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下册生物基础实验:实验6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实验探究

高中生物 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实验探究

加强提升课(8)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实验探究突破一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植物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2.实验流程制作插条:把形态、大小一致的某种植物的插条分成10组,每组3枝↓配制梯度溶液:取生长素类似物按照不同的比例稀释成9份,第10份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实验培养: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浓度梯度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记录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插条的生根情况,并记录所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由右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浓度3.实验关键(1)需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设置对照组、重复组①设置对照组。

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相互对照,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②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3)控制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原则。

如选用相同的花盆、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

(4)处理插条①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用浸泡法(溶液浓度较低)或沾蘸法(溶液浓度较高,处理时间较短)。

②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

③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1.(2017·高考江苏卷)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 NAA处理插条D.400 mg/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解析:选D。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摘要:本实验采用一年生的且带有一两片嫩叶的扶桑枝条为实验,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两类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观察其生根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的是:用200ppm的萘乙酸(NAA)溶液和400ppm的吲哚乙酸(IAA)的作用效果比其他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更显著的,生长更快。

关键词: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扶桑插条、生根数扶桑是中国名花,又名朱槿,原产我国南部。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霜.不耐阴,宜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场所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最好,。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类似,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根状况。

本实验是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两类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扶桑枝条,现做实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扶桑扦插枝条(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7个大小大致相同的小矿泉水瓶1.2实验方法:1.剪取扶桑嫩枝:剪取8~15cm长度大致相同的扶桑嫩枝,共剪取28枝备用。

2.处理扶桑嫩枝:处理已剪取好的扶桑枝条:留下枝条顶部的1-2片嫩叶;基部切口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斜面。

3.配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和吲哚乙酸溶液:根据需要配制浓度分别为:200ppm400ppm,600ppm的萘乙酸溶液各50ml和浓度分别为200ppm,400ppm,600ppm的吲哚乙酸溶液各50ml。

4.将处理后的枝条用70%的工业酒精擦拭其基部后,每4根枝条为一组,分别浸泡在各50ml的200ppm、400ppm、600ppm的萘乙酸溶液, 200ppm、400ppm、600ppm的吲哚乙酸溶液,以及空白组(蒸馏水)中各24小时。

5.将7个小矿泉水瓶装适量的自来水作为培养液,水瓶外用黑色塑料袋包起来,贴上标签并把枝条移至对应的矿泉水瓶中。

6.将植物置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每隔2天换一次水.7.观察枝条的现象并记录数据2实验结果(1)本实验是从2011年11月10日做的,扶桑枝条培养到17号开始有白点现象,到11月21日出现根,实验记录如下:(2)12月18日图片200萘乙酸(NAA) 400萘乙酸(NAA) 600萘乙酸(NAA)200吲哚乙酸 400吲哚乙酸 600吲哚乙酸蒸馏水3.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实验讨论⑴实验结果分析:从扶桑嫩枝的长势来看, NAA的最适浓度为200ppm,此浓度培养的枝条生根较多较长。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终稿)-优质课件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终稿)-优质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拟定研究课题时,主要 抓住“生长素浓度”与“枝条生根”的关系这一关键,“不同 的生长素浓度”就是自变量,生长素浓度不同影响结果就可能 不同。“枝条生根情况”就是因变量,观察生根情况时注意可 以过程生根的数量也可以观察根的长度等。只有对实验设计中 的基本方法熟悉才可以准确的确定各种变量。
答:在该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 行”超级群大型公益 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本课件 为公益作品,版权所 有,未经允许不得擅 自修改或用于任何形 式的商业用途。2012 年1月15日,汉水丑生 标记。
分别在低于低浓度的范围内设置一组浓度梯度,高于高浓度
的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以及在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
(2010江苏1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 是( C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编号 ① ② ③

实验操作
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0.2g/mL和0.3g/mL 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 的情况
将豆腐分别置于10℃、20℃、30℃的环 境中,观察并比较毛霉生长的情况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 行”超级群大型公益 活动:历年高考题 PPT版制作。本课件
为公益作品,版权所 有,未经允许不得擅 自修改或用于任何形 式的商业用途。2012 年1月15日,汉水丑生 标记。
(2007天津31Ⅱ).(10分)为研究“圆褐固氮菌 对某种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 验,结果如下图。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 (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
请据图回答: (1)为了排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配制的 灭菌培养液在成分上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不含氮源 。

