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降凝剂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富马酸-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摘 要 以甲基丙 烯酸 、 高碳醇 、 富马酸 、 苯 乙烯 为原料先酯 化后 聚合 , 合成 了润滑油 降凝 剂 甲基 丙烯酸高碳醇酯 一富马酸 一苯乙烯共 聚物 。首 先以甲基丙烯 酸和高碳 醇为原料 , 通过酯化 反应制
祷
\
徭
赠 爨 鞋
甲苯用量/ %
图3 甲苯 用量 对酯化 产 率 的影响 由图 3可 知 , 随着 甲苯 用量增 加 , 酯化 产率 增
图 5 聚 合时 间对 降凝效 果的 影响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进 展
4 2
A D V A N C E S I N F I N E 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S
束, 得到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 1 . 3 甲基 丙烯 酸 高碳 醇 酯 一富 马酸 一苯 乙烯 共
聚物 的合 成
原料合成 了一种新型降凝剂。然而 , 以甲基 丙烯
酸、 十六 醇 、 十八醇 、 富 马酸 、 苯 乙烯 为 原料合 成 的 降凝 剂还 鲜见 报道 。
1 实验 部分 1 . 1 合成 原料 及 仪器
第 1 8卷第 2期
由图 5可 知 , 随着 聚合 时间增 加 , 降凝效 果 增 大, 聚合 时 间最佳 为 3 h 。 聚合 时 间过 短 , 聚 合 物
平 均相 对分 子质 量 过 小 , 不 能 达 到 与润 滑 油 中烷
量少 , 不 能充 分引 发链增 长 , 此时反 应 物活性 也较
最好 。降凝剂 的降 凝效果 随着 加量 增 大呈现 先增 加后 减小 的 趋 势 。当加 剂 量 不 足 时 , 降凝 剂 的 降 凝分 子难 以满 足 与石 蜡 共 晶吸 附 的要 求 ; 当加 量
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及室温固化涂层性能

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及室温固化涂层性能发布时间:2010-5-27 10:10:13摘要:通过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及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的乳液共聚合,合成了含有活性酮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乳液与交联剂己二酸二酰肼的室温固化反应,制备了系列涂层材料,研究了官能团配比对涂层的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室温固化;聚丙烯酸酯乳液;官能团配比0引言涂料是一种以涂层形式应用于各种物体表面,并起到装饰、保护和其他改良作用的材料。
目前,不同种类的涂层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资源与能源危机的出现和人们环保意识与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粉末涂料备受关注[2]。
室温固化型乳液涂料具有安全、使用方便、污染少等优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无须加热,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能源和资源;通过室温下交联使涂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酸碱性、耐污性能及弹性和机械强度,从而确立了室温固化乳液涂料的市场竞争优势[3-5]。
在国外室温固化乳液涂料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性能不断提高。
室温固化乳液涂料的开发在我国尽管也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投放市场的合格产品却不多见。
开发室温交联固化并适合一般用途的乳液品种非常有必要[6]。
本文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官能性单体,采用乳液共聚合技术将活性酮基引入共聚合物链中,利用酮基与酰肼基的反应,制备出可在室温下固化的涂层材料。
1实验部分1.1原料苯乙烯(St)、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均为工业级,直接使用;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金源东和化学试剂公司;其他药品:均为化学品,直接使用。
1.2合成将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装置的三口瓶中放入可控温水浴锅中,加入占单体质量2%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占单体质量1%的OP-10及适量的水;然后向反应器中快速加入1/4的单体进行预乳化,同时升温,升温过程中加入大部分引发剂,当体系稳定于78~80℃时再开始缓慢滴加剩余单体。
新型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工艺

新型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工艺1.引言介绍新型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背景。
2.实验设计和方法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和方法,包括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制备、反应条件、催化剂的使用等。
