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低压线路损失计算方法

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
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
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同,负载变化波动大,要起模拟真实情况,计算出某一各线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电能损失是很困难的。
因为不仅要有详细的电网资料,还在有大量的运行资料。
有些运行资料是很难取得的。
另外,某一段时间的损失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长时间的损失变化,因为每个负载点的负载随时间、随季节发生变化。
而且这样计算的结果只能用于事后的管理,而不能用于事前预测,所以在进行理论计算时,都要对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简化。
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压损失问题及解决措施

Power Technology︱196︱2017年11期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压损失问题及解决措施李婷婷国网四川雅安市名山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名山 625100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低压配电系统存在的电压损失现象一直是各个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内容。
为了降低电压配电系统当中存在的电压损失现象,需要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因此本文除了阐述低压配电系统当中电压损失的概念和电压损失计算方法之外,还对产生电压损失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冀对电压损失问题的解决给于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低压配电;电压损失;策略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11-0196-02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带动了国内各行各业的稳步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与此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电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员的用电需求,电力行业需要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不断提升供电的质量。
虽然电力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制约着电力行业的发展,比如低压配电系统当中出现的电压损失现象,逐渐吸引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民用配电系统而言,电能质量的主要标志就是设备电压偏差值的大小,出现电压偏差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变压器以及线路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出厂前,需要对短路、空载等条件下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试验,变压器电压的损耗作为主要的测试参数,需要进行测试工作,所以,针对民用配电设计,需要重点对电压损失设计进行分析。
为了降低电压出现的损失,传统方法包含两点内容,分别为尽量使用合适的变压器电压分接头以及增加导线或者电缆的截面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逐渐引入了电力电子技术,因此出现了我们现在使用的稳压装置。
稳压装置的使用可以对输出电压进行自动的调节,提升用电端设备的点压精度。
线损如何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
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
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
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刘延进蓝天环保设备工程公司简小成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选择电线或电缆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2.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线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 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哪些低压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必须计算的呢?现分类阐述如下。
一、380/220V线路电压损失:对于380/220V的三相平衡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ΔU%=ΔU a%*I*L当为多个负荷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ΔU%=ΣΔU a%*I*L式中:ΔU%——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ΔU a%——三相线路每1安·公里的电压损失百分数,%/A·Km;I——负荷计算电流,A;L——线路长度,Km;对于相电压为220V的单相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ΔU%=2ΔU a%*I*L现以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YJV)为例,对不同截面的380/220V三相平衡终端负荷线路进行电压损失值校验。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第3.3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第4.04条规定了各种情况下设备的电压损失允许值,现以通常情况取ΔU%=±5%。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8.4节表8.4.5.1-1,当实际环境温度取350C时,温度载流量校正系数取0.91(载流量计算条件:线芯长期工作温度为900C,环境温度为250C);根据表8.4.5.4,设共有12根电缆并列敷设,S(电缆中心距)=2d(电缆外径),则并列敷设载流量校正系数取值为0.8。