课题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课题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课题:9.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地作用一、学习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地作用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地能力二、课前预习实验原理: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 对植物插条地情况有很大地影响, 而且用不同、不同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 其影响存在一个浓度, 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地生根数量最, 生长最.方法步骤:1. 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a -萘乙酸<NAA等.2.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 5 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3. 设置生长素类似物地浓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 、0.4 、0.6 、0.8、1、2、3、4. 5 mg/mL地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和.剩余地母液应放在4 C 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能、不能>继续使用.5.选择插条:以年生苗木为最好<1 年或2 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能力强、发育快、成活)实验表明, 插条部位以种条剪取地插穗为最好, 基部较差, 梢部插穗仍可利用. 实验室用插穗长5〜7 cm,直径1〜1.5 cm为宜.6.处理插条:枝条地形态学上端为平面, 下端要削成, 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地面积促进成活. 每一枝条留3-4 个芽, 所选枝条地芽数尽量.处理方法:1)浸泡法:把插条地基部在配制好地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地溶液浓度较, 并且最好是在和空气较高地地方进行处理)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地药液中蘸一下<约5s), 深约1.5cm 即可.7.探究活动:提出问题T作出T<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T分析与结论T .注 1 :可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地预实验进行摸索, 再在预实验地基础上设计缩小地实验2. 实验材料:可以用杨、加拿大杨、月季等地枝条.3. 实验用具: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滴管、试剂瓶、玻璃棒、木箱或塑料筐<下方带流水孔)、盛水托盘、矿泉水瓶.实例如下:1. 提出问题不同地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杨插条生根地最适浓度是多少呢?2. 作出假设适宜浓度地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地薄壁细胞恢复能力,产生组织,长出大量不定.3. 预测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 d ),用适宜浓度地2,4-D或NAA处理过地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1/3 处)出现白色根原体, 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浓度、较浓度或处理地枝条长出极少量地不定根或不生根.4. 实验步骤<1)制作插条.<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地方法处理<、等可多组.如可分别在NAA中浸泡1、2、4、8 12、24 h.如果有这样几种不同地处理时间,应该分成个小组分头实验.).配制不同浓度梯度时,需要设置空白组吗?<3)进行实验:将处理过地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C).<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前三天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各小组实验材料地生根情况•自行设计记录表格,记录用不同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最长与最根地长度等.< 浓度适宜地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在绿色树皮地皮孔处.长有白色幼根;时间长一些会在枝条下端斜面树皮与木质部之间长有白色根原体)•每隔2〜3 d记录也可.如果你是甲组地成员,请根据上述地处理时间地不同,设计一张用于你所在组地实验记录表这样得到地最适浓度是指情况下地最适浓度•如果你是四个小组地最终协调和汇总人,请设计一张表格,能用于汇总四个小组地调查结果这样得到地结论应该是:在实验所得到地各个最适浓度处理,生根效果最好•三、重点探究<5)研究实验中出现地问题.①分析不同插条地生根情况•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地下端生出,而不是刺激根•不同地枝条可能生出地不定根地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地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地萌发•②分析与本实验相关地其他因素•A. 要一致;B.设置组•即每组不能少于个枝条;C.设置组•清水空白;设置浓度不同地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目地是探究2,4-D或a -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地浓度•5.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按照小组分工认真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包括课内、课外)和实验后插条生根地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绘制成或•最后分析实验与实验预测是否,得出探究实验地结论•不要求实验结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6. 表达与交流实验小组地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地,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地收获7・进一步探究:进行扩展性地探究和实践,大多数需要在课外完成•四、巩固反馈1、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植物地向性示意图<1)图中根和茎地生长现象称为___________ •<2)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比较高地是 ________ 处,细胞生长较快地是________ 处,引起这种变化地原因是___________3 yri2、图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地反应,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3)若使甘薯迅速育扦插地实验 ,插条ABCD 地不同情况说明如下: A 无侧芽,扦插后不产生不定根;B 有侧芽扦插后长出少量不定根;C 有四个侧芽,扦插后长出许多不定根;D 无侧芽,用吲哚乙酸处理下部分切口后 ,也长出不定根.回答下列问题: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A 、B 、C 地实验现象,你能够提出地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该问题,你做出地假说是 ②本实验得出地结论是_ •课题:10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地研究一、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地统计方法 2 •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地动物进行分类 3•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 •二、 课前预习实验原理: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 ,也是一些动物地良好栖息场所 •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地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地基本特征与结构 •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如①某处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地种群密度是多少? ② 甲乙两块不同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地种群密度是多少? ③ 某处土壤中白天和黑夜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地种群密度是多少? ④ 某处土壤地半M 深处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地种群密度是多少? 