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区概况

合集下载

雅安市地理环境

雅安市地理环境

雅安市地理环境
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大渡河上游,是川西北的一个重要城市。

该地区地势复杂,山地地貌居多,主要包括大熊猫栖息地、峡谷、河流等地质特征。

雅安市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寒冷。

这种气候条件为雅安市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吸引了众多动植物栖息繁衍。

自然景观
雅安市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其中,知名的都江堰景区位于雅安市境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

此外,雅安市还拥有众多瀑布、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自然景观与雅安市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展现了雅安市独特的风貌。

生态环境
雅安市地理环境的特点之一是其丰富的生态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栖息生活,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雅安市还保留着大片原始森林和湿地,为各类植物提供了生长繁衍的乐土。

雅安市注重生态保护,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结
雅安市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独特的地势、气候和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雅安市正努力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地理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四川雅安简介

四川雅安简介

四川雅安简介
四川雅安位于中国西南部,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坐落在岷山和大巴山之间,是川西岷山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

雅安市地域辽阔,总面积达到 15,000 平方公里,人口约为 600 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25% 左右,主要有彝族、藏族、羌族、布依族等。

雅安市具有较长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雅安市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是一个旅游胜地。

雅安市有许多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例如成都熊猫基地的雅安分基地、九寨沟、四姑娘山、康定情人谷等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行者前来游玩。

除了旅游业之外,雅安市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雅安市的经济以工业、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其中茶叶、水泥、电力、有色金属等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成为雅安市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雅安市政府还在积极推进“绿色雅安”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让雅安市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总的来说,雅安市是一座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它
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访和观光。

在未来的发展中,雅安市将继续发扬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城市。

分析四川雅安的经济地理

分析四川雅安的经济地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你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

要求:首先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状况,(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等)社会经济状况(行政,人口,交通,通讯条件,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等)接着,详细介绍第三产业的状况,如:主要产业,产品,产品销售地等。

最后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概念,解释经济发展机制。

1.雅安市自然概况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北靠成都市、阿坝州,东邻乐山、眉山市,西连甘孜州,南接凉山州,地理坐标29°59′N 103°00′E。

境内山脉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约占总面积的94%,丘陵平坝极少,仅占6%,主要山脉皆属邛崃山系和大雪山系。

(1)地貌特征为:本市地貌特征明显,地势起伏大,山脉与地质构造线一致,层状地貌明显,单斜山(或丘)具有规律性分布,山脉走向制约着自然地理环境。

按海拔高度和切割深度划分成丘陵平坝及山地两种类型。

①丘陵平坝。

相对高度小于100m的丘陵,分布于海拔l 000m 以下东部宽敞的向斜带,其形态受岩性和岩层产状构造所控制。

由白垩系、下第三系紫色砂、泥(页)岩形成者,多呈单斜丘,而方山丘仅在向斜槽部才偶尔见到。

由第四系粘土、砾石堆积层侵蚀而成者,则成台状丘。

平坝分布在河流两岸,按其形态和成因,有河成阶地平坝和洪积扇平坝两种。

②山地。

该市最低海拔为515m,属山地范畴。

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山地高度分类方案,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在该市均有分布。

低山(海拔500m~l 000m)占全市总面积的16.28%,主要分布在东部名山、雨城、芦山一带。

中山(海拔1 000m~3 500m)分布最广,除名山外,其余各县都居主要地位,占全市总面积的67.44%。

高山(海拔3 500m~5 000m)集中分布在市境北、西北及西部,天全西部,石棉西部及西南等地,峰峦重叠,谷地幽深,占总面积的6.12%。

极高山(海拔5 000m以上)仅呈点状分布于北、西北及西南边缘。

雅安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总结

雅安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总结

雅安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总结一、引言社会调研是指对一个社会、一个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现象进行综合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社会调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社会实践调研团队选择了雅安作为调研地点,通过调研探讨了雅安社会的基本情况、社会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本报告将从雅安社会的基本情况、社会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建议和解决方案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雅安社会的基本情况雅安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北部,是雅砻江流域的中心城市,被誉为“天府之麓、四川明珠”。