3.实验结果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包括丙烯酸高碳醇酯的结构表征、产率和组成分析等。
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探讨影响反应的因素。
4.成本效益分析对新型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制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包括原材料、催化剂、装备、耗材等方面的分析,为实现更节约成本、高效的生产提供依据。
5.结论和展望总结实验结果和分析的主要发现和亮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同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丙烯酸高碳醇酯的产量和质量。
第1章节:引言丙烯酸高碳醇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工、医药、塑料、化纤、粘合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丙烯酸高碳醇酯具有较高的黏度、可塑性和耐候性,且对光、氧、水等具有较好的抗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强度粘合和密封材料、油漆涂料、塑料等领域。
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工艺一直是化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合成方法是通过酯化反应来制备丙烯酸高碳醇酯,但该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产率低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高效的丙烯酸高碳醇酯合成工艺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的丙烯酸高碳醇酯合成方法被提出,如介质转化反应法、固相反应法、全息镜反应等。
这些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酯化反应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催化剂选择、反应条件难以控制等问题。
本论文旨在介绍一种新型的丙烯酸高碳醇酯合成工艺,该工艺采用优化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通过水解反应快速高效地制备丙烯酸高碳醇酯。
同时,本文将对工艺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并探讨进一步优化工艺的可能性。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二章介绍实验设计和方法,第三章分析实验结果和分析,第四章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第五章总结结论和展望。
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

丙烯酸 , 十八 醇 , 己烷 , 酮 , 苯 二 酚 , 环 丙 对 对
难 。我 国陆上 稠油资 源 十分 丰 富 , 已经发 现 了 7 0
15 。烧 瓶安装 电动搅拌 器 、 .%) 温度 计 、 水器 和 分 冷凝 管 。加 热 、 回流 、 拌 并控 温 8 搅 0~8 6℃ , 反 使 应 液处于微 沸状 态 。随 着 反应 的进 行 , 断有 水 不
中间体 , 改变高碳 醇 的链 长可 以改变 空 间位 阻 , 使
降凝剂 和原油更 好地 相互作 用 , 阻止蜡 晶的生成 ,
( a 1溶 液 和蒸 馏 水 洗 至 中性 , N C) 同时 也洗 去 了阻
聚 剂和催
增 加降 粘降凝 剂的配 伍性 。笔者 主要 讨论 了丙 烯
反应结 束后 , 剩余产 物倒 人分 液漏 斗 中 , 将 先
用5 %的硝酸 钠 溶 液 ( a O ) 涤 , 除 下层 , NN 洗 去 再 用 1 %的碳 酸 钠 ( aC 或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洗 至 0 N2 O )
稍碱 性 , 和 未 反 应 的 酸 , 后 用 饱 和 氯 化 钠 中 最
6 0℃ , 待其 熔 化 后 再 加 入 相 应 摩 尔 比的 丙 烯 酸
( .2m 1及 催 化 剂 对 甲苯 磺 酸 ( 0 1 o) 占酸 醇 总 量 的
维普资讯
精
2
细
石
油 化
工 进
展
丙烯酸高级醇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b. D 001cc 树脂为催化剂, 对羟基苯甲醚作阻 聚剂, 醇酸摩尔比 1. 20∶1, 催化剂用量为每摩尔
树脂催化剂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应用性 能, 关系到树脂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实验表明, D 001cc 树脂催化剂在酯化反应后, 经过滤、洗涤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结构树脂的内部及表面, 所以树脂的化学结构及 物理结构对催化反应活性有很大影响[ 5 ]。
本实验在正辛醇 丙烯酸摩尔比为 1∶1, 甲 苯为带水剂, 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 回流反应条 件下, 对 001×7、D 61、D 72、D 001cc 和N KC 9 树 脂的催化活性进行考察, 并与浓硫酸催化剂和非 催化条件进行对比。 不同树脂催化酯化反应活性 见图 1。
