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用直流电机噪音的分析及预防

合集下载

电机噪声的分析与控制

电机噪声的分析与控制
– 更换低噪声轴承或用滑动轴承 – 提起炭刷 – 从噪声频谱图上识别转子转速的低倍频成分
上海交通大学 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机噪声的分析与控制
降低电磁噪声的措施
• 采用正弦绕组,减少磁势中某些谐波成分 • 合理选择定、转子齿槽配合 • 气隙的均匀性及气隙值的选取 g
1 40 lg( ) ∆ Lp = – 气隙g加大噪声级下降公式: g2
Cepstrum
Spectrum of A weighted sound level of compressor noise: y6
Cepstrum of sound level of compressor noise: y6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Quefrency (sec) 0.07 0.08 0.09 0.1
上海交通大学 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机噪声的分析与控制
降低机械噪声的措施
• • • • • • 采用滑动轴承 提高滑动轴承的精度 提高轴承精度,改善结构和装配工艺 保持轴承良好润滑 波形弹性垫圈的减小轴向窜动 保持轴承的角度误差最小
上海交通大学 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
噪声测量与评价
噪声的实验分析
机械噪声检测的虚拟仪器原理图
显 示 参 数 设 置 触 发 采 集 信 号 判别 是 否合 格 给 出 指 令 等 待 触 发
分 析 存 储
电机噪声在线检测流程图
上海交通大学 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
噪声的实验分析
某电机噪声自动检测的虚拟仪器
检测历史数据查询界面

电动机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巧

电动机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巧

电动机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电动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电动机在运行中常常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因此,掌握电动机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动机噪音与振动控制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一、降低电动机噪音的技巧1. 优化设计:良好的电动机设计是降低噪音的首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减少摩擦、冲击和空气动力学噪音的产生。

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尽量减少共振的可能性。

2. 减少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电动机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

利用合适的减振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机械振动的传递和辐射。

常用的减振装置包括橡胶垫、减震脚等。

为了降低振动,还可以使用均布质量、加厚转子、提高轴承精度等方法。

3. 降低电磁噪音:电磁噪音主要由电磁场的变化引起。

通过合理的线圈设计和电磁屏蔽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

另外,注意降低电流的谐波含量和频率,也可以减少电磁噪音。

4. 隔声与吸声:采用隔声与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电动机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常见的隔声材料有吸声板、隔音棉等。

通过布置隔声罩、吸声垫片等,可以进一步降低噪音。

二、控制电动机振动的技巧1. 动平衡处理:电动机的转子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平衡。

采用动平衡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转子振动。

动平衡的方法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2. 谐振频率的避开:在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避免接近或触发谐振频率。

通过合理的频率分析和调整运行参数,可以减少振动的发生。

3. 引入减振器:对于振动较大的电动机,可以考虑引入减振器。

减振器一般是通过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来减少振动的传递。

常见的减振器包括弹簧减振器、液压减振器等。

4. 加强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动机,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保持电动机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对电动机进行润滑和冷却,也有助于控制振动的产生。

总结:通过优化设计、减少振动、降低噪音、引入减振器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电动机的噪音和振动。

电机噪音问题解决方案与调试技巧

电机噪音问题解决方案与调试技巧

电机噪音问题解决方案与调试技巧电机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力驱动设备之一,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机运行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噪音,这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带来很多不便。

为了解决电机噪音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调试技巧。

首先,了解电机噪音的原因十分重要。

电机噪音通常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的:机械振动、电磁振动、通风噪音和轴上振动。

机械振动指的是电机的机械部件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引起的噪音;电磁振动是由于电磁力作用引起的振动导致的噪音;通风噪音是电机内部用于冷却和通风的风扇或风筒引起的噪音;轴上振动则是电机轴承和连接器件产生的振动导致的噪音。

