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的超声诊断技术

合集下载

肝胆胰脾超声ppt课件

肝胆胰脾超声ppt课件
见强回声团块。
胰腺超声图像特点
胰腺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内 部回声均匀,胰管无扩张。
脾脏超声图像特点
脾脏呈扁圆形,轮廓光滑,内 部回声均匀,脾静脉清晰可见

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解读方法
熟悉正常超声图像
掌握正常肝胆胰脾超声图像的 特点,以便于识别异常表现。
观察脏器形态和大小
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是否正 常,有无异常增大或缩小。
脾脏异常
脾脏肿大、脾实质回声不均匀等。
04 肝胆胰脾超声诊断与鉴别 诊断
肝胆胰脾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内脂肪沉积过多所致, 超声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肝实质回声高 于肾脏回声。
脾脏肿大
脾脏肿大是脾脏体积增大的疾病,超声表 现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 超声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 不均匀,门静脉增宽等。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胆胰脾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
01
通过检测组织弹性和硬度,评估脏器功能和疾病进展。
诊断优势
02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发现早期病变,为临床提供更早的治疗干预
机会。
临床应用
03
在肝脏纤维化、胆囊息肉、胰腺占位和脾脏肿大等疾病的诊断
中,超声弹性成像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06 肝胆胰脾超声病例分享与 讨论
总结词
肝内占位性病变,血流丰富,血管紊乱
详细描述
肝癌患者的超声表现为肝内出现占位性病变,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由于肿瘤新生血管丰富,超声造 影可见病变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此外,肝癌患者的血管结构紊乱,走行不规整。
病例三:胰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
总结词
胰腺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减低,胰管扩张

脾脏的超声诊断

脾脏的超声诊断

脾 囊 肿
可分为寄生虫性囊肿(如棘球蚴虫囊 肿)和非寄生虫性囊肿。在非寄生虫 性囊肿中,又可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 囊肿。曾有人将脾囊肿进行过统计, 寄生虫和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比例为2: 1,而非寄生虫性脾囊肿中,真性囊肿 与假性囊肿之比为1:4,即在非寄生 虫性脾囊肿中80%为假性囊肿。假性囊 肿大多是继发脾包膜下血肿后形成, 真性脾囊肿罕见。
脾血管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回声 团,无声影,边缘欠光整,有时可见 边缘血管进入病灶。 CDFI:显示团块周边有绕行的动脉和 静脉,肿块内未显示血流。 瘤体内回声强度一致,其间可有回声 较低的不均匀圆点状或细管状结构。 少数表现为混和性回声或低回声团块。
脾血管瘤
脾血管瘤
其属于恶性肿瘤。 ■ 脾明显增大,内可见 多个圆形和椭圆形 低回声性肿物。 边界清楚,内部回 声均匀,无包膜, 后方回声无增强。 CDFI:显示肿瘤内部 血流信号丰富,分 布紊乱。
脾厚径:在左肋间斜断面测量脾门至对侧凸 面包膜的最小距离(a)。 脾长径:在左肋间斜断面显示脾最长径线, 测量其上下端的距离(b).。 脾宽径:取垂直于脾长轴的断面,显示脾最 大横径,测量其距离(c)。
正常脾声象图表现
正常脾脏的位置在左上腹,在肾的上方, 其声象图表现为回声强度稍低的均质性回 声,比肝脏回声强度略低或相似。脾包膜 线光整,除内脏下垂或严重肺气肿者外, 一般在左肋缘下不能探及正常脾脏。 脾脏的外开象蚕豆,其上、下极圆钝,下 极稍尖,上极稍方,外侧面(膈面)隆起, 整齐而光滑,内侧面(脏面)则明显凹陷, 有特征性的脾门切迹和脾血管回声,这主 要为脾静脉回声,脾动脉在脾门部的分支 一般不易显示清楚。
脾囊肿的声象图特点
脾脏增大,较小的囊肿外形、体积改 变不明显。 脾实质内显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边缘清晰,后壁回声增强。 较大囊肿可出现脾和实质受压征象。 肝、肾探测可能发现并发的多囊性病 变。 假性囊肿内可出现弥漫性的细点状回 声,真性囊肿内部一般为无回声。

