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贸易战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贸易战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自2018年3月22日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起,中美贸易逐年升级,扩大至贸易、军事、政治等多个领域。
在此之后,美国先后对中国的多个商品加征关税,引发了中美贸易战。
这场贸易战对我国及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应对贸易战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贸易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出口受限,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出口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贸易战导致我国出口受到限制,尤其是对美国出口的影响更加显著。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对美出口总额为5398.8亿美元,同比下降7.8%。
受此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也在逐年放缓。
(二)产业分化,转产升级压力加大贸易战使全球价值链产生调整,国内产业分化现象日益突出。
而我国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传统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贸易战对加工贸易企业及传统产业企业影响尤其显著。
如何适应全球产业的变化,减少对传统产业行业的依赖,实现升级转型是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进口成本提高,影响国内消费贸易战加剧,低价进口商品受到限制。
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上涨,进口成本不断增加,这使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了限制,消费水平下降。
二、应对贸易战的对策(一)加强贸易投资的多元化布局缓解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逐渐实现贸易和投资的多元化布局,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合作。
此时,从中国周边国家的再发展、马来西亚新加坡特殊经济区等国家获得商机。
(二)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我国应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创新型经济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
支持国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转型升级,发挥科技、政策、人才、国际拓展的综合优势。
(三)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对外开放通过加强对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打造互利共赢的平台。
加强对外开放,降低壁垒、提高效率、提高营商环境,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三、结语贸易战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也激发了我国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强烈愿望。
我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7年5期总第842期一、引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国内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市场活力,经济迅速发展。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更为深入地融入国际分工之中,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迎来了新契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更能突显出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的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稳步提高。
2008年金融危机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深层影响仍未消除,但世界经济已经逐步回暖,国内经济势头良好。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各具比较优势,这也大大激发了各国间对外贸易的活力。
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是迅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由表1分析可知,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5521.7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45502.9亿元,增长了43倍。
其中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2969.9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41166.8亿元,增长了46倍;进口总额从1990年的2551.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04336.1亿元,增长了40倍。
除1998年和2009年进出口总额稍有下降以外,1990年至2014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增加。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三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但出口贸易增速仍快于进口贸易的增速;从2011年到2014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同比增长幅度不大,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规模都较为稳定;2015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24.55万亿元。
总体来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比较乐观,增速平稳。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贸易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探讨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贸易结构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经济由过去依赖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驱动的出口型经济,逐渐向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对外贸易倒逼着中国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技术改进和产品升级,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品质,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其次,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拉动需求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大国,出口产品占据了中国制造业的重要部分。
中国的出口需求对国内产能和就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通过出口,中国能够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引进,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再次,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外贸的持续扩大,一些传统产业逐渐面临市场饱和和竞争压力,但同时也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对外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升级,促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提高了产业部门的竞争力,加速了产业升级进程。
此外,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还起到了就业的促进作用。
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外贸的不断扩大,为数亿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使他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红利。
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需求,提高了就业水平,推动了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最后,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
对外贸易发展使得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使得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中国也能够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生产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

中国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对外贸易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出口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来说,外贸更是不可或缺。
因此,了解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外贸政策、推进外贸领域的开放与发展。
一、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不断的对外开放和扩大出口,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截至2019年,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突破了50%的大关。
这也说明了外贸的重要性,外贸不仅直接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为中国创造了丰厚的外汇收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 直接贡献外贸的直接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经济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通过外贸,中国实现了对外的开放和贸易往来,推动了国内供给能力和质量的提高,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外贸也为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外汇收入,通过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储备能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2. 间接贡献外贸的间接贡献主要包括了对于投资和消费的促进作用。