雅安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大渡河与康定河下游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雅安市下辖6个县和1个区,总面积14946平方公里,总人口428.5万。

雅安地处岷江上游,气候凉爽,四季分明。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雅安市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特产丰富,尤其以熊猫闻名。

在经济方面,雅安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矿产资源。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雅安市的工业和服务业也在逐渐壮大,正在逐渐向现代化的城市发展。

但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地区,雅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还比较低,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三、雅安社会问题1. 经济发展不平衡尽管雅安市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发展历史的原因,雅安市的经济发展不够平衡。

市区的经济相对发达,而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明显。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 环境问题雅安市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一方面带来了旅游业和农产品销售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市区和农村地区都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问题。

尤其是雅安市的水资源和空气质量都亟待改善,这已经成为影响雅安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雅安概述

雅安概述

概述(雅安)一、雅安基本情况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38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

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

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

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全辖面积15314平方千米,人口153万。

交通以成雅高公速公路最为重要,国道318、108及省道210、305、211穿越市境。

雅安历史悠久,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

雅安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天然氧吧,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素有雅雨、雅鱼、雅女"三绝"美誉。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79%,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量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

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的"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是全省乡村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

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2006年,以雅安为主要核心区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雅安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发源地,是全球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雅安是国家水电基地,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占全省的10%,2011年装机将达1000万千瓦。

二、机构变革情况1951年11月,雅安第一个信用社—大兴乡信用社合作社成立。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信用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不断发展。

1955年,全国掀起“三大合作”高潮,全区信用合作机构猛增到154个。

雅安地区概况

雅安地区概况

2 地区概况雅安市北部山南延到西部,与北部南延的会合。

西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伸入市域。

南部和有大相岭与小相岭。

全市地形呈北、西、南地势高,东部地势较低的地理格局。

西南、西北边缘地带的极高山(海拔超过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其中石棉与、交界的无名山顶海拔5793米,为本市最高峰。

高山(海拔3500~5000米)分布于宝兴、天全西北部和石棉西南部等地,相对高差可达1000~2000米,此两类地形占全市总面积21%。

分布于各县区的中山(海拔1000~3500米)占总面积69%,范围广,面积大。

低山(海拔500~1000米)仅占4%,主要在雨城区和名山一带。

丘陵与平坝占总面积的6%,多集中于河谷两侧,以青衣江两岸最多。

河谷东端出境处海拔627米,为全市最低点。

雅安是国家水电基地,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占全省的10%,可建立世界罕见的阶梯式水力发电站群,2011年装机将达1000万千瓦。

雅安地区就地貌看,介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

就地质构造单元看,位于四川东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之间。

就地槽区与地台区下分的构造单元看,雅安地区占有川东地区的龙门山褶断南段,康滇地轴北段,峨眉断块西部以及四川中台拗次级构造单元芦山褶断束大部。

宝兴县西部及天全县西北角,属于西部地槽区的平武金汤复背斜构造单元;石棉县西部地区属于地槽区丹巴复背斜和三垭复背斜构造单元。

两大构造区的地缝合线——龙门站、鲜水河、安宁河三大断裂带,正穿过芦山、宝兴、天全、石棉四县境内。

就构造系看,川滇南北构造带、北东走向的龙门山褶断带,金汤弧形构造带、走向互异的峨眉断块,均在雅安地区交汇。

因此,地壳运动的活动性和不均一性表现非常突出,地冒显得特别复杂。

雅安地区地貌无论从地貌形态类型、地貌成因类型看,都表现复杂多样。

形态上,虽以山地为主,但是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河谷阶地、浅丘、平坝,种类齐全。

成因上,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单斜地貌、褶曲地貌、断层地貌、河流袭夺地貌,种类繁多。

雅安市基本情况

雅安市基本情况

雅安市基本情况目录:一、基本概况二、地方特产三、雅安经济状况四、旅游景点五、交通状况六、文化底蕴一、基本概况1、人口:153万;2、面积:15314平方千米3、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4、行政类别:地级市5、地理位置:四川省中部,、川滇西公路交汇处,距140公里。

