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拱坝、土石坝三种坝体的防渗处理
重力坝、土石坝、拱坝

重力坝、土石坝、拱坝之间的区别和地基的处理〖摘要〗在水利土木工程中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是比较常见的水工建筑物,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但是他们的地基的处理非常重要,只有把地基处理好,才能使大坝安全稳定得到保障,因此地基的处理对水工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水工建筑中的重中之重!〖关键词〗重力坝;土石坝;拱坝;地基异同一、重力坝、拱坝和土石坝三种地基开挖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的地基处理侧重点是不同的。
共同点:防止渗漏,以保证大坝的正常运营。
不同点:(1)重力坝地基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坝的抗滑稳定及降低扬压力。
(2)拱坝地基处理主要是为了提高坝肩的稳定性。
(3)土石坝地基处理主要是为了控制坝体渗流、沉降。
二、重力坝、拱坝和土石坝三种坝的地基的处理第一部分:重力坝地基处理措施重力坝承受较大的荷载,对地基要求较高。
然而天然地基经受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及外界因素的作用,多少存在着风化、节理、裂隙、破碎带等缺陷,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基岩的整体性,降低了基岩的强度和抗渗能力。
因此,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重力坝对地基的要求。
第二部分:拱坝地基处理措施拱坝的地基处理主要是为了加强地基的完整性、抗渗性和耐久性,提高坝基的强度和刚度,使坝体和地基接触面形状适宜,避免出现不利的应力分布。
一般处理的方法拱坝的地基一般都会出现岸坡裂隙发育、断层穿过、软弱夹层等不良地基情况,这些不良地基会对拱坝的稳定、控制变形和防渗等会带来不利影响,需要对坝基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
1、一般的方法有:(1)通过拱坝结构或布置的调整,以避开岸坡软弱带,或减缓软弱程度;(2)混凝土填塞,在断层、裂隙或软弱夹层的控制性部位,用混凝土填塞是有效的,一般对抗滑、防渗都有利;(3)锚固,坝头岩性新鲜坚硬而完整性较差时,采用预应力锚固或用型钢进行锚固,效果较好;(4)固结灌浆和接触灌浆,固结灌浆的范围和孔径主要根据基岩的裂隙情况、受力情况、坝基和拱座的变形控制、稳定要求加以确定。
水工建筑物考试填空题

(1)组成水库枢纽的“三大件”包括(挡水)、(泄水)和(引水)等类型建筑物。
(2)重力坝按其结构型式分类,可分为(实体重力坝)、(宽缝重力坝)和(空腹重力坝)三种。
(3)土坝的上游坝坡一般(小)于下游坝坡,这是因为(上)游坝坡受水的影响,其抗剪指标(小)于(下)游坝坡。
(4)土坝的垂直防渗措施一般有(截水槽)、(混凝土防渗墙)、(灌浆帷幕)、(混凝土截水墙)(高压喷射灌浆)等五种基本型式。
(5)一般情况下,气温低于封拱温度时,对拱坝坝体应力(不)利,但对坝肩稳定(有)利。
(6)由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时,对重力坝应分别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强度验算。
(7)隧洞衬砌所受的弹性抗力与其刚度有关,衬砌刚度越(大),弹性抗力就越(大)。
(8)利用挑流消能时挑坎出口的(水流流速)越(大),挑距越(远),而挑射水流对下游的冲刷深度主要取决于(流速)。
(9)水闸是一种低水头建筑物,既(挡水)又(泄水)。
(10)船闸一般由(闸室),(上下游闸首)和(上下游引航)几部分组成。
(14)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是用水泥含量比较低的超干硬性混凝土,经___碾压______而成的混凝土坝。
