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第一课形的魅力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
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二、发展阶段: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课题:第二课形体的组合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小学美术《形体的组合》教育课件

形体的组合
什么是形体?
形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许许多多的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立方体、球体、圆柱体、锥体等形体组成的。
借助这些形体的变化组合,我们可以创作出造型各异的作品。
形
体
几何形体
自然形体
形
体几何
几何
形体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规则
形
体
自然
自然
形体在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不规则
以上这些都属于
形体几何
形体
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见到过哪些令你
印象深刻的形体组合呢?
了解了什么是几何形体、什么是自然形体之后,相信大家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动手尝试一下。
但在此之前,我们先要思考怎样使形体和谐的组合在一起?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穿插拼贴剪裁
•1.剪切:
找一个大一些的盒子作为建筑物的主体,先想好你要做的物体的造型,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剪开,剪掉多余的部分,方便其他盒子的组合。
•2.组合:
取一个小一点的盒子进行组合,可以将它竖着粘,也可以
将它横着粘,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二至三个盒子。
•3.镶料:
找一些纸条,或有关物体的装饰品进行镶料,要注意将盒子的四周全部包住,给人整体的美感。
•4.粘接:
将这些装饰物粘接到小盒子的边和角上。
(注意:从下往上,从大到小,重叠组合。
固定底盘?)
巧手动一动
用身边的不同形状的纸盒组合成各种物体,
造型要稳固而美观。
(可以是生活中的物体,
也可以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物体)。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十二生肖》课件

传说故事
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玉帝选拔动物为天庭效力, 最终选出十二种动物作为年份代表的故事。
在这个传说中,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例如鼠为了排在牛前面而跳到牛 背上,因此成为十二生肖之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寓意深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学生的剪纸作品寓意深刻,能够通过生肖动物 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幸福的美好寓意。
05
课后作业与拓展
课后绘画作业
培养绘画技能
学生通过绘画作业,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绘 画技巧,提高绘画水平。 培养创造力
学生可以在绘画作业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这些传说故事不仅丰富了十二生肖的文化内涵,还传递了勤劳、勇敢、智慧等价值 观。
02
十二生肖的特征与象征意义
鼠
特征
机敏灵活,善于钻营。
象征意义
机智、敏锐和独立。
文化寓意
民间传统中,鼠象征着勤劳、繁衍和财富 。
牛
特征
力量和耐力。
象征意义
勤劳、忠诚和坚韧。
文化寓意
在传统农耕文化中,牛是勤劳和力量的象 征。
课后雕塑作业
培养立体感
通过雕塑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立体 造型,提高对空间的认识。 锻炼动手能力
雕塑作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可以锻炼学 生的动手能力。
课后剪纸作业
01
传承民间艺术
02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通过 剪纸作业,学生可以了解并传承 这细的操作,通过剪纸 作业,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精细 操作能力。
虎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学构图》

第4课:学构图教学目标:1. 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构图的基本原理,掌握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核心法则,并运用这些法则完成一组静物绘画。
2.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多样性与统一性在绘画构图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取景框,以实际操作加深构图训练,并从实践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3. 致力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观察习惯,使他们能够通过视觉感受捕捉到事物的独特性和变化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基本法则,并能够将这些法则灵活应用于静物写生中。
难点在于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进行静物写生,以及如何对不同静物进行细致的观察。
教学准备:为确保教学质量,需准备的教学材料包括各类水果、文具、小型器皿以及专业的写生工具。
教学课时安排:本课程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专注于理论学习和基础实践,第二课时则着重于实际操作和作品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计划:— 1 —一、导入阶段:1. 通过展示一组静物变化图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背后的美学原理。
2. 引出课题:“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应用。
二、发展阶段:1. 深入学习“知识窗”中提供的三个苹果的例子,理解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实际应用。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备的实物进行组合,并讨论如何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3. 展示画家运用多样性与统一性法则的范画,供学生参考学习。
三、拓展阶段:1.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法则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 鼓励学生使用取景框对写生对象进行细致观察。
3. 详细介绍绘画步骤,包括静物摆放、取景框使用、构图规划以及具体描绘过程。
四、学生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独立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五、练习与辅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 2 —要评述。
七、整理与收拾:课程结束时,指导学生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和材料。
八、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练习,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12课 十二生肖 教案

课题:十二生肖(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十二生肖》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二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用彩泥、剪纸、拼贴等各种形式制作富有创意的十二生肖形象,拓宽学生的美术思维。
