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2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精)

合集下载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019/7/31
17
(9)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 因重组
[2009·福建高考T3B改编](√) (10)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2019/7/31
18
02核心考点培素能
2019/7/31
19
考点一 聚焦基因突变
2019/7/31
20
核心突破 1. 图解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2019/7/31
52
解析:基因的中部若编码区缺少1个核苷酸对,该基因仍然 能表达,但是表达产物(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有可能出现 下列三种情况: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所控制合成 的蛋白质减少或者增加多个氨基酸、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 列发生变化。
答案:A
2019/7/31
53
2.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 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 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
2019/7/31
28
[答案] (1)将矮秆植株连同原始亲本一起种植,保持土壤 和栽培条件尽量一致,观察比较两者的表现型 (2)第一年将矮 秆植株和原始亲本杂交得F1,第二年种植F1种子,观察其表现 型
2019/型及性状表现特点 (1)显性突变:如a→A,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表现出相应性 状。 (2)隐性突变:如A→a,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 来,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
2019/7/31
49
3.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并不全是产生等位基因 不同生物的基因组组成不同,病毒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 构简单,基因数目少,而且一般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等位基 因。因此,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 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共26张PPT)

AY (黄毛) a (黑毛)
想一想 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和普遍性矛盾吗?不矛盾。
因为一个基因的突变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 中个体数可以很多,一个细胞中也有许多基因。
4、基因突变的意义
产生新基因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形成新性状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想一想 回顾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哪些基因可以 进行重新组合呢? 2、非等位基因伴随什么进行重新组合呢? 3、非同源染色体在什么时期重新组合?
13
14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2
4
2
3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
1.概念
二. 基因重组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 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2.类型 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 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人为导致基因重组(基因工程)
1956年,英国科学家英格拉姆发现镰刀型细胞 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的肽链上,有一处的谷氨酸被 缬氨酸取代。
正常 …-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 异常 …-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 —…
病因分析


DNA
GAA
C TT


mRNA


GAA … 谷氨酸 …
蛋白质
正常蛋白质
… G
T
A
…根本原因
C AT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知识回顾: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的脱氧 核苷酸排列顺序(碱基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不同的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 不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公开课课件

一、基因重组
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 1、概念: 有性生殖过程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 的现象或过程。 2、类型: 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 局部互换(交叉互换)
基因重组
思考:一种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 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 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的表 现型就有 220=1048576 种。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能否产生新的基因?能否产生新 的基因型?
3、意义: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的 结果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 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基因突变和重组引起的变异有什么区别? 1.基因突变: 内部结构 改变,它________ 能产生 新的基因 基因_________ 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 发生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①普遍性、②不定向性、③___________ 、 低频性 ④多数有害、⑤随机性。 2.基因重组: 基因重新组合 控制不同性状的_____________ ,_______ 不产生 新基因,可 基因型。 形成新的________ 发生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 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 变异非常丰富 特点:_____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基因突变的类型
形态突变
生化突变
蛋白质 消化吸收 苯丙酮酸 苯丙氨酸羟化酶 酪氨酸
细胞内苯丙氨酸
致死突变
(六) 基因突变的因素
物理因素 各种射线的照射、温度剧变 等 基因突变的因素 化学因素 亚硝酸和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 病毒和某些细菌等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如果这个基因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氨基酸序列也会发生改变,所对应的性状肯定会改变
正常
增添
缺失
基因突变的实例
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
基序列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但蛋白质结构、性状不一定改变

例如:①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密码子
③ 阐明基因重组的意义
核心素养
① 通过理解基因突变,形成生物进化观奠定
基础
② 通过讨论癌症发生的原因,说明癌变与基
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提升远离致癌因子、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社会责任感
③ 通过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
命活动过程中的变化,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问题探讨
我国早在1987年就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航天育种研究:将作物种子带入太空,利用太空中的特殊环境诱导基因
3.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基因重组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类型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
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产生不同的配子,
这样,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可能具有与亲
代不同的基因型,从而使子代产生变异
可能有害,可能有利,也可能既无害也无益
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状细胞贫血
镰刀型
红细胞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患者的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导致死亡
该病主要发生在黑色人种中,在非洲黑人中的发病率最高
正常
红细胞
基因突变的实例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类型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点。

