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选拔赛的通知
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安徽赛区

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安徽赛区)暨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安徽赛区)暨2019年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英语翻译:The 12th Zhou Peiyuan’s Competition of Mechanic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hui Division) and Competition of Mechanic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Anhui Province in 2019 赛项组别:本科综合组、本科单科组和专科组二、竞赛组织机构主办: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安徽省力学学会协办: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1.组织委员会主任:储常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执行主任:梁樑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副主任:汤仲胜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刘建中合肥学院副院长杨基明安徽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委员:梁祥君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王建国安徽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黄景荣合肥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刘沛平合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陈海波安徽省力学学会秘书长王静峰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德义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经来旺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院长陆峰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刘一华安徽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2.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基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主任:宫能平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委员:陈海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一华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刘安中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谢能刚安徽工业大学教授何芝仙安徽工程大学教授3.监察委员会主任:陈文恩合肥工业大学监察处处长副主任:徐慧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委员:李丽鹏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伟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可佳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烨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4.仲裁委员会主任:王建国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副主任:陈海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委员:刘安中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经来旺安徽理工大学教授5.秘书处秘书长:刘一华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副秘书长:吴枝根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秘书:王美芹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李昊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詹春晓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地点: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三、竞赛目的通过竞赛,促进我省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提高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学习力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我省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力学素质,推动力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关于我校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关于我校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校内选拔结果及培训班安排的通知各相关学院:我校学生参加5月22日“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的报名工作现已结束,现将校内选拔结果及培训班工作安排如下:一、参赛学生选拔情况说明鉴于本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的考试范围为《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同时着重考核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务处与理学院共同研究决定对全校初次报名的268名学生的参赛资格进行了审核和选拔,选拔的依据为:凡报名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系统学习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或《工程力学》课程,且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均在85分以上者具有参赛资格。
根据该选拔依据,最终共选拔出134名符合参赛资格的学生报名参赛,现将参赛学生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一)。
二、校内培训班为使我校参赛学生能够通过该项竞赛巩固和提高力学水平,加强综合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竞赛成绩,经研究决定对通过校内选拔的学生以培训班的形式进行系统的赛前培训,本次培训班的时间为4月18日至5月20日(具体上课时间地点见附件二)。
三、校内培训及竞赛要求由于学校已将所有参赛队员名单上报陕西省组委会,并缴纳了相关费用,请相关学院通知参赛学生按时参加培训并确保参赛,对于无故经常不参加培训的学生、以及无故不正常参赛的学生,由相关学院批评教育,同时将影响教务处后期对该类学生和相关学院参加其他竞赛的资助力度。
5月22日竞赛的具体安排将在培训班中另行通知。
