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
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1.群体建筑2.广场道路3。
绿化设施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作用: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塑,壁画与小品来丰富空间艺术效果。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是与空间相结合.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组合作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改造环境的作用:高燥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二章重点

1.在公共建筑中,尽管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概括地划分为:
①主要使用部分
②次要使用部分
③交通联系部分:
Ⅰ水平交通:用来解决同一层中各房间水平联系的问题。
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应从全局出发,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艺术构思的需
要,力求减少通道、厅堂的面积和长度,这样不仅可以使空间组合紧凑,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应
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
<1>完全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设置的过道和通廊。如旅馆、办公等建筑走道和电影院中的安
全通道等是供人流集散时使用的,一般不包括再安排其他功能要求的内容,以防止人流停滞而造成阻塞的
不良后果。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他功能服务的过道通廊。如医院门诊部的宽型过道,可兼
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单体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即考虑与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特点相结合。
3.对于建筑--环境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呢?
莱特,作为现代建筑的巨匠,他极力主张“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简言之,建筑就
是应当模仿自然界有机体的形式,从而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马瑟-布劳亚论到“风景中的建
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二是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
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有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三是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已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
效果。
3.群体组合可应做到:①各建筑物的体形之间彼此呼应,互相制约 ②各外部空间既完整统一又互相联系,
公共设计原理

卷首(所有标括号的仅作为了解)01.公共建筑是一项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等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工作。
02.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坚固,美观。
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曾对适用,经济,美观的问题作过论述。
03.(一般在建筑分类中,主要的类型有居住建筑,工业建筑与公共建筑。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01所谓环境应具科学、技术、艺术的内涵。
0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需要考虑下留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等。
03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主要是依据建筑或建筑群体的组合,而其他诸如道路、广场、绿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体育类的公共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的特点,常在体育周围设置相当规模的室外疏散和停车场地。
拿破仑曾经把圣马可广场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04由于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所要求的室外环境的空间也不同,一般可归纳为下列几种情况;(1)开敞的空间场所(或称为集散广场)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体量、造型和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
(2)活动场地有的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建筑类型,需要分别设置运动场、游戏场等室外活动场所。
(3)停车场所a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停车场。
b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或后侧。
(4)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灯。
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多布置在比较隐蔽的地方。
高层建筑或某些大型公共建筑在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的方式。
05各种装饰性的建筑小品,常在比较显要的地方,如主要出入口、广场中心、庭院绿化焦点等处。
06在处理室外环境空间的组合中,还应注意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问题。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纪念堂,并与正阳门相对应,显示其广场的宽阔和有
节奏的尺度变化,再加之东西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和革
命历史博物馆,使广场围合成为大尺度的空间。另外
天安门至纪念碑之间,深长而宽广的砌石广场铺地与
周围松柏绿地的围合处理,使室外空间的艺术效果更
加突出(图1-3)。
11
图1-3 天安门广场分析图
12
b 可以结合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 如:上海市人民广场。人民广场总体布局,以市政大
a 由城市所在位置和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定;
通过组合所形成的室外环境空间,应体现出一定
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特别对于某些大型而又是重
点的公共建筑,在室外空间中需要考虑观赏的距离和
范围,以及建筑群体艺术处理的比例尺度等问题。例
如天安门广场,是以天安门为广场中轴线的重心,在
中轴线上布置了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雄伟庄严的
7
如下图1-2是塘沽火车站总平面布置图, 由于城市干道与广场斜交的特殊状况,因而在 考虑站前广场时,除了满足集散人流与组织车 辆交通的要求外,还把圆形候车大厅的入口部 分对着城市干道的轴线,人流在临近广场的干 道上,就可以看到车站的主体建筑造型的全貌 ,做到广场总体布局与建筑空间体形紧密配合 、完整统一。
8
图1-2 塘沽火车站总体平面布局图
9
A 广场的历史 城市广场起源于希腊。
古代: 古罗马: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 中世纪:锡耶纳广场、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科广场 文艺复兴:圣马可广场 巴洛克:波波罗广场和圣彼德广场
现代: 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日本东京的惠比寿花园广场
等。
10
B 广场的功能
如影剧院、会堂、体育馆、铁路旅客站、航空站等类型的 公共建筑,因人与车的流量大而集中,交通组织比较复杂,所 以建筑周围需要较大的空间场所。而这种类型的广场往往根据 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 式。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 求也比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 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的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
