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3
小学科学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

小学科学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引言:小电动机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实用的科学工具,它可以通过电能来产生机械运动。
它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和工业机械等。
这个教案将向小学生介绍小电动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电动机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1. 了解小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探索小电动机的工作方式和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3. 实践操作小电动机,观察和探索其不同特点和用途。
教学准备:1. 小电动机的示范模型。
2. 电池、电线和开关。
3. 钢丝、纸夹和螺丝。
4. 一些小玩具或物体。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小型电动机,并询问他们对电动机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可能会回答一些与电器和机械有关的答案。
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2. 理论讲解(10分钟)解释小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告诉学生,电动机由一个线圈和一个磁铁组成。
当通过线圈通电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磁场与磁铁的相互作用使线圈开始旋转,从而产生机械运动。
3. 实验演示(15分钟)以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演示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将一个小电池和一根金属线与小电动机相连,观察电动机开始旋转。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动机能够运转,以及电能是如何转化为机械能的。
4. 探索小电动机的性质(15分钟)让学生自己操作小电动机,并探索其不同的性质。
请学生尝试改变电流的方向、改变电动机与电池的接触方式,观察这些改变如何影响电动机的运转速度和方向。
通过这些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 制作简单电动玩具(20分钟)让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使用提供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电动玩具。
指导他们使用纸夹、钢丝和螺丝将小电动机与物体(如塑料杯、纸片等)连接起来。
学生可以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观察不同的结果和效果。
6. 实验总结(1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电动玩具和实验结果。
六年级科学上册 3_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 (新版)教科版ok

神奇的小电动机年级六学科科学教师学习内容 3.5神奇的小电动机页码P58-59教学目标1.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2. 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3. 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教学重点理解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探究小电动机工作原理器材准备小组自备: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教师自备: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课前自主探究找一找身边的小风扇,玩具汽车,飞机等物体的小电动机,观察它是怎样转动的,并把它们拆开了解它们的结构课中导学探究学案导案二次备课问题导入汇报课前自主探究内容出示课题自主探究(一)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1.让我们先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2.猜一猜小电机里面的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3.找一找:电流流过的线路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1)换向器的作用(2)电刷的工作原理(二)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1.小组讨论:小电动机为什么通上电就会转起来?各个部件起什么作用?能不能去掉其中某一个部件?2.按照课本的要求和步骤检测你的想法安装时要注意:调节好支架,使转子放水平,支架和“电刷”(V字形电线)距离要合适,转子不被卡住,能灵活转动又不滑落。
展示研讨汇报实验的发现,其它组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表达出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总结提升汇报课中收获。
总结板书设计神奇的小电机电磁铁电生磁小电动机磁铁磁的相互作用转动教学反思感谢下载资料仅供参考!感谢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

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一、课程背景《神奇的小电动机》是六年级科学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探索电动机的本质和机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概念,学习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
2.掌握电动机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动机的应用领域。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
2.学会使用电动机完成简单任务。
教学难点1.理解电动机的本质和机理。
2.掌握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小小的小电动机,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神奇之处。
请学生猜测这个小小的小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经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本质和机理。
步骤二:概念讲解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讲解电动机的结构、原理以及分类。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引导学生注意电动机的细节和特点。
步骤三:实验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小电动机,完成任务:让铁钉能够旋转。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要求学生记录下实验步骤和心得。
步骤四:观察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问答,发现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动机的本质和机理。
步骤五:总结回顾通过回顾整个课堂的内容,让学生自我总结并回答课堂提问。
帮助学生对电动机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评价标准1.参与度:学生课堂表现是否积极,是否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
2.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中是否能够独立操作,是否了解电动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学习效果:学生是否掌握电动机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能否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回答相关问题。
评估方法1.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
2.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表现进行评估。
3.对学生的笔记和回答问题进行评估。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五篇材料)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五篇材料)第一篇:《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第二次教案《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工作原理得的实验。
观察老师的制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培养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证据思想。
【教学重、难点】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测通了电它为什么会转动,并用实验检验推测。
【教学准备】1.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装沙子的小药瓶两个(其中一个瓶盖中间扎一个小孔,正好能插入铜导线)、一号电池、透明胶2.教师准备:导线、环形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激光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课之前)请您欣赏:视频四驱车表演。
(学生感兴趣)2.看了课前的四驱车表演,你想到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
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老师给你小电动机,同学们先观察,再猜一猜,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2.让我们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注意:拆开时要记住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等一会儿还要装配还原。
3.学生活动。
4.你发现了什么?5.对照课本,说出它们的名称。
6.幻灯图片,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
(小电动机的外壳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磁铁,后盖上有电刷。
)7.小电动机有了这些结构,通上电流就能转动,你知道电流是沿着怎样的线路流过线圈的?投影图片:小电动机各部分,并让学生用激光笔指着说出来。
(电池→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8.换向器起到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材料,了解换向器的作用。
(使电动机连续转动。