附件一: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我校参赛学生名单附件二: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校内培训班课表教务处2011年4月14日附件一: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我校参赛学生名单(134名)附件二: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校内培训班课表。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参考)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参考)理论力学一、基本部分(一) 静力学(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
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 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
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
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
能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
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
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
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并会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
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关于组织我校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

关于组织我校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的安排通知各相关学院: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将于2013年5月19日(周日)上午8:30—12:00进行考试,考试地点:临潼校区3-217教室。
本次竞赛我校共有96名学生报名参赛(详见附件一),学校于4月8日至5月14日为参赛学生组织了校内培训班,对参赛学生进行了系统的赛前培训。
请各相关学院及时通知报名参赛的学生务必按时参加考试,无特殊原因不得缺考。
凡正常参加考试并按时交卷的学生,学校将退还报名费,否则不予退还报名费。
所有参赛学生必须携带本人学生证和身份证参加考试。
学生证或身份证丢失的学生需在学院辅导员处开具贴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并盖骑缝公章和辅导员签名的证明书后方可参加考试,否则不得参加考试。
参赛学生自备橡皮、铅笔、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
严禁将移动电话、电子记事本等物品带至座位,可使用普通计算器,但不许使用有记忆储存、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严禁将试卷、草稿纸等与试题有关信息带出考场。
考生必须遵守考场规则,若有作弊行为,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考试开考30分钟后,考生不得入场,考试开考6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注意:请参赛学生根据“附件一”中的学生名单记住各自的准考证号。
附件一: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我校参赛学生名单(96名)附件二: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场纪律教务处2013年5月14日附件一: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我校参赛学生名单(名)附件二: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场纪律一、考生必须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于考试前15分钟进入考场,迟到30分钟以上者不得入场,考试开始60分钟后方可交卷退场。
二、考生进入考场,要服从监考人员的安排按考号顺序隔位就座,将身份证、学生证放在桌面,否则不得参加考试。
三、考试时可带必要的文具,但手机及其他电子通讯器材、电子辞典等物品原则上不能带入考场,已带入的,要关闭电源统一由监考人员管理。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第一轮通知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第一轮通知过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我国的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很多重大过程装备还依靠进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培养熟悉国情、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意识、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专业人才是21世纪我国高校所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以过程工业为研究和服务对象,培养能够从事化工、制药、炼油、轻化、能源、环保和食品等部门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熟悉国情、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意识、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专业人才是21世纪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所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为了鼓励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了解我国过程装备技术发展的前沿,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在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 年及2008 年分别举办了两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2010年和2012年,第三届及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分别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分会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由华东理工大学承办,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协办,各届大赛得到全国很多高校的大力支持及积极响应,每届大赛均有几十所学校参加。
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本专业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搭建了很好的空间和平台。
此次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分会主办,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华东理工大学协办,由新成立的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指导委员会对赛事进行相关指导工作,希望通过大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进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创新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浙江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认定项目汇总表

浙江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认定项目汇总表
序号
竞赛项目
级别
1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
2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
