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MHz射频收发系统的ADS设计与仿真

915MHz射频收发系统的ADS设计与仿真
915MHz射频收发系统的ADS设计与仿真

1引言

近几年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各国重视。随着供应链管理、集装箱、工业、科研和医药等行业对3m以上射频识别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外已经把研究的热点转向超高频段和微波频段。射频电路的设计主要围绕着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高工作频率和轻重量等要求进行。本文对915 M Hz射频收发系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是Agilent 公司开发的,可以支持从模块到系统的设计,能够完

915MHz射频收发系统的

ADS设计与仿真

李宝山,张香泽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要:针对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应用,使用A D S软件设计了一种915M H z射频收发系统。射频收发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均根据实际的集成射频模块的参数设计。使用A D S软件对设计进行功率增益预算仿真、S参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射频收发系统符合实际的无线通信环境的要求。

关键词:A D S;915M H z收发系统;射频模块;增益

ADS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915MHz RF Transceiver system

LI Bao-shan,ZHANG Xiang-ze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otou014010,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915M Hz RF Transceiver system using 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s presented.The key modules in RF system are designed by using the parameters ofactual integrated RF modules.Some simulations have been done by using ADS,such as Budget simulation,S parameter simul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RF transceiver system with re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mand.

Keywords:ADS;915MHz RF Transceiver system;RF module;gain

成射频和微波电路设计、通信系统设计、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设计。该软件还可以完成时域和频域、数字和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电磁和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仿真。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ADS 设计收发系统,并在ADS 的模拟和数字设计环境下进行一些仿真。

2射频发射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射频发射系统最重要的指标是系统增益。根据分析选择,发射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别采用以下器件:M icro Devices 公司生产的PLL400-875作为射频信号的发生器。该器件的输出中心频率为915M Hz 。射频滤波器采用4DFA-915E-10,此芯片的中心频率是915M Hz ,通带带宽为±13dB ,插入损失为2.2dB ,波纹系数为1.0dB ,最大波纹比为20。混频器采

用M ini-circuits 公司生产的ADE-12M H 。ADE-12MH 的本振和射频信号的输入频率范围是10-1200M Hz ,全波段转换损耗6.3dB 。功率放大器选用Sirenza 公司的SPA-2118,该芯片的功率为1W ,工作范围是810M Hz –960M Hz 。

使用ADS 软件创建射频发射系统的原理图,再在原理图中加入增益仿真控制器,就可以知道增益在系统各个部分的分配情况。用于仿真的发射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整个发射系统的增益为35.8dB ,因为输入的信号为-10dBm ,所以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射频信号大小为25.8dBm 。

3射频接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射频接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使用行为级功能模

图1用于仿真的发射系统原理图

图2功率增益预算曲线

块实现,行为功能模块包括天线、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本振信号源、中频滤波器和中频放大器等。接收端在设计中要考虑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等因素,比发射端的设计更为复杂。由于接收端包含很多有源器件,有源器件的非线性对整个接收系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当只输入一个信号时会出现增益压缩,当输入两个以上的信号时会出现互相调制等。

在本设计中,经过分析,混频器采用ADE-12M H。低噪声放大器采用两片AD8325分别对I,Q两路混频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AD8325S 通过编程控制放大器的数字接口,可以使增益0.75 dB逐级变化,最后可以达到59.45dB。为了保证功放芯片能尽量将能集中在我们所需的频率上,在功放之前加入一个射频带通滤波器,这样频率较高和较低的噪声信号可以得以滤除,使得输入功放的信号比较纯净。射频滤波器采用4DFA-915E-10。在此设计中,还用到了M inicircuits公司的功率分配器SCN-27和90度移相功分器QCN-27。使用ADS对接收系统进行建模,如图3所示。

由于各个模块的参数均为已知,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系统总的噪声系数,三阶互调截点等。噪声系数定义为系统输入信噪功率比(SNR)i=Pi/Ni与输出信噪功率比(SNR)o=Po/No的比值,常用F 表示。噪声系数表征了信号通过系统后,系统内部噪声造成信噪比恶化的程度。噪声系数常用NF(单位为dB)表示。根据噪声系数的级联式(1)可以计算出系统总的噪声系数,系统总的噪声系数就是从图3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向输出端方向看过去所表现出的噪声系数,也可以理解为当接收信号由低噪声放大器传输到输出端,接收端对信噪比的恶化程度。

F=F

1

+

F

2-1

G

p1

+

F

3-1

G

p1

G

p2

+ (1)

接收机的一个很重要指标是灵敏度,它定义为:在给定的信噪比的条件下,接收机所能检测的最低输入信号电平。灵敏度与所要求的输出信号质量(即输出信噪比)有关,还与接收机本身的噪声大小有关。接收机的灵敏度可由下式(2)计算得出:P in,m in(dB m)=N RS(dB m/Hz)+N F(dB)+(SN R)o,m in(dB)+10lo gB(2)

