面积平方公里。
年末总人口万,下辖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和平南县。
聚居着汉、壮、瑶、苗、朝鲜等民族。
市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多属平原、丘陵,两端为中低山地带。
北部大瑶山余脉盘桓于桂平市、平南县,与来宾市金秀县交界,最高峰的亚婆揽孙峰海拔米,山势逐渐向东南平缓延伸,江流顺地势变化自北向南流入黔江、浔江。
南面的大容山,位于桂平市东南部,最高峰为三县顶峰,海拔米。
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项目名称: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项目委托单位:贵港市农业农村局项目编制单位:广西汇智成农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零达宇项目编制主要完成人员:零达宇注册咨询工程师李启南工程师卢宙民工程师韦樱花经济师徐芳芳经济师覃晓燕工程师— 1 —总目录一、规划文本 (2)二、规划附表 (56)三、规划附图 (160)— 2 —一、规划文本— 3 —目录第一章总则 (8)第一节前言 (8)第二节编制依据 (11)第三节目标任务 (13)第四节基本原则 (14)第五节规划范围与期限 (15)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17)第六节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17)第七节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评价 (27)第八节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33)第三章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36)第九节功能区划概述 (36)第十节禁止养殖区 (38)第十一节限制养殖区 (40)第十二节养殖区 (42)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 (46)第十三节环境影响评估 (46)第十四节环境影响对策 (47)第五章保障措施 (51)第十五节加强组织领导 (51)第十六节强化监督检查 (51)第十七节完善生态保护 (53)第十八节其他保障措施 (54)第六章附则 (57)第十九节规划效力 (57)第二十节关于规划附表附图 (57)— 4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前言贵港市渔业资源丰富,发展水产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贵港市充分发挥渔业资源优势,不断深化改革,大力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紧紧围绕“优质、高效、特色、生态、休闲”的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规模经营和依法管理,水产养殖面积基本稳定、功能逐步优化、特色日益彰显、效益稳步提高,渔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健康发展,对保障市场供应、富裕农村、致富农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养殖水域资源利用矛盾突出,养殖水域管理滞后,水域资源利用不平衡,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养殖水域的不良影响加重,养殖基础设施老化,产业链不完整,缺乏优势品牌等问题逐渐显现。
2019年贵港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

2019年贵港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在我市的发展,促进传统渔业向生态、环保、高效方向发展,提升我市现代渔业发展水平,实现渔业增产增效,养殖户收入明显提高的目的。
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贵港市经济战略发展总目标为指南,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创建示范基地为切入点,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立现代特色养殖模式和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为抓手,积极发展生态养殖,抓好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示范点建设,促进传统渔业向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方向发展,实现渔农稳产增效,提升我市现代渔业发展水平。
二、目标任务2019年,在覃塘、港北和港南三个区范围内建设若干个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内计划共建40条流水养殖槽,单槽养殖产量达1.5-2万公斤。
三、建设内容(一)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加高加固塘基,使池塘深达2.2米以上,平整场地。
(二)流水槽建造。
水槽建设的规格长28米、宽5 米、深2.0米,墙体采用红砖砌水泥批挡,底部用水泥混凝土硬化,隔离网用金属网片等做成。
(三)购买气提式增氧设备、底部增氧设备、移动式吸污设备等设备,并安装和调试。
(四)开展不同品种养殖模式试验示范。
(贵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四、资金预算(一)水槽建设预算,以一条槽来计算:1.土建工程:包括平整场地、底部硬化、砌砖、批挡等,共42000元;2.购买设备:包括推水设备、增氧设备及配套、吸污设备、内控及线缆等,共25000元;3.隔拦网:8000元。
4.配套设施:污水处理池、生产用房、道路、电力设施、水质检测设备等共25000元。
四项合计100000元。
(二)开展不同品种养殖模式试验示范20万元。
包括新品种引进、水质自动监测等。
五、财政扶持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由市财政安排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9年安排300万元资金,补助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的工程建设和设备配套,按每条水槽70%的建造成本计算给予7万元补助标准进行补贴。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实施的七条意见措施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实施的七条意见措施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18期王德征1 巩伦江2 王成2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国家管理渔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2016年农业农村部启动新一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以来,笔者主持、参与完成了多个县(市)、地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评审工作,并通过各级人民政府批复、发布实施,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进一步学习农业农村部等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下规划编制、实施意见及措施:1.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确立的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要与各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和多规合一的要求,将重点从县市层面精准落实养殖水域滩涂空间格局,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严格禁养区、限养区监管,保护与利用并重,合理规划天然水域渔业;科学布局养殖区,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和管控措施,维护渔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逐步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 新疆等西部地区列财政资金编制渔业专项规划的年份极少,各地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农业农村部门后,理顺各级渔业管理机构关系、人员队伍再次正常运行都需要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只转职能不转业务人员的地区。