本文研究了以国产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 催化剂, 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 直接酯化反应合 成丙烯酸 C8~ C16正构偶数碳醇酯的工艺过程, 并 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酯化率, % = (1- 反应酸初值始酸值) ×100%。
产物的物理常数及红外光谱测试数据与文献 值基本相符。 2 结果与讨论 2. 1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反应活性
察不同类型带水剂对酯化率的影响, 见表 3。
表 3 不温度 ℃ 反应时间 h 酯化率, %
环己烷 97~ 104
3. 5
93. 10
苯
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聚丙烯酸复合材料是一种层状复合材料,由聚丙烯酸(PPAA)基质和纳米填料组成。
聚丙烯酸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而添加纳米填料可以显著改善其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分析。
首先,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两种常用的途径:混炼法和原位聚合法。
混炼法是将聚丙烯酸和纳米填料分别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通过热压或挤出等加工方法将其固化成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法则是在聚丙烯酸分子链上引入纳米填料,通过聚合反应使两者形成复合。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和需求选择。
其次,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主要包括物理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
在物理性能方面,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热膨胀系数将直接影响其使用温度范围和热稳定性。
热性能主要表现为热分解温度和热导率,高热分解温度意味着较好的耐热性能,而高热导率则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硬度等,这些性能决定了复合材料的力学可靠性。
耐腐蚀性能则与聚丙烯酸及纳米填料的化学稳定性有关,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和测试评估。
在物理性能方面,聚丙烯酸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小的热膨胀系数。
由于聚丙烯酸材料本身的低密度特性,添加纳米填料能够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使其具有较轻的重量。
另外,纳米填料的加入也可以改善材料的热膨胀性能,降低因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和应变,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在热性能方面,聚丙烯酸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和较好的热导率。
纳米填料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在高温环境下保持材料的结构完整性。
此外,纳米填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增加材料的热传导速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热效率。
在力学性能方面,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可以通过调整纳米填料的种类、形态和含量进行优化。
纳米填料的加入可以增强聚丙烯酸的力学性能,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
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吸燃油性能

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吸燃油性能摘要:近年来,国内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地铁等。
栋在快速发展时期,对混凝土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混凝土原料差距大,资源短缺,导致混凝土、砂、颗粒、材料越来越复杂,导致混凝土多余流失,影响了正常施工。
在项目中,通常需要通过高还原水和高保水性聚钙酸的组合降水方法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工作含量。
随着水分的降低,在混凝土混合开始时,聚丙烯减水剂会在水泥、灰尘等灰尘颗粒的表面产生吸附,形成水膜,从而达到分散的效果;高保水性聚硅酸在初始条件下不产生吸附,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缓慢释放阴离子,并在水泥表面产生吸附,因此,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高吸油树脂;悬浮聚合;吸附倍率;饱和吸附倍率引言可剥离涂料是一种临时保护涂料,可用于器件的临时防护,在器件储存、运输和使用期间,保护器件免受灰尘、油污、刮伤或腐蚀等伤害。
待可剥离涂料完成保护作用后,可从器件表面完整剥离,不对基材表面造成任何损害,且不残留任何影响基材使用性能的物质。
