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系统性能仿真评估研究
TD-LTE网络仿真报告-案例

从最后的仿真结果看,基于报告中的站址设计,网络实施后基本可以满足中国移动的覆 盖目标要求。覆盖目标区域内,室外覆盖的 RSRP 高于-100dBm 的比例高于 95%。小区平 均速率以及小区边界速率满足中国移动的要求。
3.2 调制相关参数
SINR 到 MCS 的映射表采用爱立信优化的映射配置,其中已经包括了 MIMO、发射分集等 增益,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爱立信的产品性能。
3.3 传播模型
本项目的仿真采用 Mentum Planet General Model 传输模型,根据本次仿真的参数,基 于 2.6G 频段,接收机的高度设置为 1.5m,并根据密集城区和城市地貌特点进行了修正。
16
TD-LTE 网络仿真报告
1 概述
在建设 TD-LTE 无线网络时, 要实现系统的高性能指标, 除产品及特性以外,合理的网络 设计是不可缺少的。网络设计的好坏将决定网络性能的上限,好的网络设计可以为产品性 能的发挥和以后的网络优化创造更好的条件。
为了保证网络实施后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爱立信利用仿真工具对投标城市进行了仿真以 使网络设计更加完善,以为网络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TD-LTE 网络仿真报告
厦门 TD-LTE 网络仿真报告
1 概述 ........................................................................................................................................................................ 2 2 仿真工具介绍 ........................................................................................................................................................ 2 3 仿真参数 ................................................................................................................................................................ 3
TD-LTE低时延传输关键技术的系统级仿真研究

TD-LTE低时延传输关键技术的系统级仿真研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数据传输时延一直都是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目标,也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Generation,4G)相比于上一代移动无线通信技术的显著优势。
而与4G相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5G)更是明确提出了超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的要求。
TD-LTE 作为 4G TDD 和 5G TDD 之间的过渡阶段,目标之一就是在4G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用户时延,增大系统吞吐量,为5G TDD的到来做好铺垫。
而减小传输时延对于加快系统响应,提高平均吞吐量等有重要意义,接收端处理时延和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Interval,TTI)是用户传输时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两部分时延,本文分别提出了对应的方案来达到降低用户传输时延的目的:一方面在TD-LTE传统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缩短接收端处理时延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子帧结构缩短TTI。
虽然缩短TTI的方案已有初步的研究结论,但这些研究主要基于上下行帧结构对称的FDD模式,而针对上下行不对称帧结构的TDD模式下是否能够通过缩短TTI来有效降低用户传输时延在相关研究领域还不得而知,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文分别对上述提出的两种低时延传输技术进行介绍,并且针对缩短TTI的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子帧长度与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
在本文的第一个研究阶段中,搭建了 TD-LTE异构网仿真场景,在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中使用文件传输协议(Fie Transfer Protocol,FTP)业务模型的情况下,以完成传输数据包的吞吐量为性能指标,首先通过仿真证明本文提出的两种低时延传输方案都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提升吞吐量,并且缩短处理时延对上行子帧占比较高的帧配置更有效,缩短TTI对下行子帧占比跟高的帧配置更有效。
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要求

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要求第一篇: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要求南京邮电大学综合实验报告— LTE学号:姓名:日期:此处写学号手写此处写姓名手写此处写实验日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实验1 LTE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LTE无线接入网的网元名称及其作用。