脾脏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脾脏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
完整版课件
2
完整版课件
3
右侧卧位
完整版课件
4
仰卧位
完整版课件
5
左肋间斜断面
完整版课件
6
完整版课件
7
完整版课件
8
完整版课件
9
完整版课件
10
完整版课件
11
冠状断面
完整版课件
12
冠状断面
完整版课件
13
测量(厚径和长径)
完整版课件
14
测量(宽径)
完整版课件
15
正常脾脏
完整版课件
22
多囊脾
脾脏增大 形态失常
脾实质内布满大小不 等无回声区
囊壁菲薄光滑
完整版课件
23
脾肿瘤的病理分类
良性肿瘤,血管瘤 原发性肿瘤:
恶性肿瘤,淋巴瘤
继发性肿瘤: 肺、乳腺、消化道
完整版课件
24
脾血管瘤
1. 边界清晰,高回声 团块
2. 内部回声欠均匀
完整版课件
3. 边缘欠光整,有 时见周围血管进入病 灶
轮廓清晰
表面光滑平整
实质均匀中等回声
大小:长8-12 宽5-7 厚小于4
脾门静脉内径小于0.8
完整版课件
16
弥漫性脾脏肿大的病因、病理
1. 急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性肝炎,败血症,伤寒等
2. 慢性感染:疟疾,血吸虫病,粟粒性结核, 慢性肝炎
3. 充血性脾肿大:门脉性肝硬化,慢性右心衰竭, 门静脉血栓形成
完整版课件
19
真性囊肿
皮样囊肿 淋巴管囊肿 包虫囊肿
假性囊肿
炎症性积液 损伤性血肿 脾梗阻后形成囊肿

脾脏超声分析报告

脾脏超声分析报告

脾脏超声分析报告【背景介绍】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左上部。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的检查方法,透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脾脏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医生判断脾脏是否存在异常。

本文将根据脾脏超声结果,进行分析报告。

【超声特征描述】经超声检查,脾脏呈椭圆形,大小正常,边界清晰。

脾表面光整,未见凹陷、肿块等异常。

脾内部可见多个回声一致的血管影,血流状态良好。

脾内未见明显的低回声区或高回声区,脾脏结构均匀。

【结论分析】根据以上超声特征描述,脾脏形态正常,大小、位置正常,边界清晰,无任何明显异常。

脾脏的回声均匀一致,血流状态正常。

因此,脾脏超声结果显示脾脏结构正常,无明显病变。

【可能的引起症状和疾病分析】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具有滤清血液、贮存血液、生成血细胞等功能。

一旦脾脏出现异常,可能引发以下症状或疾病:1.脾脏疼痛:脾脏感染、脾积血或脾脏破裂等情况均可能引起脾脏疼痛。

2.脾大:脾脏增大可出现于多种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转移、肝硬化等。

3.脾结节:脾脏内的结节可能是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

【随访建议】根据本次脾脏超声分析结果,显示脾脏结构正常,无明显病变。

但仍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建议密切关注脾脏相关症状的变化,如脾脏疼痛、脾大等,并请遵循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

【附录】超声检查者:XXX医务人员报告医生:XXX医生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免责声明】本报告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提供分析意见,结论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医生的诊断结论。