假设接收机输入端满足共轭匹配,由源内阻Rs 产生的噪声输送给接收机的噪声功率为其额定输出,即:N RS=4KT a R s/4R s=KT a。假设T a=290K,则NRS=-174dBm/Hz。所以灵敏度可表示为:P in,m in(dB m)=-174dB m/Hz+N F(dB)+(SN R)o,m in(dB)+10lo gB

图3超外差式接收系统原理图电路

接收机所接收的信号强弱是变化的,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取决于它的动态范围,即高性能的工作所能承受的信号变化范围。动态范围的下限是灵敏度,上限由最大可接受的信号失真决定。在本设计中考虑的是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的动态范围。动态范围可由下式(3)得到:

DR f (dB )=13[2IIP 3(dBm )+F t (dB

)-F t (dB

)+(SNR )o ,m in (dB )](3)

利用ADS 软件对接收端进行S 参数仿真,该仿真可以用于测量各个器件的S 参数等。在本仿真中,可以看成是当900~930MHz ,以1MHz 为步长的各个频率分量通过该接收端时,接收端对各个频率分量的增益或衰减大小的仿真。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由仿真结果可知在中心频率915MHz 处,增益最大,为63.287dB 。在标记maker2处,频率与标记maker1处相差12.21MHz ,衰减相差14.698dB ,符

合技术指标。在标记maker3处,

频率与标记maker1处相差12.06M Hz ,衰减相差13.080dB ,符合技术指标。

利用ADS 软件对接收系统进行增益预算仿真,可以知道系统增益在系统各个部分中的分配情况。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3可以看到在射频带通滤波器BPF1处,系统增益为-1dB ,这是因为射频带通滤波器有1dB 的插入衰减。在射频放大器AMP1处,系统增益为20dB ,

这是射频放大器的21dB 增益减去射频带通滤波器的1dB 插入衰减,系统前端总共有20dB 的增益。根据标记m7可知,在负载终端2系统增益为63.287dB 。

接收机输出的信号是射频频率与本振频率的差值以及它们的各次谐波和互调,各次谐波和互调通过中频滤波器时已经衰减,通过接收机的频域响应可以查看上述频率转换。在ADS 软件中,谐波平衡仿真主要用于频域分析,采用谐波平衡仿真可以得到接收机的频域响应。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输入端口在915MHz 时,信号为-39.999dBm ,这与输入端口的的单频功率源输入功率一致。由图5可知,中频输出端口在70

M Hz 时,信号为22.501dBm 。

4结语

图4S 参数仿真结果

图5接收系统功率增益预算曲线

下,优秀的全数字Costas锁相环的设计,完全可作为核嵌入到不同应用中。相对传统设计方法,基于CORDIC的DDS设计,不仅解决了FPGA中ROM 容量受限及精度不高的缺点,而且方便流水的方式实现,这符合第四代无线通信基带多核流水等结构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Costas J P.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Proceedings of the IRE,1956,44,(12);1713~1718

[2]Roland E.Best.Phase-Locked Loops Design,Simulation,and Applications.(第五版)影印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Walther J S.A Unified algorithm for elementary functions[C]//Spring Joint Computers Conference,1971: 379-385.

[4]杨小牛,楼才义等.软件无线电技术与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32~136.

[5]田耘徐文波.Xilinx FPGA开发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张欣.扩频通信数字基带信号处理算法及VLSI 实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通过对实际的集成射频模块的选择,以及利用ADS分别对射频接收和发射系统的仿真,可以得到系统的一些重要性能指标。通过对这些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设计的射频收发系统是可行的,可以满足实际无线通信环境对射频系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玉兰.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范博.射频电路原理与实用电路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陈利.2.4GHz收发系统射频前端的ADS设计与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09(19):23-26

[4]Dunleavy L,Flikkema P,Kuppusamy A. Character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a915MHz Wireless Receiver[A].Proc.50th ARFTG Conference[C].1997

图6输入信号的功率谱图7中频输出的功率谱上接第44页

CIC

CIC

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近年来,射频(RF)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增加了人们对低电压高性能射频前端的需求,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关键模块-RFIC 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如:蜂窝式个人通信与基站、无线接入系统、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局域网等。经过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通信系统发展成了支持多媒体的通信系统,系统的速度更快,误码率更低。射频收发机是通信系统的前端部分,负责信号的接收和发射部分,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决定了通信距离和影响着通信质量通信系统的发展也带动了射频收发机的发展。本论文探讨了收发机的基本结构,射频收发机的发展,然后介绍了射频收发机的一些关键指标,然后根据重要指标计算出射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最后仿真整个收发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关键词:移动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指标 RF transceiver system design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recent year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dio frequency (R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crease the RF front-end needs of low-voltage and high-performance.The key modules-RFIC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become research focus,such as cellular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and base statio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GPS, wireless lan,etc.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s system developed into a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system has faster rate and lower BER. RFtransceiver which is front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responsible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the signal part and that is an integral part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F transceiver determines the dist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s the communication s qu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also led to thedevelopment of the RF transceiver. The paper discussed transceiver's basic structure and radio frequency transceiver's development and some key indicators. Then according to these important target, it has calculated the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major technique target. Finally it simulated entire transceiver's major technique targe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RF transceiver system specifications 1引言 射频是指该频率的载波功率能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反之亦然),以交变的电磁场形式在自由空间以光速传播,碰到不同介质时传播速率发生变化,也会发生电磁波反射、折射、绕射、穿透等,引起各种损耗。在金属线传输时具有趋肤效应现象[1]。 该频率在各种无源和有源电路中R, L, C各参数反映出是分布参数。因此说所谓射频RF (Radio Frequency)是指频率较高,可用于发射无线电频率,一般常指几十到几百兆赫的频

