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通用11篇)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通用11篇)

朱自清《春》教案朱自清《春》教案范文(通用11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朱自清《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自清《春》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一)反复朗读文章,品味文章中清新优美的语言,和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新、美、力”。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揣摩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并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二、能力目标:(一)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二)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一、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能较好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特征;细致入微的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去描写。

三、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一、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揣摩词语和重点词句的表现力,加深对春的理解和感受,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实际教学法,巩固基础知识,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思考生活。

(3)合作讨论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4)提问法【授课类型】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语同学们,春天是令人神往的,因为她充满生机,充满了活力,她如诗如画,美轮美奂,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春天的样子,或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或柳絮纷飞细雨朦胧,但是无论如何她总能给我们以美的感受。

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描写春天的诗歌,像是杜甫的《春夜喜雨》,或是孟浩然的《春晓》。

不同的作家在他们的笔下都曾深情地描绘过春天。

《春》教案(优秀5篇)

《春》教案(优秀5篇)

《春》教案(优秀5篇)《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2.感知内容① 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② 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二.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3.潜心精读问题组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③ 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在理清了文章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

文章开头写盼春,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

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4.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朱自清春教案(优秀8篇)

朱自清春教案(优秀8篇)

朱自清春教案(优秀8篇)朱自清《春》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散文中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通过多通道感受的方式,充分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能够安静地倾听文学作品以及同伴的的介绍。

活动准备:1、展现温馨的春天景色的背景音乐。

2、幼儿每人一张纸、水彩笔。

3、幼儿用书14~壹五页。

4、挂图《春》。

5、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感受散文中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能够安静地倾听文学作品以及同伴的的介绍。

活动难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活动过程:1、聆听音乐,欣赏散文《春》,感受春天的温馨和美好。

(1)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吧!(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春》。

(3)提问:春天美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4)大家再仔细听听。

2、结合挂图,再次欣赏散文,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描述春天。

(1)为什么说春雨像绿丝线,从地上牵起麦苗?(2)小羊说春雨是什么味道的'?你们觉得它说得对吗?(3)你喜欢散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3、播放录音,幼儿边听边画散文所表达的意境。

鼓励幼儿除了画出散文中描述的景物外,继续添画春天其它景色。

4、展示幼儿作品,交流各自的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2)幼儿相互欣赏点评。

活动反思:这首散文诗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幼儿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

本活动采用挂图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配合音乐、美术作品丰富孩子们对春天的感性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挖掘幼儿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朱自清春教案篇二教材分析:《春》是烩炙人口的颂春名篇,出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之手。

本文按作者感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盼春、绘春、迎春、赞春四个部分。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朱自清春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一1、学习课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春景的方法。

2、体会课文描写春景的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理解作者热爱看天、赞美春天的感伍。

抓歌春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4、应掌握的词语:(1)识记:迷藏散在草丛里巢应和笼着一层薄烟蓑、笠(2)理解:欣欣然朗润吹面不寒杨柳风卖弄应和呼朋引伴黄晕烘托舒活(3)运用:酝酿繁花宛转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教学要点: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课文写景的层次;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春草图”,体会同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过程:一、了解本单元的内部结构,明确本单元教学要求。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五单元。

这个单元引读部分的四篇现代文都是散文,也可以看作记叙文。

大家把课本打开,看目录的第4页:第五单元,先看引读部分。

大家研究一下四篇现代文的标题,想象一下课文的内容,说说这四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都是写季节的,写了春、秋、冬三季;都是描写景物的。

教师顺便交代;《春》是写的江南的春天,《春风》是写的北国的春风;《诗六首》中也有不少描写景物的句子。

大家再看一看,“引写”和“基础知识及运用”与“引读”之间有什么联系?明确:“引写”就是要运用“引读”中学到的有关知识去观察景物、描写景物;在描写时,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所以“基础知识及运用”安排了“修辞(一)”。

