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你怎么猜灯谜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猜谜语》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猜谜语》教案教案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教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猜谜语》一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猜谜语》一课的词语和谜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猜谜语》一课的词语和谜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课本、黑板、粉笔、谜语卡片。
2. 学具准备:课本、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先拿出一张谜语卡片,向学生展示,并读出谜语的描述。
例如:在家里走不出去,相亲不见面,走路无人陪,坐车大家等。
请学生猜谜底是什么。
2. 创设情境(10分钟)教师出示课本,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猜测谜语的谜底。
例如:在第一节的插图中,我们看到一个小女孩举着一个东西,很高兴的样子,请问她举着什么?(等待学生回答)3. 呈现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4. 分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张谜语卡片,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猜出谜底,并将谜底写在纸上。
等时间到时,学生交换纸条,互相猜猜对方小组的谜底。
5. 答疑与讲解(5分钟)教师根据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6. 板书(5分钟)教师将正确的谜底以及相关词语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7. 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出示更多的谜语卡片,让学生进行自主猜谜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奖励猜对的学生。
8.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布置复习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或画图形式写出一个谜语,并交给下一节课作展示。
一年级猜谜语大全及答案经典

一年级猜谜语大全及答案经典猜谜是一种悠长历史,流传面广,种类繁多以及变化无穷的游戏。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一年级猜谜语大全及答案经典,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猜谜语大全及答案经典(一)1、山上还有山【出】2、十张口,一颗心【思】3、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尖】4、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5、差一点六斤【兵】6、家中添一口【豪】7、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省】8、点点成金【全】9、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拿】10、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田】11、种花要除草,一人来一刀【化】12、存心不让出大门,你说烦人不烦人【闷】13、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哭】14、皇帝新衣【袭】15、一点水准【淮】一年级猜谜语大全及答案经典(二)1) 骑在皇帝头上 (打一字) ——谜底: 全2) 吾将北去别伊人(打一字) ——谜底: 君3) 有儿有女日子美(打一字) ——谜底: 好4) 一只牛 (打一字)——谜底: 生5) 木字有俩眼(打一字) ——谜底: 米6) 请勿挂在口边(打一字) ——谜底: 吻7) 一人一鼠(打一字) ——谜底: 仔8) 日日放高产(打一字) ——谜底: 暗9) 下落不明心牵挂(打一字) ——谜底: 芯10) 禾苗长得高 (打一字) ——谜底: 稿11) 一勾心月伴三星(打一字) ——谜底: 心12) 饥不择食打一字——谜底: 几13) 欲上天堂的虫(打一字) ——谜底: 螳14) 干燥剂打一字——谜底: 法15) 坐滑板的车(打一字) ——谜底: 连一年级猜谜语大全及答案经典(三)子(鼠)谜面:嘴尖尾巴长,偷油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
丑(牛)谜面:一个庄稼汉,事事讲实干。
拉车又耕田,从来没怨言。
寅(虎)谜面:身穿花皮袄,山上到处跑。
人称百兽王,凶猛脾气暴。
卯(兔)谜面:红眼睛,白皮袍,短尾巴,长耳朵。
爱吃青菜和萝卜,走起路来蹦蹦跳。
辰(龙)谜面:有人尊我为皇上,有人夸我海中王,有人画我怕点睛,说是点了会飞翔。