射频接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1 前言 (2) 2 工程概况 (2) 3 正文 (2) 3.1零中频接收系统结构性能和特点 (3) 3.2基于ADS2009对零中频接收系统设计与仿真 (3) 3.3超外差接收系统结构性能和特点 (12) 3.4基于ADS2009对超外差接收系统设计与仿真 (13) 4 有关说明 (16) 5 心得体会 (18) 6 致谢 (18) 7 参考文献 (19)

射频是一种频谱介于75kHz-3000GHz之间的电波,当频谱范围介于20Hz-20kHz之间时,这种低频信号难以直接用天线发射,而是要利用无线电技术先经过转换,调制达到一定的高频范围,才可以借助无线电电波传播。射频技术实质是一种借助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无线电技术。 无线电技术应用最早从18世纪下半段开始,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世界已经对频谱进行了多次分段波传播。当前,被广泛采用的频谱分段方式是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所规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所含频率也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射频技术也已经在众多领域的到应用。特别是高频电路的应用。其中在通信领域,射频识别是进步最快的重要方面。 工程概况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产品越来越普及,成为当今人类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射频接收机位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最前端,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通信系统。优化设计结构和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是射频工程师追求的方向。由于零中频接收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易于单片集成的特点,已成为射频接收机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种结构,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介绍超外差结构和零中频结构性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超外差结构和零中频结构进行设计与仿真。 正文 下面设计一个接收机系统,使用行为级的功能模块实现收信机的系统级仿真。

ads报告平面魔T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 微波毫米波课程设计报告 ——平面魔T的设计 作者: 学号: 学院(系): 专业: 实验日期:

摘要: 通过ADS软件来设计平面魔T,包括通过软件来了解平面魔T的结构,如何在设计时仿真和赋值等等。首先介绍混合环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ADS设计,并且完成原理图仿真和版图仿真。在版图仿真不符合要求的时候对混合环的参数加以修改,使之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字: 平面魔T ADS 原理图仿真版图仿真

目录 一、实验设计要求 4 二、实验设计原理 4 三、实验设计步骤 5 1、新建项目 2、搭建原理图 3、原理图仿真 4、将原理图生成版图 5、版图仿真 6、修改参数,使得版图仿真结果更加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四、实验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7 五、实验设计心得18 六、参考文献19

一、实验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rate-race ring,中心工作频率为35GHz,介质基片厚度为 0.5mm,介电常数2.2,微带线损耗角正切为0.008,铜导体厚度为0.5mil (1inch=1000mil),可以采用ADS设计,也可以采用Ansoft designer设计,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 二、实验设计原理 Rate-race ring即混合环,是四端口网络,可以由微带线制成。整个环的周长为1.5λ,四个分支线并联在环上,将环分为4段,4段长度如下图所示。 混合环有两个端口相互隔离,另外两个端口平分输入功率的特性,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3dB定向耦合器。 ①在中心频率处,当端口1输入信号时,端口2,3,4的输出如下: 2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端口2有输出,相位滞后90度; 3的两路信号等幅反相,端口3无输出; 到达端口4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端口4有输出,相位滞后90度。 其中端口2和端口4输出振幅相同。因此,有如下的关系式: S??=S??= 1/√2(-j),S??=0 ②端口2输入信号时,端口1,3,4的输出如下: 到达端口1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端口1有输出,相位滞后90度; 到达端口3的两路信号等幅同相,端口3有输出,相位滞后70度; 到达端口4的两路信号等幅反相,端口4无输出。 其中端口1和端口3输出振幅相同。因此,有如下的关系式: S??= 1/√2(-j), S??= 1/√2 j , S??=0; ③当端口3输入信号时,端口1,2,4的输出如下: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1 任务书 试建立一个基带传输模型,采用曼彻斯特码作为基带信号, 发送滤波器为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滚降系数为0.5,信道为加性高 斯信道,接收滤波器与发送滤波器相匹配。发送数据率为1000bps , 要求观察接收信号眼图,并设计接收机采样判决部分,对比发送数据 与恢复数据波形,并统计误码率。另外,对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 率谱进行估计。假设接收定时恢复是理想的。 2 基带系统的理论分析 2.1基带系统传输模型及工作原理 基带系统传输模型如图1所示。 发送滤波器 传送信道 接收滤波器 {an} n(t) 图1 基带系统传输模型 1)系统总的传输特性为(w)()()()H GT w C w GR w ,n (t )是信道中 的噪声。 2)基带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源是不经过调制解调的数字基带信号, 信源在发送端经过发送滤波器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码型,经过含有加