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传承并发扬光大。
本课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
根据教材要求,分为两个课时教学,用彩泥制作十二生肖,或用剪纸或拼贴的方法表现十二生肖。
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值自主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步形成并完善。
他们希望像成人一样去表达,但是尚力不从心。
因此本课教学通过十二生肖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泥塑的技能技巧两方面,帮助学生找到并巩固可以达成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方式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肖的来历、与生肖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艺术表现手法,学会用彩泥制作富有个性的十二生肖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生肖的特征并且通过教师示范复习巩固橡皮泥制作技法,捏塑的基本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十二生肖文化背景;学会用彩泥塑造有创意的十二生肖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块面等方面塑造富有个性的十二生肖形象。
教学策略:运用交流法、游戏法、观察比较法,启发学生充分感受十二生肖的美术表现形式多样性以及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运用观察法、演示法、实践法引导学生用夸张、拟人、变形等艺术手法表现十二生肖逐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媒材:教师:搜集与生肖有关的图片资料,课件,彩泥、泥塑范作等。
学生:搜集有关十二生肖的来历、故事、传说、工艺品,彩泥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简笔画导入“请同学们看老师,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教师画动物(鼠、牛、虎)“大家说的这些是什么?”——“十二生肖。
”同学们真聪明,大家猜猜看,老师接下去还要画什么?——“……”生边说师边出示PPT(同学们都知道了十二生肖的排序。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一、教材相关信息教材名称: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中国古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b. 学习传统绘画的基本技法;c. 了解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d. 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通过观察、实践、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b. 通过小组合作、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c. 通过示范、指导、鼓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和热爱;b. 培养学生对艺术创造的自信和兴趣;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内容1. 单元一:中国传统美术之书法a. 谈论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b. 学习基本的书法字体和笔画;c. 体验传统书法的写作过程;d. 创作简单的书法作品。
2. 单元二:中国传统美术之绘画a. 探究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b. 学习简单的传统绘画技法,如工笔画、写意画等;c. 分析传统绘画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d. 创作简单的传统绘画作品。
3. 单元三:中国传统美术之水墨画a. 了解中国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b. 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点、线、面的运用;c. 观赏名家水墨画作品,理解其艺术表现手法;d. 创作简单的水墨画作品。
四、教学重点1. 学习中国传统BOOK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学习传统绘画和水墨画的基本技法;3. 观摩和分析传统书法、绘画和水墨画作品。
五、教学难点1. 学习并掌握中国古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体;2. 学习并掌握传统绘画和水墨画的基本技法;3. 理解并运用传统艺术表现手法。
六、教学过程1. 教学活动设计a. 导入活动: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b.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和示范书法、绘画和水墨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c. 学生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如模仿书法字帖,模仿传统绘画作品,运用水墨画技法等;d. 创作实践: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和水墨画作品;e. 作品展示: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培养艺术欣赏和鉴赏能力。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形的魅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形的魅力广西柳州市驾鹤路小学宁世缘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
情感目标:体会造型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材分析:《形的魅力》是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领域。
这个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形的概念,感受不同的形状所呈现出来的魅力,之后充分展开想象,采用不同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习惯于模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重复的同样的绘画模式,缺少自己独特的想象和创作。
每个学生都像生产线中的产品一样,思维模式和表达方法都几乎一样。
所以教师在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与众不同,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努力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大胆的运用形状进行抽象画的创作。
教学过程:一、情趣激发,目标导学。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导入课题《形的魅力》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学新知,质疑探究。
1.欣赏课本图例及课件,展示各种形状。
寻找《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师: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2.探究、了解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了解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无规则——4. 欣赏不同画家的抽象性的绘画作品,带领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各种形状,感受不同的组合表现出的不同感受。
三、思维拓展,设计制作。
1.技法大探究: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
小组讨论,探究各种形状组成可以组成什么样的画面。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5课 静物写生》 人教版(共21张PPT)

5.静物写生——王船
什么是静物? 什么是静物写生? 什么是静物画?