(15)拱坝的应力分析方法:_拱梁法___拱冠梁法_、__纯拱法______圆筒__、____有限单元法______。
(16)根据土石坝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将土石坝划分为以种:碾压式、抛填式堆石坝、水中填土坝、水力冲填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
(17)闸基渗流计算的方法有流网法、改进阻力系数法、直线法(18)泄槽轴线与溢流堰轴线接近平行的岸边溢洪道,称为侧槽溢洪道。
(19)拱渡槽主拱圈结构的基本尺寸是跨度、矢高比、拱脚高程、拱宽。
(20)护坦的作用是消减水流的动能。
1、挑流消能一般适于(基岩较坚固的中高溢流坝)。
挑射角度一般为20°-25°若挑射角度加,(挑射距离)增大,且(冲坑)加深。
2、(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重力坝、拱坝、土石坝三种坝体的防渗处理

重⼒坝、拱坝、⼟⽯坝三种坝体的防渗处理重⼒坝、拱坝、⼟⽯坝三种不同坝体的防渗处理摘要:分析重⼒坝、⼟⽯坝、拱坝出现渗漏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坝渗漏分析与防渗处理⼀)、重⼒坝渗漏分析1、重⼒坝是⽤浆砌⽯(grouted rubble)或者混凝⼟(concrete)材料建筑⽽成的挡⽔建筑物,其剖⾯⼀般做成上游⾯近于垂直的三⾓形断⾯,主要依靠坝体的重量,在坝体和地基的接触⾯产⽣抗剪强度或者摩擦⼒,来抵抗⽔库的⽔平推⼒,以达到稳定的要求;同时,也依靠坝体的⾃重产⽣的压应⼒,来抵消由于⽔压⼒所引起的坝体上游侧的拉应⼒,以满⾜坝⾝强度的要求。
2、由于混凝⼟与岩体都是透⽔材料,加上施⼯⽅法、施⼯过程存在差异,故此渗流不可避免⼆)、重⼒坝防渗处理地基处理时重⼒坝防渗处理的关键,坝基的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是坝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措施。
1、重⼒坝坝基固结灌浆1)、⽬的:△减少坝基的渗透性(permeability),减少渗透量;△提⾼基岩的整体性和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减少基岩受⼒后的变形(deformation);△提⾼岩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在帷幕灌浆前的固结灌浆,可提⾼帷幕灌浆的灌浆压⼒。
2)、固结灌浆的设计:①灌浆范围:依坝⾼和岩基裂隙分布情况⽽定。
—⾼坝或者裂隙发育,坝基全部灌浆,并适当加⼤范围。
—裂隙很不发育,只在坝踵或者坝趾处灌浆—只在坝踵处固结灌浆,以加⼤帷幕灌浆的压⼒—溶洞、溶槽部位,除回填外,应对顶部及周围进⾏固结灌浆。
②排孔形式:梅花形或者⽅格形,对较⼤的断层和裂隙应专门布孔。
③间距:根据地质条件,并参照灌浆试验确定,⼀般为3~6m④孔深:⼀般为5~8m,局部区域及坝基应⼒较⼤的⾼坝基础,可适当加深,帷幕灌浆区附近,与帷幕灌浆配合,可适当加深,⼀般为8~15m。
⑤灌浆压⼒:以不掀动岩⽯为原则,取较⼤值。
施⼯时,应加强监测。
⼀般⽆盖重时0.2~0.4Mpa,有盖重时0.4~0.7Mpa 2、重⼒坝坝基帷幕灌浆1)、⽬的:降低坝底渗透压⼒;防⽌坝基内产⽣机械或者化学管涌;减少坝基和坝肩渗透流量2)、灌浆材料的选择:①⽔泥灌浆●裂隙宽度>0.1mm,地下⽔流≮600m/昼夜,地下⽔对⽔泥⽆危害性的侵蚀作⽤,采⽤⽔泥灌浆。
重力坝 拱坝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的地基处理梁亚杰(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水利水电本科班10级)【摘要】在水利工程中地基的处理相当重要,只有处理好地基,才能使大坝安全稳定,因此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确保建筑物安全,是水利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重力坝;拱坝;土石坝;地基;处理措施第一部分:重力坝地基处理措施重力坝承受较大的荷载,对地基要求较高。
