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30个失分点详解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300个知识点盲点

高考化学300个知识点盲点

高考化学300个知识点盲点高考化学300个知识点盲点1、钝化现象:铁、铝在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中钝化。

钝化只在常温下用,加热条件下铁会与浓硫酸反应。

2Fe + 6H2SO4(浓)=Fe2(SO4)3+ 3SO2↑ + 6H2O 钝化是指活泼金属在强酸中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组织金属进一步反应。

2、浓盐酸、浓硝酸,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浓硫酸不拆开。

3、在离子方程式中,澄清石灰水要拆开写成离子,浑浊石灰乳不拆。

4、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有阳离子未必有阴离子,如金属中只有自由电子。

5、氢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

6、阿伏伽德罗常数考点陷阱有:未告知体积,如PH=1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的个数为0.1NA。

7、苯中无C=C双键。

8、碳酸钠俗名是纯碱、苏打,显碱性但不是碱,是盐。

(稳定)9、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不稳定)在推断题中会出。

10、醋酸、苯酚、水、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

故,氢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

11、碱金属元素的熔沸点是原子半径越大熔沸点越低;卤素单质是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范德华力大小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也就越高。

碱金属元素是金属晶体,结合键是金属键,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间的引力越强,越难破坏,熔沸点越高。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降低(与卤素、氧族相反)#12、锂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锂,钠在常温生产氧化钠,加热或完全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13、碱金属的特殊性:锂的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通常密封在石蜡里,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14、碱金属的密度由锂到铯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有反常的钠密度比钾的大。

15、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比相应的正盐大,但是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

16、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蒸馏和分馏是物理变化。

17、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盐析是物理变化。

18、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浅谈化学选择题失分原因及应对策略

浅谈化学选择题失分原因及应对策略

浅谈化学选择题失分原因及应对策略作者:郭继位来源:《学业》2019年第03期选择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一种稳定的题型,因其具有考查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特点,因而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等方面的能力。

本文结合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的部分选择题(或模拟题),对考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广大考生能从中受到一定的启迪。

一、心理紧张,审题不清1.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反应的ΔH=E5−E2B.由反应的ΔH<0C.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答案:B試题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反应的ΔH=E3−E2,A项错误;B.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由反应的ΔH<0,B项正确;C.根据化学反应2X(g)≒3Y(g),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提高Y的产率,C项错误;D.由B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Z的产率降低,D项错误;答案选B。

应对策略:高考属于国考,面对考场上的气氛不由得你不紧张。

平时用功程度不到位、缺乏经验的考生,往往会因为过度紧张而手忙脚乱地犯低级错误,例如漏掉题干中的关键字词或没有看懂题目的条件,本应该能得分的题也会选择错误。

然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们,真正基础扎实而且训练有素的考生,拿到试卷后心情会很快地平静下来,不论试题是难是易都能从容答题,降低失误。

因此我们说功在平时。

二、概念模糊2.下列所述关系正确的是:A、乙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2H2和1H2互为同素异形体C、14C与14ND、O2与O3答案:D试题分析:因为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概念不清而出错。

A 、A中两物质含官能团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

B、同素异形体晶体结构应该不同,所以两者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C、同位素应属于同种元素,所以两者不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知能提升课件第10讲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64张PPT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知能提升课件第10讲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64张PPT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解析 本题以汽车安全气囊为载体,主要考查常见单质及其 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题目体现了能力立意,侧重考查考 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粉末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且仅含 Na、Fe、N、O 四种 元素,所以难溶性红棕色物质应是 Fe2O3。甲分解得到氮气 和单质乙,则甲中只有两种元素,必定为 N 和 Na。n(N2)= 22.46.L72·mLol-1=0.3 mol,m(N2)=0.3 mol×28 g·mol-1=8.4 g, 则 n(Na)=132.30gg·-mo8l.-41g=0.2 mol,因此 Na 与 N 元素的物质 的量之比:0.2 mol∶0.6 mol=1∶3,因此化合物甲为 NaN3。
2.Fe在Cl2中燃烧时,是否是Fe过量生成FeCl2,Cl2过量生成 FeCl3? 答案 Fe在氯气中燃烧与氯气过量与否没有关系,只能生 成FeCl3 。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3.焰色反应是大多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化学变化。钠元素 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 焰色反应是大多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 钠元素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焰色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观察)。
量的Na2O2充分反应,恢复到原条件,剩余5 L气体 解析 Na2O与CO2反应产物只有Na2CO3,Na2O2与CO2反应 产物有Na2CO3和O2。 答案 A