静物
(彩墨粉) 现代 爱伦那(西班牙)
静物
(线描)
马蒂斯
(法国)
民俗溯源:王船知多少?
1.厦门“送王船”规模较大的地方?
同安西柯镇吕厝村、海沧钟山村、湖里钟宅村。
2.厦门“送王船”多久举行一次? 一般是三到四年举行一次,通过掷筊在固定的农历月 份确定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制造一艘王船,或是 用杉木制成,或是纸制,把王爷请上王船,载上柴、 米、油、盐以至各项生活用品等实物,在海边焚烧。 3.厦门“送王船”有什么现代寓意?
“送王船”又称“烧王船”,送王船是送“代天巡狩”的 王爷——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 雨顺、国泰民安。
王船的结构
桅?杆 ? 船屋、凉亭
? 船底
船?帆 船?身
挑战来啦
• 挑战1: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组王船静物作 品。
• 要求:A.造型准确,构图完整。
•
B.线条组织有序。
•
C.画面具有层次感。
挑战来啦
• 挑战2:谈谈你对作品的想法,以及今天的 收获。
• 依据:A.造型准确,构图完整?
•
B.线条组织有序?
•
C.画面具有层次感?
用色彩记录王船! 铭记王船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课形的魅力
1、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有:(点、线、形、色彩)等。
2、形一般是指(平面)的形状,它可分为(几何形)和(不规则形)。
几何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不规则形是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
3、形的特点
(1)有规则: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2)无规则: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第2课形体的组合
1、自然形体是指在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几何形体是形
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
指(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2、许许多多的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立方体)(球体)(圆柱体)(锥体)组合成
的。
第3课抽象雕塑
1、我们看到的雕塑不光有(具体的),还有(抽象的)。
抽象的雕塑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体现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炼概括能力)
2、抽象雕塑的造型特点: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的排列、组合。
3、创作抽象雕塑可以利用的材料有:(线材、板材、块材)等。
第4课学构图
1、不同的构图能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2、绘画构图步骤: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第5课静物写生
1、静物画是指(以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
2、静物写生常用方法是(线描的方法)。
3、写生要注意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4、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5、写生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第6课喜怒哀乐
1、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
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哭:眉掉眼垂泪下落;
怒:立眉瞪眼牙咬紧;
愁:愁眉缩眼嘴角掉。
2、人物头像画法:
(1)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2)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3)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
(4)完成整幅头像的描写。
第7课夸张的脸
1、(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
2、经过夸张的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也更突出)。
3、欣赏课本中的范例
(1)《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脸鼓的异常饱满,脖子上挂的圈圈"淹没"了下颚,很好的体现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态。
(2)《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现代人经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的形状,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
这件文物为揭开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历史证据。
(3)《北方多闻天王》:中国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异常厚实,额头处可见到常人没有的圆形突出,这些特征都为了显示天王的尊严与不可侵犯。
