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升小现状

合集下载

北京市幼升小政策_深圳幼升小政策

北京市幼升小政策_深圳幼升小政策

北京市幼升小政策_深圳幼升小政策1。

小学入学年龄仍不作调整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出炉,之前,家长们关注的孩子入学年龄调整问题,在今年的政策中做了详细的规定,年北京的适龄儿童入学年龄依旧为6周岁(年8月31日以前)。

可见,最新政策并没有对出生在年8月31日以后的孩子“开福利”,如果孩子不符合今年的入学年龄,家长们也不用着急啦。

2.单校统筹安排及不断扩大多校统筹安排结合年北京幼升小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届时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积极妥善探索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模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

(一)什么就是多校统筹安排?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多校划片”至少包含两层含义:(1)确保片区内总学位的数量,保证每个孩子拥有就近入学的权利,也即为片区内每个适龄孩子都能入学;(2)确保每个孩子入片区内优质资源的机会均等,确保每个孩子公平地就近入学,也即机会公平。

与通俗意义上的“多校统筹安排就是摇号入学”的社会观点相同,入学政策表示“多校统筹安排”就是被做为优质教育资源机会公平分配的一种方式在发挥作用,其实质和操作方式方式就是统筹规划2所及2所以上的学位资源(其中包含优质资源),根据个人市场需求和志愿展开统一公平分配。

对北京家长来说,多校划片的提法并不陌生。

记者梳理了解发现,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已被不少区在义务教育入学中采用,朝阳区曾明确将小升初的就近入学方式划分为“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丰台区则在幼升小和小升初都采用“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的入学方式;东城区实施“多校划片”已有3年之久……(二)如何确认“多校统筹安排”实行的条件?市教委相关负责人称,年将加大对适龄儿童入学条件的联合审查力度,对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条件的,政策不变;不完全符合、入学条件不完全具备,应当就近入学的,实施多校划片。

未来,将根据房产、户籍、居住年限等因素,进一步加大多校划片的实施力度,具体办法由各区根据各区及各校实际情况具体制定。

北京市幼升小入学政策

北京市幼升小入学政策

北京市幼升小入学政策
北京市幼升小入学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逐步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

2.实行分片入学制度,即规定每个小学的招生范围,按家庭居住地址
分片录取,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3.实行学位预留制度,对一些绝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学校可以提前为
其预留学位。

4.推广多元化教育,鼓励通过校外培训机构、电视台、网络等多种途
径提供资源,完善幼儿园至小学教育五年制教育内容和体系。

5.严格控制学位供应,保障优质教育资源,防止学位浪费和炒作。

6.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在线教育资源,方便家长了解招
生政策,提升教育信息透明度和服务质量。

7.加强招生宣传和家长教育,普及入学政策,引导家长做出合理选择,鼓励学生报考和就读优质学校。

北京各学校小升初点招情况分析

北京各学校小升初点招情况分析

北京各学校小升初点招情况分析
以下结论是通过研究2024年北京市各学校小升初招生情况得出的。

一、招生严苛
从2024年北京市小学教育招生工作来看,招生政策变得更加严格苛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核,居海淀区的招生学校基本上都是一线名校。

各学校的质量标准不一,即使同一校,不同年级亦有不同标准,考试难度大大提高。

二、报名人数增加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报名人数大幅增加,一些学校的报名人数甚至达到了1000多人,相比去年的500多人,增加了许多。

这表明北京小学的招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比起其它省份,家长们更加重视在北京招生。

三、招生结果不确定
尽管考生的报名人数大幅增加,家长们报考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但是小学招生的结果却是一种不确定性。

究竟哪些学生最终能够被录取,就只能看考试成绩了。

所以家长们要督促孩子学习,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提高考试成绩,最终获得小学小升初录取资格。

四、竞争激烈
因为考试成绩的不确定性,以及报名人数大幅增加,造成竞争激烈的状况,家长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得到最终的小学小升初录取资格。

2013年北京17.5万人将报名“幼升小”挤进小学

2013年北京17.5万人将报名“幼升小”挤进小学

这篇《2013年北京17.5万⼈将报名“幼升⼩”挤进⼩学》是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今年北京⼩学⼊学⼈数在17.5万⼈左右,⽐去年增加2.64万⼈。