2.掌握实验中各网元的线缆名称及其作用。
实验内容:1.完成一个LTE无线接入网站点机房的设备配置。
实验要求:1.完成大型城市万绿市A站点机房的设备配置。
(后面实验,手写部分,与实验1相同。
)实验步骤:手写(填写实验步骤)设备之间连接关系表手写思考题:手写1.如何删除配置错误的设备?2.如果RRU与天线的连接接反,会产生什么结果? BBU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3 无线射频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4 LTE核心网设备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5 MME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6 SGW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7 PGW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8 HSS数据配置(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9 故障排查-LTE网络附着不成功(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
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总结手写第二篇: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测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号:车辆11姓名:刘娟娟学号:2110105001第三篇:TMT外贸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定稿)《外贸仿真实验》学习总结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姓名:一、实习概述(一)实验时间本次实习时间从2012年9月22日至2012年11月22日(二)实验地点本次实习的地点采用集中的方式,有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由同一时间进行模拟操作(三)实验内容根据相关的国际法律与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贸易实践,以出口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模拟设定的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检通关、保险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
TD-LTE网络测试评估体系

实现简单且绝对公平
系统流量低
BEST CQI
每TTI把资源分配给信道质量 最好的信道
系统流量高
公平性被忽略,一些UE可能 长期不会被调度
比例公平 (Proportional Fair)
结合CQI、用户优先级、业 务等级、过去的吞吐量计算
代价,对用户进行排队
拥有较高流量,且保持相对 公平
实现复杂
TD-LTE测试评估体系-调度类指标
上述指标最大值与资源配比有关系,3:1(3:9:2)最大值120000
说明: • 1秒包含1000个子帧,每个子帧含2个时隙且各时隙调度的PRB个数相等,
对于20M带宽,每时隙最多包含 100个PRB • 1个无线帧(10ms)包含10个子帧,对应1帧来说,以下配置最多6个子
帧传递下行数据,故1秒是6*100=600个 • 每秒PRB个数 = 前两项指标相乘再*2
模3干扰
现象: 实际网络中存
在两邻区PCI模3无 法错开的情况,模3 会造成CRS信号相 互干扰,使RSSINR降低
PCI=0 PCI=1 PCI=2
PCI模3错开保证CRS无相互干扰
初步结论: • 在低负荷下,模3对小区边缘SINR有一定 影响 • 重叠覆盖和模3干扰同时存在,以重叠覆 盖影响为主
TDS指标
PCCPCH C/I
GSM指标
CIR
平均RSRQ 连续SINR质差里程占比比 MAC层BLER 下行初始HARQ重传率 重叠覆盖度里程占比
MAC BLER
RLC BLER
语音:RxQualSUB 数据:BLER
注:SINR小于-3dB判定为质差
TD-LTE测试评估体系-干扰类指标
目录
1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TD-LTE软件仿真实验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TD-LTE软件仿真实验(1)实验名称TD-LTE软件仿真(2)实验目的1.了解并熟知实际工程中设备安装选择的常用机框及主设备各板卡的安装位置2.正确掌握并给BBU设备连接电源,学习并掌握BBU设备数据传输线的连接方法,DEBUG线的连接方法,掌握BBU是怎样与GPS相连接的,RRU设备的安装 RRU 设备的电源接入以及天线与RRU的连接,掌握LMT配置方法,以及数据配置。
(3)实验器材计算机、虚拟机oracle vm virtualbox、仿真软件ZXSDLVBOX(4)实验原理|LTE技术,即是我们通俗的称其为 3.9G技术,英文缩写是Long Term Evolution,意味着是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也是TD-SCDMA技术的后期演进技术。
该技术具有很强的数据下载能力,最高能达到100Mbps,该技术主要以OFDMA多址接入和MIMO多天线为基础,是一个能够大幅度提高用户的传输速率,同时还能满足更低的传输时延,对于传统的容量和覆盖技术也是大幅度的提高,并且优化了网络架构,运营费用也直线下降,采用了更大的载波带宽,是一个以优化分组数据域业务传输为最终目标的新代移动通信标准。
(5)实验方法一、机柜的安装及设备板卡安装1.进入仿真软件虚拟机双击桌面图标。
2.启动虚拟机,点击下图中的“启动”。
3.双击虚拟机桌面图标“ZXSDLVBOX”进入我们的TD-LTE仿真软件。
4.输入TD-LTE仿真软件ID号码“0000”点击“Login”。
5.进入如下图界面。
“eNodeB Commissioning”是对eNodeB 进行调试“Column Modular。
6.单击“eNodeB Commissioning”选择配置的模式。
7.选择无线标准。
