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六解

合集下载

鼓之 舞之 神之——浅谈“陕南羊皮鼓舞”

鼓之 舞之 神之——浅谈“陕南羊皮鼓舞”

人 手拿 一 用 羊 皮 蒙制 而 成 的 在蒲 扇形 鼓 道
具 而得其 名 。 ( ( 羊 角壶 舞 的表 演 以双人 一 组对 舞 为 主, 场 面大 的可 组 成三 四组 , 反 复接 跳 。 舞 者 所 用道 具 有羊 皮扇 鼓 、 司刀 、 角 号等 。 表演 时 先 吹起 号 角 , 挥动摇响“ 司刀” , 舞 者 即 上 场 表演。 舞 者 击鼓 抖环 , 同进 同退 , 时而屈 膝 前 进, 时 而弯 腰后 退 , 时 而拉 手对 转 ; 或背 靠 背
果。 也为 后世保 存 了珍 贵的舞 蹈文 化 的活 史
料。
舞蹈 成 为一 种技 艺 的展示 , 创 造 了精 湛 的表
演技 巧 。

韵 的 整体 韵律 性和 含仰 、 屈伸、 开合、 顿挫 的
鲜明 , 以及 鼓声 发 出 的节 凑快 感 。他 们穿 着

民 间舞 蹈 是 民族 传 统 文 化 的 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分 , 由于 它 世 代繁 衍 于 民 间 , 长期 植 根 于群 众 , 并和 广 大群 众 的思 想 感 情 、 道 德 观念、 宗 教信 仰 、 文化素质、 审美时尚、 民风 世俗 等有 着 千 丝万缕 的联 系 , 不 仅成 为 民族 精神 的凝 聚 , 也还 是 特定 社会 生产 力 发展 水
的声 响 , 再伴 以脚 步节 奏 声 、 急促 的腰 铃声 、
象征 性 ,与 传统 诗歌 、 绘画“ 寄物 抒情 、 托 物
言志 ” 的 艺术特 色相 一致 。 它是道 具之 一 , 而
道具 就是 描述 出人物 的形 象 , 性格 , 感情 , 说 明人 物关 系 , “ 羊皮 鼓舞 ” 的动作 大 而有 力 , 是动 中直 境 , 舞蹈 ,讲 究外 在 的 手 、 眼、 身、 法、 步与 内在 的意 、 劲、 精、 气、 神 的 舞蹈 形 式 。 羊 皮鼓 ” 既

鼓舞在新华词典中的含义

鼓舞在新华词典中的含义

鼓舞在新华词典中的含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鼓舞是一个富有正能量的词汇,它在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鼓励、振奋、激励”,是一种激发人们斗志和勇气的力量。

鼓舞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激励人们前行,让人们充满信心和力量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在现代社会中,鼓舞是一种十分重要且具有广泛应用的情感。

人生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有时候在迷茫和彷徨中难以找到前行的方向。

这时候,如果能够得到他人的鼓励和支持,就会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一句简单的“你可以的”、“加油!”或者“相信自己”都可以成为对他人的一种鼓舞,让人重新燃起希望和勇气,重新找到前行的动力。

鼓舞可以带来心灵的温暖和力量,让人们在困难中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而是积极面对挑战,勇敢前行。

在团队和组织中,鼓舞更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一个团队如果缺乏鼓舞与激励,很容易在困难面前丧失斗志,影响整体的发展和士气。

而一种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可以让团队成员充满信心和动力,更加团结协作,共同面对各种挑战。

领导者在团队中的鼓舞作用尤为重要,他们应该成为团队成员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行来激励和鼓舞团队,带领团队走向成功。

对于个人而言,鼓舞也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情感。

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如果能够给予自己一些鼓励和激励,就会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自我鼓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不安和恐惧,重新找回前行的动力,不再畏惧困难,而是勇敢迎接挑战。

积极的心态和自我鼓舞可以带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行动,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成功。