然而天然地基经受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及外界因素的作用,多少存在着风化、节理、裂隙、破碎带等缺陷,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基岩的整体性,降低了基岩的强度和抗渗能力。
因此,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满足重力坝对地基的要求。
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地质缺陷的处理措施1.1混凝土塞沿断层破碎带开挖出一定深度的倒梯形槽,将其中软弱构造岩及两侧破碎岩体清除,然后回填混凝土,其作用是使坝体荷载经混凝土塞传到两岸新鲜完整基岩上。
对顺河向的软弱带,除坝基内作混凝土塞子外,并应向上下游伸出坝外,以改善坝基承载能力。
1.2混凝土拱(或梁)、混凝土垫层对于很宽的断层破碎带,采用混凝土拱的处理型式,将坝体应力传送到两侧的完整岩体上,避免断层破碎带产生过大的压缩变形。
也可以采用混凝土梁的处理型式。
当大小断层密集交错,软弱破碎岩体的范围较大时,为改善坝基应力条件,可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垫层。
1.3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桩在坝基范围内用若干口径钻孔穿过缓倾角软弱夹层(带),进入完整岩体中,孔内放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桩。
坝工实践表明,钢筋混凝土桩可以把软弱夹层上下部岩体联成整体,并将应力传至深部岩体,具有抗滑和减少坝体水平变形作用。
1.4混凝土深齿墙在坝基中用深挖齿墙截断缓倾角软弱夹层,使齿墙嵌入软弱夹层下部的完整岩体一定深度,依靠嵌入部分混凝土齿墙的嵌固力,软弱夹层的摩擦力和下游抗力体三者联合作用,来满足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要求。
这是一种处理软弱夹层的有效型式。
对于缓倾下游的软弱夹层,需要利用下游岩体作为抗力时,应详细查明下游抗力体的地质条件,必要时,可对下游抗力体采用固结灌浆,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压重等加固措施,以提高下游抗力体的岩体完整性和承载能力,减少坝基变形。
重力坝、拱坝与土石坝之间的区别【范本模板】

重力坝、拱坝与土石坝之间的区别1.拱坝与重力坝相比,具有哪些工作特点?错误!拱与梁的共同作用; 错误!稳定性主要依靠两岸拱端的反力作用,因而对地基的要求很高;○,3拱是一种推力结构,承受轴向压力,有利于发挥砼及浆砌石材料的抗压强度;错误!拱梁所承受的荷载可相互调整,因此可以承受超载;错误!拱坝坝身可以泄水;○,6不设永久性伸缩缝; 错误!抗震性能好;错误!几何形状复杂,施工难度大。
2。
拱坝自重荷载的如何分配,与重力坝有什么不同?拱坝自重:封拱前浇筑的全部由悬臂梁承担.3.重力坝与土石坝的稳定概念有什么不同?影响土石坝稳定的因素有哪些?重力坝:依靠重力维持稳定,失稳时,先在坝踵处基岩和胶结面出现微裂松弛区,随后在坝址处岩基和胶结面出现局部剪切屈服,进而范围扩大向上游延伸,最后形成滑动通道,导致大坝的整体失稳。
土石坝:也是依靠重力维持稳定,由于是散粒体堆筑,坝坡稳定须采用肥大的剖面,坝体不可能产生水平滑动,其失稳主要是坝坡滑动或坝坡、坝基一起滑动。
土石坝影响因素:坝体滑坡滑裂面的形状,坝体结构,土料,地基的性质,坝的工作条件.4。
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的相互比较及优缺点?⑴重力坝: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档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优点:①相对安全可靠,耐久性好,抵抗渗漏、洪水重力坝漫溢、地震和战争破坏能力都比较强;②设计、施工技术简单,易于机械化施工;③对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任何形状河谷都能修建重力坝,对地基条件要求相对地说不太高;④在坝体中可布置引水、泄水孔口,解决发电、泄洪和施工导流等问题。