性噪声的有线信道后,在接收端通过接收滤波器的滤波去噪,由抽样 判决器进一步去噪恢复基带信号,从而完成基带信号的传输。 2.2 基带系统设计中的码间干扰及噪声干扰 码间干扰及噪声干扰将造成基带系统传输误码率的提升,影响基 带系统工作性能。 1)码间干扰及解决方案 a ) 码间干扰:由于基带信号受信道传输时延的影响,信号波形 将被延迟从而扩展到下一码元,形成码间干扰,造成系统误码。 b) 解决方案: ① 要求基带系统的传输函数H(ω)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2(),||i i H w Ts w Ts Ts ππ+ =≤∑ 不出现码间干扰的条件:当码元间隔T 的数字信号在某一理想低通 信道中传输时,若信号的传输速率位Rb=2fc (fc 为理想低通截止频 率),各码元的间隔T=1/2fc ,则此时在码元响应的最大值处将不 产生码间干扰。传输数字信号所要求的信道带宽应是该信号传输速 率的一半:BW=fc=Rb/2=1/2T ② 基带系统的系统函数H(ω)应具有升余弦滚降特性。 如图2所示:滚降系数:a=[(fc+fa)-fc]/fc

915MHz射频收发系统的ADS设计与仿真

1引言 近几年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各国重视。随着供应链管理、集装箱、工业、科研和医药等行业对3m以上射频识别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外已经把研究的热点转向超高频段和微波频段。射频电路的设计主要围绕着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度、高工作频率和轻重量等要求进行。本文对915 M Hz射频收发系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是Agilent 公司开发的,可以支持从模块到系统的设计,能够完 915MHz射频收发系统的 ADS设计与仿真 李宝山,张香泽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要:针对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应用,使用A D S软件设计了一种915M H z射频收发系统。射频收发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均根据实际的集成射频模块的参数设计。使用A D S软件对设计进行功率增益预算仿真、S参数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射频收发系统符合实际的无线通信环境的要求。 关键词:A D S;915M H z收发系统;射频模块;增益 ADS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915MHz RF Transceiver system LI Bao-shan,ZHANG Xiang-ze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otou014010,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915M Hz RF Transceiver system using 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is presented.The key modules in RF system are designed by using the parameters ofactual integrated RF modules.Some simulations have been done by using ADS,such as Budget simulation,S parameter simul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RF transceiver system with re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mand. Keywords:ADS;915MHz RF Transceiver system;RF module;gain

ADS课程设计混频器

湖南理工学院 射频电路课程设计序号:609 论文题目:混频器的设计 姓名:刘志昌 院别: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14072200213 指导老师:粟向军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混频器基本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具体设计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创建一个新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dB定向耦合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低通滤波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混频器频谱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完整的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置变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配置仿真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噪音系数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噪声系数随RF频率的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7.三阶交调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功率-三阶交调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设计研究

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设计研究 射频是一种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信号,它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射频通信技术具有宽频带、高信息容量、体积小、可用频谱多、干扰小等特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日常生活中有线电视信号就是通过由射频通信系统传送的。射频收发系统处理线通信系统中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它位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最前端,关系到通信的质量。研究射频收发系统工作原理优化其设计方案,可有效提高无线通信质量。 一、射频收发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射频收发系统根据它的应用目的和使用环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组成部分。但从射频收发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射频发射机、射频接收机、天线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一)射频发射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射频发射机是通过调制、功率放大、上变频、滤波等手段把低频的基本频带信号转换为对应的高频信号,并把处理后的信号经天线发出。天线、滤波器、数模转换器、调制器、混频器、放大器、本振器等组成射频发射机系统。调制器通过数字调制或模拟调制的方式将低频信号向高频段传播;本振器通过数字分频电路、鉴相器电路,锁相环电路等将频率送至混频器;滤波器可以对不同的信号进行分离,得到特定频率的信号或消除干扰信号,滤波器种类繁多,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处理信号的形式选用模拟滤波器或数字滤波器;数模转换器主要作用是完成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混频器主要作用是实现频率变化,常用的有双平衡混频器和三平衡混频器。放大器是把信号通过幅度放大器增大或降低,在经由功率放大器将信号功率放大用以满足天线发射需要。(二)射频接收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射频接收机主要作用是从天线接收的众多信号中选出基本频带所需的有用信号并放大。射频接收机的信号选择能力关系到信号的接收质量,影响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的运行状况。射频接收机把天线接收到信号传送至低噪声放大器,通过两次下变频,将信号变为满足需要的基本频带信号。射频接收机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包括:接收微弱信号的灵敏度要求,降低系统噪声系数要求,相似频率信号的选择能力要求及射频接收机接收信号大小比的动态范围要求,射频接收机的性能指标关系到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运行质量。