为了解决电机噪音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调试技巧。

首先,对于机械振动引起的噪音问题,可以使用减振措施来降低振动,如使用减振垫或减振脚来隔离电机与支座之间的接触,减少振动的传导。

此外,可以对电机外壳进行加固,使其更加牢固,减少振动产生的噪音。

其次,对于电磁振动引起的噪音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电磁屏蔽的方法来降低噪音。

可以在电机的引线上添加电磁屏蔽材料,或者在电机的外壳上添加电磁屏蔽板,来减少电磁辐射和振动引起的噪音。

另外,我们可以优化电机的设计,减少电磁力的作用,从而减少噪音的产生。

此外,通风噪音是电机运行时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通风噪音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可以优化电机的通风系统设计,选择合适的风扇叶片材料和结构,使其在运行时产生较少的风噪。

另外,可以采用降噪罩或隔音棉来隔离电机内部的噪音,从而减少外界对噪音的感知。

最后,轴上振动也是电机噪音问题中常见的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首先,可以选择质量较高的轴承和连接器件,减少振动的产生。

其次,可以在电机的轴上添加平衡铅块,来平衡轴的重量分布,减少轴上振动的产生。

另外,电机的安装和调试也是减少轴上振动的重要环节,确保电机的平衡性和轴与设备的配合性,可以有效减少振动和噪音。

电动机的噪声控制与降低方法

电动机的噪声控制与降低方法

电动机的噪声控制与降低方法电动机是一种重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其工作时会产生噪声,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采取噪声控制与降低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降噪方法。

1.减少电动机噪声的机械措施(1) 在电动机的外壳上加装隔音材料和吸声材料,如橡胶垫、吸音棉等,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噪声的传播。

(2) 对电动机的转子和轴承进行精确的加工和动平衡处理,减少转子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和振动,进而降低噪声产生。

(3) 合理设计电机的叶片和风道,减少电动机内部气流噪声和涡流噪声。

2.采用电动机控制技术减少噪声(1) 电动机的电源:合理选择电源电压和频率,使用稳定的电源可以降低电动机的振动和噪声。

(2)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变频器可以使电动机的转速和负载得到精确控制,减少电动机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的噪声。

(3) 采用PWM调制技术:PWM调制技术可以减少电动机的电磁噪声,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3.优化电动机的结构与设计(1) 采用低噪声材料:选择低噪声材料作为电机的外壳和内部零部件,如低噪声钢板、低噪声轴承等,可以有效降低电动机的噪声产生。

(2) 调整电机的结构参数:合理设计电机的尺寸、线圈匝数等参数,减少电磁力和振动的产生,从而降低噪声水平。

(3) 使用声学优化软件:通过声学优化软件对电机的结构进行模拟和分析,找出产生噪声的关键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4.隔音措施的应用(1) 采用隔音罩:在电动机周围加装隔音罩,可以有效地阻挡和吸收噪声的传播,降低噪声的辐射范围。

(2) 隔音屏障:在电动机周围设置隔音屏障,如隔音墙、隔音板等,可以阻挡噪声的传播路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声振隔离技术:采用声振隔离技术,如弹性支座、悬挂装置等,可以降低电动机的振动传导,减少噪声的辐射。

综上所述,降低电动机噪声的方法有很多,可从机械措施、电动机控制技术、结构设计和隔音措施等方面入手。

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实现电动机噪声的控制与降低,为生产和生活环境创造更加宜居的条件。

水泵噪声的隔音减振降噪措施

水泵噪声的隔音减振降噪措施

水泵噪声的隔音减振降噪措施水泵噪声特点及隔音减振降噪措施一、二次供水增压泵/水泵噪声产生的原因加压泵房噪声的来源主要是水泵机组工作时产生的。

在工作中由电机、水泵的运转及设备的振动产生噪声。

该声源在泵房正常运行时属于稳态噪声。

另外,水泵的气蚀现象及停泵水锤现象也能够产生瞬时噪声。

管道噪声是指水流在管道中流动时所产生的噪声。

给水管道产生的噪声,受流速和压力影响。

二、换热泵站噪声治理之噪声来源分析1、泵的噪声:泵工作时,连续出现动力压强脉冲,从而激发泵体和管路系统的阀、管道等部件振动,由此而辐射噪声。

2、流体噪声:当流体流经过流体断面时,使流体快速撞击管壁和管壁发生强烈的磨擦,形式向空气中辐射并呈高频声调。

3、机械噪声:设备的运动件相对固定体周期作用所激发的噪声、同时各部件产生强烈的共振,从而产生强烈噪声。

4、混响噪声:一是物体和墙壁反射,二是减振方式的激发,会增加生能的密度,声波入射到房间内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的多少取决于室内表面积的吸声系数。