昨天来⾃各区县的消息,为应对⼊学⾼峰,有的区县加紧新扩建校舍;有的区县叫停⼩班化教学。

6⽉15⽇、16⽇,各⼩学开始审核适龄学童的⼊学信息。

明年⼊学⼈数将超18万 来⾃北京市提供的数据显⽰,今年北京市⼩学⼊学适龄⼉童⽐去年增加26421⼈。

西城区教委表⽰,从2010年开始,该区已经连续四年每年递增2000⾄3000个学⽣;⽽⽯景⼭区教委提供的数据显⽰,2012年该区⼩学⼊学⼈数达4200⼈左右,预计2013年⼩学⼊学⼈数约5400⼈。

据介绍,2007年下半年的“⾦猪宝宝”加上2008年的“奥运宝宝”,预计2014年⼩学⼊学适龄⼉童⼈数将超18万。

此后,连续⼏年仍呈持续增长趋势。

海淀区教委表⽰,根据测算,未来三年海淀区学龄⼈⼝仍将继续攀升,到2015年,全区中⼩学在校⽣总数⽐2012年增加30000⼈。

部分学校叫停“⼩班化” 市政府2012年正式颁布实施《北京市中⼩学建设三年⾏动计划(2012—2014)》。

通过新建、改建、扩建200所中⼩学校,增加16万个学位缓解⼊学⾼峰。

其中,2013年将开⼯建30个项⽬,⽀持23所⼩区配套学校⼆次改造,⽀持城乡接合部等地区30所城乡⼀体化学校建设。

西城区教委相关负责⼈表⽰,今年该区为应对⼊学⾼峰,新建和改扩建⼩学10所左右,其中9所将在9⽉招⽣。

⽯景⼭区教委相关负责⼈表⽰,近两年该区通过新扩建学校,新增⼩学⼊学学位4320个。

今年朝阳区将通过新开办⼩学和九年⼀贯制学校等多项措施,增加5000个⼊学学位。

除了新扩建学校外,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等部分学校叫停推⾏数年的⼩班化教学。

海淀区政府负责⼈透露,今年九⽉海淀区将取消⼀年级的⼩班制试点,每个教学班由原来的25⾄35⼈扩容到40⼈。

北京幼升小历年人数

北京幼升小历年人数

北京幼升小历年人数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教育意识的提高,北京幼升小的人数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幼升小的招生人数逐年攀升,充分反映了北京市幼儿教育的高需求和蓬勃发展的势头。

回顾过去几年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北京市幼升小人数的增长趋势。

在2015年,北京市幼升小的招生人数为10万人左右,而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就增长到了12万人左右。

随后,2017年北京市幼升小的招生人数进一步增加到14万人左右。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幼升小的招生人数已达到16万人以上。

可以清楚地看到,北京市幼升小的人数每年都在稳定增长。

这一增长趋势背后,离不开北京市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大的投入。

北京市教育部门不断完善幼儿教育政策,优化幼升小招生机制,努力满足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需求。

同时,各区教育局也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下沉,以缓解幼升小上的压力。

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为幼升小人数的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幼升小人数的增长也反映出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社会对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促使幼升小人数持续增长。

总之,北京市幼升小的历年人数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这一趋势意味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幼儿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北京市幼儿的未来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北京市幼升小的人数将继续保持增长,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北京西城区幼升小第一年多校情况分析(牛小,直升,普校)

北京西城区幼升小第一年多校情况分析(牛小,直升,普校)

北京西城区幼升小第一年多校情况分析(牛小,直升,普校)
今年是西城幼升小,施行731多校划片的第一年。

众多家长分析多校划片就是往年调剂的升级。

从以往最热的几个直升校来看,不仅要求731以前,还会按落户时间排排坐,所以多校划片,只可能热门向非热门调剂,像小升初那种片区内摇号估计是不可能的。

下表是2018—2020年西城区幼升小调剂情况汇总。

可以看出,2020年入学高峰期,德胜、月坛等热门学区都有调剂。

下面为大家汇总下西城区近几年各小学在校班级数。

首先看一下牛小的(不是每片区都有)。

这两年,西城是小学人数增长率最高的区,所以牛小不仅班级数增加,每班人数也在增长,很多已经达到45人。

下面说下直升校的情况。

西城10几所渣小(除宏庙),受益于14年教改,成为直升校,但大量扩招后,对优质初中的成绩冲击太大,另由于校舍问题,很难再无限制扩招,猜测今后新1年级招生班级数,会参考6年级毕业几个班而酌情扩招。

