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洞庭鱼米乡》优秀教案(精品)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洞庭鱼米乡》

3 勤劳的农民
农民们辛勤地劳作,为了 创造美好的农田景观而付 出努力。
课堂练习
观察练习 创作练习
填词练习 解答鱼米乡》
《洞庭鱼米乡》是湖南湘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它描绘了 湖南洞庭湖畔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稻田农田。通过该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湖 南洞庭湖周边的自然环境、鱼米之乡的文化特色以及农田的重要性。
背景介绍
湖泊之美
洞庭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湖南省最大的 湖泊。它以湖水清澈、湖面广阔和丰富的湖岸资源 而闻名。
答案
2
小明在湖边看到了清澈的湖水、茂密的
稻田以及勤劳的农民。
3
问题
小明和他的家人为什么去湖南洞庭湖旅
答案
4
游?
小明和他的家人去湖南洞庭湖旅游是为 了欣赏洞庭湖的美丽风景和了解农田的
重要性。
课文重点
1 洞庭湖
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 泊,周边有茂密的稻田。
2 农田的重要性
农田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 源,也为人们创造了美丽 的田园风景。
词语解析
洞庭湖
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稻田
稻田是湖南洞庭湖周边广泛种植稻米的农田。
勤劳
勤劳意味着努力工作、不怕辛苦。
生字学习
1 湖泊
读音:húpō,意思:位于陆地上的淡水或咸水的水域。
2 茂密
读音:màomì,意思:生长很旺盛,很浓密。
阅读理解
1
问题
小明在湖边看到了什么景色?
农田的魅力
洞庭湖周边的农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以 稻米种植而闻名。农田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 源和美丽的田园风景。
课文梗概
《洞庭鱼米乡》这篇课文讲述了小明和他的家人去湖南洞庭湖旅游的经历。 在湖边,小明看到了清澈的湖水、茂密的稻田以及勤劳的农民们。通过这次 旅游,小明深刻地认识到洞庭湖的美丽和农田的重要性。
湘教版二上《洞庭鱼米乡》教案

湘教版二上《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二上《洞庭鱼米乡》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二上《洞庭鱼米乡》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自制的cai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孩子们,你见过洞庭湖吗,它美丽、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你想去看看吗?板书课题。
洞庭鱼米乡二、自读课文,弄清图意,随图文识字1、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1、现在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在心里读,也可以和同桌读。
要求:遇到生字标出来,借助拼音娃娃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游戏:捞鱼儿)你瞧,这些鱼儿活蹦乱跳的,多可爱呀,哪些小朋友愿意来认一认它们?重点指导:“祖、仓”两字都是平舌音,“庭”是后鼻音;“担”是多音字,在这篇课文中读“dàn”。
4、指名认读上面的词语。
齐读。
四、试读课文1、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2、指导读好长句。
a、美丽的洞庭湖,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b、宽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船儿来往,鱼儿蹦跳。
c、洞庭湖畔,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春天,禾苗青青;夏季,稻浪滚滚。
d、是呀,鱼汛季节,鲜活的鱼儿,一筐筐,一担担。
e、真的,收割季节,金黄的谷子,一袋袋,一车车。
f、美丽富饶的洞庭,是祖国的大鱼库、大粮仓。
五、练习写字1.记生字学习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学习生字,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记住的生字最多。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洞庭鱼米乡》优秀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洞庭鱼米乡》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想象课文中描述的优美画面,体会洞庭湖乡的美丽富饶。
2、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
2.难点:朗读文中优美句子,想象洞庭湖乡的美丽画面。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洞庭湖乡的美丽富饶体现在哪里?
2.为什么说洞庭湖是鱼米乡呢?
四、参考资料
何纪光
何纪光出生于湖南湘西汉、苗、土家等民族杂居的武陵山区。
自幼受民歌熏陶,七岁在家乡赛歌会上夺得银牌,十四岁考入湖南省民间歌舞团。
在省歌舞团,他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深入苗山瑶岭,学会了汉、苗、瑶、侗、土家等
各族民歌。
1965年参加全国音乐周,领唱《澧水船夫号子》、《打硪歌》初露端倪,1960年向著名民歌舒黑娃学会独具一格的湖南高腔山歌唱法。
1962年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随王品素教授学习。
能编善唱,既掌握演唱不同类型歌曲的技巧,又发展了真假嗓结合、刚柔并济、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独特唱法,音域宽广,风格淳厚,声音优美,变换自如。
1980年,他再次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使自己成为“歌坛一绝”。
他演唱的《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乡》、《济公之歌》等成为经典民歌。
198 9年,他灌制的唱片《洞庭鱼米乡》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何纪光生前为中国音协理事、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省音协声乐艺术委员会会长、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名歌唱家。
2002年9月19日凌晨因心肌梗塞逝世于湖南长沙。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洞庭鱼米乡》精品学案第二课时

