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刷题第一季.

合集下载

【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地球与地图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地球与地图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考前复习:地球与地图刷题练习题一、选择题[2022·河南月考]1845年,英国富兰克林探险队进行北极探险,旨在沿着加拿大北部海岸寻找通往太平洋的航道。

下图示意探险队航行区域范围及可能走过的路线(虚线)(提示:cos 75°≈0.259)。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⑤地位于①地的()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2.图中②地到③地的航线长度约为()A.880 km B.1 070 kmC.1 170 km D.1 370 km[2022·全国月考]美国于2021年9月全部完成从阿富汗撤军,至此,美国结束了在阿富汗将近20年的驻军史。

读阿富汗简图,完成3~4题。

3.阿富汗东西方向最长距离约为()A.560 km B.1 300 kmC.1 665 km D.2 200 km4.美国军队从喀布尔撤回华盛顿(39°N,77°W)的最近路线的方向是()A.一直向东北B.一直向西北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2022·辽宁月考]读甲、乙两幅图,完成5~6题。

5.两幅图相比较()A.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B.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C.甲图所示地区实际范围更大D.乙图描述的地理事物更详细6.下列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河套平原B.①②地之间距离比①④地之间距离长C.四地均位于我国季风区D.④地位于河西走廊[2022·浙江专练]高一新生小明入学,从学校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 600步,计1 800米(轨迹见下图)。

据此完成7~8题。

7.小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A.东侧B.南侧C.西侧D.北侧8.学校面积最接近()A.18 000平方米B.20 000平方米C.200 000平方米D.360 000平方米[2022·全国专练]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完成9~10题。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刷题课件: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刷题课件: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使用新型制冷技术等
固体杂质增多
工业生产、交通工具 排放大量废弃物
雾霾等大气污染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加强管理,减少废弃物排放;植树造林等
例1 (2019·兰州高一期末)大气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 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含量。据此完成(1)~(2)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 ) A. 海平面上升 B. 臭氧的大量减少 C. 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 D. 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和森林被破坏 (2)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 )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 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水汽:水的_相__变,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 着地面和大气的_温__度__。 (3)杂质:作为_凝__结__核__,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根据_温__度__、_运__动__状__况__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划分为_对__流__层、_平__流__层和_高__层__大气。 1.对流层: (1)位置:大气圈的_最__底__层。 (2)组成:占大气圈总质量的__3_/_4__和几乎全部的__水__汽__、__杂__质__,大气中污染物多集中在这 一层。
解析:(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燃烧煤炭、石油等不断向大气中排 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森林被破坏。 (2)臭氧总量的减少会导致太阳紫外线增多,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伤害。 答案:(1)D (2)B
(3)特征。 ①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_小__,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_上__升__。 ②大气以_平__流__运动为主。 ③无云雨现象,_能__见__度__好。 (4)与人类活动关系:适合航空飞行。 3.高层大气: (1)位置:平流层以上的大气。 (2)特征。 ①温度先下__降___后_上__升__。 ②空气高度电离,形成若干_电__离__层__。 (3)与人类活动关系:电离层反射__无__线__电__波_,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作用。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刷题含详解 第一单元 人口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刷题含详解 第一单元  人口

2023年广东新教材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试卷第一单元人口一、选择题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分布越均衡。

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山东省相比,全国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政策因素B.战争因素C.自然因素D.经济因素2.读图可知,山东省()A.人口分布近年来趋于不平衡B.人口分布集中度大幅度提高C.人口迁移规模越来越小D.人口数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力【答案】1.C 2.D【解析】1.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

结合图例的年份,1953年以来,山东省的面积一人口洛伦兹曲线离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选C。

2.根据上题结论,1953年以来,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变大选D。

解题关健: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此外,开发历史、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等。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据此回答5-6题。

3.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气候炎热B.降水少C.矿产资源贫乏D.地势起伏大4.一般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有()①土壤贫瘠②交通不便③气候寒冷、风力大④干旱缺水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3.B4.C【解析】第3题,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广布,人口稀少。

第4题一般的高山、高原地区因海拔高,气温低,往往气候寒冷,土壤发育不充分,因地表崎岖往往交通不便,但因海拔高,蒸发弱,大多不干旱缺水。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总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6.影响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政策D.经济【答案】5.A 6.C【分析】5.从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位于30°N附近,向南北两侧大致减少,因此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A符合题意。

高中必刷题地理选修一电子版

高中必刷题地理选修一电子版

高中必刷题地理选修一电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是A.自西向东、一天B.自东向西、一天C.自西向东、一年D.自东向西、一年2.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A.亚洲东部和南部B.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C.非洲中部和南部D.非洲北部、亚洲西部3.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读图1,完成4~6题。

4.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A.北美洲B.欧洲C.大洋洲D.非洲5.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A.东部和南部B.北部和西部C.中部和东部D.西部和南部6.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缺乏B.地震灾害频繁C.地形崎岖不平D.气候酷寒干燥读图2,完成7~9题。

