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9.2阿基米德原理 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9.2阿基米德原理--课后习题(含答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9.2阿基米德原理--课后习题(含答案)

9.2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1探究浮力的大小1.(2017·北京海淀二模)下图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步骤示意图,依次读出甲、乙、丙、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由甲、乙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F1-F2;(用测量量表示)(2)若F1、F2、F3、F4之间满足关系:F1-F2=F4-F3,则可探究出浮力的大小。

2.(2017·广东深圳模拟)图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DABC或ADBC。

(2)图中A、B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表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4)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 N,G排的数据改为0.5 N。

你认为小新的做法是错(选填“对”或“错”)的,理由是不能为了得出结论而去改动数据。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3.导学号03034077(2017·上海松江二模)如图所示,将重力为20 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2×10-3 m3,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9.6 N;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2017·湖南祁阳三模)将一重为80 N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 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B)A.80 NB.30 NC.50 ND.110 N5.(2017·云南中考)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B)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D.先增大后不变6.(2016·广东河源)如图所示,用吊车将棱长为1 m的正方体花岗岩从距水面1 m高的A处沿竖直方向匀速放入水中。

在整个过程中,钢缆拉力大小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同步练习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同步练习

9.2“阿基米德原理”知识归纳练习题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如图所示,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降高度h关系的图像是()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重力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形状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

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填数字)。

(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小明使用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

②比较、、e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③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选填“大”或“小”)。

④比较a、b、c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选填“有”或“无”)关。

(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小珍认为该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2阿基米德原理3.将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放入一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3 N的水,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A.10 NB.3 NC.13 ND.7 N4.将一个重为1 N的物体放入一盛有水但不满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了0.6 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A.等于1 NB.等于0.6 NC.一定大于0.6 ND.无法确定5.(2020黔南州)如图所示,重为5 N、体积为0.2×10-3 m3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N,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9.2阿基米德原理(练习)(原卷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9.2阿基米德原理(练习)(原卷版+解析)

9.2阿基米德原理一、单选题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 A .物体的体积 B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C .物体的重力 D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2.将重为5 N 的金属实心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杯中,若溢出2N 的水,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A .0N B .2N C .3N D .5N3.关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F 浮与物体重力G 物、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间的大小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当物体浸没时,F 浮等于G 物B .不管物体是否浸没,F 浮都等于G 物C .只有当物体浸没时,F 浮等于G 排D .不管物体是否浸没,F 浮都等于G 排4.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浸没在水中(ρρ<铜铝),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A .铜球小B .铝球小C .大小相等D .无法确定5.小杰同学在“海底世界”游玩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受到的水的压强分析正确的是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6.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甲、乙、丙、丁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球所受的浮力最小B .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C .丙球所受的浮力最小D .丁球所受的浮力最小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 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甲<p乙B.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力F甲>F乙C.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F2﹣F1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F1﹣F2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D.无法判断9.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再将体积相同的两物体放入两液体中,当物体静止后,两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两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F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F A=F B p甲>p乙B.ρ甲<ρ乙F A=F B p甲<p乙C.ρ甲<ρ乙F A<F B p甲<p乙D.ρ甲>ρ乙F A>F B p甲>p乙10.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测力计A、B 下方,将它们浸入液体后甲、乙两物体如图所示保持静止。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题2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题2

《9.2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1.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

关于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2.将同一实心铁球分别投入水、煤油和水银中,静止后铁球位置如图所示.已知ρ煤油<ρ水<ρ铁<ρ水银,则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A.在水中 B.在煤油中 C.在水银中 D.无法确定3.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匀质木块,静止在液体的表面上时(如图),刚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液面,则正方体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来4.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物块的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5.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在空气中称时重5N,浸没在水中称时重 4.6N,则这顶王冠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王冠的密度为kg/m3。

6.如图所示,重为12.8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牛,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牛,方向为,物体的体积为米3.若逐渐增加物体在水中的深度,当物体下表面深度增加了0.1米,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帕,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7.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最早测出大气压值得科学家是,最早得出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科学家是8.小阳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他找来一根均匀的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A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

下面是小阳测出金属块B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小阳的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 阿基米德原理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 阿基米德原理

