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真题答案修订

合集下载

【精】《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精】《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40道)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仍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第一审应当在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应当自行回避,或者由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要求他们回避。

但是,当事人无权要求他们回避。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完整word版刑事诉讼法真题有答案

完整word版刑事诉讼法真题有答案

刑事诉讼法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的价值:(D)A 秩序B公正C效益D民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为了充分有效地执行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可以适用于检察院系统,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也可以适用于法院系统。

B《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也可以成为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C自诉案件也可以经过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诉讼阶段。

D刑法与刑诉法的关系上,应当坚持刑诉法工具主义。

3.关于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正确:(A)A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理念。

B体现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至上的理念。

C体现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

D体现了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

开庭张某在某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张某贪污案,被告人 4.前突发心脏病死亡,该法院应当如何处理此案。

(D)A裁定撤销案件B宣告被告人张某无罪C裁定终止审理D退回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处理5.下列应当由中院管辖的案件有(C)A故意杀人案件B爆炸案件C武装叛乱案件D县法院请求移送的案件6.关于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A在侦查期间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核实证据B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了解案情有关情况C收集到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和检察院D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曾经实施犯罪的,及时告知司法机关。

7.张某,李某共同抢劫被抓获,张某下列哪一陈述属于证人证言(D)我确实参加了抢劫银行A.B李某逼我去抢的C李某策划了整个抢劫,抢的钱他拿走了一半D李某在这次抢劫前还杀了赵某8.关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诉讼程序中的保全措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B)A法院应当采取保全措施B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检察院都可以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C采取保全措施,不受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限制D财产保全的范围不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或与本案相关的财产。

刑诉法试题及答案

刑诉法试题及答案

刑诉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 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C. 公开审判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2. 刑事诉讼中,下列哪项不属于侦查机关的职责?A. 收集证据B. 讯问犯罪嫌疑人C. 决定是否起诉D. 询问证人答案:C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审判机关的职责?A. 审理案件B. 决定是否逮捕C. 决定是否采取强制措施D. 作出判决答案:B4. 在刑事诉讼中,下列哪项不是检察机关的职责?A. 批准逮捕B. 提起公诉C. 决定是否立案侦查D. 执行判决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当事人的权利?A. 委托辩护人B. 提出上诉C. 申请回避D. 决定是否起诉答案:D6. 在刑事诉讼中,下列哪项不是证人的权利?A. 拒绝作证B. 要求保密C. 要求补偿D. 要求保护答案:A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辩护人的权利?A. 会见犯罪嫌疑人B. 阅卷C. 向法庭提出意见D. 决定是否起诉答案:D8. 在刑事诉讼中,下列哪项不是被害人的权利?A. 申请回避B.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C. 要求赔偿D. 决定是否立案答案:D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强制措施?A. 拘留B. 逮捕C. 监视居住D. 罚款答案:D10. 在刑事诉讼中,下列哪项不是侦查措施?A. 搜查B. 扣押C. 冻结财产D. 罚款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 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C. 公开审判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ABCD2. 在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是侦查机关的职责?A. 收集证据B. 讯问犯罪嫌疑人C. 决定是否起诉D. 询问证人答案:AB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是审判机关的职责?A. 审理案件B. 决定是否逮捕C. 决定是否采取强制措施D. 作出判决答案:ACD4. 在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是检察机关的职责?A. 批准逮捕B. 提起公诉C. 决定是否立案侦查D. 执行判决答案:ABC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是当事人的权利?A. 委托辩护人B. 提出上诉C. 申请回避D. 决定是否起诉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

刑诉法试题及答案

刑诉法试题及答案

刑诉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的时间是:A. 侦查机关立案之日起B.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C.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第一次讯问之日起D.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之日起答案:B2. 根据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 公开审理,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C. 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受到两次以上的刑事追究D.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刑事诉讼中,哪些人员可以作为证人?A. 被害人B. 犯罪嫌疑人C. 被告人D. 证人答案:A、D2. 刑事诉讼中,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答案:A、B、C三、判断题1.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

