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实验-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准备实验

• (2)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 按上述普通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浓缩三倍配制,分 装于有杜汉氏小管的试管中,每管5mL • (3)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供平板分离用) • 蛋白胨 10g, 乳糖 10g,K2HPO4 3.5g,琼脂 15~20g,蒸馏水1000mL,无水亚硫酸钠 5g,5 %的碱性品红乙醇溶液 20mL,pH 7.2~7.4。 • (4)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培养基)(供发酵 法平板分离用) • 蛋白胨10g,乳糖10g,K2HPO4 2.0g,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2%伊红(曙红)水溶液 20mL, 5%美蓝(亚甲蓝)水溶液13mL,pH 7.2~7.4。
• 3.将待用实验用品及器材入灭菌锅内, 121℃下灭菌15分钟。 • 4.灭菌完成后将物品放入烘箱干燥 • 5.将需要倒入培养皿中的试剂倒入培养皿 • 6.其他器材分组待用
时间分配
• 本次准备实验需要用时3至4个小时。
思考题
• 1.做空白对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 2. 为什么要选择大肠菌群作为水源被肠道 病原菌污染的指示菌? • 3.为什么大肠菌群的检验要经过复发酵才能 证实?
准备过程
• 1.准备材料及实验器材:水样、普通乳糖蛋白胨 培养液、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品红亚硫 酸钠培养基(供平板分离用)、伊红美蓝培养基 (EMB培养基)(供发酵法平板分离用)、灭菌 移液管、灭菌稀释水、试管、杜汉氏小管、革兰 氏染色液、灭菌培养皿 、显微镜、烧杯、天平、 高压蒸汽灭菌锅、称量纸、电炉 • 本实验4至6人一组,分为7至10组,故每组需要 水样若干,12支试管,革兰氏染色液一套,培养 皿6个,显微镜1台,烧杯2个,电炉1个,每班需 天平1台,灭菌锅1台,称量纸若干。
2.配制培养基:
• (1)普通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 蛋白胨 10g,牛肉膏 3g,乳糖5g,氯化钠 5g,1.6%溴甲酚紫乙醇液 1.0mL,蒸馏水 1000mL,pH 7.2~7.4。 • 将蛋白胨、牛肉膏、乳糖、氯化钠加热溶 解于1000mL蒸馏水中,调节pH为7.2~7.4, 再加入1.6%溴甲酚紫乙醇液1.0mL,充分 混匀,分装于有杜汉氏小管的试管中,每 管10mL,115℃灭菌20min。
大肠菌群检测(MPN法)

大肠菌群检测(MPN法)大肠菌群检测(MPN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技术,可用于检测土壤、水源、食品等中的大肠菌群进行水质和食品安全监测。
本文将介绍大肠菌群及其检测方法-最可能数法(MPN法)。
一、大肠菌群概述大肠菌群是以肠道菌属为主体的一类细菌,包括肠道埃希菌、沙门氏菌、志贺菌、伤寒杆菌等成员,它们可以在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生存并繁殖。
在自然界中,大肠菌群也是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家族,如彗星菌、副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都属于大肠菌群。
1.菌落计数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琼脂平板培养皿在水培的条件下,大肠菌群在培养基上经不同时间的生长,形成菌落来进行菌数计数。
缺点是容易受到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只能算出概略的数值,一定误差,没有国家标准。
2. 硝酸德钠试剂法将测样加硝酸德阳试剂进行加热,最终乳黄色的镜检测前进行比色,得出含大肠菌群的细菌群落达标后延迟显色的时间。
该方法已被最可能数(MPN)法所替代。
3. 最可能数法(MPN法)该方法先将测量的样品分别稀释到不同浓度下,再将每一份稀释液添加到以琼脂平板固化培养基为基础的不同培养液中,观察哪一份培养液出现大肠菌群的生长,最后通过MPN表格计算每85ml或100ml的水样中最可能含有的大肠菌群数量,计算公式为:10^x = n / 联合效价(即dilution rate的倒数)其中,x代表最可能数,n代表测量到大肠菌群的样品数。
在实际工作中,MPN法检测显示出了较好的结果,优点是用固定方法,可重复性好,而且可以通过相关将分析获得定量值,便于与相关的标准进行比较。
三、大肠菌群的检测范围1. 水源:大肠菌群检测是办公室里检测饮用水可能携带的最佳方法。
一般情况下,检测过程是检测水中的微生物是否合乎标准。
2.食品:由于食品生产经常存在卫生要求,因此食品也是大肠菌群检测重要的一环。
例如,必须检测火腿或肉类制品中的大肠菌群是否合格以确保食品安全。
3. 其他领域:大肠菌群检测可以用于医学、农业、环境和建筑等领域,如医院污水浑浊度的检测和土壤中大肠菌群的检测。
生产用水微生物菌落与大肠的检测流程

生产用水微生物菌落与大肠的检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生产用水微生物菌落与大肠的检测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实验报告

