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11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主题为“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教材通过介绍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既有文字介绍,又有作品欣赏,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古代陶瓷艺术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珍爱国宝,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古代陶瓷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欣赏古代陶瓷艺术。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等。

2.准备一些陶瓷作品或图片,用于实物展示和欣赏。

3.准备纸张、画笔等绘画工具,供学生实践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古代陶瓷作品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导入本课的主题“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实物展示,更加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范例,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陶瓷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认识较为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陶瓷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陶瓷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陶瓷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古代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陶瓷作品。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陶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提问:“你们听说过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品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魅力?”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展示各个时期陶瓷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重点介绍瓷器的基本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师提供的陶瓷作品,从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进行评价。

每组选取一件作品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认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价值在哪里?如何传承和保护?”5.拓展(10分钟)学生动手制作陶瓷作品,可以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器型进行创作。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3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3

《青花瓷》教学设计——德育在美术课教学中的渗透一、教材分析: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其中,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这种瓷器是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纹饰,蓝白相映,素雅清新,怡然成趣。

本课选择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青花瓷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青花瓷的文化有所了解,感受青花瓷的造型与纹饰之美,提高审美修养。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侧重于赏析青花瓷,第二部分侧重于技法表现,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对青花瓷纹饰进行临摹创作,了解青花瓷器型、纹饰特点,领悟其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青花瓷的,尝试绘制青花瓷盘。

教学难点:理解青花瓷与中华艺术的内涵联系。

四、教学准备:课件、蓝色画笔、白色纸盘、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课前放松,播放歌曲《青花瓷》,学生倾听。

2、导入:一曲周杰伦的《青花瓷》欣赏完了,这首歌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那么青花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你对青花瓷有多少了解呢?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青花瓷,了解青花瓷,并尝试绘制青花纹样。

板书课题:青花瓷二、民主导学(课前收集关于青花瓷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一)任务一:走近青花瓷,了解青花瓷。

①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小组汇报 1、小组互相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小组汇报。

请同学用概括性的语言简单交流你对青花瓷的认识(从青花瓷的历史发展、器型、花纹、艺术价值等方面)3、教师总结:1、认识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和重要技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陶瓷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突破方法:通过时间轴、图片对比、故事讲解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陶瓷艺术发展脉络。
(2)陶瓷技法的掌握:学生对陶瓷制作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细节掌握较困难,如拉坯、釉料配制等。
-突破方法: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实地演示,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对陶瓷技法的理解和掌握。
(3)陶瓷作品的审美评价: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陶瓷作品的审美价值,评价时容易局限于表面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珍视传统文化。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简史;
(2)陶瓷艺术的基本技法;
(3)欣赏和分析代表性陶瓷作品;
(4)学生动手实践,创作陶瓷作品。
二、养:
1.形象感知与审美判断:通过观察和分析古代陶瓷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水平,形成个人独特的审美观。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古代陶瓷艺术的学习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沉默,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举例:演示拉坯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陶瓷作品的成形过程。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2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2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别及其代表纹样及釉色,学会陶瓷欣赏的方法及其陶瓷的区别。

2.通过直观感知与自主探究等课堂活动掌握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和感受陶瓷的不同特点。

3.感受陶瓷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陶瓷文化的同时获得更深层、多元的文化积累。

二、教学难重点重点: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发展以及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难点:观察和分析陶瓷造型、纹样和釉色,并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陶瓷的具体实物、教学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教师出示一个大熊猫的图片。

请学生想一想大熊猫被称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国宝。

还有什么东西被称为我国的国宝?顺势导入课堂———《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活动二:新课讲授(一)陶瓷的釉色美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

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

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课本上的图片:明朝的《孔雀绿釉碗》、《黄釉碗》和清朝的《祭红梅瓶》。

让学生观察,这几个瓷器有什么特点?学生踊跃发言,教师总结得出结论:教材上的几种陶瓷没有纹饰,颜色单一。

但是外形优美圆润,各种颜色釉也使得瓷器色彩丰富、层次分明。

(二)陶器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器具,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

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

(三)视频展示教师播放陶器和瓷器的制作工艺和陶瓷的器物展示,使学生对于陶瓷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要求同学总结陶器和瓷器有什么区别?学生观看后小组讨论回答:1.陶器与瓷器的质感不一样。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5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5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欣赏与评述”课,教材图例中提供了各个时期的陶瓷,从造型美、纹饰美和釉色美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陶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着学生去观察、分析和评价,突出了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理念。

通过本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还要渗透对祖国古老艺术的热爱之情。

运用互联网+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对古代陶瓷艺术进行全面的欣赏,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欣赏的兴趣,增强了欣赏效果,拓展了欣赏的角度,更加实现了互联网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应用与促进。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

2、掌握证切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了解陶与瓷的区别。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1、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CHINA”单词,你知道它的中文含义吗?(将单词贴在黑板上)学生:中国不错,这是中国的英文,但还有一个注解,在西方,外国人把瓷器也叫作CHINA,在他们的眼里,瓷器象征着中国,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

