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1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根治术。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后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225.30±110.5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410.15±208.80)ml、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也可显著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早期宫颈癌;应用效果目前,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定期体检大大提高了早期宫颈癌的筛出率[1]。
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
本研究发现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且符合纳入条件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条件为:①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早期宫颈癌;②未患有其他系统的重要疾病;③表示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知情同意书。
根据以上纳入条件共纳入1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年龄30.0~52.0岁,平均年龄(35.0±11.0)岁。
将以上纳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根治术。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广泛宫颈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1月本院10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0例中宫颈鳞癌9例,宫颈腺癌1例;临床分期(FIGO,2009):ⅠA2期1例,ⅠB1期9例;3例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和广泛宫颈切除(LRT),7例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和阴式广泛宫颈切除术(LVRT);1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NACT)3个疗程,1例术后进行2个疗程的化疗。
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妊娠2例,其中1例于孕36周剖宫产,1例试管婴儿现妊娠13周,复发1例。
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行广泛宫颈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
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的第二大最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随着高危HPV检测、液基细胞学筛查及阴道镜的应用,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随着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增加,广泛宫颈切除术被认为是近年来宫颈癌治疗的最重要进展之一。
传统的手术方式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随着手术器械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完成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微创治疗已成为可能。
为研究早期宫颈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广泛宫颈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肿瘤结局及妊娠结局,本文将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4年1月本院10例术前评估可行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1)年龄5 mm。
10例宫颈癌患者中,1例因分化级别为G3术后行TC方案(多西他赛+卡铂)静脉化疗2次,化疗期间使用GnRH-α类药物保护卵巢功能。
1.3 随访所有患者于术后第2个月开始随访,第1年每3个月1次,第2年每6个月1次,第3~5年每年1次。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近期疗效。
方法:以86例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传统开腹术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的为观察组。
统计不同手术所取得的近期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与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不大(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通过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近期疗效,值得重视。
标签: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近期临床效果宫颈癌为妇科一项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人群以30~50岁女性为主,其发病率呈现出日益年轻化的趋势,对女性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临床以往在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时,大多采取开腹手术的方法,尽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会产生较大的创伤,且术后恢复慢,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身心带来了不小的痛苦[1]。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腹腔镜手术也逐渐发展成熟,有效弥补了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等缺陷,被广泛应用在了临床中。
