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规律
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
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
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潮汐表编辑潮汐预报表的简称。
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
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
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潮汐预报表外文名Tidal prediction table作用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服务行业航运,军事,生产...最早文献《海涛志》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目录1简介2文献来源3港差比数4潮汐信息5简便算法6潮汐时间1简介编辑cháo xī biǎo潮汐表tide tables潮汐表又称潮汐长期预测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潮汐。
2文献来源编辑英国开尔文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月相推算高潮时刻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报方法的最早的文献,大约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
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推算工作中。
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通常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刻的潮高计算等内容。
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
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
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二(农历日一1或16)乘以0.8+10:32干潮时间二满潮时间加或减6:12潮汐表编辑nn迢潮汐预报表的简称。
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
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
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潮汐预报表外文名Tidal predicti on table作用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服务行业航运,军事,生产…最早文献《海涛志》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国目录1简介2文献来源3港差比数4潮汐信息5简便算法6潮汐时间' 1简介编辑毎■盘+工土及FIch a o x i bi ao潮汐表tide tables潮汐表又称潮汐长期预测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潮汐。
2文献来源编辑英国开尔文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月相推算高潮时刻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报方法的最早的文献,大约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
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推算工作中。
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通常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刻的潮高计算等内容。
日月潮汐运动规律解析

日月潮汐运动规律解析潮汐是指海洋、湖泊和河口处在规律时间内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而日月潮汐是指由日地月三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潮汐现象。
在地球上,太阳和月亮对潮汐具有主导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日月潮汐的运动规律,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在地球上,潮汐现象受到引力的影响。
太阳和月亮对地球产生引力,这种引力作用会导致地球的表面产生涨落。
太阳地引潮力是由于太阳对地球表面不同点的引力差形成的,而月球地引潮力则是由于月亮对地球表面不同点的引力差形成的。
这些引力差会导致海洋中的水相对于地球表面产生偏移,形成潮汐现象。
日月潮汐运动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1. 潮汐周期:日月潮汐周期是指两次高潮(或低潮)之间的时间间隔。
从观测结果可知,日潮周期为24小时,月潮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
由于两次潮汐周期不完全一致,导致日月潮汐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
2. 潮汐高度:潮汐高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月球和太阳的位置等。
潮汐高度在日月潮汐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日潮波浪相对较小,而月潮波浪相对较大。
这是因为月球比太阳更靠近地球,它的引力作用更强烈,所以月潮产生的潮汐高度相对较大。
3. 潮汐类型:根据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关系,日月潮汐可分为大潮、中潮和小潮。
大潮是指月亮和太阳处于地球同一直线上时的潮汐,此时潮汐幅度最大。
中潮是指月亮和太阳与地球相互垂直时的潮汐,此时潮汐幅度较小。
小潮则是指月亮和太阳夹角最大的潮汐,此时潮汐幅度最小。
这种日月潮汐的周期性变化反映了月球和太阳在地球周围的运动。
4. 潮汐转向:日月潮汐会周期性地发生转向。
在每个潮汐周期内,潮汐的涨落方向会发生两次转变。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表面相对于月球和太阳出现的向东延迟,导致潮汐转向两次。
