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快速跑说课稿.doc
最新快速跑说课稿高中三年级50米快速跑说课稿(十五篇)

快速跑说课稿高中三年级50米快速跑说课稿篇一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快速跑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同时,充分体验体育课的乐趣及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思维,使体育课更具趣味性。
快速跑作为田径运动项的一种在田径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通过快速跑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集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集体智慧,激发热情,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根据小学生偏爱游戏的特点,本课在优雅的音乐下,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校园捡垃圾,以谁的速度快引出课题。
找生演示,师生找出快的原因,共同学习。
教师提出怎样跑的更快,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付于实践,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因此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快速跑技术动作。
技能目标:发展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培养与他人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为了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根据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蹬地—摆臂,难点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本课在教法上,采用情感与情境教学法,这些方法都能充分体现该年龄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学生易于接受。
本课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动作,然后小组讨论悟出动作要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课的导入热身阶段,以每位学生都要有环保意识,提意同学们捡垃圾,看谁的速度快。
在课的发展创造阶段,我改变了已往先示范,再讲解的做法,而是采用语言启示“同学们在人生的路途中你有很多机会选择自己的驿站,今天老师就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头脑中的意识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力。
人教版小学体育说课稿-50米快速跑 (2)

小學體育《50米快速跑》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材特徵50米快速跑是水準二的教學內容之一,它在人們日常生活、勞動、體育活動中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也是每個人都具有的自然活動能力。
一個正常的學生不用教,其自身已經具有一定跑的能力和實踐經驗。
把50米快速跑作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因為通過反復練習能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熱愛體育強身健體的意識。
2、學習目標(1)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通過學生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術,並提高奔跑能力。
(3)培養學生的群體責任感,提高合作、競爭的意識和能力,勇於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3、教學重難點。
重點:步幅開闊,擺臂有力。
難點:上體放鬆,蹬擺協調。
二、說理念新一輪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已經發展到一個關鍵的階段。
新的《課程標準》已全面推行。
本節課以“健康第一”為新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
在教學中,根據水準二學生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力求提高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能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掌握運動技能,從而提高全面的身體素質。
三、說教法1.教之以法,讓學生學會鍛煉。
教是為了不教,達到用不著教的唯一方法是“授之以漁”,即教給學生鍛煉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能力。
如本節課採用的是:通過比賽讓學生學會課的方法,。
這是課堂的良好境界,也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
2.全員參與,激發興趣。
體育和其他學科有所不同,體育課是要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悟,悟中有。
為了達到全員參與,必須在教學中激發興趣,學生充滿熱情的情況下才能達到。
因此,在課堂上我將充分利用個人、小組、集體等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採用激發、趣味、形象、遊戲競賽等教學手段,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身心投入到課堂中去,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得到充分釋放和發展。
3.調動情緒,適時評價。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曾經說過:“教師在上課前要準備一百頂…高帽子‟,隨時準備戴在每一個人的頭上。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五年级《50米快速跑》说课稿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五年级《50米快速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50米快速跑》是通用版体育与健康五年级教材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跑的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求,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对跑步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但部分学生在技术动作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起跑动作不规范、步频不均匀等。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体能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注重技术动作的细节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跑步的动作原理。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50米快速跑的技术动作,提高跑的速度和协调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竞争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50米快速跑技术的掌握,包括起跑、步频、步幅等方面的技术要领。
2.教学难点:起跑动作的快速启动,步频的均匀性,以及步幅的合理控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标志物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准备活动: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做好热身准备。
2.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技术动作。
3.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比赛实践: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的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