)9、教师指导10.让学生试着把小电动机装配还原,观察各部分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装后盖时要轻轻转动转子,使换向器插入电刷中。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这一章节的第六课《神奇的小电动机》,主要介绍了小电动机的构造、原理和应用。
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能量的概念,了解了能量的种类及转化方式,本课将通过小电动机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2)了解小电动机的应用;(3)掌握小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小电动机的构造,初步理解其原理;(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小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2)小电动机的应用;(3)小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小电动机的原理;(2)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四、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这一章节的第六课,学生已经学习了能量的概念及其转化方式,对于能量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小电动机的构造、原理和应用还没有接触过,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了解。
因此,本课需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小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小电动机,让学生观察、感受其外观;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小电动机的特点和用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教师通过引入小电动机的应用场景,引出本课的主题。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小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电动玩具、电动扫地机器人等,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识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小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教师可以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详细介绍小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小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小学科学46《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46《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神奇的小电动机】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2.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3.电动机的运用领域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2.电动机的运用领域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自然、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电动机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让学生回忆家里有哪些电动工具,它们都是怎样工作的。
2.理论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图表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
解释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启发学生对电动机的运行规律产生思考。
3.小组合作探究(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简易的电动机模型。
让学生合作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4.整合归纳(10分钟)学生针对小组实验的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归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说明。
5.实际应用(2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动工具的工作原理。
例如,电扇、电视、洗衣机等等。
通过讨论和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动机的运用领域和作用。
6.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电动机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展开思考和讨论。
通过观察报纸、杂志等媒体,了解电动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
7.小结与复习(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的理解。
鼓励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实践中运用所学。
五、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3.展示交流法:通过展示和讨论,促进学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3.5《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内部结构,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并运用电动机制作一些简单的装置。
教材还介绍了电动机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电动机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并能够运用电动机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2.能够运用电动机制作简单的装置。
3.理解电动机的优缺点和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2.运用电动机制作简单的装置。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和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电动机和相关的实验器材。
2.准备一些关于电动机的图片和实例。
3.准备一些关于电动机应用的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电动机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对电动机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动机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展示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和实验现象,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电动机,观察其工作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讨论电动机的优缺点和应用。
教师总结并强调电动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5.拓展(10分钟)给出一些关于电动机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电动机解决这些问题。
4.6《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4.6《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4.6《神奇的小电动机》(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
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学生将学习到小电动机的组成部件,包括线圈、磁铁、转子和外壳等,并了解这些部件如何协同工作产生旋转运动。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即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与磁铁相互作用产生力,从而使转子转动。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和磁场的相关知识,对电流和磁场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探究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从而加深对电流、磁场和力之间关系的理解。
同时,本节课还将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小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展开。
首先,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和解释数据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其次,学生将通过学习小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联想想象、推理判断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来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小电动机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与小电动机相关的知识。
例如,他们已经学习了电流的基本概念,了解电流是由电荷的移动产生的,并知道电流的方向可以通过电流表来测量。
此外,学生还了解了一些关于磁场的知识,包括磁场的存在、磁场的方向以及磁场的性质。
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方面,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充满好奇心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小电动机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2、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3、在教师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2、在教师指导下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的实验。
【教学准备】
1.小组准备:锁片已经撬开的玩具小电机、自制教具、一号电池2节、导线、磁铁2块、电池盒、开关。
2.教师准备:有关玩具小电动机构造的课件。
【教学设计】
一、玩具小车引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
师:我们的四驱车通上电后,它就会动起来(师演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的吗?
