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加工论文

合集下载

超声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价值论文

超声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价值论文

超声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05例胃镜确诊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口服超声造影剂后进行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超声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的特异性为84.7%,敏感性为92.3%。

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超声声像有一定的特异性,为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提供一个无创、简便、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回声型胃造影剂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 r656.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17-01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年龄于20-50岁。

十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为胃溃疡的5倍,在我国此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1]。

以往临床诊断本病主要依靠x线钡餐造影检查和胃镜检查,但很多病人对这两项检查有惧怕心理,尤其小儿、孕妇、年老体弱者不易接受,因此选择简便、安全、无创伤、无痛苦的超声检查诊断消化性溃疡逐渐被临床医生所重视。

本研究观察分析10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用有回声型造影剂在超声声像图上的表现。

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我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0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的门诊患者,应用b超进行观察,其中女55例,男50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6岁。

1.2 仪器和方法 (1)使用ge-logiq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

(2)超声造影剂:浙江杭州胡庆余堂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璋”牌胃窗声学造影剂,每包用开水冲泡调制成500-600ml均匀糊状液体,冷却后待用。

1.3 检查方法检查前禁食8小时,禁饮6小时,检查日晨空腹,检查时嘱患者将造影剂服下后即开始检查(造影剂量成人500-800ml,小儿300-400ml)。

检查体位以平卧位和右侧卧位为主,辅以左侧卧位和半坐位;操作方法按胃十二指肠在腹部的体表投影;依次从贲门、胃底部、胃体部胃大小弯、胃角切迹、胃窦幽门管和十二指肠作连续完整扫查,力求将胃、十二指肠声像图全貌清晰显示;仔细观察其层次结构、粘膜连续完整性、充盈和排空情况、实时动态的蠕动状况;发现溃疡病灶则认真观察、记录溃疡的位置、形态大小、深度、周围胃壁的厚度及层次、胃十二指肠周围情况(如有无肿大淋巴结或包块等)。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模板完整版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模板完整版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超声波处理罗丹明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学生姓名于玉彬指导教师杨威专业环境工程学院食品工程2008年06月10日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Experimental Study on Degradation of Rhodamn Wastwater by Ultrasonic WaveStudent YuYubinSupervisor Asso.Prof. Yang WeiSpecialt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chool Food Engineering2008-06-10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评语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评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语及成绩摘要以罗丹明配制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初始浓度、pH值、超声波功率和作用时间四因素对化学耗氧量(COD) 去除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表L9(43) 安排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大,COD去除率先减少后增大,在pH=1.8附近的COD去除率最高,最佳反应时间为50min,功率越大越利于有机物的降解,初始浓度越低,COD的去除率越高。

同时考察了超声/新生态MnO2,超声/ Fenton试剂协同作用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与MnO2或Fenton试剂联用可以大大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而且溶液pH值对降解率影响显著,低pH值有利于降解,功率越大越利于有机物的降解,初始浓度越低,COD的去除率也越高。

关键词:超声波罗丹明正交实验水合二氧化锰AbstractIn the paper ,the effects of the pH、ultrasonic power 、irradiation time 、original COD concent rations on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 were studied.And arrange experiment with orthogonal table of L9(4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decrease at first ,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H , and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reached the highest at pH 1.8;the optimal irradiation time was 50 min and the original concent rations were lower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higher . At the same time, ultrasonic cooperate with Hydration MnO2 or Fenton on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ltrasound and other technologies used together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organic.And the pH have observably effect on the degradation.Low pH in favor of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 also the original concent rations were lower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higher.Key Words:Ultrasonic wave, Rhodamin , Orthogonal experiment, Hydration MnO2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3)1.1序言 (3)1.2近代我国染料废水概况 (3)1.2.1我国染料工业现状 (3)1.2.2染料工业废水分类及特点 (4)1.3染料废水处理技术[14] (5)1.3.1物理化学法 (5)1.3.2化学法 (5)1.3.3生化法 (7)1.3.4其他方法 (7)1.4超声波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8)1.4.1超声波处理废水基本原理[12] (8)1.4.2影响超声波降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10)1.5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1)1.5.1 超声波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概况 (11)1.5.2 立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2)2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13)2.1 主要试验试剂和仪器 (13)2.2实验方法 (14)2.2.1罗丹明染料废水配制 (14)2.2.2重铬酸钾法测COD (14)2.2.3水合二氧化锰的制备[4] (14)3 结果与讨论 (15)3.1超声波单独作用试验 (15)3.1.1处理废水的初始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15)3.1.2反应体系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16)3.1.3超声强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16)13.1.4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17)3.1.5设计正交实验,确定超声降解罗丹明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 (18)协同作用实验 (20)3.2 超声波和MNO23.2.1处理废水的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20)3.2.2反应体系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21)3.2.3超声强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22)3.2.4设计正交实验,确定超超声波和MNO协同作用处理罗丹明废水的最佳2工艺参数 (24)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9)附录 (30)1 绪论1.1序言纺织印染工业作为中国具有优势的传统支柱行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迅猛发展,其用水量和排水量也大幅度增长。