小学一年级语文《猜谜语》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猜谜语》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天上飞,不是鸟,身上白,远处瞧。
(飞机)2. 绿衣夜行不着急,白天举头望鸡飞。
(青蛙)3. 身体轻,站枝头,唱起歌来解忧愁。
(知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谜语的基本概念,掌握猜谜语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谜语的种类和猜谜语的技巧。
2. 教学重点:谜语的含义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谜语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同学们参加一场猜谜语大赛。
2. 新课导入:讲解谜语的含义、特点、种类,让学生对谜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猜谜语技巧讲解:引导学生观察谜语的结构,找出谜底的关键信息。
4. 例题讲解:以谜语“天上飞,不是鸟,身上白,远处瞧。
”为例,讲解猜谜过程。
5. 随堂练习:分发谜语卡片,让学生独立猜谜。
6.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猜谜技巧,分享猜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谜语的含义、特点、种类2. 猜谜语技巧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猜一猜:完成课后练习中的谜语题目。
(2)创作一创作:自己编写一个谜语,并给出谜底。
2. 答案:(1)谜底:飞机、青蛙、知了。
(2)学生自行创作,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拓展延伸:(1)举办班级猜谜语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了解更多谜语知识。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4. 小组讨论的引导和分享5. 作业设计的创作部分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方案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谜语的含义和特点、猜谜语的技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猜字谜》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猜字谜》公开课教案本文为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猜字谜》公开课教案。
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猜字谜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学会阅读和理解字谜。
2. 学会根据提示猜测字谜答案。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猜字谜》。
2. 字谜范例及相关图片。
3. 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猜字谜》这篇课文。
2. 老师展示一些字谜范例并出题:“两个门牙挂花架,只会笑不说话,猜一种瓜。
”(西瓜)3. 学生尝试回答并解释答案。
二、呈现与讲解(10分钟)1. 老师请学生翻开课本第4页,展示《猜字谜》课文。
2. 老师读一遍课文并让学生跟读。
3. 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猜字谜》这篇课文的特点和结构。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
2. 老师发放给每组一份字谜活动表格。
3. 学生在活动表格上根据提示猜测字谜的答案,并写下自己的推理依据。
4. 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表格,并核对答案。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 老师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收获和体会。
2.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字谜的特点和猜谜的技巧。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老师鼓励学生在家里寻找更多的字谜,并与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组织小分队编写自己的字谜,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研究字谜,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猜字谜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他们通过合作与探究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并通过分享与交流提高了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希望今天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一年级谜底打字谜语