基于此,本文作者以本院8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例,就其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展开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86例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
其中,患者年龄为32~75岁,平均(42.5±4.8)岁;组织类型:42例为鳞癌,23例腺癌,14例腺鳞癌,7例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15例为ⅠA 2期,59例为ⅠB期,12例为ⅡA期。
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在术前接受放疗及化疗等辅助治疗,并排除伴发严重内外科疾病、意识障碍已及病历资料不完整等患者。
在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在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

位, 运用气腹机把气腹压力控制在 15 .ka之间。腹 腔镜 .— 0 P 2 观察孔 部位同气 腹针 穿刺点 L , 3 确定 肿瘤没有侵及浆膜 及没 j
有腹腔种植 后 、 抽取腹腔液寻找癌细胞。首先行盆 腔淋 巴组 织切除 , 离断双侧 圆韧带 , 分离 阔韧带前 后叶 , 暴露并 离断骨 盆漏斗韧带 , 后 沿着髂 外 动脉 向近 心端 及远 心端 分别 分 之
果: 腹腔镜 手术的患者术 中出血 少, 能彻底 清除淋 巴组织, 并且能保 留盆底神 经从 , 术后具有恢复快 , 生素 抗 应 用时间短 , 并发症 少等优 点。结论 : 腹腔镜在 治疗宫颈癌 方面有很 多优点 , 应在 临床 大力推广 。
[ 关键词] 腹腔镜 ; 宫颈癌 ; 临床应用 ; 结果分析 D I1 .99jin 10.7 12 1 .20 4 O :0 36/ .s .0210 . 20 .7 s 0
[ 中图分类号] G 4 6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7 12 1)204-2 0210 (o2 0—160
即对盆腔淋 巴组织 进 行清 扫 , 从子 宫起 始 部位切 除子 宫动 脉, 把输尿管彻底 游离 , 在根部切除主韧带 和宫骶韧带 , 中 术 各韧 带的处理 与腹腔镜一样 。 3 观察指标。A 手术时 间 ; . 中出血量 ; . . . B术 C 术后 应用
离、 把相关 的淋 巴结切 除 , 之后 把 各组 淋 巴结 分次 取 出_ 。 4 J
切除范围达到 Pvr 子宫切除术标准 , i m类 e 同时把输 尿管游离 出来 , 再把宫颈和 阴道 周 围组 织钝性 分离 , 再通 过 阴道 取 出 子宫和附件标本 。( ) 3 开腹手术 。手术方式采 用 C H手 术 , R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护理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
将200例Ib1-IIb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89.6±13.1min vs179.5±22.4 min),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61.7±5.4 min vs186.5±5.2 min),术中输血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0% vs 10.0%),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0±0.8d vs2.9±0.5d),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1.4±1.8d vs16.2±2.3d),均P 0.05。
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效果肯定而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先进治疗技术,大大减轻患者的创伤痛苦,临床护理工作应针对性的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工作,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疗效;护理对策子宫颈癌是妇科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手术治疗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伴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开展,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提升,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不断的扩大,其凭借着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在妇科恶性肿瘤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3]。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采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治疗Ib1-IIb期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妇科收治的Ib1-IIb期子宫颈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子宫颈癌的分期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分期标准[4],经由我院至少2位以上妇科肿瘤专家行三合诊检查确诊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为Ib1-IIb期的患者共200例为研究对象。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求等优点 ,具有广 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值得向临床 推广普及 . [ 关键词]微 创外科 ;腹腔镜 ;宫颈癌根治术 ;学习 曲线
[ 中图分类号]R 7 3 7 . 3 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 0 9 5 -6 1 0 X ( 2 0 1 3 )1 0 —0 1 0 7 —0 5
著性差异 ( P >0 . 0 5 ) .L R H的学 习曲线约 4 0例左 右.2 0 1 2年 6月至 2 0 1 3年 6月同时期 L R H组患者在多项指标