“Radio Standard Plan”选择无线标准“TDD”。
8.单击右侧下拉菜单,选择“数据备份与恢复”。
9.单击“Restoration”选择恢复空数据。
LTE网络规划仿真报告

L T E网络规划仿真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福州TD-LTE规划区及新增区加站报告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013年4月目录2TD-LTE道路仿真条件......................................................................天线使用原则...................................................仿真站点俯仰角选择原则.........................................仿真使用图例................................................... 3覆盖仿真简要结论...........................................................................各区县分区域加站情况...............................................各覆盖区域站间距情况............................................... 4各区域覆盖仿真对比分析...............................................................原规划区...........................................................加站前RSRP覆盖情况............................................加站后RSRP覆盖情况............................................万达鳌峰区域.......................................................加站前RSRP覆盖情况............................................加站后RSRP覆盖情况............................................连潘区域...........................................................加站前RSRP覆盖情况............................................加站后RSRP覆盖情况............................................五四北区域.........................................................加站前RSRP覆盖情况............................................加站后RSRP覆盖情况............................................软件园(梅峰)区域.................................................加站前RSRP覆盖情况............................................加站后RSRP覆盖情况............................................ 5新加站点清单及分布.......................................................................站点分布:.........................................................站点统计(按区县):...............................................站点统计(按区域):...............................................新加站点清单:..................................................... 6总结...................................................................................................1概述本报告主要是在目前福州移动TD-LTE现网585个站点(505个CP0站点+80个CP1站点)的基础上,对福州规划区以及新增区域的站点分布情况,通过RSRP覆盖仿真,分析在满足RSRP大于-100dBm的情况下,需要新加站点的数量及位置。
TD-LTE电力无线专网性能仿真

T D . L T E电 力 无 线 专 网性 能 仿 真
于 佳 , 刘 金 锁 ,蔡 世 龙
( 南瑞 集 团 公 司 ( 国 网 电 力 科 学 研 究 院) ,江 苏 南京 2 1 1 1 0 0 )
摘 要 :针对 电力无线通信在应 用 中存在的 问题 ,为更好 地服 务智 能 电网和开展 分 时长期 演进 ( t i me d i v i s i o n l o n g t e r m e v o l u t i o n ,T D— L T E ) 技术在 电力通信等领域 的应 用研 究 ,建立 了 T D— L T E 电力无线 专网仿真 平 台。从链路 级仿 真和 系统级仿真 两个方 面对 电力无线专网的性 能进行 仿 真,并分析 了无 线参数 对无 线专 网性 能的 影响。该
仿真平 台的建立为电力终端通信接入 网的统一建设和 L T E 电 力 无 线 专 网的 应 用 提 供 技 术 支撑 ,也 为 后 期 的 网 络
规 划奠 定 了理 论 基 础 。 关 键 词 :T D— L T E;无 线 专 网 ;覆 盖 ;链 路 级 仿 真 ;吞 吐 率
中 图分 类 号 :T N9 2 9 . 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2 9 0 X( 2 0 1 7 ) 0 1 — 0 0 3 9 . 0 7
Pe r f o r ma n c e S i mu l a t i o n o n TD— LTE El e c t r i c Po we r W i r e l e s s Pr i v a t e Ne t wo r k
YU J i a,LI U J i n s u o.CAI S h i l o n g
TD-LTE网络仿真技术

23
TD-LTE规划仿真工具CNP-Monte Carlo仿真流量曲线
