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美丽的公鸡》的教案范文

《美丽的公鸡》的教案范文

《美丽的公鸡》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美丽的公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增强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美丽的公鸡》是一篇描绘一只公鸡在田野上自由自在地行走、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文章。

文章通过公鸡的视角,展现了田野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阅读理解。

难点: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公鸡的了解和印象。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4.3 讲解生字词解释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正确书写和阅读。

4.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5 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生字词,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5.2 阅读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5.3 观察自然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观察自然,记录下他们看到的美丽景色。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6.2 生字词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和阅读情况。

6.3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6.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抄写生字词和阅读思考题。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评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思考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7.2 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公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事物的美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对公鸡特点的描述和美丽之处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学生对审美观念的培养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角色扮演所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公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公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公鸡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正确书写,并进行实物展示或图片匹配练习。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逐段理解,讨论公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或角色扮演,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展示自己对公鸡的绘画或写作作品,分享对公鸡的理解和感受。

5.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并进行造句练习。

(2)回家后观察一只公鸡,描述其特点和美丽之处,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检查,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拼写、意义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公鸡》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公鸡》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公鸡》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2.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美丽的公鸡图片五、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公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公鸡的外貌特点。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并组内讨论生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则。

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a.课文中的公鸡为什么被称为“美丽的公鸡”?b.公鸡有哪些美丽的特征?c.课文中的比喻句是什么意思?5.观察生活中的美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美丽事物,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a.抄写生字词。

b.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美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附:课文《美丽的公鸡》美丽的公鸡,大红冠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尾巴,多么美丽啊!公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像一位美丽的公主。

一天,公鸡在草地上找食物,发现了一只小虫子。

它高兴地扑过去,一口吞下了小虫子。

这时,它觉得自己非常美丽,因为它能捉到小虫子。

晚上,公鸡在鸡窝里睡觉,梦见自己飞上了天空,变成了最美的鸟。

它高兴地笑了起来。

第二天,公鸡醒来,发现自己的羽毛有点乱了,它连忙整理了一下,又变得美丽了。

从此,公鸡每天都觉得自己很美丽,它骄傲地昂着头,挺着胸脯,走来走去。

可是,它发现人们并不喜欢它,因为它太骄傲了。

后来,公鸡明白了,它要做一个勤劳、善良的公鸡,才能得到人们的喜爱。

美丽的公鸡教案

美丽的公鸡教案

美丽的公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鸡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学习公鸡的分类和品种。

3.掌握公鸡的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

4.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公鸡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公鸡的分类和品种。

3.公鸡的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

三、教学难点1.公鸡的繁殖技术。

2.学生对动物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1. 公鸡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公鸡是鸡科动物中的一种,是雄性鸡的统称。

公鸡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如下:1.公鸡的寿命一般为3-5年,最长可达10年左右。

2.公鸡的体型较大,体重一般在2-3公斤之间。

3.公鸡的头部有红色的冠,颈部有长而硬的羽毛。

4.公鸡的叫声清脆悦耳,常常在早晨叫醒人们。

5.公鸡的性格比较凶猛,有攻击性,但也有温顺的品种。

2. 公鸡的分类和品种公鸡的分类和品种如下:1.按照产地分,可分为中国鸡、欧洲鸡、美洲鸡、印度鸡等。

2.按照用途分,可分为肉用鸡、蛋用鸡、观赏鸡等。

3.按照外形分,可分为凤凰鸡、锦鸡、金丝鸡、乌骨鸡等。

3. 公鸡的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公鸡的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如下:1.饲养环境:公鸡需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饲养场所应该保持清洁卫生。

2.饲料:公鸡的饲料应该以谷类为主,还需要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疾病防治:公鸡容易得到禽流感、鸡瘟等疾病,需要定期进行预防和治疗。

4.繁殖技术:公鸡的繁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自然交配等方法。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公鸡的生活习性、分类和品种、饲养方法和繁殖技术等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公鸡的基本情况。