根据以上问题,可以把土壤动物地丰富度理解为 步骤 时间 地点内容 方法备注第一步 年月日环境考察观察与测量带温度计、干湿计、记录本第二步:三、重点探究3. 实施计划<2)扦插繁殖时,适宜地生长素浓度是称•<如果无法知道小动物地名称,可记为,并记录下它们地•5 )统计和分析:“统计和分析”,要求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 丰富度地统计方法:如果在一块比较湿润地土壤中进行蚯蚓丰富度地统计 ,则可以用法统计 即在一定面积地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地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种群数量地群落• 此时这种丰富度可用具体表示;如果在刚抽去水地河底淤泥中调查一种体长不足 3mm 地水底底栖动物,并且在此水底这种动物地数量难以数清 ,则可将它地丰富度表示为•这是法统计此法是按照预先确定地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地多少•等级地划分和表示方法有:①请按照上述地问题①设计一张调查时使用地记录表 ② 请按照上述地问题②设计一张调查时使用地记录表 ③ 请按照上述地问题③设计一张调查时使用地记录表如果遇到不知名称地动物,怎样将它在这张表格中体现这个信息?请在此表中进行适当地 表示 链接咼考:<09江苏卷)24. <多选)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 M 草群落和裸露泥滩地大型底栖 < 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 <50cm X 50cm X30cm )采得各动物类群地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本研究地叙述,正确地有招潮蟹类 厚蟹类 沙蚕类 泥螺类 蛤类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 ,个体 总数 物种 数个体 总数本研究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取样和采集、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1) 准备: 2) 取样:取样可以在野外用取样器取 样地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即:用 一定规格地捕捉器 <如采集罐、吸 虫器等进行取样) ,不适于用样方 法或标志重捕法地原因是• 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3) 采集小动物: ① 首先读懂甲图: 了一块金属网• ② 图乙表示装置 乙图中分别用①、出“无底花盆”、无底花盆中垫•请在 ②、③、④标 “土样”、“金属服气,土壤动物被采集到为地位置地原因:•这种方法采集动物比较方便 ,且和“漏斗”.在此图地装置中中•请据图解释土壤动物被采集到你认 效果较好,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 ③ 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地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地动物,可用包着纱布地镊子取出•镊子包上纱布地原因是•体形较小地动物可用图地装置 (叫做〉采集•图丙地装置中,应该在(填字母〉处裹上纱布• ④可将采集到地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 ,也可将活着地小动物放入试管中 •7裸露泥滩518114212110214M草群落312290011000A. 裸露泥滩地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M草群落B. M草群落地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 改用另一规格地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地结论D .改变采样地时间会影响采集到地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四、巩固反馈1.请将下列土壤动物按体型和习性分别归类:土壤动物举例微小土壤动物小型土壤动物中型土壤动物大型土壤动物A、白蚁B 、蜈蚣C 、原生动物 D 、蜘蛛E、蚯蚓H线虫I、轮虫J 、鼠妇2. 右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地研究”实验中常用地两种装置是< )A. A装置地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地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地目地是便于空气流通B.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地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地习性采集D. 用B装置采集地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地酒精溶液中3. 在探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地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地采集小动物地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B.F 、螨虫G 、涡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地c.D.利用土壤动物地趋光性灯罩地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地酒精溶液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地主要动物类群,现要采4.跳虫、地标本进行研究,请回答:<1 )因为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身体较小,不适合用手直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如果要采集大量地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地吸虫器,理由是.若要采集大电<r<40-60 W)灯罩0-试血烧杯、它们軽虫<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地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地关系是▲<4)土壤中地微小动物从生态系统中地成分上看,主要属于▲ •5.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地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地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地一员,请回答:<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地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_________ 法,而不适用_________ 法,原因_________________<3)丰富度地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_____ ,前者一般适用于 ______ 地群落;<4)对土样中地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W地电灯,这样做地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集到地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_____ 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________ 中•<5)在观察和分类地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地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6)除了进行上述问题地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地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地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地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反思。

