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役桥梁功能状况关键评价指标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是指对公路的道路、桥梁、隧道、涵洞、路基、路肩、交通标志标线、交通设施等技术状况进行评定,以确定公路技术状况的好坏,并为公路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加强公路维护管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运输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包括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和方法。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应包括公路道路、桥梁、隧道、涵洞、路基、路肩、交通标志标线、交通设施等各个方面的技术状况评定内容。
评定方法应包括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两种方法,定性评定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定量评定主要是根据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进行评定。
其次,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科学性是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准确性是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能够准确反映公路技术状况的好坏,能够为公路维护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再次,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可操作性是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评定人员能够根据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实用性是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应能够为公路维护管理提供实际的参考依据。
最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应注重实践和经验总结。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准确、可操作和实用。
综上所述,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加强公路维护管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公路运输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不断完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为我国公路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桥梁是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工程,其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顺畅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是非常重要的。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是指对桥梁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一套标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桥梁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材料的耐久性、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等方面。
在评定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时,需要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抗风性能等因素,通过对桥梁结构的计算分析和现场检测,确定桥梁的结构是否存在裂缝、变形、变形等安全隐患。
评定桥梁材料的耐久性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防腐性等因素,通过对桥梁材料的取样检测和实验室试验,确定材料的使用年限和是否需要更换。
评定桥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时,需要考虑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对桥梁的施工记录和施工工艺进行检查,确定施工工艺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其次,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桥梁结构的计算分析、现场检测、材料的取样检测、实验室试验和施工工艺的检查等方法。
在进行桥梁结构的计算分析时,需要采用有限元分析等先进的计算方法,对桥梁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
在进行现场检测时,需要采用无损检测、振动测试等技术手段,对桥梁的结构进行检测,发现桥梁存在的裂缝、变形等安全隐患。