2021高考化学考前必读必记:化学易错点最详细清单

2021高考化学考前必读必记:化学易错点最详细清单

2021高考化学考前必读必记:化学易错点最详细清单1.要特别注意单位“L”的陷阱。

如果见到题中出现单位“L”,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标况、是否气体、最后检查数值对否”。

而其它单位如“g”,则不必考虑上述问题,常考热点是:在标况时,苯、戊烷、溴、SO3、H2O、CCl4、CHCl3、CH2Cl2、HF、NO2不是气,而HCHO、SO2、C4H10等为气态。

2.要特别注意题目中设置与计算无关的一些干扰条件,题目常常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的正确判断。

要注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温度、压强”外界条件的影响。

3.要注意溶液的陷阱。

如果见到题中考查的对象是溶液,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给出溶液体积、是否考虑水的量、都需考虑哪些平衡”。

所以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时注意“三看”:①是否存在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盐类水解。

②已知浓度,是否指明体积,是否能用公式“n=cV”计算。

③在判断溶液中微粒总数时,是否忽视溶剂水。

4.要注意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陷阱。

如果见到题中考查的对象是化学反应,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是可逆反应、是否有条件变化、是谁真正得失电子”。

常考热点是:教材中常见的可逆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浓HSO4、HCl、HNO3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变稀等。

电子转移得失数目的问题分析,要做到“三注意”:一要注意是否发生歧化反应,如Cl2与H2O或NaOH发生歧化反应时,消耗1 mol Cl2转移1 mol电子;二要注意变价元素,如1 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2 mol电子,而与足量硝酸反应转移3 mol电子;三要注意氧化还原的竞争及用量问题,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的量不同,转移的电子数不同;四要注意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

5.要注意物质结构中的陷阱。

如果遇到题考查的对象是关于物质的微观结构,一定细查三个陷阱:“是求什么粒子、是求什么键、是否最简式相同”。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考化学⼤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知识的综合运⽤能⼒,更重要的是区分考⽣成绩优秀程度、便于⾼考选拔⼈才。

以下是⼩编为⼤家搜索整理的⾼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正在关注的您有所帮助! ⾼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根据对近年⾼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般有4道⼤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较实验、离⼦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个⼩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的就是增⼤知识的覆盖⾯,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的考查。

第Ⅱ卷⼤题或多或少地融⼊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分离⽅法选择、对⽐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简答题解题技巧与答题规范 简答题要求考⽣⽤简练的⽂字表述来回答问题。

它具有取材⼴阔、内涵丰富、⽴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能⼒要求⾼的特点。

⽽且常把识记、理解、实验、推论和计算等多⽅⾯、多层次的要求融于⼀题之中,往往具有⼀定的难度,对学⽣能⼒要求较⾼。

⼀、临场⼼理技巧 1.树⽴信⼼,克服怯场 信⼼是成功的⼀半,没有信⼼就没有希望,信⼼不⾜就会临场⼼慌意乱,影响⾃已应有⽔平的发挥。

拿到试卷后应先填写考⽣信息(如考⽣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然后先粗略看⼀遍试题,做到⼼中有数,对试题难易不必介意。

