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课件【全套】全册课件一单元
合集下载
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之第一单元课件

1.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科学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
科学聚焦
观 看 视 频
生活中的声音
科学聚焦
说一说你知6)树上鸟儿的声音
(2)电视机发出的声音
(7)邻居大声交谈的声音..
(3)电话铃声
(8)说话声、笑声、喊叫声、咳嗽声
(4)门窗打开的声音
(9)歌声、肚子咕叫声、
(5)窗外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10)拍手声、跺脚声
闹钟指针撞击闹钟 鼓棰(chuí)撞击鼓面
嘴巴吹,手指按
很响(强),比较刺耳
很响(强),比较沉(低)
很动听,一会高,一会儿低
(三)对声音问题的思考
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 流。 活动手册
对声音问题的思考记录表
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
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
拓展:识音符,辨高低
听一段简单的乐曲,识别乐曲中的音 符,辨一辨它们的高低顺序。
乐曲的音符 音符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
.
1. do 5. sou
⑥ ②
6. la
①
4. fa
3. 2
mi re
③ ④ ⑤
总结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类 生产生活的声音等;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强、有的 声音弱;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敲击音叉
轻轻触摸音叉
用小锤敲击音叉,能使音叉发出声音; 轻轻触摸音叉,音叉不能发出声音。
科学探索
实验现象
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都能发出声音; 弯曲钢尺、按压鼓面、轻轻触摸音叉都不能发 出声音。当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 时,会感觉它们在振动,随着振动的停止,便 不会听到声音。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全册课件(1)

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声音 声音1 声音2
声音3
我听到的声音记录表
听到的声音 鸟叫声
我对这些声音的描述
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喇叭声
很响,比较刺耳
声音4
声音5 声音6
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
假如要把这些声音进行分类—— 鸡叫声、风声、猫叫声、狗叫声、 流水声、开车声、喇叭声、二胡声、 碎玻璃声、机器声、雷声
实验结论 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同时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
音
科学探索
研讨一: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 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 生振动,声音就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如鼓声在传播过程中借助的是空 气;音叉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借助的是水和水槽。
你会按什么标准分呢?
声音分类
序号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第4个 第5个 第6个 第7个
声音名称 鸟叫声
车发动声 鼓掌声 流水声 鸡叫声 门铃声 风声
属于哪一类声音 动物发出的声音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动物发出的声音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运动和力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5.运动与摩擦力 6.运动的小车 7.设计制作小车 (一) 8.设计制作小车 (二)
教科版四上《声音》单元
1.听听声音
听音大赛
倾听要求 1.教室内要保持安静。 2.把听到的声音记录在记录表上。
听音大赛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全套)

探索 更多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轻轻拨动
轻轻敲击
敲击上方
提示:可以用手轻轻触碰正在发声的物体
探索 有办法证明鼓和音叉也在振动吗
有水的水槽
带绳的乒乓球
泡沫粒
研讨 物体怎样发出声音的?
小结
我们的发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
拓展 我们的发声器官
声音
第3课时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鸟叫声 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喇叭声 很响,比较刺耳
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
研讨
假如要把这些声音进行分类——
鸡叫声、风声、猫叫声、狗叫声、
流水声、开车声、喇叭声、二胡声、
碎玻璃声、机器声、雷声
你会按什么标准分呢?
小结
声音分类
序号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第4个 第5个 第6个 第7个
探索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观察1:在“鼓膜”的上方相同 位置制造大小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 皮振动情况;
观察2:在距离“鼓膜”远近不 同的地方制作相同的声音,观察气球 皮的振动情况。
声音能够引起橡皮膜振动,声音越强越明显, 距离越近越明显。
研讨
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 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声音
第5课时 声音的强与弱
导入
音乐片段节取自《将鼓独奏》
游戏: 当听到比较弱的鼓声时, 放低手臂; 当听到比较强的鼓声时, 抬高手臂。
提问:声音的强弱是 怎么形成的呢?
探索
探究钢尺、橡皮筋、鼓面振幅大小与 声音强弱的关系
分 贝仪
怎样让尺子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可用分贝仪测量,单位是分贝(dB)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1一.ppt