1. 掌握水中大肠杆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水中大肠杆菌污染的严重性及预防措施。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水质监测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在水质监测中,大肠杆菌常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本实验采用伊红美蓝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的检测,通过观察菌落特征,确定水中大肠杆菌的存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无菌试管、移液器、培养箱、酒精灯、无菌棉签、试管架、培养皿、显微镜等。
2. 实验试剂:伊红美蓝培养基、无菌水、水样、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水样采集:采集待检测水样,用无菌容器盛装,避免污染。
2. 水样稀释:将水样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便在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
3. 接种:取适量稀释后的水样,用无菌棉签均匀涂布于伊红美蓝培养基表面。
4.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
5. 观察: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如菌落大小、形状、颜色等,判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
6. 鉴定:对疑似大肠杆菌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如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落观察: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黑色),边缘整齐,有金属光泽。
2. 鉴定结果:经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证实所观察到的菌落为大肠杆菌。
1. 大肠杆菌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指标,其存在表明水质可能受到粪便污染,存在健康风险。
2. 本实验采用伊红美蓝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3. 在实际水质监测中,还需结合其他指标,如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全面评估水质状况。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检测了水中大肠杆菌,掌握了水中大肠杆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提高了对水质监测的认识,增强了环保意识。
3.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继续关注水质问题,为保护水资源、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实验十一 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检测

3、结果计算
根据阳性管数查表得大肠菌群数。
五、思考题
1、记录每组样品中所测得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 2、典型的大肠杆菌群菌落特征是什么?
实验十一
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数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体细菌学的检验 2、学习测定水中大肠菌群数量的多管发酵法
二、实验原理
1、细菌总数的测定:采用稀释平板法(混合平板法)
2、大肠菌群数的测定:采用多管发酵法(MPN法) 大肠菌群以大肠杆菌为主,能在37℃48h内发酵乳糖产酸、
产气。大肠菌群数可作为判断水源或食品污染的指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最好在30~300个之间)
(二)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1、初发酵实验
在3倍浓缩乳糖培养基中加入3个梯度样品各10ml(5个重
复),混匀37 ℃培养24h。
2、平板分离
不产酸不产气和不变浑浊 阴性
产酸产气或仅产酸
阳性
划线接种 于伊红美 兰平板, 37 ℃培养
24h
菌落为深紫黑色,具 金属光泽或紫黑色不 带金属光泽或淡紫红 色中心较深
最大概率数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十倍稀释,然后根据估算 取三个连续的稀释度平行接种多支试管,对这些平行试管 的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统计,长菌的为阳性,未长菌的为 阴性,然后根据数学统计计算出样品中的微生物数目。
三、实验材料
1、水样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
基(带指形管)、伊红美兰固体培养基
四、实验方法
(一)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混合平板法) 1、样品采集和稀释
自来水、纯净水、饮料作原样、 10-1 、10-2三个稀释度 污水作10-1 、10-2 、10-3三个稀释度 2、取3个稀释度样品各1ml于平皿中,再倒入50℃左右牛肉 膏蛋白胨培养基约15ml,轻轻转动混合均匀。凝固后37 ℃倒置培养。每个稀释度作3个重复。 细菌总数=同一稀释度平板上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
实验六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

2010-4-30
2、材料与方法
水样的采集
