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义安区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油菜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技术应用分析

油菜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技术应用分析【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油菜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技术应用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通过对油菜生产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机械化播种、除草和收获技术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进一步对机械化技术带来的效益进行分析,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文章总结了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油菜生产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油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播种,除草,收获,效益分析,意义,发展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大,对我国油料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油菜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油菜生产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菜生产中的种植、除草、收获等环节都得到了机械化的解决。
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提高播种质量和播种速度,保证油菜的生长发育;机械化除草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油菜的生长环境;机械化收获技术可以提高收获效率,减少人工损失,保证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对油菜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机械化技术在油菜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为油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油菜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其效益,分析机械化技术在油菜生产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对现有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深入挖掘油菜生产中机械化技术的潜力,为提高油菜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通过研究机械化技术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我国油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油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应用实践分析

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应用实践分析单永权N o n g y e j i x i e一、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效益分析油菜归属于油料作物的范畴,传统的种植方式以人工手动操作为主,种植面积越大,需要的工人就越多,整体效益相对较低。
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提出及其在油菜生产中的运用,能够带来巨大的效益,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等。
1、生态效益通过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对油菜进行种植,能够显著增强土壤自身的肥力以及蓄水保湿能力,由此除了可以提高油菜的产量之外,还能减轻种植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生态效益随之大幅度提高。
2、经济效益在对油菜进行种植时,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不但能够节约人力成本,而且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与传统的手工种植相比,油菜的亩产量大幅度增加。
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提升,给种植户带来丰厚的收入,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1、油菜机械化播种(1)优选良种。
所选的油菜品种除了应经国家或是省级认定之外,还应适宜机械化种植,可以低芥酸、低硫甙的品种作为首选。
(2)确定种植区域。
为避免出现生物学混杂的现象,应当将油菜集中到一个区域内进行机械化种植,确保油菜种植区域的边界与其它作物之间的距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3)适时播种。
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对油菜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对最佳的播种时间进行确定,这是提高油菜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4)选择播种方法。
结合土壤墒情及其它相关因素,选用精量施肥播种机对油菜进行播种,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要求开展播种作业,行间距控制在30cm 。
(5)播种深度与播种量。
油菜机械化播种的深度应当控制在1.0~2.0cm 左右,过深或是过浅都可能影响油菜的成活率;播种量则应控制在3.5kg/h ㎡,若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导致播种时间推移,则可适当增加播种量。
2、田间机械化管理(1)墒情管理。
当油菜播种完毕之后,若是土壤的墒情达不到规定要求,则应当通过沟灌的方式,促进种子出苗。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

龙源期刊网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作者:王朝晖来源:《科学种养》2011年第03期油菜生产实行全程机械化的重点是机械播种和机械收获两个主要环节。
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既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籽粒清洁度,有利于秸秆粉碎还田,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从而加快油菜的区域化、规范化种植的步伐。
现将油菜生产实行全程机械化的种植技术简介如下:1. 品种选用实行机播机收的油菜宜选用产量高、抗性强、株高160厘米左右、分枝少或不分枝、分枝部位高、分枝角度小、春发性好、花期集中的品种,我地以选用秦优7号、皖油24、滁核杂1号、天禾油2号、绵油11等品种为宜。
2. 适期早播油菜的播种期直接影响油菜的安全越冬和生长发育,机播油菜要高产,适期播种是关键。