由于外贸能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了更多的人脱离贫困,更多的人获得更好的收入。
这些收入和增加的就业机会,又进一步促进了消费的扩大和增加。
同时,外贸的开放和扩大也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投资,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制约1. 外贸的贡献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忽视。
随着国际贸易的开放和扩大,中国的外贸也不断发展壮大,让其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通过外贸,中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大量举办国际博览会和各项会议,推广全球优质产品和国内优质产品的相互交流,积极为推动全球贸易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外贸的制约外贸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方面,外贸的高度依赖于出口,一旦出口市场有变动或国际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动摇到了中国的货币流通、出口回收等各项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欺诈行为,侵犯了中国企业的经济利益,有时反手造成了市场的混淆,引发了现实的危机。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对各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容小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与出口密不可分。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出口总额达到了2.5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4%。
2018年,中国出口产品与服务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2.4%,居世界第一位。
因此,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忽视。
出口贸易带来的主要是外汇收入。
这些外汇可以用来购买原材料、技术装备、能源资源等,后续还可以用来支付境外债务,促进外部融通,从而推动内部市场的发展。
除了外汇收入,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扩大就业机会。
出口导向型企业通常是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随着出口订单的增加,企业需要增加员工数量,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制造业引领的。
2.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产业一直被人们诟病陷入低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泥淖,难以涉及到创新和高新技术。
但随着出口需求的改变,出口企业不断加强技术科研和创新投入,促进了产品和行业升级。
二、进口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除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也对中国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进口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技术升级。
通过进口高新技术及相关装备,可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创新。
2. 丰富消费品种。
进口商品可以丰富国内消费品种,同时还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3. 优化结构。
通过进口高质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可以优化国内生产环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破国内生产的垄断。
三、贸易顺差是否代表经济实力?中国的贸易顺差在过去几十年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the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foreign economic theory,the domestic trade and economic theory also keep learning development.On the theoretical level,many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贸易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 接下来就针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基本描述,通过大 量的数据资料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的总量特征、结构特征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 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外贸易弹性统计等方面进行 了研究。以基础理论和客观现实作为铺垫,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 系做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轨迹是一致的、中国经济 增长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在逐年提高;其次,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进行 实证分析,运用回归分析、ADF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了中国商品进出口与 GDP之间的相关性,并对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 检验的末尾对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做了相关的测定。同时,着重对贸易 与三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突出贸易对二、三产业的影响,特别 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就提高
中国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研究较晚,随着我国“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我
国学者才开始重视对外贸易理论的研究。从理论层面来看,我国许多学者
的研究类型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探讨如何衡量在经济增长中对外 贸易所起到的作用的大小。二是关于对外贸易发展尤其是出口贸易带动经
济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问题。发展经济学家经常强调出口发展对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地发展壮大,巨大的外贸收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高。
首先,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的出口贸易一直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加入了国际贸易体系,进一步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
由于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适合大规模生产、低成本的生产环境,使中国商品出口价格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的出口量在2018年高达2.48万亿美元,占了全球出口总量的13.8%。
这些强大的出口数据,使得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对外贸易提高了中国的经济活力和国际声誉。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
通过做大做强对外贸易,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改革,推动贸易自由化,逐渐提升了国际声誉,增强了国际地位。
再次,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升级。
中国过去在对外贸易领域主要依靠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玩具等)出口,市场竞争力主要依靠成本优势,但这种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为了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提高,中国开始加大技术创新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领域转变。
通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品质和质量水平,中国企业的产品已经从过去的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市场,逐渐成为国际品牌。
最后,对外贸易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是贸易摩擦的问题。
由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逐渐提高,一些国家一方面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另一方面提高关税限制中国进口,限制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市场准入和国际标准等方面的挑战。
其次是对外贸易的单一性。
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外贸易在现代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
本文将探讨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多方面影响,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技术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1. 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国家能够获得外汇收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
同时,进口商品和服务也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提高了消费和投资水平,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十年中,对外贸易对中国、德国、美国等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还对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国家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贸易带来的市场机会和竞争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促使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同时,贸易还可以促进国内产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3. 就业机会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外贸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就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同时,对外贸易也带来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扩张,进一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