一年级谜底打字谜语一、简单的单字谜语示例。
1. 谜面: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发。
(谜底:葡萄的“葡”字。
因为葡萄是长在弯弯藤上,像串串珍珠,这里主要是引导孩子通过对葡萄形象的描述认识“葡”字。
)2. 谜面:一口咬掉牛尾巴。
(谜底:“告”字。
解释:把“牛”字下面的一竖去掉(代表牛尾巴),加上一个“口”字,就成了“告”字。
这种谜语可以让孩子了解汉字的结构组合。
)3. 谜面:人在云上走。
(谜底:“会”字。
“人”字在“云”字的上面,简单又有趣,帮助孩子理解汉字上下结构的组合方式。
)4. 谜面:守门员。
(谜底:“闪”字。
“门”字里面加一个“人”,就像守门员站在门里一样,让孩子对会意字有初步的感觉。
)二、猜字方法引导。
1. 象形法。
- 有些字的谜面是根据字的形状来描述的。
例如“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发”这个谜面,就是把“葡”字的形状想象成弯弯藤和串串珍珠的样子。
孩子在猜这类谜语时,可以先在脑海里想象出谜面描述的画面,然后再思考有哪些字符合这个画面。
2. 会意法。
- 像“一口咬掉牛尾巴”这种谜语就是会意法。
要理解谜面的意思,然后根据这个意思去组合或者拆分汉字。
让孩子学会思考字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根据谜面的描述进行变化。
3. 组合法。
- 如“人在云上走”,是把“人”和“云”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字。
孩子要学会观察谜面中提到的不同元素,然后尝试将它们组合起来得到谜底。
三、练习谜语。
1. 谜面:太阳西边下,月儿东边挂。
(谜底:“明”字。
西边是左,“日”字在左边;东边是右,“月”字在右边,组合起来就是“明”字。
)2. 谜面: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
(谜底:“朝”字。
两个“十”字相对,“日”(代表太阳)和“月”(代表月亮)相对组合起来就是“朝”字。
)3. 谜面:山上还有山。
(谜底:“出”字。
两个“山”字叠加在一起,很直观地表现出“出”字的结构。
)。
小学一年级语文《猜谜语》精品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猜谜语》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趣味语文》中的《猜谜语》。
具体内容包括谜语的起源、特点、分类以及猜谜的方法。
重点学习十个有趣的字谜,通过谜语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谜语的起源、特点、分类,学会猜谜的方法。
2. 通过学习谜语,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谜语的分类和猜谜方法。
教学重点:十个有趣的字谜学习,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兴趣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谜语卡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做猜谜语。
大家知道谜语是什么吗?”2. 讲解谜语的起源、特点、分类及猜谜方法。
(1)谜语的起源:教师简要介绍谜语的起源。
(2)谜语的特点:教师列举谜语的特点,如形象、含蓄、趣味等。
(3)谜语的分类:教师讲解字谜、灯谜、谜语故事等分类。
(4)猜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猜谜的方法,如分析、联想、推理等。
3. 学习十个有趣的字谜。
教师出示谜语卡片,引导学生猜字谜,讲解谜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出一个谜语,其他组猜谜底。
六、板书设计1. 谜语的起源、特点、分类、猜谜方法。
2. 十个有趣的字谜及谜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个有趣的谜语,并写出谜底。
答案示例:谜语:绿衣夜行不着急,白天举头望鸡飞。
谜底:猫头鹰。
2. 课后反思:请同学们思考本节课学到的猜谜方法,并尝试用于其他谜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猜谜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组织谜语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课件《猜字谜 》

猜字谜
01.1班
执教者:花花老师 时间:2030.11.1
一字)
丸
猜一猜
上下难分。
(猜一字)
卡
猜一猜
一家十一口。
(猜一字)
吉
猜一猜
谜面
一轮红日升出地
谜目 平线。
(猜一字)
谜底 旦
课文详解
猜谜小窍门 猜谜语,动脑筋, 会观察,抓特征, 跳出谜面想一想, 谜底就在话里藏。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同学们再见
执教者:花花老师 时间:2030.11.1
所有文字均可更改