根据江淮地区常年油菜直播的实际情况,机播油菜播种期宜选在9月25日至10月5日之间。
油菜适期早播,可以提高产量。
3. 播种方式前茬水稻收获后要趁墒播种,墒情不足的,可灌跑马水造墒。
每亩播种量150~200克,用油菜专用肥或三元复合肥与种子混合均匀,实行机械条播,行间距40厘米(大小行播种的,大行50厘米,小行30厘米)。
为防止土壤失墒和降低生产成本,应实行免耕机械条播。
播种机械可选用2BG-6A型稻麦条播机并间隔封堵播种口,或采用2BG-6B型油菜直播机,进行精量播种(选用其他机型的,要调好播种行距)。
4. 适当密植当前利用小型水稻收割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收割油菜,其前提条件是要增加田间留苗密度,即每亩需留苗2万~3万株,这样分枝少、主茎较细,有利于机收。
对稀播油菜,由于分枝多,主茎较粗,收割机前进阻力大,不宜使用小型水稻收割机机收,可选择一次完成收获脱粒的联合收割机。
5. 调节成熟期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调节成熟期,使一块田的油菜同时成熟,以便于机械收获,减少收获损失。
如在油菜种子蜡熟期喷施乙烯利等催熟剂,可使油菜达到一次性收获的目的。
油菜新品种浙杂903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3 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彭玉菊
(铜陵市义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铜陵 244151)
摘 要:耕地轮作冬闲田扩种油菜是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绿色模式之一。2020 年引进杂交油菜浙杂 903,在铜
陵市义安区胥坝乡进行了示范种植,面积为 17.33hm2。2021 年 5 月 27 日机械收获,产量达 3971.04kg/hm2。该文
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秸秆粉碎 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 壤肥力,达到用地养地效果,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1.2.2 利用植保无人机对油菜病虫害统防统治,提质增 效 利用植保无人机对油菜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了农 药利用效率,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实现了农药的减量增效,提高了菜籽的品质。
(责编:张宏民)
施硼方法:先是用硼砂15kg/hm2与有机渣肥、磷钾肥 混匀基施。在基施的基础上,在薹高17cm时叶面再喷施1 次,浓度为硼砂0.1kg(先用少量50℃热水溶化)兑水50kg。 叶面喷硼选择晴天下午为宜,做到每张叶片喷湿。 2.6 加强田间管理 2.6.1 间苗定苗 机械直播播量均匀,4~5叶时定苗,留 苗45~60万株/hm2左右。 2.6.2 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除草:播种覆土后进行封杀, 用90%禾耐斯60~900mL/hm2加水600kg/hm2喷雾。苗期 除草:如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生,用17.5%快刀150mL/ hm2兑水600kg/hm2在油菜4~5叶期喷雾。 2.6.3 “三沟”配套 播种前后,开好“三沟”,有利及时排灌。
作者简介:彭玉菊(1965—),女,安徽桐城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1-06-08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油菜种植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劳动量大、效率低,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程机械化技术应运而生,为油菜种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从播种、管理、收获到加工,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械化设备和技术来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机械化设备的价格昂贵、维护保养成本高等,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研究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相关技术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为我国油菜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依赖、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推动油菜种植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我国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总结出目前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通过预测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油菜种植业的现代化、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油菜种植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减少人力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机械化技术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
机械化技术还可以推动油菜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促进油菜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提升油菜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通过研究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产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油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周梅妹油菜是一种优质的油料作物,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该作物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由于投入成本过高、劳动强度大,近几年本地油菜种植面积有所降低。
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油菜生产质量与效率亦难以有效提升。
因此要想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就必须走上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发展道路。
下面将近几年来安县大英镇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应用作简单阐述和分析。
一、油菜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特点1、可提高劳作效率相较于传统油菜种植模式来说,机械化种植可大大提高劳作效率。
通常情况下人工种植油菜的效率为0.5亩/天(仅计算播种、收割),而在种植过程中全面应用机械化设备与技术,则可达到6亩/天的高效率,并大大减轻了种植户的劳作负担。
