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和

合集下载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一、NERVI治疗的原理NERVI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在行标准子宫切除术的保存盆腔内分布的自主神经,并对神经进行广泛切除,以达到最大程度的保留神经功能的目的。

这一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盆腔器官功能,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NERVI治疗的适应症1. 早期宫颈癌患者: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NERVI可以有效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降低手术对患者身体和心理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 子宫颈内膜异型增生患者:对于一些子宫颈内膜异型增生患者,如果存在严重的子宫颈内膜异型增生,可以考虑采用NERVI治疗方法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三、NERVI治疗的效果1. 保留生育功能:相对于传统的子宫切除术,NERVI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子宫和卵巢功能,降低不孕的风险,使患者在治疗后依然具备生育的可能性。

2.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NERVI在手术中对自主神经进行广泛保留,可以减少手术后的感觉异常和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四、NERVI治疗的注意事项1. 术前严格评估:医生在决定采用NERVI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患者适合接受NERVI手术。

2. 术中精细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对盆腔内分布的自主神经进行精细的识别和保留,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五、结论目前,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一些宫颈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由于NERVI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治疗方法,其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支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NERVI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腹腔镜下完成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

腹腔镜下完成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

腹腔镜下完成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使用腹腔镜引导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采用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9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观察,将腹腔镜引导下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开腹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采用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疗效;安全性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主要因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吸烟、慢性宫颈炎症、性生活紊乱、早产等因素导致。

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延误治疗时机[1]。

后期会出现阴道出血、性交疼痛、白带异常、贫血、尿频、便秘等,会导致不孕,给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了严重困扰,威胁生命安全。

临床对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放射疗法、化学疗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对生育的要求选择扩大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或锥形子宫切除术[2]。

在达到癌细胞切除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周围正常神经的损伤,减少对机体的创伤是临床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治疗原则。

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NSRH)符合这一治疗原则,在腹腔镜引导下可以更好地探测病灶,创伤性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对象为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拟采用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90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我院伦理会批准。

排除有肠道病变、泌尿系统疾病患者。

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2.6±1.9)岁,病程0.5-5年。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关于该手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的效果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和分析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进行系统性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决策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并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2. 比较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子宫切除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3. 分析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评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安全有效的早期宫颈癌治疗方案。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患有早期宫颈癌的女性患者。

本研究纳入符合条件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首次确诊为早期宫颈癌,年龄范围在18岁至60岁之间。

所有病例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除了确诊为早期宫颈癌外,研究对象需要符合其他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服药史等方面的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需在手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能够配合随访观察。

在研究过程中,所有研究对象将接受相同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方案,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这些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将评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2. 正文2.1 手术方法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一种通过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同时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的手术方法,常用于治疗早期宫颈癌。

手术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的效果。

研究共纳入XX例患者,通过手术方案、术后恢复情况、近期疗效观察、长期疗效观察和并发症统计等内容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该手术方案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较好,近期和长期疗效观察结果令人满意。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结论认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具有可行性。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手术技术的改进和病例积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关键词: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早期宫颈癌,效果分析,手术方案,术后恢复情况,疗效观察,并发症统计,优势,可行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放疗、化疗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治疗观察,探讨其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的效果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比较分析手术方案、术后恢复情况、近期和长期疗效观察以及并发症统计等参数,进一步探讨该手术的优势、治疗可行性,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评估该手术方案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比较其与传统手术的差异;2.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包括病灶控制情况、生活质量恢复情况等;3.跟踪患者长期疗效,评估手术对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4.统计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安全性。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广泛子宫切除(radical hysterectomy,RH)及盆腔淋巴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包括宫体、宫颈、宫颈旁组织和部分阴道的广泛切除,由于广泛子宫切除术手术范围较广,术后1/3患者并发膀胱、直肠及阴道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术中切断或损伤了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盆腔自主神经。

因该术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留膀胱植物神经的手术越发受到重视。

该文对近十年来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never 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NSRH)的优势及临床进展予以综述。

一、NSRH的历史背景最先在宫颈癌手术中提出保留盆腔神经想法的是日本学者冈林。

1988年Sakamoto等[1]将该术式命名为“东京术式”。

Yabuki等[2] 首先提出术中需注重神经走向和输尿管密切关系。

还是日本学者,Fuji等[3]提出的“十字交叉”,也为该术式提供了简化步骤,得到各国专家的认可及并快速推广。

今年来我国学者也不断研究及推广该,陈春林等[4]提及系统全面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并提出了“宫颈周围立体环、盆腔神经三角”]等新的解剖学概念,将NSRH进行了改良命名为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Systemat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SNSRH)。