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分子中发生的突发性变化,它是遗传信息的突然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1. 点突变点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无移突变。

(1)错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从而改变了密码子的编码,使得合成的蛋白质发生改变。

(2)无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使得原本编码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

(3)无移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插入或缺失,使得密码子的序列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合成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2. 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和染色体转座。

(1)染色体缺失: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缺失或丧失。

(2)染色体重复: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重复出现。

(3)染色体转座: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

1. 交叉互换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在交叉互换过程中,染色体上的相同部分被切割并重新连接,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2. 随机分离随机分离是指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父本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随机组合分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

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它是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影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进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1. 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起进化与适应的观念。
合定律的知识,理解基因重组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 类型。
育种上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在 4.通过具体事例,理解基因突变和 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 基因重组在进化中的意义。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 因结构的改变。 2.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基因突变类型的判断 (1)确定突变的形式: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 对的替换;若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 缺失。 (2)确定替换的碱基对:一般根据突变前后转录成mRNA的碱基序 列判断,若只有一个碱基不同,则该碱基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即 为替换碱基。
(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的一个谷氨酸被替换成缬氨酸。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由 被替换 成了 。 3.对后代的影响 (1)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 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 4.基因突变的原因 (1)外因[连一连]
3.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 4.意义: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 要意义。
预习反馈 判断正误。 (1)受精过程中可进行基因重组。( × ) (2)亲子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 √ ) (3)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 组。( × )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 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 ) (5)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这属于基因重组。 (×) (6)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根本的原材料。( × ) (7)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和重组性状,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 状。( √ )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重点知识复习提纲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⑴症状⑵病因基因中的碱基替换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⑴诱发突变(外因)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⑵自然突变(内因)2、基因突变的特点⑴普遍性⑵随机性⑶不定向性⑷低频性⑸多害少利性3、基因突变的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三、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的概念随机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基因重组的类型交换重组(四分体时期)3. 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4.基因重组的意义四、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也可以产生新基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而是产生新的基因型,使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猫叫综合征)1、概念缺失2、变异类型 重复 倒位 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组的概念及特点2.常见的一些关于单倍体与多倍体的问题因型,出现了新的性状。

不同性状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及原因细胞分裂间期DNA 分子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条件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发生可能 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生物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的变异(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类型: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发生时期:主要是细胞分裂间期DNA 分子复制时。

2、原因:外因 物理因素:X 射线、紫外线、r 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 DNA 复制过程中,基因中碱基对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3、特点:a 、普遍性 b 、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 分子上或同一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 、低频性 d 、多数有害性 e 、不定向性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c 、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 重组)如目的基因导入质粒3、意义: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基因突变既能产生新的基因,又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有性生殖后代性状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传统意义上的基因重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的,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人工控制下的基因重组(1)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如通过对DNA 的剪切、拼接而实施的基因工程。