为提高所编制规划的指导和实用性,应当在规划区域整体布局、科学划定“三区“的前提下,根据农业农村部渔业重点工作、十部委绿色发展意见,结合各地实际,宏观规划渔业产业发展,包括中长期发展目标、措施、重点项目等内容,搜集整理各地渔业发展及相关基础资料力求翔实,使《规划》成为学习了解当地渔业发展情况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上报各级人民政府的报批规划。
3. 编制规划依据必须有据可查,尤其是涉及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重要法律、规章文件不可缺少。
如“三区”划定的法规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林湿发[2017]150号)》《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定》,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下发颁布的水功能区区划等,并依法划定养殖“三区”,科学规划各功能区。
滩涂养殖规划实施方案

滩涂养殖规划实施方案一、前言。
滩涂养殖是我国沿海地区一项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势。
为了更好地发挥滩涂养殖的作用,提高养殖效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制定滩涂养殖规划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滩涂养殖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滩涂养殖面积较大,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养殖方式落后、养殖品种单一、养殖环境污染等。
因此,需要制定规范的养殖规划,提高养殖效益,保护滩涂生态环境。
三、滩涂养殖规划目标。
1.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优化养殖方式,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收入。
2. 保护滩涂生态环境,加强滩涂环境监测,减少养殖对滩涂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滩涂生态平衡。
3. 推动滩涂养殖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实施,促进滩涂养殖产业升级,提高养殖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滩涂养殖规划实施方案。
1. 科学规划养殖区域,结合滩涂地形和水质情况,科学规划养殖区域,合理布局养殖网格,提高养殖空间利用率。
2. 引进优良养殖品种,通过技术引进和培育,引进适合当地水域的优良养殖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加强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环境污染。
4. 加强养殖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养殖环境监测体系,对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5. 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强对滩涂养殖规划的宣传,提高养殖户的规划意识和技术水平,推动规划实施。
五、滩涂养殖规划实施保障。
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支持滩涂养殖规划实施,为养殖户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
2. 资金投入,加大对滩涂养殖规划实施的资金投入,支持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
3. 技术支持,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4.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滩涂养殖规划实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结语。
滩涂养殖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滩涂养殖效益、保护滩涂生态环境、推动滩涂养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方案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域滩涂资源,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并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促进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调查研究。
在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方案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首先要对水域滩涂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水文环境、生物资源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全面了解水域滩涂资源的现状和潜力。
同时,还要充分调查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养殖业的需求和市场前景,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划设计。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水域滩涂资源的特点和养殖业的需求,合理确定养殖水域的利用方式和规模。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确保规划方案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促进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措施。
制定规划方案之后,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措施。
首先要确定养殖水域滩涂的开发利用重点和重点项目,明确资源配置和投资方向。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同时,还要加强对养殖业的扶持政策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四、监督评估。
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监督评估。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规划方案,提高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最新)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最新)为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完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根据国家和省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设定发展底线,稳定基本养殖面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总目标。
二、基本原则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根据全市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形成我市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
根据农业部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大纲的具体要求,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制定本区域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规划。
2.生态优先、底线约束。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
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
3.合理布局、转调结合。
稳定淡水池塘养殖,调减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4.总体协调、横向衔接。
将规划放在区域整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下考虑,规划编制要与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同时注意与本地区城区、交通、港口、旅游、环保等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工作内容(一)规划范围。