()答案:错误2.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经过二审程序。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保护措施。

答案: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特殊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在讯问时应当有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陪同;在审判时应当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在判决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犯罪的具体情况。

2. 简述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及其特点。

答案:刑事诉讼中证据主要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等。

每种证据都有其特点,如物证和书证具有客观性,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案件的关键证据,鉴定意见具有专业性,勘验、检查笔录则具有现场性。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日,甲因与乙发生争执,持刀将乙刺伤。

事后,甲被警方抓获并被起诉。

在庭审过程中,甲的辩护律师提出甲有精神病史,请求法院对甲进行精神病鉴定。

刑诉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诉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诉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逮捕,必须经过哪个机关批准?A. 公安机关B. 人民检察院C. 人民法院D. 司法行政部门答案:B2. 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讯问犯罪嫌疑人B. 询问证人C. 搜查D. 所有以上答案:D3.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有权在哪个阶段委托辩护人?A. 侦查阶段B. 审查起诉阶段C. 审判阶段D. 任何阶段答案:D4. 根据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C. 审判公开D. 禁止刑讯逼供答案:C5. 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人可以作为证人?A. 只有成年人B. 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 任何知道案件情况的人D. 只有被告人的亲属答案:C6. 根据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法律意见书答案:D7.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在审判阶段可以行使哪些权利?A. 陈述事实B. 提供证据C. 申请回避D. 所有以上答案:D8.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A. 重证据,轻口供B. 重口供,轻证据C. 证据不足,不作有罪判决D. 所有以上答案:D9. 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情况下可以适用简易程序?A. 事实清楚,证据充分B. 被告人自愿认罪C. 可能判处刑罚较轻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根据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是刑事诉讼的阶段?A. 侦查阶段B. 审查起诉阶段C. 审判阶段D. 执行阶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人有权提起刑事诉讼?A. 被害人B. 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C. 被害人的近亲属D. 国家机关答案:ABCD12. 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A. 患有严重疾病B.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C. 可能判处刑罚较轻D. 有正当理由需要取保候审答案:ABCD13. 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视居住?A. 患有严重疾病B. 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C. 可能判处刑罚较轻D. 有正当理由需要监视居住答案:ABCD14. 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拘留?A. 有证据证明其犯有犯罪嫌疑B. 可能逃避侦查、审判C.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D. 可能串供或者威胁证人答案:ABCD15. 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逮捕?A. 有证据证明其犯有犯罪嫌疑B. 可能逃避侦查、审判C.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D. 可能串供或者威胁证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

刑事诉讼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题: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解释其中的含义。

答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公开性原则、适用法律原则、独立性原则、质证原则、主体权利保障原则以及合理限制原则。

以下为各原则的具体解释:1. 合法性原则:刑事诉讼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依法进行,不得任意执行或超越法律的限制。

2. 公正性原则:刑事诉讼应当公正进行,保障诉讼各方的合法权益,并排除干扰公正的因素。

3. 公开性原则:刑事诉讼应当公开进行,确保公众监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司法透明。

4. 适用法律原则:刑事诉讼应当依据适用法律进行,依法认定犯罪事实、依法应用法律规定。

5. 独立性原则:刑事诉讼应当独立于行政、立法机关等其他组织,确保司法活动的独立性和自治性。

6. 质证原则: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陈述必须通过证据予以证明,法院不能仅凭犯罪嫌疑人或辩护人的陈述而定罪。

7. 主体权利保障原则:刑事诉讼活动必须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包括被告人的隐私权、辩护权、申诉权等。

8. 合理限制原则: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不是无限制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滥用或超越法律的限制。

第二题:简述公安机关立案的条件和程序。

答案:公安机关立案的条件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立案条件:公安机关立案的主要条件是发现刑事犯罪事实或者接到报案,经初步核实,确认属实的情况下,符合刑事立案要求。

