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频易错必考点10

合集下载

2021高考化学考前必读必记:化学易错点最详细清单

2021高考化学考前必读必记:化学易错点最详细清单

2021高考化学考前必读必记:化学易错点最详细清单1.要特别注意单位“L”的陷阱。

如果见到题中出现单位“L”,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标况、是否气体、最后检查数值对否”。

而其它单位如“g”,则不必考虑上述问题,常考热点是:在标况时,苯、戊烷、溴、SO3、H2O、CCl4、CHCl3、CH2Cl2、HF、NO2不是气,而HCHO、SO2、C4H10等为气态。

2.要特别注意题目中设置与计算无关的一些干扰条件,题目常常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的正确判断。

要注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温度、压强”外界条件的影响。

3.要注意溶液的陷阱。

如果见到题中考查的对象是溶液,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给出溶液体积、是否考虑水的量、都需考虑哪些平衡”。

所以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时注意“三看”:①是否存在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盐类水解。

②已知浓度,是否指明体积,是否能用公式“n=cV”计算。

③在判断溶液中微粒总数时,是否忽视溶剂水。

4.要注意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陷阱。

如果见到题中考查的对象是化学反应,一定要细查三个陷阱:“是否是可逆反应、是否有条件变化、是谁真正得失电子”。

常考热点是:教材中常见的可逆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浓HSO4、HCl、HNO3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变稀等。

电子转移得失数目的问题分析,要做到“三注意”:一要注意是否发生歧化反应,如Cl2与H2O或NaOH发生歧化反应时,消耗1 mol Cl2转移1 mol电子;二要注意变价元素,如1 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2 mol电子,而与足量硝酸反应转移3 mol电子;三要注意氧化还原的竞争及用量问题,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的量不同,转移的电子数不同;四要注意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

5.要注意物质结构中的陷阱。

如果遇到题考查的对象是关于物质的微观结构,一定细查三个陷阱:“是求什么粒子、是求什么键、是否最简式相同”。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1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化学试剂、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高中化学实验题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21、守恒规律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

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只有还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存在,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

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高考化学备考笔记(难点,易错点,易混点)

高考化学备考笔记(难点,易错点,易混点)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个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个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个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个作为高中学习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化学被广大考生所关注,出现了很多的理论概念、反应式、实验以及应用题等等。

在进行考试中,不可避免会因为一些细节、错解题或是遗忘关键知识点而导致失分。

因此,了解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有利于我们在考试中避免犯错,提升分数。

下面笔者将总结出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十个。

一、离子反应中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判断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我们会了解到其中一些元素,如氮、硫、硅等,有多个氧化态,可进行不同的离子反应。

在反应中,有时会要求判断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这也是很多学生经常容易犯错的点。

在选择时,我们要注意常用氧化物的性质:酸性氧化物是指氧化物溶于水可形成酸,碱性氧化物是指氧化物溶于水可形成碱。

二、酸碱中常用物质之间的关系在酸碱物质中,常见的有氢氧化物、盐和酸根离子。

在高考化学中,相信很多考生可能会混淆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容易造成错误。

所以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我们需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免因错误的观念而出现错误。

三、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化合物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它不仅是反应式和反应机理的基础,也是实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高考过程中,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也是大家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对于常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物理性质等,我们必须了解清楚,熟知属性、特征以及命名规则,以便正确识别物质,正确作出判断。

四、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这两种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反应,也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

但因两者的反应机制不同,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时往往不够清晰,容易混淆,造成失误。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两种反应的区别,加深理解,避免概念错误和解题错误出现。

五、解题中的数据和量的单位转换在化学考试中,涉及到数据和量的单位转换,这也是考生易犯的错误点。

通常需要转化的有十进制数、温度、质量、摩尔等多种单位。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把题目给出的数据转换成统一的单位,以便计算结果。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大全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大全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大全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反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留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响的混合气体。

②运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察气体时经常给非规范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形状:考察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规范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察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触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作复分解反响,离子不能少量共存。

〔1〕有气体发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少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少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少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少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少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少量共存;NH4+与OH-不能少量共存。

高三化学五个容易错的专题

高三化学五个容易错的专题

高三化学五个容易错的专题专题一阿伏伽德罗常数【易错题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C.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错解分析』错选C,认为在Na2O2固体中,含有Na+和O-两种离子,1molNa2O2固体中含有2molNa+和2molO-,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NA。

『正确解答』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A错;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其1.7g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1.7g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数目为0.9NA,B 对;Na2O2固体中,含有的是Na+和O22-两种离子,1mol固体中含有3mol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NA,C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L不是0.1mol,D错。

