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的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

合集下载

支气管动脉与肋间、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与肋间、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与肋间、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介入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临床体会。

方法 37例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患者,经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肋间动脉及脊髓动脉开口,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越过肋间动脉、脊髓动脉开口,经导管注入聚乙烯醇(PVA)颗粒加明胶海绵颗粒联合栓塞靶血管。

结果 37例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出血完全停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6~15个月随访无复发。

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一种安全、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的重要治疗方法。

【关键词】大咯血支气管动脉超选择栓塞治疗大咯血是指24小时内咯血量>300ml,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急症,如不及时有效止血治疗,可引起失血性休克或窒息危及患者生命。

内科药物止血治疗,疗效较差,易复发;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患者不易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方法。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回顾总结了37例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脊髓动脉共干大咯血患者,采用微导管超选插管,(PVA)颗粒加明胶海绵颗粒相联合栓塞治疗,取得确切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7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9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1±5岁。

大咯血病因,支气管扩张31例,肺结核5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1例。

经临床药物止血治疗1~3天无效,咯血量均在300ml/24h以上。

1.2 方法采用飞利浦1250mA血管数字减影机,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液200mg,局部麻醉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成功后,置入4F cobra导管,选择肺部病变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明确造影剂外溢部位、程度及与支气管动脉共干肋间动脉、脊髓动脉开口情况(图1);用2.7F SP微导管做超选择插管,将微导管头端越过肋间动脉及脊髓动脉开口1~2cm,再次造影核实导管头端位置和有无造影剂反流,确定无误后,先后用500~700µm(PVA)颗粒和适当大小明胶海绵颗粒,分别混入造影剂内,在监视下,缓慢栓塞靶血管分支,再栓塞靶血管主干,直至靶血管铸型。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7-21T14:28:43.1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作者:江熠俞桂芳陈莹莹[导读] 我科针对15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病人给予必要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效果甚佳,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安徽省胸科医院急诊医学科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咯血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及肺组织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根据咯血量,临床将咯血分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每天少于100毫升),中等咯血(每天100~500毫升)和大量咯血(24小时内超过600ml以上)。

大咯血为呼吸系统常见急重症之一,可引起窒息,失血性休克,是导致大咯血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仅靠内科治疗住院时间长,效果不理想。

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我科目前治疗大咯血方法中较为积极有效的一种手段。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简称BAE)是指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有选择性注入某一支气管动脉,借以堵塞血管,控制大出血或获得其他治疗目的。

我科针对15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病人给予必要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效果甚佳,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咯血护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原发疾病为支气管扩张咯血6例,肺结核咯血5例,肺癌1例,肺结核合并支扩咯血21例,其他咯血原因待查的2例。

术前日咯血量均大于600ml.经栓塞术后,13例咯血渐好转,经内科巩固治疗后停止咯血至出院,其中一例肺癌因患者血管畸形破损严重,无法完全堵塞,仍有咯血。

一例患者术后5天后,患者自行外出活动后突发咯血,咯血量大且急,经抢救无效死亡。

1.2 栓塞材料和方法我科所栓塞的患者在病情永许下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术,通过分析血管分布情况,可以明确的判断具体出血部位。

再采用Seldinger’s 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采用5F导管,当导管送至胸主动脉弓处后,上下滑动寻找支气管动脉开口,反复缓慢少量推注碘克沙醇,观察造影剂流向,发现肺内有造影剂渗出或者支气管动脉变粗,确定出血点,遵医嘱注入栓塞剂,过程需缓慢,并再次观察栓塞效果,拔管指针为血供明显减少或者原出血血管部位不再显影。

急诊介入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观察与护理论文

急诊介入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观察与护理论文

急诊介入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方法:78例经内科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的大咯血患者,在急诊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观察与护理。

结果:78例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7.4%,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是治疗大咯血是有效方法。

围手术期悉心的观察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与避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大咯血;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92-01当一次咯血量大于100 ml或500 ml/24 h时,称为大咯血[1]。

大咯血严重危及生命,病死率为50%~100%,死亡原因主要是窒息或失血性休克。

由于大咯血多数由支气管动脉破裂引起的,因此急诊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能够迅速止血,已成为治疗危急大咯血的首选治疗方法[2]。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选自2011~2012年因大咯血在南阳中心医院导管室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患者,共7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49岁。

