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好比春江水
(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音乐公开课教案

音乐教案《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内容:1、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2、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3、了解壮族山歌的特点,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对歌的特点,创编歌词进行对歌;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背景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段学生有明显变化。
学生在以前演唱的歌曲大多都是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或是国外的名曲,像这样有趣的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族歌曲还是第一次学唱,所以学生很兴奋,学起来应该兴趣盎然,但是因为七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强调注意嗓音保护。
不足之处:因为恰逢变声期,部分男生在演唱到高音的时候会惧怕破音而不愿意按照原调演唱,出现降低八度来唱的情况,女生也因为比较害羞而不愿意参与到歌唱中。
以前学过的一些音乐记号都已经忘记,在进行演唱的时候不能根据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来正确演唱。
在听完音乐之后,都不太愿意表达自己听赏音乐之后的感受,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比较积极。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桂教版的最新教材第一单元《山风乡韵》里的第一课,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接触广西民歌,所以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广西民歌的特点。
《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是根据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而来,是歌舞剧《刘三姐》的插曲。
力图让学生充分体验广西的山美、水美、歌美的特色,同时从柔韧中透着刚强的歌声中感受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选自中国歌舞剧《刘三姐》。
这是一首一领众和的对歌式歌曲,第一、三乐句为问句,二、四乐句为答句,歌词以人们熟悉的生活常识为内容,表达了人们乐观的生活情趣。
电影《刘三姐》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影片创作者为刘三姐设计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学五年级语文《刘三姐》课文原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刘三姐》课文原文《刘三姐》很久以前,广西宜州下涧河边的壮族山村,有位姑娘,因为在家排行第三,人称刘三姐。
她不仅聪明伶俐、美丽动人,而且有一副美妙的歌喉(hóu)。
她唱起山歌来,不仅乡亲们爱听,连那些飞鸟游鱼都会听得入迷。
刘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
她热爱乡里,同情贫苦百姓;她疾恶如仇,对社会上的那些不平事,不仅敢于仗义执言,而且还用山歌做武器与那些土豪劣绅作斗争。
因此,她深受乡亲们爱戴。
一天,三姐走在崎岖(qíqū)不平的山间小路上,看着弯弯曲曲的江水,不由唱道:“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正唱着,忽然听到一阵争吵声。
刘三姐走到近前,发现青年猎手阿牛正与财主莫怀仁的管家争吵。
原来这个管家仗着莫家的势力,要抢阿牛射中的一只野兔。
三姐忍无可忍,便唱道:“天地山川盘古开,飞禽(qín)走兽众人财。
想吃鲜鱼就撒网,要吃野兔带箭来。
”管家听了,威吓[hè]她说:“你是什么人?可晓得莫家的厉害?”刘三姐唱道:“大路不平众人踩,情理不合众人排。
横梁不正刀斧砍,管你是斜还是歪。
”刘三姐的歌声大灭了莫府管家的威风,大长了乡亲们的志气。
乡亲们捋(luō)袖挥拳,蜂拥而上,管家在众人的嘲笑和咒骂声中急忙溜走了。
人们都围上来说:“三姐,你的歌唱得好,真唱到我们心窝里了!”没过多久,莫怀仁想霸占茶山,做自家坟地,又被刘三姐用山歌揭穿了企图,使他的阴谋没有得逞。
莫怀仁恼羞成怒,把刘三姐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他想除去刘三姐,想来想去,想出一个鬼主意。
他带着媒婆到刘三姐家提亲,并威胁说,要是不同意,就告她哥刘二欠债(zhài)不还。
三姐又气又急,唱道:“三姐生来脾气怪,只爱山歌不爰财。
你若不怕我唱歌,结亲就要摆擂(lèi)台。
谁能唱歌唱赢我,不用花轿(jiào)自己来。
”第二天,莫怀仁找来三个秀才,带着满船的歌书,准备和刘三姐对歌。
刘三姐与秀才对歌

1960年电影《刘三姐》对歌部分陶秀才:今天莫老爷请来的都是当今名士,你们不可无礼。
刘三姐:隔山唱歌山答应,隔水唱歌水回声,今日歌场初会面,三位先生贵姓名。
陶秀才:百花争春我为先,李秀才:兄红我白两相连,罗秀才:旁人唱戏我挨打,合:名士风流天下传。
刘三姐: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蠢才也敢对歌来。
独白李秀才:这个俊巧的姑娘,到有几分聪明,看我对她一首。
李秀才:赤膊鸡仔你莫恶,你歌哪有我歌多,不信你往船上看,船头船尾都是歌。
刘三姐:不懂唱歌你莫来,看你也是一蠢才,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
独白莫怀仁:刘三姐,今天和你对歌的都是当今名士,你要输了,可别后悔啊?刘三姐:没后悔,你会腾云我会飞,黄蜂歇在乌龟背,你敢伸头我敢锥。
独白莫怀仁:快对过去。
独白李秀才:莫公不必介意,我来。
李秀才:小小黄雀才出窝,谅你山歌有几多,那天我从桥上过,开口一唱歌成河。
刘三姐:你歌那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
只因那年涨大水,山歌塞断九条河。
陶秀才:不知羞,井底青蛙想出头?见过几多天和地,见过几多大水流。
刘三姐:你住口,我是江心大石头,见惯几多风与浪,撞破几多大船头。
罗秀才:一个油桶斤十七,连油带桶二斤一,若是你能猜得中,我把香油送给你。
刘三姐:你娘养你这样乖,拿个空桶给我猜,送你回家去装酒,几时想喝几时筛。
独白罗秀才:等等,我还有罗秀才: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均。
独白刘三姐:珠妹你来对舟妹:九十九条圩上卖,九十九条腊起来,九十九条赶羊走,剩下三条......独白罗秀才:剩下三条怎么样啊?舟妹: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
独白李秀才:这个姑娘到挺俊巧李秀才:见你打鱼受奔波,常年四季打赤脚,不如嫁到莫家去,穿金带银住楼阁。
刘三姐:你爱莫家钱财多,穿金带银住楼阁,何不劝你亲妹子,嫁到莫家作小婆。