表一:公式导线截面S(mm2)ΔU a% 最大计算电流(A)线路长度L(Km)L=ΔU%/ΔU a%*I 16 0.518 65.0 0.149 25 0.340 84.7 0.174 35 0.249 102.9 0.195 50 0.180 127.0 0.219 70 0.134 163.5 0.228 95 0.105 198.6 0.240 120 0.087 233.6 0.246综合以上系数取值,则载流量校正系数为0.73,取COSΦ=0.8,电压损失值校验结果见表一。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低压台区线路是连接变电站和用户的重要电力设施,其线损率(线路输电中的能量损失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实际用电成本。
低压台区线路的线损率一般在3%~8%之间,但在某些地方可能会更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配合不当:低压配电线路接头、绝缘子、电缆头、保安装置等配合不当,导致电压不稳和损耗增加;2. 线路老化:低压线路长时间的暴露在外,自然消耗与低温高温得被磨损甚至老化,也增加了线损率的高发数据;3. 负荷过大:当低压台区负荷超过额定容量,会导致线路电压下降,这样会影响用户用电质量,同时也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加;4. 盗电:在一些地方,非法挂接电话线、电视线、网线等非法电缆,也会导致低压线路的损失量增加,从而增加线损率。
为了减少低压台区线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巡检和维护:加强低压线路的巡检和日常维护,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线路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能够减少线路老化造成的电能损失;2. 提高电力质量:优化电网设置,合理调整线路电压,提升系统可靠性,确保电力质量;3. 加强管理: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落实奖惩制度;强化质量控制,规范施工、安装和检测等工作,预防和及时消除线路故障,有效降低线路损耗;4. 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设备,采用阻尼器、反相器、变压器支路等技术,降低电流的损耗,以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并减少线路损耗;5. 净化电力环境:加强对非法用电的查处,排除盗电现象以保证电力环境的干净、整洁,从而降低线路损耗。
综上所述,低压台区线路损耗率的高低与电网的维护、管理和升级设备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线路的巡查和维护,加强对线路质量的控制和管理,除了这些,有效的操作手段如提高电压质量、技术升级器材、对恶性盗电的打击等手段是降低线路损耗的有效方式。
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_电缆电压损失表

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_电缆电压损失表
什么是电压损失电压损失是指电路中阻抗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差,在工程计算中,电压损失近似取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线路的电压损失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功功率在线路电阻R上造成的,其表达式为PR/U,另一部分是由无功电流由线路的电抗引起的,为QX/U。
110千伏及以上线路,X 与R之比约为4~10,所以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占主要部分。
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1、一般照明回路电压损失计算(供电距离最长的回路)1)B2F 变电所至SOHO办公强电井一般照明配电箱【输入参数】:
线路工作电压U=0.38(kV)
线路密集型母线1600A
计算工作电流Ig=850(A)
线路长度L=0.200(km)
功率因数cosφ=0.85
线路材质:铜
【中间参数】:
电阻r=0.033(Ω/km)
电抗x=0.020(Ω/km)
【计算公式及结果】:
0.38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
ΔU1%=(173/U)*Ig*L*(r*cosφ+x*sinφ)
=(173/(0.38*1000))*850*0.2*(0.033*0.85+0.020*0.53)
=2.99
2)一般照明配电箱至SOHO办公室配电箱:
【输入参数】:。
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

水电工程Һ㊀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张婧楠摘㊀要:在实际电网操作系统当中ꎬ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的因素是很多的ꎬ这些因素严重威胁了电网传输安全ꎮ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ꎬ以及电力行业公司化运营机制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ꎬ加强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十分重要ꎮ因此ꎬ文章就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展开分析ꎬ可供参考ꎮ关键词:配网ꎻ低压台区线损ꎻ影响因素ꎻ对策一㊁低压台区线损的类型分析(一)固定损失固定损失是只要在电气设备通电的情况下ꎬ就会有电能损耗的一种线损类型ꎮ它一般不随负荷变化而变化ꎮ常见的包括:降压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铁损ꎻ电容器等介质损耗ꎻ电抗器等设备的铁损ꎻ调压器㊁调相机㊁110kV以上的电晕损耗ꎻ用户电能表的损耗等ꎮ(二)变动损失其中低压台区线损中的变动损失与通电电流的平方成正比ꎬ电流越大ꎬ低压台区的损失就会越大ꎮ它是