规划中的养殖水域滩涂是指我市管辖水域滩涂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水域和滩涂。
贵港市水土保持区划及总体布局

(1) 自然条件。本区位于广西“山”字形构造前面弧顶 区东南翼。境内以平原、台地、山丘地形为主,北有莲花山 脉,西北部石灰岩孤峰突起,南部有葵山山脉,西部有镇龙 山脉,形成北西南高东低的向东倾斜地势,郁江由西向东贯 流中部,形成宽阔的郁江冲积平原。全境可分成 5 个地貌 区:北部低山区、西北部岩溶平原区、中部平原区、东南部 台地区和南部丘陵区。年均气温在 20.4~21.7 ℃,活动积 温为 7 828.7 ℃,最热为 7 月份,最冷为 1 月份。境内夏季 风盛行时间长,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雨量较充沛,年平 均雨量在 1 250~1 650 mm,降雨主要集中在 4~9 月,占 年降雨总量的 75%~85%。
1.3 气候水文
贵港市地处低纬,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节性变化 显著,高湿多雨,平均无霜期为 345 d,年均气温为 21.5 ℃。
7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9 ℃;1 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12 ℃。降水量丰富,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水多水少现象突出。 汛期 (4~9 月) 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70%以上。区域多年 平均降雨天数为 166 d,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1 250~1 650 mm。年蒸发均值为 1 629.3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7.3%。
2 水土保持区划及总体布局
2.1 水土保持区分分区
根据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 (试行)》 [5],贵港市属于一级
【作者简介】陆广勇,男,广西贵港人,硕士,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等工作。
qiyekejiyufazhan 129
企业技术实践
区南方红壤区 (南方山地丘陵区) 中的二级区南岭山地丘陵 区,区域特定优势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特点、植被区带分布 特征等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在三级区划中,桂平市和平南县 属于南岭山地丘陵保土水源涵养区,贵港市港南区、港北区 和覃塘区属于桂中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根据 《广西壮族自 治区水土保持规划》 的水土保持区划成果,结合贵港市实际 情况,本规划直接采用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 (试行)》 和 《广 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 的成果,将贵港市划分为 2 个 一级区,即桂平市与平南县山地丘陵保土水源涵养区、市辖 区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贵港市水土保持类型区区划及各分 区基本情况见表 1、表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项目名称: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项目委托单位:贵港市农业农村局项目编制单位:广西汇智成农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零达宇项目编制主要完成人员:零达宇注册咨询工程师李启南工程师卢宙民工程师韦樱花经济师徐芳芳经济师覃晓燕工程师总目录一、规划文本 (2)二、规划附表 (56)三、规划附图 (160)一、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8)第一节前言 (8)第二节编制依据 (11)第三节目标任务 (13)第四节基本原则 (14)第五节规划范围与期限 (15)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17)第六节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17)第七节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评价 (27)第八节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33)第三章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36)第九节功能区划概述 (36)第十节禁止养殖区 (38)第十一节限制养殖区 (40)第十二节养殖区 (42)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 (45)第十三节环境影响评估 (46)第十四节环境影响对策 (47)第五章保障措施 (50)第十五节加强组织领导 (51)第十六节强化监督检查 (51)第十七节完善生态保护 (53)第十八节其他保障措施 (54)第六章附则 (56)第十九节规划效力 (57)第二十节关于规划附表附图 (57)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前言贵港市渔业资源丰富,发展水产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贵港市充分发挥渔业资源优势,不断深化改革,大力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紧紧围绕“优质、高效、特色、生态、休闲”的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规模经营和依法管理,水产养殖面积基本稳定、功能逐步优化、特色日益彰显、效益稳步提高,渔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健康发展,对保障市场供应、富裕农村、致富农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养殖水域资源利用矛盾突出,养殖水域管理滞后,水域资源利用不平衡,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养殖水域的不良影响加重,养殖基础设施老化,产业链不完整,缺乏优势品牌等问题逐渐显现。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渔业的发展必须走上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道路,原有的养殖模式和布局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市场新需求和生态环保要求。
为此,必须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渔业结构调整,推进环境友好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增强养殖业竞争力,推动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15〕2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以及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局)《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十委厅局《关于加快推进广西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桂农厅发〔2019〕128号)、《贵港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以建设“美丽贵港”为契机,以满足人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和绿水青山优美环境的需求为目标,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的方针,科学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确定湖泊、水库和江河等自然水域养殖范围,合理设置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科学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和养殖模式,加快建设现代水产养殖业,推动形成空间布局优化、生产方式低碳和产业结构合理的发展新格局,力争把全市建设成为广西渔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区。