缺点:①坝体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②坝体体积大,耗用水泥多;③施工期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大,对温度控制要求高。
水利工程堤坝渗漏分析及防渗加固处理措施

水利工程堤坝渗漏分析及防渗加固处理措施我国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建设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调配提供了保障,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但是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施工工艺,许多的施工工艺还在探索之中,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是有效利用资源,保障生产生活安全的前提条件。
标签:水利工程;堤坝渗漏;原因分析;加固处理1、水利工程渗漏表现形式的分析比较常见的水利工程土质堤坝渗漏现象有接触渗漏现象、坝体渗漏现象、坝基渗漏现象、溢洪道渗漏现象等。
我们所说的坝基渗漏环节是指坝基及其坝肩透水岩土带之下的水体渗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实现对水量的有效控制,土石坝对于地基强度的要求是比较低,为此我们要进行基础防渗处理工作的运行,确保其土石坝环节的稳定运行。
为此我们要进行水库地基基础复盖层深度的规范,确保其透水岩土带环节的稳定运行。
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坝体渗漏环节的有效应用,确保其水体的水量流失现象的避免,实行其坝体渗流环节的稳定运行。
其土质堤坝的构成材料是土料,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的透水性。
为了保证坝体系统的稳定性,我们要进行填筑土料的有效选择,确保其压实度的提升,实现对出逸点环节及其浸润线环节的有效控制,对于一系列的漏洞现象、滑坡现象、塌坑现象要进行积极的处理,以提高土质堤壩的安全稳定性。
涵闸渗漏是一种涵闸破损情况之下的水体的渗漏现象。
这种情况由于其闸身不均匀,导致闸体变形,水体流失。
接触渗漏是一种水体的下游地区渗漏的情况,它流经区域是山体及坝体的结合部。
溢洪道渗漏是接触渗漏的一种形式。
2、堤坝渗漏的安全问题分析2.1渗水险情。
在汛期,临水坡面水位增高,水在压力作用下沿着某一截面渗入堤坝土层中,水流侵入线与背水坡面相交线称作逸出点。
逸出点以下部分土层在水的长期浸泡下发软,当超出一定程度时,甚至会产生涓涓细流,这就是渗水险情。
造成渗水险情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堤坝截面不够厚实、背水坡过陡、堤坝填料的透水性较强或者土层中夹杂有树根、石块等、堤坝填筑时压实不够等等。
一级建造师水利 记忆口诀

一级建造师水利记忆口诀一级建造师水利考试,那可真是个“硬骨头”,知识点多又杂。
不过别怕,咱有记忆口诀来帮忙!先来说说“坝的分类”,重力坝、拱坝、土石坝,这三种坝型特点要记清。
重力坝,就像个敦实的大力士,依靠自身重力来挡水。
那记忆口诀就是“自重稳,抗冲强,泄洪易,施工便”,这意思就是重力坝自身重量大,稳定性好,抗冲能力强,泄洪方便,施工也容易。
再讲讲“土石坝的构造”。
土石坝有坝顶、护坡、防渗体等等。
记忆口诀“顶坡防排监”,分别代表坝顶、护坡、防渗体、排水设施和观测设施。
想象一下,你站在土石坝上,头顶是坝顶,脚下是护坡,里面有防渗体,旁边有排水设施,还有人在观测,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啦!我之前遇到过一个考友,他在复习土石坝渗流分析的时候,总是搞混各种计算方法。