超声清洗机吊运机械手的设计论文

超声清洗机吊运机械手的设计论文

摘要这片论文主要是围绕超声波清洗机的原理和结构分析、吊运机械手部分的设计及电气部分的设计。

通过这篇论文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超声波清洗机的设计过程以及达到的清洗效果。

第1章“绪论”中主要介绍了本设计的一些内容,包括课题的来源,意义。

第二章“超声波清洗”则是详细阐述了超声波清洗的原理、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在国内的发展。

第三章“超声波清洗机的结构设计”中是介绍了清洗机的总体结构,传动设计、前后脚架、脚轮等一些零部件的设计选择。

第四章超声波清洗机结构校核主要介绍了机架强度校核。

关键词:超声波清洗;结构设计;强度校核;电气元件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analysis, the ultrasonic cleaning machine lifting design and part of the electrical part of manipulator. Through this paper can design process is very clear understanding to the ultrasonic cleaning machine and cleaning effect achieved.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some contents of this design, including the source of the subject,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chapter "cleaning" is the principle, influence facto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nic cleaning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structure design" ultrasonic cleaning machine is introduce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cleaning machine, choose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desig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ipod, casters and some other parts of the. The fourth chapter of ultrasonic cleaning machine structure checking mainly introduces the frame strength checkKey word: ultrasonic-cleaning;designing configuration;intension checking;Electrical ele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 绪论 (1)1.1 课题的来源及其意义 (1)2 超声波清洗 (3)2.1 超声波清洗 (3)3 超声波清洗机的结构设计 (10)3.1 清洗机总体结构的设想 (10)3.2 传动部分的设计 (11)3.3 气压系统设计 (13)3.4 槽体部分设计 (13)3.5 其它一些部件的实体建模 (15)3.6 气动系统工作原理 (16)3.7 此设计的几大优点 (17)4 超声波清洗机的结构校核计算 (18)4.1清洗机主体结构概述 (18)4.2机架强度校核 (18)4.3 气动部分的计算 (20)4.4后法兰气缸连接螺栓校核 (22)4.5气缸其他部件 (23)4.6 生产本设备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25)4.7 导轨运动系统的故障原因与对策 (25)5 超声波清洗机的槽体介绍 (26)5.1 联轴器选用 (26)5.2 电动机选用 (26)5.3水泵的选用 (27)5.4过滤器的选用 (27)6 总结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1绪论1.1 课题的来源及其意义1.1.1课题的来源本课题由生产厂家提出,能达到实际加工要求。

超声波降黏机理研究

超声波降黏机理研究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技论坛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10月上 185*[论文项目] 本论文系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项目本科毕业论文《稠油声化学降粘实验研究》成果。

超声波降黏机理研究*华强 常香玲 张建莉 李洋 史园园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摘 要 超声波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针对稠油超声波降粘技术进行分析,调研国内外资料,研究了相关技术的发展,指出了超声波降粘的主要机理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 超声波;稠油;降黏1 空化作用空化现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

它是一种关于液体的物理现象,当超声波作用于液体时,会使液体内部某些地方形成局部暂时的负压区域,这就会在液体中产生空穴或者是气泡。

由这种原因产生的气泡基本都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它的振荡会产生激波,在局部位置造成短时间的较大的压强。

由这些气泡的非线性振荡以及崩溃产生的瞬时压强,会使液体内部发生许多物理以及化学效应,这些被称作为空化效应。

当超声波作用与稠油时,稠油内部的微小泡核会被激活。

当超声波的声压到达足够大的时候,在声波负压的作用下,稠油内部的气泡核发生膨胀;同时,在声波正压的作用下,稠油内部的气泡核又被压缩。

在声波正负压的作用下,稠油具体表现为内部气泡核的膨胀、振荡、收缩以及崩溃等一系列的动力学过程。

当气泡核崩溃时,会瞬间在其周围的极小空间内产生局部的高温高压。

并且有极其强烈的射流和冲击波。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超声波能达到改变稠油中胶质、沥青质体系,释放小分子的作用。