因此可剥离涂料在运输、电子、建筑、国防、汽车及船舶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料和仪器终端氢氧化聚丁二烯(P2000):工业级,无锡利腾化工有限公司;丙烯酸甲酯(HEA):工业级,上海泰坦有限责任公司;三丙烯酸丁二醇(PETA):工业级,江苏磷化学有限公司;4,4'-二环己烷二异辛酸(HMDI):化学纯,上海维塔化学有限公司;二月二丁基(DBTDL):分析纯,上海麦克莱恩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亚克力等离子体以太(IBOA):工业级,AOC Accurley技术;2、2-氢氧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73)、1-氢氧基环氧基苯基酮(184)、2,4,6-三甲基二苯基环氧乙烷(TPO):工业级,常州力量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四氢磷(THF):纯色谱法,国家制药集团化学试剂。
履带式光发射器:F300S,Fusion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6700,Symantec Technologies Limited;核磁共振光谱仪:AVANCEIII,BRUKER拉伸试验机:E43.104,Meters Industrial Systems (China) Ltd. 凝胶渗透色谱仪(GPC):HLC-8320GPCEcoSEC,TSO Co.1.2合成原理丙烯酸和丙二醇直接在强酸催化下酯化以获得丙烯酸。
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聚酯丙烯酸酯(Polyester Acrylic Resin)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它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涂料、油墨、胶粘剂和塑料等。
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化学步骤。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合成聚酯丙烯酸酯的第一步是聚酯化反应。
聚酯化反应是指通过酯键的形成将酸和醇缩合生成聚酯的过程。
在合成聚酯丙烯酸酯时,常用的酸是丙烯酸,而常用的醇是乙二醇。
酸和醇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并加入催化剂,例如三甲基氧化铝(TMAH),可以加速反应的进行。
混合物被放入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直到反应完成。
完成聚酯化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是聚酯。
然而,这种聚酯仅具有酸酯官能团,而缺乏丙烯酸基团。
因此,在第二步中,需要进行烯丙酸酯化反应。
烯丙酸酯化反应是将醇类化合物与烯丙酸反应,生成烯丙酸酯。
在合成聚酯丙烯酸酯时,常用的醇类化合物是甲醇和乙二醇。
将醇类化合物与烯丙酸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并添加催化剂,例如氢氟酸(HF),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混合物被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直到反应完成。
将合成得到的聚酯和聚丙烯酸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混合后的物料可用于制备聚酯丙烯酸酯涂料、胶粘剂等产品。
这些产品在涂料和胶粘剂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它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使用量。
合成过程中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精细的筛选和处理,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对合成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副产物的处理也需要特别注意,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总之,聚酯丙烯酸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胶粘剂和塑料等领域的聚合物。
通过聚酯化反应和烯丙酸酯化反应的组合,可以合成得到聚酯丙烯酸酯。
合成过程需要仔细控制反应条件和原材料的选择,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合成过程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NO 5傅立 叶变 换红 外光 谱 仪 ( r OI X5 KB 压 片) 德 国 B , RUKE R公司 ; wAY 2 A 一W ]阿 贝折光 仪 , 海精密 科学 仪器 有 限公 司 ;I 上 NOVA一0 4 0核 磁 共振 仪 [ 比标 准 为 四 甲基 硅 烷 ( MS , 剂 参 T )溶
摘要 : 以丙烯酸和高碳醇为原料 、 固体 酸为催化剂 , 采用熔融酯化法合成 了不 同碳链长度的丙烯酸高碳醇 酯纯 品。反应 中不使用 甲苯 , 并优化了精制过程 , 在优化 的条件下酯化率大于 9 ; 5 经折 光率 、 熔点 、 红外 、 核磁表 征证 明所得产物 为较纯 的丙烯酸 高碳 醇酯 , 并考察了丙烯酸高碳醇聚合物 的降凝 助滤性能 。 关键 词 : 丙烯酸高碳醇酯 聚丙烯 酸高碳醇酯 熔融酯化、 聚物 还 是 与 其他 单 体 均
( 如马来 酸酐 ) 的共 聚物 均可用 作增 塑剂 、 胶粘 剂 、
成 品油 流动 改 进剂 及 原 油 降凝 剂 。近年 来 , 由于
丙烯 酸酯 特殊 的 梳状 长 烷 基 侧链 结 构 , 均 聚 物 其
或 与苯 乙烯 、 马来 酸 酐 等 的共 聚物 易 与原 油 中的 蜡发 生共 晶吸 附作 用 , 而改 善 原 油 的低 温 流 动 从 性 能[ , 1 因此 , 关丙 烯 酸高 级 酯及 其 聚合 物 降 ] 有
对聚 合物作 用 于柴油 的流 动性 能进行 了探讨 。
1 实验部分 1 1 仪器 与试剂 .