上均优 于 A R H组 .术后随访 2— 4 8个月 ,A R H组 1 例复发 ,L R H组 未见 复发病例 .结 论 L R H在 昆明医科大学 第三 附属 医开展情况 良好且安全可行 ,并 以其手术创伤小 、患者痛苦少 、术后恢复快 、手术瘢痕小 、符合美学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 0 1 Nhomakorabea 。 ( 1 O) : 1 0 7 ~1 1 0
CN 5 3—1 2 2 1 /R
J o u r n a l o f Kun mi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A R H )加盆腔淋 巴结清 扫术的患者 作为对照组 ,并 在同时期 2 组 问进行相关指标对 比分析 .结 果 按 L R H 开展
时期先后 以 4 O例为界限分为 A 、B 2 组 ,与 A组相 比,B组 手术时 间缩短约 2 6 . 9 %,术 中出血量减少 约 3 7 - 3 %, 淋 巴结清 除量增加约 3 7 . 2 %,术 中并发 症降低约 7 . 5 %,住院时间平均减 少约 2 . 2 d ,住 院总费用有所减少但无 显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效果的临床研究

1 . 3 . 2 患者 手术体 位症
患者 全身任 何部位 勿 与手术床 等 与
瘤 ,近年 来尤其 年轻 患者 发病 率有上 升趋 势 ,其 发病 的主 要原 因 地位接 触的金属 物 品接触 ,以免发生 电损伤 。
1 . 3 . 3 手术者位 置 术者位 于患者 的左侧进 行手术操 作 ,第 助 手位 于患 者的右 侧 ,第 二助 手位 于患 者的头 侧扶 持腹腔 镜 目
患者 。随访 终止 时 间为 2 0 1 4 年 8 月 1曰。手术信进行 分期 ;② 心功 能、肺功 能及肝 、肾功能基本 正常 。 的卵巢 需悬 吊于髂 窝 。沿髂 外动脉 走行 切开盆 侧壁 腹膜 达 圆韧 带 排 除标准 :① 未经病 理学确 诊 :② 术前 存在 其他 严重 的并 发症 的 腹壁 附着部 ,靠盆 壁处 切断 圆韧 带,再 向前 向 内方 剪 开阔韧 带至
1 . 3 . 4 手术 步骤 手术要 求术者熟 悉盆腔 脏器解剖 并且能够
间长 ,有一 定的优 势。本文通 过对 2 0 0 9 年 1 月至 2 0 1 3 年 1 2月期 熟 练地 掌握腹 腔镜 操作技 巧 ,简要手 术步 骤如 下所述 :常 规消 毒 间来某 院妇科 行腹 腔镜手 术 的宫颈 癌患 者的病 历资 料及 随访结 果 后铺 无菌 巾,在麻醉 后 留置导 尿并保 持 导尿管 开放 。于脐 部 ,行 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分析 影响 宫颈癌 预后 的因 素,探 讨宫颈 癌腹 腔 长 约 1 0 m m的 纵 行 切 口,1 0 m m套 管 针 ( T r o c a r )穿刺 进 入 腹 腔 , 镜 手术 的安全性及疗 效 。 将 腹 腔镜 置 入,确 定 进 入腹 腔后 ,C 0 , 气体 注 入 ,建 立气 腹 ,其 他 取 左 侧腹 直 肌 外 缘较 脐 水 平 线 高约 2 c m 位 置 选 择 第二 个 穿 刺 点,置 入 1 0 m m套 管针 ( T r o c a r ) ,术 者 的右 手 于此操 作, 在左 下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研究的前瞻性原则,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安全高效,术后恢复快,远期生存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影响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亦是继乳腺癌后危及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
传统手术治疗Ⅰa~Ⅱ期宫颈癌的方法为开腹手术,此方法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且术后恢复慢,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而相关临床发现,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运用于癌症患者治疗中,不仅可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将腹腔镜手术用于宫颈癌治疗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诊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
观察组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0.13±7.26)岁;对照组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0.24±7.28)岁;对比两组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即患者全麻后,在距离脐部以上5cm做一切口,将左侧圆韧带充分暴露后做切断处理并予以结扎,采取相同方法处理另一侧;用中弯血管钳夹住骨盆漏斗韧带,做切断处理后一并切除附件;将宫旁组织分离,打开膀胱腹膜返折,锐性下推膀胱至宫颈阴道段,待确定子宫动脉时,使用双极电凝凝固并剪断子宫骶韧带、主韧带及阴道壁,将子宫取出,最后用可吸收线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01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91例Ia~IIa期的宫颈癌,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行腹腔镜下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对照组50例行传统的经腹广泛性子宫全切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对其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研究组明显减少、且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切除数、尿潴留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
【关键词】宫颈癌;腹腔镜;根治
【中图分类号】R575 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45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01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91例,年龄35~52岁,中位年龄43岁。
全部病例术前均经宫颈组织活检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l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50例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选择Ia2~IIa期病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操作完成。
