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合集下载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1. 引言1.1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福建省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全面完成了67个县级的规划编制工作。

这标志着福建省在渔业发展和水域资源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提高养殖效率,保护水域环境,促进渔业的健康发展。

福建省积极推动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正文2.1 福建省加大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力度福建省自2018年起加大了对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力度,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工作,福建省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

为了加大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力度,福建省组织了专业团队,包括水产养殖专家、渔业管理人员和规划编制人员,共同参与规划编制工作。

加强了与各地县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中,福建省注重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

通过调研调查、专家评审和社会听取意见等方式,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福建省在加大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力度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推动养殖业健康发展和提升渔业发展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福建省能继续加大对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支持和投入,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2.2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内容一、水域滩涂资源调查对福建省各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水域面积、地理位置、水质情况、生物种类等信息,为规划编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二、滩涂利用规划设计根据水域滩涂资源调查结果,制定滩涂的合理利用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渔业养殖、海洋牧场建设、水产品加工等内容,同时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摘要】福建省近期全面完成了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

该规划的目的是优化养殖水域资源配置,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具体内容包括规划范围界定、环境评估、产业结构调整等。

各县级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良好,未来将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确保规划有效落地。

福建将充分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推动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编制将对养殖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通过规划的实施,福建省将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福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县级,资源利用,养殖业,健康发展,监督,实施措施1. 引言1.1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福建省自从启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以来,全面完成了67个县级规划编制工作,有效整合了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推动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规划编制的目的在于科学合理规划养殖水域滩涂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养殖水域滩涂资源利用方向、制定养殖种类和规模发展规划、制定养殖水域滩涂水环境保护措施等。

各县级规划编制的进展情况也得到了及时监督和指导,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未来,福建将继续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力度,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落地,充分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推动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规划的实施将对养殖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将确保规划的有效执行,为福建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正文2.1 福建省启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福建省启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滩涂资源,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水域滩涂资源丰富,是福建省养殖业的重要支撑。

但过去缺乏系统规划和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福建省决定启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实施的七条意见措施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实施的七条意见措施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实施的七条意见措施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18期王德征1 巩伦江2 王成2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国家管理渔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2016年农业农村部启动新一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以来,笔者主持、参与完成了多个县(市)、地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评审工作,并通过各级人民政府批复、发布实施,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进一步学习农业农村部等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下规划编制、实施意见及措施:1.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确立的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要与各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和多规合一的要求,将重点从县市层面精准落实养殖水域滩涂空间格局,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严格禁养区、限养区监管,保护与利用并重,合理规划天然水域渔业;科学布局养殖区,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和管控措施,维护渔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逐步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 新疆等西部地区列财政资金编制渔业专项规划的年份极少,各地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农业农村部门后,理顺各级渔业管理机构关系、人员队伍再次正常运行都需要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只转职能不转业务人员的地区。

为提高所编制规划的指导和实用性,应当在规划区域整体布局、科学划定“三区“的前提下,根据农业农村部渔业重点工作、十部委绿色发展意见,结合各地实际,宏观规划渔业产业发展,包括中长期发展目标、措施、重点项目等内容,搜集整理各地渔业发展及相关基础资料力求翔实,使《规划》成为学习了解当地渔业发展情况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上报各级人民政府的报批规划。

3. 编制规划依据必须有据可查,尤其是涉及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重要法律、规章文件不可缺少。

如“三区”划定的法规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林湿发[2017]150号)》《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定》,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下发颁布的水功能区区划等,并依法划定养殖“三区”,科学规划各功能区。

福建连城县淡水养殖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福建连城县淡水养殖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连城县位于闽西龙岩市的西北部,全县淡水水域总面积4.88万亩。

2019年,淡水养殖面积1.33万亩(其中池塘0.96万亩,水库0.37万亩),水产品年总产量1.18万吨,居全市第三。

曾被原省海洋与渔业厅授予“淡水渔业生产先进单位”和“渔业系统生产先进单位”。

但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各行各业突飞猛进,唯淡水养殖业仍在低端运行,养殖效益低下,渔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