1.讨论:钢铁做的万吨巨轮为什么不下沉?
轮船是采用增大 排开液体的体积
方法增
大可利用的浮力.
2.说说什么是轮船的排水量?
船舶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3.阅读课本P91的例题,完全下列计算: 一物体浸没在水中,其排开水的体积为 1×10-3m3,求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g取10N/kg)
测得G偏大,F浮偏小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3)通过公式推导可得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与
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关系式
为:F浮=
.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例1】如图所示 ,用木块、弹簧测力计、溢水杯 和小桶进行实验: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1)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 1.2 N。 (2)木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水= 1.2 N。 (3)比较数据可知: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 大小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首页
末页
随堂检测
3.(2017临沂)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 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 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A.密B度 B.体积 C.质量 D.重量
首页
末页
随堂检测
4.一个实心铜块的质量是8.9kg,把它全部浸入 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 1×10-3 m3,受到所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思路点拨】(1)根据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 特点确定浮力的大小;(2)利用水和桶的总重减 空桶的重力便可得排开水的重力;(3)比较浮力 和排开水重,可得结论。
首页
末页
课堂导学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

粤沪版物理科目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1.将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溢出的水重,那么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A.大于0.2N B.等于0.2N C.小于0.2N D.无法确定2.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的关系B.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3. 一个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袋口扎紧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6N,假设使塑料袋体积的23浸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接近于〔〕A.0N B.6N C.4N D.2N4. 跳水运发动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5. 小华用如图甲所示进展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A是实心圆柱体,根据数据作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从图乙可知〔〕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NB.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NC.该物体的密度为1.0×103kg/m3D.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成正比6. 小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2-F3=F4-F1 B.F1=F4 F2=F3 C.F1=F2=F3=F4 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7. 如下图,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那么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C.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D.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8. 小明是一位物理爱好者,他在学习浮力时,为了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他设计了如下实验,他先将一橡皮泥捏成锥体,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于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再将橡皮泥捏成立方体,重复上述过程,并读出示数F2,请你猜测F1与F2的大小关系〔〕A.F1=F2 B.F1<F2 C.F1>F2 D.条件缺乏,无法判断9. 如图,某同学做实验研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否与深度有关,他将一块长方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外表所处的深度h 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实验数据如下表,那么〔ρ酒精h/cm 0 2 4 6 8 10 12 14F/NA.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金属块在水中的深度有关C.该金属块重2N10. 小民在学习浮力时用同一装置做了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A.探究浮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B.探究浮力与物体的体积的关系C.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D.探究浮力与物体的深度的关系11. 如图,鱼缸中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体积逐渐变大,那么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A.压强变小,浮力变小B.压强变小,浮力变大C.压强变大,浮力不变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12.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A.5N B.7N C.14N D.12N13. 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7中甲.乙所示。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9.2阿基米德原理 第二课时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9.2阿基米德原理 第二课时

9.2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某物体重为2 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1 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A.一定为1 N B.可能为0.5 NC.一定为2 N D.可能为1.5 N2.如图K-15-11所示的三只球的体积是相等的,在同种液体中静止,由图可知()图K-15-11A.甲球受的浮力最小B.乙球受的浮力最小C.丙球受的浮力最小D.三球受的浮力一样大3.如图K-15-12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下沉到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铁球在三个容器内受到的浮力()图K-15-12A.甲中最小B.乙中最小C.丙中最小D.大小一样4.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A.铜球大B.铝球大C.两球相等D.无法确定5.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4,将它们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3∶2,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2∶1 B.1∶2 C.8∶9 D.9∶86.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如图K-15-13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ρ酒精=0.8×103 kg/m3,g取10 N/kg)()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 NB.质量为3 kgC.体积为10 cm3D.密度为3.0×103 kg/m3图K-15-137.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一定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使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K-15-14甲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 N/kg)()图K-15-14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 N B.物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 C.物体浸没时所受到的浮力是5 N D.物体的体积是4×10-4 m3二、填空题8.游泳时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当站立在水中且身体将要被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0。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题 9.2 阿基米德原理 基础练习题 有答案和解析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题  9.2 阿基米德原理 基础练习题 有答案和解析

