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八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液体压强的应用)课件(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8.2.2液体压强的计算及应用课件(共19张PPT)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8.2.2液体压强的计算及应用课件(共19张PPT)(共19张PPT)液体压强的计算及应用知识回顾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_____。
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_____。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大大123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量的关系:p=ρgh深度单位:m压强单位:Pa密度单位:kg/m3一、液体压强的计算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S平面上方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平面受到的压强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rSh例题有人说,“设想你在7 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压力的大小相当于1 500个人所受的重力!”海水压力真有这么大吗?请通过估算加以说明。
则7 km深处海水的压强为因为是估算,海水密度取ρ =1×103 kg/m3,g取10 N/kg,脚背的面积取S=130 cm2=1.3×10-2 m2。
解:p=ρgh=1×103 kg/m3×10 N/kg×7×103 m=7×107 Pa脚背受的压力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 kg,所受重力假设脚背所受压力的大小相当于n个成年人所受重力利用公式计算时,密度单位必须用kg/m3,深度单位必须用m。
例题F=pS=7×107 Pa×1.3×10-2 m2=9.1×105 NG=mg=60 kg×10 N/kg=6×102 N二、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应用实例——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互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假设容器底部有一竖直膜片,分析其两侧所受压强p1与p2的大小关系。
如果将竖直膜片取出,会发生什么现象?右侧液面下降,最后当液体静止时,两侧液面相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8.2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共32张PPT)

(1)公式的含义:液体的压强大小 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成正比.在同种液 体中,深度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在 同一深度处,密度越大的液体产生的压 强越大.
(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g=9.8 N/kg, h的单位是m, ρ的单位是kg/m3, 压强p的单位是Pa. 注意:液面是指液体的自由表面,不
.
由此可知小活塞处面积小,对应的压力 也小,大活塞处面积大,对应的压力也大.
F1 S1
F2 S2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的容器A,
B,C盛满同种液体. 用pA,pB,pC和FA,FB,FC 分别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则( B )
A. pA= pB =pC; FA>FB>FC B. pA= pB =pC;FA= FB =FC C. pB>pC>pA; FA= FB =FC D. pA>pB>pC ;FA= FB =FC
液体压强的大小
S:底面积
ρ
ρ:液体密度
h:液柱高度
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推导步骤: (1)推导液柱的体积:V=Sh. (2)推导液柱的质量:m=ρV=ρSh. (3)推导液柱对平面的压力: F=G=mg=ρgSh. (4)推导液柱对平面的压强:
p F gSh gh.
SS
对公式p=ρ gh的理解:
缸,重为30 N,其底面积为1 200 cm2, 鱼缸内装有0.2 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 kg.求:(取g =10 N/kg)
(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解:(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G=mg=27 kg×10 N/kg=270 N.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p=ρgh=1.0×103 kg/m3×10 N/kg×0.2 m=
(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g=9.8 N/kg, h的单位是m, ρ的单位是kg/m3, 压强p的单位是Pa. 注意:液面是指液体的自由表面,不
.
由此可知小活塞处面积小,对应的压力 也小,大活塞处面积大,对应的压力也大.
F1 S1
F2 S2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的容器A,
B,C盛满同种液体. 用pA,pB,pC和FA,FB,FC 分别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则( B )
A. pA= pB =pC; FA>FB>FC B. pA= pB =pC;FA= FB =FC C. pB>pC>pA; FA= FB =FC D. pA>pB>pC ;FA= FB =FC
液体压强的大小
S:底面积
ρ
ρ:液体密度
h:液柱高度
液体压强的大小
公式推导步骤: (1)推导液柱的体积:V=Sh. (2)推导液柱的质量:m=ρV=ρSh. (3)推导液柱对平面的压力: F=G=mg=ρgSh. (4)推导液柱对平面的压强:
p F gSh gh.