12方法
121手术器械:德国狼牌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美国强生公司超声刀、双极电凝等。
122手术步骤:患者采用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脚高位,常规消毒铺巾,留置尿管,在阴道置入杯状子宫操作器。
①人工气腹形成后,于脐缘上2cm置镜。
依次在侧腹壁右麦氏点、左侧对应点、耻骨联合上2cm距左及右正中旁开3cm,分别进10mm、10mm、5mm、5mm穿刺套管。
②用Ligasure自伞端卵管系膜向子宫方向依次凝切双侧卵巢骨盆漏斗韧带。
45岁以下患者保留双侧卵巢,切除卵巢固有韧带,术中将其移位至上腹部。
③盆腔淋巴清扫:用超声刀剪开骨盆漏斗韧带上方腹膜及阔韧带前后叶腹膜,充分暴露腰大肌、髂血管、输尿管,依次凝切分离髂总、髂外、髂内、腹股沟、闭孔区的淋巴脂肪组织。
④弧形剪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使膀胱与子宫颈、阴道上段分开。
⑤处理子宫血管:由髂内动脉分出处分离出子宫动脉,在输尿管上方用Ligasure凝切子宫动脉。
⑥处理膀胱宫颈韧带:超声刀游离接近膀胱的输尿管,显露输尿管进入隧道的位置,经隧道凝切膀胱宫颈韧带。
⑦处理子宫骶韧带:平宫颈内口水平下15cm处剪开子宫直肠腹膜反折,下推直肠,使直肠与阴道壁分离。
充分显露直肠侧窝,显露宫骶韧带,距子宫约3cm钳夹、Ligasure凝切宫底韧带。
⑧处理主韧带:沿膀胱侧壁、输尿管内侧分离出膀胱侧窝,充分显露主韧带,距宫颈约3cm处,即近盆壁处Ligasure凝切主韧带。
⑨环切阴道壁:在杯状举宫器协助下用单极电钩切除宫颈外口下阴道壁3cm。
将切除的部分阴道、子宫、输卵管、左右侧盆腔淋巴结经阴道取出。
⑩缝合阴道残端:0/1薇乔连续缝合阴道残端。
开腹手术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具体操作参见如下文献[1]。
术后62例高危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或/和化疗。
13观察项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
尿潴留及手术并发症等。
尿管术后10天夹闭定期开放,14天拔出尿管后B超测
定残余尿量,≤100ml为膀胱功能恢复,>100ml视为尿潴留给予继续留置尿管。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情况:研究组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所有切除阴道组织残端病
理检查切缘均无残留病灶。
研究组术中出血为(3202±1350)ml,对照组术
中出血为(4855±1820)ml,研究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5±43)min、(260±51)min,研究组完成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淋巴结切成数分别为161枚、176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情况:研究组发生尿潴留7例,发生率为171%、对照组发生尿
潴留11例,发生率为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排
气时间平均约286h(2045h),对照组排气时间平均约393h(296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手术并发症: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47%,淋巴囊肿12例,术
中输血10例,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6%,其中淋巴囊肿16例,术中输血15例,肠梗阻3例、术口愈合不良5例。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较开腹手术发生率低。
3讨论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官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优势在于术中手术视野开阔、清晰,能够仔细全面检查盆、腹腔脏器及肿瘤转移情况,并可同时进行腹膜后淋
巴结切除,可避免开腹手术伤口造成的盆、腹腔粘连,避免肠管牵拉及长期暴露
造成的肠麻痹,从而加快肠蠕动恢复,术后排气时间缩短。
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前哨淋巴结、总淋巴结数及患者的治疗效果,发
现开腹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结及总淋巴结均数分别为2.5枚和21.6枚,而腹
腔镜组分别为2.55枚和18.9枚,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
淋巴结清扫数平均161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仍较对照组略多。
与国内
孟元光[2]等报道略有差异,考虑研究样本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手术例数后再
次分析。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官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中脏
器损伤、血管损伤与出血、术后淋巴囊肿形成等[3]。
本研究中该术式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和淋巴囊肿。
尿潴留是宫颈癌根治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
综上所述,随着器械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前正确评估,恰当选择病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梁志清,徐惠成,熊光武等,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
联合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估[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7):
409
[2]孟元光.腹腔镜手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J].军医进修
学院学报,2007,28(1):44~46.
[3]李奇龙.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适应证与并发症[J].中华妇
产科杂志,2005,40(7):4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