鼓舞是一种穿越时空,贯穿生活的积极情感。

无论是面对挑战和困难,还是在团队和个人中,鼓舞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勇气,让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他人和自己一些鼓舞与激励,让这个世界充满正能量,让每个人都能勇敢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文章长度共1045字】鼓舞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感,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勇气,带来正能量,让人们充满信心和力量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鼓舞(万荣花鼓)

鼓舞(万荣花鼓)
明代,安徽凤阳花鼓艺人敲着花鼓走四方,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与万荣花鼓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如万 荣花鼓曲中也有“背着花鼓走四方”曲调。万荣花鼓由此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清末民初,农村经济不振,民不聊生,许多花鼓艺人外出逃荒。民国十八年(1929)时,南景村以王田福为 首的王氏家族老艺人带领全家身背花鼓,四处奔走谋生,到过太原、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州区)、潼关、济南等 地,把万荣花鼓传播到四方。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万荣花鼓是山西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鼓类民间舞蹈,其风格淳朴、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它与山西 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了解古代万荣地区的社会变迁以及历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 传承状况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外出打工,很少人愿意学打花鼓,加上大多数老花鼓艺人年事已高,花鼓艺术 面临传承危机。 传承人物 王企仁,男,汉族,1941年4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鼓舞 (万荣花鼓),山西省万荣县申报。 万荣花鼓传承人王企仁 保护措施
2009年,万荣花鼓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鼓舞(万荣花 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2。
历史渊源
万荣花鼓据《万荣县志》记载,万荣花鼓兴于宋代,起源于郑恩打瓜园的故事。万荣当地有民间传说,宋太 祖年间,有一老者陶红精通武艺,其女陶三春亦通武艺。陶红有言必择一武艺胜其女者为婿。一天,太祖手下的 大将郑恩(郑子明)到瓜园吃瓜不给钱,与陶三春发生争吵,两人交手而郑子明胜之,陶红便将其女陶三春许配 给郑恩,人们后来便将这段故事编成花鼓的内容。万荣花鼓大都是老头打鼓,姑娘打锣,据说扮老头者为陶红, 扮姑娘者为陶三春,花鼓的鼓亦是仿照西瓜的样子做成。

鼓舞的近义词鼓舞词语解释

鼓舞的近义词鼓舞词语解释

鼓舞的近义词鼓舞词语解释引导语:鼓舞是什么意思呢,它的近义词是什么?以下是收集的关于鼓舞的近义词是什么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鼓舞的近义词:鼓动、鼓励、煽动、煽惑、怂恿、策动、唆使、荧惑、勉励、激发、激励、推动、鼓吹、激动、促进、鞭策、驱策、慰勉、激劝鼓舞的意思【拼音】:gǔ wǔ【注音】ㄍㄨˇㄨˇ【英文】:1.inspire 2.cheerl【词性】:动词【褒贬】:褒义词【近义词】:鼓励、勉励、激励、撺掇。

【反义词】:打击、怂恿。

【释义】;激励,使人更加振作。

【辨析】:“鼓舞”、“鼓励”都有激励的意思。

“鼓舞”强调某一具体事物,或品德、精神对人的积极影响。

“鼓励”指激发、勉励,着重在劝勉人努力。

【例句】:1、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八回:“文公命扎住车马,以单车直入原城,百姓鼓舞称庆。

”2、这名球员看到有这么多球迷支持他,大受鼓舞。

详细解释◎鼓舞 gǔwǔ[inspire;hearten] 鼓动;激发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小米的回忆》(1).击鼓跳舞。

