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临床研究

疗效得 到普遍认 可 , 献报 道 对 于早期 子宫 颈癌 文 患者采用 广泛性 子宫 切除 术 , 5年 存 活率 可 达到 8 %~9 %【 。本 研 究 探讨 广 泛 性 子 宫 切 除 术 0 0 1 J 中保 留盆 腔 自主神经 对膀胱 功能 的保 护作用 。
1 资料 与 方法
位悬吊术 , 其余 2 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研究组 3
( S H) N R 患者 年龄 (2±7 岁 ; 4 ) 体重指数 (2 2 2 .8± 2 9 ) g m2 对 照组 ( R 患者 的年龄 (4±9 .8 k / ; C H) 4 )
岁 , 重指数 (38 ±29 )g m ; 体 2 .9 .7 k / e 病理类 型 : 鳞
广泛性子宫 切除术 ( R 被认 为是 治疗 Il C H) b
~
及直肠 侧 窝。① 切 断 子宫 动 脉 : 子宫 动 ( 于 UA)
I 期 浸润性 宫 颈癌 的标 准 术 式延 用 至 今 。其 I a
起始部结扎 并切 断 UA。提起 UA近子 宫侧 断端
向宫 体 方 向游 离 , 露 下 方 的输 尿 管 并越 过 之 。 暴 ② 骶韧 带 ( L 的 处 理 : 开 子 宫直 肠 返 折腹 uS ) 打 膜, 分离直肠 阴道 间隙 , 露 US 暴 L内侧 叶 , 于输尿 管 附着在阔韧 带 后 叶上 及 其下 方 的输 尿管 系膜 , 通过 卵圆钳分 离 , 露输 尿 管 系膜 与宫 骶韧 带之 暴
1 1 一 般 资 料 .
问的冈林 间 隙 2。事 实 上 , 下 神 经主 干就 附着 腹 在 宫骶 韧 带 外 侧 , 走 于 输 尿 管下 方 的 系膜 内。 行 在接 近该间 隙底 部 的输 尿管 系膜 内寻找与输尿管 平 行走 向的腹下神 经 。腹 下神经 为灰 白色条 索状 结构 , 时 为单根 , 粗 大 , 有 较 有时 为树 状 , 较细 , 较 难 识别 。腹 下神经 与盆腔 内脏神经 在主韧带下方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 : R 7 1 3 .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5 ) 0 7 - 0 0 9 7  ̄3
神经 的广泛性子 宫切除术 ( L N S R H) , L N S R H既保 证 了手术 根治 性 又保 留 了盆 腔 自主 神 经 的结 构 , 从 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其应用进展进行综
述。
解剖 、 影像 ( 核磁共振) 及手术学等辅助手段证明 自
主神 经平 面位 于输 尿 管 正下 方 , 其 周 围没 有重 要 的 结构。“ 间隙解剖法” 的概念 由 L i a n g 等 4 提 出, 因 为膀胱 神经 丛位 于 宫 颈 周 围 的 间隙 内 , 术 中重 点 解
性 尸体 标本 中则 很 难 找 到 。该研 究 表 明 , 在 保 留盆 腔 自主 神经 的广泛 性 子宫 切 除术 ( N S R H) 中输 尿 管 和 腹下 神经 之 间的 区域 是 很重 要 的 。B o n n e a u等 用 免疫组 化 等方式 对 女 性 尸 体盆 腔 结 构 进行 研 究 ,
剖此间隙 , 可使术者更加 明确地识别和保留膀胱神 经丛 、 减 少 术 中 出 血 。Y a ma g u c h i 等 尸 体 研 究 发 现膀胱 神经 的起 源 和分 布是 有 性 别 差异 的 , 该 研 究 表明 , 女性尸体标本 中膀胱的神经起源来 自于下腹 下 神经 丛 , 但 还有 独 立 的从 腹 下 神 经 发 出 的分 支 沿 着 输尿 管下 行 , 尤 其在 膀胱 三角 处分布 较多 ; 而在 男
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目的初步研究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28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行SNSRH与同期传统的腹腔镜下非保留神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情况。
结果(1)保留组与非保留组严格按照Ⅲ型子宫切除标准,手术切除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成功保留神经24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86%;(3)两组手术范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留置尿管天数、术后残余尿量、排气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SNSRH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
标签: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损伤面积广,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并发症(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主要是手术过程中损伤了盆腔自主神经,随着宫颈癌年轻患者比例上升,这就要求妇瘤科医师如何减少创伤达到治疗目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宫颈癌根治术中识别和保护盆腔自主神经(PAN)的手术理念,即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ystematic nerve-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SNSRH),较早由日本专家提出。
此项技术最早用于外科直肠癌手术,目的是保留性功能和膀胱功能[1-3],后来逐渐应用于宫颈癌患者,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1年逐步开展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积累了丰富经验。