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
课文详解
“言” 来互相尊重, “心” 至令人感动, “日” 出万里无云, “水” 到纯净透明。
请情晴清
青
拓展训练
一个人,两个人, 一个在前两个跟。 团结起来力量大, 人多谁也不离群。
课文详解
我会读
我会读
我会写
字字 右右 时时 万万
左左 红红 动动
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猜谜语解析

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猜谜语解析猜谜语是一种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在一年级上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也会出现一些简单易懂的谜语。
本文将对这些猜谜语进行解析,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猜谜语一:“站在罐子上的人”这个谜语的答案是“月亮”。
月亮在夜晚常常高悬于天空,而它的圆形形状与一个罐子十分相似。
通过这个谜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月亮的形状和特点,并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猜谜语二:“黑色的帽子一直戴不到”这个谜语的答案是“影子”。
在阳光照射下,人的身影会出现在地面上,形成一个黑色的影子。
无论怎样戴帽子,都无法将影子覆盖,因此造成了这个谜语的说法。
通过这个谜语,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猜谜语三:“一个大瓜和一个小瓜”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世界”。
这个谜语通过“瓜”的比喻来形象地描述了世界的大小和包容性。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它们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像瓜果一样。
通过这个谜语,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共同点,促进他们的国际视野。
猜谜语四:“大象为什么不怕蚊子”这个谜语的答案是“因为蚊子太小”。
大象高大强壮,身体巨大,而蚊子则十分微小,不足以对大象构成威胁。
通过这个谜语,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巨大和微小的概念,并了解到大小之间的关系。
猜谜语五:“全身是刺,头顶瓜”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仙人掌”。
仙人掌是一种沙漠中常见的植物,它长有很多刺,而顶端则有一个果实,形状类似于瓜。
通过这个谜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植物的特点,以及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猜谜语六:“天上白色的布,透亮在玻璃窗”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云”。
云是由水蒸气形成的悬浮于天空的白色物体,它的质地轻盈且透明,可以透过窗户看到。
通过这个谜语,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云的形成原因和不同的云类型,同时也培养他们对天气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猜谜语七:“二马不相配,四蹄重重疾行”这个谜语的答案是“摩托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怎么猜灯谜
一、灯谜的结构
我们先说说灯谜的结构。
灯谜的结构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谜面”、“谜目”和“谜底”。
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
“谜面”是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它好比几何学中的“假设”。
“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务”,是答案所属的范围,它就好比几何学中的“求证”。
“谜底”就是答案了。
它就象几何学中证明的结果。
举个例子说吧“书山有路勤为径”(猜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
其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就是谜面;“学科名”就是谜目;“应用力学”就是谜底。
再比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个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
其中“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谜面“科技术语”是限定的谜目,而“最新成果”则是此谜的“谜底”了。
二、猜灯谜的常规
我们知道了灯谜的三个要素。
还需要了解猜灯谜的一些常规。
所谓常规,就是人们在猜灯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遵守的规则。