同时破坏稠油内部的长链分子,使轻组分增多,从而降低稠油黏度。

2 机械作用超声波可以使介质的质点发生强烈的机械振动,而不同分子因机械振动得到的加速度是不同的,大分子会获得较大的加速度, 从而导致稠油中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增强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摩擦力。

同时在惯性力的影响下,导致部分分子链断裂,小分子增加。

从宏观方面看,超声波引起的高频机械振动效应还能起到搅拌的作用,时稠油剪切变稀,达到降粘效果。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论文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论文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胆b超检查异常情况及相关性,以便在治疗中减少易诱发的疾病。

方法:对63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肝胆b超检查,并行有关项目的比较。

结果: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检查结果的异常阳性率为31.16%,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为26.34%,占整个阳性率的63.76%。

异常阳性率因年龄、病程的长短不同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药物性内脏疾病,尤以肝胆显著,必须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及时防治。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肝胆b超【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53-02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病程迁延,易于复发而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致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尤其对肝胆的影响明显。

本文对63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与肝胆b超异常发生率的相关性。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入组患者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住院病程≥2年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32例,其中男412例,女220例,所有患者住院或门诊服药时间≥2 年;年龄20岁~74岁,平均年龄(26.24±6.87)岁,其中年龄≥50岁者123例,年龄0.05)。

可见,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为26.34%,占整个阳性率的63.76%。

肝脏b超主要表现为肝区局限性或散在性不规则的回声增强、减弱、变粗、变细、光点密度增加。

2.2 不同病程、年龄、性别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其中男412例,女220例,所有患者住院或门诊服药时间≥2 年;年龄20岁~74岁,平均年龄(26.24±6.87)岁,其中年龄≥50岁者123例,阳性率17.97%,年龄0.05)。

板栗壳中提取总黄酮的论文

板栗壳中提取总黄酮的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实验)( 2016 届)题目:响应面优化超声法提取板栗壳中总黄酮及抗氧化性应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生姓名:孙素英学号:21207052044指导教师:潘乐职称(学位):讲师(博士)合作导师:职称(学位):完成时间:2016 年3月20日成绩:黄山学院教务处制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年月日目录响应面优化超声法提取板栗壳中总黄酮及抗氧化性作用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孙素英(21207052044)指导老师:潘乐(讲师)摘要:摘要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板栗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方法:固定料液比为i:20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响应因子,总黄酮提取得率为响应值,实施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最终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的提取板栗壳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6%,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h该条件下提取2次,板栗壳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9.66%。

关键词:响应面分析法;板栗壳;总黄酮The 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in the chestnut shell andoxidation resistanceSun Suying Director: Pan Le(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angshan University) Abstract: By using th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to optimiz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otal flavonoids chestnut shell. Methods: the fixed ratio of material liquid I: 20 for ethanol concentratio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response factor, total flavonoids obtained rate in response to a value, the implementation of 3 factors 3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Eventuall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of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inese chestnut shell: 46% ethanol concentratio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50, the extraction time is 3 h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extraction twice, chestnut shell yield could reach 19.66% of total flavonoids.Keywords: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Chestnut shell; general flavone1 引言1.1板栗1.1.1板栗的介绍板栗(学名:Castaneamollissima),又名栗、板栗、栗子、风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

交叉孔相贯面加工毛刺的去除方法研究现状

交叉孔相贯面加工毛刺的去除方法研究现状

交叉孔相贯面加工毛刺的去除方法研究现状摘要:针对工件交叉孔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毛刺,会影响到工件的使用,目前主要采用手工或采用一定的机械工具去除,但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鉴于此,研究了交叉孔毛刺去除的新方法包括电解去毛刺、高压水去毛刺、化学去除毛刺、超声波去除毛刺以及激光热作用去毛刺。

关键词:交叉孔;毛刺去除;电解;高压水;化学、超声波、激光1引言:金属工件机械加工后,表面经常存在尖角、毛刺等突起,而如柴油发动机等工件加工中交叉孔等部位的毛刺更为突出,而这些毛刺除了对零件性能、精度有不利影响,还会缩短零件使用寿命;此外,产品装配时,如果有毛刺会导致各个机构相互干涉,甚至卡死,因此需要将这些尖角和毛刺去除。