本文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比较腹腔镜下RH及腹腔镜下SNSRH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保护作用。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精品文档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治疗的有效手术方式[1],但传统的手术方式不同程度的损伤了盆腔自主神经,术后出现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直肠肛门功能紊乱等。
目前,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妇科肿瘤专家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2]。
系统保留盆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3]。
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及直肠功能的恢复。
2008年8月――2012年1月,我院成功开展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28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子宫颈癌患者Ib1-Ⅱa期28例,其中鳞癌22例,腺癌2例,鳞腺癌3例,小细胞癌1例。
年龄35-65岁,平均46岁;在行保留盆腔神经的子宫广泛性切除术(NSRH)的28例患者中,有10例行保留一侧盆腔神经手术(UNSRH),18例行保留两侧盆腔神经手术(BNSRH)。
1.2 手术方法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先行盆腔淋巴清扫,保留腹下神经盆腔内脏神经及下腹下神经的膀胱支,形成T形的盆腔神经丛。
关腹前行膀胱造瘘术,彻底冲洗止血放置腹腔引流管后逐层关腹。
2 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h-6h,平均4.5h;术中出血量300ml-800ml,平均460ml;手术过程顺利。
UNSRH组中,术后下肢静脉血栓l 例,淋巴囊肿感染1例;BNSRH组中,淋巴囊肿感染l例,肠梗阻1例。
3 护理配合3.1 术前护理3.1.1 术前访视肿瘤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和焦虑心理。
术前1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掌握年龄及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让患者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情绪。
3.1.2 手术物品准备常规器械:7500型高频电刀、妇科专用腹部牵开器、塞纱条包、盆清器械包、精细扁桃体钳、无损伤爱力斯等;特殊用物:爱惜康0#、1#、0/3、0/4pr0len不吸收缝线若干、膀胱造瘘套管、单丁或双丁猪尾巴管、导引钢丝若干等。
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

干 。②分 离 直肠侧 窝 、 膀胱 侧 窝 ,游 离 、 认 子 宫深 静 辨
脉及 其膀 胱 中 、 静脉 分支 , 子宫 深静 脉下 方 位 于下 下 在
腹 下 丛起 始处 , 子宫 颈旁 约为 3c 处切 断子 宫深 静 距 m 脉 。③打 通输 尿 管 隧道 ,注 意 沿 其 前 上 方 分 离 , 留 保 其 外侧 的下腹 下 神 经 丛 。④ 打开 子 宫 膀 胱 反 折 腹 膜 ,
下 推 膀胱 宫 颈 间 隙 , 断子 宫 膀 胱 韧 带 前 叶 。仔 细 分 切 离 子 宫膀 胱韧 带后 叶 , 断膀 胱 中、 静 脉 , 切 下 可见 盆 腔 神 经丛 的下腹 下神 经子 宫颈 支 和膀胱 下 静脉 下方 的膀 胱支 , 切断 下 腹 下神 经 的子 宫 颈 支 。⑤ 在 切 断 子 宫 主
括: ①在 主动 脉分 叉处 下 方 、 侧 直肠旁 间 隙 寻找 与 直 两
肠平 行 的腹 下 神 经 , 处 理 宫 骶 韧 带 浅 层 时 , 位 于 在 将
其外 侧 的腹 下神 经 向外加 以分 离 。宫骶 韧 带浅 层 与 深
层 之 间有 盆 内神 经发 出纤 维 , 将该 层纤 维 分 开 , 续 先 继 将 宫 骶韧 带 深层 外 侧 盆 腔 内脏 神经 分 离 , 以保 留其 根
中华 妇 幼 临 床 医 学 杂 志 ( 子 版 ) 0 2年 6月 第 8卷 第 3 电 21 期
・
专 家 约稿
・
宫颈癌保 留盆腔 自主神经 的广泛子 宫切 除术
王 平
宫颈 癌是 常见 的妇 科 恶性 肿 瘤 之一 ,在 我 国女 性
宫 颈癌 保 留盆 腔 自主 神 经 手 术 可 经 开腹 、 腹 腔 经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思考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瘤科刘开江责编:彭群惠电话:(010)64036988-311E-mail :pengqh@ 美编:刘欣B5我们知道,现代外科强调“微创化”、“精准化”的理念;肿瘤治疗强调“规范化”、“个体化”的理念,同时强调保留各种生理功能,如卵巢功能、生育功能、阴道功能等,当然也包括神经功能的保留。
LNSRH 手术应该说是充分体现了现代外科理念和肿瘤治疗理念的术式,符合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另外,我们还要遵循恶性肿瘤的无瘤术原则,即根治、切净、要求距肿瘤一定的距离切除癌灶及癌旁组织,整块、完整地切除肿瘤是无瘤术原则的体现。
LNSRH 虽然主韧带切除足够,但需要把韧带分层,切碎,而且阴道旁切除较传统手术有一些局限性。
总之,该术式试图在探索保持肿瘤根治性的同时注重功能保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符合肿瘤治疗的趋势。
因此,NSRH 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8720401]日本学者冈林(okabayasi )率先提出在宫颈癌手术中保留神经的想法。
冈林等又明确提出切除主韧带(CL )时应保留其下方的盆腔内脏神经,为NSRH 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手术理念也逐渐为妇科医师所熟悉。