《晏子春秋·外篇下一》:“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

”汉应劭《序》:“故言语歌謳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

”(2).古时常用以祭神。

《史记·孝武本纪》:“民閒祠尚有鼓舞之乐,今郊祠而无乐,岂称乎?”《南史·后妃传下·后主张贵妃》:“置淫祀於宫中,聚诸女巫使之鼓舞。

”宋苏轼《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于板桥次韵答之》:“谈笑出奇伟,鼓舞南海神。

”(3).手足舞动。

表示欢欣。

《孔子家语·辨政》:“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此为心悲者,虽谈笑鼓舞,情欢者,虽拊膺咨嗟,犹不能御外形以自匿,誑察者於疑似也。

”宋苏轼《奏户部拘收度牒状》:“吏民鼓舞,歌咏圣泽。

”元萨都剌《将至太平驿即兴》诗:“上滩泊处无十里,舟人鼓舞家家喜。

论珍岛鼓舞的力、气、韵

论珍岛鼓舞的力、气、韵

论珍岛鼓舞的力、气、韵关键词:珍岛鼓舞;力;气;韵珍岛鼓舞是一种享誉江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豫章舞曲之一。

该舞蹈在舞蹈表演中,通过手脚互相协作的运动、在重重鼓点中,旋转身身,跳跳又跳的动作来表现出一种奇特的力气感。

通过对珍岛鼓舞的探究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艺术魅力之处在于其奇特的表演形式,在呈现出极准确而又规则化的动作环节中,呈现出了其奇特的力气、气息和韵律美。

本文起首回顾了珍岛鼓舞的历史进程,从其始源、进步和演变三个方面来分析珍岛鼓舞的历史悠久和其文化底蕴之丰富。

其次,本文详尽剖析了珍岛鼓舞的表演形式,点明了其所表现的主题和表现形式。

在表演中,鼓点和舞蹈的协作、动作突显出珍岛鼓舞奇特的气息。

而后本文从珍岛鼓舞的力、气、韵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其艺术创新之处。

起首,珍岛鼓舞的力气感表现的是鼓舞演员所具有的内在能量,其动作犹如劲风,引伸自然,力度准确,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其次,珍岛鼓舞的气息表现的是舞者心里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这种气息比较激情,灵活多变,明快又奇特。

而珍岛鼓舞的韵律美,则是表此刻其舞蹈节奏之中,其所呈现的节奏感分外强烈,饱满多彩,给人带来一种简洁而又欢快的节奏美感。

总之,珍岛鼓舞作为一种分外特殊的表演艺术形式,凭借其奇特的气息、鲜亮特色和非凡魅力,在表演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的探究意义在于,通过深度探究珍岛鼓舞艺术的表演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广泛宣扬江西地区的文化和艺术特色,同时也可以对其它地方的文化艺术产业起到推行和进步的作用。

此外,珍岛鼓舞的艺术创新还表此刻其灯光和音乐方面。

在舞台设计中,珍岛鼓舞分外重视灯光的变幻和效果,通过灯光设计来加强舞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时,音乐也是珍岛鼓舞的重要元素之一,珍岛鼓舞的音乐通常由鼓点和管乐组成,它们密不行分地协作着舞蹈动作,为整个表演营建出鲜亮的气息和奇特的韵律美。

除此之外,珍岛鼓舞艺术还重视与时俱进,它不息向现代文化借鉴和吸纳,通过创新和改革为观众带来新的舞蹈观感和艺术享受。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

湘西苗族鼓舞的价值湘西苗族鼓舞是湖南湘西苗族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湘西苗族鼓舞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动感的节奏和激情四溢的表演方式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示了湖南苗族人民的艺术才华和文化自信。

湘西苗族鼓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了苗族文化的丰富民俗和历史传承。

苗族人民通过鼓舞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土地的感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鼓舞的舞台呈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民俗习惯、婚姻礼仪、祈福仪式等,传承了苗族人民的文化传统。

湘西苗族鼓舞在激扬人们士气和凝聚民族情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在演出中,苗族鼓舞将鼓声与舞姿融为一体,节奏明快而激情四溢,带给观众无限的视听震撼。