《洞庭鱼米乡》学案一、学习目标1.继续巩固生字学习,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结合句子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朗读课文,结合句子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难点:让学生画出文章优美的句子,逐一理解,读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你对洞庭湖有哪些印象?2.鱼汛季节到了,洞庭湖畔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四、参考资料《洞庭鱼米乡》是一首由白诚仁作曲,叶蔚林作词,王春雷演唱的,阐述湖湘文化历史的歌曲。
创意阐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绚丽多姿,极富魅力,具有鲜明区域特征和文化个性,成为中华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近百年来,随着一大批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杰出表现,湖湘文化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和肯定。
在湖湘文化众多艺术门类之中,民歌可谓是最绚烂夺目的一朵花蕊。
浸染于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千百年来,她总是“亲切地伴随着历史”,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牢牢扎根于之中,反映着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与感情、理想以及愿望。
是活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国民族作曲家。
今天以上的中国观众大都熟悉他的作品《》,四十岁以上的观众则对那首《洞庭鱼米乡》耳熟能详,三十岁左右的观众忘不了《》轻快的旋律。
几十年来,白诚仁先生脚踏三湘大地,留下一个一个脚印,走过一个一个山寨,记下一个一个音符,为宝库奉献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音乐会力图搭建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老艺术家白诚仁将与老、中、青三代湘籍歌唱家及歌手代表,在现场展开一场跨时代的音乐对话,回顾的璀璨历史,重温湖南民歌的经典作品,共叙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洞庭鱼米乡》精品学案

《洞庭鱼米乡》学案一、学习目标1. 我能认识13个生字,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 我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洞庭湖乡的美丽富饶,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过程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一)自主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预习方法:读书时做到“标、圈、读、查”。
标:这篇课文有()自然段,然后在生字表上标上拼音。
圈: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或句子。
并把它摘录下来。
查:同桌相互检查自学情况。
2. 运用已学的方法,自学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并学会自意。
识字小窍门:(1)可将生字归类识记。
在课文中,我知道课文中()后鼻音,()平舌音,半包围结构的字是()。
(2)你能正确的读下面这些词语吗?你知道他们的意思吗?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词说个句子。
碧波荡漾湖畔一望无际美丽富饶明珠一筐筐一担担一袋袋禾苗青青稻浪滚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填。
洞庭是个()洞庭是个()()是个()()是个()(二)合作探究反复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美丽富饶的洞庭湖是祖国的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哪部分讲洞庭湖是祖国的“大鱼库”?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洞庭湖是个“大鱼库”?把相应的词从课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哪些自然段是讲洞庭湖是祖国的“大粮仓”?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洞庭湖是个“大粮仓”?把相应的词从课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延伸1.文中的洞庭湖那么美,请大家用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的家乡也很美,我们该用什么行动来爱它呢?(说一说,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当堂测试。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 洞庭鱼米乡 教学设计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洞庭鱼米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洞庭湖和洞庭鱼米乡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洞庭湖和洞庭鱼米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导学生体会洞庭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情境1.教师准备一幅洞庭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湖泊,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教师提问:洞庭湖是湘教版中的哪个地方?学生回答洞庭湖是湘教版的一座湖泊。
步骤二:引入新知1.教师出示湖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湖泊的特点,如湖面宽阔、清澈、湖边有葦苇等。
2.教师出示洞庭湖地理位置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并与课文中提到的湖南省做比较。
3.教师解释洞庭湖对当地人民的影响,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鱼米之乡的美誉。
步骤三:展开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洞庭湖的特点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湖带环绕等。
2.教师提问:洞庭湖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学生回答洞庭湖丰富的水资源和鱼类资源可以提供给当地人们丰富的饮食和经济来源等。
步骤四:拓展知识1.教师出示湖北洞庭湖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和周边风景。
2.教师出示洞庭鱼米乡的介绍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
步骤五:归纳总结1.教师提问:洞庭湖和洞庭鱼米乡对当地人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洞庭湖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鱼类资源,对农业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洞庭鱼米乡则以盛产鱼类和水稻而闻名,成为当地人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洞庭湖和洞庭鱼米乡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概念的解释可能需要更加具体,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洞庭鱼米乡1湘教版优选教学课件