5.总结讲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50米快速跑》说课稿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50米快速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50米快速跑》是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教材中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和基本的技术要领,对于跑的基本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动作的协调性和速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的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速度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的掌握。
2.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速度的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讲解法,使学生理解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通过示范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技术要领;通过实践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术要领;通过评价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 说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包括集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等。
2.准备部分: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使学生的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预防运动损伤。
3.基本部分:(1)讲解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冲刺等环节。
(2)示范50米快速跑的技术动作,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技术要领。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
《50米快速跑》教案(精选4篇)

《50米快速跑》教案(精选4篇)《50米快速跑》篇1本课教材1、30米快速跑2、游戏:春播秋收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乐于参加本堂课的学习,认真完成本课任务。
2、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了解快速跑的一些基本技术动作,能够简单的说出快速跑的一些动作要领,同时培养部分学生的发令能力。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同时改进部分学生的错误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跑、以及多种急转、躲闪的能力。
4、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在运动时的各种感觉(紧张、兴奋)以及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的心情。
5、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激发运动兴趣,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难点: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课的顺序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2’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2、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内容组织:教法:教师讲课内容、要求。
学法:学生在教师指定地点站队,学生听讲。
要求:动作快、静、齐,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二2’队列练习:1、稍息、立正2、原地踏步走组织:四列横队教法:1、教师讲解要求2、教师口令开始练习。
学法:1、学生听口令进行练习。
2、随时指导、纠正动作。
要求:注意力集中,队伍整齐,摆臂有力。
三4’韵律操:1、踏步运动2、头部运动3、肩部运动4、扩胸运动5、体侧运动6、体转运动7、跳跃运动8、整理运动组织:教法:1、教师讲解要求。
2、听音乐练习。
学法:师生听音乐一起进行热身运动。
要求:动作优美、舒展,协调有节奏。
四16’30米快速跑、发令学生的培养教师:1、引导学生进入正规的练习。
2、选出几个发令比较的好的学生进行发令。
教师动作:起跑后两脚用力快速后蹬,摆动腿向前积极摆动,髋部前送,两臂以肩为轴,积极前后摆动,放松而有力;起跑后慢慢腾腾,摆动腿向高摆动,坐着跑;起跑后,低头跑;起跑后,仰头跑。
提出问题:下面你来体会一下究竟怎样跑,头在什么位置,两臂怎样摆,两腿怎样蹬,才能跑得快?学法:1、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入自己本队的位置上。
小学50米快速跑的教案(精选6篇)

小学50米快速跑的教案1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宗旨,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了启发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学习一个动作可以分解的进行。
本课根据学生情况把加速跑分解为步伐、步频和前脚掌几个关键点进行教学,最终使学生学会疾跑阶段的加速。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50米快速跑:加速跑。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第三册的三年级教学内容。
快速跑在小学体育课众多教材中,是教学价值最高的基本体育教材之一。
辅教材搭配上下共同锻炼以及发展判断能能力的游戏“警察与小偷”,力求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短距离快速跑在小学各年级教材中都出现,是重点教材,除跑的距离要求不同之外,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松,二大,三快,四平直,也就是动作协调自然,步幅大,步频快,要平稳,直线性强。
要达到上述要求,腿的后蹬前摆要快速充分有力,摆动腿用前脚掌积极着地缓冲。
全身动作协调配合,但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
教材中要求: 一、二年级可重点要求跑的直线性,抬腿充分和摆臂正确,从小养成正确的跑姿。
在这个基础上, 三、四年级后蹬跑的教学结合要求逐渐做到快速有力的后蹬,同时注意身体的平稳性,摆臂正确。
五、六年级可增加对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的要求。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三(1)班学生,学生对以前所学跑的只是掌握相对熟练。
本班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较强,但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时兴趣的依赖性比较强,注意力易分散,兴趣点较多。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利用分散兴趣点以及分解学习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注意每个兴趣点最终得以强化动作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的起跑练习,学生能够了解快速跑中加速跑的环节。
2、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由静止过度到快速跑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发展自己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反应能力以及奔跑能力和互相协作能力 3、通过学生自我发现、对比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在游戏中增强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与判断力。
小学《50米快速跑》说课稿

小学《50米快速跑》说课稿一、说教材《50米快速跑》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旨在提高他们的速度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
在本套教材中,50米快速跑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也是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培养学生的速度素质:通过学习50米快速跑,提高学生的动作频率和步幅,从而增强他们的速度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加速、冲刺技巧,使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提高运动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4. 塑造学生品质:通过50米快速跑的训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使他们具备面对挑战的勇气。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起跑技巧:学习并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方法,提高起跑速度。