近⼏年的⾼考试题,多数题⽬并不⽐平时练习的题⽬难,也不都是新题,有好多题⽬是我们平时练习过的知识或熟题略加改造⽽成,如果平时训练的题⽬多数都会做,那么要坚信⾼考你也⼀定能考出好成绩。

建议先做选择题,再做容易的题。

2.摒弃杂念,缓解情绪 在考试之前应该摒弃杂念,使⼤脑处于“空⽩状态”,很多同学明知这个道理却⽆法做到。

高考化学易失分点分类点评与精析

高考化学易失分点分类点评与精析

下面我们以历次化学考试时考生常易丢分的地方作一小结,供大家考前复习。

一、顺序排列问题 高考化学试题中,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总会遇到一些排列顺序问题,如微粒半径大小排列、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排列、金属活泼性强弱排列等,解答该类试题,我们一定要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是“由强到弱”还是“由弱到强”,否则会造成不该丢失的分却丢失了。

例题1:将足量BCO 3分别加入:① 30mL 水 ②2CO 3溶液 ③氯化钡溶液 ④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B 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①② D .②①④③二、选择题中选项“正确”与“错误”的查找好多高考化学选择题要求选择出正确的选项或错误的选项,在考场上,好多考生没有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或“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解答试题时却完全填出了相反的结论。

例题2.相等物质的量的KClO 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①有MnO 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 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 4(高氯酸钾)和KCl 。

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C 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D 生成KCl 的物质的量相同三、单位的书写与运用 在化学计算及填空试题中,要特别注意有无单位,有单位的一定要写单位,如“溶解度”单位是克,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不能加上“g”或-1”。

摩尔质量有单位(-1),考生最易不写单位,造成高考失分。

另外,求解反应热时,其结果忘记单位是kJ·mol -1,求气体的“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时,单位模糊,造成失分。

例题 3: mol FeS 与b mol FeO 投入到V L 、C mol•L -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 气体,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可看作是Fe(NO 3)3、H 2SO 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BD ).(+b)×63g B .(+b)×189g C .(+b)mol D .(CV -39b a +)mol 四、A N 的相关计算 关于A N 的计算与 推断在历年高考化学试题多以选择题出现,解题方法与思路一般抓住基本概念,将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溶液的浓度等物理量与指定粒子的物质的量进行换算,审题时关键注意以下易错点: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一定要特别关注是标准状况下还是非标准状况。

考点30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

考点30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考点

专题30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如H 2(g)+O 2(g)H 2O(g) 12ΔH =−241.8 kJ·mol −1表示的意义为1 mol H 2(g)和mol O 2(g)反应生成1 mol H 2O(g)时放出241.8 kJ 的热量。

12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步骤1 写方程——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步骤2 标状态——用“s”、“l”、“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步骤3 标条件——标明反应物的温度和压强(101 kPa 、25 ℃时可不标注);步骤4 标ΔH ——在方程式后写出ΔH ,并根据信息注明ΔH 的“+”或“−”;步骤5 标数值——根据化学计量数计算写出ΔH 的数值及单位。

ΔH 的单位一般为kJ·mol −1。

(2)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①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

②检查ΔH 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

③反应热ΔH 的单位是否为“kJ·mol −1”。

④检查ΔH 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致。

⑤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还要注意是否生成了稳定的氧化物。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注意测定的条件:需注明反应热测定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25℃,1.01×105 Pa 。

(2)注意ΔH 的标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ΔH ,若为吸热反应,ΔH 为“+”,若为放热反应,ΔH 为“−”,单位一般为kJ/mol 或kJ·mol −1;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ΔH 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 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 、l 、g 、aq )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高考化学偷分技巧不看后悔