4、脸部的夸张,只要突出表现脸上某部分(如眼睛、鼻子、嘴巴、额头、颧骨、下巴等)的特征,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1.在现代画中,一些媒介材料经常被用来制作画面的特殊效果,使作品(耐看)而又有(情趣)。
2.作画步骤:
1.准备材料和裱好的纸板
2.涂上有色调的水彩色
3.乘湿时撒上干肥皂粉
第9课写意蔬果
1.中国画写意画法:简练豪放的笔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墨分分五色:焦,浓,轻,淡,重。
3.“随类赋彩”是中国画着色的基本方法,运用色彩的效果,表达物象的情趣变化和韵味。
4.写意画中讲求“力透纸背”通过(中锋和侧锋),(顺笔和逆笔)的综合运用以及行笔的(徐疾,顿挫,转折)来表现。
第10课写意动物
1.《奔马》现代徐悲鸿,《母与子》现代李燕,《松鼠葡萄》现代齐白石
2.动物活泼可爱因此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国画家笔下的描绘对象。
虾、蟹齐白石现
代
《写生珍禽图》黄荃(五代)
《芦雁图》边寿民(清代)
《奔马》徐悲鸿(现代)
第11课学画松树
1.松树自古以来,都被中国画家们常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2.松树枝干画法:
1.从颈部开始画起,便于向上下发展枝条。
2.做到“树分四枝”有左右,前后的遮挡关系。
3.画树皮用鱼鳞皴(cun),有虚有实,中间圆两边扁长。
3. 松树松针画法:
1.松针一般以扇状,车轮状,马尾状来表现同一单元密集的松针。
以“品”字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2.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有浓淡层次感。
第12课十二生肖
1、“十二生肖”也称“十二属相”,由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动物组成,是我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
2、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第13课风筝的魅力
1.风筝的制作,集手工,彩绘等美术表现形式于一体,是一项极具美感的创作。
2.风筝的制作步骤:
1.先将竹条扎成“十”字形
2.然后用两根竹条做斜杆。
用薄纸蒙在骨架上
3.对风筝进行装饰,彩绘
4.用一根线栓在横杆与竖杆的交点,另一根栓在下端
3.制作风筝时要选用轻,薄材料并注意骨架左右均衡,重心偏上。
第14课微观世界
欣赏与比较的机种方法: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法,剖面观察法。
第15课会亮的玩具
1.机器人是高科技的产物,是现代化的象征。
2.制作会亮的玩具可收集:塑料瓶,弹簧,电线,铜片,泡沫塑料等。
3.制作的玩具要美观,有创意。
第16课小布偶
1.布料能贴,能扎,能编,可以利用它们的质感和色调制作小布偶。
2.制作步骤:1.制作支架 2.设计外衣
3.添加局部
第17课电脑美术
1、Windows画图板是电脑绘画、设计软件中最为普及和简便的软件。
2.制作对称图案:
(1)用铅笔工具设计图案的一半。
(2)尝试用形状工具、线条工具或笔刷工具绘制半个图案。
(3)用笔刷工具或油漆桶工具为图案上色。
(4)用选择工具选中画好的半个图案,在编辑菜单下执行"复制、粘贴"命令,在图像菜单下执行"旋转、反转"命令,组合成对称图案(选择工具要在透明粘贴的状态下)。
3、对称图案的组合:把绘制好的一个对称图案进行组合,使它有一定的空间和主题。
要使图画有变化,应注意:
(1)对称图案不仅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2)复制的对称图案可以做放大、缩小、拉伸、扭曲等处理后再组合成新画面。
第18课旅游节
1、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
自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
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第19课舞台布景
1、在舞台上,用绘画、立体造型、灯光等制成的布景,为剧情发展创设环境,为渲染舞台气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舞台是指(观众席前面的演出场所),舞台通常正对着观众席(一面观看),但也有供观众从三面观看或四面观看的。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1、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
商代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2、欣赏青铜艺术首先可以从造型上来观赏,其次可以从纹样上来观赏。
再次可以从文字上来观赏。
3、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
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4、欣赏青铜器艺术
夏朝:乳钉纹爵(造型稳定、挺拔)
商朝:兽面纹方鼎(造型规整、庄重)
四羊方尊(四只形态逼真的大卷角羊构成器皿的主体装饰)
青铜纵目面具(造型夸张、奇特)
春秋:莲鹤方壶(盖顶莲瓣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壶身布满龙虎等纹样)
战国:虎噬鹿青铜器座(虎形凶猛、刚健)
树形灯(造型精巧、活泼)
宴乐攻战壶(画面人物达一百二十人以上,反映战国时代人们采桑、射猎、宴乐、功战的社会生活)
西汉:长信宫灯(造型优美、生动)
东汉:铜奔马(马形轻盈、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