传统的毛刺去除法是手工操作,操作工戴着胶手套,使用砂纸、砂布、油石、锉刀等工具,通过物理的方法直接去除,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件的毛刺和尖锐部位容易伤害操作操作工人。

虽然可以采用机械方法去除毛刺,但只是动力的改变,其工作原理与手工操作相同,所以与手工操作具有共同的不足。

上述去除毛刺方式主要依靠操作者自身技能水平,通过手工操作工具与工件相贯孔相贯处毛刺进行硬接触,利用工具比零件硬度高的特点去除毛刺。

具有以下缺点: 1、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工施加力大小和方向波动较大,易造成毛刺去除不彻底,在大批量生产时工序能力得不到保障。

2、每次操作工具去毛刺时,工具相对零件的位置波动大,工具与零件内孔壁接触会划伤工件内孔壁,影响产品质量。

3、在进行大批量生产时操作者容易疲劳、疏忽,使零件毛刺去除质量得不到保证,并增加操作者劳动强度。

4、手工操作加工效率低,不利于批量生产。

2交叉孔毛刺去除新方法研究交叉孔毛刺采用传统去除方法已显现其不足,新的毛刺去除方法逐渐被研究出来并采用,主要有电解去毛刺、高压水去毛刺、化学去除毛刺、超声波去除毛刺以及激光热作用去毛刺等。

2.1 电解去除毛刺电解去毛刺是利用电、化学的作用,通常应用在零件内部深处、狭窄部分、形状复杂的部位,就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可以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

焊接技术论文(5篇)

焊接技术论文(5篇)

焊接技术论文(5篇)焊接技术论文(5篇)焊接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纳米科学技术指的是在肯定的尺度空间内(通常是0.1nm~100nm),观测分子、原子、电子3者的运动轨迹,进而揭示其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学科。

纳米科学技术的讨论目的,是人类盼望通过把握分子、原子、电子等微粒的特性,能根据自己的意志操纵他们,结合计算机、微电子、核分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现代科技,从而制造出新的产品并运用到多个领域,并派生出一系列的新学科新技术,如纳米机械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等等。

2纳米技术在焊接领域的应用2.1在焊接材料中的应用2.1.1在焊丝涂层中的应用。

为了让焊丝暴露在空气环境下不至于生锈氧化,人们往往会对焊丝表面进行一些处理,如最常见的就是在焊丝表面镀上一层铜粉,用以爱护焊丝和延长焊丝的使用寿命。

但这样做的副作用却是使表面常常会消失点蚀现象。

随着科技的进展,对原材料的强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焊缝中的Cu元素对焊缝强度无益,反而被指会减弱焊缝的性能和材料强度。

因此,在现阶段实际应用中,高强度钢焊丝则不再镀铜,而这样就对焊丝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运用一种新的材料去做焊丝涂层。

而近来,国内闻名学府天津高校,就运用了纳米技术和现代金属表面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采纳特别工艺对焊丝表面进行了处理,形成了一层特别薄的爱护膜,从根本上解决了焊丝制造业传统镀铜防锈带来的问题,对焊丝爱护起到了特别好的作用。

2.1.2在焊条药皮中添加纳米材料。

在焊接工艺里,焊条药皮的制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担负着造渣、稳弧、脱氧、造气等多重使命,更要向焊缝过渡合金元素。

为了保证焊条有良好的性能和精良的制作工艺,通常要在药皮中要加入共计十多种材料糅合而成各种组成物。

现今在制作原料中加入纳米材料,而纳米材料本身有着较强的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能使熔滴和焊条药皮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大,并使相互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在焊接冶金等反应过程中,有助于反应过渡有益合金元素,同时削减杂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 - 本科课程论文 题 目 超声加工的应用及发展

学 院 工程技术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级 学 号 *************** 姓 名 ****** 指 导 教 师 ****** 成 绩

2011 年 12 月 14 日 - 1 -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 2 二、旋转超声加工的特点及优势……………………………………………….. 3 三、超声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潜能…………………………….. 4 1 超声加工刀具基体材料选择………………………………………………………………. 5 2 超声加工刀具基体结构设计………………………………………………………………. 6 3 超声加工刀具磨料层的制备………………………………………………………………. 6. 四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 2 -

超声加工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陶瓷、光学玻璃、功能晶体、金刚石、宝石和先进复合材料等具有优越的物理、化

