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
《鞋匠的儿子》优秀教学设计

《鞋匠的儿子》优秀教学设计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林肯的三段演讲,明白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态度变化的原因。
3、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感受林肯宽容、智慧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林肯三个永远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美国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课件出示)指名读。
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板书:林肯)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林肯出身卑微,他是(齐读课题:鞋匠的儿子),而且他说他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今天我们继续研读这篇课文。
二、浏览课文,找关键词1、过渡:林肯,这位出身贫寒的总统,在刚当选总统时。
遭到了参议员们的羞辱,但是最后那些参议员却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
2、交流、汇报,相机板书:参议员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三、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提问:尴尬是什么意思?2、林肯当选总统时,参议院的议员们为什么感到尴尬?(出示填空)议员们大多出身----------,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地位;而总统是鞋匠的儿子,出身-------,这些人------观念十分严重,所以觉得尴尬。
四、精读第二段1、过渡:鞋匠的儿子当选为美国的总统,令参议员感到尴尬,正因为这样,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院想要羞辱他。
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这位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1)指名读,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启发指导朗读:那个参议员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态度是多么傲慢,语气是多么鄙夷;从内心瞧不起这样一位总统。
《鞋匠的儿子》教案

《鞋匠的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3)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关心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人物性格的把握与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鞋匠技艺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材料:《鞋匠的儿子》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鞋匠这个职业。
(2)简介鞋匠的儿子,激发学生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互相交流生字词,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举例说明。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点评。
(2)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5. 分析人物性格(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
6. 情感体会(1)学生谈自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7.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
8.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鞋匠工作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鞋匠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鞋匠的儿子》教案(精选7篇)

《鞋匠的儿子》教案(精选7篇)《鞋匠的儿子》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鞋匠的儿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鞋匠的儿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领会“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词语的意思,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惊不乱、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
教学重点:了解林肯德演讲策略。
教学难点: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惊不乱、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简介林肯。
1、出示名人名言:人,走上追求之路,就会快乐终生!成功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
2、谁知道这是哪位名人说的话?(林肯)3、对,是林肯说的。
那么你知道林肯德生平吗?(简介林肯)4、正是由于林肯是鞋匠的儿子,林肯在就任总统后仍遭到许多人的嘲讽与讥笑。
但他都从容自信地应对,以非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信任和赞叹的掌声。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他博大的人格魅力!请看课文《鞋匠的儿子》(学生读课文)5、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林肯吗?或者谈谈林肯给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到他是美国人民最伟大的儿子)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拼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检查自学,读通课文。
(1)同学间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自学生字词的方法。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并注意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时,有参议员嘲笑他是鞋匠的儿子。
林肯从容应对,以仁爱和宽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信任和赞叹的掌声。
)4、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文中谁的态度先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三、整体感受当时参议院的气氛,从平静的文字表面体会“羞辱”。
鞋匠的儿子教案(优秀3篇)

鞋匠的儿子教案(优秀3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这里是作者漂亮的编辑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鞋匠的儿子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鞋匠的儿子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2.能抓住参议员情感态度变化的线索,了解变化的原因。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逐步体会林肯尊重、平等、宽容、国家利益至上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整体感知。
1.认读、识记词语。
尴尬卑微羞辱名门望族傲慢静默嘲笑开怀不已赞叹坚决分裂毫不犹豫2.指名学生选择词汇叙述本文主要故事情节(突出强调“两个矛盾”),说说故事情节展示了一位怎样的鞋匠的儿子——林肯总统。
(一节课应从基本的字词开始,高年级也应如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做好词汇的积累,而必要的语言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将对于这些词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有利于以后的作文和口语交际等言语实践,同时,主要故事情节的叙述也有利于学生对于整篇课文和人物形象的初步感知,突出强调的“两个矛盾”也为下面的教学理清脉络。
)二、精读文本,体会人物形象。
1.浏览课文,看看哪段文字揭示了林肯和这些议员间的矛盾。
出示、指名读:“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自己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
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
”(1)这段话告诉了我们林肯和这些议员们之间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什么上?(出身)其中的一组反义词说明了这一矛盾,是?(优越——卑微)为什么?(2)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面对这一算是严酷的现实,这些议员各有怎样的心态呢?何以见得?(生1:尴尬;生2:傲慢;生3:惊讶;生4:愤怒……)2.师:看来一场交锋在所难免了,俗话说听话听音,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5自然段,抓住人物的语言,想想这是一位怎样的林肯总统与参议员。
鞋匠的儿子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鞋匠的儿子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鞋匠的儿子》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及主题思想提炼。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亲情”主题下的第五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
难点:文章结构的分析、句子解析、亲情主题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亲情故事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圈出生字词。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和书写。
4. 课文解析(1)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理解其含义。
(2)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5. 主题思想提炼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道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鞋匠的儿子》2. 板书生字词、句子解析、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关键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2. 答案要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表达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行情感教育。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2. 课文解析中的句子解析和文章结构分析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生字词的学习1. 强调字词的读音:对于易错、易混的生字词,教师需反复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
《鞋匠的儿子》教案