SS
对公式p=ρ gh的理解:
缸,重为30 N,其底面积为1 200 cm2, 鱼缸内装有0.2 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 kg.求:(取g =10 N/kg)
(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解:(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G=mg=27 kg×10 N/kg=270 N.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p=ρgh=1.0×103 kg/m3×10 N/kg×0.2 m=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2节研究液体的压强

工程地质学研究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工程建设中地质问题的科学,涉及地基稳定性、地下 水运动等问题。液体压强在工程地质学中有重要应用,如基坑降水、地 基加固等工程措施都需要考虑液体压强的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5
1.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且 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2.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 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 产生的压强也越大。
3. 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加 深对液体压强概念和影响 因素的理解。
04
液体压强的应用
连通器的原理与应用
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内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 动时,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p = F/S,其中p为压强,F为压力, S为受力面积。
推导过程
根据压强的定义,压强是单位面 积上所受的压力。因此,可以通 过测量受力面积和所受压力来计 算压强。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02
01
03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公式p = ρgh表示,其中p 为压强,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深度。
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可以用公式p = ρgh表示,其中p为压强,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h为深度。
03
液体压强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和变化规律,理解液体压强的 概念和影响因素。
应用实例
军事上用于水下侦察、扫雷、布雷、运输物资和人员等;民用方面可用于海洋 资源开发、海洋科学考察和海上运输等。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工程建设中地质问题的科学,涉及地基稳定性、地下 水运动等问题。液体压强在工程地质学中有重要应用,如基坑降水、地 基加固等工程措施都需要考虑液体压强的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5
1.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且 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2.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 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 产生的压强也越大。
3. 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加 深对液体压强概念和影响 因素的理解。
04
液体压强的应用
连通器的原理与应用
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内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 动时,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p = F/S,其中p为压强,F为压力, S为受力面积。
推导过程
根据压强的定义,压强是单位面 积上所受的压力。因此,可以通 过测量受力面积和所受压力来计 算压强。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02
01
03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公式p = ρgh表示,其中p 为压强,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深度。
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可以用公式p = ρgh表示,其中p为压强,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h为深度。
03
液体压强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和变化规律,理解液体压强的 概念和影响因素。
应用实例
军事上用于水下侦察、扫雷、布雷、运输物资和人员等;民用方面可用于海洋 资源开发、海洋科学考察和海上运输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课件 (新版)沪科版

4、连通器是上端____开__口___,下部 ____连__通___的容器.只有往连通器中注入 ____同__种___液体,而且当液体__不__流__动_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才会保持相平.
课堂练习
5、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 〔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 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那么A〔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D〔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 B.图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压强大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图甲压强大
课堂练习
8、如下图容器中装满水,当阀门A和 阀门B翻开后,水不流动时
(C )
A.左管中水面最高 B.右管中水面最高C.左右 两管水面一样高 D.中间 容器水面最高
探究新知
1、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实验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没 有 水 时 , 橡 皮 膜 平 坦
向受当 下到倒 凸重入 出力水 。作时
用, ,由 橡于 皮液 膜体
外具当 凸有倒 出流入 。动水
性时 ,, 橡由 皮于 膜液 向体
底部凸出的橡皮膜说明: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侧壁凸出的橡皮膜说明: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科学探究:第2节 液体的压强课件 〔新版〕沪科版
