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水域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合集下载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8.06.01•【文号】农渔发〔2018〕17号•【施行日期】2018.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农渔发〔2018〕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产局: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布局依据。

自2016年我部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以来,各地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但目前各地工作进度不一,部分地区进展较为缓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优化水产养殖业空间布局,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养殖水域滩涂是水产养殖的基本生产资料,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法》《水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渔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是保护水产养殖生产空间、实现依法治渔的必然要求。

养殖水域滩涂也是水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划定农业空间是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现质量兴渔的关键在于合理布局生产空间。

对此,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将规划编制发布工作作为一项法定职能,提高认识,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向地方人民政府汇报,尽快发布出台规划,科学确定和保护水产养殖生产空间,推动水产养殖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1. 引言1.1 福建:全面完成67个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福建省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全面完成了67个县级的规划编制工作。

这标志着福建省在渔业发展和水域资源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提高养殖效率,保护水域环境,促进渔业的健康发展。

福建省积极推动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组织协调,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正文2.1 福建省加大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力度福建省自2018年起加大了对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力度,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工作,福建省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

为了加大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力度,福建省组织了专业团队,包括水产养殖专家、渔业管理人员和规划编制人员,共同参与规划编制工作。

加强了与各地县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中,福建省注重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

通过调研调查、专家评审和社会听取意见等方式,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福建省在加大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力度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推动养殖业健康发展和提升渔业发展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福建省能继续加大对水域滩涂规划编制的支持和投入,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2.2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内容一、水域滩涂资源调查对福建省各县级养殖水域滩涂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水域面积、地理位置、水质情况、生物种类等信息,为规划编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二、滩涂利用规划设计根据水域滩涂资源调查结果,制定滩涂的合理利用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渔业养殖、海洋牧场建设、水产品加工等内容,同时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实施的七条意见措施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实施的七条意见措施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实施的七条意见措施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18期王德征1 巩伦江2 王成2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国家管理渔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2016年农业农村部启动新一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以来,笔者主持、参与完成了多个县(市)、地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评审工作,并通过各级人民政府批复、发布实施,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进一步学习农业农村部等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下规划编制、实施意见及措施:1.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确立的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要与各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和多规合一的要求,将重点从县市层面精准落实养殖水域滩涂空间格局,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严格禁养区、限养区监管,保护与利用并重,合理规划天然水域渔业;科学布局养殖区,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和管控措施,维护渔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逐步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 新疆等西部地区列财政资金编制渔业专项规划的年份极少,各地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农业农村部门后,理顺各级渔业管理机构关系、人员队伍再次正常运行都需要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只转职能不转业务人员的地区。

为提高所编制规划的指导和实用性,应当在规划区域整体布局、科学划定“三区“的前提下,根据农业农村部渔业重点工作、十部委绿色发展意见,结合各地实际,宏观规划渔业产业发展,包括中长期发展目标、措施、重点项目等内容,搜集整理各地渔业发展及相关基础资料力求翔实,使《规划》成为学习了解当地渔业发展情况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上报各级人民政府的报批规划。

3. 编制规划依据必须有据可查,尤其是涉及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重要法律、规章文件不可缺少。

如“三区”划定的法规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林湿发[2017]150号)》《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定》,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下发颁布的水功能区区划等,并依法划定养殖“三区”,科学规划各功能区。

山东省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33号

山东省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33号

山东省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办法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33号)《山东省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2月26日省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省长姜大明二○一一年三月十六日山东省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规范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许可和收回补偿行为,保障渔业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渔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管辖范围内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许可和收回补偿,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国有渔业养殖水域滩涂(以下简称水域滩涂),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规划或者以其他形式确定可以用于渔业养殖的国有水域和滩涂。

第三条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依法许可、合法收回、补偿公正、妥善安置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水域滩涂使用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做好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水域滩涂使用许可和收回补偿的具体实施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价格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水域滩涂使用许可和收回补偿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使用许可第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一)养殖证申请表;(二)公民个人身份证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三)其他证明材料。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
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农渔发[2018]17号
【发布部门】60240
【发布日期】2018.06.01
【实施日期】2018.06.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
(农渔发[2018]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产局: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布局依据。

自2016年我部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以来,各地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但目前各地工作进度不一,部分地区进展较为缓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优化水产养殖业空间布局,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快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规划编制发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养殖水域滩涂是水产养殖的基本生产资料,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法》《水。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坊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2.10.26
•【字号】潍政办字〔2022〕133号
•【施行日期】2022.10.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渔业资源
正文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潍坊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2—2030年)的
通知
潍政办字〔2022〕133号
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有关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潍坊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2—2030年)》已经2022年10月19日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26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