在进行材料的取样检测和实验室试验时,需要采用化学分析、物理试验等方法,对桥梁材料进行检测,确定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
在进行施工工艺的检查时,需要对施工记录和施工工艺进行检查,发现施工工艺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是确保桥梁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材料的耐久性、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等方面,其实施方法包括桥梁结构的计算分析、现场检测、材料的取样检测、实验室试验和施工工艺的检查等方法。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悬索桥
以悬索为主要承重构 件,通过吊杆将桥面 荷载传法
常规检测
通过对桥梁各部位进行 详细检查,了解其破损 、变形、裂缝等情况。
荷载试验
通过在桥梁上施加静载 或动载,观测其变形和 应力分布情况,评估其
承载能力。
无损检测
利用超声波、射线等无 损检测技术,对桥梁内 部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
预防性养护
在桥梁出现明显损坏之前,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如加固结构、 修补裂缝等,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应急处理
对突发的桥梁损坏或安全隐患,迅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保障交 通安全。
养护管理建议
01
提高养护意识
加强对桥梁养护管理的重视,提 高养护意识,确保桥梁安全畅通 。
02
加强技术培训
03
完善养护制度
对桥梁养护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 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养护水平 。
评定标准应结合桥梁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 ,综合考虑结构安全、耐久性、适用性等多方面 因素。
研究展望
01
进一步完善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提高评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
02
加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桥梁技术状况的实时监测 与预警。
03
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桥梁检测与评定中的应用,提高评定的效率和 准确性。
和质量。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提高其对桥梁安全和养护管理
的认识和理解。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通过对桥梁结构、桥面系、支座、伸缩缝等关 键部位的检测与评定,可以全面了解桥梁的技
术状况。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桥梁,应制定相应的评定 标准,以确保评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桥 梁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桥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续
计算方法:
PMCIij ( BMCIij 或DMCIij ) 100 U k
k 1 l
(4.1.1)
DP ijk k 1 U k DP ijk 1 0 0 k (1 0 0 U m ) m 1
部件的技术状况评分
计算公式
PCCIi BCCIi
DCCIi
PMCI
n n
ij
100 min(PMCIij ) t 100 min(BMCIij ) t
100 min(DMCIij ) t
BMCI
n
ij
DMCI
ij
式中n为第i类部件的极件总数,t按表4.1.2取值
钢-混凝土组合拱桥 拱肋、横向联结系、立柱、吊杄、系杄、行车 道板(梁)、支座
悬索桥
斜拉桥
主缆、吊索、加劲梁、索塔、锚锭、桥墩、桥 台、基础、支座
斜拉索 (索体、锚具)、主梁、索塔、桥墩、桥 台、基础、支座
分层综合评定法的评估步骤
上部结构各 构件技术状况 上部结构各 部件技术状况 上部结构 技术状况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估标准
评估方法简介:
分层综合评定法与单项挃标控制法相结合 某单项挃标超过单项挃标控制法的要求时,桥 梁技术状况为5类桥 各单项挃标均满足单项挃标控制法的要求时, 由分层综合评定法确定桥梁技术状况
结极、部件与极件的划分
概念上:结极>部件(i)>极件(j) 结极包括桥面系(D)、上部结极(P)、下部结极 (B)
斜拉索系统(斜拉索、锚具、拉索 护套、减震装置等)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程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程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程是指对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进行评定的一套标准和程序。
它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的,旨在对公路桥梁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定,为相关部门制定维修、加固、更新等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评定对象:明确评定的公路桥梁范围,包括哪些类型的桥梁、哪些年限的桥梁等。