9.2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练习有答案和解析填空、选择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实心冰块悬浮在油水分层液体中,则冰块浸在水中部分的体积为_____cm3.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油水分界面的高度变化了_____cm.(已知浸在分层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所有液体的重力,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ρ油=0.75×103kg/m3,g取10N/kg。

)2.如图,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平底水槽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V 铝 =10cm 3,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 排 =45cm 3.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已知冰的密度ρ冰 =0.9×10 3 kg/m 3,ρ铝 =2.7×10 3 kg/m 3,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为 _____N,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为 _____N.3.将一个苹果放入盛有200mL水的量杯后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量杯中的水面如图所示(苹果未画出)。

则这个苹果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mL,受到的重力为____N。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密度之比为 1:2,现将甲物体放入密度为0.9×10 3kg/m3的液体中,乙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3: 2,则甲的状态是_______,乙的密度是_______kg/m3。

5.一个体积为4×10﹣5m3,密度为0.5×103kg/m3的物体,用手抓住它将其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松开手后,物体将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水的压强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水=1×103kg/m3,g=10N/kg})6.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2N的物体,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则该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N,该物体体积为_____ 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某物体重为2 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1 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A.一定为1 N B.可能为0.5 NC.一定为2 N D.可能为1.5 N2.如图K-15-11所示的三只球的体积是相等的,在同种液体中静止,由图可知()图K-15-11A.甲球受的浮力最小B.乙球受的浮力最小C.丙球受的浮力最小D.三球受的浮力一样大3.如图K-15-12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下沉到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铁球在三个容器内受到的浮力()图K-15-12A.甲中最小B.乙中最小C.丙中最小D.大小一样4.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A.铜球大B.铝球大C.两球相等D.无法确定5.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4,将它们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3∶2,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2∶1 B.1∶2 C.8∶9 D.9∶86.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如图K-15-13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ρ酒精=0.8×103 kg/m3,g取10 N/kg)()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 NB.质量为3 kgC.体积为10 cm3D.密度为3.0×103 kg/m3图K-15-137.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一定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使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K-15-14甲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 N/kg)()图K-15-14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 N B.物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 C.物体浸没时所受到的浮力是5 N D.物体的体积是4×10-4 m3二、填空题8.游泳时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当站立在水中且身体将要被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0。

假如一位重为490 N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觉,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排开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m3。

(g=9.8 N/kg)9.铁块的体积是50 cm3,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排开的水重为________N,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若铁块的一半体积浸在煤油中,那么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ρ煤油=0.8×103 kg/m3,g取10 N/kg)10.把一铁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烧杯中,从杯中溢出8 g的酒精;现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是________g,这铁块的质量是________kg。

(ρ铁=7.9×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11.如图K-15-15所示,已知木块的重力为3 N,体积为500 cm3,当木块在盐水中静止时细线的拉力为2.5 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g 取10 N/kg)图K-15-1512.如图K-15-16甲所示是小勇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离水面距离h 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25 cm2的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示。

浸没时,A 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N。

小勇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如图乙中虚线所示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________kg/m3。

(g取10 N/kg)图K-15-16三、实验探究题13.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测量了盐水的密度,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K-15-17所示。

图K-15-17(1)由图甲和图丁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m3。

(g取10 N/kg)(2)利用图示实验数据可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四、计算题14.如图K-15-18所示,小华把一块石头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把石头浸没在某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9 N。

求:(石头的密度为4×103 kg/m3,g取10 N/kg)(1)该石头的体积。

(2)该石头浸没在该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3)该液体的密度。

图K-15-1815.实验桌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如下器材:量筒、细线、水、实心圆柱体和弹簧测力计。

请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若液体密度保持不变,则F浮=kV,其中F浮表示浮力大小,V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

要求:(1)简述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教师详解详析1.D 2.A3.A [解析] 由图可知:V 甲液>V 丙液>V 乙液,又m 甲液=m 丙液=m 乙液,由ρ=mV 可得,三种液体的密度:ρ甲液<ρ丙液<ρ乙液;三个铁球的体积相同,又全部浸入液体中,故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F 浮=ρ液gV 排可得,三个铁球受到的浮力:F 甲浮<F 丙浮<F 乙浮。