2. 加速跑技巧:学习如何从起跑过渡到加速跑,提高加速过程中的速度。
3. 冲刺阶段:掌握正确的冲刺姿势,提高冲刺速度。
4. 练习与比赛:通过分组练习和比赛,巩固所学技巧,提高运动水平。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跑、加速跑和冲刺,提高速度素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运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增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1. 起跑技巧的掌握:起跑是50米快速跑的关键环节,学生需要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方法,提高起跑速度。
2. 加速跑与冲刺的衔接: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从起跑过渡到加速跑,并在冲刺阶段保持高速。
3. 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在跑步过程中,学生需要使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提高运动效果。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2课 快速跑:50米跑》说课稿1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2课快速跑:50米跑》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2课快速跑:50米跑》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游戏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50米跑的技术要领,并在实际跑动中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跑步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对跑步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50米跑的技术动作、跑步节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提高跑步技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掌握正确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保持速度、冲刺等技术动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增强体育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50米快速跑技术的掌握,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保持速度、冲刺等环节。
2.教学难点:起跑后的加速技术,跑步节奏的把握,全身协调性的发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50米跑的技术动作;同时,采用标志杆、计时器等辅助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50米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50米跑的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让学生初步感知技术动作。
3.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小组讨论与总结(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50米跑的技术要领,分享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米快速跑说课稿篇一:50米快速跑说课《50米快速跑》说课稿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实践的能力,学会自我评价,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材分析: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分析教材如下:本教学内容是水平二《体育与健康》的跑的内容,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
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等体能,还能培养学生拼搏、顽强等心理品质。
站立式起跑竞争性强,符合水平二阶段学生的求胜与竞争欲望,学生较为喜欢,简单易学,但容易抢跑犯规。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动作协调性较差。
他们注意能力较弱,并且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等特点,渴望在比赛、竞争中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认可,但自控能力欠缺是这一年龄段的显著特点。
他们腿的后蹬力量不足,腿部肌肉群对站立式起跑身体重心下降、前移时所要求的肌肉静力性支撑力量不足,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较差,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站立式起跑技术动作方法的正确掌握与巩固提高。
他们在水平一学习了自然站立式起跑动作,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运动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快速跑的游戏、教学活动,认真完成50米快速跑的学习任务。
2、运动技能:学会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与方法,努力使动作协调、迅速,懂得起跑后加速跑的要求,体验起跑后加速跑的身体感受。
3、身体健康:发展快速起跑的能力,提高各肌肉群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能力。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练习、比赛中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以及与人合作的感受,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勇于拼搏争先的精神。
四、重、难点:教学重点:异侧手脚在前,重心前移。
教学难点:摆臂迅速,蹬地有力,蹬摆协调,跑的自然。
五、教学流程:本课选取体操棒为辅助教具,设置不同的游戏与诱导性练习,循序渐进解决课的重难点,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本次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1、准备部分:1)、谈话导入:通过学生熟悉的世界百米飞人博尔特因抢跑被判犯规,失去夺冠机会事例,引发学生的惋惜之情,同时切身感受到起跑的重要性,从而引出站立式起跑下50米快速跑的教学内容。
1分钟2)、队列队形练习:行进间裂队、并队走。
通过手持体操棒,将体操棒比作解放军手中的钢枪,伴随《解放军进行曲》的昂扬音乐,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
时间2分钟3)、接下来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棒操热身,拉伸各肌肉及活动各关节,以下肢练习为主,预防运动损伤。
时间3分钟4)、体操棒游戏,进行诱导练习。
设置离棒击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快速反应能力;设置两人互抓棒游戏,两人配合间隔2米相向站立,右手扶棒,左脚在前,听口令在棒的左侧抓对方体操棒。
渗透站立式起跑的前脚异侧臂在前的技术动作。
游戏5——8次,时间3分钟2、基本部分:1)、专项辅助练习:原地摆臂练习提高手臂摆动的规范性与频率;原地碎步跑练习,提高学生的脚步频率;原地高抬腿练习采用前后两人合作方法,搭档双手伸出掌心向下在腰部位置,练习者大腿触搭档的手掌,提高学生的高抬腿的规格,提高学生的步幅;身体前倾练习,感受站立式起跑重心前移,两脚蹬地而出的动作。
教师归纳总结快速跑的影响因素为:步幅与步频。
本环节各项目练习4-5次,总耗时5分钟;2)、站立式起跑技术学习①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做出完整动作示范。
首先进行口令的学习与练习“各就位——预备——跑”,引导学生明确各口令所要完成的动作,要求口令清晰、干脆、响亮,教师运用手势引导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环节用时2分钟,口令练习3次。