因此及时转型升级,发展健康养殖、绿色产业,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笔者通过对连城县淡水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以期抛砖引玉,促进连城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淡水养殖业发展现状连城县淡水养殖业主要有水库养殖与池塘养殖两大块。

(一)水库养殖现状全县小(一)以上的水库23个,养殖面积0.37万亩,其中,水面较大的有大灌水库(1024亩)、后洋水库(800亩)和大石岩水库(380亩)。

主要养殖模式为不投饵生态养殖和网箱养殖。

(二)池塘养殖现状长期以来,除了增加一些增氧机、投饵机等新设备外,在池塘的结构、饲养管理方法等方面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旧模式。

另外,作为连城池塘养殖当家品种的草鱼,近年来市场滞销、价格下行、养殖效益低微。

二、存在问题(一)淡水养殖业经营方式老套。

主要养殖水域还是池塘、水库。

产业经营还是单一经营、纯粹养鱼;生产技术还是靠人工操作、凭经验管理。

(二)养殖品种老化。

我国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开始发展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养殖,发展到今天,依然还是养殖当家品种。

○罗培强四大家鱼属中低档鱼类,已满足不了当前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的高端消费需求。

(三)养殖科技含量不高。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仍然靠人工巡塘、肉眼观察,凭主观判断、靠经验操作。

(四)养殖设施设备陈旧。

近年来,除了增加一些增氧机、投饵机外,其他养殖设施设备基本未更新。

(五)市场滞销、价格下行。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四大家鱼已淡出高端菜谱,且市场疲软、价格下行。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近年来,福建省在养殖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域滩涂的规划编制工作,福建省近日宣布已完成全面的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任务,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养殖业是福建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福建省海域资源丰富,适宜水产养殖发展。

在近年来,养殖业产值不断增长,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为了更好地利用海域资源,规范养殖水域滩涂的利用,福建省积极推进养殖水域滩涂的规划编制工作。

据悉,福建省通过深入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科学规划,全面完成了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任务。

规划编制工作坚持科学规划、依法管理、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养殖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为下一步养殖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涉及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福建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了组织领导,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指导各地加快编制工作的进度,确保规划编制任务如期完成。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完成,标志着福建省养殖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下一步,福建省将继续聚焦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实施海洋牧场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推广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提高海域资源的利用效益,推动福建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福建省将着力推动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养殖业绿色、健康、安全发展。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强福建省养殖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养殖产业集群。

福建省还将持续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的保护和管理,全面实施海洋环境保护工程,提高水域滩涂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加强对水域滩涂的监测和预警,确保养殖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动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水域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这一举措对于促进水产业的发展,提升养殖水域滩涂的资源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是福建省宝贵的资源禀赋,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管理,养殖水域滩涂的开发利用存在诸多问题,产能利用率低、养殖环境脆弱等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福建省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

通过编制规划,可以更好地实现水域滩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养殖水域滩涂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福建省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已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福建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全面梳理各类水域滩涂资源的分布、类型、产能等情况,科学确定各类水域滩涂的合理利用方向和规模。

针对水域滩涂资源的生态环境、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等情况,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养殖生产规模,进行了科学的规划编制,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通过规划编制的工作,福建省不仅使得养殖水域滩涂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也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据悉,规划的实施,提高了水域滩涂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提升了养殖水域滩涂的资源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

规划编制的工作也极大的推动了当地渔业经济的升级,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福建省将继续加大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水域滩涂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域滩涂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综合治理,为保障水域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

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域滩涂资源利用机制,推动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福建连城县小Ⅱ型水库养鱼高产试验

福建连城县小Ⅱ型水库养鱼高产试验

福建连城县小Ⅱ型水库养鱼高产试验1.实验背景作为中国福建省的辖境县,福建连城县地处闽东南,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当地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山上有众多的小型水库、塘坝等水域,为养鱼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由于连城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条件不便利,农民们的养鱼效益并不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与养殖专家决定对当地的小型水库进行一次养鱼高产试验,以提高当地农民的养鱼效益。