阿1h,
日期(日)
练习
•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 是毫米。
•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 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 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 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 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 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 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
测量时间 清晨 上午 中午 气温℃
下午
傍晚
阿1h,
32℃ 28 ℃ 23℃
2011年9月15日
33 ℃
28 ℃
阿1h,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阿1h,
你 有能 价从 值图 的中 信发 息现 ?什
么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
。
阿1h,
合什镇小吴栋才 制作
。
•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
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 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 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 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阿1h,
。
•。
环节 看一看 做一做 测一测 绘一绘
阿1h,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
•。
雨
降水形式
雪 冰雹
……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日期(日)
练习
•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 是毫米。
•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 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 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 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 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 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 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
测量时间 清晨 上午 中午 气温℃
下午
傍晚
阿1h,
32℃ 28 ℃ 23℃
2011年9月15日
33 ℃
28 ℃
阿1h,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阿1h,
你 有能 价从 值图 的中 信发 息现 ?什
么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
。
阿1h,
合什镇小吴栋才 制作
。
•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
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 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 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 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阿1h,
。
•。
环节 看一看 做一做 测一测 绘一绘
阿1h,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
•。
雨
降水形式
雪 冰雹
……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新教科版年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课件

• 。
晴
多云
雨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多云
雨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雾
沙尘暴
冰雹
龙卷风
台风
今天天气怎么样,谁能具体说说?
9月1日开学那天又是怎样的天气?
记录着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称为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作用:
1、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 2、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 3、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气泡图:阴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室外上体育课 不用带伞 不能晒被子
多穿衣服
阴天
光线较暗, 宜开灯
关节炎 容易发作
洗衣服 不容易晒干 ?
气泡图:大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发生交通事故
大雨
穿雨衣
常见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小 中 大
晴
多云
阴
雨
雪
雷电
雾
风
防晒
不要忘了带雨具
防冻、防压
防雷击
不宜参加晨炼 注意交通安全
练习
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
第一章 天气
1、 我们关心天气
翻开课本第2页, 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你还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通常用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天气现象分类
云量类 降水类 风速/风向类 气温类
试着完成《知能》第30面“探究起跑线”。
。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 。 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 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 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 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 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 暴雨)。
晴
多云
雨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多云
雨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雾
沙尘暴
冰雹
龙卷风
台风
今天天气怎么样,谁能具体说说?
9月1日开学那天又是怎样的天气?
记录着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称为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作用:
1、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 2、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 3、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气泡图:阴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室外上体育课 不用带伞 不能晒被子
多穿衣服
阴天
光线较暗, 宜开灯
关节炎 容易发作
洗衣服 不容易晒干 ?
气泡图:大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发生交通事故
大雨
穿雨衣
常见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小 中 大
晴
多云
阴
雨
雪
雷电
雾
风
防晒
不要忘了带雨具
防冻、防压
防雷击
不宜参加晨炼 注意交通安全
练习
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
第一章 天气
1、 我们关心天气
翻开课本第2页, 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你还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通常用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天气现象分类
云量类 降水类 风速/风向类 气温类
试着完成《知能》第30面“探究起跑线”。
。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 。 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 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 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 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 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 暴雨)。
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之第一单元课件

听到的声音 鸟叫声 喇叭声 音乐声 市场里的声音
我对这些声音的描述 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很响,比较刺耳 悦耳动听 刺耳、比较嘈杂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3、描述声音的词汇。
(1)声音高或低是指声音的音调,如尖锐的声音听起来高,粗的声音听起来就低沉。 (2)声音强或弱是指声音的响度,也就是我们主观上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 (3)悦耳或动听是指比较优美、让人愉悦的声音。如安静的音乐等。
生气等心情。
非洲草原上的热带草原猴会用不同的叫声呼唤猴群中的其他成员,向它们报警:
2020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5.运动与摩擦力 6.运动的小车 7.设计制作小车 (一) 8.设计制作小车 (二)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再熟 悉不过的。回忆一下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把你知 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和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的问题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然后把你的 记录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
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声音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为什么
新知探究 聚焦
仔细聆听分辨,无论是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还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 音,它们都是种有特点,各不相同的。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有的声音高,有的 声音低,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我们可以将这些声音分成不同的类别。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精品】