陶秀才:你发狂,开口敢骂读书郎,惹得圣人生了气,从此天下无文章。
刘三姐:笑死人,劝你莫进圣人门,若还碰见孔夫子,留神板子打手心。
《小九连环》歌词 戏曲

小九连环
民歌大联唱
阿宝
欢迎您(山歌好比春江水)
唱山歌哎
这边唱来那边和
噢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不怕滩险弯又多
噢弯又多
(信天游)
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年又一年
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八路军拉大栓) 1937年呀日本鬼子进了中原
先打开了卢沟桥啊
又进了十三元
那火车都修到了济南呀哎嗨呦
鬼子就放大炮啊
八路军就拉大栓
瞄了一个准啊
就打死个翻译官
他两眼一翻就上了西天呀哎嗨呦
(山路十八弯)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这里的山歌排对排
这里的山歌串对串
十八弯
弯出了土家人的金银寨
九连环
连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滩
哎……哎……
(花儿少年)
春季里那么就到了这
水仙花儿开水仙花儿开
年轻轻的个女儿呦
踩呀么踩青来呦哎呀小阿哥夏季里么就到了这
女儿心上焦女儿心上焦
石榴花的那子儿呀
赛过了玛瑙呀哎呀小阿哥
(青春舞曲)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别的那样呦别的那样呦
(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呦喂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呦喂遍牛羊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呦
一杆杆的枪
咱们的队伍啊势力壮
山丹丹那个开花呦红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以上就是关于小九连环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山歌好比春江水课件第1个苏教版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 弯又多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Leabharlann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啊哎……嗨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啊哎……嗨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唱山歌哩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这边唱来那边和 那边和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 弯又多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唱山歌哩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这边唱来那边和 那边和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 弯又多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 弯又多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山歌好比春江水
演唱:甘雅丹 图片:网 络 制作:文 心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唱山歌哩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这边唱来那边和 那边和
第1单元泥土的歌(四)《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旋律:《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旋律优美,起伏较大,富有变化,展示了民歌的旋律特点。
-节奏:《山歌好比春江水》的节奏明快,节奏感强,体现了民歌的节奏特点。
-音色:《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音色清脆,富有特色,展现了民歌的音色特点。
4.请学生根据民歌的分类,将《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归类,并简要说明其分类依据。
解决办法:
1.采用激励法和鼓励法,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恐惧。
2.通过分组练习和节奏训练,让学生逐步适应快速节奏,提高演唱的准确性。
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音频、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文字介绍。
2.音乐器材:钢琴、吉他等乐器,用于伴奏和引导学生演唱。
3.分组合作工具:如小组名牌、指示棒等,用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计时器:用于控制练习和演唱的时间,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5.评价表:用于记录和评价学生在演唱、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山歌好比春江水》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民歌吗?它与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维吾尔族民歌:如《掀起你的盖头来》,节奏明快,旋律独特,展示了维吾尔族文化的魅力。
2.请学生分析《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其音乐风格。
答案示例:
-《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展现了壮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请学生结合民歌的组成部分,分析《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在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特点。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山歌好比春江水》是一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山歌,歌曲以春江水为比喻,赞美了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富有地方特色,节奏自由,变化丰富,体现了山歌的特点。