(2)细胞水平的基因重组,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的大规模的基因重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重组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交叉互换,或非同 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的自由组合 只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 生殖细胞核遗传
项目 应用 种类 结果 意义 联系
基因突变
通过诱变育种培育新品种 ①自然突变 ②人工诱变 产生新基因,控制新性状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 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6.实例——红细胞呈镰刀状
氨基酸 由正 (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的一条多肽链上一个_______
常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 DNA分子 中的一个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__________ 碱基序列 由正常的CTT突变为CAT。 __________
二、基因重组 如图a、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其中均发生了
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替换、增添和缺失 ,而 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 基因结构 的改变 引起的_________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 有丝分裂间期 或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 间期 _____ 化学因素 和生物因素,其中亚硝 物理因素 、_________ 3.诱发因素:_________ 化学因素 酸、碱基类似物属于_________
【解题指南】
1.知识储备:(1)人体体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2)基因突变的本质: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2.解题关键:应从碘的功能与碱基差别考虑。
【解析】选C。放射性同位素131I不是碱基,因此不能直接插入
DNA分子或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因此A项和B项都不正确; 放射性同位素131I能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因此C项正确;放射
外源基因的导入。
【思维判断】 1.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基因重 组。( √ ) 【分析】基因重组至少需要两对等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体现 了基因分离定律。一对同源染色体可以通过交叉互换进行基因 重组。
2.突变后的基因和原来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 √ )
【分析】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意义
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原因。 (1)形成___________ 生物进化 。 (2)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有利于__________
【点拨】①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产生新的基因。 ②广义的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基因工程操作中
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2.题眼: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析】选A。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有丝 分裂的间期,A项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不发生在有丝分裂时期,B项错误。C项中,非同
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不是基因重组。D项中,同源染色体之间 交换一部分片段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不发生在有丝分
①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基因突变,不
引起性状变异。 ②由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
引起性状的改变。
③某些基因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但 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④隐性突变在杂合子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高考警示钟】 基因突变在不同细胞中发生的概率并不相同 DNA分子有稳定的双螺旋结构,正常状态下的基因突变概率相对 较低,但在DNA复制等解旋情况下时,暴露的单链易发生突变。 如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相对较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是基因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人透析】 (1)判断性状由一对还是多对基因控制 : 一般根据亲代与子代的表现型采用假设法一一验证。如本题验 证方法如下:
杂交3的后代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基因可用A、
a,B、b……来表示)
Ⅱ.某种高秆植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在其后代中发现个别矮秆 植株,如何设计实验鉴定与矮秆性状出现的相关问题(只需写 出实验步骤): (1)是基因突变,还是环境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突变特点 普遍性 :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1)_______ 任何时期和部位 ; (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_______________
低频性 :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3)_______
5.意义 新基因 产生的途径; (1)_______ 根本来源 ; (2)生物变异的_________ 原始 材料。 (3)生物进化的_____
(3)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
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 (4)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Ⅰ前期造成的则考
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的则考虑基因突变。
【典例训练2】(2011·江苏高考改编)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
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基因重组 【解题指南】 1.知识储备:(1)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
裂时期。
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 ——生物变异类型的验证
【案例】Ⅰ.有三个通过不同途径得到的纯种白花矮牵牛品系,
将它们相互杂交,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 杂交 1 亲本 品系1×品系2 后代表现型 全部白花
2
3
品系1×品系3
品系2×品系3
全部红花
全部白花
杂交 4 5
亲本 F1红花×品系1 F1红花×品系2
Ⅰ.(1)(2)与标准答案一致才能得分。
(3)只要体现“品系1只含一对显性纯合基因,品系2为隐性纯合 子,品系3含两对显性纯合基因,且与品系1不同”即可。
Ⅱ.(1)必须体现“二者种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看表现型是
否相同”。 (2)必须体现“将矮秆植株和原始亲本杂交得F1,第二年种植F1 种子,观察其表现型”。
失分案例 Ⅰ.(1)第一空错答为“3”。 (3)错答为“aaBBdd aabbDD AAbbdd”。
Ⅱ.(1)只答出“将矮秆植株连同原始亲本一起种植”,未控制 其他变量。 (2)错答为“采用测交法”。原因是误将实验步骤理解为方法。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利多于弊
(3)细胞水平的基因重组: ①如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下的大规模的
基因重组。
②特点: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发生 时间 发生 原因 适用 范围 基因突变
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的间期 在一定外界或内部因素作用下,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 增添和缺失,引起基因结构的 改变 所有生物都可以发生
性同位素131I能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但由于
是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因此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D项错误。
基因重组 1.类型 (1)分子水平的基因重组: ①如通过对 DNA 的剪切、拼接而实施的基因工程。 ②特点: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染色体水平的基因重组:
①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以 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导致的基因重组。 ②特点:难以突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表现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
【标准答案】
Ⅰ.(1)2 (3)aaBBdd 3 (2)显 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Ⅱ.(1)将矮秆植株连同原始亲本一起种植,保持土壤和栽培条 件尽量一致,观察比较两者的表现型
(2)第一年将矮秆植株和原始亲本杂交得F1,第二年种植F1种子,
观察其表现型
【阅卷人点评】 得分要点
毒等,不能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可遗传变异。
3.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
重组。( × )
【分析】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4.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发生性状分离。( × ) 【分析】纯合子不存在基因重组,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基因突变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的一条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由正常 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
T A 突变成 。 A T
(2)根本原因:发生了基因突变,碱基对由
2.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突变与其影响:
类型 替换 增添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的影响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入位置
后的序列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响缺失位置 后的序列
缺失

(2)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的特例:
【典例训练1】(2011·安徽高考)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

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
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 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①假设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2中,品系1和品系3都是纯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