3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国家
4 浙江赛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省
5 浙江省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竞赛
省
6 浙江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学校
7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国家
8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60 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
国家
61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国家
62 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国家
63 浙江大学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学校
64 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
国家
65 浙江大学大学生水下机器人竞赛
学校
66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国家
67 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
省
68 ASABE国际大学生机器人设计竞赛
国际
69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
国际
70 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术大赛
国家
71 理律杯”全国模拟法庭竞赛
国家
72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国家
73 浙江大学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
学校
74 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
省
75 浙江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
学校
B
C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学校
51 IEEE国际未来能源挑战赛
国际
52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国家
53 浙江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省
54 浙江大学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学校
第6届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

第6届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样题的出题思路及说明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已经举办过5届。
今年将进行第6届竞赛。
与往届相比,本此竞赛的内容和风格将有较大的变化。
根本的变化是:竞赛内容不再是单纯考试型的题目,而是融趣味性、综合性与动手实践为一体。
本次竞赛计划分为两部分:首先进行选拔赛,然后进行决赛。
选拔赛面对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所,可能将有上万人参加。
选拔赛采用笔试的形式,根据选拔赛的成绩,以学校或研究所为单位,在全国范围内邀请20只队伍参加决赛。
而决赛以动手试验为主。
具体出题的思路是:选拔赛样题的特点是:(1)考查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通过一些有趣的场景引出问题。
(2)每个样题的难度都分为3个层次,通常先考查学生是否了解该题目的性质;然后是过渡性的问题,比较简单;最后的问题一般有些难度。
希望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得到基本分,同时又可以使分数拉开档次。
(3)样题中的问题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希望从多个侧面了解学生的能力。
(4)改变传统力学题目的形式,有正问题,也有反问题,反问题使学生有更多发散思考的空间。
选拔赛各题的知识点是:第1题“奇怪的独木桥”考查不同载荷对梁的弯矩影响;第2题“模特儿与新型舞台”考查是力与力矩的平衡,同时考虑不同情况下的变形协调条件;第3题“魔术师的箱子”表面上是静力学问题,实际上箱子里有文章,是动力学平衡问题;第4题“出人意料的交线”考查点的运动学以及定轴转动的动量矩定理。
以上知识点都是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但是其中有些问题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难度。
在决赛中,需要各队在给定时间、工具和材料的限制条件下,设计、制造出两种装置,以达到攻和防的目的。
其中的发射装置主要需要利用理论力学的知识,考虑抛射的轨道、摩擦、能量转换、碰撞等因素,而保护装置主要需要利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考虑结构的重量、强度、稳定性等因素。
在比赛中,攻和防都要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各队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我们认为,学生在决赛中可能要经历理论分析、初步设计、试验,反馈、修改设计等环节,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有很好的分工协作、动手制作能力,相信将会给学生很好的全面锻炼的机会,而这也正是以前的力学竞赛所缺乏的。
关于公布浙江省第十一届华恒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关于公布浙江省第十一届“华恒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参赛学校:
由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承办,宁波华恒建设集团赞助的浙江省第十一届“华恒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于2012年5月11日至13日在宁波工程学院举行。
本届竞赛共有42所高校的87个队参赛。
经过12日的现场制作和13日的紧张激烈加载测试,经专家委员会评定,共评出省特等奖1队、省一等奖8个队、省二等奖14个队、省三等奖24个队,最佳创意奖1队、最佳制作奖1队。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浙江省第十一届“华恒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
2012-5-16
浙江省第十一届“华恒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举办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
选拔赛通知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力学与
相关专业知识的热情,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浙江
省高校大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将于2016年 11 月25日-26日在宁波大
学举行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为选拔优秀学生参赛,学校将举办
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选拔赛。现将选拔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教务处
承办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二、参赛对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读本科生均可报名参加。
三、报名方式及截止日期
1、填写报名表,在2016年7月15日前发送到,详见附件1。
2、根据附件2:浙江省第五届力学竞赛的通知中理论方案设计要求,
撰写理论设计方案,于2016年9月20日前发送到
联系人 :王老师,联系电话:
四、竞赛方式和时间安排
举行时间: 2016年10月10日