2. 评定方法:规定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外观检查、结构评定、材料评定、荷载检验等。
3. 评定标准:明确桥梁状况的评定标准,根据桥梁结构性能、材料状况等方面制定的评定指标。
4. 评定等级:根据评定结果将桥梁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给出相应的评定报告。
5. 评定周期: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评定的周期和频次,以确保桥梁技术状况的及时掌握和评估。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及时掌握桥梁的健康状况,预防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规程的逐步完善和提高也有助于推动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桥梁建设和维护的质量。
高速公路七个路况评定指标

高速公路七个路况评定指标通常包括:
1. **平整度:** 表示路面平坦程度,通常以坑洼、凹凸不平程度等来评价。
2. **防滑性:** 表示路面的抓地力,防止车辆在湿滑或结冰路面上打滑。
3. **排水性:** 表示路面排水系统的效果,防止雨水积聚和路面积水。
4. **可行性:** 表示路面是否适合通行,包括是否有障碍物、施工等情况。
5. **标线标志:** 表示路面的标线和标志是否清晰、完整。
6. **照明设施:** 表示路段照明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夜间行车有重要影响。
7. **路面表面状况:** 表示路面材料的磨损情况、修补情况等,直接影响驾驶舒适度和安全性。
【精品】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指南

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境内高速公路主线桥、匝道桥、跨线桥的技术状况评定。
干线公路桥梁、市政桥梁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梁式桥、混凝土拱桥技术状况评定,其它同类桥梁可参照执行。
(备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TH21-201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3 术语和定义按照JTG/TH21-2011执行。
4 一般规定4.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的检测采用目测与仪器相结合的方法。
4.2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采用分层综合评定与单项指标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4.3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的技术资料,应归入桥梁养护技术文档和公路桥梁管理系统。
4.4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5 上部结构评定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和流程应按照JTG/TH21-2011执行。
桥梁结构组成权重宜采用附录A推荐权重值,上部结构各部件权重宜采用本章规定各类型桥梁推荐权重值。
5.1 梁式桥5.1.1 空心板梁桥空心板梁桥的主要病害有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空洞,混凝土剥落、掉角,露筋、锈蚀,梁体裂缝,铰缝混凝土开裂、渗水、剪断,支座病害等。
空心板梁桥上部结构的评定指标及评定标准如下:a)蜂窝、麻面、空洞评定标准见表1。
b)剥落、掉角,露筋、锈蚀评定标准见表2。
c)空心板梁裂缝评定标准见表3、表4。
d)铰缝病害评定标准见表5。
e)支座病害评定标准按照JTG/TH21-2011执行。
f)空心板梁桥上部各部件权重按表6执行。
蜂窝、麻面、空洞剥落、掉角,露筋、锈蚀空心板梁裂缝(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裂缝(预应力混凝土)铰缝病害空心板梁桥上部各部件权重值5.1.2 T梁桥T梁桥的主要病害有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空洞,混凝土剥落、掉角,露筋、锈蚀,梁体裂缝,横隔板焊缝或混凝土开裂,湿接缝开裂等。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是根据对桥梁结构的检测、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技术状态和维护需求的一种评估方法。
这种评估方法通常根据桥梁的结构状况、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等因素进行评定,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修复措施,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运行。
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结构评估:对桥梁的主要结构体系进行评估,包括桥面、墩台、拱架、桥墩、桥桩等结构。
主要考察结构的受力情况、变形情况、损伤和裂缝情况等。
通过检测和测量,确定结构的健康状况和剩余寿命。
评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安全性。
2. 材料状况评估:对桥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评估,包括混凝土、钢材、铆钉等。