最后来看看普小的情况。

由于731的顺位排在空挂户之后
所以只能买普小的调剂风险才较小(21-25幼升小),当然,最
热门的德胜和月坛,即使普小都很难进,很可能直接被调剂出片区。

届时会给3-4个片内片外的学校填志愿,必须写满再等结果。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幼升小入学政策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幼升小入学政策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幼升小入学政策篇一:《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幼升小入学政策,我知道!》嗨,大家好!我是一名在北京上学的小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幼升小入学政策,这可关系到好多小朋友能不能顺利进入小学读书呢。

我有个小邻居叫小明,他去年刚经历了幼升小。

在入学之前呀,他的爸爸妈妈可忙坏了。

他们得了解各种各样的入学政策。

就像在一个大迷宫里找出口一样,不过这个迷宫可是充满希望的,因为终点就是小明能顺利上学。

在北京市呢,幼升小入学有很多种情况。

有一种是划片入学,这就像分蛋糕一样。

学校周围的小区就像是蛋糕的不同部分,每个小区被划分到特定的学校。

比如说我家所在的小区,就被划分到我们现在就读的这所小学。

这多公平呀,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对应的学校。

就像小鸟都有自己的小窝一样。

那怎么知道自己家的小区被划分到哪个学校呢?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去看政府公布的划片信息啦。

这信息就像是寻宝图一样重要。

还有一种情况是多校划片。

这有点像抽奖似的,不过可不是完全碰运气哦。

在一些教育资源比较均衡的地区会采用这种方式。

小明他们家就遇到了多校划片的情况。

他爸爸妈妈当时特别紧张,一直担心小明会被分到离家远的学校。

小明自己也有点害怕,他还和我说:“要是我去了很远的学校,那我每天早上是不是得很早起床呀?我还想和你一起上学呢。

”我就安慰他说:“不会的,不管你去哪个学校,咱们都还是好朋友呀。

”入学政策里呀,还有关于户籍的要求。

有北京户籍的小朋友相对来说在入学的时候会更顺利一些。

这就像是他们手里拿着一把特殊的钥匙,可以打开本地学校的大门。

但是没有北京户籍的小朋友也有机会哦。

比如非京籍的小朋友,他们的爸爸妈妈得满足一些条件。

就像要集齐好多小卡片一样。

这些条件包括有居住证明啦,爸爸妈妈得在北京工作并且有社保之类的。

这是为了确保小朋友们能够稳定地在这里上学,也保证学校有足够的资源来接纳他们。

说到入学准备,那可不仅仅是家长们要了解政策这么简单。

小朋友们自己也要做好准备呢。

北京各城区全部推荐小学排序及派位中学

北京各城区全部推荐小学排序及派位中学

北京各城区全部推荐小学排序及派位中学!现将北京市城八区全部推荐小学名单整理公布如下,并将有关学校的小升初大派位对口中学公布如下,供各位幼升小的家长参考,推荐依据是:知名度、教学质量、学校对学生的加工能力、硬件水平、师资水平、竞赛能力、特色教学7个标准。

某些学校可能上述7个标准都具备,有的可能仅具备其中的几项,但这些被推荐的学校至少都具备其中的两项。

为了不误导大家也限于篇幅的限制,我不对各个被推荐的学校进行详细的点评。

未被推荐的学校也并不代表不具备上述标准,只是可能由于研究的范围、资料的限制、学校的新旧、规模的大小等因素而未推荐,请各位见谅!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

(本排名不分优先顺序)此外,我根据北京目前的高考、中考、小升初、幼升小政策和情况,以所有家长最为关注的最热点、最敏感的问题为出发点,正在写作“北京幼升小到底什么最重要?——这个最重要!”(暂定名),我觉得在各位家长的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进行通盘考虑、理性择区、客观择校中都会有重要参考价值!因为我研究发现,在目前政策诱导下,幼升小必须从初升高——小升初——幼升小这样的顺序综合考虑,才会取得事半功倍、高性价比、优适合度等最恰当的择校——教育——高考等效果。

敬请关注!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景山学校、史家胡同小学、史家小学分校、丁香胡同小学、黑芝麻胡同小学、灯市口小学、分司厅小学、和平里第九小学、东四九条小学、东交民巷小学、西中街小学、东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和平里第一小学、北官厅小学、和平里第四小学、美术馆后街小学、曙光小学、回民小学、中央工艺美院附中艺美小学(该校小升初不参加电脑派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该校在亦庄,据了解目前属于东城区学籍)。