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79页,看一看本单元的“单元教材支配表“,看一看“引读”部分的教学要求,想一想,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达到什么要求?明确:体会散文中词语的生动性和准确性;找出散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理解它们的意思,体会它们好在何处。

了解各篇课文是抓住什么恃点写景的,又是怎样安排写景的层次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就展现出一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用自己的彩笔来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

春朱自清语文教案优秀5篇

春朱自清语文教案优秀5篇

春朱自清语文教案优秀5篇春朱自清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 导入语:说说自己感受过的春光都有什么特点,或者用古诗来形容一下。

2.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

《春》写于1931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出示学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感情。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4.检查预习,学习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2)解释词语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宛转:抑扬动听。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二、整体把握文章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2.理清文章结构:(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朱自清《春》教案

朱自清《春》教案

朱自清《春》教案朱自清《春》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52~55页。

作者以包含着对春的希望的笔墨,热情绘画出春天的图画,来抒发自己热爱春天、憧憬美好未来的欣喜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体会美感。

⑴ 能结合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中的分离,来理清文章思路。

看看作者从春这一背静中,分离出哪些图景来写的?并体会作者对春景的特殊感悟与喜爱之情。

⑴ 结合作文三步法感知物的技巧,来学习作者调动感官来感知春的方法,并找出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句等,体会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语言的精妙之蕴。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与写作技巧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⑴ 通过朗读,能复述课文,体会美感。

⑴ 结合作文三步法感知的技巧,体会作者写作方法及语言的精妙。

⑴ 结合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中的分离,来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⑴ 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热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1、重点:⑴ 反复朗读,读出作者感知过程中所蕴涵的情韵。

⑴ 品味绘春图中所含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及优美的语句。

2、难点:⑴ 结合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中的分离,来理清思路,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方法。

⑴ 结合作文三步法感知技巧,学习并掌握作者调动感官感知周围、感知世界的方法。

3、教学突破:⑴ 读通、读懂课文,品味文章的意蕴和情韵。

⑴ 结合作文三步法感知原理及分想思维技巧,形成语文学习与写作技巧有机地联结起来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春天是绚丽多彩的,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曾对春怀有特殊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朱自清先生笔下描绘的一幅幅春天的图画吧,同作者一起领略和感悟春天的美!2、在学新课之前,请同学们说说:你心目中的春天是怎样的?3、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2页,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春》,看看作者笔下的春是怎样的一幅图画?与我们大家心中的春是否相同呢?学生活动:1、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心中的春天的景象。

朱自清《春》教案(最新10篇)

朱自清《春》教案(最新10篇)

朱自清《春》教案(最新10篇)朱自清春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篇一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语: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散文《春》、《荷塘月色》、《背影》《绿》等名篇。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2.师生互动,共同讨论问题:(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 总写——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 具体写——绘春。

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

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篇1【课型定位】朗读感悟式。

【教学对象分析】1、虽然这篇散文可以挖掘的方面很多,但其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人所共知,因而教学时从美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感悟意境,梳理结构,应是可行的。

2、初一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本文的内容相对较浅,完全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其美的所在,进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作者的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喜悦之情;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

2、知识能力目标:从整体感知和理清思路着手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朗读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体会作品的语言、思路、主旨等。

【教学重点】1、感悟文章的美。

2、以朗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方式】声画同步,视听一体,营造优美的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教法】指导朗读,引导品位。

【学法】反复朗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寻找生活中美的事物、景物等,并能用短语表现出来。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通过联想唤起学生对美的记忆展示:多媒体放映大自然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美丽画面,迅速将学生带入美的氛围。

提问:生活中你能发现哪些美的东西,能用适当的短语表达出来吗?点拨:坚强的意志、纯洁的心灵、漂亮的面容、潇洒的风度、辽阔的天空、金色的原野……当然还有:优美的文章。