2.试验方法试验选取了连城县五座水域面积相对较小的小型水库,包括甲水库、乙水库、丙水库、丁水库和戊水库。

在试验之前,专家们对这些水库的水质和水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确保水域的适宜性。

在选定水库后,试验团队对水库的养鱼条件进行了改良。

他们清理了水库的沉积物,提高了水库的透明度和通透性,为鱼类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

他们在水库中投入了优质饲料,保证鱼类的营养充足。

他们采用了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对鱼类进行了科学的管理和养殖。

3.试验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连城县小型水库养鱼高产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据试验团队统计,试验水库内的养鱼产量相较于以往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一些水库的养鱼产量甚至翻了番。

同时受试验影响,当地农民的养鱼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开始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养鱼效益。

4.试验意义这次福建连城县小Ⅱ型水库养鱼高产试验的成功举行,不仅为当地的养鱼养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其他地区的养鱼业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

经验表明,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山区水库的养鱼效益,从而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这次试验也为山区水库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山泉水资源和水生物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次试验也展现了当地政府、专家和农民的紧密合作和共同努力,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展望福建连城县小Ⅱ型水库养鱼高产试验的成功,为当地养鱼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方案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方案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域滩涂资源,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并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促进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调查研究。

在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方案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首先要对水域滩涂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水文环境、生物资源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全面了解水域滩涂资源的现状和潜力。

同时,还要充分调查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养殖业的需求和市场前景,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划设计。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水域滩涂资源的特点和养殖业的需求,合理确定养殖水域的利用方式和规模。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确保规划方案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促进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措施。

制定规划方案之后,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措施。

首先要确定养殖水域滩涂的开发利用重点和重点项目,明确资源配置和投资方向。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同时,还要加强对养殖业的扶持政策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四、监督评估。

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监督评估。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规划方案,提高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政综〔2016〕337号连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连城县养殖水域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现将《连城县养殖水域规划(2016-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连城县人民政府2016年12月21日(此件主动公开)连城县养殖水域规划(2016-2025年)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水域滩涂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现结合我县渔业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生产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五)《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工作的通知》;(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八)《福建省内陆养殖水域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九)《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闽政〔2009〕16号);(十)《龙岩市农业局关于抓紧修编县级水产养殖水域规划的通知》(龙农〔2016〕124号);(十一)《连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连城县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连政综〔2012〕83号)。

三、规划目标(一)2025年前积极推进养殖证制度,养殖水域使用科学化、规范化,水产养殖有序开发。

(二)2025年前完成已养水域的优化工作,水域的开发规模基本符合养殖容量要求,养殖结构、布局和管理技术得到优化。

逐步推广和普及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养殖自身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水产养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通过巩固淡水增养殖,积极发展荒水山塘等地的增殖、养殖,全县水产养殖规模、产量和效益逐年提高。

2025年,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稳定在1200公顷(18000亩),水产品总产量25800吨,比2015年增长55%,年均递增4.5%。

四、规划原则(一)生态优先原则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切实加强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加强养殖污染防控,保护公共水域生态环境。

(二)科学合理原则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划定池塘养殖区、水库养殖区、基本养殖区、禁养区、限养区,合理确定养殖方式、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和容量。

(三)综合协调原则在土地利用功能总体规划框架下,综合协调处理各产业水域使用情况,做到养殖水域分布范围清晰、使用功能明确、产业布局合理。

(四)长短结合原则各功能区要客观反映当前和近期规划区域发展水产养殖业需要,又要考虑中长期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远景需求,进一步拓展荒水山塘水域,为优化养殖布局和促进养殖业长期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五、规划范围本县辖区内所有适用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水域,包括池塘区域、水库区域、稻田区域、河道沟渠区域等。

六、分类体系我县养殖水域以池塘、水库、稻田为主,按《<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实行规范》划分方法,我县养殖水域功能区划分如下:连城县养殖水域功能分类总体情况表第二章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一、水域资源状况(一)地理位置连城县位于武夷山南段东侧,介于北纬24°13′—25°26′,东经116°32′—117°10′。