三、加压泵房/水泵噪声治理与振动控制的思路加压泵房噪声控制最根本的方法是从声源上治理,即将发声体改造为不发声体。

但这也只是从理论上去考虑,从现实情况出发,由于技术和经费的原因,直接从声源上治理噪声往往是很困难的。

从泵房整套设施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机械噪声,目前声学原理上治理噪声的方法较常使用的是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

隔声是利用隔声结构将声源与受声点隔开;吸声是利用吸声结构或吸声材料降低噪声;消声是利用阻抗、抗性、多孔扩散等原理,降低噪声量值;减振主要是在水泵基座采取安装复合减震基座,达到杜绝结构传声的目的。

泵站噪音振动治理报告

泵站噪音振动治理报告

泵站噪音振动治理报告泵站噪音振动治理报告一、问题描述泵站作为供水系统的重要设施之一,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问题。

这不仅对周围居民造成困扰,还可能对泵站设备本身造成损坏。

因此,对泵站的噪音和振动进行治理显得十分重要。

二、治理方法通过对泵站噪音和振动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治理方法:1. 噪音治理:(1)更换低噪音设备:泵站中的某些设备可能已经老旧,噪音较高。

可以考虑更换噪音较低的设备,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2)进行隔音处理:对于已安装的设备,可以在其周围进行隔音处理,例如在泵房内部加装隔音材料,减少噪音的传播和扩散。

2. 振动治理:(1)平衡设备:对于泵站中的机械设备,如泵、电机等,应进行平衡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振动。

(2)加强支承:对于振动较大的设备,可以加强其支承结构,采取减振措施,如增加减振垫、安装减振支架等。

三、治理效果经过我们的治理措施实施之后,泵站噪音和振动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1. 噪音治理效果:(1)更换低噪音设备后,泵站运行时的噪音明显降低,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困扰。

(2)进行隔音处理后,泵房内的噪音被有效吸收,不会扩散到室外。

2. 振动治理效果:(1)平衡设备后,泵站机械设备的振动明显减小,运行更加稳定,降低了设备的损坏率。

(2)加强支承后,振动受到有效控制,防止了振动对设备和建筑物的影响。

四、技术经济分析泵站噪音和振动治理所需的成本相对较低,而治理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1. 成本分析:(1)更换低噪音设备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和安装费用,总体来说较为可控。

(2)隔音处理的成本包括隔音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整体投入不高。

(3)平衡设备和加强支承的成本相对较低,主要是设备调整和支承结构改造的费用。

2. 效益分析:(1)治理后的泵站噪音和振动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2)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了因振动引起的损坏和维修费用,降低了运维成本。

