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废水处理实践与分析
黄姜皂素废水处理工程实践及分析

废水嘲 , 并在 湖 北 十 堰 纯 阳生 化 有 限 公 司 建 立 了 湖北 省黄 姜 皂 素 废水 处 理示 范 工程 , 过 三 个 多 经
气候 条件 很 适 合 人 工 种 植 黄 姜 , 黄姜 加 工业 是 而
在该 地 区黄 姜 大面 积种 植 的基 础上 发 展起 来 的 一 个重 要 医药 化 工 行 业. 而该 地 区地 处 南 水 北 调 然 的中线水 源 区 , 黄 姜 的加 工 生产 皂 素 的 过 程 中 其
黄姜 皂 素 废 水 是 一 种 强 酸 性 、 盐 分 ( 酸 高 硫
黄姜 皂素废 水 酸 度 大 , H 值 在 1 0左 右 , p . 同
时含 有过 量 的硫 酸 根 离 子 , 行 生 化 处 理 前 必 须 进 进行 预处 理. 中 和反应 池 中 , 在 废水 在 搅 拌 的状 态 下 投加石 灰乳 直至 中性 , 后 沉 淀去 除 硫 酸钙. 然 中
I c反 应 器 启 动 的 影 响 . 工 程 利 用 三 阶段 两 相 厌 氧 + 好 氧 + 混 凝 、 色 组 合 工 艺 处 理 黄 姜 皂 素废 水 , 进 水 该 脱 在
平 均 C D 和平 均 色度 分 别 达 3 0 / O 56 0mg L和 350倍 的情 况 下 , 水 平 均值 分 别 为 2 8mg L和 6 0 出 9 / O倍 , OD C
维普资讯
第 3 O卷 第 3期 20 0 8年 O 月 5
武
汉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Vo . O No 3 13 .
Ma 2 8 v 00
J W u a I s. . h n nt
Te h c.
文 章 编 号 : 6 4— 8 9 2 0 ) 3— 0 5 0 17 2 6 (0 8 0 0 6 — 4
黄姜皂素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5 0 0 mg / L,反应 时 间为 2 0 mi n左右 ,此 时 出水 C OD 和色 度 均 达 到 国家排 放 标 准 】 。臭 氧 氧化 法 经 常 与 其他 的处 理方 法联 合深 度 处理皂 素废 水 ,可 以提 高 C O D 去除 率 , 但 由于 臭 氧 的发 生 成 本 高 ,利 用率 较 低 ,所 以在 皂素 废 水 的处理 中甚少 使用 。 化 学氧 化 法 可使 用 的 氧化 剂 有 多 种 ,其 中次 氯酸 钠 f N a C l O ) 是 其 常用 的 氧化 剂 。该 方法 其 特 点是 C O D 去 除 率 较 高 ,但 脱色 率 低 【 7 】 , 不过 此 项 技 术在 应 用 过 程 中所 需 要 发生 的成 本 费用 低 ,工 艺 步 骤简 单 ,脱 色 率 低 的 问 题 可 以通 过 在 处理 过 程 中 使用 吸 附 剂 的办 法 加 以解 决 , 小型的黄姜皂 素生产企业为 了节约废水处理成本可 以考 虑使 用此 项技 术 。 1 . 1 . 2 中和法 皂 素废 水生 化处理 要求 其 p H值 调节 到适 合微 生物 生 存 的条 件 , 国家对 于污 水 排放 的规 定 是废 ( 污 )水 的 p H 值 为 6~ 9后再 排 入 到 接 纳水 体 ,为 了满 足 以上 需 求 , 中和 法 就 得到 了应 用 。 中和法 通 常 使 用生 石 灰 ,生 石 灰 可 调节 皂素 废水 p H 值 ,生石 灰还 可起 到混凝 剂 的作 用去 除一部 分 C O D与色 度 。 中和法 具有 简单经 济 易行 的优 点 , 但 是 也 存 在堵 塞 管 道 的 问题 ,无 形 中增 加 了处 理 成 本 、 降低 了废水 处理 的效 率 。 在 皂 素废 水 的 处理 中 ,皂素 生 产 企业 可 以考虑 将 酸 度 高 的 皂 素废 水 和碱 度 高 的其 他 废 水 进行 混 合 ,采 取 这 样 中和处理方法的优 点在于减少 了废水处理过程中资源 浪 费 ,但 是在 实 际 操作 过 程 中酸 碱 污 水量 无 法 掌握 , 需 要额 外 增加 中和 药 剂 ,在 实 际操 作 中还 是 不 便利 。
分离淀粉纤维的黄姜废水治理工艺

1 3 实 验 方 法 .