冈林的学生坂本(Sakamoto )等将冈林的手术命名为“东京术式”,介绍给全世界,他将CL 分为两个部分:上层松软的“血管部”(主要含有子宫深静脉)和下层条索状的“神经部”(主要含有盆腔内脏神经),并强调,切除上层柔软的血管部,保留下方较硬的神经部,从而可以完整保留膀胱功能。
矢吹(Yabuki )首次将该术式命名为NSRH ,提出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新解剖学理念,即宫旁软组织系统分为肌筋膜系统[主要包括支持固定子宫的宫骶韧带(USL )及浅层膀胱宫颈的韧带等]及系膜样结构系统(主要包括对子宫供应血液及支配神经的盆腔血管、神经)。
该理论认为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走行于输尿管系膜及矢状位方向周围的薄片状结构中,可通过盆腔的固有解剖结构辨识此平面,因为该平面包含盆腔主要的自主神经组织,称其为“神经平面”。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广泛子宫切除(radical hysterectomy,RH)及盆腔淋巴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包括宫体、宫颈、宫颈旁组织和部分阴道的广泛切除,由于广泛子宫切除术手术范围较广,术后1/3患者并发膀胱、直肠及阴道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术中切断或损伤了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盆腔自主神经。
因该术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留膀胱植物神经的手术越发受到重视。
该文对近十年来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never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NSRH)的优势及临床进展予以综述。
一、NSRH的历史背景最先在宫颈癌手术中提出保留盆腔神经想法的是日本学者冈林。
1988年Sakamoto等[1]将该术式命名为“东京术式”。
Yabuki等[2] 首先提出术中需注重神经走向和输尿管密切关系。
还是日本学者,Fuji等[3]提出的“十字交叉”,也为该术式提供了简化步骤,得到各国专家的认可及并快速推广。
今年来我国学者也不断研究及推广该,陈春林等[4]提及系统全面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并提出了“宫颈周围立体环、盆腔神经三角”]等新的解剖学概念,将NSRH进行了改良命名为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ystemat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SNSRH)。
2010年,梁志清等[5]提出“间隙解剖概念”用于该术式的解剖学基础和重要手术路径。
李斌等[6]在“神经平面”理论基础上报道了NSRH 的改良术式,又称保留神经平面的RH,既可保持神经结构的完整性,又简化了手术步骤。
二、盆腔植物神经的解剖包含有传入及传出两个通路:均主要由交感神经(腹下神经、骶前神经),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以及体神经(阴部神经)组成。
交感神经起自于T11-L2或L3的胸腰段,横穿腰神经节并加入到骶前神经,形成下腹上丛,继续下行分成左右腹下神经两支,最后与盆神经汇合形成下腹下丛,并发出分支支配膀胱颈部,交感神经兴奋阴部神经兴奋后通过肌肉收缩对控尿有重要作用,可关闭中段到远端尿道。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ERVI)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它保留了盆腔内的自主神经,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影响。
而早期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治疗效果的角度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优势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相对传统的子宫切除术而言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在手术中尽量保留患者盆腔内的自主神经,减少了术后可能出现的盆腔功能障碍。
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不适,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外科医生需要细致地分离周围组织,保护盆腔内的自主神经丛。
这一技术的引入为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带来了福音,不仅有效治疗了肿瘤,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生理功能。
针对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一方面,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患者的盆腔功能受到的影响较小,术后康复期相对较短。
临床观察表明,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地清除病灶,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一项针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研究显示,该手术方式的5年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传统子宫切除术的患者。
这一结果表明,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尽管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局限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一手术方式需要外科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风险较传统手术方式可能会略高。