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

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6、下辖地区:共7县1区:和、、、、、、7县。

市政府驻雨城区。

①芦山县:地理位置以及基本情况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属雅安,盆地周山区县.北与汶川,东北与崇州、大邑县,东南与邛崃,南与雨城区,西南与天全县,西北与宝兴县相连。

距成都180公里,县城至雅安市区31公里,幅员面积1364平方公里,辖6镇9乡,全县总人口118052人。

芦山县经济商贸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61759万元,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19370万元,增加1070万元,增长%;第二产业26034万元,增加4772万元,增长%;第三产业16355万元,增加1445万元,增长%。

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74410万元,增加8657万元,增长%。

城市职工人均收入10939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130元,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2106元。

乡镇企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900万元,增12%;完成产值66335万元,增%;销售收入61281万元,增%;实现利润4695万元,增%;完成税金804万元,增%。

芦山县物产资源芦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资源可开发量57万千瓦,已开发10万千瓦;森林面积57万亩,活立木储量4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2万亩,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有大、小熊猫,金丝猴.羚羊。

苏门羚、贝母鸡、水獭,布氏哲罗鲑以及兰花等珍稀观赏动植物。

雅安市基本情况

雅安市基本情况

一、雅安市的基本情况雅安市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缘,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省会成都120公里,毗连全国第二大藏区、全国第一大彝区、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雅安在解放初期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并入四川设雅安专区,2000年12月撤地建市。

全市辖雨城区及名山、天全、芦山、宝兴、荥经、汉源、石棉7县,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5万。

市区城区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1万,全市城镇化率为36.56%。

雅安历史悠久,境内有著名的“富林文化”遗址、邓通造币遗址、南丝绸之路遗迹和大量珍贵的汉代文物。

全市8县(区)全部被命名为革命老区,是重要的红色旅游地区。

全市森林覆盖率62%,空气质量长期优于国家二级,出境断面水质国家二类,素有“天然氧吧”、“天府之肺”的美称。

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全市大熊猫活体储量300只左右,占四川大熊猫总量的1/3以上。

雅安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茶有2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和1100多年的贡茶历史,史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千古名句。

雅安是国家规划的十大水电基地之一和全国第三个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地区。

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1601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1322万千瓦,约占全省水能经济可开发量的1/10、全国水能经济可开发量的1/40,今年建成装机将达1300万千瓦,水电开发程度居全省第一。