导入新知
情景引入:观察
导入新知
情景引入:思考
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
素养目标
1. 通过实验掌握液体压强的规律、特点;
2.会用液体压强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会推理并记住液 体压强的公式; 4.会计算液体的压强等相关计算问题; 5.掌握连通器的概念及工作原理,知道连通器 在生活中运用; 6.了解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课堂练习
5、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 〔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 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那么A〔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D〔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 B.图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压强大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图甲压强大
课堂练习
8、如下图容器中装满水,当阀门A和 阀门B翻开后,水不流动时
(C )
A.左管中水面最高 B.右管中水面最高C.左右 两管水面一样高 D.中间 容器水面最高
探究新知
1、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实验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没 有 水 时 , 橡 皮 膜 平 坦
向受当 下到倒 凸重入 出力水 。作时
用, ,由 橡于 皮液 膜体
外具当 凸有倒 出流入 。动水
性时 ,, 橡由 皮于 膜液 向体
底部凸出的橡皮膜说明: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侧壁凸出的橡皮膜说明: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 8.2科学探究:第2节 液体的压强课件 〔新版〕沪科版
导入新知
情景引入:观察
导入新知
情景引入:思考
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
素养目标
1. 通过实验掌握液体压强的规律、特点;
2.会用液体压强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学会用压强计测量压强,会推理并记住液 体压强的公式; 4.会计算液体的压强等相关计算问题; 5.掌握连通器的概念及工作原理,知道连通器 在生活中运用; 6.了解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液体压强应用PPT课件

无论容器形状如何变化, 只要液体高度不变,其底 部受到的压强就不变。
02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及推导
计算公式介绍
01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
02
p 表示液体压强,ρ 表 示液体密度,g 表示重 力加速度,h 表示液面 高度。
03
压强单位:帕斯卡(Pa)
04
1 Pa = 1 N/m²,表示 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 压力为1牛顿。
压强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 斯卡(Pa),1Pa=1N/m²。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
重力作用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会向下流动并挤压容器底部和侧壁,从而产生压强。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使得液体能够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同时也 会对容器壁产生压强。
液体压强特点与性质
特点 液体压强具有方向性,垂直于作用面;
流体静力学
研究液体在静止状态下压 强的分布规律,以及液体 对容器壁面的压力等问题。
流体动力学
研究液体在运动状态下的 压强、流速、流量等参数 的变化规律。
流体力学实验方法介绍
实验设备
包括压强计、流量计、流速仪等 测量设备,以及实验管道、阀门、
泵等辅助设备。
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液体的压 强、流速、流量等参数,分析参数 之间的关系,验证流体力学理论和 模型。
根据公式p = ρgh,可计算出水坝底 部受到的压强为1.0×10³ kg/m³ × 10N/kg × 100m = 1.0×10⁶ Pa。
实例二:计算潜水员在水下受到的压 强
已知潜水员所在深度为20m,水的密 度为1.0×10³ kg/m³,g取10N/kg。
根据公式p = ρgh,可计算出潜水员 在水下受到的压强为1.0×10³ kg/m³ × 10N/kg × 20m = 2.0×10⁵ Pa。
02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及推导
计算公式介绍
01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
02
p 表示液体压强,ρ 表 示液体密度,g 表示重 力加速度,h 表示液面 高度。
03
压强单位:帕斯卡(Pa)
04
1 Pa = 1 N/m²,表示 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 压力为1牛顿。
压强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 斯卡(Pa),1Pa=1N/m²。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
重力作用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会向下流动并挤压容器底部和侧壁,从而产生压强。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使得液体能够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同时也 会对容器壁产生压强。
液体压强特点与性质
特点 液体压强具有方向性,垂直于作用面;
流体静力学
研究液体在静止状态下压 强的分布规律,以及液体 对容器壁面的压力等问题。
流体动力学
研究液体在运动状态下的 压强、流速、流量等参数 的变化规律。
流体力学实验方法介绍
实验设备
包括压强计、流量计、流速仪等 测量设备,以及实验管道、阀门、
泵等辅助设备。
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液体的压 强、流速、流量等参数,分析参数 之间的关系,验证流体力学理论和 模型。
根据公式p = ρgh,可计算出水坝底 部受到的压强为1.0×10³ kg/m³ × 10N/kg × 100m = 1.0×10⁶ Pa。
实例二:计算潜水员在水下受到的压 强
已知潜水员所在深度为20m,水的密 度为1.0×10³ kg/m³,g取10N/kg。
根据公式p = ρgh,可计算出潜水员 在水下受到的压强为1.0×10³ kg/m³ × 10N/kg × 20m = 2.0×10⁵ Pa。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八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教学课件

“不等于”)U形管压强计两管的水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强。