潮汐转向的规律性变化显示了日月潮汐的复杂性。
对地球的影响:日月潮汐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上升和下降会带来养分和氧气的重新分布,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起到关键作用。
潮汐表解读

潮汐表是用来表示潮汐时间的表格,通常以日期和时间为坐标轴,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日期。
在潮汐表中,通常会列出每个小时的潮汐数据,包括潮高和潮差等。
要解读潮汐表,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1.潮汐表的坐标轴:潮汐表的横坐标是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纵坐标是日期,以天数为单位。
2.潮汐数据:潮汐表中每个小时对应有具体的潮汐数据,包括潮高和潮差等。
潮高是指潮水的最高点,单位通常是米;潮差是指相邻两个小时潮高的差值,反映了潮汐的波动范围。
3.潮汐规律:潮汐表中的数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在每天的特定时间内,潮汐数据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这些周期性的变化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有关。
4.潮汐影响:潮汐现象对海洋生物、海洋运输、海洋能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了解潮汐表,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潮汐的规律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
总之,解读潮汐表需要了解其坐标轴、潮汐数据、潮汐规律和潮汐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仔细阅读潮汐表,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潮汐现象的规律和影响。
根据海洋潮汐变化规律总结

根据海洋潮汐变化规律总结
潮汐是地球引力作用下海洋水位周期性升降的现象,它受到太
阳和月球的引力影响。
根据观测和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海洋
潮汐变化规律:
1. 月亮是主要的潮汐形成因素: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是潮汐
形成的主要因素。
由于月球的引力不断地拉扯海水,导致海水产生
周期性的升降。
2. 潮汐现象受太阳影响:尽管月亮是主要的潮汐形成因素,但
太阳的引力也对潮汐产生影响。
太阳和月球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引
力叠加会导致更高的潮汐,被称为春潮;而太阳和月球呈直角时,
两者的引力相互抵消,导致较低的潮汐,被称为逆潮。
3. 潮汐受地理条件影响:不同地理条件下的海洋潮汐有所差异。
地形、海底地貌以及海湾、海峡等地理特征会对潮汐的高度和周期
产生影响。
4. 潮汐规律的周期性:潮汐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通常情况下,一天内会发生两次和两次低潮,每次潮水周期约为12小时25分钟。
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使得潮汐成为可预测的现象。
总的来说,海洋潮汐的变化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同时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
通过研究和观测,我们能够总结出潮汐变化的规律,对于海洋环境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潮 汐 的 形 成

海面因为受到引潮力影响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叫做潮汐。
所谓引潮力,也就是潮汐的原动力,主要因为天体对地球上不同地点的引力差异而产生;其中以月球为最大,遥远的太阳次之(平均为月球的46%),其他天体则非常微弱。
原则上,一天升降两次;但也有一天只升降一次的地方。
海面上某点的水位上升到极致的状态,称为高潮;下降到极致的状态,称为低潮。
自低潮到高潮的变化,称为涨潮。
相反地,由高潮到低潮的变化,称为落潮。
以月球为例,地表正对和正背向月球的两处都是引潮力最大的地方,因此造成高潮现象。
由于地球不断自转的原故,通常由高潮到下一个高潮,约隔12小时25分钟,而到再下一个高潮,则约隔24小时50分钟。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同时,月球也以同方向绕地球运行,每天在绕地轨道上前进的角度是360°/29.5天,所以地球上同一点要多花24/29.5小时(即50分钟)才能再度正对月球。
此外,每当日、月、地球三者连成一线(即朔和望)过后的一、两天,海面所受引力为日、月的总和,因而出现最高的高潮和最低的低潮,s潮差最大,这就是大潮。
而每当日、月、地球三者成直角关系(即上弦和下弦)过后的一、两天,日、月的引力互相抵消,便出现最低的高潮和最高的低潮,潮差最小,形成了小潮。
因此,一个月中会发生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这里发生的迟缓一、两天的原因,一般认为与海水相互之间及海水和海底间发生的摩擦力有关。
另一方面,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除海洋外,也会使固体的地壳及气体的大气引起周期性变化,分别称为地球潮汐和大气潮汐。
(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网)。
潮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农历初一、十五涨大潮。
此时,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
到了初八、二十三,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两者合力最小,这时出现两次最低的高潮和最高的低潮,称为“半日潮”,通常,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现这种潮。
涨潮退潮时间表

涨潮退潮时间表潮汐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
潮汐现象在海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每天都会有两次涨潮和退潮。