无线、射频收发模块大全

无线收发模块大全 本文中着重通过几种实用的无线收发模块的剖析为你逐步揭开无线收发的原理,应用和结构,希望对你有所裨益! 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 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这是DF发射模块,体积:19x19x8毫米,右边是等效的电路原理图 主要技术指标: 1。通讯方式:调幅AM 2。工作频率:315MHZ (可以提供433MHZ,购货时请特别注明) 3。频率稳定度:±75KHZ 4。发射功率:≤500MW 5。静态电流:≤0.1UA 6。发射电流:3~50MA 7。工作电压:DC 3~12V DF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

点不会发生偏移。 DF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比如用PT2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DF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DF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当电压大于l2V时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这套模块的特点是发射功率比较大,传输距离比较远,比较适合恶劣条件下进行通讯。天线最好选用25厘米长的导线,远距离传输时最好能够竖立起来,因为无线电信号传输时收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实用距离只有标称距离的20%甚至更少,这点需要在开发时注意考虑。 DF数据模块采用ASK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当数据信号停止时发射电流降为零,数据信号与DF发射模块输入端可以用电阻或者直接连接而不能用电容耦合,否则DF发射模块将不能正常工作。数据电平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使用ADS编写交通灯程序及实时温度采集系统程序,含proteus图)

嵌入式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任务一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 一、设计目的: 1.了解基于ARM7核的LPC2106的管脚功能和特点,掌握I/O 控制寄存器的设置方法; 2.掌握ARM7应用系统编程开发方法,能用C 语言编写应用程序; 3.熟练掌握ADS1.2软件的使用以及PROTEUS 仿真调试的方法; 二、具体任务: 1.采用PROTEUS 完成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的硬件电路设计,要求单片机选型为飞利浦公司的LPC2106,东西南北方向分别设置红黄绿3个指示灯,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各用1个数码管显示通行时间; 2.用ADS1.2编写C 语言应用程序,完成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 3.采用PROTEUS 将应用程序装载在LPC2106中,进行仿真验证。要求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数码管显示通行时间并倒计时,可以设置成一样,例如都是9秒倒计时;每当倒计时时间到,完成红黄绿指示灯的状态切换,模拟实现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管理控制。

三、硬件电路设计。 附图: 四、源程序。(只将C语言应用程序附在后面,其它项目文档不要提供,C语言应用程序要有一定的注释说明) 源程序: #include "config.h"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 while(i--) { unsigned char j; for(j=0;j<125;j++) { ; } } }

int main(void) { uint32 k; PINSEL0=0x00000000; PINSEL1=0x00000000; IODIR=0xFFFFFFFF; while(1) { IOSET=0x000019E1; delay(10000); IOCLR=0x000019E1; IOSET=0x00001FE1; delay(10000); IOCLR=0x00001FE1; IOSET=0x000001E1; delay(10000); IOCLR=0x000001E1; IOSET=0x00001F61; delay(10000); IOCLR=0x00001F61; IOSET=0x00001B61; delay(10000); IOCLR=0x00001B61; IOSET=0x000019A1; delay(10000); IOCLR=0x000019A1; IOSET=0x000013E1; delay(10000); IOCLR=0x000013E1; IOSET=0x000016E1; delay(10000); IOCLR=0x000016E1; IOSET=0x000001A1; delay(10000); IOCLR=0x000001A1; for(k=0;k<5;k++) { IOSET=0x00000011; delay(3000); IOCLR=0x00000010; delay(3000); } IOCLR=0x00000001;

根据ADS的带阻滤波器设计

电磁波与微波技术 课程设计 ----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课题: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目录 1.设计要求 (3) 2.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3) 2.1理查德变换 (4) 2.2科洛达规则 (6) 3.设计步骤 (7) 3.1ADS 简介 (7) 3.2初步设计过程 (8) 3.3优化设计过程 (14) 3.4对比结果 (17) 4.心得体会 (17) 5.参考文献 (18)

1.课程设计要求: 1.1 设计题目: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1.2设计方式:分组课外利用ads软件进行设计。 1.3设计时间:第一周至第十七周。 1.4 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6GHz;相对带宽:9%;带内波纹: <0.2dB。 1.5 滤波器阻带衰减>25dB;在频率5.5GHz和6.5GHz处,衰 减<3dB;输入输出阻抗:50Ω。 2.微带短截线带阻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当频率不高时,滤波器主要是由集总元件电感和电容构成,但当频率高于500Mz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这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频率高时电感和电容应选的元件值小,由于寄生参数的影响,如此小的电感和电容已经不能再使用集总参数元件;其二是此时工作波长与滤波器元件的物理尺寸相近,滤波器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可忽视,需要考虑分布参数效应。我们这次设计采用短截线方法,将集总元件滤波器变换为分布参数滤波器,其中理查德变换用于将集总元件变换为传输段,科洛达规则可以将各滤波器元件分隔。 2.1 理查德变换