支持单小区或整网流量动态曲线绘制 方便用户实时查看仿真进程及影响
单小区流量动态曲线
整网流量动态曲线
24
TD-LTE规划仿真工具CNP-Monte Carlo仿真出图
支持基于仿真结果的小区上下行吞吐量出图 方便用户直观查看仿真结果
14
TD-LTE规划仿真工具CNP-MCS映射表
支持基于单发单收的上下行MCS等级映射
15
TD-LTE规划仿真工具CNP-多天线技术
支持各种多天线技术,包括4*2MIMO、2*2MIMO、BF、SFBC 及不同多天线方式之间的自适应
采用等效查表的方式,体现上下行多天线技术带来的吞吐量增益
数据管理功能
统一的数据管理,包括站点数 据库、设备管理和传播模型管
理
灵活的多天线技术
支持包括空间复用、BF、发射 分集的多天线技术,并且实现
支持ICIC算法
支持ICIC算法,有效反映同频 组网情况下,小区间干扰情况 和小区边缘频谱效率等信息
多天线技术间的自适应
5
TD-LTE规划仿真工具CNP-主界面
17
TD-LTE规划仿真工具CNP-邻区规划
支持自动/手动邻区规划 支持多种邻区规划策略 图形化显示邻区关系
邻区规划参数设置
Hale Waihona Puke 邻区规划结果18TD-LTE规划仿真工具CNP-频率规划
支持基于ICIC算法(SFR)的频率规划 支持全网异频、全网同频的频率规划
频率规划参数设置 频率规划结果
Planet地图
Google Earth地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与LTE技术创新论坛
TD.LTE系统性能仿真评估研究
张勇。姜大洁。刘光毅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100032)
_圜TD-L1E由于采用了OFDM和MIMO等技术,其性能相对于3G系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本文介绍 了TD-LTE的最新性能评估结果,包括Release 8和Release 9的主要传输技术,如预编码技术、波 束赋形技术、流自适应技术等在各种场景下所能得到的性能。仿真评估的具体指标包括基站平均 频谱效率和5%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等。仿真结果充分展示了TD.LTE的优越性能,文章结合理论 分析进一步阐释TD.LTE性能增益的技术根源。评估结果有助于对TD-LTE在各种场景和技术配 置下系统性能的全面认识,对后续的网络规划、部署和产品规范的制定等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鬟餮荣键罐.飘k黝隰;馕嬲谬铬;鬃统赞麓
models.IST.ⅥNNER2 Tech R印。http:llwww.ist-winner.c0Ig/
deliverables.html。200r7
(收稿日期:2010-05—20)
万方数据
TD-LTE系统性能仿真评估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张勇, 姜大洁, 刘光毅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100032
数据包出错情况下重发出错的数据包,直至成功。在ARQ 系统中,每次重发相同的数据包,接收端正确接收时往发 送端返回ACK信号.开始等待下一个数据包:发送采取计 时等待方式。接收端超时未收到或者收到译码错误的数据 包,将向发送端返回NACK信号,开始等待下一个重传包。
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 请求)是在ARQ的基础上,提高数据准确率同时提高数据 传输速率的一个重大改进。HARQ系统并不丢弃错误接收
性的信息,通过预编码对发送信号进行加权,从而更加有 效地利用空时信道的特性达到空间复用或者分集的效果。 波束赋形的方式是利用发送天线之间的距离较近相关性 强的特点。通过对发送信号进行加权使得天线向外辐射的 能量集中到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在增强移动台接收信号能 量的同时。减弱对其他方向的干扰。实现波束赋形一般要 求4或8根发送天线,这样才能形成较好的波束赋形效 果。要形成赋形波束,还需要准确地知道空时信道矩阵,这 对于FDD系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由于’IDD系统存 在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能够获得这一信息,成为TDD系 统的优势所在。从本文的评估结果中可以看到,8天线发送 的波束赋形方案比2天线或者4天线发送的预编码技术 在性能上有明显的增益。
.|
吖i1—俪砷 层映射
~一 一
预编码
~
图I预编码流程示意
2评估方案 下行链路考虑了如下7种传输方案。 第1种:采用2根垂直极化天线做MIMO。使用流自
适应的预编码技术传输(MIMO 2×2)。 第2种:采用2根双极化天线的MIO,使用流自适
应的预编码技术传输(MIMO(1+1)x2)。预编码技术是基 于码本和移动台发送的预编码码字索引反馈来得到加权 向量的。加权向量可以形成一个或两个传输流。图1给出 了预编码的基本原理。
4结束语
TD.LTE是TO.SCDMA的后续长期演进技术。通过采 用MIMO、0FDM等技术,其系统整体性能相对于 TD.SCDMA有大幅度的提升。本文对TO.LTE的各项多天 线技术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从评估
结果可以看出TD.m有着非常优越的性能,特别是利用
.IDD系统的上下行信道互易性的波束赋形技术,对系统性 能的提升有明显的增益。充分体现出了TO.LTE的技术和 性能优势。
戳拳键落鞠噍;飘璐c嚣按唆橇;瑰畚巍Q#谩弱攒
1 引言
在现代无线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数据传输的 速率是同等重要的。视频、语音通话等应用对数据传输速 率及稳定性有较高要求。而网页、邮件等应用对数据传输 准确性则有较高要求。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现代通信系 统都会采取重传机制。
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是指在
图4给出了在站距500 m宏蜂窝场景下的下行链路
万方数据
2.500
答2.ooo
鲁l 500 旨1.000
∞ O.500
0
掣
譬
N
:
o
±
吾
召
=
呈
子 羔
羔
{
望
!