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 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min,以灭菌三角瓶接取水样 以备分析。(500ml采样瓶加15g/L硫代硫酸钠溶液 1.5ml)
37750
38000或3.8×104
3 多不可计 271 60 2.2
27100
27000或2.7×104
4 多不可计 多不可计 313
-
313000 310000或3.1×105
5 27
11
5
-
270
270或
6
0
0
0
-
<10
<10
7 多不可计 305 12
-
30500
31000或3.1×104
3、结果与分析
试剂 :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粉,伊红 美兰琼脂培养基、水、乳糖、0.04%溴甲酚紫水 溶液、胆盐、革蓝氏染色试剂
2010-4-30
2、材料与方法
2.2 培养基的配制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用于水中细菌总
数测定 牛肉膏5g,蛋白胨10g, NaCl 5.0 g,琼脂8g
, 蒸馏水1000ml; 乳糖胆盐蛋白胨培养基:用于初发酵 1×:蛋白胨 20g、牛胆盐 5g、乳糖 10g、
3、结果与分析
3.1 水中细菌总数:用二位有效数字。
2010-4-30
稀释度及菌落数
10-1
10-2
水处理微生物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检验

水处理微生物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检验水处理微生物学实验实验设计: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检验班级:给排水121 姓名:胡嘉伟学号:6002212029 一、实验原理1.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
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
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所以在平常外界环境中不能正常存活很长。
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
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
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国家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二、主要仪器设备药品:普通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蛋白胨 10g,牛肉膏 3g,乳糖5g,氯化钠 5g,1.6,溴甲酚紫乙醇液 1.0mL,蒸馏水 1000mL,pH 7.2~7.4。
9g配蒸馏水100ml),三倍浓缩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EMB,革兰染液等。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蛋白胨 10g,乳糖 10g,K2HPO4 3.5g,琼脂 15,20g,蒸馏水1000mL,无水亚硫酸钠 5g,5,的碱性品红乙醇溶液 20mL,pH 7.2~7.4。
).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培养基)(蛋白胨10g,乳糖10g,K2HPO4 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2,伊红(曙红)水溶液20mL,5,美蓝(亚甲蓝)水溶液13mL,pH 7.2~7.4。
) 仪器:显微镜,天平,培养箱,水浴锅,培养皿,10ml吸管1支,100ml量筒1支,洗耳球,量筒,灭菌锅,酒精灯,接种环,试管,报纸。
水样:湖水三、实验方案1.初发酵实验。
a、包装8个中等大小的培养皿和1支10ml、7支1或2ml的移液管。
并进行干热灭菌。
b、配制25ml三倍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分装到5支试管中(每支5ml),配制160ml普通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分装到16支试管中(每支10ml),每支试管内加入一个倒放的布氏小管,保证小管内无气泡。
水中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水中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水中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是水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中,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污染指标,其存在表明水体可能受到粪便污染。
本实验旨在通过检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含量,评估水质的安全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水样:从自然水源中采集的水样。
- 大肠杆菌检测试剂盒:包括培养基、试剂和培养皿等。
- 实验室设备:包括离心机、恒温培养箱等。
2. 实验方法:- 采集水样:在适当的采样点采集水样,保持样品的原始性。
- 准备培养基: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准备好培养基。
- 培养大肠杆菌:将水样加入培养基中,经过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使大肠杆菌得到生长。
- 检测大肠杆菌:根据检测试剂盒的指引,使用试剂对培养后的水样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检测结果。