潮汐的变化对于海洋生物和沿海地区的人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涨潮和退潮的时间表对于海洋活动和生活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天的24小时中,潮汐的变化是非常规律的。
一般来说,每天都会有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
潮汐的时间表会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季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预测和计算。
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涨潮退潮时间表:早上6点,第一次涨潮。
早上10点,第一次退潮。
下午2点,第二次涨潮。
下午6点,第二次退潮。
这是一个典型的潮汐时间表,当然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季节中会有所不同。
在一些地方,潮汐的幅度会比较大,涨潮和退潮的时间也会有所延迟或提前。
因此,对于进行海洋活动或者是沿海地区的生活来说,及时了解当天的潮汐时间表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潮汐时间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进行海洋活动的人们来说,了解潮汐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活动。
比如,对于喜欢冲浪的人来说,选择在涨潮时段进行冲浪会更加刺激和安全。
而对于进行捕鱼或者是潮间带观察的人来说,也需要根据潮汐时间表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活动。
其次,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来说,了解潮汐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安排生活。
比如,一些渔民需要根据潮汐时间来选择出海的时间,而一些沿海居民也需要根据潮汐时间来安排垂钓或者是海滩散步的时间。
因此,潮汐时间表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对于一些海洋生物来说,潮汐时间表也会对它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一些海洋生物的繁殖和觅食活动会受到潮汐的影响,它们会根据潮汐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活动。
因此,了解潮汐时间表也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研究和保护海洋生物。
总的来说,潮汐时间表对于海洋活动和沿海地区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及时了解当天的潮汐时间表可以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活动,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安排生活。
潮汐规律的掌握

潮汐规律的掌握由于太阳与月亮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海域,均为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一次的潮汐现象。
大连地区的潮汐变化比较明显,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到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为“大活汛期”。
农历的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到二十六)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期”。
每日的潮汐时间变化均后延45分钟左右,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成不变规律。
对于海钓钓友来讲,要掌握这一规律并非难事,只要摸清当地其中一天低潮或高潮的准确时间,然后后延45分钟左右,就会准确掌握第二天和数天后的低潮和高潮的时间。
对于海钓来讲,潮汐规律的变化与海鱼吃钩是否紧密相关,这是毫无疑义的。
因为潮汐的海流流速大小,决定了海水中的营养盐(溶氧量)的多少及浮游生物的多少。
而海水中溶氧量的大小及浮游生物的多少又决定了海鱼觅食的生理机能规律,这是辩证的统一关系。
所以,要使海钓活动有所收获,必须要准确地掌握潮汐变化与海钓的相关规律。
高潮时和低潮时的大概计算法:高潮时=(日差)0.8×(阴历日子)7-16(上半月-下半月-1.16)十高潮间隙,低潮时=高潮时-6时12分,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如下:高潮时=0.8×(5-1)十10∶50′=3∶12′+10∶50′∶14∶02′(即为第二个高潮)14∶02′-12∶24′=1∶38′(即为第一个高潮)低潮时=14∶02′-6∶12′=7∶50′(即为第一个低潮)以上这样的算法固然准确,但很繁琐,很难开口就说出来,我们经过多年的海上实践,验证,摸索出一种很有规律的简易计算法。
其方法是阴历日子(上半月-3,下半月-18)×0.8,即为当日的高潮潮时。
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如下:高潮时=(5-33)×0.8=1∶36′(即第一个高潮)。
低潮时=1∶36′+6∶12′=7∶48′(则是第一个低潮)。
如计算威海阴历廿五的潮时:高潮时=(25-18)×0.8=5∶36′(则是第一个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汐规律潮汐即海水的涨落现象。
白天海水的涨落称潮,夜间海水的涨落称汐。
海钓不同于淡水钓,除了温度、气压、风向等影响外,与潮汐的关系十密切。
按海洋每天潮汐由小潮转向大潮,由大潮再转向小潮的反复循环规律,以农历为预测,一个月有二次由小潮到大潮循环期。
沿海的渔民把每次的潮汐周期按每天列为从小半眼至十二眼(有时十三眼),由一眼水至七眼水是潮落潮涨每天递增过程,由八眼水至半眼水是潮落潮涨每天递减过程。
每次潮汐周期末,即十二眼水当天,出现新的潮汐流(新潮水),而旧潮汐(老潮水)还有3-4天才完全退去,这样就形成了天的每天二次海潮汐的景象,小半眼水至二眼水就是每天二次潮水。
小半眼水:潮涨潮落较小,今天起4天内,每天都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时,海水平面还在较高潮位中。
半眼水:潮涨潮落较小,今天起3天内,每天都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时,海水平面还在较高潮位中。