雅安是全省五大资源富集区之一,除水电资源外,雅安还拥有丰富的矿产、天然气、林竹、茶叶、绿色食品、中药材等自然资源,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62种,矿产地560处,查明储量的矿产30种,有被专家称为第二国宝的碲铋矿,其中:石棉矿储量居全国第二,铅锌矿储量居全省第三,锰矿产量占全省的50%以上,芒硝储量占全省62%以上,大理石、花岗石、菱镁矿、铝土矿等矿种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雅安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从全省下游跻身中游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安概况
厚德博世川西南团队 李华阳 20171203
目录
前言
一、历人口
五、交通 六、区域经济 结束语
前言
• 雅安,四川省地级市,原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随 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 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 麓,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 距成都仅115公里。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 民族走廊"之称。 • 雅安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 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 场"的壮丽诗篇。 • 雅安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新兴的旅游城和四川 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有"雨城"之称。
二、行政区划
雅安市下辖2个市辖区(雨城区、名山区),6个(县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 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
三、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长江上游,域跨北纬28°51′10″—30°56′40″,东经 101°56′26″—103°23′28″之间,东北邻成都市、东邻眉山市、东南邻乐山市、西连甘孜藏 族自治州、南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 地带,是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 雅安市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雅安北部邛崃山南延到西部二郎山,与北部南延的夹金山会合。西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 的大雪山伸入市域。南部和东南部有大相岭与小相岭。全市地形呈北、西、南地势高,东部 地势较低的地理格局。西南、西北边缘地带的极高山(海拔超过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其 中石棉与康定、九龙交界的无名山顶海拔5793米,为本市最高峰。高山(海拔3500~5000米 )分布于宝兴、天全西北部和石棉西南部等地,相对高差可达1000~2000米,此两类地形占 全市总面积21%。分布于各县区的中山(海拔1000~3500米)占总面积69%,范围广,面积 大。低山(海拔500~1000米)仅占4%,主要在雨城区和名山一带。丘陵与平坝占总面积的 6%,多集中于河谷两侧,以青衣江两岸最多。河谷东端出境处海拔627米,为全市最低点。
五、交通
铁路 成都(朝阳湖)至雅安段铁路可研报告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复,该铁路为客货混运双线铁路,客 运线接入成蒲城际铁路,货运线接入成昆铁路彭山站, 雅乐铁路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项目预可研报告已完成。 雅安南下铁路规划的是雅安至甘洛铁路,该项目规划研究报告已基本完成。 机场 雅安市名山区建设支线机场,占地1800亩,拟建成4C级国内支线机场,主要建设内容为长2200 米宽50米的跑道、联络道、迫降场、停机坪、机库、航站楼、油库以及生产辅助设施及生活服务 设施等。项目在保证飞行安全和满足运营基本功能需要,还兼顾国防建设需要。 雨城区、名山区、天全县、芦山县、荥经县、汉源县等六个县(区)设立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交通投资 2014年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3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15.81亿元;二级路 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84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780公里,其中:通乡公路建设108.4公里, 通村公路建设671.81公里。 客货运输 全年完成客运量2987.1万人,增长0.2%,完成客运周转量10.67亿人公里,增长3.3%,完成货运 量5058.4万吨,下降3.7%,完成货运周转量635693万吨公里,增长19%。
五、交通
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川藏、川滇西公路交汇处,距成都140公里。 国道108和318线穿城而过,雅泸高速公路、成雅高速公路与之相连,国道108、318线,G5京昆高速 均经过雅安。成都新南门旅游集散中心、石羊场汽车站每日有客运班车到达雅安。经成雅高速公路到 雅安仅一个半小时车程。雅安至景区每日有数十班客车往返,有出租车运行。 公路 成雅高速公路、乐雅高速公路直达雅安市区。 乐汉高速公路、雅康高速公路均在建设中,雅马高速公路雅安至宝兴段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雅安市交通便捷,成雅高速公路连接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空间距离128公里,时间距离1个小时,国 道318 线、108线贯穿全境;乐雅高速也已经通车。雅安处于香格里拉、攀西阳光、海螺沟冰川三大 旅游精品景区连线和多条黄金旅游线路交叉重叠的节点上,是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景观大道—— 川藏线的起点,是进入大香格里拉的东大门,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上的大驿站;以雅安城区为中心, 在半径15~30公里以内,蒙顶山、碧峰峡、大熊猫基地、周公山温泉、上里古镇等旅游景区环抱四 周,城市和景区紧紧相连,互为依托。