紫外分 光 光度 计 、 显酸 度计 、 数 分析 天平 、 心 离 机、 恒温水 浴锅 、 浴 恒 温振 荡 器 、 水 电热 鼓 风 恒 温 干
絮凝 剂 絮凝法 .
燥箱 、 马弗 炉 、 片 粉碎 机 、 锤 万能 粉 碎 机 、 网 、 筛 电炉
[ 文章 编 号 ]1 0 — 48 (0 7 0 —0 90 0 3 6 4 2 0 )50 6 —4
分 离 淀 粉 纤 维 的黄 姜 废水 治 理 工 艺
凌 秀菊 ,吴 正 奇 ,万 端极
( 1湖 北 工 业 大 学化 学与 环 境 工 程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0 6 ; 3 0 8 2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生 物 工 程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0 6 ) 3 0 8
维普资讯
第2 卷第 5 2 期
VO . o I 22 N .5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20 0 7年 1 月 0
0c . 007 t2
J u n l fHu e i e st fT c n l g o r a b i o Un v r i o e h oo y y
后 的皂 甙体 系单 独酸解 , 取纯 度较 高 的皂素. 工 提 新 艺 中分 离 淀 粉 、 维 及 皂 甙 体 系 浓 缩 部 分 工 艺 如 纤
图 1 示, 产生的上清废水即是本文实验研究 的 所 所
废水 . 此废 水 为黄 褐 色 悬 浊 液 , 机 物含 量 高 , 度 有 浊
等. 1 2 原 料 与 试 剂 .
2 结 果 与 讨 论
2 1 絮 凝 剂 离 子 型 态 的 选 择 .
黄姜_皂素废水综合处理技术的探讨

3 结论
黄姜生产皂素产业为十堰市支柱产业之一 ,而其 生产废水的治理为世界性难题 ,截至目前 ,国内外尚无 治理成功地报道 ,本文的研究可为从事黄姜废水治理 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也可供黄姜皂素生产厂家作为 废水处理方案加以选用 。
[ 参考文献 ] [1 ] 高延耀 、顾国维. 污水控制工程 (第二版) [M] . 北京 :高等
结构 砖混 钢混 两塔流程 砖混 砖混 钢混 砖混 砖混 玻璃钢 砖混
体 积 (m3) 25 100
直径 3 m 30 30 300 60 75 30 15
数量
2 3 1组 2 2 2 1 2 2 1
2. 5 处理工艺中设备的选型见表 4
表 4 水处理主要设备的选用
名称 污泥泵 循环泵 潜水泵 罗茨鼓风机 空压机 搅拌器 提升泵 污水泵 臭氧发生设备
·125 ·
基金项目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勇 (1969 - ) ,男 ,讲师 ,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 。
·124 ·
济 。在传统工艺中 ,仅中和工段 :中和 1m3 废水约需石 灰 20kg ,成本为 5 元 (按 250 元/ t 石灰计) ,总运行成 本在 12~15 元/ m3 综合废水[1 - 2 ] 。 2 治理工艺及效果 2. 1 治理方案
教育出版社 ,1999. [2 ] 毛悌和.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1. [3 ] 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
册 (废水卷) [ K]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4 ] 贺延龄.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 M] .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
图 1 黄姜废水治理流程
黄姜皂素废水处理工艺原理

黄姜皂素废水处理工艺原理总体工艺介绍UASB:厌氧处理采用中温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三相分离器设置在反应器的上部沉淀区内,在三相分离器下面是生化反应区,从上到下依次为絮状污泥层和颗粒污泥层。
UASB 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厌氧处理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
两相厌氧工艺:本工艺由水解酸化池和激波厌氧池组成。
在常温下人为的将整个厌氧过程分成水解酸化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由于两相分开,充分发挥各阶段的处理优势,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射流曝气:曝气池内采用射流曝气充氧,使池内好氧菌群大量繁殖,维持较高的活性污泥浓度,污水与活性污泥相接触,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内部有不同级配的填料,表层覆以泥土,并种植当地根系比较长的水淹麦,通过深度处理进一步降低废水的COD,并且达到降低氨氮和总磷的目的,使得处理达标。