2.实践法:通过观察公鸡的外形、叫声、行为等特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公鸡。

3.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听课情况、参与讨论、提问等。

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

3.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

《美丽的公鸡》创意教案设计

《美丽的公鸡》创意教案设计

《美丽的公鸡》创意教案设计。

《美丽的公鸡》- 创意教案设计序言:有一只公鸡,它非常漂亮,带着五颜六色的羽毛,每当它在草地上奔跑时,似乎更加充满了活力和灿烂。

这就是一只美丽的公鸡-唐璜。

唐璜是我的宠物,也是我的灵感来源。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美丽的公鸡“创意教案。

正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鸡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学习如何用色彩画出一个公鸡的形象。

3.让学生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彩色笔,白纸,教学画板,图片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进入主题教师拿出一张唐璜的照片,挂在画板上,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有没有养过这样的动物?如果有,请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喜欢它的哪些特点?第二步,讲解公鸡的基本特征根据唐璜的特点,教师讲解公鸡的基本特征,包括羽毛、嘴巴、眼睛、爪子等等。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画一只公鸡教师让学生拿起彩色笔,白纸,用自己的方式画一只公鸡。

在画的时候,学生要尽量模仿唐璜的形象,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添加其他的特点。

第四步,欣赏和分享学生完成画画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投影在画板上,让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画的公鸡,听同学分享自己画公鸡的过程和创意点。

第五步,画出一只和唐璜一样漂亮的公鸡教师让学生回顾唐璜的照片,然后画出一只和唐璜一样漂亮的公鸡。

老师可以现场指导,让学生在画出形状的基础上,注重细节,用色彩和线条勾勒出公鸡的轮廓和特定部位的羽毛和肌肉。

第六步,共同制作公鸡艺术墙教师将每个学生的作品拼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公鸡艺术墙,展示在教室的墙壁上,让每个学生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也能够被自己的作品所触动和激励。

公鸡艺术墙的制作让全班师生更加团结和融洽。

结语: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创意教案设计,学生在学习公鸡的基本特征和丰富多彩的羽毛上,强化了视觉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画画的过程中,培养了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

这不仅是一节艺术课,更是一次全体班级的协作和创意交流的机会。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

《美丽的公鸡》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公鸡美丽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公鸡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公鸡为什么被称为“美丽的公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讨论,理解公鸡美丽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细节的理解与把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公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公鸡的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公鸡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生字词。

(3)分角色朗读,增加课堂互动。

3. 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跟读生字词。

(2)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巩固生字词学习。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公鸡美丽的原因。

(2)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点。

(2)布置课后作业,如:家庭作业,让学生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

(3)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合作精神。

【美丽的公主】《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范文

【美丽的公主】《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范文

【美丽的公主】《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

3、通过看图,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老马的话。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鹏博士课件、生字卡、录音机。

四、教学方法:电化教学法、讲练结合法、自学辅导法、朗读法。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一段,学习第二段。

1、复习第一段。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了有一只公鸡,外表长得怎么样?整天得意洋洋地唱歌,夸耀自己的美丽。

它是怎么唱的呢?请全班同学一起来唱歌。

现在我们来学习下面的课文,看看这只得意的公鸡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2、看图。

3、提问:看这幅图,公鸡第一次来到什么地方?怎样来到的?心情怎么样?跟谁说话?啄木鸟在干什么?4、指名读第二段。

学生回答后说:那公鸡和啄木鸟说了什么呢?那位同学来读读对话,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然后告诉我,公鸡跟谁比美,结果怎样?5、填表。

(学生在座位上填,老师用投影仪填)6、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它比美?7、从公鸡和啄木鸟的对话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觉得公鸡有没有礼貌?从哪里看得出来?啄木鸟虽然冷冷地说,但是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8、指导朗读:(1)啄木鸟的话应该怎样读?公鸡的话呢?(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9、啄木鸟不跟它比美,公鸡怎么样?(生答:大摇大摆地走了)大摇大摆是怎样的动作?哪位同学上来走一下?10、过渡:请问你这只公鸡,现在你大摇大摆地要去哪里?(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看图: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公鸡来到什么地方?跟谁比美?蜜蜂在干什么?哪一幅图呢?2、自由读第三、四段,一边读一边填表。