提示: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水对金属盒的薄膜
有压强。使得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说明液体
内部存在压强。因橡皮膜有弹性,U形管压强计的高度差产生的
压强不等于液体内部的压强。
参考答案:不等于
探究 2 液体压强的公式 1.由实验可知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要想知道 密度为ρ的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p的准确值。如何计算液 体产生的压强?结合图写出推导出的公式。
考点 2 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
【典例2】(2013·安顺中考)如图,一桶壁上有
一缺口。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 m,缺
口处的木板长为0.2 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
10-2m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
强约为
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约为
N(g取10 N/kg)。
【思路导引】解题关键点:
S
【方法归纳】压强公式的应用 (1)p=ρgh中h指液体内部某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不是到 容器底的距离(如图)。
(2)应用: ①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②求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压强
1.(2013·泉州中考)如图所示,容器装有
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
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提示:在液体中假想一个液柱:假设水中有一个底面积为S, 高为h的圆柱形水柱,柱体底部有一薄片,如图所示
参p 考 F答案G: gV gSh gh。
SS S S p F G gV gSh ghp=gh SS S S
2.为什么潜水员在不同深度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参考答案:随着潜水员潜水深度的增加。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越 来越大。潜水员就需要穿上不同的潜水服来抵抗水的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课件沪科版上课用

分析:知道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的公式求出挡板受到的压强;又知道挡板的面积,利用压强的定义 式求挡板受到水的压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求出,要用挡板堵住这个洞,至少需要的压力.
已知:ρ水=1.0×103kg/m3 h=3.5m g=10N/kg s=0.2m2 求:F
= 1.0×103kg/m3 × 10N/kg × 3.5m
实验表明:影响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 液体的深度。
1.如图一所示,容器中盛有水,a、b、c、d是水中的四点,其中压强最大的是( ) d点
2.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图十九中所示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 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 )
甲 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
d点 2.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图十九中所示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 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 )
甲 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
一、液体压强的应用 1、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里只有同一种液体时,各部分直接及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同一高度
锅炉水位计
喷泉
在水渠通过公路的地方,为了不妨碍交通,修筑于路面下的涵洞,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再翻到地面上来,形状有管 形、箱形、及拱形等。它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
过路涵洞
(4)想一想:
在房屋装修时,为了在墙上画一条水平线,工人师傅常拿一根装有水的长透明塑料软管,贴着墙面在软管两端的水
已知:ρ水=1.0×103kg/m3 h=3.5m g=10N/kg s=0.2m2 求:F
已知:ρ水=1.0×103kg/m3 h=3.5m g=10N/kg s=0.2m2 求:F
= 1.0×103kg/m3 × 10N/kg × 3.5m
实验表明:影响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 液体的深度。
1.如图一所示,容器中盛有水,a、b、c、d是水中的四点,其中压强最大的是( ) d点
2.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图十九中所示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 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 )
甲 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
d点 2.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图十九中所示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 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 )
甲 A.甲位置最大 B.乙位置最大 C.丙位置最大 D.三个位置一样大
一、液体压强的应用 1、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里只有同一种液体时,各部分直接及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同一高度
锅炉水位计
喷泉
在水渠通过公路的地方,为了不妨碍交通,修筑于路面下的涵洞,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再翻到地面上来,形状有管 形、箱形、及拱形等。它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
过路涵洞
(4)想一想:
在房屋装修时,为了在墙上画一条水平线,工人师傅常拿一根装有水的长透明塑料软管,贴着墙面在软管两端的水
已知:ρ水=1.0×103kg/m3 h=3.5m g=10N/kg s=0.2m2 求: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课件

随堂训练
解:
二、如何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