泵的震动原因及消除措施

泵的震动原因及消除措施

调整轴承间隙
根据需要调整轴承间隙, 确保轴承运行灵活,减少 摩擦。
使用低摩擦材料
考虑使用低摩擦系数的材 料来制造轴承和密封件, 以减少摩擦。
转子弯曲或轴系不对中的解决方法
校直转子
如发现转子弯曲,使用专业设备对转子进行校直,确保转子平直 。
调整轴系对中
使用对中工具对轴系进行对中调整,确保各轴之间的位置精度符 合要求。
更换弯曲的轴或转子
如无法修复弯曲的轴或转子,需更换新的轴或转子。
轴向力过大的解决方法
调整泵的装配
检查泵的装配是否正确, 如发现轴向力过大,重新 调整泵的装配,以减少轴 向力。
使用止推轴承
在泵的端部加装止推轴承 ,以承受轴向力。
使用平衡装置
在泵的吸入侧或排出侧加 装平衡装置,如平衡鼓或 平衡盘等,以平衡轴向力 。
针对以上原因,采取了以下措施 :对泵的旋转部分进行平衡测试 和调整;重新设计并安装底座, 采用更可靠的固定方式和材料。
4. 实施效果
经过改造和优化后,泵的震动现 象得到了有效控制,运行稳定, 没有再出现松动和泄漏的情况。
案例三:某石油企业泵的震动案例分析
1. 震动现象描述
2. 原因分析
3. 消除措施
泵的震动原因及消除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泵的震动概述 • 泵的震动原因 • 泵的震动消除措施 • 泵的震动案例分析
01
泵的震动概述
泵震动定义
泵震动是指泵在运行 过程中产生的周期性 机械振动现象。
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对 泵的性能和稳定性产 生重要影响。
震动频率与泵的转速 、叶轮数等因素有关 。
汽蚀与泵的安装高度、泵的流量和叶轮结构有关。当泵的安 装高度过高或泵的流量过小,叶轮进口处压力降低,容易产 生汽蚀现象。此外,叶轮结构不合理也会影响汽蚀的产生。

直流电机噪音大的原因

直流电机噪音大的原因

直流电机噪音大的原因直流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它在工业和家用设备中广泛应用。

然而,与交流电机相比,直流电机在运转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直流电机噪音大的原因。

直流电机噪音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电刷的摩擦和碳粉的产生。

直流电机中的电刷是与转子相连的,它们之间由于摩擦会产生噪音。

同时,电刷会不断磨损,产生碳粉,这些碳粉会进一步增加摩擦和噪音。

为了减少这种噪音,可以采用一些措施,如定期更换电刷和清洁电机内部。

直流电机噪音大的原因之二是磁场的不稳定性。

直流电机中的磁场是由电刷和永磁体产生的,而这些元件在运转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磨损和震动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磁场的不稳定性,进而产生噪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高品质的永磁体和电刷,以提高磁场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噪音的产生。

第三,直流电机噪音大的原因之三是机械振动和共振。

直流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机械振动,这些振动会通过机壳传导到周围环境,导致噪音。

此外,当电机的转速接近某些共振频率时,会引起共振现象,进一步增加噪音的产生。

为了减少振动和共振引起的噪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机壳的密封性、使用减振材料和合理设计电机的结构等。

第四,直流电机噪音大的原因之四是电机内部的电磁干扰。

直流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场,这个电磁场会干扰周围的电子设备,从而产生噪音。

为了减少这种干扰,可以采用屏蔽材料和滤波器等电磁兼容措施,以减少电机对周围设备的干扰,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直流电机噪音大的原因主要包括电刷的摩擦和碳粉产生、磁场的不稳定性、机械振动和共振以及电机内部的电磁干扰等。