你给过我太多的快乐和感动,太多的收获和意外,也有太多的心酸和坎坷。可总归你来过我的生命,也带给我许多的美好和小幸福。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缘分让我们相遇,可我都不想去追究了,因为我相信每一种遇见,都有意义,每一个爱过的人,都有记忆。无论怎样,都是幸运的,因为你带给了我一些特殊的感受,以至于每次回味起来,都觉得人生是精彩的。 我始终还记得那年夏天你为了在我路过的城市见我冒着大雨开车几百公里,只为在车站短短的停留……我也记得在街头只因我看了一眼那各式的冰糖葫芦,你穿越熙攘的人群排队为我拿回最后一个糖葫芦欣喜的样子,不是爱吃甜食的我那晚一口气吃掉了那个糖葫芦,而你看着我憋得满嘴和通红的脸只是宠溺的笑笑……我还记得因为我随口一说自己都没在意的东西而你却把它买回来了,就在有次离别的车站,当我不告而别你知道后发疯的电话、视频和在机场着急的身影,手里还提着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说过的东西时我就知道你就是那个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我曾经岁月的人。
稻浪滚滚。 D、是呀,鱼汛季节,鲜活的鱼儿,一筐筐,一担担。 E、真的,收割季节,金黄的谷子,一袋袋,一车车。 F、美丽富饶的洞庭,是祖国的大鱼库、大粮仓。
自读感悟
1.小朋友,请你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洞庭湖是鱼 米乡? 2.理解和感悟重点句子。 (1)“宽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船儿来往,鱼儿蹦跳。” 这说明了什么呢? 从“船儿来往”理解捕鱼的人很多。从“鱼儿蹦跳”理解洞 庭湖的鱼儿鲜活肥美。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洞庭鱼米乡 湘教版

洞庭鱼米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想象课文中描述的优美画面,体会洞庭湖乡的美丽富饶。
教学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了解洞庭湖乡的美丽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教学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给每个字组词。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美丽的洞庭湖,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那儿景色美丽,物产丰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洞庭鱼米乡》。
板书课题:3.洞庭鱼米乡。
指导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标出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为什么说洞庭是个大鱼库、大粮仓?三、学习生字小朋友们真能干,边读课文边思考,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试着叫每一位新朋友的名字吧!1.读准字音。
(1)自由读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新词,一类字、二类字分别用红色、蓝色标注。
)(2)指名抽读。
这些生字、新词你都读准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教师相机提示:“洞、庭、仓”是后鼻音;“担”是前鼻音;“祖”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湖”字的的声母是h,不要读成f;“谷”字是第三声,不要读成第二声。
(3)男女生比赛读。
出示生字卡片,让我们比比看,男女同学谁读得更准确。
2.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学习。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红色的生字?你能用它们组词,帮助它们找朋友吗?在学习小组里说一说。
(2)指名汇报。
你能教大家学习哪个生字?3.质疑解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庭鱼米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会认6个。
2. 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体会作者对洞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会认6个。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洞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小组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文学常识,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 美丽的洞庭湖,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那儿景色美丽,物产丰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做到音准句通。
1.利用拼音自读课文。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圈上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3.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dònɡ tínɡ hú zǔ dàn gǔ
洞庭湖祖国一担谷子
4.去掉拼音再读词,师生共同纠错。
5.交流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甲:“庭”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6.扩展词语。
(投影出示)
洞:洞口大洞门洞地洞
湖:西湖湖泊湖边
祖:祖国祖先祖宗祖上
担:重担担子一担
仓:粮仓仓库米仓谷仓
谷:稻谷谷子谷粒五谷丰登
(二)读文感悟,读句训练,创新想象。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课文是围绕“美丽的洞庭,是祖国的大鱼库、大粮仓”来写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洞庭湖是个大鱼库?哪几个自然段写洞庭湖是个大粮仓?
学生甲:课文第2、3、4自然段写洞庭湖是大鱼库。
学生乙:课文第5、6、7自然段写洞庭湖是大粮仓。
(三)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究。
学生甲:“一望无际”是什么意思?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
学生乙:课文为什么说洞庭是一颗明珠,是大鱼库、大粮仓?
三、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投影出示)
()的洞庭湖()的鱼儿())的稻田
()的谷子()的湖面()的楼房
2.先读课文,背诵课文。
再填空。
(1)美丽的(),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
(2)()的洞庭,是祖国的大(),大()。
四、总结
课文前面说洞庭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是概括地写,中间具体写了洞庭为什么是大鱼库、大粮仓,也是对洞庭是一颗明珠的有力说明,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从而说明洞庭实在是“鱼米乡”。
这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作业
1.根据课文第8自然段的描写,画一幅美丽的想象画。
2.牢固掌握文章生字词。
六、板书
洞庭鱼米乡
大鱼库喜爱和赞美大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