出的水量 与理 论 值 相 当 时 , 束 反应 。在 常 压蒸 结
出未 反应 的丙 烯 酸 , 用 7 先 O℃ 、 的 N OH 水 5 a
溶液 洗涤 , 再用 热 的去 离子 水 洗涤 , 然后 真 空干燥 2 。精制 后酯化 率 可达 9 以上 。 4h 5, 9 6
丙烯 酸 、 苯 二 酚 、 级 醇 ( ~ C 、 氧 对 高 C 。 。) 氢
基 金 项 目 :新 疆 维 吾 尔 自 治 区 高 校 科 研 项 目
((ED2 0 T0 ) )J 0 4 2
a i u p re n a tv td c r o s c t ls. Efe t f ifu n i g fco s o se i c to il cd s p o t d o cia e a b n a a ay t fcs o n le cn a t r n e t r ia in y ed f we esu id r t d e .U n e h p i a o dto s d rt eo t m l n i n :moa ai f 一 e a o o s b cca i . c i lrr t o h x n lt e a i cd 2 6,3 gc tl s o aay t a d 1 t rc ry n g n a e n 0 0 ls b cca i n 5 mL wa e a r i g a e tb s d o . 5 mo e a i cd,r a t n tme 1 h,t e yed o h e ci i o h il ft e
中 图分 类 号 : TQ3 5 7 2 . 文献标识码 : A
丙 烯酸 高级酯 是一 种有效 且 广泛使 用 的有机
化 钠 、 甲苯 磺 酸均为 分析 纯 , 对 上海 山浦化 工 有 限 公 司 ; 氧化 苯 甲酰 ( 学 纯 )重 结 晶后 使 用 , 过 化 , 天
津 化 学 试 剂 二 厂 ; 气 ( 度 大 于 9 . 9 ) 柴 氮 纯 9 9 ; 油 , 山子及 吐哈炼 油 厂 。 独 1 2 丙 烯酸 酯的 合成 与精 制 . 按醇 酸 摩 尔 比 为 1:1 2 叫 ( 聚 剂 )一 ., 阻 0 6,, 催 化剂 ): 6 . 叫( 9 6 = 1, = 9 的配 比在装 有 温 度 计 、 分 水器 和 回流冷 凝 管 的 三 口烧 瓶 中加 入 高 级 醇 , 阻
凝剂 的研究 受 到人们 的广 泛关 注 。笔 者采 用熔 融
聚剂 对苯 二酚 、 催化 剂 。加 热至 6 O℃固体 全部 溶
解, 再加入 丙烯 酸 , 1 0 1 0℃ 回流 , 察到脱 在 2~ 3 观
酯化 法 、 以固体 酸作催 化剂 合成 了丙烯 酸 高级酯 ,
同时 制备 了不 同碳 链 长 度 的丙 烯 酸 酯 聚 合物 , 并
荆 方 面的 研 究 E ma :y h 9 0 1 3 c r 。 - i x 9 1 @ 6 .o l n
为氘 代 氯 仿 ( D 1) , 国 V I C C。 ] 美 AR AN 公 司 ; GB5O 33 石油 倾 点 、 点 冷 滤 点 测 定 仪 , 1一 5 5 凝 大 连 智能仪 器仪 表有 限公 司 。
流冷 凝 管 、 电动 搅 拌 器 、 气 导入 的 四 口烧 瓶 中 , 氮
在搅拌 下升 温至 反应 温度 , 滴加 引 发剂 , 温 回流 恒
收稿 日期 20 —1 0 5 O一0 } 改 稿 收 到 日期 :0 6 0 2 。 9修 2 0 2 4 作 者 简介 : 新 华 (9 9一 , , 士 研 究 生 , 事 油 品 添 加 扬 17 ) 女 硕 从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3期 3
2 0 年 5月 06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S PECI ALI TY TROCHEM I PE CALS
聚 丙 烯 酸 高 碳醇 酯 的合 成 、 征 及 性 能 表
杨 新 华 解 成 喜 陈 兆 慧
( 新疆大学理化测试 中心 , 新疆 乌鲁木齐 8 0 4 ) 3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