2. 立案程序:公安机关立案的程序一般包括事实调查、立案决定和登记备案三个阶段。

- 事实调查: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进行初步核实和事实调查,包括对报案人、犯罪嫌疑人以及现场等方面的调查,以获取相关证据和信息。

- 立案决定:事实调查完毕后,公安机关会根据调查结果及刑事立案条件,决定是否立案。

如果发现刑事犯罪事实明确,符合立案条件,将做出立案决定。

- 登记备案:立案决定作出后,公安机关会将立案决定书进行登记备案,同时通知相关当事人,并对案件进行归档管理。

刑诉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诉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诉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a. 无罪推定原则b. 辩护权c. 审判公开原则d. 调查权答案:d. 调查权2. 刑事诉讼中,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检察机关对起诉案件的处理方式?a. 不起诉b. 经济调解c. 提起公诉d. 向公安机关退回补充侦查答案:b. 经济调解3. 以下哪种情况不能被认定为刑事诉讼中的违法证据?a. 违法取证b. 强迫供述c. 间谍活动取证d. 非法窃听答案:c. 间谍活动取证4.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普通程序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c. 5个5. 下列哪项不属于被告人的辩护权利?a. 沉默权b. 谢绝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c. 人身自由权d. 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答案:c. 人身自由权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两者权力分立,互不干涉。

答案:错误2.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也可以自己为辩护人。

答案:正确3. 刑事诉讼中的审判公开原则是指,除非审判法律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刑事审判都应当公开进行。

答案:正确4. 刑事诉讼中,对于已经判决的案件,检察机关可以随时提出再审申请。

答案:错误5. 刑事诉讼中,对于严重刑事案件,法院可以决定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暂时不予羁押。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

答案: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有诉讼权利和义务的人。

主要包括公诉机关、被告人和他的辩护人、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被害人和诉讼代理人等各方。

他们在刑事诉讼中可以行使各自的权利,例如公诉机关可以提起公诉,被告人可以行使辩护权利等。

2.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被害人是否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为什么?答案: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

刑事诉讼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事诉讼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事诉讼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法定原则B. 公正原则C. 公开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2.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特征?A. 客观性B. 相关性C. 合法性D. 以上都是答案:D3. 根据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刑事诉讼的主体?A. 公诉人B. 被告人C. 证人D. 律师答案:C4. 刑事诉讼中,以下哪项不是审判程序的基本原则?A. 审判公开原则B. 审判独立原则C. 审判集中原则D. 审判秘密原则答案:D5. 刑事诉讼中,关于证人的义务,以下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A. 证人有义务出庭作证B. 证人有义务如实陈述C. 证人可以拒绝作证D. 证人有义务保护证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刑事诉讼中,哪些人员有权提出上诉?A. 被告人B. 法定代理人C. 辩护人D. 公诉人答案:A、B2. 刑事诉讼中,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再审?A.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B.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C.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D. 审判程序严重违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对)2. 刑事诉讼中,证人的证言可以作为唯一的定罪依据。

(错)3.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拒绝回答提问。

(错)4. 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应当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对)5.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在审判过程中自行辩护。

(对)四、简答题1. 简述刑事诉讼中公诉人的主要职能。

答:公诉人的主要职能包括代表国家提起公诉,指控犯罪,提出证据,参与法庭调查和辩论,以及对法庭的判决提出上诉等。

2.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有哪些?答: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知情权、辩护权、申请回避权、申请再审权、上诉权等。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市发生一起抢劫案,被告人李某被控抢劫罪。

在审判过程中,李某提出其在公安机关的审讯过程中遭受了刑讯逼供,请求排除非法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22.C。

新《刑事诉讼法》第218条。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只对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享有请求抗诉权,而对未生效的第一审裁定则不享有这项权利。