3、学生质疑。

(1)公鸡为什么叫它们是“长嘴巴的啄木鸟”“读眼睛的小蜜蜂”“大肚皮的青蛙”?(2)啄木鸟、蜜蜂、青蛙为什么不跟公鸡比美?4、指名读第三四段。

(1)指导读公鸡的话(骄傲、得意)(2)读其他动物的话(冷冷地、但很有礼貌)5、分角色朗读。

《美丽的公鸡》的教案范文

《美丽的公鸡》的教案范文

《美丽的公鸡》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公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公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美丽的公鸡》、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公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公鸡的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公鸡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学习生字词。

(2)学生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学习效果。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公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描述他们心中的美丽公鸡。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公鸡,记录下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公鸡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以“美丽的公鸡”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测试:通过生字词接龙游戏,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3课《美丽的公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美,主要看行为美、心灵美、语言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情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变化。

一、激情导入
1、猜谜语
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
清晨喔喔啼,催人早早起。

2、你知道公鸡的那些知识呢?指生回答。

老师: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公鸡,把公鸡称为五德之禽。

说鸡五德,就是五种品德。

一是,文德:公鸡鸡冠高耸,火红艳丽。

古代用来比喻文星高照,必获官帽,功名显赫。

二是,武德:公鸡的脚趾粗壮有力,虎步生威,是英勇刚强的象征。

是武将的符号。

三是,勇德:公鸡遇到敌人,勇敢应战,从不屈服。

民间更是把鸡视为吉祥物,说它可以避邪,还可以吃掉各种毒虫,为人类除害。

蓑衣,开年的第一
天民间用红纸剪鸡做窗花。

四是,仁德:每当捕捉到猎物活有食物时,公鸡都会招呼同伴来吃,绝不会自己先吃。

五是信德,公鸡每天都按时报晓遵守诚信,从不偷懒。

不仅如此,从古至今,更是有许多人把公鸡作为绘画的对象。

请欣赏图片。

(画家以及小朋友们笔下的作品、剪纸、邮票。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课题,)使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打开课本。

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只公鸡,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67页。

(板书公鸡)
二,感知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老师:我看到同学们读的特别好,我想检验一下行吗?
A教师出示文中生字,
冠油脖胸脯啄鼓俩底病
蛙稻催驮助惭愧喔鸡整
指名学生读,然后开火车读、找3名同学抢认生字、再齐读。

中间可以组词、挑选个别词语造句等。

(运用多种方式检查认字情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B、老师范读课文。

2、听完老师读课文,你们觉得这只公鸡到底美还是不美呢?
指生回答
生:美丽
生:不美丽
生:前边不美丽,后边又美丽。

老师:那么这样吧,你认为美丽的,你就从文中找出公鸡美丽的句子画出来,并体会着读一读。

你认为不美丽的,你就从文中找出公鸡不美丽的句子画出来,并体会着读一读。

三、理解课文
1、出示中心议题:这只公鸡到底美还是不美?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着读一读。

师:可以是词,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标点符号。

2、交流学习结果。

师:同学们我们先说美丽呢还是不美丽?
生:先说不美丽吧!
师:那行,谁先来说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公鸡不美丽。

生:从自以为很美丽,整天得意洋洋地唱。

可以看出他很骄傲。

师:什么是“自以为”
生“自以为是就是自己认为自己”
师:对,自己觉得自己很美,别人是不是这样认为不管。

自我感觉状态良好。

师:什么是“得意洋洋”
生:就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鸡,别人都不如自己。

师:那他会是一副什么样。

生:挺着胸脯,仰着头。

师:你们给做做动作让我看看。

生:做动作。

请同学们齐读他唱的歌: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

通过图画可以看出,这只公鸡确实很美丽,但也十分骄傲,你喜欢这样的公鸡吗?(不喜欢)接下来,师:还从哪儿看出来公鸡的不美丽?
生:“大肚皮的青蛙,咱们比比到底谁美?公鸡喊青蛙大肚皮,从这看出公鸡很不礼貌。