(排名不分先后)西城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育民小学、黄城根小学、中古友谊小学、育翔小学、奋斗小学、三里河第三小学、复兴门外第一小学、展览路第一小学、宏庙小学、北礼士路第一小学、青龙桥小学、厂桥小学、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白云路小学、五路通小学、、进步小学、阜成门外第一小学、力学小学、西四北四条小学、民族团结小学、北长街小学、玉桃园小学、自忠小学、什刹海小学、官园小学、文兴街小学、银河小学、四根柏小学、育荣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华嘉小学、北京市兴涛学校(在大兴,据了解属于西城区学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幼升小现状[亲子酷网](转载)
经过长期潜水,大概明白了幼升小的流程。

也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实都是大家提供的信息,我总结了一下.
工作程序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各区教委小学教育科需要对本区适龄儿童进行摸底。

然后根据入学孩子人数,为每个学校制定招生计划(招多少班),
根据招生计划划片。

学校每年划片会略有不同. 例如2006年千禧孩子明显比2007年的多,所以中关村一小片区2006年就比2007小.
另外,2007年9月,北京教委下文件,要求各区县教委逐步在2,3年之内,把一些巨无霸重点小学缩小.基本方法就是招生计划减少招生规模.
所以,有可能接下来的几年,各个重点小学划片会缩小.
招生有3个来源, 1 片内2 共建单位3 条子生
1. 片内
按照规定,片内是指孩子的户口.
但是对于很多名校,不完全是这样.
由于名额紧张,通常名校制定各种规则来减少片内学生.
a. 把片区变小
b. 要求父母有片内房产证
c. 要求父母和孩子落户3年以上
d. 入户调查,确定父母,孩子在片内居住(如果把房子出租,学校可以认为你是人户分离,拒绝让孩子入学)
如果不是2006那种年份,或者你选择的不是史家,府学,中关村1,3小学这样的最热门小学, 通常即使不是完全满足片内要求,交钱,也就上了.
最好是托人+片内户口+交钱, 也可以解决自己没有严格满足落户3年有房产这样的问题.
2. 共建单位
一种是真正的共建单位子弟.学校会给共建单位一些名额,然后通过考试,从中择优录取,需要交择校费.
另一种是对全市考试招生,一旦被录取,由学校帮你联系共建单位,你需要把择校费交给共建单位的账户.
由于3小校长挪用的1.2亿炒股,所以今年有些学校不敢这么做了(例如府学今年没有公开考试了).另外,北京市教委改革的方向也是减少这部分的招生比例.有钱就有机会上好学校,这种事情,让很多交不起的家长非常反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这条路需要了解学校考试重点(比如分司厅小学乒乓球好,会考垫球. 中关村二小有个乐队,如果孩子会大提琴,会有帮助...)
不过如果不是考顶级名校,只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辅导好孩子,看起来也不是很难.有Fesco 的考试机会的家长,就不要选择顶级名校去考了,纯属浪费唯一的考试机会.
3.条子生
这个完全看关系硬不硬了.而且每个关系每年也有限额.早托人,机会大点.即使校长是你的发小,要是校长的其他关系也找他,他总不好一个人就安排了一个班的学生吧.
为什么要选择好小学
本质问题是,小升初没有考试.所以好小学可能决定孩子9年.如果你的目的是让孩子有个快乐轻松的童年,那么不必择校了,在初中努力,也有可能考入顶级高中.
第一,好的小学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去进入一些顶级的课外辅导班(例如仁华),在毕业的时候,竞赛和辅导班成绩有利于选择初中.
如果是一个普通学校,孩子可能没有信息和资格去考这些辅导班.
第二,好的小学片内中学也相对好. 例如中关村一小的片内学校是101初中,八一,中关村中学,知春里中学.
有的孩子小学学习平平,初中才开始开窍.如果你家孩子在小学学习平平,无法在初中择校,那么就需要依靠电脑派位了,在中关村一小排位的结果相对其它学校要好得多.
第三,学籍很重要
有的朝阳区的小学也不错.但是从2007年开始,电子学籍出现.小升初跨区择校变得异常艰难.所以如果有可能,还是在幼升小的时候,让孩子拥有海淀,西城,东城的学籍吧.这样小升初,择校选择也多一些.
第四,学习环境
如果在普通学校,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有时候像是一个异类.另外可能全年级只有你们家孩
子去一些顶级的课外辅导班,孩子没有伴,就可能没有动力坚持下去了.
从我的感觉来说,如果有条件,尽量择校吧,然后租房子到学校旁边.孩子在课外辅导班有了成绩,上初中就不用择校花钱了.如果实在困难,也不是绝对没有希望的.初中好好念,普通中学的学生,一样有可能考入顶级高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