境内中部偏西是一片自北向南的串珠状河谷盆地,东及东南部为玳瑁山脉的梅花山中山区,约占全境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势较高,岗岭重叠,群山起伏,峰壑纵横,涧流密布,其中曲溪的将军山是县内水流三江的起源,它孕育了境内似网状叶脉辐射四周的溪流,分汇闽江、汀江、九龙江奔腾入东海和南海;西部为武夷山支脉的松毛岭次中山区,峰峦耸峙,形势险要,成为处于长廊盆地中的县城西北部屏障,松毛岭亦成了与邻县长汀的自然分界线。

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

(二)地质地貌连城县地势东南和中部高,西北部低。

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川谷与盆地错综其间。

全县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有31座,最高的石门山在莒溪与庙前交界,海拔1811米。

山系属于武夷山东南支脉和戴云山系支脉。

除沿河两岸有些狭长的河谷和小平原外,大部分是海拔300~500米的山区及丘陵地。

连城县土壤划分为八个土类,十五个亚类;三十九个土属,四十七个土种。

地貌结构复杂,海拔300~800米处多为红壤,局部地区镶嵌着紫色土,土质偏酸性;800~1000米以上之间为向黄壤过渡的黄壤土;1000~1400米之间出现山地黄壤。

(三)水域类型及面积1.池塘全县池塘811公顷,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其中50公顷以上的有文亨、莲峰、隔川等乡(镇),20~50公顷的有朋口、莒溪、姑田、新泉、揭乐、林坊、北团、四堡、罗坊、塘前等乡(镇),20公顷以下面积的有曲溪、赖源、庙前、宣和等乡(镇),池塘较集中在附城和319、205国道和204省道上的村庄。

2.水库目前全县水库共计51座,总库容10864.48万立方米,库容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有18座。

具体如下表:连城县水库分布表3.河道沟渠境内大小溪流纵横交错,河流大多源出中部和东南部山地,分别注入闽江、九龙江和汀江。

属于闽江水系的有文川河、北团溪、姑田溪和赖源溪,文川河的源头为文亨镇的陈地坑和林坊镇五石祭村羊角寨,北团溪发源于长汀童坊,姑田溪发源于曲溪罗胜,赖源溪是姑田溪的支流,发源于曲溪白石村的白石山南侧。

属于汀江水系的有朋口—新泉溪、莒溪溪和庙前溪等3条,朋口—新泉溪与姑田溪、蒲竹溪同源而流向各异的三溪之一,是境内最大的溪流,发源于曲溪黄胜的石板墩北面;莒溪溪是朋口—新泉溪上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乐地笔架山和黄岗;庙前溪为朋口—新泉溪下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上杭步云乡的大源村东部。

属于九龙江系的只有蒲竹溪,发源于曲溪黄胜南侧冯地。

连城县主要江河情况表理化性状:地表水水质良好,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2002)Ⅲ类水质标准。

4.稻田全县可供开发利用为稻田养鱼的山垄田、平洋田共有7380亩,广泛分布于17个乡(镇),目前已养殖面积共4920亩。

二、水文气候条件全县气候夏长、冬短、春秋平。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天多吹东南风,冬天多吹偏北风,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9.2℃,12月份最低气温达-7.2℃,七月份最高气温达40.0℃。

全年日照时数1759.5小时,年无霜期287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适宜各类鱼类繁衍生长。

年降雨量1683.3毫米,全年3~9月份为多雨季节,降年降雨总量83%,10~2月为相对干季,占年降雨总量17%。

年平均蒸发量为1611.5毫米,一年中七月最大达205.3毫米,二月份最小85.6毫米。

降雨量与蒸发量之差,3~9月份为正值,其它月份为负值。

三、生物资源状况(一)浮游生物主要藻类有:绿藻类、硅藻类、蓝藻类、裸藻类、甲藻类、金藻类、黄藻类。

浮游动物有: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原生动物类等,品种繁多(二)底栖动物主要利用的水生寡毛类水蚯蚓、丰年虫、虾类、蟹类,软体动物螺、蚌、蚬类,水生昆虫等。