7.甲地的经纬度大约是A.10°N,40°EB.10°N,40°WC.10°S,40°WD.10°S,40°E8.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丙地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10.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11.下列生产技术中,属于高新技术的是A.钢铁冶炼技术B.汽车制造技术C.家具加工技术D.微电子技术读图3,完成12~13题。

1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A.陆地高于海洋B.海洋高于陆地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13.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读图4、图5,完成14~18题。

14.关于福建省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15.福建省秋季降水量分布规律是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逐渐减少B.从南向北逐渐减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逐渐增多D.从西向东逐渐增多16.影响福建省秋季降水量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17.若有500吨钢材要从三明运往厦门,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B.内河航运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18.小明从厦门乘火车去福州旅游,最便捷的旅行线路是A.厦门→三明→南平→福州B.厦门→泉州→莆田→福州C.厦门→三明→莆田→福州D.厦门→漳平→泉州→福州读图6,完成19~22题。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十五 世界地理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十五 世界地理

专题十五世界地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北京朝阳上学期期中)下图为根据2017年各国某要素数值大小绘制的变形世界地图,数值越大,图中国家面积越大。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要素最可能是()A.海岸线长度B.国土面积C.国内生产总值D.人口数量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图中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为中国和印度,而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故D项正确;图中内陆国也有面积显示,该要素不可能是海岸线长度,排除A项;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图中俄罗斯面积较小,排除B项;美国是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最多的国家,排除C项。

2.与常规的世界政区图相比,该图()A.综合表达多要素的优势更突出B.能够准确判断各国的位置范围C.更直观地反映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D.更精确地读取各国某要素的具体数值答案 C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更直观地反映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故C项正确。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地处阿拉斯加的楚加奇国家森林是美国第二大国家森林。

该地区的森林、河流、湖泊、山脉及冰川美景令人终生难忘。

下图为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波蒂奇湖。

据此回答3~5题。

3.波蒂奇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雨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冰雪融水答案 D解析阿拉斯加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降水较少,冰雪面积广,所以波蒂奇湖湖水的补给应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故D项正确。

4.楚加奇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硬叶林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楚加奇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阿拉斯加,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典型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故A项正确。

5.一年中最适合游客观赏阿拉斯加冰川的时间是()A.12月~次年1月B.3~5月C.6~8月D.9~12月答案 C解析阿拉斯加山区冰雪广布。

高中必刷题人教地理必修第一册 地球上的水训练

高中必刷题人教地理必修第一册 地球上的水训练

第二节综合训练
刷素养
9.[原创题]下图示意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水温、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情况。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20分)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蒸___发__量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 南北__回__归__线____附近的海域。(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分析能力。从图中可看出,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蒸发量变化曲线比较接近。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海水盐度出现最高值,因为这里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第二节综合训练
[改编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刷能力
2.造成曲线③分布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大气环流 D.海水导热率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分析能力和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曲线③表示的是海洋表层温度,再排除干扰因 素深度可知,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这主要是因为纬度越高,海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越少,故 选A。
第二节综合训练
刷能力
8.[天津耀华中学2020高一期末]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如图)曾 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此时期结束后转暖,留下 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 的海域。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C )
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B.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量大 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
第二节综合训练
图中四处皆位于海洋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刷能力
3.仅从图中信息看,表层海水盐度最大的应该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考查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是蒸发量和降水量,蒸发量大于降水 量,海水的盐度会比较大。盐度最大的应为蒸发量与降水量差值最大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区域。 由图可知,①符合,故选A项。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 刷题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 刷题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刷题练习题一、单选题(2022·广东·校联考一模)2022年7月17日,浙江省宁波市某码头遭遇“下击暴流”天气。

“下击暴流”是发育成熟的强雷暴云产生强大的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气流运动又迅速转变为水平辐散的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历时短的特点,多出现于我国南方夏季。

此天气常会影响即将落地飞机的飞行,使其偏离原定下滑路径,需要飞行员谨慎操作。

下图示意“下击暴流”天气及飞机下滑停靠的飞行路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浙江省宁波市某码头的天气状况为()①大风①无风①晴朗①暴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受“下击暴流”影响,飞机落地的下滑飞行路径为()A.①B.①C.①D.①(2022·甘肃陇南·校考模拟预测)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极端气温风险大大增加。

冷夜指数在一定程度能够分析该地区的极端气温事件以及城市化影响贡献率,为认识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下图)为某城市冷夜指数40年内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从冷夜指数可以看出()A.郊区冷夜天数下降快B.城区冷夜天数下降快C.2000年后同步变化D.2020年后郊区指数上升4.根据冷夜指数可以推断该城市近年来()A.城区霜冻减少B.城区霜冻增多C.郊区霜冻增速快D.城区霜冻增速慢5.如果要提高冷夜指数,该城市应该()A.增加绿地面积B.加快郊区建设C.发展能源密集产业D.车辆限号出行(2023·全国·模拟预测)太行山脉是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其山麓楚风(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干热地方性风)较强,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图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地形剖面示意及太行山山麓焚风季节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太行山东西两侧焚风效应较强的坡面及焚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A.西坡春季B.西坡夏季C.东坡秋季D.东坡冬季7.研究发现,冬季太行山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其主要原因是()A.白天水汽含量高B.冬季风夜晚更强C.山风与焚风叠加D.谷风增强风势(2023·全国·模拟预测)山火蔓延往往受风向、风力的影响。