只要掌握这些规则,猜灯谜时就会免去很多的麻烦。
尤其是初学者。
一般的常规有这样四个方面:
第一,谜底与谜面不能有一样的字出现。
同样的字出现了用灯谜术语讲就是“露面”。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是不合格的。
比如“长江后浪推前浪”(猜物理名词)谜底是“冲击波”。
如果我们不去猜“冲击波”,而在猜
“波长”或“前进波”就不行了。
“波长”和“前进波”也都是物理名词,但“波长”的“长”和“前进波”的“前”都和“长江后浪推前浪”中的“长和前”相犯,因此就不能成立了。
第二,如果一条谜的谜目要求猜两个以上的词,那么谜底就要成文。
也就是说按谜面联想出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谜底,连起来要够成一句话或一个词组。
比如:“春风吹又生”(猜两部电影)一部“原野”一部是“苏醒”。
“原野、苏醒”这两部电影连起来还可以构成一句完整的话或是词组。
再如:“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猜二个物理名词)一个是“遥感”,一个是“波长”。
从谜面联想出来的谜底是大江之源和入海口相距太长,两地相思路漫漫,以谜底“遥感、波长”相和,这样谜底成文又与谜面不相犯。
如把两个物词位置调换叫“波长、遥感”那就不成文了,所以只有“遥感、波长”是谜底了。
第三、所猜到的谜底,必须限定在谜目的范围之内,猜谜必须按谜目的要求的范围去猜。
如果不合谜目要求的范围,谜底扣得再贴切,也不能算对。
在906娱乐厅中我们曾播出过一条灯谜,谜面是“鸦雀无声”(猜体育用语一)谜底是“叫停”。
有的听众猜出个“羽毛球”,这就不合乎要求了。
“羽毛球”是体育名词,不是术语。
而且谜面的“鸦雀无声”是乌鸦与麻雀不啼叫了。
啼叫声停止,“叫停”是扣合严密的。
“羽毛球”就扣合不上了。
谜底的“球”和谜面无从扣合,“羽毛”二字也很牵强。
“鸦雀”是有羽毛,但有羽毛的何止“鸦雀”?。
所以此种扣法不合谜道。
又比如:我们还播过一条“小小竹排江中游”的谜,谜目要求猜一个“体育项目”。
谜底是“水上运动”。
可有的听众猜了“皮划舰”。
竹排是水上漂浮比较原始的运输工具,但和“船”、“舰”有严格的区别。
所以竹排
不能扣“舰”。
再者谜底上的“皮”也无着落。
另外竹排行驶不用“划板”而用竹竿支撑进行。
所以扣不上“小小竹排江中游”这个谜面。
而“小小竹排江中之游”还是“水上运动”。
竹排是物体,它是个引子,也可把竹排在游都在“水上的运动”。
另外,“皮划舰”是“水上运动”中的一个小名词,而不是项目与谜目所要求的不符。
再比如:我们曾播过一条“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的谜语。
这个谜面是现代京剧一句唱词。
词意是“到处都飘着白雪,丛山峻岭都披上了银装”。
谜底是常用药“四环素”。
“四环素”过去是常用西药。
现在已不用了,但药名都知道,有的听众猜个“白霉素”。
我们说这位听众懂得些谜道,知道“雪、银”是白的,但他忘了“素”字的意思也是白,我们刚才说了,一个谜底有一个“白”字,又有一个“素”字就重复了。
就不合谜法和文法了。
另外“霉”字之义为里物生菌而变质霉烂,和谜面汉字的形、音、义毫无联系。
因此只有“白”和“素”二字。
是不成文的,也组不成一句话。
因此不成立。
而“四环素”之意皆为“四周环境均是成了素装”是与谜面扣合成套。
再如:我们曾播出过“月亮走,我也走”这条谜,要求猜一句成语。
谜底为“上行下效”。
这本来是一条老谜,但有的听众答的是“形影不离”和“亦步亦趋”。
从感观上讲,后两者有些意思,但不完整。
月亮在天上走,人在地上随着也走就是“上行下效”。
而“形影不离”就有区别了。
谜面上的一个“走”字都给猜去。
走字一没动态里无。
如用“老伴”作面猜个“形影不离”扣的多严谨啊?“亦步亦趋”这与成语乍看起来好像很贴切。
但月亮在天上,人在地上,把上、下丢掉了。
不如用“跟着前人脚印走”为面岂不更贴切?还有一次本台曾出过一条字谜,谜面是“乍看多一半,再看一半身,细算多半个,其实半个多”。
谜底是“夕阳”的“夕”字。
有
的听众认为猜一个“歹徒的歹”也对。
我们说“歹”字不能算对,因为谜面是四句话,一句比一句严谨。
如果用头两句“乍看多一半,再看一半多”扣“歹”字是绝对准确的,再此判断是“夕阳的夕”就不那么准确了。
但最后两句是关键,“细看”和“其实”是空语。
“多半个”和“半个多”不是还是个“夕”吗?所以“歹”字是不能算对的。
但这里要指出这位听众猜谜技巧是比较高的,我们值得鼓励。
猜谜的最后一个常规是谜面的词义和谜底的词义必须是小扣大而不能大扣小,否则就犯了灯谜术语中的“倒吊”毛病了。
比如:江、河、湖、、海、雨都是水,如果用水扣江、河、湖、海等其中一个就不行了。
在这里“水”为大,其他为小。
再如贞观,开元是唐朝的年号,可以扣“唐”,如果用唐扣“贞观”和“开元”就不行了。
因为唐朝的太祖李渊的“武结”到昭宗李晔的轮宁共五十八个年号,因此五十八个之一都是唐朝,可相扣,但唐不可扣其中一个。
唐为大,其中一个年号为小。
如“贞观之治”(猜电影演员名)“唐国强”。
如用“唐国强”去扣“贞观之治”就不行了。
因为还有“开元盛世”等典故。
又比如:用“芙蓉面”为谜面,(猜京剧名词)谜底应是“花脸”。
“芙蓉”扣花,“面”扣“脸”就是花脸。
而如果把这个谜倒过来,用“花脸”(打一食品)猜“芙蓉面”就不行了。
因为花有千百种,花为大,而芙蓉是千百种花之一为小,所以芙蓉就不能扣花了。
否则就无法叫人去猜了。
上面是些猜灯谜的常规。
做为初学者必须了解。
课后小知识
--------------------------------------------------------
课外拓展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