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地域性认知尚有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此外,学生对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可能存在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山歌,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2.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音乐特色的认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4.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并把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3.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对比,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歌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4.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情感共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以及相关图片等。
2.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
3.分组标志:如名牌、颜色等,便于分组活动。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同时,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模仿。
湘文艺版九年级下册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一等奖课件)

壮族民歌的特点: 多带有装饰音,一字多音。
壮族民歌的内容: 多为对自然、天我们通过学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感受到了广西壮族民歌的特点,并聆听了 我们家乡的山歌,欣赏了拍打舞。
相信同学们会对我国民族音乐多一份了解 和喜爱,希望同学们继续咱们的民族音乐探 究之旅,将更多更美的音乐传唱下去。
山歌 好比 春江 水
学
校
:
通
城老
城 关
师
:
中徐
学莎
4 5.6 2 2.16 1 2 6 5 5
4
地域 通城
特点 旋律简单、说话的声音延长
美丽广西欢迎您
一字多音: 加入倚音: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 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 人。 八岁时,就能把看到的东西编 成歌曲唱起来,她唱的歌山也 爱听,水也爱听,有“歌仙” 之誉 。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 就是电影《刘三姐》中最具代 表性的一首歌曲。
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演唱、体验等方法理解和感受山歌,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2、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学会从生活中创造山歌。
教学重点:
1、用愉悦的歌声演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知道山歌的特色。
2、激发学生对山歌的喜爱,学会对山歌。
教学难点:
1、歌曲中变换拍子的掌握和气息的控制。
2、歌曲旋律中个别乐句音准、节奏的把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说说刘三姐的事,了解山歌渊源。
师:同学们,谁被尊称为诗仙?(生答:李白)
那,广西桂林地区曾经有一个被称为“歌仙”的,你们知道是谁吗?(生答)师介绍刘三姐,你们想了解“歌仙”刘三姐吗?
——播放背景音乐(女子十二乐坊的器乐版《山歌好比春江水》),多媒体出示文字介绍:
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那里的人民勤劳质朴、能歌善舞,尤其擅长演唱山歌。
那里每年都会举行“歌圩”(“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
刘三姐这位壮族的农家女唱的山歌传说山也爱听,水也会来和。
在每年的歌会中,许多人都来找她对歌比赛,但不管怎么考她,每次都不能难倒她,因此,壮家人都称她为歌仙。
二、听听刘三姐的曲,感受山歌特点。
师:刘三姐的歌声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她那动听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流淌在壮族的山山水水间。
老师把她说得这么神,大家一定很想听听歌仙的歌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歌圩”领略一下她的风采吧。
——播放视频:电影《刘三姐》对山歌片段
师:电影画面展示的是壮族人对歌的场面,看了这段画面,你知道什么是对歌了吗?
——指名学生回答,启发引导学生说出对歌的特点
多媒体出示:
对歌的特点
①对歌是一个人问一个人答,问和答唱的是一样的旋律。
②开始提问和回答前,都有一个拖长的“哎”音。
师:你知道为什么这首歌在开始提问和回答前都要吆喝一声呢?
这个“哎——”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答)
师总结:这个吆喝声是山歌的特点之一,起着提醒和她对歌的人注意的作用。
师:壮族人居住在美丽的大山里,人与人之间离得比较远。
我们站在这边山头唱歌,如何让对面的伙伴听见呢?
(生答。
教师提示学生可将手放在嘴边向远处喊人,帮助声音传得更远。
)师:对!想象自己站在高高的山头上向对面的小伙伴唱歌。
将眉毛抬高,嘴巴张圆,深深吸一口气,作好准备,喊一喊对面山上的伙伴话。
练唱“哎———”——师示范“哎———”,生跟唱。
要求唱4拍,声音有自信。
师:对山歌是一个人问一个人答,那你听到刘三姐他们对山歌时问了什么?怎么回答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第二次播放视频(电影《刘三姐》对山歌片段),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对歌内容是“鸭子、大船、荷叶、鸳鸯”等等)
师总结
归纳:歌中的所问所答都是田里的农作物、动物、劳动工具以及人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和劳动知识、生活常识,它的重要特点就是——来自生活,出自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山歌的内容很广泛
三、师生活动。
多媒体出示对歌内容:来自生活,出自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一领众和”在这里,大家一起来帮唱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和”,第三次播放视频(电影《刘三姐》对山歌片段),引导学生说出每句都加一个“了了罗”,而且后面两句还重复一遍的;教师示范领唱,学生试着“和”一段对山歌中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