为了减少直流电机噪音,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定期更换电刷、使用高品质的永磁体和电刷、增加机壳的密封性、使用减振材料和合理设计电机的结构、采用屏蔽材料和滤波器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直流电机的噪音水平,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和环境舒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 B d
空 间变化 的径 向力 ,这 些 径 向力作 用 于 铁 心 上 。低 次谐 波产 生 的径 向力 较 大 ,使 铁 心 在径 向产 生 周 期 性振 动 ,这是 电磁 噪音 产 生 的 主要 根 源 ,因此 抑 制
低次谐波分量 即能有效的降低电磁噪音。
明,采用磁极削角极靴 方法 ,降低 电磁 噪音 比较 明 显 ,通过 表 1 数据 看 出 ,电机 的负载 噪音 降低 了 8~
1 B。 0d
表 1 2 / W 和 2 / W 噪 音 数 据 表 4V 2k 4V 3k 电机 型 号
电 机
2 / W 4 V 2k 2 3k 4 V/ W
零件时要保证形位公差 ,必要时用专用夹具。
2 3 轴承 因素 .
使槽两端斜 过一定 的距 离 ,使 气隙磁导 变得均匀 , 消弱齿谐波的有害影响 ,降低 了齿槽效应引起 的磁 通脉动 ,即降低了电磁 噪音 。电机设计 时,采用合
适 的斜槽 角 度 ,通 常 转 子 斜 一 个槽 距 ,可 以大 大 的
1 1 采 用削 角极靴磁 极 .
在运 行过 程 中 ,电机 内部 存 在 主极 磁 势 和 电枢
收 稿 日期 :2 1 一0 0 l 9—2 9 作者简介 :李翠 兰(9 1 ,女 ,工程师 ,研 究方向为直流 电机的设计 开发 。 17 )
6期
李翠兰 :泵用直流电机噪音的分析及 预防
第4 5卷 第 6期
21 0 2正
截 ' 瓤 I }
 ̄I CRO M OTO RS
VoJ 5 N . l4 . o 6
6月
Jn 2 1 u. 0 2
泵 用直 流 电机 噪 音 的分 析 及 预 防
李翠 兰
( 中航工业 电源陕西秦岭特种 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摘 咸阳 7 30 ) 1 17 要 :针对泵用 直流 电机批量制造 中所遇到 的噪音问题 ,进行 归类 。通 过理论分析 和实践经验 ,阐述电磁 噪音 和
1 电磁 噪 音
电机通 电 后 ,气 隙磁 场 作 用 于 定 、转 子 铁 心 ,
产 生基 波磁 势 和一 系列 谐 波 磁 势 ,基 波 磁势 产 生 切 向力 和电磁转 矩 。谐 波磁 场 相 互 作 用 产 生 随 时 间和
编 号
改 前 噪 音/ B d
改 后 噪 音/B d
显减 小
图 1 磁 极 极 靴 削 角 图
如图 1 所示 ,这 种 磁 极 的极 靴 中 部 约 占 2 3极 /
弧表 面部分 气 隙 是 8仍 均 匀 的 ,而 在 极 掌 两 端 微 有 倾 斜 ,倾斜 的长度 约 为 b 的 16 / ,两侧 极 尖 处 气 隙 逐 渐增大 到 2 ;这 部分 极 靴 表 面 是个 平 面 。实践 证 8
机械噪音产生的原因 ,提出实际工作 中降低噪音 的几种方法 。并列举 了实例及 取得 的效 果。
关键词 :关键 词 :泵用 直流 电动机 ;电磁噪音 ;机械噪音
中图分类号 :T 3 M3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88 2 1 )607 .2 0 164 (0 2 0 .0 80
0 引 言
随 着泵用 直 流 电机 的广 泛使 用 ,用 户 对 电机 的
要求 不 断地提 高 。 噪音 是 衡 量其 质 量 的一 项 重要 指
磁势 。在一 个 极 弧 范 围 内 ,两极 尖 处 的 电枢 反 应 磁 势最 大 。通 常 在 主极 下 采 用 不 均 匀 气 隙 ,即将 极 尖