根据检测试剂盒的指示,如果水样中检测到大肠杆菌,说明水质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如果水样中未检测到大肠杆菌,说明水质相对安全。
讨论:本实验的目的是评估水质的安全性,通过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与否来判断水样的卫生状况。
大肠杆菌是一类存在于动物和人类的肠道中的细菌,其存在于水中可能是由于粪便污染。
因此,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是评估水质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样中未检测到大肠杆菌,说明水质相对安全,可以放心饮用或使用。
2. 水样中检测到大肠杆菌,说明水质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宜直接饮用或使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只是初步的水质评估方法之一,仅能提供关于大肠杆菌存在与否的信息,并不能全面评估水质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水质指标,如化学物质、重金属等的含量,以及水源的来源和处理情况等因素。
此外,本实验中使用的大肠杆菌检测试剂盒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检测方法,其操作简单、结果迅速,适用于实验室和野外条件下的水质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1*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南京 211800)
【摘要】水是制药和食品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也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与
药品、食品中的其他原料一样,必须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如果水被污染就会影响多批次
产品。另外,对微生物实验室来说,水是各种培养基、缓冲液、检测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实验
采用自来水作为样品,对样品进行接种,分离,纯化,培养得到具有不同特征的肠杆菌。通
过对肠杆菌的数量和形态特征的分析,确定自来水是否被污染和污染程度。
【关键词】多管发酵,大肠杆菌,最大可能数(MPN),发酵实验,革兰染色
前言:城市生活供水水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为确保饮水合用水安全,必须对其进行严
格的常规监测。但是水体中直接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比较困难,因为它们数量极少,而且培
养条件苛刻,分离鉴定比较困难。因此常选用指示微生物作为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数量的指
标。大肠菌在人体内和粪便中存在很多,受气污染的水体中较容易检测到大肠菌的存在,
并且检测方法简单。因此,常用大肠菌群为指标评价水的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在37℃培养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
孢杆菌,包括埃希菌属(Escherichia)、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肠杆菌属
(Enterbactor)、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大肠菌群数是指每升水之中含有的大肠菌
群的近似值,根据水中大肠杆菌数的数目即可判断水源是否被污染,并推断水源受肠道病原
菌污染的可能性。本实验采用多管发酵法对水质微生物进行分析。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样,
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部分。初发酵试验室用无菌操作技术向一系列装
有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发酵管中接种一定量水样,培养。能产酸产气者说明水样中含有大肠
杆菌群细菌。再根据产酸产气(阳性)管数求出100ml待测水样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群细菌,
而且可以检测出待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群的最大可能数。平板分离试验是对于发酵乳糖产酸产
气的阳性管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技术取一环其中的培养物,在伊红美蓝平板做划线接种,培
养。若菌落呈深紫红色,为典型的大肠菌落菌群;菌落为粉红色、粘液状、不透明,为非典
型的大肠菌群菌落;否则其他特征菌落均为非大肠菌群菌落。因此,通过平板分离试验可进
一步确认水样中大肠菌群细菌的存在。复发酵试验是取典型或非典型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
色并镜检,若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再将其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如果
产酸产气则证实存在大肠菌群细菌。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
.1.1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1.1.2 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2.0g、乳糖1.0g、牛肉膏0.6g、氯化钠1.0g、