UASB工艺UASB是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的英文缩写,这种反应器是上流式厌氧填充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荷兰Lettinga等人为了克服上流式厌氧填充床下层容易堵塞的问题,于20世纪70年代在底部设置了一个不设填料的空间,这就是所谓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滤床反应器(UASB/AF),后来为进一步避免堵塞,将上层填料全部取消,以三相分离器取而代之,即形成了今天的UASB反应器。
UASB反应器属于第二代厌氧反应器。
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分离了固体(污泥)停留时间与水力(废水)停留时间,固体停留时间可以达到上百天,从而使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所需要的时间由过去的以天计缩短到以小时计。
两相厌氧处理工艺70年代初,S.Ghosh和F.G.Pholand [3]根据厌氧生物分解机理和微生物类群的理论首先提出了两相厌氧消化的概念: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别置于两个串联的反应器内并提供各自所需的最佳条件,使这两类细菌群都能发挥最大的活性,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黄姜废水厌氧处理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质降解的动力学 , 涉及基质降解与基质浓度、 生物量等 因素 ;
其二是微生物的生 长动力学 , 涉及微生 物增 长与基质 浓度 、 生物量 、 比生长速率等因素的关系。
Yq 0
() 3
反应器中微生 物在 降解 废水 C D ̄ Oc 的过程 中, 水 中的 废 基 质必须首先 与微生 物接触 , 才能 被微生物所捕获 。因此这
W i aod e d nw i em dlad t ya i pl愀 e , l adK , a唧 s l i t ,i hc t oe n edfI∞ a l I 眦 n s s  ̄e hh h ln 矗 昌
f e o n e d i e t n o is o m i g ee ss w se ae . l s fra a r a t ame tfrdo c t z i rn i a tw tr o cr nb
生物增长和底物降解之 间存在着一定量关系 , 并提出废水生 物处理基本方程 :
dX : l , dS
d dP n n t一 t d
一
() 、 1
式中 , 为微生物的净增长速 率 ;, l为理论产率 ; 为基 质 利用速率 ; d K 为衰减 常数 , 即微生物 自身衰减率 , ; d X为 微生物质量浓度 , s L m/o
础 y al 啦
603 ) 10 1 cl 8
Ab ta t 1 e man d n c mo dso n e bc t amet8e it d cd ad ta fa arbc tet n o isoe igb sr c h i v d fa ar i r l n I nr u e n hto n eo i rame tfrdoera z i ̄mss o e o n i
黄姜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o a t wa e r m o c r a Zi g b r nss1.H. W rg o g n n I u ty fW se t rf o Di s o e n o e e i 2 jhtDi s e i nd sr
CH ENG e g, H AO az a g, Pn Z Hu —h n FU n - a g, i—e Do gk n NIJn r n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X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1 8 (0 9 0—0 60 17 —6 3 20 )60 3 —6
Re e r h De eo m e to h e t e c no o is sa c v lp n n t e Tr a m ntTe h lg e
Ab ta t sr c :Trme d u mou fhg o cnta e r a i se t rfo Diso e igb rn i H.W r ht( W )一 r c sigid sr e n o sa nt ihc n e r tdo g ncwa twae r m o c razn ie e ssC. o i g DZ p o e sn n u tyi s
程 鹏 , 华章 , 东康 , 赵 付 倪晋仁
Cl l : , 京大学 环境工程系 教育部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 7 ) 08 1