学和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汽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应用还在不断向新的领域扩展。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特种加工方式来加工这些难加工材料。超声加工技术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它是加工上述难加工硬脆材料的高效和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超声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10~20年代,它是以经典声学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电子技术、计量技术、机械振动和材料学等学科领域的成就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技术。超声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功率超声和检测超声两大领域。其中,功率超声是利用超声振动形成的能量使物质的一些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状态发生改变,或者使这种状态改变加快的一门技术。功率超声在机械加工方面的应用,按其加工工艺特征大致分为2类,一类是带磨料的超声磨料加工(包括游离磨料和固结磨料),另一类是采用切削刀具与其他加工方法相结合形成的超声复合加工。 关键词:超生加工 发展 特点及优势 应用潜能

一、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 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伍德和卢米斯最早作了超声加工试验,利用超声振动对玻璃板进行雕刻和快速钻孔。但当时超声加工并未应用到工业上,直到大约1940年在文献上第一次出现超声加工(USM-Ultrasonic Machining)工艺技术描述以后,超声加工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并且逐渐融入到其他的工业领域。1951年,科恩研制了第一台实用的超声加工机,为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USM提供了比常规机械加工技术更多的优点。例如,导电和非导电材料它都可以加工,并且加工复杂的三维轮廓也可以像简单形状那样快速。此外,超声加工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的热区域,同时也不会在工件表面带来化学/ 电气变化,而且加工时在工件表面上所产生的有压缩力的残余应力可以增加被加工零件的高周期性疲劳强度。 然而,在USM中必须供给磨料工作液,并且要保证加工过程中能有效清除刀具和工件 - 3 -

间隙中的切屑和磨损磨粒。因此,材料的去除速率相当慢,甚至于在切削深度较大时会停止工作。而且,在磨粒及切屑混合液的流通过程中,对已加工表面或者孔壁会造成二次磨蚀,导致工件加工精度的降低,尤其是小孔加工。此外,磨料工作液还会磨蚀刀具本身,它将引起刀具端面及径向的大量磨损,从而很难保证加工精度。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P. Legge提出采用固结金刚石刀具,结合工件的旋转进行孔加工的方法,形成了最初的旋转超声加工。这种加工方法克服了普通超声加工中游离超硬磨料液在刀具和工件之间流通不畅,以及磨料对加工刀具和加工孔壁的磨蚀等问题,同时使加工精度和材料的去除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后来研制了一种具有旋转超声振动系统的超声加工机床,固结式金刚石刀具以一定的静压力作用到工件材料上,并以一定振幅作轴向超声频振动,同时还作相对于工件的高速旋转运动,并且冷却液不断地被输送到刀具和工件表面之间,这种方法已被证实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硬脆性材料加工方法。 因此,旋转超声加工技术一直倍受各国研究学者的关注。英、美、苏、德、日和中等国家己对超声旋转加工设备的研制以及工艺方法作了一些研究。 当前,旋转超声加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由最初的旋转超声孔钻削加工,扩展到旋转超声磨削加工、旋转超声平面铣削加工等加工方式。 通过对超声加工刀具与工件间运动学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加工工件表面质量和刀具磨损等方面的研究,大家普遍认为旋转超声加工的机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刀具头上金刚石磨料在超高加速度下对工件材料表面的锤击作用,致使工件的局部应力远远超过材料的断裂极限,这种应力使材料表面产生压痕,导致微细裂纹的产生、扩展,最终形成微观局部破碎去除;同时,金刚石刀具相对于工件材料的高速旋转,使得嵌入工件表面的磨粒在工件表面上划擦、磨抛以及撕扯工件材料,这种磨抛作用大大加速了微裂纹的扩展,造成了材料的宏观破碎去除。A.I.Markov,D. Prabhakar 和Z.J . Pei等人先后推导出基于脆性断裂去除模式的旋转超声钻削中材料去除率理论模型。后来Z . J . Pei等人研究发现在旋转超声钻削先进陶瓷中,材料的去除机理包括脆性去除和塑性去除,于是在1998 年提出了基于塑性变形去除模式的旋转超声钻削中材料去除率理论模型。此外,超声加工中工作液受刀具端面超声振动作用而产生高频、交变的正负液压冲击波和空化作用,促使工作液进入被加工材料的微裂缝,加剧了机械破坏作用,加工过程得到加强。而且,超声空化爆破作用和刀具的旋转运动使碎屑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同时阻止了碎屑的沉积过程,促进了碎屑在工作液中流动,加速了碎屑的排出,推进了加工的进行。上述几个加工机理的相互促进和综合作用,大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去除率。 - 4 -