主要考察材料的老化和腐蚀情况,以及相关的材料性能。
通过抽取样品进行实验和测试,评定材料的性能和寿命。
3. 使用环境评估:对桥梁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包括水质、温度、湿度、盐碱等。
主要考察环境对桥梁结构和材料的影响,例如腐蚀、磨损等。
通过采样和监测,确定环境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
4. 维护状况评估:对桥梁的维护和修复记录进行评估,包括维修措施、维护费用和维护周期等。
主要考察维护和修复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以及预防性维护的实施情况。
通过维护记录和维护档案,评定维护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5. 使用寿命评估:对桥梁的使用年限和寿命进行评估,包括设计寿命和实际使用情况。
主要考察桥梁的使用频率、荷载情况、使用年限和设计寿命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构计算,评定桥梁的剩余使用寿命和维护需求。
综合以上评估内容,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桥梁的技术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常用的等级有:A级(良好)、B级(一般)、C级(较差)、D级(危险)。
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维护和修复要求,也为桥梁管理部门和维护单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技术状况等级评定,需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例如,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混凝土和钢结构进行检测,利用监测设备对变形和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利用激光扫描和红外成像技术对桥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8
总474期
2018年第24期(8月 下)
0 引言
在桥梁功能状况的研究方面,美国开展较早,其桥梁评估规范的部分内容已涉及对营运期桥梁功能的检查评价,而我国相对滞后,至今还鲜有相关成果报道及标准出台,桥梁管理依靠的指标主要是桥梁技术状况,即依据构件的劣化程度来评价其运维状况。
若桥梁使用状况符合预期,则只评价其劣化程度可保证其安全,但若使用状况超出设计预期,则只评价其劣化程度就难以反映其运维及安全状况。
对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桥梁事故及隐患治理情况,对桥梁的适用性、安全性及耐久性进行重点分析,探讨桥梁功能状况的关键评价指标与维护措施。
1 桥梁的适用性关键指标
1.1 桥梁承载能力
桥梁承载能力是指桥梁承担荷载的最大限度,桥梁承受的最重要的荷载就是汽车荷载。
高速公路的交通量预测年限是从计划通车年限起的20年,由于时间跨度大,交通量预测往往缺少可靠的参照,另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难免会低估未来交通量的增长,因此对汽车荷载的预估也存在不确定性。
譬如2015年6月19日粤赣高速城南互通匝道桥坍塌事故,该桥为独柱墩桥梁,通车还不到10年,最近一次检测还评为一类桥,却因超载而垮塌。
因此,对于一些公路服务水平长时间处于三级以下的桥梁,特别是对在JTGD60-2004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以下简称“《桥规》”)颁布前设计建设的大桥、特大桥(当时汽车荷载的取值较低,此后规范将汽车荷载标准由汽车-超20级调整为公路一级,且设计方法也由传统的经验极限状态设计法转变为以可靠度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及桥型稳定性不良的桥梁(如独柱墩桥、空心板桥等),应结合实测的交通状况、车型分布、超限车比例、结构退化程度等,重新验算其承载能力在作
用准永久组合(永久作用标准值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的组合)下能否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对承载能力不足的桥梁应进行限载或改造。
1.2 桥梁净空要求
桥梁净空包括桥面净空和桥下净空。
在净空界限范围内不得有桥跨结构的构件或其他建筑物侵入,以保证行车安全。
减少桥梁净空可以节约建设成本,但却会将降低交通运输能力,更会影响通行安全,譬如2017年1月8日广东省道S11洪奇沥大桥非通航孔桥墩被运砂船撞击,导致墩柱断裂倾斜、交通中断。
因此桥梁净空必须规范设置。
净空的主要指标包括净高、净跨径、路侧净区宽度、建筑限界等。
桥梁净空管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为桥梁净空指标建立专门台账,对于不满足现行规范标准的,视交通状况采取限高或改造措施;(2)交通标志标牌设置应满足桥梁净空要求;(3)建在航道上或需跨越其他线路(铁路或公路)的桥梁,桥下净空应满足公路、铁路、内河通航或通航海轮等设计规范要求。
由于通航桥梁的净空高度随水位不断变化,对此应实时监测并及时播报;(4)对车辆、船舶的规格应严格管理,对于超限车船应严格处罚,对于大型车辆、船舶应进行卫星定位,发现险情及时通知驾驶员及有关部门。
2 桥梁的安全性关键指标
与建设期桥梁安全的关注点侧重于结构安全不同,营运期桥梁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失控车辆、船舶的撞击。
一方面撞击会造成车船的损毁、人员的伤亡、物资的损失,另一方面撞击瞬间作用于撞击点的能量巨大,加之桥梁的受力构件(桥墩、吊缆、吊索、斜拉索等)本身防撞能力不足,一旦发生事故,轻则交通中断,重则桥梁垮塌。