摘要 : 黄姜加工产生的大量 高浓度有机废水间接排人丹江 口水库 , 严重威胁 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安全 。分析 了黄姜加工废水 的水质特点 , 概述了近年来黄姜加工废水的各种处理技术研 究进展和优缺点 , 提出在保证有机物去除 的情况下完成 高效脱氮是成 功处理黄姜 加工废水的关 键 , 认为以“ 有脱硫功能的两相厌 氧一固定 化微生物曝气生 物 兼 滤池” 为主的集成工艺可有效处理黄姜加工废水 。 关键词: 黄姜加工废水 ; 处理 ; 废水 技术进展s r or hc a e eeyt r ae e h a e aeyo h o re f h d l Ro t f h o t-oNo t — ri di o D Ni k uRe ev i,w i h ssv r l h e tn dt ew tr ft f e u c eMide u e eS u ht - rhWa n n n h s t s ot ot tr a se rjc.T ec aa tr t so h u l yo ewa tw trf m Z -r c sig id sr r n lz d e n fr oe t h h r cei i f eq a t ft se a e o D W p o es u tya ea ay e .Ree rh d v lp n n Tr P sc t i h r n n sa c e eo me t o
黄姜加工污染问题的督查调研报告

黄姜加工污染问题的督查调研报告黄姜被誉为“药用黄金”,我省陕南地区是黄姜适生区。
经过几年的发展,陕南三市黄姜种植加工发展迅猛。
但是,黄姜加工污染问题随之凸现。
6月初,为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省政府督查室就此问题赴汉中、安康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落后生产工艺不能适应环保要求黄姜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投资额小,但需水量很大(500吨水/皂素·吨),且废水中的cod指标达到6000-8000mg/l,超过我国造纸企业的污水排放标准上百倍以上。
所以必须对黄姜加工产生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但目前黄姜加工业的污水处理存在三大难题。
一是国家尚无黄姜加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二是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大,成本高;三是污水处理工艺复杂,且不成熟。
这是目前黄姜加工污染治理的主要矛盾。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陕南山多地少,农民致富门路少的现实,使黄姜种植加工成为一个致富“短平快”项目。
随着建设陕南中草药基地政策的实施,黄姜种植已被部分县市确定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主导项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农民得到了实惠。
因此,虽然按照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限值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不达标,但目前如果简单进行全部关停,会引起汉江流域地区农民增收困难,生计难以为继,不利于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各级政府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我省汉江流域的污染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它的污染将对南水北调的水质产生严重影响。
调研中发现,基层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对环境保护工作是比较重视的,对于保证“一江清水到北京”的重大意义认识也是到位的。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县、乡有些同志认为汉江目前水质整体在二类以上,当地的工业发展有足够的环境容量。
这种思想也导致一些基层政府对环境违法问题往往予以忽视、漠视。
二、关于治理黄姜加工污染的建议我们认为,陕南黄姜加工业的发展,必须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要及早改进黄姜加工工艺,控制规模,改进技术,治理污染,实现清洁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 姜是 一 种 生产 甾体 激素 类 药 物 的 基 础 植 物 原 料 , 国 我
甙 、 宁 、 醛 类 物 质 等 。废 水 进 水 水 质 见 表 1 单 糠 。 表 1 黄 姜 综 合 废 水 水 质
项 目
C c / mg・I OD r ( )
S /( S mg ・L) PH
( . 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1郧 湖北 丹 江 口 4 2 0 ;. 4 7 0 2 十堰市秦岭中地生物科技有 限公 司, 湖北 十堪 4 2 1) 4 0 1
摘要: 基于黄姜废水处理工程运行 实际 , 着重分析 了 p 值 、 H 温度 、 OD及容 积负荷等 因素对 uAs C B反 应器启动 的影 响。该工程利用预处理+厌氧 +好氧+混凝 、 色组 合工艺 处理黄姜 废水 , 脱 在进水 C OD和色度分别 达 1 0 / 20 0mg L 和 6 0 的情况下 , 0倍 出水 c ) (D和色度分别为 10mg I 和 5 倍 , OD去 除率达 9 。废水经处 理后 出水 水质符合 1 / o C 9
t r p lu i n dic a ge s a d r s ( 3 O 2 — 0 ) e o l to s h r t n a d ” 012 4 5 2 06 .