(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2)活动场地
有一些公 共建筑,如体 育馆、学校、 幼儿园、托儿 所等建筑类型, 需要分别设置 运动场、游戏 场等室外活动 场地。这些活 动场地与室内 空间的联系是 比较密切的。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 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1.1、公共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作为建筑师,在开始创作公共建筑时,首
选遇到的就是总体环境布局中的问题。所以一幢 好的公共建筑,其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应是相互联 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使 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总的看来,古代建筑群体组合受功能的制约 较少,对形式的考虑较多;而近现代建筑的群体 组合受功能的制约较多,建筑形式往往随着功能 的要求而变化。不同类型的建筑群,由于功能性 质不同,反映在群体组合的形式上也必然会各有 特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二)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场地 及道路)
由于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所要求的室 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通常可划分为三类:
a.集散筑设计原理
2-第二章(公建)公共建筑的整体环境布局

2.3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 3、向心
在建筑的群体组合中,如果把建筑物环绕着某个中心 来布置,并借助于建筑物的形体为何成一个空间,那 么这几幢建筑也会由此而显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相互吸 引的关系,从而结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郑玉金
2011年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建筑艺术及工学系
2.3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
4、与地形结合
与地形的结合——也就是把若干幢建筑置于地形、环 境的制约关系中去。
顺应地形的变化而随高就低地布置建筑,就会使建 筑与地形之间发生某种内在的联系,从而使建筑与环 境融合为一体。这时,各单体建筑就不再能够置身于 整体之外而闹独立性,它必须作为整体中的一员而共 存于某个特定的地形环境之中,并由此而获得整体的 统一性。
3、向心
郑玉金
2011年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建筑艺术及工学系
2.3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
3、向心
郑玉金
2011年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建筑艺术及工学系
苏州网师园
2.3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
3、向心
福建土楼
巴黎星形广场
丽江古城
郑玉金
2011年
多伦多市政厅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建筑艺术及工学系
2.3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
集散广场---交通建筑、剧院建筑和体育馆建筑等 活动场地---休息、娱乐和交往等 停车场地---机动车和自行车
郑玉金
2011年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建筑艺术及工学系
1.3 场地
构成要素
建筑物---核心 在场地中一般处于控制和支配地位,其他要素则处于 被控制和支配地位。建筑物在场地中的形态,决定了 基地利用的基本模式,影响着整个场地的基本形态。 交通系统—纽带 道路、广场等所组成的交通系统将场地的各个部分联 系起来,同时也使他们同外部取得联系,起到连接体 和纽带的作用。 是场地内忍、车流动的轨迹,它表征了使用者在场地 内活动的展开方式。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中文简介本课程为建筑学专业必修课,为建筑学入门阶段的重要理论课程。
本课程通过讲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性原理和原则,使学生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深入理解公共建筑的环境、功能、艺术、技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并能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综合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诸多要素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能力、对多功能综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进行分析的能力、对各种建筑空间进行组织的能力以及综合处理建筑各要素互动关系的能力。
(二)课程英文简介The Design Principle of Public Architecture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architecture major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academic course in primary stage of Architecture. By means of illustrating general principle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not only manage basic method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ing but deep comprehend the concept and mutual relationships of environment, art,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more apply these achievements intodesign practice.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acquire crucial abilities including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vast elements in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integrated muti-functional public architecture, organizing all sorts of architecture spaces and handl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numerous architecture factors.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公共建筑基本概念、性质和创作准则;正确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的关系;掌握公共建筑功能的内涵和要求,建筑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和建筑经济技术要求。
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对称有两种基本的方式:
•两侧对称:同等的要素均衡地分布于公共轴线的两侧。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公共建筑群体就是由公共建筑单体相互联系、相互组织形成的,是建筑群体中较大的群体类型。公共建筑群体类型多,功能特点差异大,群体组合千变万化。
公共建筑形成群体,一般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形式,因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二是以公共建筑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如城市中的市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娱乐中心、信息中心等,也必然形成群体空间组合。(医院、体育中心,培训中心)
相邻的建筑,尽管都是人工产品,但是如果没有全局观念,每一幢建筑只是顾及到自身的完整统一而“独善其身”,这也不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达到统一。例如在一个统一延续空间中,各人都从自己狭隘的观念出发来“切割”空间,那么剩余的部分必然会像“下角料”一样,因为失去了限定而变为残缺不全,不成体系的纯偶然性的东西。群体组合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摆脱这种偶然性,而使之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起一种秩序。