(三)水生植物水产养殖可利用的常见水生植物有芜萍、青萍、红萍、菹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芦苇、水竹草、稗草、金鱼藻、水浮莲、凤眼莲、莲藕、菱、茭白等。

(四)鱼类我县水流“三江”,拥有闽江、汀江、九龙江等三大水系的鱼类品种。

经县水产部门采集到的标本有16科75种,其中鲤科54种,鱼危科6种,鱼旨科4种,鳅科、平鳍鳅、鳗鲡科各3种,胡子鲶、丽鱼科、鱼叚虎鱼科、攀鲈科、鳢科、刺鳅科、鱼将鱼科各2种,鲶科、鱼兆科、合鳃科各1种。

养殖鱼类有草鱼、鲢鱼、鳙鱼、青鱼、建鲤、丰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湘云鲫、金鲫、彭泽鲫、日本板鲫、异育银鲫、扁圆吻鲴,细鳞斜颌鲴、团头鲂、南方大口鲶、胡子鲶、鳜鱼、中华倒刺鱼巴、美国胭脂鱼、美国叉尾鱼回、罗非鱼、淡水白鲳、巴西鲷、淡水鲨、鲮鱼、鲈鱼、黄颡鱼、丁鱼岁鱼、泥鳅、黄鳝、日本鳗鱼、欧州鳗鱼、俄罗斯鲟鱼等35个品种(五)其它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棘胸蛙、虎纹蛙、美国青蛙、牛蛙等。

爬行动物:中华鳖、台湾鳖、龟等。

养殖虾、蟹类:日本沼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中华绒毛蟹等四个品种。

贝类: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田螺、河螺、蚬等。

四、养殖现状连城县渔业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养殖面积逐年增加,渔业产量快速、稳定增长,发展势头良好。

据统计2015年全县养鱼面积1156公顷,养殖产量16643吨,比2006年增加8996吨,产量增加近1倍。

渔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3559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30130万元,养殖产量与产值多年位列龙岩市首位。

连城县(2006~2015)养殖渔业年度情况表单位:公顷、吨、万元(一)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是连城县最主要的水产养殖类型,具有水体小、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易推广等特点,深受养殖户欢迎。

池塘主养“四大家鱼”、鲤鱼、扁圆吻鲴(鮟鱼)、鲫鱼等传统养殖的几个品种,增加了乌鳢、黄颡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泥鳅、黄鳝、以及优质鲤、鲫等新品种,养殖品种接近20个。

池塘养殖模式主要有:1.全年养成鱼一次放足,捕大留小;2.轮捕轮放;3.半年成鱼半年养鱼苗。

至2015年,全县池塘养殖面积为811公顷,产量12760吨。

连城县池塘养殖现状情况单位:公顷、吨、公斤/亩(二)水库养殖水库养殖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养殖类型,在我县水产养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县地域广阔,水库广泛分布在各乡(镇),目前主要增殖、养殖品种有草鱼、鲢鱼、鳙鱼、鲤鱼、扁圆吻鲴、鲫鱼等。

由于水库山塘养殖投入少,基础设施不配套,技术和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单产水平较低,因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至2015年,全县水库山塘养殖面积为345公顷,产量1450吨。

连城县(2006~2015)各年水库渔业单产情况表单位:公斤、亩(三)溪河养殖连城县河流水系比较发达,为渔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县渔业部门因地制宜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主要增养殖鱼类品种有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扁圆吻鲴、花䱻鱼。

2006~2015淡水捕捞产量见下表。

连城县(2006~2015)淡水捕捞情况表(四)稻田养殖稻田养鱼是连城渔业生产产量和产值的重要补充,我县独创的“田塘式”高产模式,使稻田养鱼成为提高稻田种养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途径。

养殖鱼类以草鱼、鲤鱼为主,也养殖鲫、鲢、鳙等品种。

连城县2006~2015稻田养鱼情况表单位:公顷、吨、公斤/亩五、面临形势(一)存在问题淡水养殖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难以适应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为特征的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