2、可提高油菜产量合理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使种植标准达到油菜生长的最高需求,确保播种深浅一致,以及油菜播种时种子可均匀撒播。
这样不仅提升了种子出苗率与成活率,而且亦为油菜后期的茁壮成长提供一定保障,使得最终产量明显高于传统种植模式下的油菜种植产量。
3、可提高油菜品质由于人工收割油菜时怕炸果落粒,因此种植户往往会选择提前收割,而此时则会出现油菜未完全成熟,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油菜品质。
若是在收割时使用先进机械设备,则完全可在成熟之际展开全面收割,一方面可保障油菜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二、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大英镇位于安徽来安县东南部,该镇2013年前主要以稻—油种植模式为主,随着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油菜收割机没有普及,种植模式开始转向稻—麦为主。
随着秸秆禁烧、麦茬稻活棵慢、小麦生育期长等问题的出现,大英镇农技推广站从2013年开始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到2016年大英镇油菜机械化收割面积达1000亩(种植面积3000亩),发挥了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通过大力推广,2019年大英镇油菜机收率达60%,提升了油菜收割的效率,实现秸秆粉碎还田,并从源头上治理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该镇从多个角度对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展开全面提升。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油菜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我国油菜的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本文将从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1.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的范围逐渐扩大。
传统的人工耕种和收割模式逐渐被机械化作业取代,农民可以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种植、施肥、除草、灌溉、收获等各个环节的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 机械化设备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
智能化的机械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的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智能化的播种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精准播种,提高了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速度。
3. 机械化技术带来了油菜种植结构的调整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变了油菜种植的结构。
传统的耕作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导致种植面积受限,但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让种植面积扩大了很多。
由于机械化设备可以精准施肥、喷药和除草,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环境。
二、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1. 机械化设备的研发日益活跃2. 机械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开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实现对土壤、气候和作物生长情况的监测,实现精准施肥、喷药和灌溉。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3. 市场需求的引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未来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发展趋势也十分乐观。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一种能生产食用油的重要植物。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已经日益普及,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油菜机械化种植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重点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1. 机械化播种在油菜的机械化种植中,播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传统的人工播种工作效率低下,不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容易出现漏种、密植等问题。
而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减少种子的浪费,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块和条件进行精确的播种。
目前,我国已经研发生产了一系列油菜播种机械,如精准播种机、大面积播种机等,这些机械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调整种子的密度和深度,提高了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2. 机械化施肥施肥是油菜生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传统的施肥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且易造成过量施肥或施肥不均匀,影响了油菜的生长发育。
机械化施肥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施肥的精准定量和均匀施肥,提高了施肥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了一些油菜专用的施肥机械设备,如旋转式施肥机、滚筒施肥机等,这些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和地块条件进行精确的施肥操作。
3. 机械化收获油菜的收获工作一直是农民辛劳的一件事情,传统的手工收获效率低下,且易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油菜的收获效率,减少收获成本,提高油菜的质量。
二、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未来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引入传感器、遥感技术等,实现对油菜生长和管理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
2. 多功能化机械设备的研发未来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将趋向于多功能化,机械设备不仅可以实现播种、施肥、收获等操作,还能够实现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其他功能,实现一机多用,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7