一眼水:潮涨潮落较小,今天起2天内,每天都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时,海水平面还在较高潮位中。
二眼水:潮水开始每天增大。
潮涨潮落较小,今天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海潮开始退得较低。
三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
潮涨潮落开始大,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4-6米;退潮低水位海潮开始退得较快较低。
四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5-6.5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开始退得很快很低。
五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6-7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
六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7-8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
七眼水:潮水今天达到最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8-9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
八眼水:潮水今天从最大潮开始缓慢减少,但不明显,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一点点。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8-9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
九眼水:潮水今天起从高潮位每天逐步递减中,当天潮水高潮水位比前一日减得明显,但还是在高潮位中,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约o.5米。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7-8米。
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较快较低。
十眼水:潮水今天从高潮位逐步递减中,当天潮水高潮水位比前一日减得明显,但还是在较高潮位中,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约o.5米。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6-7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
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较快较低。
十一眼水:潮水今天从前一天高潮水位快速递减中,当天潮水高潮水位比前一日减得很明显,属中低潮位,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约o.5米。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没有五眼水至九眼水低,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5-6米。
十二眼水:潮水今天从前一天潮水位递减中,减得已不明显,并趋向平缓,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约o.5米。
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水还在较高中,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4-5米。
注:十二眼水后一天,潮汐转向小半眼水或半眼水。
十三眼水:只出现在一年中的个别月份,潮水和小半眼水相当。
在北部湾北部沿海,每十四天(一流水即一个水期)只有二至五天是两次潮(半日潮)渔民称两次潮为子老水,其余为一次潮(全日潮),每个水期(一流水)都要经过从两次潮转一次潮,聪明勤劳的北部湾渔民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根据其规律,总结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潮汐标示及计算方法,为子孙后代(特别是渔民后代)做出了伟大贡献。
水期(潮汐周期)是以眼子即天(24小时)计算,口诀如下:正、七月初七、廿一; 二、八月初五、十九; 三、九月初一、十五、廿九; 四、十月十三、廿七; 五、十一月十一、廿五; 六、十二月初九、廿三;表中正、七月初七是初始潮即一眼子、廿一也是一眼子.......六、十二月初九、廿三是一眼子。
口诀表中可以找到一些规律,正月与七月刚好相隔半年,二月与八月六月与十二月也是相隔半年,只要记住上半年初始潮日期就能轻易记住下半年初始期日期,反之亦行;初七与廿一,初五与十九......初九与廿三,刚好是一个水期14天即14天后又是下流水(下一个水期)的初始潮,如三、九月初一、十五、廿九。
地球月亮的变化及地球引力涨潮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
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退潮时,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滩。
涨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两次。
海水的涨落发生在白天叫潮,发生在夜间叫汐,所以也叫潮汐。
我国古书上说“大海之水,朝生为潮,夕生为汐”。
在涨潮和落潮之间有一段时间水位处于不涨不落的状态,叫做平潮。
再说潮汐。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因白天为朝,夜晚为夕,所以把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这种现象曾使古人很纳闷,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后来细心的人们发现,潮汐每天都要推迟一会儿,而这一时间和月亮每天迟到的时间是一样的,因此想到潮汐和月球有着必然的联系。
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已提到潮汐与月球的关系,东汉时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论衡》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