咯血的原因:肺炎咯血31例,肺结核咯20血例,支气管扩张咯血12例,肺癌咯血5例,支气管动脉畸形5例,不明原因咯血5例。

本组患者均为内科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者。

术前须有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

1.2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或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5fcobra导管或胃左动脉导管行双侧支气管动脉造影,寻找咯血的责任血管或可疑血管,在排除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共干的情况下,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

若咯血责任血管不明确,可行内乳动脉、肋间动脉、膈肌动脉造影。

1.3结果本组78例患者通过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即刻咯血停止22例,术后3天内咯血停止48例,6例由大咯血转归为间断少量咯血,2例效果较差,术后仍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护理常规)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护理常规)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护理常规【相关知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的目的是:①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动脉损害所造成的咯血;②阻断胸部肿瘤的血供;③治疗胸壁窦道的出血。

大咯血是一种呼吸系统急危重症,一直以来文献对大咯血的定义各不相同,往往依赖于对咯出血液的定量估计,如24 h 内咯血300 ~ 600 ml 或1 周内咯血大于3 次,且每次咯血量大于100 ml 可认为是大咯血,但这一出血量难以准确估计。

因此,大咯血可被定义为任何危及生命的咯血量以及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和窒息的任何咯血量。

【适应症】1.反复咯血内科治疗无效而外科手术又困难者;2.咯血部位不明确;3.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拒绝手术者;4.晚期肿瘤合并心脏病或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且内科治疗咯血不止者;5.胸部平扫、CT等检查无阳性所见而咯血不止者;6.急性大咯血,情况严重危及生命暂时无外科手术条件者。

【禁忌症】1.有血管插管及对比剂使用禁忌;2.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有吻合支,超选后仍不能避开者;3.导管头端不能稳定的固定在靶动脉内。

【护理】一、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

2.药物准备:如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栓塞药物等。

3.实验室检查:(1)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及术前四项;(2)血常规及感染情况;(3)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心、肺功能检查;(4)必要时备血。

4.影像检查:胸部CT及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是明确支气管动脉畸形及判断出血部位的主要手段。

5.确认知情同意书是否签署6.准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备砂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记录患者术前血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备术后护理数值对照。

7.心理护理(二)术前护理措施1.去除所有饰品,包括假牙,尤其是胸腹部金属物。

2.按照护士给的单子买好所需用品,用床上便器练习床上大小便。

3.宣教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在患者穿刺处放置一个压迫止血作用的沙袋,返回病房后护士会再次确认。

急性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急性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急性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大咯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方法以23例急性大咯血病人为例,通过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用PVA栓塞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栓将出血异常支气管动脉栓塞。

结果 1例三天后咯血复发,再次栓塞止血,其余各例一次性栓塞成功,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23例都用PVA栓塞颗粒或明胶海绵栓塞,2例又用弹簧栓栓塞支气管动脉主干。

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是可靠、有效的急症止血方法。

有效的介入护理对手术成功及患者病情恢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咯血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护理咯血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当咯血量大于300ml/24h时,临床上称之为大咯血[1]。

大咯血严重危及生命,最大的危险是引起窒息,其次是休克。

最常见的病因是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尘肺、囊状纤维化等。

国内外都有相当多的相关报道,我院由于介入开展晚,仅四年时间,故将我院23例大咯血介入治疗护理的病历进行回顾总结。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

1.2 术前准备:所有病人常规检查胸部平片,急诊查CT扫描、血常规、凝血四项检查、腹股沟区备皮、碘过敏试验,除外其它血管造影禁忌症。

术前充分准备各类急救的器械和药品。

1.3 介入治疗方法:采用传统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5FMik导管选择性行双侧支气管动脉造影,必要时行内乳动脉和肋间动脉造影,寻找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或异常血管,了解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和胸段脊髓动脉是否存在共干,根据情况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靶血管或弹簧栓栓塞动脉主干,直至中远段支气管动脉不显影,动脉血流完全或基本阻断即告栓塞成功。

2 结果2.1 支气管动脉DSA表现: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15例,8例支气管动脉迂曲、增粗、紊乱,合并有A-P分流的4例,造影剂明显外溢者6例,所有病例全部是先用PVA栓塞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例用弹簧栓栓塞主干,直至异常血管影消失,A-P分流消失。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参考模板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参考模板

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2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

结果:22例均手术成功完全控制咯血21例,有少量咯血1例,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大咯血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组急症,而肺癌是咯血的常见病因。

肺癌组织内小血管较多,癌组织易坏死,形成支气管动脉―肺动脉(B-P)分流,常规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外科手术创伤大,治疗有一定困难。