后来我告诉他一个口诀“水坠流,比降透”,水坠流就是水力学法,比降透就是流网法和水利学法。
这哥们听了之后,反复念叨,没过几天就记住了,考试的时候这部分的题目轻松拿下。
还有“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根据工程规模、效益和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等。
口诀是“一二大,三中型,四五小”。
意思是一等和二等是大型,三等是中型,四等和五等是小型。
“水泵类型分类”这里也有口诀,“轴流混流和离心,大中小型各不同”。
轴流泵流量大、扬程低;混流泵介于轴流泵和离心泵之间;离心泵扬程高、流量小。
“水闸的组成”,闸室、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
记忆口诀“室上下游”,是不是简单又好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放样”,平面位置放样和高程放样。
口诀“平高放样要记牢”,这样一提醒,是不是就不容易忘了?“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排水法、强夯法等等。
口诀“换排强”,简单三个字,把主要方法都概括了。
总之,这些记忆口诀就像是一把把小钥匙,能帮咱们打开一级建造师水利知识的大门。
只要用心去记,反复练习,相信大家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加油吧,朋友们!。
堤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与应用

堤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与应用摘要:水利工程中堤坝开裂、渗透破坏和滑坡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这不仅是工程质量出现了问题,也是防渗加固的处理技术不到位所引发的。
本文对堤坝的防渗加固技术与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堤坝;防渗加固;处理技术;应用开裂、渗透破坏和滑坡现象的发生会对堤坝的防渗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通过对过去的渗透破坏现象进行分析,土质在堤坝内部分布不均匀,这是导致空隙在堤坝内部出现的主要原因,进而致使堤坝出现漏洞或者脱坡。
一、堤坝除险在建设堤坝的过程中,堤坝具有较为复杂的土质情况,在险情影响堤坝的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透水性,所以堤坝的险情出现也与其接壤的图层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
为了能够对堤坝的防渗质量进行提升,需要全面且系统的对防渗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应用科学、先进的防渗加固技术,将模块间不同的特点作为基础,在合适的模块中进行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将堤坝的填筑性能进行提升。
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具有控制性的工程材料进行堤坝防截流墙的建造,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
与此同时还要将有效的施工技术加入其中,如深沉技术和开槽技术等,都能够对提升工程的效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墙深应用中。
当施工环境存在较多的地下阻碍物时,则更加适合使用高喷法造墙。