高考化学偷分技巧不看后悔

高考化学偷分技巧不看后悔 2017年高考即将到来,高考理综考试中化学是其中的一个科目,选择题短小精悍不容小觑,主观题答题量较大,需要掌握的知识涵盖面较广。

那幺作为一名高考生如何让自己在高考理综化学中发挥超常,取得理想的高分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2017高考化学偷分技巧不看后悔,仅供大家参考,同时也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2017高考化学偷分小技巧:注意审题,表达清晰化学科目失分主要有六个原因:审题不仔细,概念不清楚,实验不重视,思维不敏捷,表达不清楚,书写不规范。

因此,考生审题要很仔细,不能答非所问。

化学大题基本上都是实验性,填空性,计算性的题目。

有一定的探究性,高考往往考出平时咱们做的并不多的有点偏离大众的题目,但是这些题目的问题的答案都最终会回到大众化的知识当中。

我们做化学大题,有个很重要的方法,和做英语单词填空这道题的方法极其类似,那就是先直接看每个空的旁边的问题,然后心里有个大体的印象,有底。

看完知道这道题,不管他题目是如何,实验是怎幺做的,但是他最终的问题,都是考那一块知识的,考点是什幺。

知道了这个,做起来就不会陷入到题中设下的泥潭当中难以脱身,导致时间浪费。

我举一个例子。

比如有一道考化学反应平衡的大题,他的题目很长,有什幺侯氏制碱法,说了一大堆的反应方程式,并且详细叙述了制碱的过程,并且说了反应中的各类现象,以及最后产生的各类杂质等等等等。

您看到这个题目时候,如果是按部就班的,从开头开始读题,那幺,很可能被一个反应中你没见过的现象所迷惑,从而仔细思考这个现象是什幺意思,如果思考的出来还好说,但大多数情况你是思考不出来的,那幺,这个思考不出来的现象就会成为你喉头的一根刺,就好比英语阅读中的一个生词。