通过理查德变换,可以将集总元件的电感和电容用一段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等效。终端短路和终端开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具有纯电抗性,利用传输线的这一特性,可以实现集总元件到分布参数元件的变换。 在传输线理论中,终端短路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 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传输线的长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 将式(1.1)代入式(1.1),可以得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式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3) 称为归一化频率。

课程设计——基于ADS的微带滤波器设计

课程设计 报告 题目:基于ADS的微带滤波器设计姓名: 学号: 班级:电子101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2014-01-05

1.绪论 我们利用微波滤波器只让频率正确的的信号通过阻碍频率不同的信号的特性来区分信号。滤波器的性能对微波电路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微波电路系统时设计出具有高性能的滤波器很重要。微带电路在微波电路系统应用广泛路。具有个体,质量轻、频带分布宽等特点,其中用微带做滤波器是其主要应用之一,微带滤波器当中最基本的滤波器是微带低通滤波器,而别的滤波器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为原型转化过来。其中最大平坦滤波器和切比雪夫滤波器是两种常用的低通滤波器的原型。因此本节将重点研究如何设计并优化微带滤波器 1.1 微带滤波器简介 滤波器是一个的二端口网络,对频率适合的信号进行传输,对频率不匹配的信号进行发射衰减,从而实现信号频谱过滤。典型的频率响应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带阻衰减。如图1-1所示. 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滤波器进行分类: (1)按功能分,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可调滤波器。 (2)按用的元件分,集总参数滤波器,分布参数滤波器,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晶体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

1.2微带滤波器的主要参数 (1)中心频率:一般取f0=(f1+f2)/2,f1、f2为带通或带阻滤波器左、右相对下降1dB或3dB边频点。窄带滤波器常以插损最小点为中心频率计算通带带宽。 (2)截止频率:指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右边频点及高通滤波器的通带左边频点。通常以1dB或3dB相对损耗点来标准定义。 (3)通带带宽:指需要通过的频谱宽度,BWxdB=(f2-f1)。f1、f2为以中心频率f0处插入损耗为基准,下降X(dB)处对应的左、右边频点。通常用X=3、1、0.5 即BW3dB、BW1dB、BW0.5dB 表征滤波器通带带宽参数。分数带宽=BW3dB/f0×100%, (4)纹波:指1dB或3dB带宽(截止频率)范围内,插损随频率在损耗均值曲线基础上波动的峰-峰值。 (5)带内波动:通带内插入损耗随频率的变化量。1dB带宽内的带内波动是1dB。 (6)带内驻波比:衡量滤波器通带内信号是否良好匹配传输的一项重要指标。理想匹配VSWR=1:1,失配时VSWR>1。对于一个实际的滤波器而言,满足VSWR<1.5:1的带宽一般小于BW3dB,其占BW3dB的比例与滤波器阶数和插损相关。 (7)回波损耗:端口信号输入功率与反射功率之比的分贝(dB)数,也等于|20Log10ρ|,ρ为电压反射系数。输入功率被端口全部吸收时回波损耗为无穷大。

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的设计

基于无线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的设计 李夏 11720925 靳立兴 11720929 2011年11月20号 摘要:近年来,射频(RF)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增加了人们对低电压高性能射频前端的需求,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关键模块-RFIC 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如:蜂窝式个人通信与基站、无线接入系统、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局域网等。经过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通信系统发展成了支持多媒体的通信系统,系统的速度更快,误码率更低。射频收发机是通信系统的前端部分,负责信号的接收和发射部分,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决定了通信距离和影响着通信质量通信系统的发展也带动了射频收发机的发展。本论文探讨了收发机的基本结构,射频收发机的发展,然后介绍了射频收发机的一些关键指标,然后根据重要指标计算出射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最后仿真整个收发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关键词:移动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指标 RF transceiver system design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recent year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dio frequency (R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crease the RF front-end needs of low-voltage and high-performance.The key modules-RFIC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become research focus,such as cellular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and base station,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GPS, wireless lan,etc.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s system developed into a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system has faster rate and lower BER. RFtransceiver which is front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responsible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the signal part and that is an integral part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F transceiver determines the dist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s the communication s qu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also led to thedevelopment of the RF transceiver. The paper discussed transceiver's basic structure and radio frequency transceiver's development and some key indicators. Then according to these important target, it has calculated the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major technique target. Finally it simulated entire transceiver's major technique targe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RF transceiver system specifications