(1)思路:利用模型法设想在液面下有一深度为h、 截面积为S的液柱。计算这段液柱产生的压强,就能得 到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公式。
h
h
S
h
h
1.这个液柱的体积:V=Sh
S
2.这个液柱的质量:m=ρV=ρSh
3.这个液柱对平面的压力是:
F=G=mg=ρgSh
4.平面受到的强
(4)实验记录表格
序 液体 深 橡皮膜 压强计液
号
度 方向 面高度差
/cm
(小格数
)
1
水 3 向下
2
6 向下
3
9 向下
4
9 向侧方
5
9 向上
6 盐水 9 向下
1.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对比序
号1,2,3
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以对 比序号 3,6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内部方向的关系可
A
h
h A
h
A
h
A
讲授新课
解:
课堂小结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液体具有重力 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
体 压
液体压强的特点
的压强都相等
强
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的 特
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点
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p=ρgh
随堂训练
1.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重力而产生的,因此液体内 部的压强方向总是向下的 B.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 一些 C.在液体的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一般不同 D.凡是和液体接触的物体或物体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讲精析】选C。本题考查连通器的特点。U形管是个连通 器,静止时各管中液面总是相平的,故选C。
【方法归纳】连通器的应用 (1)识别连通器:①两端开口;②底部连通。 (2)判断液面是否相平:
(3)判断液体是否流动:
1.(2013·威海中考)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 作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是上端开口、 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A、B、D中的容器均符合这一特点,故 均是连通器;C中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不是连通器。
4.(2012·岳阳中考)如图船闸中,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组
成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
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及连通器原理。船闸 利用了连通器原理,仅阀门A打开,上游和闸室组成连通器。由于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大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较大, 因此为了安全,拦河大坝往往修成“上窄下宽”
“=”)h2。说明连通器的特点是 ______。
提示:因为液片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作用,液片AB左右 两边受到的压力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液 片AB左右两边的面积都是S,又F1=F2,所以p1S= p2S,故p1=p2 即ρ液gh1=ρ液gh2,因为液体的密度相同所以h1=h2。液体静止 时,液片AB左右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说明连通器的特点是液体 不流动时,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 = = 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 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标准答案】 左管中的水将上升并且与右管始终相平。
5.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连,管中间有一阀门K,
现甲、乙两容器内装有水,且水面相平。当阀门K打开后,管中
的水将
,理由是
。
【解析】本题考查连通器的特点。把甲、乙两容器看作连通器, 则静止时各容器水面是相平的,水不流动。 答案:不流动 连通器静止时各容器水面是相平的,水不流动
6.楼房的排水系统是一个连通器装置,洗手间的洗手盘、马桶、
2.一台水压机大活塞的半径是小活塞半径的2倍,如果在小活塞 上加500 N的压力,则大活塞能顶起物体的重量为( ) A.1 000 N B.2 000 N C.250 N D.125 N
【解析】选B。本题考查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
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就是帕斯卡
定律。知道大小活塞的半径关系能计算出其面积关系,再根
现象:向上压活塞时,加在底部水面上的压强通过
传递到球形容器的橡皮膜上,使橡皮膜向外凸,
由此可见密闭液体传递压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加在
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_____________
地被液体向
方向传递,这就是_______
定律。
提示:因为球形容器是倒放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不是由于水的 重力产生的,只有液体的下表面受到了重力的压强,压强通过水 传递到橡皮膜,使橡皮膜向外凸,各个方向的橡皮膜都向外凸,说 明液体传递压强是向各个方向的。 参考答案:水 密闭 不变 各个 帕斯卡
塞向上运动。
提示:由实验现象可知,活塞不能静止。由图可知加在小活塞 上水的传压递强给p大1活=SG塞1 ,产压生强的p1力被为大F小2=不p变1S地2=向SG1 各S2个,S方2>向S传1,所递以,通F过2>G,活 塞向上运动。
参考答案:不会 大小不变 正比 大于
3.请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帕斯卡定律工作的工具。 参考答案:液压千斤顶、液压机
据小活塞上的压力和帕斯卡定律即可计算出大活塞上的压力。
由于大、小活塞的半径之比是2∶1,故其面积之比是4∶1,
已知小活塞压力F1是500 N,根据帕斯卡定律可知两活塞的压
强相等,即p1=p2,据p=SF
,所以 F1
S小
F2 S大
,F2
S大 S小
F1
4×500 N=2 000 N,所以在大活塞上能举起2 000 N的物体。
F1 F2
2.公式:___S_1 __S_2__。 3.应用:液压机、液压千斤顶。
考点 连通器的特点及应用 【典例】如图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 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B管中的水面 B.低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思路导引】明确连通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细玻璃管与一个带喇叭口的玻璃管间用软胶管相连。如图所示。 内有一定量的水,当喇叭口慢慢向上移动时,左管内水面怎么变 化?