1.6%溴甲酚紫溶液0.2ml、蒸馏水200ml、PH7.4。(分装于试管中,内含倒置杜氏小管)
3倍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0.75g、乳糖0.375g、牛肉膏0.225g、氯化钠0.375g、
1.6%溴甲酚紫溶液0.075ml、蒸馏水25ml、PH7.4。(分装于试管中,内含倒置杜氏小管)
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伊红—美蓝(EMB)培养基粉末9.0g、200ml蒸馏水、pH7.2。
1.1.3 染色剂: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路哥碘液、番红染色液。
1.1.4 水样:隔夜的自来水水样。
1.1.5 其他:取样器、灭菌移液管、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香柏油、二甲苯、无菌水、
擦镜纸等。
1
.2实验方法
1.2.1 初发酵实验:
(1)对15支试管进行标号;
取五支装有三倍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试管,标记水样名称和加水量10ml;(编号1—5)
取五支装有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试管,标记水样名称和加水量1ml;(编号6—10)
取五只装有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试管,标记水样名称和加水量0.1ml;(编号11—15)
(2)接种:
用移液枪分别取10ml水样加入1—5号试管中;分别取1ml水样加入6—10号试管中;分
别取0.1ml水样加入11—15号试管中,摇晃均匀。
(3)培养:
将以上接种后的所有试管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48h。
(4)观察实验结果:
培养48h后观察记录各加水量产酸产气的管数,即阳性试管。然后根据大肠菌群存在
的管数查大肠菌群数得出每100ml水样中大肠菌群MPN,报告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利用
Thomas公式计算最大可能数。
MPN/100ml=阳性管数X100/√(阴性管中的水样体积X全部试管中的水样体积)
1.2.2 平板分离:
(1)将试验中产酸产气试管中培养物以无菌操作技术分别在EMB平板上进行划线接种(要
求长出单菌落),于37℃培养24h。
(2)培养24h后观察菌落特征。菌落特征类型有:
①菌落深紫色,有金属光泽——典型大肠杆菌群菌落;
②菌落深紫色,无金属光泽——典型大肠杆菌群菌落;
③菌落粉红色、粘液状、不透明——非典型大肠杆菌群菌落;
④其他特征。
(3)挑取呈①②③菌落特征的菌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观察革兰染色反应结果和观
察芽孢有无。
1.2.3 复发酵试验:
(1)用接种环分别挑取经确认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的菌落上的菌种接种于乳糖
蛋白胨培养基上(编号1—7),于37℃培养24h。
(2)培养24h后,观察产酸产气情况。凡是产酸产气者,即可最终确认为大肠杆菌群
细菌。
(3)根据复发酵实验结果,再计算100ml水样中大肠杆菌MPN。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发酵结果:
15支试管全都产酸,但其中两支试管内的杜氏小管内无气泡,实验数据如下,阳性组合
为5-5-3,查阅大肠菌群检数表可得每100ml水样中细菌MPN为920。
表1:初发酵实验结果
管数 水样/ml 阳性 阴性
5 10 5 0
5 1 5 0
5 0.1 3 2
2.2 平板分离结果
阳性管培养物划线接种培养24 小时后,EMB 培养基中长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的单菌落,
菌落较小,呈圆形,表面和边缘光滑,是典型大肠菌群菌落
2.3镜检结果
从EMB培养基中挑取上述特征的菌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得菌体呈粉红色,为革兰氏阴
性菌,镜检照片如下:
2.4 复发酵结果:
经过24h培养后,两支试管皆产酸产气,可认定为大肠菌群细菌。
3.结果与讨论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表明,该水样中存在大肠菌群。并且,大肠菌群存在的数量已经超出生活
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规定,但是由于该水样是过夜的水样,因而,实验数据不具有准确性,但
是过夜的自来水样大肠菌群数严重超标,不宜饮用。
心得体会: 这次实验验证了自来水中存在大肠菌群及其数量标准。通过对整个实验的把握、
计划及实验步骤的实施,可以看出,在实验当中我们还是缺少对整体实验的细致了解和计划。
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不能提前预测分析,缺少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这次实验同时也体现了
许多我们操作上的不规范,不能完全按照无菌接种计术来完成实验,导致误差变大,和轻微
污染。
参考文献:[1]袁丽红、陆利霞、李霜,微生物实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试行标准[S],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7.
[3]高瑞坤,汤琳等.水中粪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固定底物酶法与多管发酵的
比较.[J]中国环境检测.2008.24(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