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

作规 范和大 纲的具 体要求 ,合理布 局水产养 殖生产 ,制定 本区域养 殖水域滩 涂使 用管理 的具 体措施 ,
科学 编制规划 。
— —
坚持 生态 优先 、底线约 束 的原 则 。要坚 持走 生 产发 展 、生活 富裕 、生 态 良好 的文 明发 展道
路 ,科学 开展 水域 滩涂利 用评价 ,保护 水域滩涂生 态环 境 ,明确区域经 济发展 方 向,合理安排 产 业发 展空 间。要将饮 用水水源 地 、 自然保护 区等重要 生态保 护或 公共安全 “ 红线”和 “ 黄 线”区域作 为禁 止或限制 养殖 区 ,设定发展 底线。
完善 ,确保 在2 0 1 8 年底前全 面完成规 划编制 工作 。 农业 部关于 印发 ( 完善水域 滩涂 养殖证制
度试行 方案 >的通知 ( 农渔 发 < 2 0 0 2 3 5 号 )附件 1 、2 同时废止 。
农业 部 2 0 1 6 年1 2 月2 2日

2 0 1 7  ̄
制定本规范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指导 思想
全面贯彻 落实党 的十八 大 、十八 届三 中、四 中、五 中、六 中全会 精神和 习近平总 书记 系列重要 讲
话精 神 ,以 “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 享”五大 发展理 念为 引领 ,结 合本地经济 发展和 生态保 护
需 要 ,在 科学评价 水域滩涂 资源禀 赋和环境 承载 力的基础 上 ,科学 划定 各类养殖功 能 区, 合理 布局水 产养殖生产 ,稳定 基本养殖 水域 ,保障渔 民合法权 益 ,保护 水域生态 环境 ,确保有效 供给 安全 、环 境

坚持总 体协调 、横 向衔接 的 原则 。要 将规划放 在 区域 整体空 间布 局的框架 下考虑 ,规划 编制

工作计划: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工作计划: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前言1、面临形势××县位于××之南,地处××市的中心位置,县域面积2688平方公里,过境河道主要有××江、××水、××水,全县总水面33.9万亩,其中池塘面积14.28万亩,水库面积2.12万亩,河道面积约17.5万亩。

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为发展我县的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编制背景由于国家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的改革,我县渔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

目前,我县水产品总量供应充足,增殖渔业、休闲渔业两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持续发展。

随着我县渔业不断发展,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现出来,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传统产品价格低迷;生产成本持续攀升,渔业比较效益下降;渔业基础设施薄弱;违规用药现象时有发生;渔政执法力量薄弱,电鱼炸鱼现象屡禁不止;涉水工程建设不断增加,湘江鱼类产卵场退化,渔业资源日趋衰退。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我县渔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供给和需求不对称,常规水产品供应充足,特种水产品和绿色水产品供给不足。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深入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建设现代农业。

我国渔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了建设渔业现代化新局面。

现代渔业的发展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养殖产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发展上来。

我县渔业应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以健康养殖、适度捕捞、保护资源、做强产业为方向,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升渔业生产标准化、绿色化、产业化、组织化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渔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业水域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制度》及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年度试行方案》(农渔发[2002]5号)、农业部《关于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推进水域滩涂发证登记工作的意见》(农渔发[2010]25号),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业管理制度,科学利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生产,保护水域生态平衡,保障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我区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及养殖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自然条件、生物资源及综合评价(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我区内水资源丰富,境内水域主要为河流、渠道、湖泊、水库、池塘等五大类型。

境内有大小支流200多条,河长在2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138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河有5条,总流域面积51203平方公里,河流总长1578公里。

水系分布处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湖泡,宜渔水域总面积为1974公顷,湖泊宜渔水面1239公顷,水库67公顷,河沟668公顷,流域内植被良好,水质优良,宜于开发利用。

(二)水文气候条件我区属于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2600-2700小时(历年平均值),自西向东递增。

年均气温在-2.7-0.8℃之间,农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1308.6小时,四季变化显著。

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17.9-19.8℃,最高温度达37.5℃,无霜期年平均95天。

年均降水459.3-493.4毫米,夏季多雨,且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水质良好,对发展水产养殖业非常有利。

但也存在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自然灾害。

(三)生物资源状况1、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有7个门65属,其中,蓝藻门10属、绿藻门29属、硅藻门17属、裸藻门3属、金藻门2属、甲藻门2属、隐藻门2属,平均生物量为6.818毫克/升。

浮游动物有10种,枝角类3种、桡足类2种,原生物5种,平均生物量为4.436毫克/升。

2、底栖生物底栖生物是鲤鱼、鲫鱼、青鱼的主要食物,我旗水域中主要有水生寡毛类动物以及蜻蜓目、蜉游目、毛翅目的幼虫,如水蚯蚓、水生昆虫、摇蚊幼虫等。

3、可养殖品种种类结构、数量、区域、分布因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区养殖品种主要以冷水性鱼类和温水性鱼类为主,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以及过去几年南部乡镇鱼塘的养殖试验,在我区能生长越冬的常规品种有鲤鱼、鲫鱼、花鲢、白鲢、青鱼、草鱼、虹鳟、鲶鱼、泥鳅鱼等品种。

两栖类有四个科,以棘胸蛙、虎纹蛙、黑斑蛙经济价值高,分布广,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其它水产经济动物有甲壳类的虾、蟹,贝类的螺、蚌、蚬等,属传统的食用种类,现已有不同程度的养殖开发。

