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
大班数学数字比大小优质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数字比大小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4章《比较》,具体内容包括数字比大小、数轴比大小以及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比较。
详细内容涉及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学会使用数轴进行比较,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比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轴进行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轴比大小的应用。
重点:数字比大小的基本方法和数轴比大小的实际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数轴、磁性教具。
学具:练习册、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教具展示小动物们参加比赛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比赛结果。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数字比大小:通过比较两个数字的位数和各个位数的大小,让学生学会判断数字的大小关系。
(2)数轴比大小:利用数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的大小关系,学会使用数轴进行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数字比大小题目。
(2)在数轴上比较给定的数字,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实际情境中如何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数字比大小的方法:(1)比较位数(2)比较各个位数的大小2. 数轴比大小:在数轴上,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面每组数字的大小关系:① 23和45② 100和1000③ 35、42、272. 答案:(1)① 23<45② 100<1000(2)③ 27<35<4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数字比大小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比较现象,如身高、体重、成绩等,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大班数学 数字比大小

大班数学数字比大小数字比大小是大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概念的理解。
本文将从数字比大小的概念、应用和练习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数字比大小的概念在数学中,比较大小就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字进行比较,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比较大小通常使用“大于”、“小于”或“等于”来表示。
例如:2 > 1表示2大于1,3 < 5表示3小于5,4 = 4表示4等于4。
二、数字比大小的应用数字比大小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比如,我们购物时,需要比较商品价格的大小;在运动会上,要根据比赛成绩来判断选手的名次;在游戏中,要根据得分来确定胜负等等。
掌握数字比大小的技能,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三、数字比大小的练习为了帮助孩子们熟练掌握数字比大小的概念和应用,以下是一些练习题供参考:1. 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7、6、9、5、8。
2. 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3.5、4.2、3.9、4.5、4.0。
3. 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10、10.1、9.9、11、10.5。
4. 用“>”、“<”或“=”填空:8 ____ 6,9 ____ 9,7 ____ 10。
5. 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0.4、1/2、0.42、1/3、0.5。
通过不断进行数字比大小的练习,孩子们可以提高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同时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通过本次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字比大小的概念、应用和练习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数字比大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希望大家通过不断的练习,能够掌握数字比大小的方法,提高数学水平。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大班数学中的数字比大小的论述。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练习,相信孩子们能够在数字比大小的知识中收获到满满的成长和进步!。
大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6篇)

大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6篇)大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篇1活动准备1、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2、贴绒数字5、6、7,实物卡。
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1)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3)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4)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点子。
5、印比6、7少的点子。
大班数学比较大小教案篇2活动目标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大熊要大,小熊要小)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二、实物直观比大小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出示大皮球)。
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
(目测法)三、幼儿实物探索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活动目标:1、认识"<"和">",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数字的大小。
3、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10以内数字。
2、物质材料准备:PPT、大数卡1~10,"<"和">"的符号卡片,《幼儿画册》《有趣的数学》,笔。
活动过程:一、播放课件,认识"<"和">"。
1、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你们看,这棵树上有几只苹果,这棵树上有几只鸭梨?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2、好多种子也成熟了,看,盆里是什么?有几颗?还有一盆是什么?有几只?用数字几来表示?3、8只苹果和4只鸭梨、5颗花生和6只番薯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呢?我们能不能在两个数中间放上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明白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4、出示PPT">"和"<"。
提问:它们像什么?你觉得它们长的一样吗?5、出示PPT,"8" >"4","5" <"6"a、你们看,符号宝宝的大嘴朝着哪个数字,为什么?b、符号宝宝长得一样,但是它们的名字不一样,告知名字。
想一想,为什么它叫大于号,它叫小于号?教师小结:在两个数字中间放上一个大于号或小于号后就叫不等式,读起来的时候应该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c、教师示范读"8大于4",幼儿跟读,下面这个不等式该怎么读呢?(先让幼儿读一读。
1、出示数字,让幼儿用手势来比划,并认读。
2、教师用左右手指出数,幼儿用手势比划,并认读,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教师小结:数字娃娃说小朋友真能干,能在两个不一样的数字中间放上大于号和小于号,组成一个不等式,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谁大谁小。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精选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数字比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掌握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并能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参与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以内数字的大小比较。
难点:让幼儿理解数字之间的排列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水果卡片、动物卡片等。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水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数量,让幼儿尝试用数字表示。
如:“这盘水果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表示?”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
(2)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如:“哪个数字比1大?哪个数字比5小?”(3)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数字之间的排列顺序。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两组数字,如3和7,引导幼儿比较大小。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回答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快速比较大小。
(2)幼儿分组,互相出示数字卡片,进行大小比较。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1102. 比较符号:>< =3. 示例:3 < 75 > 2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和4 6和9 1和5(2)请幼儿在家人帮助下,找出生活中的数字,进行比较。
2. 答案:(1)2<4 6<9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幼儿巩固数字比大小的概念,提高幼儿的应用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数字比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活动《数字比大小》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生能够比较大小,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1.准备数字牌(数字1-10)。
2.橡皮筋。
3.玩具、图形等道具。
4.纸张、笔。
三、活动过程:
1. 分小组进行活动。
每个小组由4-5名幼儿组成。
2.每组随机抽取一位幼儿当比大小小组的裁判,其他幼儿排队
站好。
3.裁判随机出十张数字牌,向其他幼儿出题。
4.其他幼儿根据数字牌大小关系,用橡皮筋或玩具等道具在自
己面前比大小。
比赛结束后比出获胜者。
5.裁判累计统计每次比赛的获胜者,记录在白纸上。
6.幼儿可自行尝试后将比大小游戏练习基础技能提升,比如逐
渐增加数字难度、增加需求赛点等。
四、活动反思:
1.幼儿在活动中表现了积极性,他们能够很快地适应不同难度
的题目,并且很快进入状态,显示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2.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是教练比大小,有些幼儿在比大小时太
过拘谨,不自信,导致比大小的结果不理想,同时,也有些幼儿在
比大小时存在明显的情绪波动,如喜怒无常等现象。
3.活动结束后,课堂上对本次比大小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整体上活动的效果比较明显,在幼儿中间进一步提高了数字认
知能力和目视比较的能力,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新的
体验和乐趣。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游戏环节和规则,产生更好的效果。
大班数学数字比大小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数字比大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数字比大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的大小,学会比较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概念,掌握比较两位数和三位数大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较三位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数字的大小概念,学会比较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超市购物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价格,比较价格的大小,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复习一位数的大小比较。
(2)提出问题:我们怎么比较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呢?3. 例题讲解(2)比较三位数大小: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讲解,强调比较方法。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数字比大小2. 主要内容:(1)数字的大小概念(2)比较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3)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面各题中的数字大小:45和39123和98(2)找出生活中可以比较大小的事物,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45 > 39123 > 9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比较大小的规律。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比较三位数大小的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超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价格,比较价格的大小。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精选7篇)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篇1活动目标1.认识“< 和>”,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 < ”两套。
活动过程一、复习数字1-10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2.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 >号和< 号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放在6和7中间)(2)小结:<这是小于符号,小屁股撅给小数看,所以6小于7。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3.出示6和5(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四、游戏巩固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五、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1.讲解作业要求2.教师指导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数字比大小篇2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认识“< 和>”,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 < ”两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10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
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
2.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号和< 号
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 放在6和7中间)
(2)小结:<这是小于符号,小屁股撅给小数看,所以6小于7。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
(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
(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
(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
四、游戏巩固
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五、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1.讲解作业要求
2.教师指导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