也许他对于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5、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 、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 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 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 能团不要简化,酯基、 能团不要简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 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 原子上。 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 原子上。 羧基连接错), 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 , 羧基连接错 少双键) 强调: CH2CHCOOH(少双键 等(强调:在复杂化合物 少双键 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 )。化学用语中文名 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化学用语中文名 称不能写错别字。 酯化”不能写成“ 称不能写错别字。如,“酯化”不能写成“脂 羧基”不能写成“酸基” 化”,“羧基”不能写成“酸基”。酯化反应的 生成物不漏写“ 生成物不漏写“水”、缩聚反应的生成物不漏写 小分子” “小分子”。 • 26、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结 、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 果反而出错,一样要镇静、认真解答, 果反而出错,一样要镇静、认真解答,不要思维 定势;碰到难题决不能一下子“ 要知道, 定势;碰到难题决不能一下子“蒙”了,要知道, 机会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都难。应注意的是, 机会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都难。应注意的是,难 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得到这分。 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得到这分。
• 29、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 、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 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 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 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 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 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 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 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 30、考试时切忌“反常”,仍然是先易后难,先 、考试时切忌“反常” 仍然是先易后难, 做一卷,后做二卷。 做一卷,后做二卷。 • 希望同学们从平时做起,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总 希望同学们从平时做起, 结教训、积累经验, 结教训、积累经验,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最佳水 身经百战的你必定所向披靡。 平,身经百战的你必定所向披靡。
• 9、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 、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 错误的是” 种不同要求。请注意,做的正确, 种不同要求。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 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 10、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 质量分数” 、求气体的“体积分数” 清楚,失分。 清楚,失分。 • 11、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全方位观察。 、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全方位观察。 • 12、表示物质的量浓度不写 (HCl),失分。 ),失分 、表示物质的量浓度不写C( ),失分。 • 1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 、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 法混为一谈。(标况下, 。(标况下 氨气溶解在1L水 法混为一谈。(标况下,将20L氨气溶解在 水 氨气溶解在 中,……) )
• 14、表示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混为一谈。 、表示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混为一谈。 • 15、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 、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 极反应式写反了。 极反应式写反了。 • 16、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转化率” 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 • 17、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 、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 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 18、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①分子式写错②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 分子式写错② 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③用关系式计算时, 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③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关 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④分子量算错⑤讨论题, 系式不对,以上情况发生,全扣分④分子量算错⑤讨论题, 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⑥给出两种反应的量, 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⑥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 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 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 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⑦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 设未知量、方程式或关系式,计算比例关系、 解、设未知量、方程式或关系式,计算比例关系、比例式 主要计算过程、 单位、有的题目还要写出推理过程, 主要计算过程、答、单位、有的题目还要写出推理过程, 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 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 的隐性要求。 的隐性要求。
高考化学30个失分点详解 高考化学 个失分点详解
以下指出历次化学考试考生常丢分的地方, 以下指出历次化学考试考生常丢分的地方,希 望大家考试时不在这些地方出差错,高标准, 望大家考试时不在这些地方出差错,高标准,严 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 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自己曾经出 现过的错误,在阅读时作出标记。 现过的错误,在阅读时作出标记。 •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 到大” 类似的, 由强到弱” 由高到低” 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 等等。 等等。 •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 “=”还是“”, 还是“” “”,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 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 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 ”不能用 “==”,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 ,其产物也不能标“ ” ” 弱酸、 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 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 ”不能 用“==”。 。 • 3、别忽视题干中 “混合物”、“化合物”、 混合物” 化合物” 、 单质”等限制条件。 “单质”等限制条件。
• 27、化学考题难易结合,波浪型发展。决不能认 、化学考题难易结合,波浪型发展。 为前面的难,后面的更难!有难有易, 为前面的难,后面的更难!有难有易,难题或较 难题中一定有不少可以得分的地方,不可放弃。 难题中一定有不少可以得分的地方,不可放弃。 • 28、解题时,切莫在某一个“较难”或“难”的 、解题时,切莫在某一个“较难” 考题上花去大量的宝贵时间,一个10分左右的难 考题上花去大量的宝贵时间,一个 分左右的难 用了30多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去考虑 多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去考虑, 题,用了 多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去考虑,非常不 合算,不合理。 合算,不合理。如果你觉得考虑了几分钟后还是 无多少头绪,请不要紧张、心慌,暂把它放在一 无多少头绪,请不要紧张、心慌, 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 边,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 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它, 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它, 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 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 解决了。 了,解决了。
• 6、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而误认 、 为双原子分子。 为双原子分子。 • 7、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 不注意区分, 标况” 、 ℃ 不注意区分 还是“非标况” 气态”还是“ 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 ”“固态 不分清楚。 固态” 态”“固态”不分清楚。22 .4L.mol-1的适 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 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 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氢和盐酸, 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 8、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 、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 溶液中取出50mL”),最 ),最 (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 溶液中取出 ), 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 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 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 4、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 、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 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 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 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 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 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 。摩尔质量有单位( 写单位,失分。 写单位,失分。 • 5、注意规范使用化学用语:“名称”、元素符号、 、注意规范使用化学用语: 名称” 元素符号、 化学式、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式、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结构简式、结构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结构简式、结构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等。要求写“名称” 热化学方程式等。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 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 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 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 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 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 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 写成化学方程式。 写成化学方程式。
• 19、推断题。请注意根据题意,无机物、有机物均应考虑 、推断题。请注意根据题意,无机物、 全面,综合)。 (全面,综合)。 • 20、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话,专门看。 、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话,专门看。 • 21、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 、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 要涉及原理, 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 22、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 ,应按卷首提 还是64, 、看准相对原子质量, 是 还是 供的用。 供的用。 • 23、m A(s) + n B(g) pC(l) + q D(g)这种可逆 、 () 这种可逆 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 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 的化学计量数。 的化学计量数。 • 24、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 、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 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 。,氧 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 还原反应配平后, 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 还原反应配平后 得失电子要相等, 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 ” 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 应方程式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 或 应方程式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 “-”,反应热的单位是 ,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