此外,若施工环境地层的含沙量较高,则应当使用冲击钻来协调开槽方式,进而对造墙的成本进行控制,对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提高和优化,所以,只有在对施工方案进行明确后,才能够对施工的顺利开展和控制总体效益的工作进行有效保障。
二、加固处理技术防渗加固处理的目的就是要对坝体的防渗透功能进行提高,并以此为基础对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提升,所以优化工程的防渗加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优化防渗加固方案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应用防渗处理原则,对堤坝的防渗性能进行提高,根据风险种类的不同进行防渗措施的科学合理选择,优化坝体的抗滑整体稳定性,继而对滑坡的现象进行良好地解决。
对滑坡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通过优化压重和防滑模块能够对坝体的整体抗滑效果进行提升,与此同时对滑坡的处理体系进行建立和健全,对各个环节的结合目的进行有效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坝、拱坝、土石坝三种不同坝体的防渗处理摘要:分析重力坝、土石坝、拱坝出现渗漏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一、重力坝渗漏分析与防渗处理一)、重力坝渗漏分析1、重力坝是用浆砌石(grouted rubble)或者混凝土(concrete)材料建筑而成的挡水建筑物,其剖面一般做成上游面近于垂直的三角形断面,主要依靠坝体的重量,在坝体和地基的接触面产生抗剪强度或者摩擦力,来抵抗水库的水平推力,以达到稳定的要求;同时,也依靠坝体的自重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坝体上游侧的拉应力,以满足坝身强度的要求。
2、由于混凝土与岩体都是透水材料,加上施工方法、施工过程存在差异,故此渗流不可避免二)、重力坝防渗处理地基处理时重力坝防渗处理的关键,坝基的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是坝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措施。
1、重力坝坝基固结灌浆1)、目的:△减少坝基的渗透性(permeability),减少渗透量;△提高基岩的整体性和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减少基岩受力后的变形(deformation);△提高岩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在帷幕灌浆前的固结灌浆,可提高帷幕灌浆的灌浆压力。
2)、固结灌浆的设计:①灌浆范围:依坝高和岩基裂隙分布情况而定。
—高坝或者裂隙发育,坝基全部灌浆,并适当加大范围。
—裂隙很不发育,只在坝踵或者坝趾处灌浆—只在坝踵处固结灌浆,以加大帷幕灌浆的压力—溶洞、溶槽部位,除回填外,应对顶部及周围进行固结灌浆。
②排孔形式:梅花形或者方格形,对较大的断层和裂隙应专门布孔。
③间距:根据地质条件,并参照灌浆试验确定,一般为3~6m④孔深:一般为5~8m,局部区域及坝基应力较大的高坝基础,可适当加深,帷幕灌浆区附近,与帷幕灌浆配合,可适当加深,一般为8~15m。
⑤灌浆压力:以不掀动岩石为原则,取较大值。
施工时,应加强监测。
一般无盖重时0.2~0.4Mpa,有盖重时0.4~0.7Mpa 2、重力坝坝基帷幕灌浆1)、目的:降低坝底渗透压力;防止坝基内产生机械或者化学管涌;减少坝基和坝肩渗透流量2)、灌浆材料的选择:①水泥灌浆●裂隙宽度>0.1mm,地下水流≮600m/昼夜,地下水对水泥无危害性的侵蚀作用,采用水泥灌浆。
●对于裂隙较细,可采用超细度的高标号硅酸盐水泥;●地下水流较大时,可用速凝剂;●有侵蚀性的地下水,可采用特种水泥:矾土水泥。
②化学灌浆不能采用水泥时,用化学灌浆的方法。
(3) 帷幕灌浆设计①帷幕深度:根据基岩的透水性、坝体承受的水头和降低坝底渗透压力的要求来确定。
帷幕本身应满足相应单位吸水率(见表)的要求。