S
蛊
图3站距500 m宏蜂窝场景下的下行链路频谱效率
120
会
皇 100
P96 _’’一
扔 080
.n。f]『w旷『]. 著
上 060 蚤
:口.N. 盘 040 020
HARQ合并是具有高度鲁棒性的4G通信系统所必备的重要功能。针对LTE上行PUSCH数据传 输信道。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接收机模型。该模型对HARQ合并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与传统的接 收机模型的对比分析.可知:该模型能在不影响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极大降低每次重传数据的误码 率、平均重传次数,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最后,通过不同信道环境下的仿真实验,验证 了新型接收机的理论有效性及实际开发应用的可行性。
第3种:采用8根垂直极化天线做波束赋形单流(BF 8x2 rankl)。
第4种:采用8根双极化天线做波束赋形单流,移动 台端用垂直极化天线(BF(4+4)×2 rankl)。
第5种:采用8根双极化天线做波束赋形单流,移动 台端用双极化天线(BF(4+4)×(1+1)rankl)。
第6种:采用8根双极化天线做流自适应的波束赋 形,移动台端用垂直极化天线(BF(4+4)x2 rank adapt)。
TD.LTE采用了多人多出天线(MIMO)关键技术。基站 (evolved Node B,eNB)支持2/4/8根发送天线,移动台端支 持2根接收天线。对于下行链路多天线的使用方法可以分 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码本的预编码(precoded MIMO)传 输方式,另一类是波束赋形(beamforming)的传输方式,这 两种传输方式都各有优点。TO.LTE标准中所规定的流自 适应的预编码传输属于闭环MIMO的范畴.它通过增加移 动台信令反馈,使得发送数据的eNB知道更多有关信道特
电信科学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2010,26(7) 1次
参考文献(5条) 1.IEEE 802.16.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Working Group.IEEE 802.16m evaluation methodology document 2009 2.Stefania Sesia;Issa Toufik;Matthew Baker LTE-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 2009 3.沈嘉;索士强 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 2008 4.3GPP TR25.996 V6.1.0.Spatial channel model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simulations,release 6 2003 5.IST-WINNER Ⅱ Deliverable 1.1.2 v1.2.WINNER Ⅱ channel models.IST-WINNER2 Tech Rep 2007
参考文献
l 匝EE 802.16.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Working Group.IEEE
Sesia.‰砌k。Matthew 802.16m evaluation methodology document.2009-01.15
2 Stefania
Baker.L1[E-the UWrs
O
掣 :
吾
焉
±
子
重
NxNo苫日忑
盏
=
望
!
S
蛊
图4站距500 m宏蜂窝场景下的下行链路边缘频谱效率
25
2O
●5
●0 (NH.∞苦Iq菡∞
O5
O 1ⅥdMO 2×2
BF(4+4)x2 rank l
图5 ITU.UMi场景下的频谱效率
BF(4-+-4)一2 l'ank adapt
的边缘频谱效率,从图中可以看到,由于波束赋形能使移 动台的接收功率增加,所以与2天线MIMO相比能够大幅 度提高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约1倍。当使用8垂直极化天 线时。效果是最好的,但是由于尺寸过大。一般考虑使用 8双极化天线,边缘频谱效率略有下降。
1 前言
在全球3G及增强型3G网络商用化进程稳步推进的 同时,为满足移动宽带数据业务对传输速率的要求, 2004年.3GPP组织提出了以0FDM/SC.FDMA为核心技 术。支持20 MHz系统带宽的、具有高性能的3GPP演进系
统,命名为m(长期演进)。2007年lO月,中国移动联合
主流的国内外设备商、运营商以及研究机构,在3GPP RANl第51次小组会提议并通过了统一的TDD制式的帧 结构,完成了2个TDD制式的融合,并将融合后的LTE ’IDD正式命名为7ID.L1[E。
在3GPP的标准化发展进程中.FDD和TDD两种制式 是协调同步发展的,在波束赋形和多基站协作等特定的技 术点上。’IDD系统比FDD系统更有前途。本文的重点就是 对TD.LTE的系统性能进行评估,给出它在各种场景和配 置条件下的系统性能,主要的性能指标是扇区的频谱效率 和边缘频谱效率。
万方数据
患信科学20话毒醺澜
long term evolution.WⅡ.EY.20D9
3沈嘉。索士强等编著.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
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 3GPP TR25.996 V6.1.0.Spatial channel model for mult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