依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和《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农渔发〔2018〕17号)文件,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农业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贵港市各县(市、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实际,对2015年编制的《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进行修编。
第二节编制依据本规划编制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如下:一、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10月26日修改);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28日修订);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26日实施);4.《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2003年9月1日实施);5.《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发〔2006〕9 号);6.《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2009年5月1日实施);7.《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5年4月1日实施);8.《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3月1日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改);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改;2019年8月26日修改,2020年1月1日起施行);1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18年10月26日修改);1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12月29日修改);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13年6月29日修改);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第二次修改);1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7月2日生效);1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7年10月7日第三次修正);19.《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2009年1月1日施行);20.《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1.《广西壮族自治区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99年9月23日通过);22.《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道管理规定》(2016年11月30日第二次修正);23.《广西壮族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7年5月1日实施);24.《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5.《广西壮族自治区船闸管理办法》,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6.《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2016年修正)2016年11月30日发布;27.《广西壮族自治区航道管理条例》2010年9月29日修正;28.《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2017年5月30日通过;29.《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年5月30日通过。
二、规范文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3.《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4.《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5.《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6.《农业部关于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意见》(农渔发〔2010〕25号);7.《水域养殖发证登记办法》;8.《农业部关于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意见》(农渔发〔2010〕25号);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10.《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11.《关于加快推进广西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桂农厅发〔2019〕128号);12.《广西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桂政办发〔2016〕152 号);13.《广西现代生态养殖“十三五”规划》;14.《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15.《2016年广西推进稻田综合种养业发展实施方案》;16.《贵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调整)》;17.《贵港市生态和环境保护建设“十三五”规划》;18.《贵港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19.《贵港市水功能区划》;20.《贵港市水库洁水渔业增业增养殖实施方案》(贵农局发〔2019〕31号);21.《贵港市旅游交通专项规划(2014—2025)》;22.《贵港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3.《贵港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5—2025)》(贵政办发〔2015〕71号);24.《港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25.《港南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26.《覃塘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27.《桂平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28.《平南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
三、技术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002年6月1日实施;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1990年3月1日实施;3.《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2018年8月1日实施;4.《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2007年9月1日实施;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2017年11月8日修订;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2018年7月1日实施);7.《水库鱼产力评价标准》SL563-2011,2012年3月29日实施;8.《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2001年10月1日实施;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GB10136-2015,2016年11月13日实施;10.《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2015年3月13日实施。
第三节目标任务一、规划目标(一)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布局。
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科学设置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范围。
设定发展底线,控制养殖规模、密度,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完善养殖业管理制度,保障渔民合法权益。
发展生态健康渔业、休闲渔业、品牌渔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建立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