2020高考地理刷题1+1(2019模拟题)讲练练习:重组卷(七)【解析】

2020高考地理刷题1+1(2019模拟题)讲练练习:重组卷(七)【解析】

2020⾼考地理刷题1+1(2019模拟题)讲练练习:重组卷(七)【解析】重组卷(七)⼀、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

每个⼩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要求)(2019·⼭西太原期末)北京时间2018年12⽉8⽇2时23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踏上了⼈类探测器⾸次奔赴⽉球背⾯的征程。

2019年1⽉3⽇,嫦娥四号成功着陆。

据此完成1~3题。

1.探测器发射时,地球上与西昌⽇期相同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1/8 B.1/6C.1/4 D.1/2答案 C解析 根据“时差1⼩时,经度差15°,时差4分钟,经度差1°”可知,0时经线约在84°E附近。

与西昌⽇期相同的范围是从84°E向东到180°,约占全球的1/4,故C项正确。

2.“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 )A.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B.全球夜的范围⼤于昼C.地球位于远⽇点附近 D.是南极考察最佳时期答案 D解析 “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A项错误;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道上昼夜平分,B项错误;地球位于近⽇点附近,C项错误;南极地区此时处于暖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D项正确。

3.“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球背⾯后,⾯临的难以预料的威胁是( )A.宇宙辐射强 B.⼤⽓太稀薄C.陨⽯撞击多 D.昼夜温差⼤答案 C解析 由于⽉球上没有⼤⽓,陨⽯能直接撞击⽉球,陨⽯撞击具有不可预测性,故C项符合题意;宇宙辐射强、⼤⽓太稀薄、昼夜温差⼤是⽉球表⾯环境特点,并不是难以预料的威胁,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2019·海南⾼考)⼭⾕风是⼭区昼夜间风向发⽣反向转变的风系。

⽩天太阳辐射导致⼭坡上的空⽓增温强烈,暖空⽓沿坡⾯上升,形成⾕风;反之,则形成⼭风。

祁连⽓象站位于祁连⼭中段的⼭⾕中,⼭⾕风环流较为强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上册刷题
第一季
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4—6题: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地
A、青藏高原
D、北高南低
C、柴达木盆地 D、
B、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
平原和盆地

2、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9.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学生能积极参与的是( 10.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 )
A.修建水库
B.修建梯田
C.植树种草
D.打坝淤地
A.降水 1
B.土壤
C.热量
D.地形
A.西北地区
1 A.沪杭线
B.东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地区
B.哈大线
C.青藏线
D.陇海线
23、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 ②是________平原。
_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2分)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2分)
31、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_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
1
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少出生人口3亿多,这最主 要得益于( ) B、经济发展速度 D、生育观念进步 A、计划生育政策 C、卫生事业发展
A.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不大
B.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冬春两季多,夏秋两季少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是均匀的,只是各地对水资源的浪费 和污染程度不同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 势( ) 7.“石灰岩广布,坝子错落其中”的地形区是( 8.下列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 )
27、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气 候灾害是( ) 28、下列铁路线中属于我国东西铁路干线的是 (
A
)
29 、从天津运送 10 万吨大米到上海,最适宜的运输方式 是 ( )
30、我国南方与北方水土资源的矛盾表现在( )
A 31、下列地区中,缺水最为严重的是( )
32、东北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
7、秦岭—淮河一线是下列哪条一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A、-10℃ B、0℃ C、10℃
D、20℃
A.西北、东北、华北 C.西北、西南、东北 A、高原 B、山地
B.西南、中南、东南 D.华北、华南、西藏 C、盆地 D、平原 D、青海省Leabharlann A、黑龙江省B、云南省
C、台湾省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异小。 C、中间高,四周低。 高原为主。
B、地势比较平坦,高低差 D、地势北高南低,以
A、漠河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A、海河
A、长江
B、辽河
B、黄河
C、长江
C、珠江
D、珠江
D、塔里木河
A、森林 B、石油 C、耕地 D、阳光 A、农业 B、交通运输 C、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航空运输 2
A、青藏高原

33、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34、我们学校所处的温度带是 (

36 、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的是 ( ) 3.当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这种现 象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东岸 B.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C.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深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D.海岸线长达2.2万多千米
C、内蒙古高原 2
B、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B、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A、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
A、电子计算机、航天 B、机械、造纸 C、纺织、食品 D、医药、钢铁
3、我国最早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园区位于(
)
)
24、我国的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