2.气温用( A )表示。
A. ℃ B. ℃F C.N
3.气温的变化是( A )规律的。
A.无法确定 B.有 C.没有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B一个月天气变化可以代表一年的变化 C天气在一年四季中几乎没有变化莫测
练一练
四、问答
在秋季,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特点?这 些特点与天气变化有关吗?
需要做哪些准备?
温度计
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空气中温度?
• (1)手拿温度计的上降 时读数。
测量和比较室内外温度
测量和比较室内外温度
想一想: 1、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哪个温度可
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 2、刚才我们测量到阳光下、阴凉处两个 不同的地点温度有什么不同?测量气温 应选择哪里比较合理?
练一练
二、判断
1.阴雨天我们可以看到燕子在高空自由飞行。(×) 2.观察天气变化,要尽量每天同一时刻进行。(√ ) 3.双休日和假期里也不能间断观察天气。( √ ) 4.观察天气什么时候都可以。(×)
练一练
三、选择
1.在天气日历中,简化的风速等级为( B ) 。
A.1级 B.12级 C.10级 D.13级
24小时天气预报 2006年11月08日 06:00
卫星云图
天气日历
天气符号
晴
阴
多云
雾
小雨
中雨
大雨
雷阵雨
暴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扬沙
沙尘暴
云量 降水量
风力风向
小知识
雨量等级
雨量等级是这样规定的:
在24小时内,雨量不超过10毫米的,叫 小雨;雨量在5—17毫米的为小—中雨;雨 量在10—25毫米的为中雨;雨量在17—38毫 米的为中—大雨;雨量在25—50毫米的为大 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为暴雨,超过 100毫米的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为特大 暴雨。
A. ℃ B. ℃F C.N
3.气温的变化是( A )规律的。
A.无法确定 B.有 C.没有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B一个月天气变化可以代表一年的变化 C天气在一年四季中几乎没有变化莫测
练一练
四、问答
在秋季,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特点?这 些特点与天气变化有关吗?
需要做哪些准备?
温度计
怎样使用温度计测量空气中温度?
• (1)手拿温度计的上降 时读数。
测量和比较室内外温度
测量和比较室内外温度
想一想: 1、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哪个温度可
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 2、刚才我们测量到阳光下、阴凉处两个 不同的地点温度有什么不同?测量气温 应选择哪里比较合理?
练一练
二、判断
1.阴雨天我们可以看到燕子在高空自由飞行。(×) 2.观察天气变化,要尽量每天同一时刻进行。(√ ) 3.双休日和假期里也不能间断观察天气。( √ ) 4.观察天气什么时候都可以。(×)
练一练
三、选择
1.在天气日历中,简化的风速等级为( B ) 。
A.1级 B.12级 C.10级 D.13级
24小时天气预报 2006年11月08日 06:00
卫星云图
天气日历
天气符号
晴
阴
多云
雾
小雨
中雨
大雨
雷阵雨
暴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扬沙
沙尘暴
云量 降水量
风力风向
小知识
雨量等级
雨量等级是这样规定的:
在24小时内,雨量不超过10毫米的,叫 小雨;雨量在5—17毫米的为小—中雨;雨 量在10—25毫米的为中雨;雨量在17—38毫 米的为中—大雨;雨量在25—50毫米的为大 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为暴雨,超过 100毫米的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为特大 暴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科学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
第 1 单元 声音 第 1 课 听听声音
导入新课
谜面 一个住这边, 一个住那边, 说话听得见, 从小到老不见面。 (打一人体器官)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再熟 悉不过的。回忆一下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把你知 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和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的问题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然后把你的 记录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
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声音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为什么
鼓槌敲击鼓面时 能发出声音。
有的动物是通过 喉咙发出声音。
轰隆隆的雷声是 怎么发出来的?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2、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声音有高有低,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刺耳难 听,有的声音是嘈杂的声音,还有的声音是令我们感到不舒服的噪音。
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 日期:
(4)刺耳或难听是指尖锐、杂乱,使人听着不舒服的声音。如当我们使用话筒和音响设 备时,音响里的声音被话筒拾收,产生无限回授,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话筒啸叫,这就 是一种刺耳的声音。 (5)嘈杂或噪声是指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 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 音,都属于噪声。
谜底:耳朵
新知探究 聚焦 听一听周围的声音。你能分辨出哪些是动物的叫声、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 是人类生活发出的声音吗?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很强,我们很容易能听得到,如 小狗叫声、汽车鸣笛声、爆竹破裂声等;有的声音很弱,需要周围环境静下来,我们 才能得到,如蚊子发出的声音,石英钟表转动的声音等。
云雀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蟋蟀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架子鼓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2020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5.运动与摩擦力 6.运动的小车 7.设计制作小车 (一) 8.设计制作小车 (二)
生气等心情。
非洲草原上的热带草原猴会用不同的叫声呼唤猴群中的其他成员,向它们报警:
听到的声音 鸟叫声 喇叭声 音乐声 市场里的声音
我对这些声音的描述 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很响,比较刺耳 悦耳动听 刺耳、比较嘈杂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3、描述声音的词汇。
(1)声音高或低是指声音的音调,如尖锐的声音听起来高,粗的声音听起来就低沉。 (2)声音强或弱是指声音的响度,也就是我们主观上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 (3)悦耳或动听是指比较优美、让人愉悦的声音。如安静的音乐等。
新知探究 聚焦
试一试、想一想 1、听一听、说一说这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2、这些声音,你都喜欢吗?为什么? • 声音有的好听,有的不好听的。 3、说一说这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的声音还是人类活动的声音。
相机
A
刮风
B
打雷
C
喇叭
D
水流
E
打碎玻璃
F
蟋蟀
G
汽笛
H
新知探究 聚焦
讨论:什么物质会发出声音?
• 固体会发出声音么? • 液体会发出声音么? • 气体会发出声音么? • 没有物质,能有声音么?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 声音的产生有物质基础。
新知探究 探索 三 听音乐辨高低 听一段简单的乐曲,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说一说它们的高低顺序。
在单音体系中,用七个音乐符号表示 音级,即通常我们使用的“do、re、mi、 fa、sol、la、si”七个读音,这七个音 的高低不同,采取不同组合形式就构成 了美妙的音符。音级从“1”到“7”依 次升高。
新知探究 聚焦
仔细聆听分辨,无论是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还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 音,它们都是种有特点,各不相同的。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有的声音高,有的 声音低,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我们可以将这些声音分成不同的类别。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4、描述声音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 高),一会儿( 低)。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4、描述声音 一些歌唱家的歌声被称为“海豚音”,是因为他们能发出很( 高)的声音。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4、描述声音 摩托车的声音很( 高),比较(刺耳)。
新知探究 探索 二 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
拓展延伸
动物的声音
不同种类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所代表的意义是有区别的,这些意义都和该种类动物的
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有关,不同种类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所代表的意义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和人类的语言相比较,动物的语言要简单、单调得多,但在这些单一的语言中却能表快、恐惧、
有强有弱,有高有低;可以利用 能听到却看不到?如何让刺耳的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有的声音悦 声音变得悦耳?声音传播速度有
耳上,有的声音刺耳;……
多快?……
新知探究 探索 三 听音乐辨高低 听一段简单的乐曲,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说一说它们的高低顺序。
新知探究 探索 三 听音乐辨高低 听一段简单的乐曲,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说一说它们的高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