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ꎬ其中最主要的损失有以下几个方面:电流经过线圈时造成的损失ꎬ其中主要是降压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铜损ꎻ电流经过线路造成的损失ꎬ常见的配电线路的铜损正是由此产生的ꎻ一些低压线路的铜损问题ꎬ还包括接户进户线等造成的损失ꎮ(三)其他损失这其中包括很多设备消耗的电量ꎬ如信号㊁保护㊁通风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消耗一些额外电量ꎮ此外ꎬ还有一些营业方面的错误而导致的电量损失ꎬ如电能表漏抄㊁电费误算等ꎮ二㊁线损因素分析及对策(一)配电网的结构和输配电设备的影响配电网结构的合理程度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电网线损的高低ꎮ在城市配电网进程中ꎬ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来进行降损工作ꎮ如此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来进行降损工作:第一是配电网结构的分布应该细致的进行研究ꎬ尽量使其分布合理ꎬ可采取高压深入的办法使得电源与有效负荷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ꎬ从而减小低压配电网的供电半径ꎮ通过这些个措施ꎬ可以稳定地提高供电电压的质量ꎬ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迂回供电的现象ꎬ将线损电量降低ꎮ第二是要合理规划配电变压器的分布情况ꎬ尽量的安排在负荷中心处ꎬ以缩短低压供电半径ꎮ在变压器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节能型的变压器ꎬ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变压器长期的空载运行或者长期的超负荷运行ꎬ长期这样下去往往会降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ꎬ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ꎮ可以采用新的监测技术实时的监测变压器负载情况ꎬ例如在配电变压器上安装综合数据采集装置ꎬ如此就可以在及时了解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情况ꎬ并根据其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损耗ꎮ(二)电能计量设备造成的影响电能的准确计量对于供电企业的售电量有着很大的影响ꎬ想要降低线损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计量装置ꎬ且对于电能表㊁互感器㊁二次接线等各个环节来说都要对误差方面加强控制ꎮ(三)无功㊁电压影响对于那些专门变电的用户来说ꎬ对其最需要重视的问题是无功考核ꎮ而在调整电费方面要能够严格地执行下去ꎬ迫使相关用电户根据自身用电情况来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功率因数ꎬ并在用电户使用的变压器上合理的安装无功补偿装置ꎮ如果都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改善ꎬ那么不仅可以减轻电力系统对无功的负荷ꎬ同时还能将节约下来的电能更多的应用与生产生活使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提升一个档次ꎬ并有效改善电压质量ꎬ减少用电户的开支ꎬ可以有效的提升用电企业直接的经济效益ꎮ三㊁减少线损的影响因素制订合理的管理对策(一)电能计量所造成的影响在计量电能时ꎬ一定要注意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正确配置ꎬ并要有与此相关的管理措施ꎬ这样才能够确保计量设备的稳定运行ꎮ在安装计量设备时ꎬ要把握好施工的质量ꎬ控制好接线的问题ꎮ平时要充分计划好电能表的轮换和校验工作ꎬ力争将轮换率㊁现场校验率提高ꎬ电能表的超周期运行对于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有着一定的影响ꎬ因此要谨防电能表的超周期运行ꎮ(二)抄㊁核㊁收的质量影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ꎬ 一户一表 的不断深入ꎬ供电企业的服务态度也在不断完善ꎬ随着抄表要求的不断提高ꎬ抄表收费的工作量也在逐渐增多ꎮ因此我们要对抄㊁核㊁收这几方面的工作进行加强管理ꎬ特别是参与抄㊁核㊁收的工作人员ꎬ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以及职业道德观念需要严格地进行考核ꎬ尽量避免出现堵塞电量跑冒滴漏现象ꎮ(三)反窃电行为带来的影响窃电行为是一种违法的行为ꎬ其行为让人十分气愤ꎬ而窃电人往往会不择手段ꎬ通过各种方法来非法侵占电能ꎬ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供电企业的利益ꎬ同时还会让配电线的损耗率不断上升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ꎬ开放的市场经济让更多的个体承包户获得了生机ꎬ个体承包经营户正在逐年增加ꎬ一些人被利益驱使从而大肆的窃电ꎬ手段越来越高ꎬ且其窃电量也越来越大ꎬ在某些小区ꎬ甚至已经成了线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ꎮ这种严肃的情形要求我们对于窃电这种情况要严厉处置ꎬ相关部门应成立一个稽查大队来专门从事反窃电工作ꎬ对于一些窃电严重的地区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用电稽查ꎬ严肃的处理窃电用户ꎮ四㊁结语总而言之ꎬ当前主要的目的是要顺应当前的两网改造的良好大局面ꎬ将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思路理清ꎬ加强对其的管理ꎬ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低压台区线损率ꎮ参考文献:[1]路飞鹏.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ꎬ2019(11):597-598.[2]周惠林.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ꎬ2018(22):32-33.作者简介:张婧楠ꎬ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供电分公司ꎮ522。
线损和电压降计算

线损和电压降计算
一、配电线路损耗计算
配电线路损耗有功电量与输入有功电量之比,叫做配电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
一般大中型企业配电线路的线损率应在1%~3%之间。
农网高压线损率应在10%以下,低压线损率应在12%以下。
1.负荷在未端的线路损耗计算
(1)计算公式一:
∆P=mI j2R×10−3∆Q= mI j2X×10−3
式中∆P—有功功率损耗(KW)
∆Q—无功功率损耗(Kvar);
m---线路相数
I j----线路中电流的均方根值(A),若以一天24h内计算,则可用下式计算;
I=√I12+I22+⋯+I242
24
R,X—线路每相的电阻和电抗(Ω)。
(2)计算公式二(三相交流电路);
∆P=P2+Q2
U e2
R×10−3=
P2
U e2cosφcosφ
R×10−3
∆Q=P2+Q2
U e2
X×10−3=
P2
U e2cosφcosφ
X×10−3
式中P—线路输送有功功率(Kw)Q—线路输送无功功率(Kvar)
U e---线路额定电压(KV)
cosφ—负荷功率因数
2.具有分支线路线损的近似计算
具有分支线路线损的计算比较复杂,配电线路线损采用近似计算时,可以近似地认为各支路负荷的功率因数相等。
这样一来,各支路电流就能简单地用代数相加来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刘延进蓝天环保设备工程公司
简小成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选择电线或电缆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2.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线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哪些低压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必须计算的呢?现分类阐述如下。
一、380/220V线路电压损失:
对于380/220V的三相平衡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
%*I*L
ΔU%=ΔU
a
当为多个负荷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
ΔU%=ΣΔU
%*I*L
a
式中:ΔU%——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
ΔU
%——三相线路每1安·公里的电压损失百分数,%/A·Km;
a
I——负荷计算电流,A;
L——线路长度,Km;
对于相电压为220V的单相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
%*I*L
ΔU%=2ΔU
a
现以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YJV)为例,对不同截面的380/220V三相平衡终端负荷线路进行电压损失值校验。
(GB5005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第3.3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第4.04条规定了各种情况下设备的电压损失允许值,现以通常情况取ΔU%=±5%。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8.4节表8.4.5.1-1,当实际环境温度取350C时,温度载流量校正系数取0.91(载流量计算条件:线芯长期工作温度为900C,环境温度为250C);根据表8.4.5.4,设共有12根电缆并列敷设,S(电缆中心距)=2d(电缆外径),则并列敷设载流量校正系数取值为0.8。
表一:
综合以上系数取值,则载流量校正系数为0.73,取COS Φ=0.8,电压损失值校验结果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在通常的供配电系统中,380/220V 三相平衡终端负荷线路的电压损失值可控制在规定值之内。
二、超低压线路电压损失:
在电气设计时,如遇上必须采用超低压供电的场所,如剧院的座排灯、化妆台照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直流24V 硬线控制回路等,该如何处理电压损失的问题,是否电压损失值通常情况下也可控制在规定值范围之内呢?以下通过计算说明。
表二:
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电压损失用负荷矩(Kw*m )表示为:
ΔU%=2(R 0+X 0’tg Φ)PL/10U e Φ2
当COS Φ=1或为直流线路时,电压损失用负荷矩(Kw*m )表示为:
ΔU%=PL/CS
式中:P——有功负荷,KW;
C——功率因数为1时的计算系数,见表二; S——线芯标称截面,mm2;
L——线路长度,m;
R
0,X
’——单相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和感抗,Ω/Km,X
’取值可取三相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感值;
U
eΦ
——额定相电压,KV;
为简化计算过程,现以COSΦ=1的照明回路来计算超低压线路的电压损失值。
表三:
假设超低压线路电压为24V,已知一般情况下照明回路的电压偏差允许值为±5%,那么,线路长度L与功率P,导线截面S的关系为:
L=CSΔU%/P=0.153×5×S/P=0.765S/P
当功率P与导线截面S为给定值时,可求出线路的极限长度,见表三。
由表三可知,对于电压为24V的线路,其电压损失值在较短的距离之内就已经超出了规范所允许的范围。
同理计算可知,对于其它各种电压等级的超低压线路,亦存在相同的情况,电压越低,供电距离越短。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对这种电压线路的电压损失值进行校验,以保证其电压偏差在允许值范围之内。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超低压线路供电距离很短,那么对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而言,在直流24V硬线控制回路中,因中间继电器是由消防控制室接线引至控制现场,因此这种线路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中间继电器的功耗参数,以JZ8-44ZS DC24V中间继电器为例,其线圈消耗功率为7.5W,如
果选用截面为2.5 mm2的控制电缆,已知电压偏差允许值为±5%,那么根据公式L=CS ΔU%/P,线路极限长度L=255m,通常对于直流低电压中间继电器,其吸合电压往往可以低至额定电压的50%,也即其线路极限长度其实比我们的计算值要大许多。
可见对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而言,直流24V硬线控制回路基本可以不用校验电压损失。
综上所述,可知对于380/220V线路和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直流24V硬线控制回路,其电压损失值一般可控制在规定值范围之内,而除此以外的线路,则应进行电压损失值的校验,以保证其电压偏差在允许值范围内。
200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