引导:那优美的大自然景色,想看吗?抒情精彩的文章,想读吗?今天我们要学的抒情散文《春》就是这二者的结合体,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去领略、去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春》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把握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
使学生能读 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2、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 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 妙。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搜集整理一
些关于春的古诗句;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 【媒体设计】
本文是篇美文, 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 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 中得到
熏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或给学生的 朗诵配上音乐,还
可提供春的画面。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发现之美
1、(导语)春天,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春的景物充盈着跃动 的活力与
生命的灵气。 我们曾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 也为春那盎然的 生机所激动。春天
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 心旷神怡。古往今来, 有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
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你通过搜集,发现 了哪些关于春的古诗句,让我们一
起来分享吧。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朗诵佳句。 课件展示,图文结合,欣赏感受诗的意
境、春的神韵,为课文教 学做情感铺垫。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绝句》,韩愈的《初春小雨》 ,白居易 的
《钱塘湖春行》 、《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 ,志南的《绝句》 , 王安
石的《泊船瓜州》等等
2、(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 ,了解感知 作者是
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朱自清 ──生平经历、渊博知识、走遍世 界、作品
成就等等。意在引发学生对作者的敬佩之情。
重点内容课件作恰当展示。
二、诵读之美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 更要在诵读 中体会
其美感。
1、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 前提;细
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 是朗读好的基础;以
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
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2、四人小组朗读交流:指正读音,互相间合作讨论朗读情感的 处理。
3、学生代表朗诵展示,配以音乐《秋日私语》 。
三、结构之美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 作者总写春天, 继而又分几个方面描绘, 最后
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 们上前去终,起
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颇巨匠心。
问:美文都有一个精美的结构,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你能发 现文章结
构的精美之处吗?
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讨论内容写在白纸上。 典型的观点
进行投影展示,转入全班讨论。
四、品味之美
五四文学巨匠之一、 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郁达 夫在《中
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 导引》中说过:朱自清虽则一个诗 人,可是他的散文仍
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
要算他。 《春》的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 永,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
醇厚的情致。
合作探究:
1、问题设计:
⑴ 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喜欢的理由。 或文中哪个
句子、哪个词语运用最妙?说说理由。
或这幅春景图中,有人有物,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远有近,

有高有低,你能说说这样描绘景物的妙处吗?
(结合学生实情,可选择其一赏析。)
⑵文中你还有哪些疑问?
(这方面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必要时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 生领
会。)
⑶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惜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爱春:热爱自然,赞美春天
2
、交流分享:

(读一读,读出情,品一品,品出味。)
五、 想象之美
想象是人类智慧的花朵。
美好的想象又需要借助生动精美的语言为它插上漂亮的羽翼, 在
读者头脑中腾飞,以便激起读者同样的想象,受到生命的启迪、人生 的感悟、美
的陶冶。
1
、 齐读一遍最后三节,有气势的,有感情的。

2
、 在《秋日私语》的音乐声中,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分钟: 你觉得春

天还象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3
、 让学生抒发内心的感受。

六、 积累之美
1
、把你认为精美的语句认真地摘录在积累本上。

2、继续搜集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 选择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进行
有感情地朗诵,准备《春之声》诗文朗诵会。 (也可准备朱自清先生 的其它散
文)

3、讲义:林斤澜的《春风》 。
第二课时
一、表演之美
组织学生进行诗文朗诵活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激发兴趣, 培养审美
情趣。
二、活动安排
1、选定一名活动主持人,活动过程由其筹备,教师适当指导。
2、小组推荐:每小组推荐准备充分、朗诵优秀者三名,参加比 赛。
3、评委确定:每小组推荐两名学生做评委,要求朗读基础好, 工作认
真,能做到客观公正。
4、评比标准:
仪态端庄大方(2分)
声音响亮、口齿清楚(2分)
普通话规范(2分)
抑扬顿挫、声请并茂(4分)
5、补充说明: 可自配音乐或辅以动作; 以小组累计得分高低取第一名、
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个人以得分高低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6
、 活动进行。

7
、 评议表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