一、历史沿革
• 五代时(公元934年)于雅州增设永平军节度使和碉门安抚司(今天全城西)。 •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雅州治所,由今雅安多营坪迁到苍坪山麓(今雨城区 )。 • 元宪宗8年(公元1258年)雅州属嘉定府治,并增置天全招讨司(今天全县城和始阳镇),统属陕西 行省吐番本部宣慰使司管辖。明代地方政权实行府、州、县3级制。雅州辖芦山、名山、荥经。州治在 今雨城区。
一、历史沿革
• 西魏废帝2年(公元553年)平蜀以后,始移民垦殖,设蒙山郡(治所今雅安多营),领辖始阳(县治 今雅安多营),蒙山(今名山蒙阳镇)2县。周武帝天和3年(公元568年)改蒙山郡分置黎州、沈黎 郡。
• 隋仁寿4年(公元604年)废郡置雅州。炀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废雅州置临邛郡,领有芦山、名山 、始阳(州治)等县。
雅安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63812人,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4093人,文盲率由6.43 %下降为 4.23%,下降2.2个百分点。
四、人口
名族详情 雅安历来有“民族走廊”之称,有16个民族乡,主要分布在石棉县、汉源县和宝兴 县,民族地区幅员面积占全市幅员总面积的30%。有以有彝族、藏族、羌族、苗 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 族、壮族、傣族等2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 。
一、历史沿革
雅安历史悠久,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战国时期,在秦惠文王更元9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置蜀郡。在该区开青衣道,置邮传。继 后,羌人沿青衣江徙入雅安,是为青羌,即青衣羌国故地。战国后期(公元前222年),秦灭楚, 迁楚遗族严道(庄道)入蜀,立严道县(治所荥经)。隶属蜀郡,这是雅安最早的建置。 西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改置沈黎郡(治所今汉源县),辖严道县(王莽时改名严治, 今荥经、雅安等地)、青衣县(今芦山县)、徙县(今天全始阳镇)、旄牛县(今汉源九襄镇)等 地。 武帝天汉4年(公元前97年)撤销沈黎郡合并于蜀郡,设置西部都尉府,一治旄牛,主管外羌(今 汉源一带);一治青衣,主管汉民(今雅安、芦山一带)。 东汉安帝延光元年(公元123年)改蜀郡西部都尉为蜀郡属国,辖县未变。灵帝时(公元168年) 改置汉嘉郡(治所今芦山),领辖4县,并包括今甘孜州大部及凉山州一部分。 牛背山云海 牛背山云海 晋初仍汉嘉郡,成汉又分置沈黎郡。东晋后汉嘉郡废,县迁地侨置。南北朝时政权荒废,公元347 年后战乱不已,变革纷繁,本区建置之县,大多迁徙,附设于外地州郡。这一时期的建置辖属变化 很大,公元348―552年间,本区政权荒废200多年。
• 清初仍为雅州。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州为府,雅安属上川南道,辖名山、荥经、芦山、天全、 清溪、雅安6县。在此期间,清庭正式收缴了天全高、杨二土司印信封号,实行改土归流,结束了760 余年的土司统治。 • 民国初年(公元1913年)废州、府设道、县,当时的雅 安、芦山、名山、天全、荥经、汉源6县,均 属建昌道辖。1924年废道,1935年设四川省第17行政督察区,治设雅安县,辖雅安、天全、芦山、荥 经、汉源6县和穆坪设治局(今宝兴县城)。1939年西康建省,该区改设西康省第2行政督察区直至解 放。
•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推行州、县两级制,复雅州,领4县(芦山、名山、严道、百丈)。武德3 年(公元620年)增置荥经县。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58年)复为雅州,领5县,即严道(今雅安雨城 区多营乡)、芦山、名山、百丈(今名山百丈镇)、荥经。唐朝为了巩固其统治和对外扩充,还设立 了黎州(洪源郡)都督府,辖汉源(今汉源县清溪乡)、飞越(今宜东乡)、临溪(今名山茅河乡) 等县。同时还设立了若干军镇,如灵关镇(兵镇,今宝兴灵关乡)、始阳镇(兵镇,今天全始阳镇) 和川镇(兵镇,今天全县城)等,加强了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在连年战争中,雅州已成为重要的军 事、交通要道。为了对边地民族招抚内附,还设立了50多个由少数民族首领管辖的"羁縻州",以便对 少数民族的治理。
四、人口
2010年,雅安市常住人口为1507264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 零时的152284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5581人,减少1.02%。年平均减少0.1%。 全市户籍人口为1550005人。 雅安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2030户,家庭户人口为1437722人,平均每个 家庭户的人口为3.1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1人减少0.20人。 雅安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66605人,占50.86%;女性人口为740659人 ,占49.1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68下降为103.50。 雅安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43947人,占16.18%;15-64岁人口为 1099336人,占72.94%;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3981人,占10.88%。同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3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 的比重上升2.0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9个百分点。
四、人口
雅安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2337人;具 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549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57552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0437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 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