由于该手术方式较为新颖,仍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和长期随访结果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未来,我们期待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可以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汤文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妇科(江苏淮安)223300中国图书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411(2012)15-2358-02【摘要】目的:探讨盆腔自主神经保留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及性功能改善的价值。
方法:选择19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Ⅰb期11例,Ⅱa期8例)施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SRH),术中在处理主韧带、宫骶韧带、深层膀胱宫颈韧带及阴道旁组织时保留盆腔内脏神经、腹下神经、下腹下神经丛及其膀胱分支。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95min,平均失血量290ml,所有病例术后48 72h恢复肛门排气;术后4 7天拔除导尿管,残余尿量均<10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5天,出院时均能自主排尿,无便秘或排便时间延长等不适。
随访6个月,性生活满意者6例,性生活一般者5例,无性生活者8例。
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施行NSRH手术是可行的,它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排便及性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关键词】宫颈癌子宫切除术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5万人〔1〕,且趋向年轻化〔2〕。
其经典术式为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多年来该术式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但由于手术范围广泛,术中易损伤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PAN),术后患者常出现膀胱功能、直肠功能紊乱以及性生活失调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erve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NSRH)在保证手术根治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排尿、排便及性功能。
本文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19例分析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 2009年我院收治宫颈癌患者19例,年龄34 52岁,平均43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无排尿、排便及性功能异常情况。
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明确为宫颈癌,且肿瘤直径<3.0cm,术前经CT或MRI检查均未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施行NSRH手术。
①患者全麻下取平卧位,选择下腹正中切口绕脐左上,充分暴露术野;②仔细探查腹腔无转移灶及腹水;③钝性或锐性分离清除盆腔淋巴结;④打开膀胱侧窝、直肠侧窝及直肠前间隙等盆腔间隙,确定子宫主韧带、宫骶韧带及膀胱宫颈韧带界限;⑤主韧带处理:主韧带位于膀胱侧窝和直肠侧窝之间,近起始部切断结扎子宫动脉,近盆壁分次钳夹切断结扎主韧带组织至近直肠中动脉水平,保留其下方的盆腔内脏神经;⑥宫骶韧带处理:宫骶韧带位于直肠侧窝的内侧面,其内侧部分为脂肪淋巴结缔组织予以切除,外侧部分有腹下神经纤维经过,锐性分离后向外侧推开予以保留;⑦膀胱宫颈韧带处理:在输尿管“隧道”的顶部切断浅层膀胱宫颈韧带至输尿管膀胱入口处,显露其下方的深层膀胱宫颈韧带,切断结扎含有膀胱静脉丛的深层膀胱宫颈韧带内侧组织,保留含有下腹下神经丛膀胱分支的外侧组织;⑧上提子宫,向外侧推开已保留的下腹下神经丛及其膀胱支,切除阴道长度3 4cm。
2结果本组病例病理检查鳞癌17例,腺鳞癌1例,腺癌1例;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94年分期标准,Ⅰb期11例,占57.9%,Ⅱa期8例,占42.1%。
平均手术时间为195min(160 240min),平均失血量290ml(180 450ml);所有病例术后48 72h恢复肛门排气,开始进流质饮食。
术后4 7天拔除导尿管,残余尿量均<10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5天(8 15天)。
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出院时均能自主排尿,无便秘或排便时间延长等不适。
随访6个月,性生活满意者6例,性生活一般者5例,无性生活者8例。
3讨论盆腔自主神经(PAN)是由腹下神经(交感神经)、盆腔内脏神经(PSN,副交感神经)以及由二者组成的下腹下神经丛(盆丛)及其分支(膀胱分支)组成,其对维持盆腔脏器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报导,经典的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后12月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多种膀胱功能障碍〔3〕,40%患者术后出现进行性尿失禁症状〔4〕,·8532·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第27卷18%患者术后出现便秘,33%患者术后排便时间延长〔5〕。