二、养殖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一)水产养殖生产的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开拓市场,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010年,总养殖面积达9760亩,比2000年(下同)3075亩,增加6685亩,平均年增长21.7%;水产品养殖产量452吨,增加302吨,平均年增长20.1%;其中特种水产品220吨,增加121吨,平均年增长12.2%;可养水面利用率34.2%。

养殖渔业劳动力专业为200人,兼业为208人,渔民平均年渔业收入为5000元。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1、主要经验把水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大格局中去谋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投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水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发展特色渔业;把保护渔业资源和环境作为渔业管理的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渔业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近几年来,渔业结构调整带来水产品产量的增长,在养殖方法措施上不断探索,由投放大规格鱼种取代了小规格鱼种,提高了商品鱼的起水率,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养殖取代了单一品种的养殖,提高了水体中的饵料利用率;养殖特色品种取代养殖常规品种,提高了渔业的经济效益。

2、存在问题(1)产业结构尚需完善。

资源和市场开发上带有盲目性,有些特种水产品开发滞后,规模不大,力度不够,往往赶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

(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大部分渔塘为自然湖泡或塘坝,基础设备简陋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有的池塘年久失修,淤泥深厚,水位变浅,不利于鱼类越冬,严重影响渔业生产和效益的提高。

(3)渔业生产技术落后。

大部分渔民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技术、新事物能力差,凭传统经验养殖,没有创新意识,严重地制约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造成水体浪费,缺少典范。

(4)水产品加工严重滞后,养殖产品仍然是鲜活销售,销售费用高,产品附加值低。

(三)水产养殖业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前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深入,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逐步实施,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广泛认同,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将与日俱增。

今后渔业发展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所以应大力发展特色渔业,开发新资源,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把具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的水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部分积极加以推进,实现我旗大农业的全面发展。

三、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一)总体规划1、指导思想以贯彻执行《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鼓励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政策为契机,以保障水产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以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有效管理为目的,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进行科学规划,为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资源,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加快完善和推进、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规划与调整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基本原则,进行养殖布局,体现区域特点,充分展现并合理利用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开发前景,发挥地方水域的资源优势,同时对不符合区域布局规划和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适当调整,真正做到水域功能明确,产业布局合理,水域养殖可持续发展。

3、规划的工作目标通过本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以下工作目标:(1)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

(2)保障渔业生产所需的水域,依法保护商品鱼基地等重要的养殖水域、滩涂。

(3)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控制养殖规模,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5)为建立以养殖使用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4、2020年渔业发展预期目标到2020年,实现水域养殖规划面积13950亩,水产品养殖产量100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550吨,渔业养殖总产值达到1446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时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都得到较快发展,休闲渔业产值达到210万元。

(二)区域布局规划1、各区域功能与范围宜养殖水面2794公顷,2010年水面利用已达到650公顷,占可养水域的33%。

根据渔业发展的现状和可预见的未来,进行渔业规划为三大片区:(1)养护资源区本区湖泊稀少,河谷较多,鱼类分布多数以细鳞鱼、哲罗鱼、雅罗鱼、麦穗、柳根鱼等河鱼为主,主要以养护资源为主,要加强湖区的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控制捕捞强度、增殖放流渔业资源,保护湖区生物的多样性,以资源养护为主。

(2)自然水域鱼类增殖区本区湖泊多,河谷多鱼类资源丰富,宜于搞中小水面鱼类养殖网箱养殖和自然水域鱼类增殖。

同时宜于搞流水养鱼和特种产品水产养殖。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提高渔业附加值。

(3)养殖开发区本区低洼沼泽地和湖泊众多,而且地域广阔,具有鱼类资源丰富的大中水面。

诺敏镇辖区宜渔面积约8953亩,其中:达尔滨湖5500亩和达尔滨罗湖面积1100亩,现已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该水域的渔业资源主要以养护为主;托扎敏乡宜渔面积约590亩。

以投放常规鱼种为主,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按照一村一品的养殖格局,以充分利用水体来发展区域经济划,为长期养殖区,(三)实施和保障措施1、改进渔业领导方式,扶持渔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减轻渔业发展的风险,提高社会各界投资渔业的信心。

二是落实水产养殖用地、用电、用水等各项优惠政策、享受农业同等待遇。

三是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渔业的信贷扶持,增加对渔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小额信贷资金要向渔业倾斜,使渔民也能得到惠农金融政策的扶持。

2、抓好技术推广服务一是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充实渔业专业技术力量;二是充分发挥水产科技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技术攻关活动,不断完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扎实做好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帮助养殖户解决技术难。

3、组建产业行业合作协会,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引进公司建龙头,逐步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带渔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组织对会员提供鱼苗鱼种、专用饲料、技术服务、市场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

4、改善渔业执法体制,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大力普法。

深入宣传《渔业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渔业法>办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二是要加强执法。

一方面要加强渔业环境执法,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捕捞许可制度和禁渔制度,并把水产苗种、渔用饲料、药物等渔业投入品监督管理作为渔业执法重要内容。

三是完善以养殖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