苗族鼓舞所传递的强烈节奏感和激情表达,使人们能够进入一种激荡心灵的美妙境界,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绪,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苗族鼓舞也是苗族人民凝聚民族情感、弘扬奋发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

无论是庆祝丰收、祭祀祖先,还是抵御外敌、守卫家园,苗族鼓舞都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团结感,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苗族人民对家园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湘西苗族鼓舞也对苗族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苗族鼓舞是一种集体舞蹈形式,它要求参与者在舞台上通过互动、协调的动作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在参与鼓舞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各种舞步和舞姿来提高身体灵活性,并与他人合作完成动作。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增强体力,还能增进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人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湘西苗族鼓舞作为湖南苗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激扬人们士气和凝聚民族情感、促进身心健康、推动湖南文化传承的价值。

它是苗族人民的瑰宝,是湖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加强对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研究和传承,让它继续在湖南乃至全国范围内发光发热,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鼓舞近义词是什么_用鼓舞怎么造句 (1)

鼓舞近义词是什么_用鼓舞怎么造句 (1)

鼓舞近义词是什么_用鼓舞怎么造句鼓舞是指:激发;激励。

关于鼓舞的近义词有哪些呢?如何造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鼓舞近义词》,仅供大家阅读参考!鼓舞近义词是什么_用鼓舞怎么造句鼓舞gǔ wǔ【近义词】慰勉、驱策、鼓动、策动、推动、勉力、激发、勉励、荧惑、激动、煽动、唆使、怂恿、激劝、煽惑、激励、鞭策、促进、鼓励、鼓吹【反义词】打击、消沉、丧气、颓废、颓丧【词语释义】基本解释激发;激励。

古时常用击鼓跳舞以祭神。

.古代杂舞的一种。

.古代臣子朝见皇帝时的一种礼仪。

详细解释击鼓跳舞。

《晏子春秋·外篇下一》:“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

” 汉应劭《<风俗通>序》:“故言语歌謳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

”古时常用以祭神。

《史记·孝武本纪》:“民閒祠尚有鼓舞之乐,今郊祠而无乐,岂称乎?”《南史·后妃传下·后主张贵妃》:“置淫祀於宫中,聚诸女巫使之鼓舞。

” 宋苏轼《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于板桥次韵答之》:“谈笑出奇伟,鼓舞南海神。

”手足舞动。

表示欢欣。

《孔子家语·辨政》:“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 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此为心悲者,虽谈笑鼓舞,情欢者,虽拊膺咨嗟,犹不能御外形以自匿,誑察者於疑似也。

” 宋苏轼《奏户部拘收度牒状》:“吏民鼓舞,歌咏圣泽。

” 元萨都剌《将至太平驿即兴》诗:“上滩泊处无十里,舟人鼓舞家家喜。

” 茅盾《追求》一:“有多少件事使人欢欣鼓舞,有多少件事使人痛哭流涕。

”古代杂舞的一种。

《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

”激发;激励。

汉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民者,号令乎!” 明宋濂《元故婺州路儒学教授季公墓铭》:“设课试法,以待后进,鼓舞激励,唯恐有懈怠。

” 巴金《灭亡》第七章:“‘妹,你就唱一个罢,’李冷在旁鼓舞道,众人也怂恿她唱。

民族舞教程:羌族羊皮鼓舞

民族舞教程:羌族羊皮鼓舞

民族舞教程:羌族羊皮鼓舞
羌舞是羌族传统民族舞蹈的总称,包括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礼仪性舞蹈、集会舞蹈四类。

主要有“莎郎”、“盔甲舞”、“羊皮鼓舞”、“集会舞”、“礼仪舞”等。

羌舞广泛流行于羌族聚居地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产生的年代应不晚于新石器时期。

羌族羊皮鼓舞,羌语称“莫恩纳莎”或“布滋拉”,属羌族民间祭祀舞蹈。

主要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的龙溪、雁门、绵篪等地,其中以龙溪乡阿尔村的巴夺寨最具典型。