②帷幕深度●若相对不透水层(water-bearing layer)离基岩面不深,则帷幕应钻灌到不透水层,深入到该层3~5m内。
●若相对隔水层较深,帷幕深度按设计要求确定,一般可在0.3~0.7倍坝高范围内选择。
③帷幕厚度:根据能保护帷幕的渗透稳定要求,用容许渗透坡降Jc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④实际施工的帷幕厚度应大于设计帷幕厚度。
(高坝设2~3排帷幕灌浆孔;中坝设1~2排帷幕灌浆孔;低坝只设1排帷幕灌浆孔)注意:当帷幕有多排孔组成时,一般仅将其中的一排孔钻灌至设计深度,其余各排孔的孔深可取设计深度的1/2~1/3。
因为只需在上部水力坡降大的部位才需加厚帷幕。
④灌浆孔布置 :灌浆孔孔距和排距应根据地质条件,由试验确定。
a、孔距一般为1.5~4.0m,开始用4m孔距,逐渐加密。
b、灌毕后,中间加检查孔,如w值大于标准时,在检查孔进行灌浆,然后中间再加检查孔,直到w达到标准为止。
c、排距宜比孔距略小。
⑤灌浆压力:灌浆压力应通过试验确定,通常在帷幕表层段不宜小于1.0~1.5倍坝前静水头,在孔底段不宜小于2~3倍坝前静水头,但以不破坏岩体为原则3)、岩基经过防渗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透水的。
为了进一步降低坝底渗透压力,还需设置坝基排水。
重力坝的岩基排水有三种形式:排水孔幕、基面排水、浅孔排水3、重力坝防渗实例A、林州市红旗渠补源工程——马家岩水库,马家岩水库大坝坝型为混凝土砌石重力坝,为提高坝体的防渗效果、降低坝基扬压力,自坝基混凝土顶部489.4m高程起,坝体上游迎水面和下游原河床512.25m高程以下分设混凝土防渗面板。
其中下游防渗面板面板设计厚度为1.0m,上游防渗面板自高程500.0m至575.0m 厚度从2.0m渐变至1.0m,高程575.0m以上厚度变为0.8m,迎水面坡度为1:0.15;为防止砼面板裂缝,面板沿坝轴线方向设伸缩缝,分缝宽度9m,伸缩缝设两道止水。
B、小洋溪水库地处贵州省金沙县, 是黔北发电总厂供水水源工程。
水库坝体为C90 10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坝顶高程为93816 m, 最大坝高4416 m, 坝顶宽510 m, 最大底宽3510 m, 坝轴线长124105m。
小洋溪水库碾压混凝土大坝灌浆工程经过生产性试验, 将2 排钻孔调为1 排进行灌浆, 孔距为015 m。
灌浆结果表明, 在横向缝隙连通性不好的碾压混凝土内形成连续性好的幕体是必要的; 从灌入量也说明, 对渗漏通道(即顺水流方向)的封堵长度超过坝轴线方向范围, 对坝体的补强作用明显。
二、拱坝渗流分析与防渗处理拱坝是固接于基岩的空间壳体结构,在平面上呈凸向上游的拱形,其拱冠剖面呈竖直的或向上游凸出的曲线形。
一)、拱坝的防渗处理1、固结灌浆:提高基岩的整体性和强度,降低地基的透水性。
减小地基变形,增加岩体的抗滑稳定性。
拱坝坝基的固结灌浆孔一般按全坝段布置。
对于比较坚硬完整的基岩,也可以只在坝基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设置数排固结灌浆孔。
孔距一般为3~6m,在岩石破碎地区还应适当加密,孔深一般为5~15m。
固结灌浆压力,在保证不掀动岩石的情况下,宜采用较大值,一般为(0.2~0.4)MPa,有混凝土盖重时,可取(0.3~0.7)MPa。
2、接触灌浆:对于坝体与陡于50°~60°的岸坡间和上游侧的坝基接触面以及基岩中所有槽、井、洞等回填混凝土的顶部,均需进行接触灌浆,以提高接触面的强度,减少渗漏。
接触灌浆应在坝体混凝土浇筑到一定高度、混凝土充分收缩、钻排水孔之前进行。
有条件时,可利用帷幕灌浆孔与部分固结灌浆孔进行接触灌浆。
3、防渗帷幕●深度:拱坝的帷幕灌浆孔深度应伸入相对隔水层以下3~5m;若相对隔水层埋藏较深,孔深可采用(0.3~0.7)倍水头。
●排数:帷幕灌浆孔一般用l排到3排。
孔距是逐步加密的,开始约为6m,最终为1.5~3.0m,排距宜略小于孔距。
●位置:帷幕位置一般布置在压应力区,并尽可能靠近上游坝面。
防渗帷幕还应深入两岸山坡内,两岸帷幕原则上应延伸至正常蓄水位与相对隔水层相交处,或与蓄水前的天然地下水位线相交处。
暂向岸坡延伸20~50m或更远,待蓄水后根据坝基的渗漏情况决定是否再行延伸。