处削角,使 主极的两侧极尖处气隙逐渐增大 ,磁密 逐渐 变小 ,使 电枢 磁 势 相 对 减 弱 ,进 而 消 弱 气 隙 谐 波磁 场 ,减 小 引起 振 动 和 噪音 的径 向 电磁 力 ,从 而
降低 电磁 噪音 。该方 法就是 “ 磁极 削 角极 靴降 噪法 ”
通风噪音。其 中电磁噪音和机械噪音 比较突出,在 实 际生 产 中必 须对 其加 以控制 。 解决 电机 噪音 问题 ,首 先 要 区别 噪音 是 来 自电 磁部 分还 是 机 械 部分 。再 根据 噪声 的强 弱 程度 ,找 出最 突 出的 噪 声 源 ,采 取 相 应 的 降噪 措 施 。 电机 运 行时,不论是空载或负载状态,都会产生 电磁噪声 。 电磁 噪声 与 磁 场 强 度 、负 载 电流 及 转 速 等 有关 。噪 声 种类 的简 易 鉴 别 方 法 :( ) 然 断 电法 :将 电 动 1突 机 运转 到最 高 转 速 ,突 然 切 断 电源 ,若 噪音 随之 突 然 减小 ,则 是 电磁 噪 音 ,若 噪 音 变化 不 大 ,则 是 机 械 噪音 。( )改变 电压 法 :电磁 噪 声 随 电压 变 化 很 2 大 ,升 高 电压 ,噪音 明显 加 大 ,降 低 电 压 ,噪 音 明
滚动轴承是 电机运 行中较强 的噪声源之一,电 机在运转时,轴承的滚动元件与 内、外 圈和保持架 作 相 对运 动 ,发 生 不 规 则 的撞 击 ,产 生 噪声 。轴 承 本 身的质量 ( 括轴 承 内、外 圈 、保持 架 和轴 向游 隙 包 等) 和轴承装配度会对噪音产生影响。轴承装配时应 注 意轴 向推力 大 小 、轴 承 与轴 承室 和轴 颈 之 间 的 配 合等。 () 1 轴承 的内径越 大,振动 和噪音越大 ,实 验 表 明 ,直 径每增 大 5mE,噪音 约增加 1 2d 。 ~ B ( ) 承 的保 持 架 和 滚 珠 问 的空 隙也 是 重 要 振 2轴 源 ,过大的间隙会 导致保持架振动性 噪音 ,过 小的 问 隙会导致 滚 动体卡 死 。增 大振 动和 噪音 。 () 3 推力过 大 时 ,使 轴 承 摩 擦增 大 ,温度 上 升 , 影 响机械 损 耗 。推 力过 小 时 ,轴 向窜 动 量 得 不 到 控 制 ,会 引起 噪 音 。电 机 装配 时 ,一 般 在 一 端 轴 承 室 加 波形垫 圈 ,靠 其 弹 力 和 轴 向 间 隙来 控 制 推 力 的 大 小 ,经过 反复 验证 ,波形 垫 圈 弹力 在 2 6—3 / m 6N c 之间,且轴向间隙控制在 15—19m . . E之间,就可 保证推力在合适 的范 围内,可以降低噪音 3~ B 5d 。 ( ) 承 的径 向装 配 间 隙 也 是 轴 承 噪 音 大 的 原 4轴 因之一 。尤 其 是 轴 承 径 向 间 隙 偏 小 或 无 间 隙 运 行 , 噪音超标更 为突出。从试验 中得知 :轴承室孔与轴 承 之 间 的装 配 间隙保 证 在 0 02~ .2m 范 围 内 , . 1 00 m 就可消除无 间隙或 间隙偏小运行 ,噪音显著降 低。 轴颈与轴承之间采用过渡配合 ,间隙在 一 .0 00 4一+ 0 08m 之 间 ,轴 承噪音会 明显改 善 ,经过 多 年 的 .0 E 实 践证 明 ,轴 向推力 和 轴 承 径 向尺 寸 的合 理 匹 配 在 批 量生 产 中起 到 了较 好 的效果 。
・7 ・ 9
1 2 电枢 采用斜 槽 .
机运行 较长 时 间后 ,这 些 零 部 件 就 会 变 形 ,从 而 使 轴承产 生 干扰 力 ,造成 电机 振 动 。 因此 在 加 工 这 些
由于转 子 铁 心齿 槽 存 在 ,使 电 机 的气 隙变 得 不 均匀 。面对 齿 部 有较 大 的磁 导 ,面 对槽 口有 较 小 的 磁 导 ,齿 槽 磁 导 变 化 引 起 谐 波 磁 场 。用 斜 槽 转 子 ,
标 ,低 噪音 电机 在 市 场竞 争 中具 有 明显 优 势 。下 面 以 2W 直 流泵 电机 为例 ,分 析 电磁 和机 械 噪音 产 生 k 的原 因。从设 计 、工 艺 和 装 配 方 法上 采 取 了一 些 行 之有效的办法 ,使电机的噪音得到有效控制… 。 电机噪 音 通 常有 三 类 :电磁 噪 音 、机 械 噪 音 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