②教师引导学生集体练习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求跑出一步,体会迅速跑出的感受;练习3-5次,用时3分钟;③起跑后加速3-5步跑的练习;分列进行,练习3次,找优生示范,满足四年级学生用于展示自我的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本环节用时2分钟;④利用体操棒身体右侧前后摆放,组成短跑道,让学生进行站立式起跑以及起跑之后的加速跑练习。
讲解途中跑的技术动作。
分列练习,给学生讲解标准的田径跑道的宽度,普及田径知识。
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同时满足学生对竞争、对比赛的渴望,使学生真正感受体育课堂的乐趣与激情。
练习2次,用时4分钟;⑤趣味游戏《说哪儿指哪儿》,学生坐在地上双手敲打大腿与小腿,进行放松,当耳朵听到教师下达的口令时迅速指向部位,教师参与,并可以用错误动作误导模仿教师动作的学生,从而引出“站立式起跑中也是要求用耳朵判断口令进行起跑”的知识。
学生不仅在该环节就进行阶段性放松,而且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了起跑的注意事项。
本环节用时2分钟。
⑥接下来进行50米飞人大奖赛。
采用小组第一名参加决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敢于竞争、勇于争先的品质。
本环节用时5分钟3)、体能练习:上肢力量练习。
双手双脚撑地,双手交替移动;双手单脚撑地,双手交替移动两个游戏,利用体操棒进行发展上肢力量的游戏,补充站立式起跑的运动负荷不足,提高学生的灵敏性、上肢力量等素质。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拼搏进取精神。
每个游戏2次,用时4分钟。
4.结束放松部分:1)、放松。
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坐在地上,深呼吸,让学生在愉快模仿瑜伽动作中进行身体各关节、肌肉的放松。
2)、回顾与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知识的梳理与回顾,引导学生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追求胜利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下课,回收器材。
七、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站立式起跑的比赛,教师的评价要更注重评价的鼓励和反馈功能,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完成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八、预计效果:1、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愉快的按照教师的引导完成站立式起跑下的快速跑的学习与练习。
2、95%以上学生能了解站立式起跑的技术方法,并敢于拼搏竞争;3、本课练习密度在35%-40%,学生平均心率在120-125次/分左右;九.安全防范:1、引导学生认真进行热身活动,充分拉伸肌肉,活动关节,尤其是腿部的肌肉拉伸;2、强调课堂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听从教师的组织与调度,避免发生碰撞与损伤;3、合理设置场地与器材,如遇有风天气,对体操棒进行处理,防止滚动,摔伤学生避免运动损伤;十、课的特色1、技能与素质同步发展。
两人交换扶棒的游戏,即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解决站立式起跑异侧臂在前的技术要点,有发展学生快速反应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2、关注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进行上肢力量练习时,设置不同的练习目标;3、方法与器材简单实用。
体操棒器材常见,在本课中“一物多用”,快速反应抓帮游戏及体能游戏简单易操作,用体操棒摆成长短不同的跑道,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篇二:50米快速跑说课稿50米快速跑说课稿一、教学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结合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学、好模仿的年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方法。
在教案总体设计上,本着务实、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上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导”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快乐教学模式,通过初步体验——理解——改进——成功,从而感受运动的快乐;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说学情分析跑是儿童游戏、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也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50米快速跑对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及奔跑能力都有非常重要得到作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让学生在自然奔跑中体验跑的正确动作;跑得自然、协调、跑成直线,快速敏捷。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单纯的跑的训练又比较单调。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在游戏中渗透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和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学情分析,考虑到本校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要求,结合所授班组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2)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发展奔跑能力。
(3)发展学生的掷远能力和投准能力。
(4)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的反应、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5)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2、教学重点:跑的快。
3、教学难点:跑的动作自然、协调。
四、说教法和学法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初步预设了本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法教法:示范讲解法、尝试练习法、游戏竞赛法、分组练习法。
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动脑练。
做到了从不会到学会、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了体育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程序根据人体运动生理机能变化的科学规律,本节课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阶段来完成。
本课用3课时来完成,我重点说的是第一课时:(一)开始阶段教学时间:9分钟上课仪式,教学内容:师生问好,宣布学习任务、提出练习要求。
导入:利用我国110米栏飞人,著名运动员刘翔的事迹轻松导入。
导语:同学们,知道我国110米栏飞人,著名运动员刘翔的事迹吗?学生知道就让学生简单扼要地介绍。
教师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110米栏的基础跑50米。
(二)准备阶段练习1、在这里提出要求抬脚后跟慢——快——慢——快,意在让学生体会前脚掌着地的感觉组织:一路纵队教法:师生同做练习。
练习2:游戏:揪尾巴组织:自然散开。
教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及其注意事项,学生自由做游戏练习。
(三)基本阶段1、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快跑的感觉,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后向学生提问跑的感受,如何跑得快,过渡到快速跑教学。
(此阶段运动负荷较小。
)(1)、体会身体协调配合。
(2)、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
(3)、挖掘自身的创造力、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2、基本阶段时间约27分钟,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通过本阶段的教和学,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在这一个阶段里,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师道尊严”,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能够独立成长的个体,构建了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感受创造和成功的欣喜。