《鞋匠的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鞋匠儿子的生活背景和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和珍惜亲情、友情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2)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热爱。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敢于表达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情节为例,分析人物形象和品质。
4.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和体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鞋匠的儿子》2. 相关图片、音频、视频资料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4. 学生作业本、练习册等学习资料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鞋匠的儿子》的作者、背景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4. 案例分析:以课文中的情节为例,分析人物品质和情感。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和体验课文内容。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优秀4篇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优秀4篇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1、【出示】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指名读。
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板书:林肯)2、一个出身卑微,家境贫寒,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人,却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而且一致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深受人民的爱戴,他靠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鞋匠的儿子。
(齐读,突出鞋匠)二、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小节,谁来告诉我,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参议员尴尬)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林肯在演讲前、演讲中、演讲后参议员态度发生变化的词语,并用笔画出来。
交流并板书:参议员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三、学习2-5小节㈠、理解羞辱大笑1、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为什么说这句话是羞辱?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如希望鞋匠的儿子)指导读,读出傲慢,读出嘲讽。
(朗读指导:设身处地地想一下那个趾高气扬的参议员的神态,动作,语气。
如果你就是那个参议员,你希望希望林肯听了这句话后会有怎样的反应?你认为你的朗读会有这样的威慑力吗?也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2、然而不仅仅是一个参议员,所有的参议员都参与了这个羞辱新总统的行动,他们个个大笑,开怀不已。
(现场采访)老师做记者:请问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哼,这下,我看林肯怎么回答?哈哈,一个小小的鞋匠的儿子竟然敢来当总统?)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是怎样的大笑?3、如此的蔑视,如此的羞辱,如此的讥讽,如果你是林肯会怎么做呢?(以牙还牙,反唇相讥,针锋相对)㈡体会静默1、林肯又是怎么做的呢,使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何为静默?轻轻读林肯的话,想想参议院为何安静,人们为何沉默?(学生自读,交流感受)人们没有想到林肯会这么说;想不到林肯的态度如此谦虚,如此不计较,如此大量;(板书:宽容、谦虚)想不到林肯这么看待自己的父亲,这么深爱自己的父亲(如学生回答有障碍,可引导抓住重点几个词语去品味,如永远。
《鞋匠的儿子》教案(精选