『规律小结』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的主要考查点有:①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②物质的组成;③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等,在解题时要抓住其中的易错点,准确解答。

【易错题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错解分析』选B或D。

认为羟基-OH中有8NA个电子或10NA个电子;22.4L乙烯是1mol,1mol乙烯C-H键数为4mol。

『正确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如下知识点①考查22.4L/mol的正确使用;②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等内容。

16个高中化学考试常见易错点

16个高中化学考试常见易错点

16个高中化学考试常见易错点历次化学考试,常因考生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或不能规范化解题而常失分,现总结出来,希望考试时不在这些地方出差错,高标准,严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

自己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在阅读时作出标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6个高中化学考试常见易错点,希望大家喜欢。

16个高中化学考试常见易错点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等号还是可逆号或箭头,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

3、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

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

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4、物理量或单位的符号书写不正确。

如物质的量浓度c(HCl)写成c?。

有单位的不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写了。

如"溶解度"单位是g,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

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却不写单位,失分。

5、别忽视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

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话。

6、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而误认为双原子分子。

7、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就是需要这样的保障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就是需要这样的保障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就是需要这样的保障!(附电子版)1、常错点: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2、常错点: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

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3、常错点: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4、常错点: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5、常错点: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6、常错点: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

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7、常错点: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是三价铁溶液,无此现象的是二价铁溶液。

33.氢氧化铁与HI反应表现出了碱性和氧化性。

34.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生成无水硫酸铜,这个可以作为水的检验依据。

35.CU2O是一种红色粉末,在非氧化性酸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

36.硫化铜和过硫化铜均为黑色粉末,难溶于水和非氧化性酸,能被硝酸的氧化性酸溶解。

37.王水是浓硝酸与盐酸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液。

38.氢氧化银常温下可分为氧化银和水。

39.金属活动顺序中铝和位于铝之前的活泼金属,比如钾钙钠,可用电解法冶炼。

但是不用电解氧化镁的方法来冶炼镁,因为氧化镁的熔点高,不能用氢气还原法制镁。

不能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因为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40.用热还原法还原金属氧化物。

还原剂有碳,一氧化碳,氢气或者铝。

是用于制取金属活泼顺序中,在铝和铜之间的大多数金属。

41.热分解法可用于冶炼金属活动性较差的金属,比如汞和银。

42.过渡金属的密度一般比较大,熔沸点较高,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延展性。

43.铁与氧气燃烧的实验,一定要在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的水或一层细沙,防止瓶子炸裂。

44.铁与硫反应中铁只能失去其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变成正二价,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反应可继续进行,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45.铁在氯气中燃烧时不但能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而且还可以失去次外层的一个电子后成为正三价,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

46.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

47.氯化铁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

48.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49.氯化铁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放出气体生成红褐色沉淀。

50.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苯酚溶液,溶液会变紫色。

51.氯化铁中将过量铁粉溶液呈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中加过量铜粉,溶液变蓝绿色。

52.因为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所以氢氧化亚铁在水中稳定存在的时间很短,在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一定要用新制的二价铁离子和进行加热驱赶氧气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且滴管末端插入试管的页面下,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减少氧化亚铁与氧气的接触。

53.氯气是黄绿色带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4.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5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锰加浓盐酸的实验中,一定要加热。

而其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盐酸,通过浓硫酸来进行干燥,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验证氯气已满,而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去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污染。

56.电解饱和食盐水及氯碱工业中,化学方程式很重要。

57.氯气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酸性,次氯酸有强氧化性,不稳定性,弱酸性。

58.氯水必须现配现用。

液氯要保存于钢瓶中,而新制氯水保存于棕色细口瓶中且至于冷暗处。

59.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漂白,比如在制白砂糖工业中使粗糖脱色。

60.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注意二氧化硫只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而不能使其褪色。

61.次氯酸漂白是其具有强氧化性,属于化学变化,不可逆。

注意次氯酸不能漂白无机离子,比如三价铁离子或二价铜离子。

62.氯气的漂白实质是次氯酸的漂白。

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只能让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即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的缘故。

63.过氧化钠与双氧水也具有漂白性。

64.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极易溶于水,可与氨气发生反应。

65.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上常因含有三价铁离子而略带黄色,易挥发。

具有还原性氧化性。

66.溴是常温下唯一一种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其易挥发且有毒,保存液溴采用水封。

67.碘容易升华,碘化银可用作人工降雨。

68.溴化银可用作制照相胶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