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诊断,请咨询专业医生。

【总结】脾脏超声分析报告显示脾脏形态正常,大小、位置正常,边界清晰,无明显病变。

脾脏的回声均匀一致,血流状态正常。

但仍需综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密切关注脾脏相关症状的变化,并定期复查。

请咨询专业医生获取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建议。

脾脏的超声诊断

脾脏的超声诊断

副脾
超声表现:
1. 多出现在脾门周围
2. 呈圆形或椭圆形
3. 边缘清晰,包膜光整
4. 内部为均匀细点状回 声,回声与正脾相似 ,但与正脾的分界清 楚。
5. 副脾有与正脾门处动 、静脉相通的血管分 支。
脾萎缩
本病老年人多见,称老年性脾萎缩。此外疱疹性 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及慢性 肾功能衰竭偶并发脾萎缩。
病例讨论
姓名:王树申 性别:男 年龄:60
科室:胸外科 住院号:649996
主诉:车祸后左胸背部部及左肘部疼痛2小时。
现病史:患者及家属诉于17:30左右行走时被摩托车撞到, 致左侧胸背部及左肘部疼痛,活动及翻身时明,显胸闷及 气短,略感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及咯血,无头痛及头 晕,无恶心及呕吐。左肘部疼痛,左上肢无功能障碍,由 家属呼叫120后急送至我院急诊科,行CT检查提示:1 左 侧第8、9、10肋骨骨折。2 右肺下叶渗出性病变,需在感 染与肺挫伤之间鉴别,建议结合临床,复查。故急诊科以 “胸部闭合性损伤:左侧第8、9、10肋骨骨折、肺挫伤?” 收住入院(2018年4月9日)。
超声表现 1.真性破裂:因破裂的程度不同,声像图差别较大。多数 表现为脾包膜连续性中断,局部回声模糊,或有局限性无 回声区。实质内有不均匀性回声减低区。小的破裂或发生 于上极的破裂,脾脏声像图可能无明显异常。严重破裂者 脾脏失去正常轮廓,边界模糊不清,内部回声杂乱,或者 实质分为不规则的低回声碎块。脾周或腹腔内可见积液。 2.中央型破裂:脾外形不同程度增大,轮廓清楚、光整、 实质内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的回声减低区。有血肿形成 者,脾实质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 3.包膜下破裂;脾脏肿大、变形。被膜光滑、完整。包膜 下血肿部位可见局限性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多是月牙状 环抱脾实质。出血时间较长者,可有血凝块形成的高回声 团块,或机化形成的高回声条索。当血肿较大或内部压力 较高时,脾实质可有凹状压痕。

脾脏超声扫查流程

脾脏超声扫查流程

脾脏超声扫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脾脏超声扫查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脾脏超声扫查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脾脏解剖及超声基本扫查PPT课件

脾脏解剖及超声基本扫查PPT课件
脾梗死
超声表现为脾实质内不规则低回声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有时可见“牛眼征”。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病例一:脾脏肿大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脾脏肿大是脾脏疾病的一种常见表现,其诊 断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详细描述
脾脏肿大可能是由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肿 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对于脾脏肿大的诊断, 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根据脾脏 肿大的程度和病因,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脾脏周围组织关系
总结词
脾脏周围组织的清晰度和连续性可以反 映脾脏的位置和毗邻关系是否正常。
VS
详细描述
正常的脾脏周围组织关系清晰,没有异常 的液体或肿块。脾脏与肝脏、胃、结肠等 周围器官的分界线清晰,连续性好。此外 ,脾静脉和门静脉的走向和管径也在正常 范围内。
04
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脾脏超声检查基础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穿透性和 反射性,能够被人体组织不同声阻抗 界面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超声成像原理
通过高频探头发射超声波,遇到人体 组织不同声阻抗界面时产生回声,再 经探头接收并显示在屏幕上,形成超 声图像。
如淋巴瘤、转移性肿瘤等,超声表现为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 匀。
脾脏血管病变
血管瘤
超声表现为脾实质内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超声诊断学-06-脾脏-叶军

超声诊断学-06-脾脏-叶军

第十章脾脏叶军第一节正常脾脏超声表现1、于左侧9~11肋水平斜断面显示脾脏呈半月形,均匀低回声,有光滑包膜,外侧缘呈弧形,内侧缘可见内陷的脾门,脾动脉及脾静脉为管状无回声。

2、可显示脾门区丰富的红色及蓝色的脾动、静脉血流信号并可测得流速。

脾内动、静脉分支均可呈现依不同声束方向的红色或蓝色血流信号。

3、超声正常值成人脾长度(上下径)10~12cm,脾厚度(前后径)3~4cm,脾宽度(左右径)6~8cm,脾静脉内径0.5~0.8cm,脾静脉血流速度约9~30cm/s,脾动脉内径0.4~0.5cm,脾动脉血流速度70~110cm/s,RI:0.5~0.7。