六、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1.反思:针对课堂讨论环节时间较短的问题,教师可以调整课堂节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发表观点。
拓展延伸:
(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林肯总统的其他事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1.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听觉上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例题讲解:
(1)分析课文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林肯总统的品质特点。
(2)结合具体事例,讲解林肯总统在家庭、工作、生活中的态度。
(3)通过对比、归纳,让学生深入理解林肯总统宽容、谦逊的品质。
2.拓展延伸: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林肯总统的其他事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目标的设定
2.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3.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4.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
5.作业设计的题目和答案示例
6.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性,确保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教案反思
一、课堂讲解
1.注意观察学生反应,适时调整讲解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课程进度。
2.针对学生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避免知识盲点的积累。
二、课堂实践
1.在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2.调整实践环节的时间分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鞋匠的儿子(第二课时)
吕城中心小学汤玉平
一、导入。
1、出示:“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
指名读。
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板书:林肯)
2、一个出身卑微,家境贫寒,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人,却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而且一致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深受人民的爱戴,他靠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鞋匠的儿子。
(齐读)
板书课题。
二、学习第一小节。
1、“鞋匠”是干什么的?那些出身高贵的贵族认为鞋匠是怎样的?(卑微)
2、现在,这个鞋匠的儿子——林肯当上了美国总统。
所以,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
3、板书:尴尬,注意字形。
理解尴尬。
(态度不自然,没面子,下不了台,陷入僵局)
4、气氛为什么会尴尬?读课文第一小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5、学生交流。
结合“名门望族”“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卑微”等词语理解。
(人与人是不平等的,那些参议员都是有钱人资本家,在他们眼里,鞋匠是被人瞧不起的,林肯做了总统似乎不可思议,使他们蒙羞,可见他们只重出身,当时社会是不平等的。
)
(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儿子竟会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打败了出身名门望族的人,因此让参议员们尴尬。
)
(他们认为,人与人是不平等的。
本来他们高高在上,而现在林肯当上了总统,反过来领导他们。
这是不能接受的。
)
6、于是,他们准备当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要——(羞辱)
板书:羞辱
三、学习第2——5小节。
1、他们是怎样羞辱林肯的?林肯又是怎样回应他们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小节,找出表示参议员们对他态度变化的词语,再想想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动笔在文中圈画。
2、学生读书,动笔圈画。
3、交流并板书:羞辱、大笑、静默、赞叹
4、他们是怎样羞辱林肯的?
出示: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
5、仔细读读这一小节,你从哪里读出他们在羞辱林肯?
(语言里充满嘲笑,轻蔑,神情里充满傲慢;动作“站”,可以看出目中无人,人与人的等级观念重)
6、体会朗读。
(慢条斯理的、嘲笑的、轻蔑的、傲慢的,引导学生读好“希望你记住”“鞋匠”等词语)
在朗读中想象,这段话背后的潜台词。
7、引读: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
(现场采访)
老师做记者:请问你为什么这么开心?
(哼,这下,我看林肯怎么回答?哈哈,一个小小的鞋匠的儿子竟然敢来当总统?……)
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是怎样的大笑?
(这笑声中充满嘲笑、讽刺、轻蔑、目中无人)
8、如此的蔑视,如此的羞辱,如此的讥讽,如果你是林肯会怎么做呢?
(以牙还牙,反唇相讥,针锋相对……)
9、为什么会静默呢?出示:林肯的第1段话。
为什么在嘲笑声中说了这四句话,会使整个参议院陷入静默呢?你觉得四句话中最有分量的是哪一句?最让参议员笑不出来的是哪一句呢?
(“非常感激你……”、“一定永远记住……”,体现了他宽宏大度的胸襟;)
(“我永远是鞋匠……”,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
(“……,永远无法……”,表达了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10、体会朗读。
你的声音能让那些骄傲自大的人静默吗?
11、小结:一份感激,三个永远,让高贵的议员们“静默”。
他们被林肯宽宏大度的胸襟、对父亲的爱和永不忘本的真诚与自信所震撼。
简单朴实的语言却让人们感到了林肯——卑微的出身却有着高尚的人格。
因此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让我们再把林肯的这段感人至深的话语仔细回味。
林肯说——(学生齐读)
12、再读“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
13、结合林肯的后两段话,说说参议员们为什么会发出赞叹的掌声?
(引导学生体会林肯从小具有的勤劳、俭朴的品质,不卑不亢的作风,谦逊朴实的品质,人人平等的理念。
)
12、林肯总统正是凭借自己宽广的胸怀、谦逊朴实、真诚平等的人格魅力打动了在场所有的议员们。
让他们的态度从尴尬变为赞叹,从排斥变为拥护,使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书,把林肯那动情的演讲再读一读吧。
配乐整体体朗读。
教师读提示语,学生读林肯的话。
13、小练笔:这里有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当时参议员内心的想法。
14、小结:在经久不息的赞叹声中,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林肯?
(板书:富有爱心、宽容大度、懂得感恩、提倡平等、充满智慧、具有魅力……)
四、学习第6小节。
这个鞋匠的儿子不仅当上了美国总统,而且还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1、为什么说他是最有作为的总统?默读课文,圈点注画。
2、补充美国南北战争的有关资料。
出示林肯的两句话,谈谈体会:
“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
”
“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
3、体会朗读。
4、从这些地方,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林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充满爱心、仁慈)
5、升华: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著名演讲家、律师,他幽默风趣,有“卓越的演讲家”之誉。
他领导了对南方奴隶制度的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维护了联邦统一,为美国在19世纪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使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逆境中,林肯不屈不挠,忍辱负重,朝着美利坚民族的国家统一和解放黑奴的伟大目标稳步前进,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
林肯成为美国黑人解放的象征。
胜利后,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保持着谦虚质朴,宽厚仁慈的平民本色,以维护联邦大业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已任。
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参加一次集会中,被失败的南方奴隶主暗杀身亡。
6、听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7、补充课题:鞋匠的儿子的心
8、出示各种评论林肯的话。
“卓越的演讲家”、“伟大的解放者”。
——美国人民
“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拉菲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
即使他不曾当选为总统,他也将无可争辩地和现在一样伟大。
”——托尔斯泰
“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革命导师马克思
五、破题,揭示写法,升华主题。
1、课文为什么要以“鞋匠的儿子”为题,而不以“美国总统—
—林肯”或“林肯”为题?
2、读林肯纪念馆的一段话
最后,我们再]读这段话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和体会,让我们高声朗诵,牢记这段话——(课件)师生齐读:对任何人……
六、作业。
课外搜集林肯的故事、名言等读一读,以“心中的林肯”写一篇《书海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