2010年,梁志清等[5]提出“间隙解剖概念”用于该术式的解剖学基础和重要手术路径。

李斌等[6]在“神经平面”理论基础上报道了NSRH 的改良术式,又称保留神经平面的RH,既可保持神经结构的完整性,又简化了手术步骤。

二、盆腔植物神经的解剖包含有传入及传出两个通路:均主要由交感神经(腹下神经、骶前神经),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以及体神经(阴部神经)组成。

交感神经起自于T11-L2或L3的胸腰段,横穿腰神经节并加入到骶前神经,形成下腹上丛,继续下行分成左右腹下神经两支,最后与盆神经汇合形成下腹下丛,并发出分支支配膀胱颈部,交感神经兴奋阴部神经兴奋后通过肌肉收缩对控尿有重要作用,可关闭中段到远端尿道。

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医生会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特点做两个小切口,经小圆肌及冈下肌间隙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固定,术中剥离的肌肉较少,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9-10]。

微创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适应证包括以下几种:1)患者的肩胛骨发生骨折,其骨折端移位的长度>5 mm,存在骨折端下凹畸形。

2)患者的肩胛冈发生骨折,其骨折端移位的长度>5 mm,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

3)患者的肩胛骨发生骨折,其骨折部位的畸角>40°,其骨折端移位的长度>10 mm,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

4)患者的肩胛盂缘发生骨折,其骨折端移位的长度>5 mm,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

5)患者的肩胛盂窝发生骨折,其关节面移位的长度>3 mm,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

6)患者的病程<2周。

在使用微创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时,临床医生应熟悉患者肩部组织的解剖结构,注意保护其血管和神经。

肩胛骨的骨量较少,在将患者的骨折端复位后,应在其肩胛骨边缘放置内固定物,防止其发生固定失败、反复钻孔的情况。

术后临床医生还应督促患者尽早进行肩关节功能训练,从而减轻其肩部肿胀的症状,避免其发生肌肉萎缩。

综上所述,与使用Judet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使用微创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其术后康复的速度更快,其术后肩关节的功能更好。

参考文献[1] 唐健民,陆晟,万洪武,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CRPãTNF-α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7):147-148.[2] 周玉成,余林薪,段洪,等.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J].中国骨伤,2017,30(10):952-956.[3] 徐慰凯,李泽龙,黄宾,等.反Judet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8,21(6):756.[4] 席武.应用重建锁定接骨板治疗肩胛骨骨折28例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9):55-56.[5] 庞勇峰.改良经肩后方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41例体会[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28(6):52-54.[6] 贾二聪.经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围术期整体护理[J].全科护理,2017,15(24):3005-3006.[7] 徐立军,段军,李大明,等.肩胛骨直切口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11):1186-1187.[8] 朱世卿,剐锋.微创手术入路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137-138.[9] Gutiérrez-Espinoza H,Araya-Quintanilla F,Gutiérrez-Monclus R,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adding a scapular exercise programme to physical therapy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19,33(12):1931-1939.[10]Abdulla M C.Scapular Fracture as Isolated Manifestation ofCharcot Neuroarthropathy in Syringomyelia[J].Annals of Indian Academy of Neurology,2018,21(4):343-344.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效果观察蒋 艳(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资阳 641300)[摘要]目的:探讨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的临床效果。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分析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ERVI)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它保留了盆腔内的自主神经,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影响。

而早期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治疗效果的角度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优势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是相对传统的子宫切除术而言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在手术中尽量保留患者盆腔内的自主神经,减少了术后可能出现的盆腔功能障碍。

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不适,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外科医生需要细致地分离周围组织,保护盆腔内的自主神经丛。

这一技术的引入为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带来了福音,不仅有效治疗了肿瘤,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生理功能。

针对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一方面,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患者的盆腔功能受到的影响较小,术后康复期相对较短。

临床观察表明,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地清除病灶,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一项针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研究显示,该手术方式的5年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传统子宫切除术的患者。