23.A(原答案为D)。

新《刑事诉讼法》第20条。

最新修订时删去了原第(3)项“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24.D。

新《刑事诉讼法》第30条,《刑诉解释》第28、29条。

一方当事人罗某的回避申请没有被驳回而是得到法院的同意,不存在复议问题。

另一方当事人郭某没有提出回避申请,也不存在复议的问题,ABC均错误。

25.D。

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属于实物证据,AB项属于实物证据。

C项中,张某关于实施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属于直接证据。

D项中,判别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真伪的鉴定结论并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属于间接证据。

注: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48条,“鉴定结论”应修正为“鉴定意见”。

31.D。

新《刑事诉讼法》第176、204条。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

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AB项错误。

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C项错误,D项正确。

37.A。

新《刑事诉讼法》第225条第2款规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也即发回重审以一次为准。

38.C(原答案为B)。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11条,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46条第2款,人民法院可以“决定”而非“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根据该题给出的条件,该案再审结果可能改判宣告无罪,选项C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64.AD。

新《刑事诉讼法》第11、34、267条。

B项错在后半句,C项错在“任何机关”。

67.ACD。

《六机关规定》第26条。

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并不要求是主要犯罪事实。

71.BC。

新《刑事诉讼法》第215条,《刑诉解释》第229条,《高检规则》第314条,《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1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可以由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

但是,一经确定为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转换为简易程序,D 项错误。

转为普通程序重新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将全案卷宗和证据材料退回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上述材料后5日内按照普通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法定要求,向人民法院移送有关材料,A项错误。

72.BD。

新《刑事诉讼法》第204、206条,《刑诉解释》第199~201条。

2010年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22.B(原答案为A)。

新《刑事诉讼法》第31、33、45、186条。

新《刑事诉讼法》将公诉案件委托辩护人的时间提前至侦查阶段。

26.B。

新《刑事诉讼法》第96条,《刑诉解释》第80、81条。

30.B。

新《刑事诉讼法》第274条。

新法不再区分年龄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看审判时年龄。

31.A。

根据《刑诉解释》第194条,某法院在审理张某自诉伤害案中,发现被告人还实施过抢劫,应移送对此有立案管辖权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伤害案应当继续审理,A项正确,BC项错误。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98条、《高检规则》第351条、《刑诉解释》第178条,变更、追加起诉,必须以已有的公诉为前提,本题中之前并不存在公诉,不属于公诉变更、追加问题,也不存在其他延期审理的理由,故D选项错误。

34.A。

《刑诉解释》第109条,新《刑事诉讼法》第202条。

38.D。

新《刑事诉讼法》第243条。

二、多项选择题67.ABC。

新《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3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9~11条。

68.CD。

新《刑事诉讼法》第69、75条,《六机关规定》第23条。

从法律和解释规定看,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离开居住的市、县,需要公安机关批准,A项错误。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等,CD项正确。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是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对取保侯审的只有特定情况下才不得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信,B项错误。

70.AC。

新《刑事诉讼法》第14、171~173条。

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机制,即在对刑事犯罪实行国家追诉的同时,兼采被害人追诉主义。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只有部分刑事案件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但公诉为主并不表明公诉机关可主动干预自诉,A项正确,B 项错误。

在起诉原则上,我国采用以起诉法定主义为主,兼采起诉便宜主义,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C项正确。

当然,检察官仍然有一定的不起诉裁量权,不是凡构成犯罪的都必须起诉,D项错误。

71.ABC。

新《刑事诉讼法》第158条,《刑诉解释》第117条。

对于某被告人被抓获后始终一言不发,也没有任何有关姓名、年龄、住址、单位等方面的信息或线索的,但如果符合新《刑事诉讼法》第158条第2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新《刑事诉讼法》第158条第2款是这样规定的: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

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D项绝对不予受理的做法错误。

74.ABD(原答案为AB)。

《刑诉解释》第197、203条。

C项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被害人提起自诉的案件,不能调解。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01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D项正确。