但是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涨潮的形成条件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要强大得多,但太阳的引潮力却不到月球的1/2。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或称起潮力)虽然起因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但却又不是太阳和月球的绝对引力,而是被吸引物体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
引潮力和引潮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该天体到地球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
因为太阳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2710X104倍,而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月地间平均距离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从力学上证明潮汐确实主要由月球引起。
打个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时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阳的贡献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阳的引潮力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
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时是斥力,相互牵制抵消。
在新月或满月时,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产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时,月球的引力作用对抗太阳的引力作用,产主低潮。
其周期约半月。
从一年看来,也同样有高低潮两次。
春分和秋分时,如果地球、月球和太阳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这时引潮力比其他各月都大,造成一年中春、秋两次高潮。
此外,潮汐与月球和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也有关系。
月球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大约每27.55天靠近地球和远离地球一次,近地潮要比远地潮大39%,当近地潮与高潮重合时,潮差特别大,若远地潮与低潮重合时,潮差就特别小。
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也是椭圆,在近日点太阳引力大,潮汐强,远日点,引力小,潮汐弱。
从一天看来,因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潮汐波由东向西,沿周日运动的方向传播,一次潮汐涨落经历的时间是半个太阴日,即12小时25分,也就是所谓的半日潮,生活在海边上的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有规律地升落两次。
白居易“旱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的佳句便打此而来。
实际的潮汐还会受地理环境、海岸位置、洋流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以钱塘江潮为例,我们知道,钱塘江口的杭州湾呈喇叭口状,越往里越窄,加之涨潮时带进的泥沙淤积在江底形成沙坎,从而造成潮势汹涌澎湃。
月球的引潮力不仅会在地球上产生海潮,还会引起大气潮。
但是大气潮远没有海潮这样惊天动地,气势磅礴。
又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所以是很难察觉的。
除此之外,引潮力还会使地球的本体,包括地表(大陆和洋底以下各部分)产生潮汐,这种潮汐称为固体潮,固体潮引起地表的起伏很小,只有用精密的仪器才能测出来,这可能对地球的引力场有细微影响。
地球内部有一部分是液态的,因此那里也会产生潮汐,有人认为地球内部的潮汐是诱发地震的原因之一。
作用总是相对的,有作用力便有反作用力。
月球对地球有引潮力,反过来,地球对月球同样也有引潮力。
按理说,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80多倍,地球对月球的引潮力应是月球对地球引潮力的20多倍,然而,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所以地球的引潮力无法在月面上“兴风作浪”,但对月球的自转起了制动作用,使月球变成一颗同步自转的卫星,所以月球总以一面对着我们。
而月球也通过与此相同的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变慢,使每日时间变长,同时地月之间的距离变大。
潮汐这一大自然奇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对航海、渔业、盐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潮汐还可以用来发电。
潮汐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相似.即把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的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有人计算过,世界海洋潮汐能蕴藏量大约为27亿千瓦,如全部转化成电能,每年发电量大约为1.2万亿度。
潮汐能不仅无污染,而且和海浪能、风能、太阳能这些再生能源相比还有其优势,潮汐能可以不间断地发电,而海浪能、风能、太阳能在较大程度上受气候的影响。
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潮汐的巨大能量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研究的课题。
有媒体报道,2003年第一座商用水下潮汐能发电站在挪威并网发电,预计5年内将有10万人用上这种新能源。
所以说,潮水一般一天之内都有两次的。
一日之内,地球上除南北两极及个别地区外,各处的潮汐均有两次涨落,每次周期12小时25分,一日两次,共24小时50分,所以潮汐涨落的时间每天都要推后50分钟。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涨落,才使得海水能够在某处涨潮时,其他地方的不涨的水给予暂时的补充,从而形成潮流,有利于海水环境的交换。
涨潮的时候并不是多出来水而是因为近海海域的海水在引力月球作用下向陆地一波波的运动形成潮汐使得你在陆地上看潮就好像海水涨起来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