Ke rs:t r rcs p ni se tr u ̄fo a a r bcsu geb d;UAS sa t rnua ld e ywod u me i a o nwa twa e ; i lw n eo i ld e B tr ;g a lrsu g
的鄂 西北 、 陕南 、 豫西南地 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人工种
植黄 姜 , 黄 姜 加 工 业 是 在 该 地 区 黄 姜 大 面 积 种 植 的 基 础 上 而 发展 起 来 的一 个 重 要 医药 化 工 行 业 。然 而 该 地 区地 处 南 水 北
指 标
1 0 2 0 0~ 8 0 0 0 12 O 1 3 0 O ~ 0
sa tu tg fUAS e corwe ea ay e .Th a o e nwa twa e ste tdb d p ig t e h oo yo e rame t+ a r bcd— t r p sa eo B ra t r n lz d es p g ni se trwa rae y a o tn hetc n lg fPr te t n e o i i
fo 11 rm 0mg L t 0 COD e v l aec udr a h d 9 。 Tra e / o5 . r mo a t o l e c e 9 r e tdwa twa e fle tq ai cor wih t enain l” a o n id sra wa se lrefu n u lt a c d y t h to a s p ni n u til —
《 素 工业 水 污 染排 放标 准 》GB 0 2~0 6 。 皂 ( 2 4 520 ) 关 键 词 : 姜 皂 素废 水 ; 流 式厌 氧 污 泥 床 ; 黄 升 UAS B启 动 ; 粒 污 泥 颗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X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18 (0 9 0 4 70 1 7 6 3 20 )60 4 3
第 7 卷
第 6期
Vo【7 N o 6 . .
De . 2 09 c 0
20 0 9年 1 月 2
d i 0 3 6 /. s 6 2 " 3 20 6 19 o: .9 9 ji n 17 —18 .0 9 0 . 1 1 s 8
黄 姜 废 水 处 理 实 践 与 分 析
刘光 东 郭 湘芬 李 莉 , ,
Pr c ie a n l sso r e i a t wa e e t e t a tc nd A a y i fTu m rc W s e t rTr a m n
II Gua g d n , j ) a g f n I .U n — o g ( U( Xi n —e , J Li
g sin+ c a ua ig sdme tt n a d o iain d c lr T ers l h we h tt e OD fl fo 1 0 / O6 0a d t ec r maii et o o g lt e i n ai n xd t e oo . h e ut s o d t a h n o o s C el r m 2 0 0mg 1 t 0 n h h o t t cy
调的中线水 源区, 黄姜 的加 工生产 皂素 的过 程 中所产 生大 其
( . n a g n h r le 1 Yu y n e s Co l ge, i n o 4 7 0, i a; Da a gk u 4 2 0 Ch n
2 Sh y nQiln M o n ansi o Tehn lgy . i a n ig u t i nBi c oo ., d., hia 4 0 1, hia) Lt S y n4 2 1 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