76.BD。

新《刑事诉讼法》第99、100条,《刑诉解释》第90、93、95、100条。

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A项错误。

本案中的被告人马某16岁,系未成年人,应当将附带民事起诉状副本送达马某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将口头起诉的内容通知马某的法定代理人,而不是马某,C项错误。

77.AB。

新《刑事诉讼法》第226条,《刑诉解释》第257条。

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即可以加重被上诉人的刑罚。

朱某自诉陈某犯诽谤罪,法院审理后,陈某反诉朱某侮辱罪。

法院审查认为,符合反诉条件,合并审理此案。

因此,朱某和陈某互为自诉人,并且,两人不服均提出上诉,都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即既可以因量刑过轻加重一人的刑罚,也可以加重两人的刑罚。

78.ABCD。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8、10、11条,新《刑事诉讼法》第269、270条。

三、不定项选择题95.AC。

新《刑事诉讼法》第235、250条,《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刑诉解释》第341、345条。

签发死刑立即执行命令的不是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应当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项错误。

王某由一审法院执行,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但不能交由监狱执行,D项错误。

96.ABC。

新《刑事诉讼法》第253、258、259条。

97.B。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261条,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A项错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第6条,被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同时又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责任的被执行人,应当先履行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判处财产刑之前被执行人所负正当债务,应当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先行予以偿还。

据此,应先履行对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B 项正确。

在案发前所负的“正当”债务,经债权人请求先行予以偿还,而非“所有”债务,D项错误。

第8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异议确有理由的,才裁定中止执行。

据此C项错误。

试卷四三、参考答案(要点):1.判断。

不能认定张某收受贿赂。

2.依据。

新《刑事诉讼法》第53、195条、《刑诉解释》第52、176条规定的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证明理论关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阐述,具体是指:(1)据以定罪的每个证据都已查证属实;(2)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3)犯罪事实各部分有相应证据证明;(4)全案证据排除了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唯一;(5)结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的事实已经排除合理怀疑。

3.分析。

——从犯罪行为是否存在角度看,在证明张某收受两笔款项问题上,均为“一对一”证据,既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他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他收受了贿赂。

——从本案涉案人员情况看,石某、杨某均为本案利害关系人,有可能为了推脱罪责陷害张某。

现有证据不足以排除这种可能性。

4.处理。

本案证据在证明张某收受这两笔钱这一关键问题上没有排除其他可能性,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009年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21.D。

新《刑事诉讼法》第290条,《刑诉解释》第20条。

23.D。

新《刑事诉讼法》第32、106条,《刑诉解释》第33条。

注意不同部门法中对于“近亲属”这一概念的不同定义范围。

26.C。

新《刑事诉讼法》第108条。

27.B。

新《刑事诉讼法》第126、128、130、136条。

28.AC(原答案为A)。

《刑诉解释》第90、96条。

新《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这与《刑诉解释》第96条规定不同。

32.C。

新《刑事诉讼法》第233、241、248条。

33.B。

新《刑事诉讼法》第206条,《刑诉解释》第187条第1款、第197条、第206条第1款。

二、多项选择题66.ABCD。

新《刑事诉讼法》第109、110、146、176条。

67.ABC。

新《刑事诉讼法》第106、107条。

选项D限定的情形是“陈述案情”。

对于法定代理人而言,被代理人有什么权利,法定代理人就自动取得什么权利,故选项D前段表述正确。

对于诉讼代理人而言,其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

在具体案件中,诉讼代理人能否代替被代理人陈述案情应视在具体案件中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而定,选项D后段表述太过绝对。

68.AC。

新《刑事诉讼法》第139、142、143条,《六机关规定》第19条。

69.AD。

新《刑事诉讼法》第28、31、60、106条,《高检规则》第160条。

能够充当证人的人并不一定是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的,能够充当鉴定人的人必须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