二、旋转超声加工的特点及优势 随着各种先进材料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激光加工、高压水切割、电火花加工、电子束加工和电化学加工等特种加工方法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相比传统加工方法,其特色和优越性得到较好的展示。激光加工的特点是切缝小、速度快、能大量节省原材料和可以加工形状复杂的工件,但是加工表面热损伤很难控制;高压水切割的特点是切口质量高、结构完整性好以及速度快,特别适宜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切割,但是加工系统复杂;电火花加工和电化学加工则要求加工工件具有导电性。旋转超声加工是集普通超声加工与磨粒磨削加工为一体的复合加工,是加工硬脆性材料的一种高效方法,相比其他特种加工方法,它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超声加工可以加工导电和非导电等各种硬脆性材料,如陶瓷、宝石、硅、金刚石和大理石等非金属材料;也适用于加工低塑性和硬度高于HRC40的金属材料,如淬火钢、硬质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 (2)由于工件材料主要依靠磨粒瞬时局部的冲击作用,故工件表面的宏观切削力很小,切削热就少,不会因产生变形及烧伤而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 电性质,故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都比较好。与其他材料去除过程相比,超声加工能达到更高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同时还能延长刀具寿命; (3) 旋转超声加工采用固结磨粒的刀具对加工工件进行高频、断续加工,是超声加工和切、磨削加工的复合加工方式,比单纯的超声加工和切磨削加工具有更突出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已加工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同时,旋转超声加工的复合加工机理,更适宜于硬脆性材料的加工,其去除率可以达到普通切磨削的6~10倍,是普通超声加工材料去除率的10倍。

三、超声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潜能 现代航空航天制造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业,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激光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为一体的一个新技术与新兴工业的综合体。航空航天制造工程的发展水平对飞机、火箭、导弹、激光武器和航天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提高,综合技术性能的改善,研制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甚至总体设计思想能否得到具体实现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如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有一定的耐高 - 5 -

温和抗低温性能、有良好的耐老化和抗腐蚀能力、有足够的断裂韧性和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因此,高温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先进复合材料和工程陶瓷等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碳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可设计性强、抗疲劳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和结构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在航空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截至2008年,波音B787飞机上复合材料的用量已突破性地达到了50%,其后空客公司制造的A350 飞机上复合材料的用量也将达到52%。 再者,功能晶体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信息、微电子及光电子等尖端科技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而特殊的应用。如何实现光学晶体材料零件的高效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已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新焦点。 对于功能晶体材料零件,除要求满足机械尺寸精度外,还要保证零件的光学功能特性,传统的加工工艺流程(磨削后进行研磨和抛光)工序多、周期长、成本高,相应地产品废品率较大,特别是脆性光学零件的精密磨削加工,容易造成加工表面和亚表面损伤。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表明,由于超声振动的引入,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加工机制和刀具受力状态等会发生完全不同于常规机械加工的变化,具有特殊的工艺效果,如切削力小、切削热少,因而不会或者较少引起加工表面的热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电/ 化学及光学性质的变化,从而可显著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并且加工过程平稳,刀具的使用寿命得以大幅度提高,是脆性材料精密、高效加工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实现光学晶体材料的精密超声加工,降低加工表面和亚表面质量损伤,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和应用。 近两年,国内军工企业也引进了几台高水平的旋转超声加工机床,尝试用于脆性材料的精密加工,但由于对超声加工机理和工艺缺乏系统的研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在超声加工机床和工艺参数范围既定的情况下,刀具参数的选择对于加工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拓展超声加工在航空航天及军工国防领域的应用,单就超声加工刀具方面,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充分考虑。 1 超声加工刀具基体材料选择 在功率超声加工中,要求刀具必须能够承受高频交变载荷,有效传导由变幅杆传递过来的超声能量,因此,对刀具基体的尺寸、截面形状及材料等提出了特殊要求。功率超声加工主要考虑刀具与超声振动系统的匹配连接,使得超声能量得以有效传递,并且在刀具的输出端面上有最大的能量(振幅)输出。因此,要求刀具基体材料具有较低的声阻抗和较高的超声能量极限强度,否则会因为超声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耗损而引发刀具发热,严重时可导致刀具断裂、超声振动系统不工作甚至是超声波电源功率器件或线路的烧毁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