由最不值钱的泥土烧制而成的陶瓷,却成了人们共同喜爱的生活用具和艺术品,它的秘密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来做小小的考古家,去探索古代陶瓷的独特魅力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陶瓷艺术。

(二)新授:1、初次探宝,浅析陶瓷看一看教室两侧的陶瓷图片,选择你喜欢的陶瓷,轻轻的走过去扫一扫下边的二维码,认识一下它们。

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从陶瓷的外形,看到的颜色,花纹等进行简单分析。

在你们考古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困惑?哪件作品你看不懂?学生:外形为什么设计成这样?上边的花纹又代表了什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2、师生共赏,探究方法(1)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个问题,刚才一直都在说陶瓷,什么是陶?什么是瓷?陶与瓷有着怎样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探讨:A运用互联网查找区别。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12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12

《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课题《古代陶瓷艺术》解读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感受古代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珍爱国宝的真挚情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的方法帮助他们感受生活与艺术的息息相关;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普通的陶瓷在生活中普遍又常见,大部分学生通过电视媒体、书籍或者参观博物馆也对古代陶瓷稍有了解,因此学生对陶瓷有一定的认知,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满足学生需要。

在本册的前面学习了第3课《美丽的纹样》,学生对纹样已经有了较全面的学习认识,利于引导学生更好的欣赏解读陶瓷的纹饰之美。

第11课《陶泥的世界》的学习又让学生对陶土有了较好的认识并能捏制简单的陶器。

这些知识的学习正好为本课教学内容做了较好的衔接和铺垫,在此基础上,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追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兴趣。

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欣赏、视频介绍、绘制体验、实物观察、教师讲授及学生自主交流、评述等多种形式,交叉融合、丰富生动,易于本学段的学生学习接受并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学生对“欣赏·评述”课已有了学习经验,欣赏课有大容量的图片视频展示,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学习,掌握欣赏古代陶瓷艺术的方法,并且五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表达自己真实认知感受的能力,能够在评述中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教材分析内容标准1.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和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1.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1.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13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_13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一课内容虽然抽象,但它并不孤立存在。

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抓住了与学生切身感受联系的一条线:《色彩的和谐》、《美丽的纹样》、《趣味文字》《陶泥的世界》等,基本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循序。

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尝试对雕塑作品的点、线、面、色彩的不同角度的细致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

了解古人的雕塑的杰出水平,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

同时,本课又包含了历史、语文、思品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又起到巩固其他学科知识的作用,逐步提高同学们学以致用相互贯通。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陶瓷文化中的青花瓷及其代表纹样,了解瓷器的基本常识;(二)方法和过程:学习青花瓷的外形、纹饰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陶瓷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人陶瓷文化情节的同时获得更深层、多元的文化积累。

三、教学的难点重点(一)教学重点:1、学会欣赏青花瓷的艺术魅力;2、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好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观察和分析青花瓷造型、纹饰和釉色,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造型和色彩基础,感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也正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鼓励他们在课前收集有关古代陶瓷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直观鲜明,精彩有趣的教学课件也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的欣赏教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全面认识和掌握。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设疑导入:探讨中国英文名China由来,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英文名师什么吗?生:china师:你知道中国的英文名是怎么来的吗?生:不知道师:老师呢专门找了一本英文字典查了一下,原来china在最早的时候是瓷器的意思,那为什么后来又变成中国的英文名呢?谁知道······生:因为中国的瓷器非常出名,所以用它来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
二、学习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三、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2、认识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3、感受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
4、会从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三方面欣赏陶瓷作品。

教学难点:
1、陶瓷艺术的发展;
2、从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三方面欣赏陶瓷作品。

教学顺序:
一、引导学生简单分辨陶器与瓷器。

二、简单介绍陶瓷的制作,并以游戏方式明确陶瓷作品的欣赏角度。

三、引导学生从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三方面欣赏古代陶瓷艺术。

四、小结。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简单分辨陶器与瓷器:(5分钟)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陶瓷作品,哪位同学能参考课本32页的内容,分辨出哪件是陶器,哪件是瓷器?
电脑显示(陶器与瓷器的分别)请两位学生上台分辨。

你们认同吗?很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简单地从敲击声音和器物表面的质感分辨出陶器和瓷器。

二、简单介绍陶瓷的制作,并以游戏方式明确陶瓷作品的欣赏角度。

(15分钟)
电脑显示(陶瓷制作图片)
陶器和瓷器统称为陶瓷,它们都由粘土,或以粘土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装饰、干燥、窑烧而成。

优秀的陶瓷作品对其外形、纹饰、釉色和烧制工艺都非常讲究。

我们有不少同学把自己喜欢的的陶瓷藏品带回来跟我们一起欣赏。

有请这些同学从外形、纹饰和釉色三方面为我们介绍这些藏品。

分别请六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藏品。

请六名学生上台鉴赏。

很高兴同学们都懂得从外形、纹饰、釉色等三方面欣赏陶瓷作品。

老师还带来了十件古老的陶瓷作品跟大家一起欣赏。

它们风格各异,而且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是我们珍贵的国宝。

三、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陶瓷艺术(15分钟)
电脑显示(古代陶瓷作品图片)
请打开课本30页,仔细阅读上面的图片和文字,并选一件你喜欢的,从外形、纹饰、釉色等三方面谈谈它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欣赏。