轴线也许是建筑空间和形式组合中最原始的方法。空间中的两点连成一条线,以此线为轴将形式和空间成规则或不规则的排列。
轴线是可以想象的,并不能真正看见,但他却是强有力的支配全局的手段。
罗马地图:不同部位中形体和空间的“形—底”关系。有些地方建筑表现为正要素,限定街道空间。而另外一些部位,如城市广场、庭院空间以及重要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可以当成是街道空间的延伸,都是以周围的建筑群体作为背景,空间表现为正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26
• 有些公共建筑的总体布 局需要采用成行成片的 林阴路,以创造严谨对 称、肃穆庄重的气氛。 如:北京人民英雄纪念 碑的绿化环境布置格局 。
精选ppt
27
• 采用小巧的庭院,运 用绿化、水池、柱廊、 假山、亭子及建筑小 品等手法,以创造开 朗欢快的气氛。如: 埃及开罗希尔顿旅馆。
精选ppt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南京南站
精选ppt
15
新长沙站
东广场 生态景观广场 站房
西广场 人流集散广场
精选ppt
16
天津塘沽火车站总体布局
精选ppt
17
• 旅馆、宾馆、商店等 类型的公共建筑,其 人流活动具有持续不 断的特点,因而交通 组织比较简单,所以 场所的布局比较紧凑 些。
首都宾馆总体环境布局
• 内在因素: 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 问题。
外在因素: 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方 面的要求。
精选ppt
4
整体建筑空间 建筑的内部空间 建筑的外部环境
精选ppt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的功能 建筑的空间形体组合 建筑的结构与设备
建筑的经济性
建筑物群体 场地及道路
绿化设施 建筑小品、雕塑、壁画
精选ppt
20
体育馆周边的运动场
幼儿园活动场地
精选ppt
21
加拿大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精选ppt
22
停车场地
• 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停车场。尤其 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各种车辆特别是小汽车的停 车场,应结合总体环境布局,进行合理设计。
• 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 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 环境空间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28
第二节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
• 通常在考虑建筑设计方案时,总是先从整体 布局入手,解决全局性的问题,继而解决局 部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体设计有所 依据。当然随着方案的深入推敲,也会从建 筑单体细部反过来影响和调整总体布局。
精选ppt
29
总体
宏观控制 反作用
单体
单体细部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6
• EG:广州白云宾馆总体布局 • 退让前区广场,形成该地区中
心广场。
• 通过绿化、水体、广场等提高 三角形地块的利用率。
精选ppt
37
二、依据构思意图创造环境
•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环境设计,除了有效利 用环境外,还要在服从创意构思的前提下, 大胆的改造原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适应 环境设计的需要,形成和谐统一的总体布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精选ppt
1
精选ppt
2
• 教学目的:
• 1、掌握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 2、了解总体环境布局中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精选ppt
3
第一节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 作为建筑师,在开始创作公共建筑时,首先遇到 的就是总体环境布局中的问题。
• 创造建筑空间时,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即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利用环境
精选ppt
创造环境
38
• EG: 故宫的总体布局, 利用五座门分隔围合 成六个大小形状不同 的封闭空间。通过天 安 门、午门及太和殿 形成故宫的三大高潮。
• 集散广场 (开敞的空间场所) • 活动场地 • 停车场地
精选ppt
12
开敞的空间场所或称集散广场
• 集散广场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 体量、造型和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
• 影剧院、会堂、体育馆、铁路旅客站、航空站等 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为人与车的流量大而且集中, 交通组织比较复杂,所以建筑周围需要较大的空 间场所 。
精选ppt
34
• 北京和平宾馆
• 1、地段狭窄 • 2、一字布局 • 3、过街楼 • 4、保留大树
精选ppt
35
• 考虑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是, 应对地段周围的规划、道路 及建筑等情况做出周密的分析, 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总 体布局设计。
• EG:天津贵路中学总体布局 • 1、争取好的朝向 • 2、扩大城市空间 • 3、土地最大化利用
• 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一般可以利用地下停车。
精选ppt
23
• 幼儿园活动场地
地面停车
精选ppt
24
地下停车
精选ppt
25
三、室外环境的空间与绿化
• 在建筑室外空间组合中,绿化系统对于美化环 境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在考虑绿化设计,应 尽量根据原有的条件,结合总体布局的构思创 意,选择合适的绿化形式。
精选ppt
18
• 对于要求有安静环境场 所的学校、医院、图书 馆等类型的公共建筑, 虽然人流不甚集中,但 为了防止噪声的干扰, 往往需要安排一定的绿 化场所,作为隔离带 。
天津大学图书馆
精选ppt
19
活动场地
• 有些公共建筑,如幼儿园、学校、体育馆、托 儿所等建筑类型,需要分别设置运动场、游戏 场等室外活动场地。这些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 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它们应靠近主体建筑主 要部位(如比赛大厅、活动厅室)的出入口附 近。室外空间场所的布置,除需要与建筑密切 配合之外,还应与绿化、道路、建筑小品、围 墙等组成有机的整体 。
精选ppt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新 校 园 规 划
31
大 学 生 活 动 中 心
精选ppt
32
精选ppt
33
•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概括起来包括 三个方面: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
• 一、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 《园冶》中曾指出:“造园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巧”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巧妙利用有利环境, 但不要过分依赖环境。充分考虑公共建筑的性质和 特点,运用周围环境的特色,使室外环境的空间组 合有机结合。EG:北京和平宾馆
灯光
5
一、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
• 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主要是依据建筑或建 筑群体的组合,当然也包括有道路、广场、绿化、雕 塑及建筑小品、灯光等重要因素。
• 前者是单体设计,后者是场地设计(13#教)。
• 室外环境空间的形成因素: 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 品、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照艺术效果等。
精选ppt
6
建筑或建筑群体
紫禁城
精选ppt
7
体育馆 行政楼
教学楼 宿舍楼
精选ppt
道路、广场、绿化
大连中山广场
精选ppt
广场 道路 绿化
9
绿化
道路
广场
精选ppt
10
雕塑及建筑小品
上海世纪广场标志
卢浮宫入口
精选ppt
11
二、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 由于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所要求 的室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通常可划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