本次选拔赛包括理论方案设计、实物制作、飞行试验和答辩等环节,
具体比赛内容见附件。
校内选拔赛选出三队选手,经过集训代表学校参加浙江省第五届大学
生力学竞赛。
五、项设置和评奖原则
(1)评奖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
(2)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置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若干名。
附件1:第五届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校选拔赛报名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院 电话号码 邮箱
备注
1
2
3
附件2:关于举行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的通知
关于举行浙江省第五届“宁工检测杯”大学生力学竞赛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浙江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大学生学习力学与相
关专业知识的热情,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相互交流
与学习为目的省级竞赛。经研究决定2016年举行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现将竞赛具体
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赞助单位:宁波科捷建筑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竞赛委员会:有关高校的教授、专家组成,主要负责竞赛的总体组织、指导、命题和评奖等工
作。具体名单如下:
主 任:杜建科 宁波大学教授
副主任:黄志龙 浙江大学教授
赵 卓 宁波工程学院教授
委 员:
王 骥 宁波大学教授
陈建康 宁波大学教授
王灿星 浙江大学副教授
梁利华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彭保进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苏中地 中国计量学院教授
陈志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王昊利 金陵科技学院教授
王晋宝 浙江海洋大学教授
李怀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
贾顺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
秘书长:王晓东 宁波大学教务处
王家荣 宁波工程学院教务处
秘 书:葛 翔 宁波大学教务处
韩 玉 宁波工程学院团委
张振亚 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应丹君 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二、竞赛题目
火箭助推载重滑翔机设计制作与飞行。
利用指定的材料,设计并制作火箭助推的滑翔机,利用飞行试验检验滑翔机在火箭推力(或者
牵引力)和空气动力等载荷作用下的飞行性能和载重能力。
具体竞赛内容包括四个环节:①理论方案设计;②火箭装配与滑翔机加工制作;③飞行试验
;④答辩。
三、参赛对象和形式
参赛者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以组队形式参赛,每队成员不得多于3人,每个参
赛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四、参赛名额
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有工程力学专业的学校参赛队不多于4队,其余院校一
般不多于3队。承办高校可以增加2队。独立学院作为单独参赛单位。参赛学校须组织校内预赛
,选拔后参加省竞赛。
五、竞赛安排
1、报名
请各参赛学校于2016年10月20日-25日将“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报名表”(附件4)、
“住宿登记表”(附件5)、参加学校校标(清晰电子版)和学校简介(300字左右)通过电子邮
件发送给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常俊峰老师()。打印盖章后
的竞赛报名表在竞赛报到时提交。
2、理论设计方案提交
参赛队员必须在2016年11月11日18:00前提交理论方案设计的电子文档,包括封面和正文两个独
立文档,格式要求为pdf,分别以“封面”和“正文”命名。封面和正文打包为winrar格式的压
缩文件,容量尽可能控制在10M以内,以“学校名称+队号”命名(例如:宁波工程学院
1),队号由各校竞赛负责人统一进行编号,且不得变更。电子文档发送至应丹君老师,电子
邮箱:。11月25日报到时提交纸质文本一份。
3、报到
(1)请各参赛高校学生和教师于2016年11月25日下午17:00前到宁波工程学院风华校区学生活动
中心大厅(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201号)报到为展示参赛各高校精神风貌,请各参赛高校报到
时携带校旗两面,大小为3号旗,尺寸为192cm×128cm,届时将悬挂竞赛现场。
(2)竞赛专家组成员请于2016年 11月25日下午17:00前到国际交流中心报到。
(3)参赛费用。所有参赛队需缴纳900元/队(含竞赛报名费、制作材料费、会务费等)。请各
参赛学校务必于2016年11月11日前以银行转账方式缴纳参赛费用,银行转账完成后请把转账凭
证保存并以扫描件发送至常俊峰(),逾期未缴报名费的学校将不能及时
领取发票。
户名:宁波工程学院
账号:390062
开户银行:宁波市农业银行翠柏支行
请各参赛学校在转帐时务必注明汇款学校和力学竞赛报名费。
4、竞赛
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将于2016年11月25日-27日在宁波工程学院风华校区举行。具体安
排如下:
(1)内容
开幕式、火箭装配与滑翔机加工制作、飞行试验、答辩。
(2)参加人员
参赛学生;学校竞赛负责人、竞赛指导教师各1名。
(3)时间与地点
开幕式暨赛前会:
时间:11月25日19:00-20:30
地点:风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B楼
内容:赛前说明会及抽签
滑翔机加工制作:
时间:11月26日8:30-11:00; 13:30-15:00
地点:风华校区羽毛球馆
模型提交及称重:
时间:11月26日:15:00-16:00
地点:风华校区体育馆一楼
飞行试验(分两组):
时间:11月27日8:00-12:30
地点:宁波工程学院风华校区田径场
现场答辩:
时间:11月27日14:00-16:00
地点:待定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 、三等奖、优秀奖若干队;优秀组织奖若干队。组委会根
据比赛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设置特等奖,并保留适当调整评分标准中Ab值的计算方案的权利。
七、安全性要求
1. 各参赛队在训练期间,应严格按照器材的有关安全注意事项操作,飞行时清场,确保安全。
2. 竞赛期间,应服从组委会统一组织和安排,遵守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安全。
八、本通知解释权归浙江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组委会。竞赛组委会对各参赛队参赛后的理论设计
方案和滑翔机模型具有优先使用权。
浙江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教务处,联系人:葛翔,
邮政编码:315211;电话:6; Email:。宁波市江北区风
华路201号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联系人:应丹君,电话
:,Email:;常俊峰,电话
:,Email:。
附件:1、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要求
2、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理论方案设计封面
3、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火箭助推滑翔机相关材料示意图
4、发动机基本参数与推力曲线
5、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力学竞赛报名表
6、住宿登记表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
二零一六年六月十三日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