其中大咯血病情危急,死亡率较高,主要为窒息或失血性休克所致,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1]。

目前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使许多大咯血得以成功抢救[2]。

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BAE治疗大咯血2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2~67岁,平均45.5岁其中肺结核11例,支气管扩张9例,肺癌2例均表现为急性大咯血,日咯血量约350~1500ml(其中500ml以上者7例)22例大咯血病人中12例为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行BAE,10例为急诊行BAE术前常规准备,行胸部CT、X片检查以明确肺部病变情况;查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出血状况;补充血容量,以减少手术的风险[3]。

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生化和凝血功能等检查。

使用5FYcobra导管,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5F-C2cobra导管在T5-T6之间钩挂支气管动脉后,行造影摄片在气管分杈部左主支气管附近寻找出血部位的供血支气管动脉,找到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明确无脊髓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吻合,推注2%利多卡因2-3ml,观察5-15min,病人无不适反应后,将明胶海绵颗粒(1×1×1mm)+造影剂+庆大霉素(32万U)混合后,在DSA下缓慢推入,至出血动脉完全栓塞为止若出血部位有多支动脉供血,应逐一栓塞确认栓塞满意后,拔除导管,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止血15min后加压包扎,嘱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12h术后给吸氧止血止咳抗炎及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穿刺点有无出血,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复发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复发的研究进展

- 17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20257);江西省教育厅科技一般项目(GJJ211019);吉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1-115559)①遂川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江西 遂川 343900②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含心胸大血管外科) 江西 吉安 343000③吉安市介入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江西 吉安 343000通信作者:彭莲华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复发的研究进展*袁华兰①② 刘冬冬②③ 黄玲②③ 彭莲华②③ 【摘要】 咯血作为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医疗紧急情况,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

目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因其安全、有效、快速等优势,现被认为是临床治疗咯血的首选方案,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

但尽管如此,咯血复发仍是BAE 治疗后难以逃避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咯血患者BAE 治疗后咯血复发的现状、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患者咯血复发率的降低和预后结局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介入治疗 复发 Research Progress of Recurrence of Hemoptysis after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YUAN Hualan, LIU Dongdong, HUANG Ling, PENG Lianhua.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12): 174-178 [Abstract] Hemoptysis, as a potential life threatening medical emergency, is dangerous and has a high mortality rate. At present,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BA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hemoptysis, especially in emergencies,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safety, effectiveness and rapidity. However, the recurrence of hemoptysis is still an unavoidable problem after BAE treatment. This study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hemoptysis recurrence in hemoptysis patients after BAE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the recurrence rate of hemoptysis and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so a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Hemoptysis 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Recurr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Suichuan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Suichuan 3439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12.040 咯血是指由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支气管动脉破裂出血[1]。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与护理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与护理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与护理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对12例咯血患者行肺动脉造影加支气管动脉栓塞,给予护理干预,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立刻止血8例,术后咳少量暗红色血痰3例,继续治疗后一周内均无再次咯血。

1例较前无明显改善。

出现轻度的发热、胸闷、胸骨后烧灼7例。

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止血效果好,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标签:大咯血管动脉栓塞护理干预大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急重症,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癌肺炎肺脓肿。

对于急性大咯血或反复较大量咯血,一次咯血大于200ml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差,且又不易行外科手术的可行介入治疗安全,见效快,并发症少。

我科自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对12例大咯血患者收住进行介入治疗,给予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效果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治12例咯血患者,男9 例,女3 例,年龄39 ~67 岁。

其中支气管扩张6例,肺癌5 例,肺脓肿1例。

大咯血急诊入院3例,反复多次咯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9例转入我科。

1.2 治疗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行肺动脉造影选择性插管至支气管动脉,明确出血部位后,将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2 结果12例病例经过栓塞治疗,8例即刻止血,3例术后咳少量暗红色血痰,咯血总量<100ml,一周内停止咯血。

1例较前无明显改善。

7例发热,胸闷,胸骨后烧灼感,肋间痛,经一周治疗均缓解,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3 护理3.1术前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注意保暖,尽量避免搬动病人,取患侧卧位,利于通气。

2心理护理:咯血患者病情反复,保守治疗无效易产生恐惧心理,部分患者有濒死感。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介入手术的方法及优点,消除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3术前准备术前积极完善血、尿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和心电图检查,备血样,胸片,CT,间减少转运,搬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