1、彩陶船形壶
彩陶船形壶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作品,属于细泥红陶。

船形壶造型奇特,工艺讲究,制作精美,彩陶图案清晰艳丽,是原始艺术中的珍品。

2、舞蹈纹彩陶盆
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作品,属于细泥红陶。

此盆敛口、卷唇、鼓腹。

下腹内收成不平底。

唇口及内外壁均有彩绘,纹饰之间有舞蹈画面,以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摆向亦一致。

整个画面人物突出、神态逼真,笔法流畅,重在写实,表现了先民们在劳动之暇,欢乐地手拉手集体跳舞和唱歌的情景。

3、白陶鬶
白陶鬶属于夹砂白陶。

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

哪位同学知道鬶在当时的社会有什么用?
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炊煮器。

它的造型结构由口、腹、底三部分组成,昂首扬尾,体态生动自然。

器皿底部三足等距离支撑,便于放柴煮烧。

白陶鬶是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充分反映了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山东地区先民在制陶技艺的高度成就。

4、黑陶蛋壳高柄杯
黑陶蛋壳高柄杯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属于细泥黑陶。

陶杯分为三段:上面是一个敞口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为底径,由一根细管将三段连接起来,烧成后丝毫不变形。

整件器物造型别致,轮廓变化丰富,轻巧雅致、庄重大方。

表明当时的制陶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5、青瓷莲花尊
青瓷莲花尊是南朝的精品,用划花、贴花、刻花等技法作出莲瓣等装饰,整个器形像仰、覆两朵莲花。

从莲
花等装饰内容的出现,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流行,也影响了同时期瓷器的装饰内容。

6、汝窑粉青莲花式碗
电脑显示(定窑官窑哥窑钧窑汝窑)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各地涌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

五大名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汝窑是宋代著名的官窑。

它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

它是我国自东汉末期以来所烧制的青瓷工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杰出代表。

在宋代灿若繁星的群窑中高居榜首。

汝窑大约创烧于1106年,二十多年后,在靖康之变的战火中毁灭,由于汝窑烧制时间很短,加之以供宫廷之用,因此在民间流传的极少。

这件汝窑粉青莲花式碗,造型优美,色彩素雅,是一件稀有的汝窑传世品。

7、白釉黑牡丹纹瓶
此瓶是磁州窑的代表作品。

磁州窑是宋、金时期在北方地区窑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民间窑系。

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瓷土质量较差,成品的胎色较深,因此窑工们在胎体之外加施白色化妆土,再罩以透明釉,制成洁白如乳的白瓷。

8、青花鸳鸯莲纹盘
此盘造型优美,青花绘画结构紧凑,画面饱满,风格清新。

盘里画缠枝莲花六朵,盘心画莲花池和鸳鸯。

我国人民视鸳鸯为爱情的象征。

所以自隋唐以来,鸳鸯纹便在瓷绘中大量出现。

9、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罐
青花和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两种不同颜色的高温釉下彩瓷。

元代匠师们巧妙地把钴蓝料和铜红料应用在同一件器物上,形成红、蓝两色争艳的艺术效果。

故称“青花釉里红”。

“开光”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学知道?
开光是陶瓷美术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

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等特点。

为了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一定形状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里饰以花纹,称为开光。

开光外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然形两大类。

几何形常见的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

自然形主要有花形,莲瓣形,如意形等。

这件元代盖罐,形体丰满,腹部突出。

以凸串珠纹作开光轮廓线,内镂雕洞石和四季花卉。

红色的花朵,蓝色的枝叶,与罐体白地青花纹饰交相辉映,颇有四季花色满园的感觉。

罐盖贴塑坐狮状兽钮。

造型古朴雄伟,制作精良,装饰丰满,层次分明,融合了镂空、雕塑、堆贴、釉下彩绘为一体,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堪称元代瓷器中的精品。

10、五彩花鸟纹瓶
五彩花鸟纹瓶是出于清代的传世品。

瓶身画面中的荷花盛开,翩翩择落的翠鸟顾盼其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荷塘秋趣图。

彩瓷中勾用金彩,碧叶红莲,衬以金花数朵,色彩富丽娇艳,是当时彩瓷中最突出的作品。

四、边欣赏边小结(5分钟)
电脑显示(古代陶瓷图片)
古代的陶瓷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像璀璨的繁星,闪耀在祖国历史的长河。

它们保存了上万年,记录下古代社会的诸多信息。

这是其他器物所无法比拟的。

陶瓷也是中国对人类文化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

在历史上,中
国有瓷国之称。

英文单词China,既是陶瓷,也代表中国。

今天,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我们领略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观念的变化。

中国陶瓷未来的发展将如何?请同学们在课后好好讨论!谢谢大家。

广东省江门市江华小学
2018年12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