术后随访3、6个月,发现63%、93%患者存在性交困难〔6〕,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术中损伤了盆腔自主神经,目前认为其损伤的部位主要是:①盆腔内脏神经:贴近盆壁切断主韧带时易损伤;②腹下神经:根部切断宫骶韧带时易损伤;③下腹下神经丛:切断阴道旁组织时易损伤;④下腹下神经丛膀胱分支:切断深层膀胱宫颈韧带时易损伤。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SRH)20世纪90年代相继在日本及欧洲开始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其目的是想通过一系列的精细解剖,避免对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NSRH的手术适应证还没有统一标准,从临床报导来看基本为Ⅰb一Ⅱb期患者,研究资料表明,对这部分患者施行NSRH手术后其复发率及无瘤生存率等指标与传统的根治性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7〕。
我们选择的病例病期较早,Ⅰb期11例,Ⅱa 期8例,且肿瘤直径均<3.0cm,平均手术时间为195min,平均失血量290ml,所有病例术后48 72h恢复肛门排气,术后4 7天拔除导尿管,残余尿量均<10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5天,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出院时均能自主排尿,无便秘或排便时间延长等不适。
随访6个月,性生活满意者6例,性生活一般者5例,无性生活者8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
近年来宫颈癌年轻患者的比例显著上升,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SRH)就显得更为有价值。
如何做到在保证手术根治彻底的前提下精准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盆腔自主神经的识别往往是困难的。
从各家报导结合我们的经验感到手术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主韧带处理: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来自骶2 4的盆腔内脏神经纤维主要行走于直肠侧窝底部的直肠侧韧带内,主韧带本身少有神经分布,为保证手术的彻底性可将主韧带全部切除〔8〕;术中应避免损伤直肠侧韧带,直肠侧韧带内含有直肠中动脉,多数患者可识别,但有时该动脉较细不易识别,在使用电刀或超声刀时易将其切断且无明显出血而进入其深层损伤神经;术中将子宫深静脉分支全部切断结扎后应用手仔细触摸可触及其深面质韧条索状韧带样组织即为直肠侧韧带,应予以保留,这样可避免损伤盆腔内脏神经。
②宫骶韧带处理:腹下神经主干附着在宫骶韧带外侧,走行于输尿管下方的系膜内,正常情况下输尿管系膜与宫骶韧带之间存在一间隙,神经位于该间隙底部,术中不必游离神经而将神经及输尿管系膜组织一同分离后向外侧推开予以保留,切断结扎间隙内侧的宫骶韧带组织即可。
③膀胱宫颈韧带处理:该步骤中深层膀胱宫颈韧带的处理较困难,但对于保留下腹下神经丛的膀胱分支非常重要;该步骤操作要仔细,止血要严密,术野要清晰;正常情况下在输尿管下段、膀胱及阴道壁之间存在一疏松的间隙,钝性分离可显露,该间隙内一般无明显血管,深层膀胱宫颈韧带的静脉丛位于间隙的内侧,而输尿管系膜及下腹下神经丛的膀胱分支位于间隙的外侧,术中切除结扎内侧部分,保留含有神经的外侧部分,继而切断下腹下神经丛的子宫分支,这样可将一侧的盆腔自主神经完整保留。
4参考文献1顾晓梅,张玉泉.宫颈癌的流行病学高危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50732张梦喜,乔玉环,史惠蓉.宫颈癌研究进展〔J〕.Journal of Hensn Medical University,2001,36(2):1173Ralph G,Tamussino K,Lichtenegger W.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after radic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 for cervical cancer 〔J〕.Baillieres Clin Obstet Gynaecol,1988,2(4):9434Brown JS,Sawaya G,Thom DH et al.Hysterectomy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J〕.Lancet,2000,356(9229):5355Abdel Fattah M,Barrington J,Yousef M et al.Effect of 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 on pelvic floor function〔J〕.Obstet Gynecol Surv,2004,59(4):2996Jungpipan J,Charoenkwan K.Sexual function after radical hysterectomy for early stage cervical cancer〔J〕.J Sex Med,2007,4(6):16597Papp Z,Csapo Z,Hupuczi P et al.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 for stageⅠA2-ⅡB cervical cancer:5-year survival of501consecutive cases〔J〕.Eur J Gynaecol Oncol,2006,27:5538Karo T,Murakami G,Yabuki Y.A new perspective on nerve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nerve topography and over preservation of the cardinal ligament Jpn J Clin0ncol,2003,33:589(2010-07-16收稿)〔编校徐强〕·9532·汤文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