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液化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合集下载

乙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安全技术说明书)
主要有害物成份
分子式
分子量
含量(%)
CAS No.
1
乙烷
C2H4
28.06
74-85-1
3.危险性概述
Hazards Summarizing
危险性类别
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5.消防措施
Fire-fighting Measures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10.稳定性和反应性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稳定性
稳定
避免接触条件
无资料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氯化铝、金属氧化物、卤素等。
聚合危害
聚合
燃烧(分解)产物
11.毒理学资料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
急性毒性
LD50
无资料
LC50
无资料
亚急性慢性毒性
无资料
刺激性
0.61
闪点(℃)
<-104
饱和蒸汽压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0.98
燃烧热(kJ/mol)
1323.8

表- 液态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危险属性

表- 液态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危险属性

表- 液态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危险属

液态天然气(LNG)是一种常见的液化石油气。

它是由天然气
经过冷却和压缩而成,以便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占据较小的体积。

液态天然气在低温条件下存在,因此具有较高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危
险属性。

液态天然气的化学式为C3H8,相对分子质量为44.097 g/mol。

它的液态密度为0.571 g/cm³,沸点为-42.1 °C,熔点为-187.7 °C,
闪点为-188.0 °C。

液态天然气具有自燃温度为460 °C,爆炸限度在2.1%到9.5%之间。

它不溶于水,也是非导电的。

主要成分为甲烷,含量大于等于90%。

液态天然气是高度易燃气体,因此具有危险性。

其物质容易燃烧,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且在高温下具有自燃性。

爆炸时会生成有毒气体。

在处理液态天然气的火灾时,适合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和水雾等灭火剂。

液态天然气的危险品运输编号为
UN1978,危险品分类编号为2.1,包装标志为3。

在液态天然气的应急处置中,需要避免火源。

如发生泄漏,需要立即采取适当的减压和通风处理,并迅速撤离人员到安全区域,以防止扩散。

以上是液态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危险属性的基本信息。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7
少・ 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C)???
-74
爆炸上限(V%)
33?
引燃温度(C)?
426〜537?
爆炸下限(V%)?
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泄漏处理:切 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合理通风,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 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抽排(室内)或强力通
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沸点(C)?
120〜200
?饱和蒸气压(kPa)
?1380/37.8C?
?溶解性
/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 ■■-1'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作用。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 重时有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 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匚L'1'-1..:
表一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 识
中文名:石油气[液化的];液化石油气
危险货物编号:21053
英文名:Liquefied?petroleum?ges
?UN编号:?1075
分子式:/?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最新文档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最新文档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关于颁发《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通知专业安全类别法规级别部门颁布时间 1987年12月关于颁发《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通知发布日期:19871231 执行日期:19871231发布单位:化学工业部文号:(87)化生字第1174号《规程》定于1988年5月1日正式执行。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以下简称罐车)第一条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加强对液化气体铁路罐车)设计、制造、使用、检修、运输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帛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设计压力为0.8-2.2MPa(8-22kgf/cm?2?),设计温度为50℃,容积大于30m?2?的液化气体铁路罐车。

适用的液化气体(以下简称为介质)包括:液氨、液氯、液态二氧化硫、丙烯、丙烷、丁烯、丁烷、丁二烯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运输其它介质,需经化学工业部和铁道部、劳动人事部批准后,方可运行。

第三条罐车的设计、制造、使用、检修和运输,除应满足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劳动人事部和铁道部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设计第四条承担罐车设计的单位,须经化学工业部批准并报劳动人事部备案,取得最设计权后,方可设计。

第五条罐车的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便于制造、使用维护检修。

符合铁路运输规定。

产品设计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第六条罐车罐体的设计压力,原则上按介质在50℃时饱和蒸气压(表压)的1.1倍选取。

第七条材料选择制造体受压元件的板材、管材、。

棒材和锻件,除应符合《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以下简称《容器设计规定》)第二章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制造体的钢板应符合JB1150《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波探伤》的Ⅱ级规定。

当采用屈服点规定值等于或大于400MPa(40kgf/cm2)的压力容器用钢板时,除满足上述要求外,钢板供货状态及有关设计选用、制造、试验、检验等均应严格符合南行有关标准规定。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石油气[液化的];液化石油气危险货物编号:21053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esUN编号: 1075分子式:/ 分子量:/CAS号:68476-5-7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熔点(℃)/ 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沸点(℃)120~200饱和蒸气压(kPa) 1380/37.8℃溶解性/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

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严重时有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

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急救方法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74爆炸上限(v%)33引燃温度(℃)426~537 爆炸下限(v%)5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与皮肤接触会造成严重灼伤。

建规火险分级甲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仓温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罐储应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泄漏处理:切断火源。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乙烯危险物性质表

乙烯危险物性质表
4083。40/0℃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乙醚、丙酮、苯。
毒及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1。急性毒性LC50:95ppm(小鼠吸入,2h)
2.刺激性暂无资料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1.5g/m3,1a,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有差别。
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发生冻伤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30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安全与危险标识
安全标识:S9 S16 S33 S46
危险标识:R12 R67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氯化铅、金属氯化物、卤素等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表- 液态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液态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液态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态石油气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化学式为C3H8,分子量为44.1。

其密度为0.553 g/cm3(20°C),熔点为-187.6°C,沸点为-42.1°C。

液态石油气具有高度易燃、易爆炸的危险特性。

由于液态石油气具有较低的闪点(-104°C),只需极小的能量
就能引发燃烧。

其爆炸上限为9.5%(体积浓度),爆炸下限为1.8%(体积浓度)。

在燃烧过程中,液态石油气能产生2220 kJ/mol的
燃烧热,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燃烧产物。

因此,在涉及液态石油气的操作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避免火源的接触以及过高的温度和压力。

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热源和火源。

同时,在运输、储存和使用液态石油气时,需
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以上是液态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介绍,希望能
对您有所帮助。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中文名:石油气[液化的];液化石油气危险货物编号:21053标识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es UN 编号:1075分子式:/ 分子量:/ CAS 号:68476-5-7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理化性质熔点相对密度( 水=1)相对密度( 空气=1)//(℃)沸点(℃)120~200 饱和蒸气压(kPa)1380/37.8℃溶解性// 侵入途径吸入。

毒毒性/。

性本品有麻醉作用。

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及健健康危害脉缓等症状,严重时有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

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康等。

危害急救方法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74 爆炸上限(v%)33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氟、危险特性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与皮肤接触会造成严重灼伤。

烧燃建规火险分级甲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爆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炸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

仓温不宜危超过℃。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气、压缩空气、30 险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性施应采用防爆型;罐储运条件与泄漏处理储应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泄漏处理:切断火源。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表- 液化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中文名:乙烯[液化的];液化乙烯 危险货物编号:21017

英文名ethylene,refrigerated liquid UN编号:1038
分子式:C2H4 分子量:28.06 CAS号:74-85-1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化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
熔点(℃) -169.4 相对密度(水=1) 0.61 相对密度(空气=1)
0.9
8
沸点(℃) -103.9 饱和蒸气压(kPa) 4083.4/0℃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
LC50:95000ppm(小鼠吸入)

健康危害 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136 爆炸上限(v%) 36.0
引燃温度(℃) 425 爆炸下限(v%) 2.7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
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搬运时应
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
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
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
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
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
氧化碳、干粉。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