师:对的,公鸡给青蛙起外号,语言不美,对人很不礼貌,所以公鸡不美。

不仅在这里,再看看它是怎样称呼小蜜蜂和啄木鸟的。

生:“叫小蜜蜂是鼓眼睛的小蜜蜂,叫啄木鸟是长嘴巴的啄木鸟,给别人起外号,这非常不礼貌。

师:对呀,动物长成什么样,是有生存的需要,啄木鸟的长嘴巴容易伸进树洞里,伸出舌头去捉虫子,给老树治病。

小蜜蜂的鼓眼睛可以辨别方向,识别花的颜色和形状。

青蛙的肚皮大,装的害虫就多。

它们在公鸡眼里看上去不美的外表,却能更好地帮助人们做事,那么你们说它们美不美?
(了解啄木鸟的长嘴巴、小蜜蜂的鼓眼睛、青蛙的大肚皮的作用)指生读二自然段。

师:公鸡听了,唱着歌,大摇大摆地走了。

什么叫大摇大摆,你能做做动作吗?
生做
师:它为什么要大摇大摆,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生:不敢跟我比美了吧,害怕了吧?
师,这下,公鸡就更骄傲了,胸脯挺着更高了,头也抬得更高了,眼睛直往上看。

师:还有别的地方,看出公鸡不美吗?
生:有一天,公鸡吃得饱饱的,挺着胸唱着歌。

吃得饱饱的,就知道去比美。

所以公鸡不美。

师:每天吃得饱饱的,不务正业,到处去比美,所以不美。

师:说了这么多公鸡的不美,咱们现在说说公鸡哪儿美吧。

生:公鸡听了很惭愧,从此,再也不跟别人比美了。

师:什么是惭愧
生:感觉自己错了。

师:知道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对不起别人,心里过意不去。

从这里,我们知道公鸡知错就改,所以很美丽。

生:它每天天不亮,就喔喔喔地打鸣,一遍又一遍地催人们早起。

师:这就像我们所说的,成为了一只有信德的公鸡。

我们再来看:“他伤心地问老马:老马伯伯。

”称呼都变了,所以从这也可以看出公鸡知错就改。

也是一只美丽的公鸡。

……
通过学习,你懂得什么道理呢?
生: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

齐读。

师:公鸡一开始很骄傲,到处跟别人比美,当别的动物都不和他比
美时,他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并向老马请教,这是值得称赞的,是积极向善的,也可以说是美的,当听了老马的教诲,明白了道理之后,公鸡知错就改,帮助人们做事,这也是美的,虽然一开始不对,但后来改了,成为了一只外表和心灵都很美的公鸡,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做外表和心灵都美的孩子。

师:这样看来这只公鸡到底美不美?
生:美(补充:美丽的。

把题目补充完整。


师:在我们的同学中,有没有美的人?他美在了哪里?
(走入生活,寻找发现美)
师:我班的薛文浩同学就很美,因为,有一天,他捡了5元5角钱,交给了老师,他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就是美的。

生:某某借我橡皮用
生:清洁工每天清扫垃圾,美化我们的坏境,所以他们也是美的。

教师小结:
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学习中、生活中,有些行为美、心灵美、语言美的人,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欢声笑语,时时奏响着真、善、美的旋律。

希望同学们做一个不光是外表美的人,更要做一个行为美、心灵美、语言美的人,让我们用我们的美来共同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作业:
编一首儿歌,夸一夸现在的大公鸡。

写在我们的积累本上。

课外读物推荐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张秋生的童话《长眼睛的小树》。

相信你们从这篇童话中会看到又一只心灵美的小动物。

课后反思:
《美丽的公鸡》课堂实录
————冀教版第三册
徐跃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