matlab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样本

《matlab通信仿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11月

课程设计题目1: 调幅广播系统的仿真设计 模拟幅度调制是无线电最早期的远距离传输技术。在幅度调制中, 以声音信号控制高频率正弦信号的幅度, 并将幅度变化的高频率正弦信号放大后经过天线发射出去, 成为电磁波辐射。 波动的电信号要能够有效地从天线发送出去, 或者有效地从天线将信号接收回来, 需要天线的等效长度至少达到波长的1/4。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后其波长约在15~1500km之间, 实际中不可能制造出这样长度和范围的天线进行有效信号收发。因此需要将声音这样的低频信号从低频率段搬移到较高频率段上去, 以便经过较短的天线发射出去。 人耳可闻的声音信号经过话筒转化为波动的电信号, 其频率范围为20~20KHz。大量实验发现, 人耳对语音的频率敏感区域约为300~3400Hz, 为了节约频率带宽资源, 国际标准中将电话通信的传输频带规定为300~3400Hz。调幅广播除了传输声音以外, 还要播送音乐节目, 这就需要更宽的频带。一般而言, 调幅广播的传输频率范围约为100~6000Hz。 任务一: 调幅广播系统的仿真。 采用接收滤波器Analog Filter Design模块, 在同一示波器上观察调幅信号在未加入噪声和加入噪声后经过滤波器后的波形。采用另外两个相同的接收滤波器模块, 分别对纯信号和纯噪声滤波, 利用统计模块计算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 继而计算输出信噪比, 用Disply显示结果。 实例1: 对中波调幅广播传输系统进行仿真, 模型参数指标如下。

1.基带信号: 音频, 最大幅度为1。基带测试信号频率在100~6000Hz 内可调。 2.载波: 给定幅度的正弦波, 为简单起见, 初相位设为0, 频率为550~1605Hz 内可调。 3.接收机选频放大滤波器带宽为12KHz, 中心频率为1000kHz 。 4.在信道中加入噪声。当调制度为0.3时, 设计接收机选频滤波器输出信噪比为20dB, 要求计算信道中应该加入噪声的方差, 并能够测量接收机选频滤波器实际输出信噪比。 仿真参数设计: 系统工作最高频率为调幅载波频率1605KHz, 设计仿真采样率为最高工作频率的10倍, 因此取仿真步长为 8max 1 6.2310(1-1)10step t s f -==? 相应的仿真带宽为仿真采样率的一半, 即 18025.7(1-2)2step W KHz t == 设基带测试正弦信号为m(t)=Acos2πFt, 载波为c(t)=cos2πf c t, 则调制度为m a 的调制输出信号s(t)为 ()(1cos 2)cos 2(1-3)a c s t m Ft f t ππ=+ 容易求出, s(t)的平均功率为 21(1-4)24a m P =+ 设信道无衰减, 其中加入的白噪声功率谱密度为N 0/2, 那么仿真带宽(-W, W)内噪声样值的方差为 2002(1-5)2N W N W σ=?=

ADS射频电路课程设计——混频器设计与仿真

混频器的设计与仿真 设计题目:混频器的设计与仿真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学号: 日期: 2011年 12 月 20 日

目录 一、射频电路与ADS概述 (3) 1、射频电路概述 (3) 2、ADS概述 (3) 二、混频器的设计 (7) 1.混频器的基本原理 (7) 2、混频器的技术指标 (9) 三、混频器的设计 (9) 1、3 D B定向耦合器的设计 (9) 1.1、建立工程 (9) 1.2、搭建电路原理图 (10) 1.3、设置微带线参数 (11) 1.4、耦合器的S参数仿真 (12) 2、完整混频器电路设计 (17) 3、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2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混频器性能仿真 (23) 1、混频器功能仿真 (23) 1.1、仿真原理图的建立 (23) 1.2功能仿真 (25) 2、本振功率的选择 (27) 3、混频器的三阶交调点分析 (28) 3.1、三阶交调点的测量 (28) 3.2、三阶交调点与本振功率的关系 (31) 4、混频器的输入驻波比仿真 (31) 五、设计总结 (33)

一、 射频电路与ADS 概述 1、 射频电路概述 射频是指超高频率的无线电波,对于工作频率较高的电路,人们经常称为“高频电路”或“射频(RF )电路”或“微波电路”等等。 工程上通常是指工作频段的波长在10m ~ 1mm 或频率在30MHz ~ 300GHz 之间的电路。此外,有时还含有亚毫米波( 1mm ~0.1mm 或300GHz ~ 3000GHz )等。 一方面,随着频率升高到射频频段,通常在分析DC 和低频电路时乐于采用的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以及电压电流的分析工具,已不精确或不再适用。分布参数的影响不容忽略。另一方面,纯正采用电磁场理论方法,尽管可以很好的全波分析和计及分布参数等的影响,但很难触及高频放大器、VCO 、混频器等实用内容。所以,射频电路设计与应用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2、ADS 概述 ADS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软件全称为 Advanced Design System ,是美国安捷伦(Agilent )公司所生产拥有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ADS 功能十分强大,包含时域电路仿真 (SPICE-like Simulation)、频域电路仿真 (Harmonic Balance 、Linear Analysis)、三维电磁仿真 (EM Simulation)、通信系统仿真(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和数字信号处理仿真设计(DSP );支持射频和系统设计工程师开发所有类型的 RF 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离散的射频/微波模块到用于通信和航天/国防的集成MMIC ,是当今国内各大学和研究所使用最多的微波/射频电路和通信系统仿真软件软件。 2.1 ADS 的仿真设计方法 ADS 软件可以提供电路设计者进行模拟、射频与微波等电路和通信系统设计,其提供的仿真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分为:时域仿真、频域仿真、系统仿真和电磁仿真;ADS 仿真分析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2.1.1 高频SPICE 分析和卷积分析(Convolution ) 高频SPICE 分析方法提供如SPICE 仿真器般的瞬态分析,可分析线性与非线性电路的瞬态效应。在SPICE 仿真器中,无法直接使用的频域分析模型,如微带线带状线等,可于高频SPICE 仿真器中直接使用,因为在仿真时可于高频SPICE )()/(1038Hz f s m f c ?==λ