生回答。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认识小电动机的结构。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电动机,请你们给它通上电流,让它转动起来。
生动手让小电动机转动起来。
师:请同学们断开电路。
这个小电机真神奇!同学们,你们中有谁知道小电动机里有些什么吗?
生回答,师作评价。
师:这样,我们把它拆开来看一看,小电动机的构造究竟是怎样的?(师指导学生拆电机)
师:我们拆开电动机后发现:我们的小电动机分成了几部分?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部分一部分的来认识!(课件出示)
师:这一部分叫做外壳(板书),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什么?(板书磁铁)
师:这一部分叫做后盖(板书),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两个小的金属片,它的名字叫电刷?(板书电刷)
师:这一部分叫做转子(板书),其中这个叫做转向器(板书),它是由三个环状的小金属片构成的圆柱,同学们可以传阅一下,它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资料(课件出示)。
师:读了资料我们就知道:转向器和电刷一起作用就可以接通和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板书)师:我们接着来认识转子的主要部分,这个是铁芯,这个呢?看着铁芯和线圈,我们就会想到什么呢?对了,我们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师演示,后板书电磁铁。
)
2、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猜测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
师:现在我们完全认识了小电动机的结构。
你们能够猜测一下,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吗?
师引导:老师给你们一些小提示:(指着板书)小电动机转子是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什么呢?它的外壳中有磁铁,磁铁本身就带有什么?电磁铁和磁铁,距离那么近,通了电后,它们之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师:现在你们知道小电动机为什么通电会不停的转动吗?这样,先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想法?
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师评价并小结:磁铁和电磁铁之间这种相互吸引,相互排斥也就是做磁的相互作用。
(板书:磁的相互作用)
(2)检验我们的猜想。
师:同学们根据我们学到的知识作出了猜测,那我们的猜测对吗?现在我们就来做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器材,让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小电动机中转子的转动,想不想做一做这个实验?。
(课件出示自制教具)其中这两个相当于后盖中的电刷,这个当然是小电动机中的转子了!我们还差什么呢?我们用这个磁铁代替外壳中的磁铁(师演示)。
师:现在我们可以做实验了!先请一位同学把转子接到电路中,再请另一位同学用开关接通电流后,马上断开电,转子转动了吗?还要怎么做转子才能转动起来?
师说明马上断电的原因:如果我们的转子没有动起来,是很费电的。
在后面的实验中,如果你们小组的转子没动起来,请马上断电。
师: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给大家演示一遍。
师请一名学生负责开关,老师用两块磁铁做演示,边演示边说实验方法:先看磁铁能否吸在一起,然后把它分开,放到转子的左右稍微靠下的两边,注意磁铁怎么放啊!最后通电;也可以用一个磁铁……。
提示:反复几次看到实验现象后,就可以停下来了,后面我们还要做更多的实验让你们玩个够!玩个尽兴!
生做实验师指导。
师:你们的小电动机转动起来了吗?现在证明了我们的猜想了吗?说明小电动机的转动就是通电后磁铁和电磁铁相互作用的结果。
(板书)再加上转子和电刷接通和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就会让我们的小电动机不停地转动了。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老师还有两个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帮老师解决。
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玩四驱车,不过有些同学总是嫌自己的车子跑得慢,我们怎样可以让我们的四驱车跑得快起来呢?
生回答。
师总结:也就是让小电动机的转子转更快!
1、怎样使转子转得更快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方法,并做实验验证!)
生做实验,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师作评价
师:我们在装四驱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装的车,通电后倒着走,什么原因呢?
师总结;哦!也就是转子转动的方向反了!
师:哪怎样可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这个方法可有两种啊!你们能找到吗?试一试呢?
生做实验,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师作评价
三、课堂小结?
1、师指着板书小结。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3、师对学生的评价并小结: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3、小组内说说或课外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