【学生自答】 下降
【教师点评】 ①错误之处:受生活习惯的影响认为一端上升另一端就下降,没 有掌握连通器的特点。 ②连通器的特点: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 高度总是相平的。当喇叭口向上移动时,使两管内水面同时上升, 根据连通器原理,由于两边的压强要相等。两管水面始终相平。 因此,左管中的水将上升并且与右管始终相平。
一、连通器 1.定义:上端_开__口__、底部_互__相__连__通__的容器。 2.特点:_静__止__在连通器内的_同__一__种__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 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_同__一__水__平__面__上。 3.应用:茶壶、水塔的供水系统、船闸等。
二、液体压强的传递 1.帕斯卡定律:加在_密__闭__液__体__上的压强,能够_大__小__不__变__地被 液体向_各__个__方__向__传递。
的。
提示:(1)静止 相平 (2)静止 相平 相平
1.什么叫连通器? 2.连通器有什么特点? 3.帕斯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4.液压机的原理是什么?
探究 1 连通器及其应用
结合“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活动1中,茶壶的壶身与壶嘴,就构成了一个两端
、
底部相
的容器,这种容器叫连通器。
参考答案:开口 连通
第二课时 液体压强的应用
体验 液体压强的传递 活动1:观察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壶,如图甲。
活动2:观察容器乙、丙中水面。
(1)活动1中,茶壶放在桌面上,水是
(选填“流动”
或“静止”)的,壶嘴与壶身内的水面
。
(2)活动2中,乙容器的水
(选填“流动”或“静
止”),两管中水面是
的。丙有多个支管,水
不流动时,各个管中水面是
3.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连通器的例子? 提示: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连通器的例子,如茶壶、锅炉水位计、 船闸、乳牛自动喂水器等。 参考答案:茶壶、锅炉水位器、船闸、乳牛自动喂水器等。
探究 2 液压机
结合“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实验:如图,在球形容器内注满水,用活塞向上推
压,观察球形容器上橡皮膜的变化。
2.小实验:如图甲,两个活塞上放置两个相同的砝码后,活塞是
否会保持静止?
。试解释其原因。
原因:如图乙,两个活塞与同一个容器的液体相接触,施加在小
活塞上的压强被液体
地传递给大活塞,大活塞上
便可以产生一个与其表面积成 _______________的力F2,这个力 (选填“大于”或“小于”)加在大活塞上砝码的重力,所以活
地漏等装置均与地沟相连,为了防止地沟的臭气从下水道冒出,
特意在排水管端安装一个
,用清水封堵臭气,这是应
用了
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应用。U形存水弯头是一个连通器, 正常使用时应充满水,这样就可以把地漏与下水道的空气隔开。 若U形存水弯头内没有存满足够的水,甚至是干的,就使得住户 卫生间的地漏与室外下水道相通,从而使臭气外溢。 答案:U形存水弯头 连通器
3.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
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
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
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
在
。
【解析】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应用。连通器是指两端开口底部相 连的容器,此塑料软管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根据其特点可知,当里 面装入同种液体时,静止时液面相平,所以液面位置在同一水平 面上。 答案:连通器 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线上)
2.为什么静止在连通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思路:液体静止时,在底部中间取一液片,如
图所示,液片AB左右两边受到的压力分别是
F1和F2,F1
(选填“>”“<”或“=”)
F2。液片AB左右两边受到的压强分别是p1和
p2,p1
(选填“>”“<”或“=”)p2。液片AB左右两边液
柱的高度分别是h1和h2,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