探究扦插生根实验必修

探究扦插生根实验必修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 生长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 调节代谢的信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 极性运输 D.促进同种植物插条生根效果相同的生长素 浓度是相同的
D
3、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 浓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用葡萄插条应尽量少带些幼叶或幼芽 B.各组葡萄枝条在NAA溶液中浸泡时间应相同 C.各组生根数量应取该组葡萄生根数量的平均值 D.促进葡萄枝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相同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 根的作用
一、材料用具的准备 1. 插条选择:
以生长良好、发育状态相同、同种植物1年生枝 条苗木为最好 (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2、扦插枝条的制作: (1)插条形态学下端削成斜面,可增加吸收水 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2)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 饱满程度等无关变量尽量一致。 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至少一芽一叶) 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比较容易成活。 插条去掉成熟的叶片: 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
(2)沾蘸法: 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 深约1.5cm即可。(省时)
三、实验方法步骤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 2,4-D或α-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 mg/mL 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 配成0.2、0.4、0.6、0.8、1、2、3、4、5 mg/mL 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加盖(避免水分蒸 发引起溶液浓度变化)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
在最适浓度下插条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说明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生根的作用不同。 生根数目相同、浓度可能不同

高二生物重要实验题目: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高二生物重要实验题目: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高二生物重要实验题目: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方法: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

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

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科学性原则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生物重要实验题目: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考试大纲剖析从考试内容上看,生物学科涉及两大方面:学科专业知识(含初、高中、大学知识)、课程与教学论。

根据考试大纲内容要求,初中生物知识仅节选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内容作为考点,高中生物知识节选了除选修2以外的全部必修、选修课程,所占分值比重最大,大学知识难度不高于《普通生物学》,详见附录。

整体来说,考察难易程度适中,各位考生需结合中高考试题难度进行备考。

考题剖析根据考试大纲要求,本次学科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分值为150分。

主要题型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

从整体的题型、题量上看,本次考试答题时间相对紧张,各位考生需要提升平时模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各位考生若要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务必做好充分准备,预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高考名师推荐生物 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高考名师推荐生物 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香梨果实采收后30d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采收后________的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脱落酸积累可能触发了果实的衰老过程,________含量再次升高,可能促使衰老阶段乙烯的大量合成,因此在果实成熟衰老后期调节_______________至较低水平将是延缓香梨果实衰老的关键。
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B.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
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7.难度:中等
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d左右)含量比值加大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______(填激素名称)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C.在没有叶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素阻止根的形成
D.从外部提供植物生长素是植物形成的必需条件
详细信息
2.难度:中等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B.IA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μmol·L-1
C.5.0μmol·L-1的IAA和0.1μmol·L-1的SNP具有协同效应
D.0.1μmol·L-1的ACC和0.1μmol·L-1的SNP联合使用会抑制生根
详细信息6ຫໍສະໝຸດ 难度:中等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 )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学案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学案

高二生物学案14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姓名班级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

其影响存在一个,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

配制梯度溶液:配制一系列的2,4-D溶液(0.2、0.4、0.6、0.8、1、2、3、↓ 4、5mg/mL)(其他试剂也可)操作变量实验:将新剪下的植物枝条分成9组,将插条的基部分别放在上述的↓ 2,4—D溶液中浸泡几个小时,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分析】(C级)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1)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①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等。

②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

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就多,就容易促使的萌发。

(2)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①温度要。

②设置组。

即每组不能少于个枝条。

③设置组,清水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照。

【小结】①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目的是。

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处理方法: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②本实验中选用的是生长素类似物,而不是生长素,但是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③可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④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因变量是,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预实验的优点:。

⑤每一枝条留,【有芽是产生生长素,但你使用的是枝条,首先要确保它是活的,可以继续生长】所选枝条的芽数【保证所带芽自身提供的,也是无关变量的一种】⑥表格设计参考:当堂巩固:1. 下表是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溶液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处理及结果,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组B组C组D组E组F组实验处理蒸馏水200mg/L萘乙酸溶液400mg/L萘乙酸溶液600 mg/L萘乙酸溶液800 mg/L萘乙酸溶液1000mg/L萘乙酸溶液生根条数18 31 58 46 2 0A.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与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的作用效果进行对照B.各组实验的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的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C.实验结果说明萘乙酸溶液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萘乙酸溶液浓度越高,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越强2.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用葡萄插条应尽量少带些幼叶或幼芽B.各组葡萄枝条在NAA溶液中浸泡时间应相同C.各组生根数量应取该组葡萄生根数量的平均值D.促进葡萄枝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相同二、分析说明题:3.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奈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原理,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 处理,预实验的作用 前情提要: 关键词:预实验、浸泡法、沾蘸法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内容 要求 考纲解读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Ⅱ 1、 知道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原理 2、知道实验的操作过程