铜陵市义安区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雷震
(铜陵市义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铜陵 244100)
摘 要:该文根据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项目(2013—2014)实施情况,分析了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主要
内容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3 油菜机械化技术生产优势
3.1 播种均匀,速度快 人工撒直播存在着播种不均匀, 用种量大,出苗不齐等缺点。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进行 机械化播种,不仅播种速度快,而且能实现“精量播种”, 用种量显著减少,播种均匀度明显提高,出苗整齐,秧苗 素质高;同移栽油菜相比,机械播种油菜主根入土深,能 吸收土壤深层养分和水分,抗性也大大提高。 3.2 简化程序,降低成本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简化了 油菜生产程序,省去了人工育苗、移栽、人工收割、脱粒、 秸秆粉碎等环节,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且有效降低了生产 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据对义安区项目实施主体的 调查发现,机械化生产较传统生产在用工、用药、用种、增 产等方面节本增效达 1950 元/hm2左右。 3.3 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 术较传统的油菜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 生产效率。机械化耕作、播种节省了大量劳动用工,而且 较人工撒直播均匀度高,能实现一播全苗,后期的间苗、 定苗用工也明显减少;病虫害机械化防治较传统的人工 喷雾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好、用工少、而且防治速度快,能 有效避免人工防治因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的(下转 127 页)
关键词: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前景;铜陵市义安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8-0117-02
1 铜陵地区油菜生产现状
铜陵地处长江南岸,四季分明,是传统的油菜种植 区,常年油菜种植面积保持在 0.67 万 hm2左右。近年来,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用工成本增高,加上传 统的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效益差等原 因,导致铜陵市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 逐步增大的现象。但由于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抽 穗养花期时正处于梅雨季节,导致小麦赤霉病不易防治 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以 2012、2014 年最为严重),给农民 群众带来了重大损失。为破解难题,义安区农业技术推 广中心从 2014 年开始连续两年开展了油菜机械化生产技 术推广项目,并大力推广“一稻一油”种植模式,不仅合理 地安排了种植茬口,还有效地解决了因用工成本高,种植 效益低等原因而造成的油菜种植面积减少的问题。
作者简介:雷震(1976—),男,安徽潜山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8-03-03
24 卷 08 期
邓斌等 合肥市 2017 年度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1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期偏少 30%。大面积中稻无法及时收割,加上大风,倒 伏现象较为普遍,成熟中稻落粒发芽比例高。10 月下旬 天气好转,一季稻收获完成。
3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3.1 高温干旱 7 月下旬合肥市出现持续大范围高温天 气,其中合肥站连续 5d 超 40℃,7 月 27 日出现 41.1℃的历 史极端高温。受降水偏少及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7 月下 旬全市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高温干旱叠加对在田一季稻 产量造成有不利影响,主要对 7 月 31 日前抽穗扬花的一 季稻产量影响较大,使结实率下降至 75%左右,预计减产 10%。高温干旱对夏玉米响较大,主要造成夏玉米生长 量不足,生育进程加快,株高降低,玉米抽雄期提前;受精 不良,结实率降低,秃尖或空瘪粒增加,使产量降低。 3.2 连阴雨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合肥市出现持续连阴 雨天气过程,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 100~180mm,降水日数 普遍在 15d 以上,导致土壤持续过湿,不利于麦菜根系生
机防治技术,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防治成本低、防治面 积大,每台无人机每天可防治 20hm2左右,防治成本仅为 150 元/hm2,而人工防治成本 450 元/hm2,机械化防治节本 增效 300 元/hm2;并且因防治速度快,能避免花期遇雨导 致菌核病防治不力而造成减产的风险。 2.4 机械化收获 5 月中旬,选择晴好天气,在油菜成熟 期利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收获,可一次完成收割、脱 粒、扬清、秸秆粉碎还田等多道工序,且机收的损失率仅 为 7%左右,比人工收割降低 5%左右,增效 750 元/hm2;机 械收割可收获 3.4hm2/d 左右,成本 900 元/hm2,人工收割需 用工 15 个/hm2,成本 1500 元/hm2,此项节本增效 600 元/hm2, 两者相加节本增效达 1350 元/hm2,且机械收获能一次性 完成所有工序,比人工收割效率大大提高。
2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内容
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油菜机械化播种技 术 、油 菜 病 虫 害 机 械 化 防 治 技 术 和 油 菜 机 械 化 收 获 技 术。该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油菜生产成本高、收益低的 缺点,且易学、易用、易推广,不仅简化了油菜生产程序、 降低了劳动投入和劳动强度、提高了油菜产量,而且还提 高了油菜生产效益。 2.1 选择适合的油菜品种 主要选择熟期早、抗逆性强、 丰产性好且易于收割的品种,如沣油 737、笑油 2 号、德核 杂油 8 号等品种。 2.2 适期播种 根据气候和品种特性,适期早播,充分利 用冬前温光资源,促进营养生长,培育壮苗越冬,为高产 奠定基础。铜陵市义安区油菜的适宜播期为 9 月底至 10 月初,要在水稻收获后抓住晴好天气及时耕整,播种前精 细整地做畦,畦宽 1.8m,播种机机条播 4 行,行距 33㎝,播 种量 3000~3750g/hm2,密度以 27 万~33 万株/hm2 为宜,播 后即用除草剂封闭除草。 2.3 病虫害机械化防治 次年的 3 月中旬,在油菜初花 期开展油菜菌核病防治。铜陵市义安区示范推广的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