这一结果表明,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尽管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局限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一手术方式需要外科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风险较传统手术方式可能会略高。

由于该手术方式较为新颖,仍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和长期随访结果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未来,我们期待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可以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倪琴;米鑫【期刊名称】《现代妇产科进展》【年(卷),期】2022(31)1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RS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对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4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比较LNSRH组与LRH组(传统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阴道、宫旁切除长度,术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LNSRH组的手术时间长于LRH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RH组,淋巴结清扫数、宫旁切除宽度、阴道组织切除长度、输尿管阴道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LNSRH组患者术后10d尿管拔除成功率明显增高(59.7%vs 11.4%,P<0.001),尿潴留发生率较低(P=0.023)。

LNSRH组患者的术后腹泻、便秘、里急后重、大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LRH组(均P>0.05)。

两组术后尿动力学参数相比均有明显差异,LNSRH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6.94%、7.14%(P>0.05)。

结论:选取合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LNSRH术,不影响肿瘤患者无病生存期,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膀胱和结直肠功能障碍,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总页数】4页(P775-778)【作者】倪琴;米鑫【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Ib1期育龄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2.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手术参数、术后膀胱功能和生存情况分析3.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手术参数、术后膀胱功能和r生存情况分析4.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5.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和性功能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25T10:07:25.6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马莉莉1 黄诗敏黄浩
[导读] 广东医学院研究生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妇科探讨早期宫颈癌应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安全性。

1.广东医学院研究生院广东湛江 524000;
2.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妇科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应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安全性。

方法:随机将13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尿流动力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时,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自主神经
宫颈癌为妇科常见病,属于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时,多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但损伤患者盆腔神经丛,影响患者盆腔功能[1]。

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显著减少对患者盆腔神经丛的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院以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实习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136例,年龄32~55岁,平均(39.4±1.4)岁;Ⅰb1期57例,Ⅰb2期48例,Ⅱa期21例;鳞癌101例,腺癌30例,鳞腺癌5例。

纳入标准:(1)符合宫颈癌临床诊断标准,经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学活检确诊;(2)具有明确的手术指征;(3)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严重肥胖患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

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取人字位,建立气腹。

子宫旁的动脉及静脉进行仔细分离,结扎后将其切断;阴道后壁进行游离,将宫骶韧带切除,同时,在输尿管系膜与骶韧带之间将腹下神经保留;将下腹下神经膀胱支进行有效分离,并将下神经丛子宫支切断,切断时,腹下神经、盆腔内脏神经、下腹下神经、下腹下神经的膀胱支所形成的神经丛要注意避开,利用钳子将阴道旁组织向下钳夹,长度足够之后切除;将子宫周围的韧带进行仔细的分离,游离子宫,下推膀胱,阴道直肠韧带和旁组织予以切断;将阴道在穹窿下3~4cm处切开,形状为水平环形,子宫切除。

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

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取人字位,建立气腹,进行分离及游离操作时,伴行的盆腔神经并不做特殊处理,剩余手术操作方式与实验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含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术后1月,观察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包含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出现初始尿意膀胱容量、出现强烈尿意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及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实验组相比,*P<0.05。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时,主要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患者远期生存率比较高,但手术过程中会损伤患者的盆腔神经丛,影响患者的盆腔功能[2]。

术中切断子宫主韧带时,盆腔内脏神经会受到损伤,切断宫骶韧带时,腹下神经受到损伤,切断膀胱宫颈韧带时,腹下神经从膀胱支会被切断,由此导致损伤盆腔神经丛[3]。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临床应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同时,保留患者的盆腔自主神经,减少手术对盆腔神经丛的损伤,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和认可[4]。

同时,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进行手术操作时,在腹腔镜的直
视下进行,提升了术野的清晰度及手术操作的针对性,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风险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5]。

术后,患者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常规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时,能够较为彻底的清除病灶,降低对盆腔神经丛的损伤,保护患者的盆腔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施晓梅.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新进展[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06):547-550.
[2]周文龙.腹腔镜下完成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02):46-49+53.
[3]陈丽,李亚.腹腔镜保留盆腔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6):1928-1930.
[4]邓丽,韦业平,邵世清等.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2):1921-1923.
[5]真酌,李慧玲,吕丽.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52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5):215-216.
作者简介:
马莉莉(1989-03-16),女,湖北广水,广东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妇科内镜与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