3、理解预实验的作用

考点一览: 考点一、 实验原理 (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2)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3)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考点二、 实验步骤 (1)制作插条:把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枝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 (2)分组处理:生长素类似物按不同比例稀释成9份,第10份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把10组枝条基部分别浸入浸泡液中,处理1天。 处理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 即可。 (3)实验培养: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浓度梯度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 (4)结果记录:小组分工,观察记录。 (5)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按照小组分工观察记录的结果,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技能方法: 1.实验中的变量 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的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情况 2.在正式实验前需要先做一个预实验: 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蒸馏水的作用 (1)作为空白对照; (2)用来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3)处理过的插条下端需浸在蒸馏水中有利于生根。 4.选择插条时需带有一定的芽或叶的原因 凡是带芽或叶的插条,其扦插成活率都比不带芽或叶的插条生根成活率高,但二者并非越多越好。留叶过多,亦不利于生根,因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 5.如果观察到插条不能生根,可能的原因分析 有可能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有可能枝条幼芽、幼叶保留较多,本身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有可能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 【易错警示】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的4个注意点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不同浓度下的生根数量,两者之间会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关系,而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中的处理都采用等量性原则。 (2)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3)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例如沾蘸法是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千万不能将整个枝条泡入其中;浸泡法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由于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4)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课堂巩固】

1.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功能与IAA基本相同 B.浸泡法和沾蘸法使用的浓度基本相同 C.促进不同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基本相同 D.使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插条不会生根 【答案】A 【解析】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功能与IAA基本相同,能促进生长,发芽,也能抑制生长发芽,故A正确。浸泡法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高,故B错。促进不同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不相同,故C错。使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插条也会生根,只不过速度和数量较低,故D错。 2.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获得的生根数目都不相同 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答案】D

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D正确。 3.下列有关探究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用浸泡法把插条基部在低浓度的药液中浸泡一天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生根促进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通常用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时只需要对活的个体计数,死亡个体不计数 【答案】D 【解析】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时,在低浓度的药液中可以采用浸泡法,故A正确;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之前最好进行预实验,故B正确;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故C正确;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时,对于死亡的个体也要计数,故D错误。 4.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 ) 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B.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 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答案】A 【解析】既然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各组之间就形成了相互对照,可以不设置蒸馏水的对照。 5.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 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15 mg/L 【答案】B

6.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 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答案】B 【解析】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农药类,一般是低毒或微毒的,因此在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生长素作用曲线是抛物线型的,除了顶点以外,促进生长效果相同(纵坐标)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横坐标)有两个。 【课后提升】 1.科研人员为探究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组别 对根的处理方式 生长状况 1 黑暗 竖直生长 2 单侧光照射 背光弯曲生长 3 黑暗(一侧贴空白琼脂块) 竖直生长 4 黑暗(一侧贴含10-8 mol·L-1 生长素的琼脂块) 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5 黑暗(一侧贴含10-6 mol·L-1 生长素的琼脂块) ?

A.第2组与第4组实验不能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第3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空白琼脂块对根尖生长无影响 C.第5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的对侧生长” D.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仅起抑制作用 2. 科学家探究了“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浓度为10-4 mol/L的NAA也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C.用蒸馏水(0)处理的玉米胚芽鞘为对照组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mol/L左右 3.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竹节秋海棠插枝生根的影响”的课题研究,经实验(插条基部处理 4 小时后,用沙土培植 3 天),观察结果如下表:

根据实验结果得到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1.5 mg/L 的 2,4-D 溶液浓度是促进竹节秋海棠插枝生根的最佳浓度 B.2,4-D 对竹节秋海棠插枝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 C.实验中,2,4-D 溶液浓度为 1.5 mg/L 时对竹节秋海棠插枝生根的效果最好 D.为了探究 2,4-D 对促进竹节秋海棠插枝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可以设置 1.0 mg/L、1.2 mg/L、1.4 mg/L、1.6 mg/L、1.8 mg/L、2.0 mg/ L 这一浓度梯度进一步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