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学说课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体会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2、培养信息意识,激发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与趋势教学方法:结合教材,使学生对信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提问来展开,运用实例来帮助理解信息、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提问复习: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模式?2、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
上节课,我们调查了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运用,本节课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二、明确学习任务信息技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趋势。
找一个感兴趣的方向,发挥想象力,预测未来1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自主研学,思考下列问题:(1)信息技术当下发展状态是怎样的?(2)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其发展有什么特点?然后请同学们在互相讨论的基础上归纳问题要点或提纲。
四、活动过程(一)了解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1、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4-15,理解归纳信息技术的定义,弄清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方面,从而认识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
2、然后请学生发言,教师简述讲解,指导归纳小结。
①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②大数据的应用更加重要,③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蓬勃发展,④线上协同工作和虚拟企业应运而生,⑤地理信息的使用受到更多的关注,⑥数字化设备向智能化、便携化的方向发展。
(二)探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6-17,理解归纳信息技术的定义,弄清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方面,从而认识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然后请学生发言,教师简述讲解,指导归纳小结。
①第一阶段:语言的使用,②第二阶段:文字的创造与使用,③第三阶段: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④第四阶段: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⑤第五阶段: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36312)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定义;2、通信技术的定义;3、电子计算机技术;4、微电子技术;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
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
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
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定义;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一、导入( 5 分钟)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在看的过程中仔设计意图:故事导入,引起学生注意细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展示故事,学生认真观看故事,思考问题)师:看完了没有生:看完了师:好,看完了之后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故事中的乘客最终获救是因为什么?生:手机,手机发送的信息师:手机,也有同学说是这个手机发送的信息。
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发送求救信息,那么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生:全部都死掉了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师:而且会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吧?生:对师: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生:手机的重要性,发信息的重要性师:对,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ppt

科目一考试网 / 科目一模拟考试2016 科目四考试网 / 科目四模拟考试 驾校一点通365网 / 驾校一点通2016科目一 科目四 驾驶员理论考试网 / 2016科目一考试 科目四考试
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方便与安全的识别 技术,它不需要记住复杂的密码,也不需随身 携带钥匙、智能卡之类的东西。生物识别技术 认定的是人本身,由于每个人的生物特征具有 与其他人不同的唯一性和在一定时期内不变的 稳定性,不易伪造和假冒,所以利用生物识别 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安全、可靠、准确。此外, 生物识别技术产品均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实 现,很容易配合电脑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组图赏析:世界超级计算机
BGW – e Server蓝色基因解决方案(IBM公司/40960颗Power核 心)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G)
•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 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10km左右,在每 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
第2课
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1课时
一、教学要点:
1.信息技术的概念; 2.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技术相关技术及 其发展趋势。 2.能力目标:能说出计算机发展的几个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意识。
曙光公司为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研制的“曙光4000A”,采用了美 国芯片制造商AMD制造的2560枚Opteron芯片,运算速度可达 每秒11万亿次。具体来说,曙光4000A可以在20秒种内实 时完成1万个5000万瓦以上的并网发电机组和22万伏变电 站构成的全国电网的电力安全评估;可在10分钟内完成上海证 券交易所10年的1000多支股票交易信息的200种证券指 数的计算;能在1小时内同时完成4次36小时的中国周边、北 方大部、北京周边、北京市的2008年奥运会需要的气象预报 计算,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精度1公里,即精确到 每个奥运会场馆。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定义;2、通信技术的定义;3、电子计算机技术;4、微电子技术;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
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
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
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定义;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说课稿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说课稿
《第2 课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接下来我将就以下八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谈一下我对教材的分析: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是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第2 课,在全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信息”、“信息社会”相关知识的后续学习,也是学习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基础。
教材编者的意图是:以科普阅读的方式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趋势。
接下来讲一下我对教材的处理:
1.教材内容用多种形式体现,如学案、flash 学习材料、课件。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学习形式多样化,让教材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平台。
2.适当增加图片素材、实物素材、视频素材。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激发并延续其学习兴趣。
3.重组教材内容,将课后“探索活动”改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学习了“计算机发展方向”后进行。
设计意图:将重点内容进行及时运用,并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增加介绍信息技术在当今和未来实际生活场景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的发展和趋势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你们是如何感受到信息?(学生能说出信息的交流方式、媒介、形式)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急要交流方便快捷,因此才有了电视,电话,手机。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交流,突破了以往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受到的时空限制,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
4、加工信息5、发布信息6、交流信息
四、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
教法
讲述,启发,实践
任务驱动法、讲授知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教师辅导。
学法
观察、分析、探究、讨论、实践
教学准备
微机室、计算机
1.准备有关信息传输媒介的音像资料。
2.有条件的可用网络教室上网搜索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个性展示
一、引入:
1. 学生你们上过网吗?(同学们大部分回答上过?接着问下面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使得多媒体信息传播更方便快捷。
认识科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形成人工智能科学。
用信息技术设置虚拟世界。
板书设计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引入:1.学生你们上过网吗?
2.你们知道上网是获取了什么?
二、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三、信息技术
1、获取信息2、传递信息3、存储信息
过程与方法:主要采用演示法,布置作业,学生操作完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自己发现问题,能主动地去想办法解决
提高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重难点
重点: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1.2.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 《信息技术的伦理问题》:这篇文章探讨了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包括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适合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2. 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 《云计算:一种颠覆性的技术》:作者贾斯汀·马蒂斯,这本书介绍了云计算的定义、原理、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适合学生了解云计算的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让学生结合课后拓展阅读材料,深入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
- 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电商平台等,思考这些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撰写一篇观察日记。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
- 《信息技术的未来》: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适合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 《科技改变生活》:这篇文章介绍了信息技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包括智能家居、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适合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如信息技术的四大发展趋势等,这些概念和理论可能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具体的技术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存在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提供适当的辅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掌握所学内容。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定义;2、通信技术的定义;3、电子计算机技术;4、微电子技术;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
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
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
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定义;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在看的过程中仔细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展示故事,学生认真观看故事,思考问题)师:看完了没有生:看完了师:好,看完了之后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故事中的乘客最终获救是因为什么?生:手机,手机发送的信息师:手机,也有同学说是这个手机发送的信息。
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发送求救信息,那么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生:全部都死掉了师:而且会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吧?生:对师: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生:手机的重要性,发信息的重要性师:对,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通信技术的定义;
3、电子计算机技术;
4
5
6
1
2
3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