基于RF收发器Si4432A的无线射频收发系统设计

基于RF收发器Si4432A的无线射频收发系统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收发芯片Si4432和C8051F930单片机的无线射频收发系统。该系统由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组成。发送模块主要将要发送的数据经C8051F930处理后,通过Si4432发送出去;在接收模块中,Si4432则将数据正确接收后通过液晶显示出来,从而实现短距离的无线通信。该系统实现了低功耗、小体积、高灵敏度条件下的高质量无线数据传输。 1 无线收发芯片Si443 2 Si4432芯片是Silicon Labs公司推出的一款高集成度、低功耗、多频段的EZRadioPRO系列无线收发芯片。其工作电压为1.9~3.6 V,20引脚QFN封装(4 mm4 mm),可工作在315/433/868/915 MHz四个频段;内部集成分集式天线、功率放大器、唤醒定时器、数字调制解调器、64字节的发送和接收数据FIFO,以及可配置的GPIO 等。Si4432在使用时所需的外部元件很少,1个30 MHz的晶振、几个电容和电感就可组成一个高可靠性的收发系统,设计简单,且成本低。Si4432的接收灵敏度达到-117 dB,可提供极佳的链路质量,在扩大传输范围的同时将功耗降至最低;最小滤波带宽达8 kHz,具有极佳的频道选择性;在240~960 MHz频段内,不加功率放大器时的最大输出功率就可达+20dBm,设计良好时收发距离最远可达2 km。Si4432可适用于无线数据通信、无线遥控系统、小型无线网络、小型无线数据终端、无线抄表、门禁系统、无线遥感监测、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RS485/RS232数据通信等诸多领域。 2 无线射频收发系统设计2.1 系统总体方案无线射频收发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由C8051F930单片机控制Si4432实现无线数据的收发。发送模块中的C8051F930将数据传送给Si4432进行编码处理,并以特定的格式经天线发送给接收模块。接收模块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放大、解调之后,再将数据送给主控制器C8051F930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送液晶显示等。系统提供了按键和液晶(OCM12864-9)等人机交互界面,还留有RS232接口可以实现与PC机通信。 2.2 系统硬件设计主控芯片选用Silicon Labs公司推出的单片机C8051F930。C8051F930

ADS实验报告

射频微波EDA课程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5年5月

一、本课设学习目的 通过射频微波EDA课程设计的学习,在学习EDA仿真软件ADS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掌握最基本的射频无源/有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系统仿真设计。加深对于EDA的理解,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证明理论,更深入掌握EDA。 二、本课设报告内容 (一)、利用ADS进行放大器匹配电路设计。要求:1)使用晶体管为bjt_pkg (参数beta=50),2)中心频率为1900MHz,对应的S21>30dB,S11和S22<-30dB。1)相关电路原理简介: (一)1.导入ac_vcc.dns,按照书本所示更改电路图,添加终端负载等元件,写入改变终端阻抗的方程: 2)必要的设计参数、步骤、仿真电路图 2.开始仿真,引入S21的矩形图,并插入标志,得到如下:

3.运行仿真,输出portZ (2)数据列表,可以看出,当频率大于等于400MHz 时,负载阻抗为35欧: 4.在数据显示窗中计算感抗,容抗值: (3)插入列表,显示电感值和感抗范围: freq 100.0 M Hz 200.0 M Hz 300.0 M Hz 400.0 M Hz 500.0 M Hz 600.0 M Hz 700.0 M Hz 800.0 M Hz 900.0 M Hz 1.000 GHz 1.100 GHz 1.200 GHz 1.300 GHz 1.400 GHz 1.500 GHz 1.600 GHz 1.700 GHz 1.800 GHz 1.900 GHz 2.000 GHz 2.100 GHz 2.200 GHz 2.300 GHz 2.400 GHz 2.500 GHz 2.600 GHz 2.700 GHz 2.800 GHz 2.900 GHz 3.000 GHz 3.100 GHz 3.200 GHz 3.300 GHz 3.400 GHz 3.500 GHz 3.600 GHz 3.700 GHz PortZ(2) 50.000 / 0.000 50.000 / 0.000 50.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35.000 / 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