4.B [解析] 已知m 铜=m 铝,ρ铜>ρ铝,由公式ρ=m V 的变形式V =mρ知,V 铜<V 铝;当两个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各自的体积,由公式F 浮=ρ液gV 排可知:铝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5.B [解析] A 、B 都浸没在水中,V 排=V 物,由F 浮=ρ水gV 排可知,V A ∶V B =V 排A ∶ V 排B =F 浮A ∶F 浮B =3∶2;所以ρA ∶ρB =m A V A ∶m B V B =m A m B ×V B V A =34×23=1∶2。

6.D7.C [解析] 由图像知,G =9 N ,当物体浸没时,拉力F 拉=5 N ,则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F 拉=9 N -5 N =4 N ,V 物=V 排=F 浮ρ水g = 4 N 1.0×103 kg /m 3×10 N /kg =4×10-4 m 3,故C 错误。

8.490 竖直向上 5×10-29.5×10-5 0.5 0.5 0.2[解析] 铁块浸没时,V 排=V 铁=50 cm 3=5×10-5 m 3,G 排=ρ水gV 排=1.0×103 kg /m 3×10 N /kg ×5×10-5 m 3=0.5 N ,F 浮=G 排=0.5 N 。

若铁块一半浸入煤油中,F 浮′=ρ煤油g V 铁2=0.8×103 kg /m 3×10 N /kg ×5×10-5 m 32=0.2 N 。

10.10 0.079[解析] 铁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 浮酒精=G 排酒精=m 排酒精g =0.008 kg ×10 N /kg =0.08 N ,由F 浮酒精=ρ酒精V 排g 可得铁块的体积:V =V 排=F 浮酒精ρ酒精g =0.08 N 0.8×103 kg /m 3×10 N /kg=1×10-5m 3, 溢出水的重力:G =F 浮水=ρ水gV =1.0×103 kg /m 3×10 N /kg ×1×10-5 m 3=0.1 N ,溢出水的质量:m 水=G g =0.1 N 10 N /kg=0.01 kg =10 g 。

铁块的质量:m =ρ铁V =7.9×103 kg /m 3×1×10-5 m 3=0.079 kg 。

11.5.5 1.1×103[解析]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F =3 N +2.5 N =5.5 N ;因为F 浮=ρ液gV 排,所以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F 浮gV 排= 5.5 N 10 N /kg ×5×10-4 m3=1.1×103 kg /m 3。

12.2 0.8×103[解析] 由图乙可知:物体重G =3 N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 =1 N 。

所以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F =3 N -1 N =2 N 。

由F 浮=ρ液gV 排可得,物体的体积:V =V 排=F 浮ρ水g = 2 N 1.0×103 kg /m 3×10 N /kg =2×10-4 m 3。

由图乙虚线可知:物体浸没在另一种未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1.4 N 。

所以此时受到的浮力为F 浮′=G -F′=3 N -1.4 N =1.6 N 。

由F 浮=ρ液gV 排可得,未知液体的密度:ρ=F 浮′Vg = 1.6 N2×10-4m 3×10 N /kg=0.8×103 kg /m 3。

13.(1)4 4×10-4 (2)1.1×103 [解析] (1)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水=G -F =5 N -1 N =4 N ;由F 浮=ρ水gV 排得,圆柱体的体积:V =V 排=F 浮水ρ水g = 4 N1×103kg /m 3×10 N /kg=4×10-4 m 3。

(2)由图甲、戊所示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浮力:F 浮盐水=G -F′=5 N -0.6 N =4.4 N ,由F 浮盐水=ρ盐水gV 排可得,盐水的密度:ρ盐水=F 浮盐水gV 排= 4.4 N 10 N /kg ×4×10-4m3=1.1×103 kg /m 3。

14.(1)石头的质量: m =G g = 4 N 10 N /kg =0.4 kg ,由ρ=mV得石头的体积:V =m ρ石=0.4 kg 4×103 kg /m 3=1×10-4 m 3。

(2)石头受到的浮力:F 浮=G -F 示=4 N -2.9 N =1.1 N 。

(3)石头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V =1×10-4 m 3, 由F 浮=ρ液gV 排得:ρ液=F 浮gV 排= 1.1 N 10 N /kg ×1×10-4 m3=1.1×103 kg /m 3。

15.(1)实验步骤: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为V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