表13—1 小儿脾脏长径正常值(单位: cm)年龄中间值范围上限值0~3月 4.5 3.5~5.8 6.03~6月 5.3 4.9~6.4 6.56~12月 6.2 5.2~6.8 7.01~2岁 6.9 5.4~7.5 8.02~4岁7.4 6.4~8.6 9.04~6岁7.8 6.9~8.8 9.56~8岁8.2 7.0~9.6 108~10岁9.2 7.9~10.5 1110~12岁9.9 8.6~10.9 11.512~15岁10.1 8.7~11.4 12.015~20岁(女)10.0 9.0~11.7 12.015~20岁(男)11.2 10.1~12.6 13.0引自夏焙,吴瑛主编.《小儿超声诊断学》.第一版.2001.296页.第二节脾先天性异常一、副脾病理特征指除脾脏以外还有一个或数个多余的小脾,属先天性变异。

副脾的位置多位于近脾门区、脾血管、胰尾部,呈圆形或椭圆形,血供通常来自脾动脉。

超声特征位于脾门区、脾胃韧带或胰尾部的单个或多个近圆形低回声结节,与脾脏回声相似,常易误诊为脾门淋巴结或肿瘤。

副脾内偶可见零星的彩色血流,较大的副脾内可见彩色血流束与脾脏相连。

二、游走脾病理特征又称脾异位,较少见。

大多由于脾蒂或韧带先天过长或肿大的脾脏牵引作用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B16.7.1 【名称】脾脏的超声诊断技术 【别名】 【适应证】
1.超声基本上可明确提示的病变包括下列五种。 (1)脾肿大。 (2)脾含液性占位病变,如脾囊肿、多囊脾、脾脓肿等。 (3)脾实性占位病变。 (4)脾实质钙化灶。 (5)脾外伤。 2.部分病例结合声像图与临床病理情况及其他检查有可能确定病变的性质。 (1)脾急性局灶性感染。 (2)脾动脉栓塞。 【禁忌证】 1.一般无特殊禁忌证。 2.病情危重应先进行抗休克等治疗,待病情稳定或配备抢救措施后再进行检 查,以免超声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 【准备】 1.填写申请单 逐项认真填写申请单,提供临床资料,掌握超声检查适应证, 提出检查要求。 2.向患者说明检查的必要性 解释检查的过程,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与合 作。 3.检查室应安静、整洁、安全,并配有暗色窗帘。 4.启动仪器,调节仪器的分辨率,以保持显像清晰。 5.明确超声检查重点。 6.体位 根据病变位置不同选择仰卧位或侧卧位等。 【方法】 脾脏检查常规采用二维灰阶超声。临床需要检测脾脏血流变化时,应加用彩 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脾外伤、脾肿大、脾囊肿、脾肿瘤等多采用二维灰阶声
2.常规检查多需行左肋间斜切和左肋下斜切。 (1)左肋间斜切,声束朝向脾门,切面经脾脏长轴时测量脾脏长径及厚径。 声束转向头端,可观察脾上部膈下区。声束转向脾门下部,可观察胰尾与脾门的 关系。再转向长轴可观察脾脏上极和下极,以及脾门处的脾血管。 (2)左肋下斜切,脾肿大时,可观察脾肋缘下的厚度。 3.有条件者可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以显示脾门及脾内血管分布,频谱多 普勒可获得血流动力学的参数,二者结果相互比较,能更准确判断血流的状况。 4.检查时应观察脾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脾实质回声改变、有无钙化及异 常团块回声。如有占位病变,应观察其边缘、内部回声高低及分布均匀度、形态 等,必要时再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 【结果判断】 【注意事项】 超声提供病理声像图改变但应进一步检查的病变包括下列两种。 1.脾实质弥散性回声异常。 2.脾实性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判断。
பைடு நூலகம்
像图,对良、恶性肿瘤一般仅可作提示性的诊断。脾脏局灶性感染包括脾结核, 有时难以与肿瘤鉴别,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加以判断。脾内钙化灶常为多 种炎症愈合后的最终改变。脾动脉栓塞在脾实质内出现水肿、出血及坏死区,加 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大致确定脾动脉阻塞造成的梗死区。
1.患者通常不需进行检查前准备,必要时可行空腹检查。可取右侧卧位或平 卧位。选用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 2.0~5.0MHz,亦可用相控扇形探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