每逢春耕之际的“祭山”活动和“羌年”(农历十月初一)活动时,由羌族“释比”为领舞者的羊皮鼓舞队,击鼓而舞,以祀万物。

特别是其“羊皮鼓舞”中的蹉跳步、踮跳步和商羊腿跳转步与晋代葛洪在《抱扑子》中记述的“禹步”极为相似。

这种主要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形态的民间舞蹈,极其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羌族民间祭祀活动中的“羊皮鼓舞”至今仍在羌族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教化作用。

2008年6月,“羌族羊皮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舞”六解
2005年的1月1日,《大众DV》杂志正式和全国读者见面。

今天,当您看到这一期杂志的时候,她已经5周岁了。

五年前,数字摄象机刚刚开始走向普及,动态影像创作的技术门槛亦随之降低,正因有此“机缘”,《大众DV》应运而生。

五年后的今天,数字产品市场风起云涌,气象万千;DV影像创作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而以传播动态影像文化为己任的《大众DV》,则无疑成为中国新媒体影像创作迅猛发展的最近距离的见证者和不遗余力的参与者。

在《大众DV》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伊始,“鼓舞2010”DV年度人物评选全面启动。

“传播品牌”、“最具影响力”等词汇并没有占据我们团队的思维空间,我想,唯“鼓舞”二字,激励大家并肩前行。

“鼓舞”的第一种解释是:手足舞动,表示欢欣。

这是出于《孔子家语? 辨政》:“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商羊”是一种传说中的鸟,看来这种鸟特别喜欢下雨,如果天要下大雨,它就会兴奋地飞舞。

作为媒体,我们应该像“商羊”那样,为视频时代的来临,为DV影像创作的繁荣局面而欢欣鼓舞!
“鼓舞”的第二种解释是:激发、激励。

“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民者,号令乎!”杨雄在《法言? 先知》中写得
很有气势。

那么,激发、激励着我们进行DV影像创作的是什么呢?我想,有责任与良知,有激情与浪漫,也有视频产业崛起,我们通过DV看到的是整个行业饱满的创造力。

苏轼的《快哉此风赋》中有:“寥寥南郭,怒号於万窍;飒飒东海,鼓舞於四维。

”在这里,“鼓舞”的意思是:舞动;转动。

这是一种大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在这个数字时代里,由于展示平台的宽广包容性,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将充分地舞动、转动起来,混合形态的多媒体传播犹如快哉之风,法无定法,涤荡乾坤;另一方面,从事新媒体影像行业的人群也呈现出舞动、转动的多元趋势,他们以不同的职业素质、审美价值和道德观念完善丰富着日益壮大的DV圈子。

“鼓舞”的第四种解释是:振作。

杨万里在《袁和仲通鉴本末序》中评价道:“今读此书,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
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我们面临更大更复杂的挑战,也许是来自人文层面的要求。

毋庸质疑,DV纪录和创作,已经成为人们参与和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相信在今后会凸现出更为重要的
作用和更为深远的振作意义。

《红楼梦》第七十回,黛玉重建桃花社时,大家说:“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一个人作兴作兴;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这里,“鼓舞”的意思是:
振兴。

我就借用一下吧“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咱们的DV活动正该鼓舞起来才好。


“鼓舞”的第六种解释听起来有点贬义色彩:煽动。

(《资治通鉴? 后晋齐王天福八年》“赵延寿为契丹主愚弄鼓舞,至死不悟,嗜欲深者天机浅也。

”)但是,我认为“煽动”这个词用在DV影像创作中却是恰如其分。

作为全国广大专业DV 工作者和DV爱好者展示交流的平台,我们不仅应该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还要煽动大家的创作热情,将DV事业进行到底!
What you are doing in 5 years?(想象你五年后在做什么?)这个句子似乎很流行而且深入人心。

面对下一个五年,我相信全国的读者和我们一样,充满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