改善桥梁防撞的具体措施如下。
2.1 桥梁的交通设施
交通设施对于保障通行安全、减轻潜在事故程度,起
收稿日期:2018-04-05
作者简介:孔令元(1986—),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公路养护。
高速公路服役桥梁功能状况关键评价指标
孔令元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3)
摘要: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桥梁事故及隐患治理情况,对桥梁的适用性、安全性及耐久性进行了重点分析,探讨了桥梁功能状况的关键评价指标与维护措施,并提出了开展专门检查评价的建议。
希望能够为检查评价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和相关标准制定的规范性提供参考,同时能够更好地联系设计与使用。
关键词:桥梁管理;桥梁功能状况;关键评价指标;维护措施中图分类号:U446
文献标识码:B
TRANSPOWORLD
交通世界
着重要作用。
对于桥梁的安全防护,交通设施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交通设施。
完善临近桥梁受力构件的交通设施应根据交通工程的评价指标(线形、行车速度、路面横向力系数、视距、排水能力等)采取措施,主要有:(1)对线形不良事故多发的路段,宜调整行车限速,完善标志、标线及速度控制设施;(2)为避免雨天积水打滑,需改善路面性能,完善排水设施并及时清理防止淤堵;(3)对于交通量大的路段,应加强夜间照明,完善交通视线诱导标志,如护栏轮廓标、反光路纽、导向标志等。
水路交通设施。
通航桥梁同样需要通过设置交通设施来引导船舶从桥下穿行,降低船舶撞击桥墩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有:(1)完善交通标志,水路交通标志包括导向标志、助航标志、限高标志、限速标志等,同时需综合考虑大小、符号、色彩、照明等因素,使其尽可能醒目;(2)对于交通繁忙的航道可调整限速、增强夜间照明等。
2.2 桥梁的防撞设施
车船撞击桥梁事故可以控制但难以杜绝,且不说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就是车辆、船舶也存在一定的故障率,更何况一旦遇到灾害天气也难保车辆、船舶会失控,因此对于易被车辆、船舶撞击的受力构件应设置防撞设施。
桥梁防撞设施主要有防撞护栏、防撞岛、防撞墙等,其作用在于缓冲消能,延长撞击时间,减小撞击力,从而防止桥梁因受到超过承受能力的撞击而遭破坏。
可按以下标准进行评价和完善:(1)应选择与公路等级相匹配的防撞等级,防撞能力能够按规范通过验算;(2)对碰撞车船能起到缓冲消能作用;(3)不应侵入公路、水路的净空界限;(4)公路中央分隔带、航道中不宜设置桥墩,若设了桥墩应设置必要的防撞设施及警示标志标线。
3 桥梁的耐久性关键指标
耐久性是指结构抵抗各种作用长期破坏的能力。
悬索桥、斜拉桥等特殊结构的桥梁需考虑防风、雨、震及腐蚀的因素,但对于一般营运桥梁,先天条件已定,后天养护便利对提高耐久性至关重要。
便于养护就是要求桥梁的部构件可到达、可检查、可维修、可更换。
可到达,即为桥梁的检修人员预设路径,使其可以到达检查、维修的作业点。
特别是在有代表性的或重要的部构件处,需要为养护人员设置检修便道(如踏步、爬梯、平台等)。
可检查,即桥梁的部构件通过常规检测方法及设备能够检查。
可维修,即为桥梁维修预留作业空间,譬如跨线桥梁的净空高度就需留有一定的富余,为日后维修提供作业面。
可更换,即桥梁某些寿命短的构件(如吊缆、吊索、斜拉索、支座、伸缩缝等)可安全、便捷地更换。
为保障桥梁安全稳定的使用,对于检查发现的不可到达、不可检查、不易维修、不可更换的部构件,应预设专
门的检修方案。
4 开展桥梁功能状况检查评价的建议
为使桥梁功能状况能够被定量分析和描述,需要建立
专门的检查评价机制,具体建议如下:
对于桥梁功能状况的评价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贴
合实际、抓住关键指标。
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桥梁功能状
况进行系统评价,以便准确追溯问题所在,针对性地采取
措施。
应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赋值相结合的模糊算子对指标
进行评价。
应加权综合测算出桥梁功能状况的等级,以引起桥梁
管理者的重视,敦促其及时养护维修,确保桥梁安全。
由于基层桥梁管养单位的技术力量有限,建议将桥梁
功能状况的检查评价委托专业单位实施,利于解决复杂技
术问题。
应规定桥梁功能状况的检查时机和频率,提高发现问
题的主动性。
5 结语
适用、安全、耐久均为桥梁的基本设计原则,然而目
前在桥梁的使用中还缺乏检验该原则的机制。
本文对桥梁
的适用性、安全性及耐久性进行重点分析,探讨桥梁功能
状况的关键评价指标与维护措施,并提出了开展专门检查
评价的建议。
希望能够为检查评价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和相
关标准制定的规范性提供参考,同时能够更好地联系设计
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梁峰. 三跨独柱连续梁桥抗倾覆能力研究[J]. 公路,2009
(10):40-43.
[2] 曹明旭,刘钊,孟杰. 美国桥梁病害及倒塌事故统计分
析与思考[J]. 公路,2009(7):162-167.
[3] 周方,张明媛,袁永博. 中美公路桥梁检测及评价方法
对比研究[J]. 中外公路,2016(2):86-91.
[4] 郑宇强. 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安全性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
中外公路,2013(4).
[5] 厉高. 几种相关新旧公路规范荷载效应的比较[J]. 中国市
政工程,2006(4):98-100.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