4. 技术进步对外贸易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国内企业能够了解和学习来自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开展贸易也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竞争机会,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技术进步的推动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
5. 国际竞争力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参与贸易,企业能够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是贸易开放度,也就是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是用来衡 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的指标,它指一国的 对外贸易额占 GDP 的比例。
贸易依存度 = 当年的进出口总额 / 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由此公式和 1985~2006 年我国的 GDP 及进口、出口、进出 口总额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相关年度的出口、进口、贸易依存度。 相关数据出自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如表 1 所示。
0.074127 18.19760 - 9.416272
Adjusted R- squared=0.987893
F- statistic=857.7410
Durbin- Watson stat=0.635534
则两个时期进口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分别为
在 1997 年之前 Y=215.8985+6.484606X
根据所选的 1985 至 2006 年我国的 GDP 数值和出口贸易
额,将数据带入 Eview5.0 软件中,十一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为
Y=1858.724+6.414245X- 4.167971(X- 20393.56794)Dt
0.490193
12.36730 - 7.172218
Adjusted R- squared=0.980157
表 1 1985 ̄2006 中国进出口依存度
出口额 进口额
贸易依存度
803.1601 1240.714
0.226075
1068.296 1481.251
0.248179
1467.996 1608.692
0.255283
1768.742 2057.205
0.254414
1978.184 2226.68
为了更形象地显示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发展趋势,由表 我们可以绘制出图 1。
从图 1 中可看出,我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基本呈波浪形上 升趋势,这说明我国进出口的增长要快于 GDP 的增长,也就是 说 GDP 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出口的增长,两者存在非常 紧密的关系。
1.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利用商务部提供的以美元 计价的对外贸易额和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各年年均人民币兑美 元汇率值计算得出以人民币计价的 1985 年至 2006 年对外贸易 额。考虑到 1994 年的外汇体制改革因素,人民币大幅贬值,设计 方程如下。
12558.6 11542.6
0.343603
15152.93 11802.19
0.347122
15209.53 11610.61
0.32304
16136.89 13717.14
0.338523
20629.77 18633.85
0.400656
22025.1 20158.63
0.390344
26947.43 24433.7
0.303864
Dt =1 当所取年份为 1994 年以后的年份时 ,X1994 表示
1994 年的出口贸易额,X1994=20393.56794
则有 E( Y/ Dt = 0 ,X) =β0 +β1 + X
E( Y/ Dt = 1 ,X) =β0 +β1X +β2 (X - X1994)Dt
方程中,Y 为国内生产总值,X 为出口贸易额。
此外, 对高新技术的需求在中国的进口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使得整体产业结构提升,用于对我国 现有技术的改造升级,则进口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
最后,进口贸易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巨大的市场吸引外资大 量流入中国,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经验,增加了 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进口贸易对 于中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但是就总体来说,进口贸易是促进中 国经济发展的,这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口贸易的关系图上就 可以看出。
F- statistic=519.6559
Durbin- Watson stat=0.638288
则两个时期的出口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分别为
在 1994 年之前,Y=1858.724+6.414245X
在 1994 年之后,Y=1858.724+2.246274X
经检验各项指标都非常令人满意, 方程总体线性关系在
元的国内生产总值,1997 年以后, 每增加 1 亿元人民币的进口贸
易额就会增加 2.563705 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生产总值。由此可以
Y=β0 +β1X +β2 (X - X1994)Dt +μ Dt =0 当所取年份为 1994 年以前的年份时,
2008·12 经济论坛 53
市场经纬·MARKET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98%的显著水平上成立, 而解释变量 X 对被解释变量 Y 的解释
在 98%置信度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以上两个方程显示
54 经济论坛 2008·12
的经济意义表明,在 1994 年之前,出口每增加 1 元,GDP 就增加 6.414245 元,在 1994 年之后,出口每增加 1 元,GDP 就增加 2.246274 元。此外, 我们还发现两个时期在斜率项上显著不同, 1994 年后的斜率要小于 1994 年以前的, 这是因为 1994 年后出 口贸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了, 带来的乘数效应减小 了。这是与 1994 年人民币大幅贬值后出口贸易受到刺激,粗放型 增长的趋势更加明显, 以及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事实相吻合的。 因此,出口贸易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第一,出口贸易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是“经济增长 的发动机”;第二,出口贸易的低水平发展,使得中国经济粗放型 的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0.164559
0.195136
0.151986
0.183194
0.139846
0.182981
0.155543
0.210507
0.19014
0.203807
0.186536
0.226267
0.20516
0.268424
0.252791
0.30774
0.291154
0.339324
0.293956
0.371983
由图 1 进口可知,进口和 GDP 的增长的关系也密切相关。 因为 1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的政策时滞延续到 1996 年,此次汇 率改革也到 1996 年结束,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 兑换。因此设计方程如下。
Dt =0 所取年份为 1997 年以前的年份时 Dt =1 所取年份为 1997 年以后的年份 Y=β0 +β1M +β2 (M - M1997)Dt +μ 则有 E( Y/ Dt = 0 ,M) =β0 +β1M E( Y/ Dt = 1 ,M) =β0 +β1X +β2 (M - M1997)Dt Y 为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 值,M 为进口贸易额,M1997 为 1997 年的进口额,所选取的数据为 1985 年至 2006 年的数据,将 其带入 Eview 软件中,回归得到结果 Y=215.8985+6.484606X- 3.920891(X- 11802.2)Dt
0.431427
36283.88 34170.77
0.521215
49111.22 46464.375 54075.05
0.63328
77895.78 63631.2
0.675846
(单位:亿元)
出口依存度 进口依存度
0.088838
0.137236
0.103977
0.144169
0.247332
2969.889 2551.837
0.294991
3827.985 3395.733
0.330965
4684.101 4444.216
0.338873
5286.059 5990.175
0.319802
10429.49 9964.941
0.423908
12425.04 11030
0.392149
2. 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的进口需求来自于两个方 面。第一个方面是源于生产需求的进口,第二个方面是源于消费 需求的进口。源于生产需求的进口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加工贸 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而加工贸易是进口的主要动 力来源之一, 而加工贸易最终导致的出口没有对国内经济产生 “挤出效应”,进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源于消费需求的进口对于
在 1997 年之后 Y=215.8985+2.563705X
由以上结果可知这两个时期的斜率显著不同, 且可决系数,
F、t 统计量都在 98.7 %的置信度下显著成立。这表明 1997 年前
后进口贸易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有显著差异的。1997 年
以前, 每增加 1 亿元人民币的进口贸易额就会增加 6.484606 亿
GDP 进出口总额 9040.7 2043.874 10274.4 2549.893 12050.6 3076.316 15036.8 3825.574 17000.9 4204.864 18718.3 5521.726 21826.2 7223.718 26937.3 9128.317 35260.0 11276.23 48108.5 20393.57 59810.5 23454.62 70142.5 24101.2 77653.1 26955.11 83024.3 26820.14 88189.0 29854.03 98000.5 39264.45 108068.2 42183.73 119095.7 51381.13 135174.0 70454.65 159586.7 95575.52 183956.1 116495.8 209407.0 14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