●材料:水泥、化学材料灌浆。
●压力:灌浆压力在保证不破坏岩体的条件下取较大值,通常在顶部段不宜小于1.5倍、底部不宜小于(2~3)倍坝前静水头。
4)、坝基排水——降低渗压(弱透水性的微裂隙岩体排水孔则可显著地降低渗压)●位置:排水孔幕设在防渗帷幕下游侧,一般只设1道主排水孔,必要时增设1~2排辅助排水孔。
●间距:排水孔与防渗帷幕下游侧的距离应不小于帷幕孔中心距的1~2倍,且不得小于2~4m。
主排水孔间距一般在3m左右,辅助排水孔间距一般为3~6m,孔径不宜小于15cm。
●深度:主排水孔深度在两岸坝肩部位可采用帷幕孔深的(0.4~0.75)倍,河床部位孔深不大于帷幕孔深的0.6倍,但不应小于固结灌浆孔的深度。
●排水平洞:对高坝以及两岸地形较陡、地质条件较复杂的中坝,宜在两岸设置多层排水平洞,加钻排水孔,组成空间排水孔洞系统。
二)、拱坝防渗处理实例A、小湾水电站枢纽工程坝体是混凝土双曲拱坝。
小湾拱坝混凝土总量达881.0×104m ,最大坝高294.5m,大坝位于高地震烈度区,大坝建成后总水推力高达1660×104t,为降低坝踵处的拉应力,防止小湾高拱坝运行期上游面坝体及坝踵局部开裂漏水,避免高压水进人坝体裂缝或坝踵裂缝导致水力劈裂,需要在拱坝上游面坝踵附近及高应力区域设置辅助防渗体系。
本工程采用喷涂聚脲及粘贴GB柔性板防渗施工的情况,实践证明,在高拱坝上游坝面采用综合防渗方案及施工技术可行,大大提高了坝体安全性。
小湾水电站拱坝上游面第一阶段防渗采用喷涂聚脲+GB密封板防渗方案,其中GB密封板主要起到限制混凝土裂缝张开后的表面聚脲自由滑动。
避免聚脲厚度变薄,同时起到第二层防水作用。
该项目的实施获得阶段性验收及相关专家的认可,防渗效果良好。
B、×××砌石拱坝中钻孔固结灌浆技术在防渗加固应用中( 1) 本灌浆工程在298 个灌浆段内共灌入水泥干料386. 7t,平均每米耗灰278kg。
无可置疑, 这些水泥对填充砌石坝体内的裂隙( 或孔穴) , 提高砌石体的强度起积极的作用;( 2) 所有资料表明, 本主坝砌石质量较差, 砌石间砂浆不饱满, 存在较多的贯通性裂隙, 因此灌浆前钻进及压水均无回水, 绝大多数试段透水率q> 338Lu, 属极强透水等级。
经过灌浆后, 砌石体透水率q 值在0. 1~ 10. 0Lu 之间, 降到微、弱透水等级, 检查孔钻取的岩芯呈长柱状, 灰浆充填密实, 可见本工程灌浆补强防渗效果显著, 基本上达到工程除险加固的目的。
三、土石坝的防渗处理土石坝Embankment Dam使用当地材料(土料、石料)采用一定的施工方法(抛填、碾压、水力)填筑的挡水坝。
一)、渗透破坏主要形式:a、管涌: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由骨架孔隙通道中被带走而流失的现象。
无粘性土b、流土:指在向上渗流作用下,表层局部土体被顶起或是粗细颗粒群发生浮动而流失的现象。
前者多发生在表层为黏性土或其他细粒土组成的土层中,后者多发生在不均匀砂土层中。
c、接触流土:指在渗流系数相差悬殊的两种土层交界面上,由于渗流垂直于层面流动,将渗流系数较小土层中的细颗粒带入渗流系数较大的土层中的现象。
d、接触冲刷:指渗流沿着渗流系数不同的两种土层接触面上或是建筑物与地基接触面上流动时,将细颗粒沿接触面带走的现象。
前两种渗流变形主要出现在单一土层中,后两种渗流变形则多出现在多种土层中。
渗流变形可在小范围内发生,也可发展至大范围,导致坝体沉降、坝坡塌陷或形成集中的渗流管道等,危及坝的安全。
二)、土石坝防渗处理1.1、防渗体(指该部位土体比坝壳其他部位更不透水,它的作用是控制坝体内浸润线的位置,并保持渗流稳定。
)土质防渗体(心墙、斜墙):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渗结构。
其塑性指数Plastic Index>8~10;渗透梯度不致产生渗透破坏;下游坝体浸润线和渗透量低于允许值;满足结构和施工要求●沥青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防渗体:沥青混凝土Asphaltic可作心墙Core或面板Deck;钢筋混凝土ReforcedConcrete一般仅用于堆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